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三类接触》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第三类接触》的观后感10篇

2017-12-14 20:3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三类接触》的观后感10篇

  《第三类接触》是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理查德·德莱弗斯 / 弗朗索瓦·特吕弗 / 特瑞·加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三类接触》观后感(一):特吕弗与《第三类接触》

  最近借了一本特吕弗随笔集,《眼之愉悦》,里面评论了许多电影和电影人,其中有一篇讲述了他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第三类接触》里扮演克劳德.拉孔布经历。他的一段话让我很好奇,“常常有人问我,我是否想对我的同行斯皮尔伯格提些意见或发表些评论。答案是不,决不。我希望做他眼中的理想演员,从不抱怨,从不提任何要求,也不提任何建议。我就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当他喊‘停’时,我像世界上所有演员一样,把目光转向他,看他是否满意。”通常人们总说文人相轻,当一个导演如此谦虚而诚恳地表达出对他的同行完全的信任时,足以引起人们的惊异。

  这好像是一部没有第一主人公的电影。1.一个小孩被外星人抓走了(那个小孩走路的姿态怪怪的超可爱,而且长得有点像彭于晏);2.一个电工出于挠心挠肺的好奇背弃了家庭;3.一群科学家尝试和外星人建立联系。特吕弗说过,法国电影首要关注的是人物,而美国电影首要关注的是具体的情境。而这部电影中,三条主线各由其性格决定其命运,而他们的最终命运则在最后一场的飞船降临的全景里交错。好莱坞的大场面与法国电影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至此水乳交融了。

  作为一部经典科幻片,特效在影片中占的比重自然不消说。虽然这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科幻巨制在今天看来有些破绽。但没人能否定那些场面的宏伟和视觉冲击给心灵带来的震撼(反观中国科幻片,无论是架构气势还是诚意都难望其项背)。例如电影开头那个科学家们在沙漠里发现飞机的场景,是在加利福尼亚的帕梅黛沙漠拍的,剧组在四架不停旋转的巨大螺旋桨面前把一只只沙袋倒空,制造出极富现场感的沙尘暴。有趣的是,虽然当时的技术有限,人们却发挥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比如在温水中挤入白颜料,拍出汹涌翻滚的云;大量运用重叠的方法,直接在胶片剪辑中把发生在地上、头顶上、天空中的画面重叠。

  特吕弗还特别指出了一幕:科学家们在接触到第二类人后相互鼓掌道贺。“这一刻让人感觉是影片的最后一幕,观众感到失望,他们希望还有故事发生。果然,不一会儿,有人向天空看去,他看到了空中汹涌翻滚、千奇百怪的云……影片就从那著名的第三次相遇重新开始……”

  对于电工洛伊这个角色,一开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他极端强烈的好奇心,在于外星人第一次接触后的反应好像太过激了,有些难以理解。但导演的情感倾向在洛伊带领另外两个人逃跑时凸显了出来:特吕弗扮演的科学家看到他们的反抗时欣慰(或是神往?)地笑了。这也是科学家自己内心矛盾的写照。影片的最后,科学家对洛伊说,我妒忌你。这句话让这个角色有了灵魂,它暴露了一个科学家的软弱。洛伊是怎么成为被送往外空的人选的?为什么最后只有他一个人登上了飞船?

  影片的最后也没有再交待洛伊的家庭如何。看来在他的妻子带着孩子们逃离他的时候他们就不再对他产生任何牵绊了。此后他的表现完全脱离了常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他终于脱离了社会的规条,回归了本我,只跟着自己的心走。在他和那个小孩的母亲亲吻拥抱过后,有一瞬间我错以为他们会产生另一条感情线。但洛伊已经不是那样的人了,或许他已经从人类社会中解脱,他追问的是宇宙的真相。一个完全自由的人总有种狂喜的气质,也许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家会由衷地羡慕他的原因吧。

  《第三类接触》观后感(二):接触

  《第三类接触》是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科幻剧情电影,传统的老科幻片套路,讲述了人类对外星人的探索以及交流,这部电影满足了那个年代很多的外星人爱好者。在那个年代能够做出宇宙飞船的特效已经非常不容易,加上宏伟的交响乐曲,这部电影还是非常不错的。

