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甲午风云》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甲午风云》经典影评集

2022-03-20 11:13: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甲午风云》经典影评集

  《甲午风云》是一部由林农执导,浦克 / 李默然 / 周文彬主演的一部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甲午风云》影评(一):略题

  甲午中日战争在维基百科上又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我们在历史课上学了数遍,清楚这是彻底的惨剧,所以只在乎电影如何重演,予人难忘的悲壮感,甚至以别样史观震撼我们对于此段历史的固有观念—但《甲午风云》都没有做到,或者说,它只粗浅描绘了事件,并非着重渲染深化主题—它甚至连清晰的主题都没有。总之,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并没有太大感受。

  电影以某爱国水手王福成的浮沉展开,王福成一意孤行向日军放炮而被革职,在乡亲支持下转而投靠邓世昌,邓管带被上级施压,邓与某同僚上津向李鸿章请愿被拒,再请愿被拒,北洋水师及威海乡亲愤愤不平。可见在中国长久的封建统治下,上级的说一不二是令人无奈的,政治是极少数人的玩物,官员的一腔热血根本没用。电影似乎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李鸿章是甲午战败的罪魁,慈禧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使战争变得主观,但我不清楚历史真的如此“主观”—甲午战败是多种因素组合的结果,电影在邓世昌与上级周旋、受挫上大花笔墨,而使得决战中右翼总兵刘步蟾的错误旗号与其相比不那么严重,画面表现有失偏颇。

  历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究竟怎样,电影负有还原的责任,1962年的片子规模较小,画面张力不强,以致我在前四分之一的阶段一直纳闷剧组到底有没有出海拍外景,为什么甲午海战像儿戏,一点紧张感都没有传达到,更不要说什么令人潸然泪下的悲壮。建国初期的电影因资金等原因,画面可以朴素,但要有感染力。现在要是有意重拍甲午海战,画面定能媲美《建国大业》等片,但主题却未能突出。一部天马行空的电影剧情能挑大梁、点子新鲜,那制作再粗糙也情有可原,若是家喻户晓的国民主题还不能让观众有点觉悟,那太说不过去。我本本分分看完了,却等于没看一样,是电影负了我还是我思想水平不够?

  由于人物塑造及配乐,王福成和邓世昌都太冲。王可以傻愣热血,但邓再怎么爱国也不能情感上逾矩。邓世昌作为堂堂管带,是同僚中的“胆识过人、机智谨慎”的好人才,又怎么可以在一众大使面前义愤填膺、破口大骂呢?网上有人评价说“经典的早期正义类型片,宣扬爱国主义情怀,正角正气凛然,奸角獐头鼠目”,其中教化意义自不待言,李鸿章等奸角也太奸了,总体来说主角失真,有悖人性。提及配乐,我想也许是年代的缘故,铜锣一响总有种主角要唱一段的感觉,可是他老不唱,于是整段略显刺耳。

  片名为《甲午风云》,也就风云一场。

  《甲午风云》影评(二):《甲午风云》能算得上是一部影片?—by zhouzhou

  甲午战争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国耻。用这个题材来教育人民是很有益的,比如说,让中国人民明白我们是怎么失败的。主要是昏庸。你看,在《甲午风云》里:

  1、海战时,有一帮散兵游勇抱着炮弹在甲板上前后来回乱窜。这是违反现代海军的作战纪律的。在陆地上作战时,尤其是游击队式的作战方式倒是可以来回乱窜的。一班的轻机枪手突然冲到二班的阵地上把二班的轻机枪夺过来用。可这是在军舰上,前主炮炮位上的炮手们一窝蜂地跑到后主炮炮位去,“走,到后主炮去”这算什么?请问后甲板的主炮炮手上哪里去了,全牺牲了?还是全跳海了?是谁下令让前炮的主炮手到后主炮去的,这是擅离战斗岗位。难怪北洋水师会打败仗。够昏庸的。

  2、再看那在后面穷追的日舰,第一次出现在大远景里,第二次在同样的机位拍,出现在中景,,第三次它又跑到中远景去了。准是它的机器出了毛病,忽快忽慢的,不过说快,那也真够快的,一下子跳到了中景。这可怪不了李鸿章了。

  3、请问致远号的船型是什么样的,是日本二战的驱逐舰模样?还是美国二战的护卫舰模样?还是港务局拖轮的蹩脚纸模型?这岂不是跟现在孩子们玩的那种现代风神榜的变形金刚一样啦。导演是有意在开玩笑,愚弄观众呢。还是自己昏庸?

