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20 11:13: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是一部由张焕琦执导,张丽玲 / 李雪健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观后感(一):现实残酷,但不抱怨——《小留学生》

  其实《小留学生》这一集对于我来说有一种意外结局的感觉,因为我总以为张素一家三口在日本团聚后会成为日本的常住居民,但是最终还是因为日本经济不景气,一家人又过上聚少离多的日子。

  虽然张素所在的日本这个小学的师生都非常友善,让我感动至极,但是就这个小留学生两年来的经历来看,我不得不说,现实很残酷,但是一家人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一直面对现实,并且即刻对于现实做出反应和相应的行动。

  实际上,张素是中国教育体制下非常典型的“好学生”。记者问她害不害怕,她下意识的说不害怕;她来日本学校的目标是考第一,为中国人争口气;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站在全体学生面前讲话,说出“和平之鸽”之类的话……我认为这是任何生长在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好孩子”在遇到类似情况比较容易做出的相似的反应。所以在这之后我不会提到这些方面,因为我认为这些表现是基于中国教育体制的产物,而非张素个人性格本身的体现(当然这两者可能也会有所交叉)。

  奋斗艰难,团聚不易

  影片的开始是爸爸在机场等待多年未见的妻女之焦急与期待。爸爸因为事业的关系,只身一人到日本奋斗,留下妻女在北京,多年未见。一家人见面后有说有笑,虽然深知未来的艰辛与困难,但是都勇敢的面对。

  语言障碍,沟通受阻

  来到日本小学所上的第一节课,听到的就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日语,这种语言间的隔阂无疑会给人一种巨大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这种感觉在张素年幼的脸庞一点一点的显现出来,直至下课时好多学生围过来,而张素却抑制不住泪水。但是这样的打击并没有持续。张素勇敢地跟老师和同学从零开始学习日语,回家还跟爸爸妈妈每天一起学习,同时参加日语培训班。这样的努力无疑会收获成绩,在一年以后,张素就能跟老师同学畅通无阻地交流和学习。

  时代限制,无力回天

  其实张素一家多多少少是不够幸运的,因为虽然一家人性格坚强、乐观,但却抵不过日本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衰落的事实。父亲在日本拼搏多年,但是由于经济下滑,所在公司面临倒闭,只能自己创业,这样又要从零开始。张素在经过一年的艰苦学习并且得到成绩的情况下,却又不得不离开这里。一家人坐在一起探讨这个事情,每个人鲜有笑容,若有所思。但是他们还是最终坦然面对了现实,张素又回到了北京的学校开始了原来的生活。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观后感(二):赤裸裸的生活与平淡不凡的意义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小留学生》

  这是第一次看人物类的纪录片。之前只看过两部事件类的(我自己对于纪录片的分类),分别是《(NHK)》和《食品工厂》。看完后我心怀着某种别样的味道,不仅产生于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之间的差异感受,更多的产生于与往常所观看的电影之间比较。

  这种对现实与非现实的暧昧在人物类纪录片面前被击的粉碎,至少对于我来说,面对着年龄、身份相仿的主角书写出的那不熟悉生命轨迹。面对陌生到交流方式的环境,我惊奇于张素的淡定和颇具张狂气的发言“用学习打败他们”,“(日语不会怎么办)学”。不过经历了一节完全熟悉却更陌生的课堂后,镜头拉近至特写,那双澄澈的眸子中还是泛起了泪花。而母亲的安慰和自身要强的性格则再次支撑她努力的融入未知的环境。同时老师和同学都给予了张素莫大的支撑。之后便是平淡的重复适应新生活的过程,日语的学习占据了张素乃至其母的时间。出彩的倒是学校在全校师生面前为张素专门安排了讲话机会。而毫无准备的张素说出的话则颇具中国特色,传道着中日和平的大思想。相比话语,日方的态度更显细微之处的关怀——专门的翻译老师,每早等在家门口一同上学的同学,社区为外籍主妇设置的日语培训班等等。