  整部电影运用了一种纪实的手法,给人一种真实感,重点介绍了两位被外星人召唤的人以及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家庭或多或少因为外星人地缘故而变得一片狼藉,或是孩子被外星人带走,或是丢了妻子丢了工作,生活变得一团糟,使人们在电影的前段对外星人充满了误解,也设置了悬念,和电影的后端部分形成强烈的艺术冲突。男主角在家中用泥土堆成高高的魔鬼山,而电视里正在播放着魔鬼山的新闻,两座魔鬼山形成照应与对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两位主角同时在电视上看见了魔鬼山,这里采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暗示着二人将在以后的旅途中相遇,两人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部电影体现的主题是温和的甚至有些温馨,讲的是两个物种之间和平的交流。这也是这部电影最为特别的地方,它没有像其他讲述外星人的电影一样,讲述星球大战,讲述外星人侵略地球,或是用人类来做解剖研究,而是进行了心灵的沟通,音乐的交流。音乐在整部电影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外星人和人类交流的唯一途径,即使语言不通,但是音乐不但是无国界的也是无星球的。印度的僧侣听见了来自天空的乐曲,一起吟唱出来,这里采用了远景拍摄的手法,暗黄色的沙漠,亮黄色的僧侣服饰,是一种色彩的冲击,远景的长镜头拍摄配上整齐的歌声,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让人觉得这种音乐来自于另一个星球另一个世界。后来美国政府把这一曲调变成了数字化的音乐,只有短短的五个音符,却赢得了满堂的掌声,甚至有人眼中含着泪水,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交流的魅力。

  影片最出彩的,最令人感动的部分还是电影的最后,人类与外星人心灵交流的部分。

  采用逆光拍摄的手法,让观众看不清在飞碟上下来的到底是什么,最初被外星人带走的人类没有受一点伤,全部从飞碟上走了下来,他们步伐缓慢,配上宏伟的管弦配乐,仿佛他们是从旅途中归来的英雄。

  当人类全副武装拍出一队人马去应对外星人的时候,一群矮小的外星人从飞碟中慢慢走出,逆光的拍摄方式,让观众看不清他们的脸,只能看见他们矮小的身材与瘦长的手指,外星人与在场的人交替出现,多处特写了在场人类的表情,他们脸上挂着敬畏与感动,因为他们在见证的是历史的重要一步。当男主角小心翼翼地走向那群矮小的外星人,他们并没有伤害男主角,而是用自己的手抚摸着男主角,就像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逆光的拍摄手法也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柔和,更加和平,然后特写了男主角的笑容,充满了释怀与感动。

  最后一个稍微高大一点的外星人从飞碟中走出,他慢慢的舒展身子,在人们震撼的目光中,清楚的展示了自己的面容,他的面容的平和的,没有人类想象中的凶神恶煞。人类用手势和音乐的方式向他问号,在片刻的沉默之后,外星人给予了回应,片刻后,露出了善意的微笑,这里特写了他的这个笑容,背景色调是黑色的并且伴有烟雾,而外星人的这一笑容却仿佛照亮了一切,这是一种交流,一种友好,一种不同物种之间相通的爱。镜头再次转向其他的人类,他们的眼睛里早已经满含泪水,是感动的泪水,因为这种跨越种族的和平友好。

  由于是老科幻片的缘故,电影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影评的情节设定与剧情编排上,故事大部分都是做铺垫,讲述的是人类对外星人的寻找与调查,以及被外星人召唤的人的反常举动,情节上没有波澜,让整部电影显得有些冗长。在外星人的形象外貌方面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外星人形象,这一点让观众觉得有些失望

  但是作为早期科幻电影的代表作品,能在那个年代拍出这样的科幻电影已经非常伟大了,而在目前中国,科幻电影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缺,中国科幻电影的制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部《第三类接触》,将成为一个很好的蓝本。