  4、连装两颗炮弹才“放!”,不炸膛了?这可是李鸿章昏庸了。

  5、就算万幸没有炸膛,可后主炮只有一门,为什么一炮打出去海面上起了三个水柱呢?显然,有不止一艘中国军舰在向日舰射击。这与影片中的对话所描述的情况不符。要不就是李鸿章从外国买了新式的连珠炮。那么他又不昏庸。

  6、致远号的前主炮炮塔究竟在前甲板的什么位置上?是在主楼里,还是靠近司令塔,还是靠近船首?我们知道,最早的使用蒸汽机的军舰,它的前炮位在主楼里,所以它最大的缺点就是炮身不能旋转,必须用船身来瞄准。后来离开了主楼,但非常靠前,几乎就在船头上。就连俄国的那艘阿芙罗拉号的前主炮也还是十分靠前的。而且没有保护炮塔,没有装甲护板。影片中的致远号的前主炮一会儿靠前,一会儿靠后,这是什么新式的军舰大炮,炮位可以前后移动的?看来李鸿章不昏庸啊!

  7、另外致远号怎么有可旋转的炮塔?这不符和历史事实。如果历史事实果真如此,北洋水师也不至于输得那么惨吧。

  8、还有,如果象影片上所表现的那样,致远号和其它北洋的军舰的炮塔都会转,那么北洋水师摆成一字长蛇阵怎么会是阴谋,怎么会对作战不利?整个舰队只需命令所有的军舰各自左转或右转,就都可以同时对敌射击了。

  导演在拍摄这部历史军事题材的影片时,做过任何调查研究没有?就算是旱鸭子,在拍片以前什么军舰都没有见过,至少他应该知道“十月一声炮响”吧。《列宁在十月》总看过吧,那一声炮响指的不就是涅瓦河上的“阿芙罗拉号”吗?参照一下比致远号建造得晚的“阿芙罗拉号”也好嘛。我在此文中有关甲午海战的知识都是我在念初中时,那位历史老师讲的。

  9、为什么日舰上有双联高射机关炮,打飞机?北洋水师的军舰上也有。可那时还没有发明飞机。李鸿章是未卜先知,预先为自己的舰队订购了对空武器,以备后用。或者是为了讨好老佛爷从国外买一批对空射击的火器来给老佛爷打水鸭子玩的。可那时外国也没有啊。是他自己发明的。看来倒也不昏庸。

  10、为什么致远号的后甲板上有深水炸弹?那时没有海上的潜水艇(河里的大概有了)。大概又是给老佛爷炸海鱼吃的土炸药包。

  11、那时就有雷达,是谁发明的?

  12、请问,哪国海军军舰上放礼炮是用主炮,还用实弹的?整天用主炮和实弹放礼炮,炮膛不会磨损的?到真正作战时,还打得准吗?恐怕又是何人的阴谋。每艘军舰都用主炮实弹放十二响,那么多的实弹弹头准备落在什么地方?会不会打着自己的渔船?真昏庸。

  13、没有放礼炮就能构成对上不恭的罪名?我作为一个观众亲眼看见当致远号经过检阅台时,它的船尾的旗帜没有敬礼,旗杆旁连一个水兵的影子都没有。这不明摆着邓世昌是有意对上不恭吗?这是真实的情节。

  14、当致远号在尾追日舰时,请问日舰怎么发射鱼雷?而且鱼雷管的位置离水面怎么那么高,打算往水底钻啊。

  15、没有弃船令日本海军的水兵就会跳海吗?看来电影是一大发明,输掉的战争可以在电影里赢回来。影片上的日本水兵胆小如鼠,那么他们凭什么陆上海上都打赢了?太阿Q了吧。作为中国人,我的脸都没处摆了。

  16、几千吨的军舰上的船舱有多大?那么高,那么宽,跟官邸里的客厅似的?比我教授分到的房间还要宽敞,可以和现代六万吨的主力舰的船舱比美。那么军舰上的空间主要用来干什么用的?炮弹存储在哪里?北洋水师在海上还图享受,难怪打败仗。

  17、邓世昌的舰长室布置得跟他家的书房一样,那花瓶我看着直耽心,没有任何护架,就那样摆在桌案上,难道出海时还要派水兵来扶着,要不这些东西都会滚得满地都是。

  18、日舰发信号要我运输舰投降,清军陆军全会读信号!“我们不投降!”导演会不会读我都怀疑。接着一个神枪手一枪把几里地以外的日舰的信号旗的细绳打断了。他准是个奸细,他为什么不打那站在信号旗旁比绳子粗上一百多倍的日舰舰长?他一枪不就解决了这场海战的胜负吗?