  平淡的生活一逝两年,张素当初的话语已成现实——成绩已为班级第一。似乎完满的结局也要在这出现实剧目中上演。但是平淡生活却未尝抵御的了社会大势的震荡,日本经济不景气逼使张素的父亲下海创业。这位在片中出镜不多的中年男人自始至终面容多沉重态,生计的压力迫使人抬不起头。而张素和母亲因此又要重归中国。归国后,张素的姥姥的评价恰如其分的点出了教育差异给孩子带来的不同“大气多了”。而同学询问的问题和张素的回答也反映着文化的差异“在日本是干部吗”“(摇头)日本没有干部,想当就举手,谁都可以”。

  我们无法追寻平行时间段的再体验,只是凭借影像回忆着支离破碎的生活,并且对比着自己的人生找寻生活中平淡不凡的意义。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观后感(三):我不想遗忘

  这个纪录片拍摄于1996至1998年,由留学生自发出资出力,怀着复杂的感情,将摄影机面向了自己的群体。观看的过程是艰难而愉悦的,许多抑制不住的落泪,许多次感慨嗟叹,而那个略显刻意的煽情旁白,显然对整个纪录片而言显得苍白了。

  印象比较深也是比较喜欢的几个主角是《初来乍到》里的王尔敏、韩松,《彼岸的青春》中的陈晨、陈琪,《家在我心中》的丁尚彪一家,《小留学生》里的张素一家...

  王尔敏和韩松的对比在初看第一集的时候,给我的冲击非常大。前者是渔村出生初出社会稍显稚嫩的小女孩,后者是个成家立业的高干子弟,前者不善言辞真诚坦然,后者信誓旦旦官腔十足,在国内两种背景两种身份的人,最终却是殊途同归。王尔敏很优秀,她看似小小的身板,却能默默承受巨大的重压,以优秀的表现只读了一年语言学校就考上了大学,靠自己打工挣钱来租房上学生活,那种背后的坚强让人无比感动。观片的过程中,我的脑中不断响起的是周杰伦那首《蜗牛》,尤其是在看到刚开始一边豪言壮语一边玩失踪怕吃苦的韩松最终瘦了30多斤背了1w多个单词考上大学后说的那一句“踏踏实实”,眼泪夺眶而出,那种自己蜕变后有所成就的复杂心情,真的冷暖自知。

  丁尚彪一家和张素一家其实是两代人的家庭。

  观片的过程很多感动,很多记忆犹新,在写这篇的时候,豆瓣FM给我播了宋捷的《我不想遗忘》,于是顺势就做了题目,居然也很贴切,包含了我想表达的意思。

  在《彼岸的青春》里的陈琪,1986年毕业于上海市第一中学,我的中学,我的学长。他们,真的离我们很近。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观后感(四):感谢张丽玲导演有温度的记录

  曾经感动一代人的纪录片,之前在朋友圈刷屏的是纪录片系列的一部分内容的扩展“含泪活着”,由此对该系列纪录片和导演张丽玲有了初步了解,去年开始来日本短期学习,在YouTube上看了我们的留学生活系列的其余部分,感觉都非常喜欢,对哪个时代留学生的艰苦拼搏精神深深感动,纪录片风格很真实细腻。非常欣赏和喜欢导演张丽玲,美丽坚韧有才华的在日华人女导演,日本华文电视台的社长,同为赴日留学生大军其中一员,她拍纪录片因为想要记录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初期没有资金和机构支持,全凭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无偿工作居然能拍出如此精品,感谢她为那个时代下特殊群体精彩的生活留下了鲜活的记忆,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看到这些有温度的纪录片。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观后感(五):王尔敏——没什么可抱怨的

  一个匆忙的身影出现在东京成田机场,面露慌张的神色——初来日本的王尔敏竟然就遇到行李票丢失,取不到行李的麻烦,这趟日本留学之旅对于她来说,注定不会从一开始就一帆风顺。

  取到行李的王尔敏,仍然在镜头前啜泣。我想,我大概能理解,第一次来到异地,周围都是说着陌生语言的人,一开始还遇到了不小的麻烦,思念家人的心情,小小的委屈和对陌生环境的畏惧,都让这个青涩的小女生止不住的流泪。别人来问她问题的时候,她的眼中还含着泪水,却已经露出淡淡的笑,让人看一眼就觉得这个女孩是多么的可爱。