  《第三类接触》观后感(三):头一次沉下心写影评。

  看到一些他人的评论,可以说其加分项包括1、拍摄时间非常早啊;2、在当时来讲特效好啊;3、导演个人名头屌啊;4、有奥斯卡奖项加持啊。然而在我看来,1跟2只能说“哦那么我可以考虑原谅一下他”,3跟4却只能说“哦interesting”。

  一部电影,不论你是在什么条件下拍,都应该遵循基本的“讲故事”的原则,因为你是在给观众呈现一件他们未必熟悉的事情,有一群他们未必熟悉的人物在做一些他们未必熟悉的任务。电影中的人物背景、人际关系等等只能通过“故事”来传达给观众,如果在故事情节的处理上忽略了观众体验,那么很大概率下观众将会是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说白了就是不知道你在干什么。本片中斯导实际上就是在演绎着这样的一个错误。我们可以梳理出三条主线:1.科学家在寻找异象答案;2.电工受到异象干扰抛家弃子;3.单亲妈妈追寻儿子的下落。

  先说第一条。影片并没有着重突出科学家的背景,甚至也没有去着墨于科学家克服困难破解密码的过程,这就意味着片中将会把他们置于一个“被动角色”的位置。实际上这样的安排本身是没问题的,如果说科学家并不是掌握情势发展的那一方,那么观众自然会相信“另有高人”了。而另一方面,从故事情节上来说,这些科学家与军方的合作方式倒是更令人费解:在没有论证任何充分性or必要性(或者说没有把这两性展示给观众)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大规模疏散人群?为什么疏散时使用的借口如此显然是不堪一击的?(戴个防毒面罩就能忽悠到绝大部分人?excuse me?)既然要假装正经,美国军方对道路的封锁怎么会漏洞百出乃至无人看守?军方直升机巡山时居然无法发现并驱逐两名手无寸铁的平头百姓?这一切问题都是令观众出离情节的点,完全无法达到使观众跟着情节走的目的。如果说导演本身没有这个目的的话,那么请问电影是拍来做什么的?

  再说第二条。这位电工的奇遇和他一家的命运应该是本片比较着重的部分。一个原本和睦欢乐的家庭,在男主与异象偶遇之后逐渐离心离德,这是很能抓住观众情感、引起共鸣的点。然而奇怪的是,导演似乎并没有打算在情感上与观众进行哪怕有限度的交流,男主在妻子发怒之后曾经一度为爱所动要回归正常,却终归败在了异象之下,做出更加疯狂的举动,导致妻子带着孩子出走。这样的结果相当于宣布“亲情失败”,我相信这在大部分正常人的观念中应该都是难以接受的,换句话说,正常的观众在看到此处时就已经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男主归类于“非己”而摆在价值观的对立面了,这恰恰意味着主角对观众情感的背叛,主角不明不白地成了一个不是反派的反派。至于后面这电工还主动出轨去亲吻那位单亲妈妈这样的戏份,此时的观众已经完全成了站一旁看热闹的围观者,而绝不会有代入感。

  最后说第三条。如果说电工这个男主成功“转型”到了观众的对立面,那么对于观众来说情感上还有可能进行代入的主要人物就只剩下了那位单亲妈妈。毕竟有人对亲情不管不顾、抛家弃子,那么相比起来这位为了寻找儿子而决意闯入禁区的母亲形象似乎立刻显得高大丰满了起来。然而不知是当时的斯导太过幼稚亦或是我还无法get到他的点,影片后半段对这位母亲的呈现却是越来越令人摸不着头脑。一个两三岁孩子走失了,作为正常的母亲而言,不知道他现在何处,甚至不知道他的生死,那种情形下母亲所想必然是孩子,而不会是去看飞碟——我相信这也是人之常情。再加上作为被动角色的科学家们在遇到外星人登陆之时所显示出来的拙劣的沟通技巧,观众有理由相信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可能会是这位母亲勇敢地站出来尝试去与外星人沟通,主动救出自己的孩子。结果却令观众掉下巴:在仍然不知道孩子身处何方的时候,这位母亲居然悄悄地躲藏在了岩石后面观看飞碟表演,并且还在情到浓时与那个出轨的电工接吻了?EXC. ME?

