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春之觉醒》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春之觉醒》观后感精选10篇

2017-12-10 21: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春之觉醒》观后感精选10篇

  《春之觉醒》是一部由亚历山大·彼德洛夫执导,动画 / 短片 / 剧情主演的一部俄罗斯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春之觉醒》观后感(一):大病般的蛰醒

  初涉 情欲爱河的少年

  像是秋后 池塘里的天鹅

  闭眼时 若飘荡在云间

  轻盈的梦境里 风拂过 爱人的裙摆

  像是 天使微启的羽翼

  沉溺于 隐约的眉宇容颜中

  像是陷入 倒影里 绵柔的云朵

  细腻的情感 如交织的树枝

  将彩霞勾勒得

  比教堂里的马赛克玻璃 还迷人

  而暗黑现实里 热烈的爱

  注定会像大病般 险恶致命

  迷乱的午夜 蛇尾般盘缠的欲望

  发出像竖琴般 清脆的声响

  热焰中的公牛

  终于在 濒临岸沿前 脱离控制

  一个柔软无比 却 虚无缥缈的轻吻

  贴上 少年薄凉的嘴唇

  那爱情便如 春天邪毒的种子

  在旺盛的身体里像杂草一样 蔓延开来

  直到梦境侵略得 再也张不开双眼

  他陷入一场 持续发热的睡眠

  大脑填满的燃料 极速消耗过后

  夏日的炎热 急剧降温 冷却结冰

  心脏像是 被拧干的毛巾一样

  干瘪的沉睡在 汗水浸湿的白床单上

  身体没入 一片厚重积雪的被子里

  而摔碎的玻璃玩偶 永远不会回到的从前

  于是在落雪后 次日的清晨

  熬过一场寒冬后 大病忽然痊愈

  蛰醒后 少女离开了他的梦境

  那里手风琴的旋律 依然不息

  有波浪中 孤身游荡的蛇尾海妖

  有阳台上 一扎向光初醒的雏菊

  有草原上 奔腾不歇愤怒的公牛

  上锁的盒子里 玻璃制的蓝色天鹅

  也依旧完好如初

  脆弱而又崭新

  《春之觉醒》观后感(二):春天到来前的爱情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一个短篇故事,前苏联的尤里·纳吉宾所写的《热妮娅·鲁勉采娃》。 少女热妮娅暗恋着少年谢廖沙,但是谢廖沙一直认为热妮娅是一个古怪的人。中学毕业那天,他们约定十年以后再见面。 后来二战爆发,谢廖沙从广播中听到热妮娅加入了空军,在战斗中牺牲。 十年之后,谢廖沙来到了约定的地点,他把一束铃兰送给了一个灰眼睛的姑娘,然后驱车离开。 小说结尾写道:“刹那间我真想令时光停住,好让我回顾自己,回顾失去的年华,缅怀那个穿着一身短小的连衣裙和瘦窄的短衫的少女,那缓缓而行的笨重的木船和在浅蓝色的湖面播撒下万点水滴的蒙蒙细雨,倾听一下'咱们到印度啦'那激动的喊声,让我追悔少年时代我心灵的愚钝无知,它使我轻易地错过了我一生本来可以获得的快乐幸福......”

  《春之觉醒》观后感(三):黑暗的质地

  “我要说的唯一的东西

  闪耀在无法企及之处

  就像当铺中的

  白银一样

  孤独 ”——特朗斯特罗姆

  “他的写作缓慢而沉潜,有时一年最多写三首诗,有些诗往往要用几年的时间打磨才完成,如《有太阳的风景》,前后耗时7年才最终完成。有人评价他是“像打磨钻石一样写诗的人”——凤凰网《诺奖诗歌巨匠特朗斯特罗姆去世:喧嚣时代的隐居炼金术士》

  特朗斯特罗姆说了和亚历山大·彼得洛夫完全不同的东西,而对于我个人,梵谷与高更,波德莱尔与曼德尔施塔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列斯科夫,屠格涅夫与海明威,就是说,无论这些人在多大程度上又在何种领域不同,对于艺术世界的过客,对于我个人没什么不同,他们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在黑暗的质地上涂抹何种色彩,背后那稳定而执着的核心——以对抗必不可免的凡人与俗世的孤独,忍耐丑陋的生活——是触动灵魂秘密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有一天他想做一根手杖,他想,凡是完美的作品,其中时间是不存在的,因此他自言自语,哪怕我一生中不再做任何其它的事情,也要把它做得十全十美。他一心一意,锲而不舍,目不他视、心无他想,坚定而又高度虔诚,在这整个工作过程中,他的同伴逐渐离开了他,都死去了,而他在不知不觉中却保持着青春,最后当手杖完成时,它突然辉煌无比,成了梵天世界中最美丽的一件作品。