  不认识日文,不会日语,这都给王尔敏带来不小的沟通障碍和麻烦,好在遇上善良又乐于帮助她的日本人民,以及王尔敏相对较好的适应能力,这首先让她在日本找路不成问题。勤奋好学的她,在来日本之前自学了基本的日语,这也让她入日语学院前答题也能比较顺利。

  懂事的王尔敏希望能够尽快经济独立,不给姑妈增添负担,于是踏上了很多在日留学生都会走的路——一边学习一边找工作。

  然而,作为一个日语只会皮毛的外国人,尽管对工资要求不高,找工作仍是处处碰壁。毕竟日本的餐厅,当然是精通日语的人工作起来可能的麻烦更少。王尔敏自己也深知这点,在说到,他们不直接拒绝你,总是提出一些你拿不出的条件回绝你,他们不需要外国人时,她也只是带着她那淡淡的无奈的笑,“在日本不能没有工作”。随后,她低下头深深的叹息。此时王尔敏心中一定有深深的挫败感,但是骨子里很有韧性的她不会那么轻易被打败。

  果然,几个月后,她成功在一家24小时便利店找到了工作,我们看不到的那几个月,她一定也没有少收到拒绝,然而她最后还是成功的迈出了走向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元旦了,大家都回老家过年,王尔敏仍然要在便利店工作,一边说着希望统一考试与口语考试能够取得高分,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的愿望,一边也说道期盼快点回国,“现在已经快顶不住了,一个人生活,实在太困难了”。尽管嘴上这样说,可是,她不是已经挺了这么久了。在我看来,王尔敏是个从来不会把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的女孩子,除了第一次在陌生的机场,她哭了,其他时间,不管是一开始找不到工作,还是现在说着自己撑不下去了,她总是面带她经典的淡淡的笑,露出可爱的小虎牙,让我也被她感染,觉得一切好像都不是难事儿。

  脚下生风一般——王尔敏踩着自行车,行在林荫道上,车轱辘的声音都显得那么愉悦。前方是康庄大道,王尔敏来了!

  语言上的障碍还没有完全解除,专业课的压力又跟了上来,王尔敏面临着初来乍到的又一个新起点。但是对于乐观的她来说,这又算什么呢!

  此时的王尔敏已经搬出姑妈家,开始真正的独立生活,她仍然在打工,在一家距离学校一个半小时车程的牛肉盖饭店,放学后就匆忙奔波而去,一直工作到末班车的时间。在回家的地铁上,王尔敏又一次带着淡淡的笑说道:“来日本之前,曾想过要吃苦的,但会吃什么样的苦,不知道,现在来了,我知道了。”

  头发一次比一次更短,人却一次又一次成长。我们见证了王尔敏的成长与蜕变。这种成长不只是外表上、身体上的,更多是知识在慢慢增长,经历也在慢慢丰富。虽然一开始的路没有那么顺利,可是只要坚持下来了,接下来有多苦多累也不畏惧,一定会扛过去。遇到困难的事儿,也要像王尔敏一样带着淡淡的笑,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用王尔敏的话说:“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每一样磨难都要经历,没什么可以抱怨的。”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观后感(六):追梦是一种态度,浪漫是一种气度

  8个小时的片子,充满探索感,所以不累.

  如果主角是我,我能怎么样?

  第1、2集:初来乍到

  人物:王尔敏,19岁(当时)浙江省舟山市人。

  韩松,26岁(当时)江苏省盐城市人,已婚。

  两个人的努力奋斗都各自如愿,皆大欢喜,特别是看韩松,因为在国内养尊处忧的生活在日本经历了巨大的磨砺后,人瘦了一圈。看他在金榜题名的那一刻的快乐,十分受感染,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任何事都无法比拟。

  小小的王尔敏和人说话时一脸的欢乐,可一个人时总是一脸落寂,心疼。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知。

  第3、4集:彼岸的青春

  人物:大学生的群像,平均年龄25岁。

  渡边敏行,第一次看镜头,就显露出是一个自尊心很高的年轻人,心气较高,他做的也很成功,24岁不到的年纪为家人安排了很多事,读着令自己自豪的大学,一手规划出店铺,把握自己的前程,不错。