  如果说人设和情节都是败笔,那么相比之下节奏的冗长可谓是令整部电影的荒诞意味更显突出——时不时陷入惊讶不能自拔的演员们张开大嘴呆滞地瞪着天空,这几乎就是影片结束后观众对电影中大部分人物最深刻的印象;而在这些导演本意为激起观众好奇心的位置,却由于情感代入水平低下而变得索然无味,观众唯一能够期待的不过是接下来飞碟出场如何通过特效去闪瞎眼球罢了(而导演似乎是有这么个想法)。至于各种电影常见的伏笔、曲折之类艺术手法则基本没有见到,例如说前半段飞碟经过之处要令玩具自己发动、令各种金属器无端晃动,这些事件会勾起观众好奇心,但是剧情最后也没有给出任何说明;又如电工与一家子分开之后家人会不会最后回来找他,她们的下场怎样,相信这也是观众比较关心的问题,导演却将它们一股脑全丢给观众自己去猜想。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评论这部电影,我想应该是这样:当演员们不在目瞪口呆的时候,那么就一定是观众们在目瞪口呆了。

  又或许这恰恰就是剑走偏锋的斯导所设想的效果?

  《第三类接触》观后感(四):2017.08.04 第一次看,30 周年双碟蓝光版。

  2017.08.04 第一次看,30 周年纪念版,双碟装蓝光版。

  今天看时,是 40 周年了,看 30 周年的纪念版,感觉怪怪的。。。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感觉剧情好沉闷,外星人好丑,那破飞船五颜六色花枝招展简直丑到爆,差点以为他们是唱着“最炫民族风”来地球旅游的。。。

  刚看完最新的《异形:契约》,看看人家那飞船,还是 2014 的版本,大气磅礴、孤傲冷清,一看就知道是真正的高端货色。。。更无语的是,那还是咱们人类自己造的。。。

  本片的外星人如果能看到那一艘太空飞船,他们还好意思出门吗,还好意思来地球唱“最炫民族风”吗。。。

  七十年代的美国人真无聊呀,看到个 UFO 就大惊小怪的不知所谓了。。。要知道那时候的美国人民是可把可卡因当零食吃的呀。。。啥破玩意没见过呀。。。

  最可笑的,各国政府至今还把外星人的信息遮遮掩掩,简直是掩耳盗铃、贻笑大方,好像公布了外星人后整个世界就会马上灭亡了。。。拜托,都他妈的啥年代了。。。

  个人评价:8.0/10 分。。。以1977年的眼光看,还是不错的。。。

  ————————————————————

  说起本片的三个版本,剧场版、特别版及导演剪辑版,就不能不谈谈不同版本的诞生关系。

  拍摄《第三类接触》是斯皮尔伯格少年时期的梦想,但当时没有哪家公司愿意投资这种题材的电影。

  当1975年的《大白鲨》震惊世界后,斯皮尔伯格终于获得实现这一梦想的机会,但来自电影公司的麻烦依然没有终止。

  1977年,哥伦比亚正处于破产的危机,《第三类接触》如果不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就有可能会让这家公司彻底破产。

  于是,斯皮尔伯格在重重压力下被迫提前完成影片的制作。

  不过,即使影片的剪辑和特效因为时间和资金的缺乏留下了种种缺陷,即使哥伦比亚采用了小范围首映的糟糕营销策略,但斯皮尔伯格天才的拍摄技巧还是让影片获得空前的好评。

  也正是因为影片的卖座表现,斯皮尔伯格终于在三年后得到重新制作《第三类接触》特别版的机会,他也终于可以借机补拍那些当年由于苦无经费和时间而没有完成的场景。

  但付出的代价就是必须得在结尾加入一段哥伦比亚行销部分认为可以吸引观众的东西——太空船的内部。

  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这本应该是一段存在于全世界观众想象空间中的画面,但为了获得拍摄特别版的经费,他只能勉强答应了这一要求。

  所以,当斯皮尔伯格在1998年又有机会制作最权威的导演剪辑版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剪掉特别版中关于太空船内部的画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一开始就不该存在的东西。