  19、清军的运输舰可真超前,不烧煤的!他们调用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内燃机客轮。李鸿章并不昏庸啊。

  20、镇远号的前炮主炮手是不是一个魔术师,当他要用刀子割降旗的绳子时,腰里突然插着一把刀,不知是从那里来的。

  21、两艘军舰在海湾里淀泊,也不是靠码头,能紧靠在一起吗?涨潮落潮不把两艘军舰的锚全绞在一起啦,难道起锚时现摘?就连一艘船在海湾里下锚时,还要前锚下了若干时间以后再下后锚,以免潮水把两条锚链绞在一起了。这是普通常识。我看北洋水师里准有奸细。

  中国电影评论家没有一个对这部影片的昏庸和胡来说过一句话。因为根本没有看出来,没有看懂吧。我真不知道这些专家是怎么看电影的。我还得问那位和法国观点对话的中国代表,你怎么搞大制作?你会读解吗?否则你怎敢说这样的大话?现在旧习未改,而且毫无改的迹象,难道搞胡来的大制作?别看你有什么学位。你可是什么也没有看出来。人家胡来你胡说。你在哪里得的硕士学位?

  《甲午风云》影评(三):【322】《甲午风云》——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甲午风云》 年代:1962年 / 国家:中国 / 导演:林农 / 主演:李默然、庞学勤、浦克

  1、爱国英雄邓世昌!

  今年的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纪念日。当年日本看着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敲开,也想趁机伸出贪婪的魔爪瓜分一块蛋糕,于是频频在中国的海域闹事,想要挑起事端。北洋舰队便担负起了保卫中国东部领海不受侵犯的任务。就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邓世昌担任北洋水师的舰长,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坚决打击日本侵略者,并因此壮烈牺牲,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令人动容。如今你要是到威海的刘公岛去旅游,甲午战争纪念馆是一定要去的景点。

  2、17年电影历史题材影片的代表!

  建国之后,历史题材的电影占据了艺术的高峰,《甲午风云》就是其中一部。从它就可以看出,那时的历史题材影片主要是人物传记片为主,贯穿影片的都是个体,邓世昌就被放到了该片的中心位置,通过他的个人遭遇来表现那个时代的中国命运。而且在影片中,正反势力的较量成为矛盾焦点,它始终在打还是不打、正义抵抗还是委曲求全的问题上展开,而邓世昌则成了清政府昏庸腐败的牺牲品。影片经过了修复之后,色彩温润,画质清晰,立体声效果也很赞。

  《甲午风云》影评(四):甲午悲歌

  我一直都存疑着一个问题,因为自己内心的信念舍身取义慷慨赴死的人,能不能算得上民族英雄?或者,更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抵御外辱中虽然做到以身殉国却打了败仗的军人,算不算民族英雄?就比如两个甲子也就是120年之前的同一个甲午年,在那发生于威海刘公岛海面上、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铁甲船大海战的中日甲午战争中,那个在历史记忆中被定格在为国请命捐躯画面上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他算不算得上民族英雄?

  在我的理解里,所谓民族英雄应该是为国家为人民抵御了外辱入侵、报国安邦起码不是打败仗的人物才能担当得起的。今晚连续看了央视六套两部关于中日甲午海战的电影,虽然一直不怎么喜欢这种带有沉重悲惨话题的电影,却不知为何也能不眨一眼不漏一处从头至尾地把影片看完,无论是拍摄于半个世纪之前的老电影,还是不到两年前上映的新电影。我想之所以如此,可能有个看起来既矮穷搓又高大上的原因——给自己普及普及历史知识又让自己从中去反思反思点什么,这是因为从中日甲午海战给两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带来的影响进行反思,这种睿智清醒的声音早已耳熟能详,所以,即便作为平头L丝无法专业探究其中历史因果,那么,感受文艺作品就不失为一种便捷渠道了。