  第5集:家在我心中

  人物:丁尚彪,43岁(当时)上海市人,来日8年。

  这个片子我最感动,亲情的片子,没有免疫力。

  当最后父女分离时,爸爸下车了,两人隔着窗哭泣,我最不能看到老人垂泪,太心碎了。这时候的父亲太需要一个拥抱,可是年幼的女儿没有下车,两人隔着站台哭泣。八年只为这匆匆一别。

  对于爱的人,不吝说出口。如果哭泣,一定要相拥而泣。肩膀还不够宽厚,但手臂力量足够把你们揽入怀中。

  家人应该在一起。

  第6集:角落里的人

  冯明明显是个人才,说话实诚,大气,待人有度,回国会有更好的发展。祝他好运。

  第7、8集:小留学生(上、下)

  人物:张素,女,9岁(当时)北京某小学三年级优等生。

  小女孩聪明,倔强,朝气蓬勃,所向无敌的气势,想起了小时候。

  她第一天上课时碰到的语言不通后急的眼泪打转时的情形,但随后受妈妈的鼓励后马上擦干眼泪后开始向老师请教,好有韧劲的孩子。

  北京熏陶出来的孩子才像是炎黄子孙,有胆有识,做事大气。

  上海这边的普遍小家气,只有我局观。

  第9、10集:我的太阳(上、下)

  人物:李仲生,45岁(当时)北京市人。来日11年。

  他话不多,说话一板一眼,执著的性格交谈中就可见一斑。对于十年的求学,他只用了一句:十年寒窗,我算是有深刻体会了。

  很佩服他的劲头与执著。“因为我有信念。”

  45岁的人,只为一圆学位梦,值不值?

  值! 没有梦想是不值得的。没有哪样努力和奋斗是不值得的,无论结果是什么,曾做过的,想过的,一定会是你人生的财富。

  有梦要追,尽早追,尽力追。这是一件浪漫的事。

  失败不怕,就怕蹉跎岁月空余恨。悔恨会杀死人。

  结尾曲的“追梦无悔”,送给所有追梦人。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观后感(七):《我们的留学生活》超140字影评

  12年4月9号标注想看,大概半年前下载到板子上,年后看过第5集并删掉后无意间发现资源已被替换,断断续续的,终于补完了这一部精彩的电影。耗神耗心的观影路,也因生活原因(恰这半年是我人生低谷后焦虑集中的6个月)而延欠许久。片子值得5星,处处如此,价值的写绘宛若涓流,却有着壶口瀑布的气势,冲击来的强烈而持久。历史,国家,人性,拼搏,家庭,沟通,委屈,苦痛,忍耐......真实,残酷,温情,绵延。

  .朋友圈发了一句话,是看电影时的一个感受。

  .刷过《我们的留学生活》《含泪活着》《来自中国的瑰宝》,把豆瓣没有页面的《小崔说事》也刷了。以下是——

  小崔说事,片头剪辑未得作品一半精华,观众鼓掌也掌不由衷——严重怀疑其中有多少人看过,小崔的问题也不是很厉害,没有去切价值的要害,但小崔还是功力深厚——谈笑间一句“什么事情都怕瞎编”,哎,俩中年人眉宇间的试探、沟通,远比言谈(似乎编好的台词)要丰富得多。而且,两个人的经历都很唏嘘啊,迫不得已的事情太多了,才华、美貌、冲劲,都抵不过利益的绞拧、压榨。张丽玲选择进入日籍(远避漩涡锁居小处)且大龄未嫁,小崔回到学校教习后生——同我的人生理想非常相似的事情。有几个央视主持选择了这条路,当然还有作家易中天。与世同浊,不若退进象牙塔著书立说传人。

  剧情较单薄(时间所限?)

  知道了《含泪活着》有500小时素材!!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到,张丽玲等人为《我们的留学生活》拍了多少录影带,但看到这个数字尤其是剪辑成片2小时,还是很吃惊!

  张焕琦完全不让董事长先说呀——你还是“日本人”吗哈哈,怎么对待上级呢!