  对于碟友们来说,1977年的原始剧场版是呼声最高的一个版本,因为这是它第一次出现在家庭娱乐的媒介上。

  1998年的权威剪辑版是最忠于斯皮尔伯格拍摄理念的版本,还未看过本片的朋友可以优选这个版本观看,而1980年的特别版则包含了一段颇具争议的飞船内部场景,虽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也可以拿来当作花絮观赏一下。

  30 周年纪念版,双碟装蓝光版。观看顺序:

  先看导演剪辑版 Director's Cut,再看特别版 special edition 最后的一段,进入飞船内部那里。剧场原始版 Oricinal version 可看可不看。。。

  《第三类接触》观后感(五):经典之作

  这是继《E.T》后斯皮尔伯格的又一部外星人题材的影片,与《ET》一样是部充满童真童趣幻想的科幻片,现在的你也许会觉得此片各方面的设计都非常僵硬,但假如换做那个年代你一定会对它赞不绝口,因为本片有非常多的突破;比如特效音效的运用在当时已经算是非常先进的并且在主题层面上也打破了“外星人等同于侵略者”的思维定式等,虽说光从剧情讲非常单调平庸,但正是有了这些“突破”,推动了的外星人片的发展也使往后的外星人题材电影走向多元化的道路而不再是单一的“外星人等同于侵略者”,这些“突破”也使《第三类接触》成为斯皮尔伯格的又一经典之作。(一开始没搞懂片名的含义因此特地上网搜了下:“第三类接触:与外星人进行直接接触;看清了UFO,特别是看清了其中载的类人高级生命体” )

  《第三类接触》观后感(六):第三类接触,第一次呼唤

  要想看懂这部电影,首先要明白“第三类接触”到底是什么意思。查了一下资料,解释如下: 它是来自美国宇航局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同外星生命进行的实际接触和交流。所以这部电影大概的主旨,就是讲述地球上不同的人们看见外星人的故事,所以,本片只是起到记录与展示的作用。

  影片所“记录”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寻常的一天,突然外星飞船出现。所有亲眼见证这一奇观的人,面部全部被烧伤,而且大脑中被灌输了某种潜意识。科学家通过探测,得知外星人降落的确切地点,并委托军方把该地点方圆数百里内的居民全部疏散。就在当地居民全部逃离时,那些见证者们却反其道而行,向着降落点前进,努力找寻这一事件的答案。当他们抵达目的地,则见到了极为震惊的事件:外星人驾驶飞船,把曾经传言“时空穿越”的人们,送回了地面。

  相当简单的故事,几句话就剧透了。

  如果粗略看,这是一部特效惊艳的冗长爆米花电影,导演甚至没给出明确的观点或者涉及内容的思考。工业气息浓重,仅停留在通过强烈的灯光,明亮的色彩来满足观众视觉体验的层面。当然更为不易的是,身为一部1977年上映的电影,看它最后的飞碟的画面,你准会当作90年代的片子。可以想见本片在当时有多么前卫。

  当然,本片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的话,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混搭片。它有笑点、有特效、有惊悚场景、有紧张的追逐与探险,本片似曾相识的场景总是有那么一点,所以说,影片=1/8喜剧片﹢1/2科幻片﹢1/8恐怖片﹢1/4探险片。不过是将人类对外星人、UFO的了解与认知,和导演自己的想象结合而成的一部风格很杂的非类型片。

  仔细分析剧情的话,可以发现片中除了法国科学家的故事之外,其余两部分都是讲述普通人遭遇外星人之后的异常反应。比如他们失眠、他们去试图解释、他们去寻找答案、他们寻找外星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

  而法国科学家的故事则是全景式的描绘各种奇异现象,并用各种方式来渲染科学家们的发现,比如在蒙古的越野赛、在墨西哥时人们的询问等等。除去这三个部分之外,余下的就是极力渲染外星人的恐怖、奇异与壮观,比如单身母亲的惊恐、电工在车内的遭遇、看见UFO的人们的表情与动作等等。总之,本片没有绝对的主线故事,只是非常细致的描绘了人们对于外星人的反映。