  可是,这两部电影看起来都是要通过甲午海战,这一开启或者极大加重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历史大事件,来塑造一位悲壮的民族英雄,或许是因为对于惨败带来的沉重感受过于敏感,也或者是因为对于影片特别是后一部影片中为了凸现日本人的处心积虑全民备战穷兵黩武与中国人的腐朽麻木不思进取贪生怕死,那种反差表现手法而勾起的复杂观影感受,冲淡了对于民族英雄舍身取义以身殉国的致敬情绪,甚至于还会产生出某种悲凉的感觉——对于失败的记忆,难道必须要依靠那些悲壮赴死的人物来支撑吗?这样的记忆方式对于历史包括对于那些赴死之人有多少真正的意义?

  当然,一部影片的主要目的是讲故事,而不一定附有更多它可能不必要或者力不胜任的任务,如果非要它如前些日子读到的刘亚洲对于中日甲午海战惨败的原因教训,从什么信仰、文化、体制等等方面来分析并文艺化电影化来表现,确实对它就有点苛求了。

  但我觉得遗憾的是,从电影中只看到了爱国将领的类型化套路化编导与表演,难道这场历史惨败真就没有什么能够再打动震撼人心的文艺表现点了么?而且,如果仅从这两部影片(1962年的甲午风云和2012年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来看,虽然前后相差了整整半个世纪,却能让非常遗憾地看到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并不一定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历史进展而有什么相关性的发展,如果说文以载道的话,那么,这两部相差了半个世纪演绎同一故事的电影,正好说明了这种文艺表现形式也就是电影,在政治话语与意识形态的场域里被裹挟被沦落的某种缩影,如果作为对于历史、家国、人类最具敏感的文艺工作者,都如此近乎于耻地跪倒在权力与名利面前,这是不是也算悲歌一曲?这能配得上去拍甲午那段惨痛历史教训的电影么?

  不知还有没有关于甲午海战的更好的文艺作品?

  《甲午风云》影评(五):英雄可歌可泣 国耻永不能忘

  一百二十二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无论统治清朝的王室如何腐败,指挥作战的将领如何无能,但在清朝军队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以及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所表现出的坚决与侵略者作殊死战斗的精神和行为永远可歌可泣。影片中根据史实所拍出的最感动人的场面是致远号冲向日寇吉野号的情景:致远号上的全体官兵甚至已受了伤绑了绑带的士兵都到甲板上列队,一个个脸上视死如归;邓世昌身穿全套礼服手举宝剑对他部下做最后一次检阅,无比庄严。接着,邓世昌亲自把握方向轮,指挥甲板上士兵列队的军舰全速向敌舰冲去,还几次冷静地避开敌方发来的鱼雷。这就是我们不愿意做奴隶的前人!愿他们在天国安息。今天,日本的一些当权政客还在叫嚣什么是他们的,我们则更不会忘记甲午的国耻。

  由于一些史实有争议,加上条件的限制,这本电影是值得重拍的,正好象人家的“铁坦尼克号”已拍了好几次了。

  《甲午风云》影评(六):零星感想

  因为实习的单位和这部电影里的有些人有些奇妙渊源,也因为久闻大名,终于找来看了。片头悲壮激昂的音乐响起的一瞬间就后悔了,知道又给自己找不痛快了,一向对这种真诚的老电影没有免疫力,就好像对《野猪林》,看一次哭一次,百试不爽。

  配乐真好,很用心,民乐,尤其是琵琶用得恰到好处。国诚刚被除名回家那一段,用力拉的号子一语双关,乃无声处惊雷。

  老演员台词功夫真好,字字入耳,分寸、语气、语速都恰到好处。

  邓世昌愿为百姓代写代奏万民折,百姓感恩,跪倒一片,顿时眼泪难忍。不是为万民景仰皇帝英明什么的,是为邓的责任感和勇气。父母官也好,公仆也好,服务者也好,无论如何自处,至少他知道自己为谁办事,知道哪些事情即便危及个人安危也义不容辞。