  能看出来,相比博士毕业工作,张丽玲虽然依旧双眼透着灵气,但年轻的单纯、天真、冲动已经被老道、怀疑所遮掩。感情上,虽然同赫本一样很波折,但,可以猜想,张更加被男人视作玩物,考虑张焕琦仍在身边而且百度不到其是否结婚(没有百科,妹妹张丽烨同样没有后文),可以猜想其有意而且在尽力保护她。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观后感(八):去赴一场理想的盛宴

  是第一次完完整整看完并去体会的纪录片,对我来讲,它的意义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是一种启迪,一种思考。

  韩松,王尔敏,丁尚彪、李仲生,张素、陈晨。被每一位主人公触动着心灵,被他们激励,欣赏与憧憬。也有很多人的很多选择和做法,一时之间令我难以理解:老丁用十五年的时间换来的和这十五年来失去的孰轻孰重?李仲生十几年寒窗苦读求学做研究,丢失的家庭责任与求学哪一个更重要?我不是主人公,不能替他们作答。我只知道,每一个故事的主人自己选择了这条路,艰难的行走,去追寻心中的理想。

  记录片中的故事结束了,然而每一个人的人生并没有就此完结,在《含泪活着》里再一次看到老丁,他回国前前往阿寒町的探望,那深深的三鞠躬使我明白,老丁在日的十五年,苦行僧般的日子,他无怨无悔。其他人呢,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人的后续“传闻",并非所有都尽如人意。我在想,究竟哪一种才是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那些当年满怀希望与憧憬的人们踏上日本的国土,十几年过去,如今的他们成功了吗?

  然而不管结果如何,拼搏着的青春,有梦想的人生,奋斗与希望,总是那样闪光与蛊惑,使人忍受寂寞,打击,挫折,为了心中的理想,做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也许理想与所谓的成功不能划等号;理想也不能与平常的得失作换算。理想就是理想,即使沿途风景再美,亦不能驻留,只为那一个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再一次的相信,人生的旅途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沿着选择的路走下去,终有一天,能够拨开云雾见月明。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公平的时间,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观后感(九):最喜欢小留学生那集

  有些印象格外深刻的地方。

  比如日本小学生每天开始上课前都会唱歌,那曲子真心好听。

  比如老师和学生,对她都特别关心,班主任、校长都是让人敬佩的人,关心不只学生的学习,也在乎他们的生活,所以我觉得这是值得很多学校学习的地方。

  因为年纪小,所以她过去没多久就从零基础到能够熟练交流了,适应能力非常强,没多久考试就考到第一名,真了不起。

  只是,才呆了两年后,又因为家庭原因,他们需要回国。最后一天班级不上课,特地为她举办了欢送会,同学每人都给她留言,她一一夹在本子里。临走前,老师、同学、校长,都一一说再见。她也在黑板上留了长长的地址,让小朋友们给她写信。就这么回国了。

  只是觉得,一次又一次的分别,对她也有些残忍。

  好在,她回国没多久的一个假期,她在日本的班主任就来北京看看她。心里忍不住想,这样的老师多么好。老师就应该这样呢。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观后感(十):那个为中国争口气的女孩不见了

  中国高校校报记者曾雨艾

  “我要好好学习,为中国争口气!”十七年前的日本列车上,9岁的张素大声说。

  2000年,一部名叫《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的纪录片在中国与日本播出。在这部介绍了新一代海外游子在日本求学与奋斗故事的纪录片中,小张素是主人公之一。

  如今的张素是中国新闻社的一名记者。她每天和人们一样,上班、下班、买菜做饭。但即使十七年过去了,张素走在路上时,仍然会有陌生人停下脚步,带着吃惊的目光询问:“你是《小留学生》中的那个张素吗?”

  这是一个很有住家气息的城市,以教育见长。1996年,张素随母亲跨出国门,来到这里,和父亲团聚。“八王子的城市构架特别稳定,这么多年过去了,八王子市的街道和建筑几乎没怎么变。”张素说,“哪怕一家面馆被换掉,在这里的社区都是一件大事。

  在异国学习和生活,语言常常是最大的障碍。刚到日本时,在从机场回市区的列车上,爸爸问张素:“对于日本语你有什么担心没有?”她摇摇头:“没有!”爸爸又问她:“为什么?”张素大声说:“学!”由于语言不通,区政府特意为张素配备了一个月的翻译,帮助她适应日本的生活。与此同时,张素也努力地学习日语。