  有一年夏天,暑气蒸人,傍晚时起了凉风,我独自在客厅看电视,客厅有大窗户,正对着屋外青翠欲滴的山崖,日落后,大地笼罩一层雾气,山村此时升起炊烟,伐木人也归家休息,一片静谧中,VOA开始播放短纪录片,一个蓝领阶层的大叔,年复一年用橡皮泥之类的东西做兵人,给他们画军服,装备毛瑟枪,戴上帽子。南北战争和独立战争有多少士兵, 他就做多少个微型塑像。填满了家中的柜子、抽屉、空储藏室的地板。既不展出、也不出售、只是单纯喜欢做这些兵人并且模拟战场的情形。

  有一段时间,那时候我还小,沉迷无线电,又不愿父母看见我花大量时间而不去做功课,每晚等他们睡下,自己在屋里戴着耳机偷偷搜索电台,天气晴朗时,几百公里外的城市可以听得很清楚。夏天天长,午睡时,偷偷爬到屋顶上,用自己制作的加长天线,甚至能接受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信号。而天气异常、比如大雨将至或远方能看到积雨云而此地无雨,偶尔受到奇怪的电波,纯英语,下午还会唱赞美诗。

  痴迷的东西和擅长的领域往往不能重合,所以痴迷而平庸的人不幸福,而擅长却不痴迷的人只能得到一般意义满足。亚历山大·彼得洛夫的作品,显然超出我分析的能力,进入诗与美的世界,我能想到自己的震撼感动,仿佛清醒时做的梦,在自己质地黑暗的生活里仰望着。

  《春之觉醒》观后感(四):少年不识愁滋味

  少年时代,谁不曾有过心目中神秘女子样的女神,为她写诗,为她作画,为她暗自落泪,为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记在心上。然而时光流逝,那人或许早已人老珠黄,你也牵住另一人手,甚至连再见她一面的勇气都没有。但夜深了,酒醉了,失意十分,总会又想起那个人,想起许多年前仰望星辰,做着关于她关于你自己的美梦。少年的愁绪大抵只能如此,生活的挫折不过是考砸了一场试,亦或是在人前丢了次脸。情窦初开的年纪似乎只对那些与我们有着年龄差距的人无限的好感。他们成熟,他们洒脱,他们智慧,他们无需听谁的话,他们不必天黑前回家,他们看似没有限制地生活着。

  长大后,虽然与曾经暗恋着的那个人不时保有联系,但如同片中的神秘女子,摘下墨镜,真相大白般可惧,毕竟是回不到从前了。

  《春之觉醒》观后感(五):少男也怀春

  看第一眼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老人与海,那部给我带来巨大惊喜的油画般的动画片,原来是一个导演,怪不得风格这么熟悉,所以春之觉醒的油画风格给我冲击没那么大了,有点类似于初恋和再恋的那种感觉,杯中酒已变淡。

  恋爱中的少男怀春,不亚于少女,各种幻想天马行空,春天的梦看来是大家都有做。想起少女和少男的春梦对比来,一个是田园风光婉约派的小日子,平淡,幸福;另一个则是惊心动魄的海上漂流,最终带领爱人走向光明,激情,诗意,浪漫

  啊,初恋……

  《春之觉醒》观后感(六):这就是春天

  少年的爱,开始得非常简单,女仆的身姿太过平凡,空有娇羞与热情,少年对她只是朋友般的亲密,然而对邻家的女人,因她成熟的身材和神秘的踪影,少年内心充满爱慕和渴望,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

  我也有过深夜动情的时刻,在白纸上涂涂写写,道不完的缠绵情话,写不尽的山盟海誓,我热情洋溢,激情似火,脑海中勾勒出种种画面,似乎我们已经相爱了一万年了。当她离开我,我痛哭流涕,当她回到我身边,我为她心神荡漾,我努力记住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刻在心上,夜夜魂牵梦萦

  在这部片子里,有过颜色明艳配乐欢快的时候,少年人无法入眠,大声地写出那些激情如沸狂热多情的语句:“你如同雷电,击中我的心灵。 你身姿娇艳,如同天国的花朵。 你占据我的视线,打动我的心扉。 啊,就如美丽的落英随风飘散。”当梦中女人拉着他的手在田间林中奔跑,天朗气清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群芳争妍,似乎天地间都是明亮的色彩,而我们几乎能从飞速切换的画面,和节奏极快的配乐中,感受到少年人心中的狂喜,似乎要从胸腔爆炸了一般。

  然而当墨镜摘下,真相暴露,梦中风姿绰约娇艳绝伦的花朵,幻想中妖娆多情完美无缺的女人,竟然是一个残疾人!少年人感到霎时间整个世界天塌地陷。那些绮丽的美梦,香艳的幻想,全部破灭。一切绚烂生动的色彩,突然变成黑白,刚刚还阳光普照的世界,顷刻间陷入黑暗的深渊。

  这就是春天,初升的太阳和复苏的生命,瓢泼的大雨和无边的黑夜,既温柔又狂野,既美丽又残忍,一切鲜活明亮的色彩,一切幸福难忘回忆,都伴随着刻骨铭心的痛楚。

  这就是爱情,这就是青春,这就是生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