  中国老百姓太善良太软弱,只要稍给条活路,稍做点人事就感恩戴德,唏嘘。

  《甲午风云》影评(七):英雄的号令 悲壮的气慨

  影片《甲午风云》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讲述故事。中国晚清年间发生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

  这部电影将甲午战争中的主要人物和历史事件展现在我的面前,以简洁形象的方式诉说了甲午战争的前因后果。当时清政府主和派目光短浅,没有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不作认真准备,战争爆发后极力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贻误战机,如平壤之战,威海卫之战的惨败。

  影片的剧情高潮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日军本舰,发出“撞沉‘吉野’ ”的战斗号令……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演员李默然相当成功地塑造了英雄邓世昌,他那敦厚伟岸的外形,刚毅深沉的气质,以及纯熟而富于激情的演技,使这个历史上杰出的爱国志士形象高大而醒目地耸立在银幕上。尤其是邓世昌遭到贬斥后弹拨琵琶曲“十面埋伏”抒发胸臆的深沉悲愤,回肠荡气。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在军事、经济和科技上落后,还在于政治制度腐败。北洋舰队的覆灭,说明了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中国在列强面前,彻底失去了防御能力,同时也使中国门户洞开。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甲午海战这一历史事件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等一大批爱国官兵,这种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以及那种和敌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更是流芳百世。

  《甲午风云》影评(八):我也不后悔看了《甲午风云》

  写完《甲午大海战》的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57249/),发现1962年拍的《甲午风云》居然能拿到7.5的分数,就又看了一遍,希望能对比一下这仅有的两部以甲午战争为题材的电影。

  哪知看了十几分钟,就对其失去了兴趣,于是关上了画面,听完了余下的部分。这当然是一部五分不能多的电影,但是此时此刻再看它,还是激发了我很多的想法,所以也算不上后悔。

  与《甲午大海战》对比,单从电影角度来说,还是《甲午风云》更成功。《甲午风云》中虽然同样有些细节的错误,甚至还有很多臆想的剧情,但他的人物不平板、叙事也有些起伏,加上传统的拍摄技法和京剧式的配乐,观感还是不错的。况且那时候还不流行感情戏,所以也不会让人有累赘的感觉。

  之所以这是一部五分不能多的电影,是因为这部革命时期的电影因为其发展的历史阶段而形成了很多硬伤。那个时候的电影是这样的,要有阶级斗争、人民才是英雄的革命史观,要清楚地划分敌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那个时代的电影都是那样的,所以这部电影其实并不用看。但它又是如此的典型,所以看看也无妨。

  电影中革命群众的主体形象不用说,然后官员分为无耻小人方伯谦、铮铮铁骨邓世昌、不明事理李鸿章,再加上明着的或暗着的敌对势力。情节就是人民群众发挥智慧,忽悠了邓世昌,揪出了方伯谦,影响了李鸿章,打败了敌人,或者因为李鸿章太狡猾没有被影响,于是被敌对势力打败。很可惜,甲午海战属于第二种。就是这种简单的解释和简单的世界观,指导了这部电影。似乎没什么可说的,那个年代的审美水平就这样,何况是拍给人民群众看的,自然要简明易懂,哪像现在的电影是拍给出得起钱的主儿看的,可以玩儿点层次。

  但如果只是这种光明正大一向正确的世界观也好,另外反感的反而是这种世界观下人民群众一定会表现出来的一种狡猾与无耻。当渔民告诉要求邓世昌舰上谋职的年轻人怎样说动邓世昌,当书生让邓世昌转交万民表,邓世昌已经成了底层人民的玩具。本来从历史上来看,邓世昌这种直爽的人已经被同僚坑的不轻,这里非要再被百姓坑一把,真是跑到哪里都躲不掉。而人民不但有着革命大无畏精神,还有革命的灵活智慧,使他们甚至能抓获间谍能发现伪装的日本船。这其实只是臆想而已,所谓相由心生,敌人的狡猾与无耻只是为自己的狡猾与无耻提供的一个合理性说明而已。

  《甲午风云》影评(九):甲午风云

  日军不宣而战,民愤四起,顶不住压力的李鸿章重新启用邓世昌。海战中,贪生怕死的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李颉)打错旗号,致使北洋舰队出师失利,旗舰被日军击沉。邓世昌见势立即挂起帅旗,替代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与日军展开殊死大战,行为可歌可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