  纪录片中,初来乍到的张素和日本的小伙伴一起手牵手回家,张素说一串中文,日本女孩说一串日文,两人交谈着,但两个人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小小年纪的张素单纯地认为:日语就是放慢速度的中文。

  谈到这里,张素有些不好意思,“好在我当时年龄小,接受能力强,加上整天在日语环境中耳濡目染,大概三个月以后,我就能和日本人进行基本的交流了。

  每年元旦,张素一家都会收到从日本寄来的自制明信片,这些明信片都来自张素的小学老师———中村老师。她经常给孩子们上一些很有意思的家庭课,比如缝包、做小蛋糕,她也会让张素在每天早上和晚上教日本学生说“早安”、“再见”。“中村老师每年都给我寄明信片,说说她去年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我们常常了解对方的近况,感觉特别温馨。”

  张素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一些学生活动,也常和父母一起去附近的公园健身,但她认为自己并没有完全融入日本文化。“我们家的饮食习惯还是和国内一样,父母的生活方式也是传统的中国式。”张素说,“我和家人一起居住在日本,家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会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在日本的两年学习经历让张素说得一口流利的日语,说日语时张素不再受母语的干扰。1998年回国后,她的初中和高中都在北京的月坛中学就读,这是北京唯一一所以日语为第一外语的公立完全中学。直到六年后考入复旦大学的国际政治专业就读本科,张素才开始从零基础学习英语。大三的时候,张素远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学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我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大学老师,也结识了许多有可能成为日本精英阶层的一批人。这让我受益匪浅。”张素说。一部纪录片搭起了一座桥《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是一群留日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己集资,历时三年,屡经磨难,亲手制作的十集纪录片。三年中,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前后涉及近百人,但没有任何人拿过报酬。后来,日本富士电视台被这批留日中国学子感动了,他们投入了一流的摄像人员及设备,跟踪拍摄留学生的拍摄制作过程。

  2000年,日本富士电视台在黄金时间分别放映了纪录片中的《小留学生》和《年轻人》两集,两天的收视率分别为15.2%和15.5%。2005年5月5日,富士台在儿童节于黄金时段再次播放《小留学生》,收视率达20.6%。

  富士台推广部的小田多惠子曾在采访中说过:“没有想到来自观众的反响如此强烈。尽管收视率并不算最高,但它引发的轰动效应却是空前的。”

  影片播出后,富士台很快收到一千五百多件观众来信、来电,富士台不得不在网站上开辟专栏刊载这些信件,来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

  应观众要求,富士台在总部大楼举办了《小留学生》和《年轻人》的照片展览,还于05年12月在《产经新闻》登出整版广告答谢观众。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摄制组的张焕奇正是张素的大伯,他九十年代初便去往日本留学。

  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摄制组希望能找到不同类型的中国留学生,特殊的“小留学生”张素便通过张焕奇进入了摄制组的视野。

  从张素在日本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摄制组一直跟踪拍摄。他们在拍摄的途中完全不干涉张素的任何生活。当拍摄途中日本小伙伴不停地转头看摄像机的时候,张素还一直告诉小伙伴:“别看它,就像它不存在一样。”《小留学生》让张素小有名气,打开百度搜索她的名字,可以看到关心她近况的大有人在。“那部纪录片让我认识了很多本来没有缘分遇见的人,也时刻提醒着自己做一些有利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事。”张素告诉记者。

  在中国,这部纪录片被许多学习与日本相关知识的师生熟知,它也因为拍摄手法突出常被当作案例用在讲授拍摄技巧的课堂上。“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纪录片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这部小成本的纪录片却打破了大家对纪录片的偏见。”来自山东教育电视台的周长笃这样评价。上海大学的逄娜也说道:“影片之所以能引起中日两国的广泛关注,其原因除了制作精良、艺术观赏性强之外,还在于它搭建起了中日两国沟通交流的文化桥梁。”

  我校新闻系的罗自文老师曾在视听语言课上使用《小留学生》作为教学视频。“它并不是讲述小姑娘在日本一帆风顺的故事,它有戏剧转化、矛盾冲突,这在影视结构上称为‘预料之外、情理之中’,能很好地吸引读者。”罗自文老师讲解道,“这部片子的导演是当年在日本留学的华裔张丽玲,她了解中日双方的文化,把片子的节奏把握得很好。”“后留学时代”

  张素在去日本前便和妈妈定下合约,一定要拿第一,当爸爸问她为何要拿第一时,张素不假思索,答道:“为中国争口气!”小张素来到日本的第二天,全校为张素开了欢迎会,张素被请到主席台上讲话。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小小的张素神情肃穆,清晰地冲话筒说:“国家和国家之间永远是和平的,愿我们这一代永远和平。让我们捧起和平的鸽子,唱起和平的歌。”

  这几个镜头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长大后的张素说也是看了纪录片才有些许印象。“小时候在国内参加春游,我们会去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老师会教育我们‘铭记日本侵华战争,但要与日本人民友好相处’。”张素说,“我当时在纪录片里说的话并没有谁教我,也没有事先打好草稿,全是下意识的。”

  张素的父母在看待中日问题上都温和、理智。她的妈妈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十分痛恨历史上日军的侵华行为,但来到日本后,张素的妈妈也喜欢上了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与礼貌的日本国民。“她铭记那段历史,但她更希望两国关系向友好发展。”受妈妈的影响,张素也由最开始的“为中国争光,用学习打败他们”转变到了后来的“日本小伙伴很不错”。

  小时候在日本的留学经历让张素的心态趋于开放。“我也见过一些留学的小孩儿走向极端。”张素说。有的孩子去了其他国家以后对中国很反感,他们希望以这种方式去获得当地人的认同;也有的小孩出国后很不适应,经常被同学欺负,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我小时候体验的这种多元文化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我潜意识里就认为不一样的东西是有意思的。”张素把这归功于父母及校方给予的保护。有一次,学校的一个孩子对中国的摄制组说了一些不敬的言论,校方知道后,立刻要求这位学生道歉。

  中日两国近年的摩擦日见增多,两国的关系趋于恶化。谈到这,张素有些无奈:“每次一想到这种问题,我就感到挺头痛的。两个国家离得近,摩擦会多一些。加上日本经济下滑,国民的心理比以前要闭塞一些。”

  在张素眼中,中日两国人民对彼此的认识流于肤浅。

  中国人看日本人的眼光很极端,要么是只看到日本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以及出色的电子产业、动漫文化,要么就是日本的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和懒散的年轻一代。

  同样地,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也只有“贫穷”“美食”“大熊猫”等。两国人民缺乏对彼此的深入全面的了解,很难从内心肯定对方的存在。国民间距离的疏远,必然导致两国关系的冷淡。

  张素大学时的主修专业是国际政治。她认为,中日两国之间的确存在领土争议,但由于双方互不承认争议的存在,使问题形成“死结”。

  在她看来,中国外交界有许多有智慧的前辈,他们与日本的一些学者都意识到两国间存在着争议。“只有做到这一点,有很多事才有可能坐下来去谈。”

  张素认为外交人员应该更讲究证据,学会调查,用事实来说话,而不是单单坚持“这就是我们的”。证据是表达观点的最好态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向是中国外交的大问题,我们缺少一个策略性的外交方式,常常以‘硬碰硬’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我们不能够等篱笆破了才去补,应该经常检修,预防漏洞。”

  张素目前在中国新闻社任记者,她常反思自己在中日关系日趋恶化的今天究竟做了些什么。

  “我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我经常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很怕对这方面研究深了以后摆不正方向。但是,因为我有日本留学背景,也因为我是一名媒体从业人员,所以,我自感需要承担比别人更重的责任去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张素顿了顿,说:“推动民间外交是我的责任。”

  ■17年前,一部反映中国学生在日留学奋斗的纪录片一度热播。如今,当年片中的张素已经是中国新闻社体育版记者。

  ■“那部纪录片让我认识了很多本没有缘分遇见的人,也时刻提醒着我做一些有利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事。”

  ■中日两国人民彼此认识肤浅。中国人看到日本的军国主义、干净的城市、电子产业和动漫,日本人看到中国的贫穷、美食和大熊猫。缺乏了解因而冷淡疏远。

  http://www.cuepa.cn/cate_11/detail_56889.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