  不过,若你有心,不难发现电影中的许多细节仍值得回味。

  男主角之一的电工尼瑞。飞船出现当晚,他是目击者之一,为此他的半张脸被灼伤,脑袋嗡嗡响,疼痛难忍。当他激动地回家,叫醒熟睡的妻子,告知自己的遭遇时,妻子却只在乎他的半张脸。

  故事发展到后面,我们才得知,妻子并不是在乎他的人身安全,只是在意他们一家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当尼瑞要带全家去自己的目击地守候时,妻子也一味掩饰,告诉邻居他们只是普通出游,生怕对方得知自己丈夫遭遇了第三类接触被另眼看待。

  最后,尼瑞在潜意识作用下,疯了般在屋子里堆砌假山,他的“病态”已无法遮掩时,妻子选择了离开,选择了抛弃,而不是帮助。原因很简单:不想被别人当作怪物看待。而那些邻居们,也都是冷眼旁观,没人上前帮助他。很现实不是吗?

  如果斯皮尔伯格从这一切入点出发,不用外星人出现,也会是一部优秀的讽刺电影。揭露了美国社会平静生活下的黑暗面,抨击了美国中产阶级自私冷漠的面孔,同时又反思了现代社会人与人情感缺失、关系疏离的现象。但斯导终究无意走批判现实路线,对人类社会的窥视点到为止,他还是把重心放回发现外星人身上。

  影片没有张牙舞爪的异星怪物,没有飞碟上的活体实验,没有人类与外星人的星球大战。当科研人员与外星生命取得沟通时,而交流的方式是采用数学信号方式发送的音乐——一种宇宙通用的语言。外星飞船从小山背后缓缓洞现,时间仿佛凝固,每个人都抬头仰望,场面犹如一种庄严的朝圣仪式。双方的对话从生疏到熟练,最后共同演奏了一首气势不凡的交响乐。这个音乐信号是约翰·威廉姆斯写得最振奋人心的旋律之一,老实说,如果斯皮尔伯格失去了这个优秀的合作伙伴,很难想象我们看到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会打几折。

  在科幻领域,斯皮尔伯格养成了独特的品味,这部片传达的信息是:如果你渴望更好地了解自己,你就要遵从上帝赋予你的本能,追踪一切蛛丝马迹,前往神启将会出现的地方,然后你会有机会与某些事物相交融。他更喜欢那些让外太空入侵者降临地球,而不喜欢让地球人冒险前往星际,他的所有这类电影都有这个特点。而且,这些天外来客几乎都相对比较友善。他的很多故事里,孩子们更善于接受与“第三类”生物的接触。在他们父母东奔西跑打电话找FBI时,这些孩子却抱着坦率而好奇的态度去接近外星人。在他很多部电影里都是如此——他们非常渴望与不期而遇的来访者展开交流,进行一次诸如为什么在旅途中造访地球的谈话。

  片中的另一位主演,是法国名导特吕弗。在谈到自己主演的这部电影时,他曾透露过这样一个小插曲。影片的结尾,当外星人将“失踪”的人类放回地球时,地球上的人们欢欣雀跃。他认为这样不好,因为根本不符合剧中人的情绪表达。想想就知道,外星人降临充满未知与神秘感,人们首先感到的应该是恐惧。即使兴奋,也不会欢欣雀跃,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怎样,又怎么高兴地起来?这样处理,只会显得滑稽可笑。虽然有不满,但特吕弗没有当面告诉斯皮尔伯格。

  随后的镜头,他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斯皮尔伯格会做出这样的处理。片中的科学家正高兴时,飞船发出巨响,顿时阴云密布,随后所有人的心绷紧。众目睽睽之下,外星人现身了。之前那样处理,正是为后来外星人出场一幕做铺垫,这样后一场戏才会发挥更大的戏剧效果。说白了,就是反差更大,情节更跌宕起伏。

  斯皮尔伯格顾全整部影片的效果,才安排了略显滑稽的桥段。

  当然,他完全可以让演员的反应更“真”一点,挑战一下人类与外星人接触时的极端情绪,拍一部硬科幻的模版作。但他没有,就像他没有选择批判现实一样。与深度相比,他可能更看重观影体验。探讨现实,远没有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鲨鱼,或者从天呼啸而降的UFO那样吸引人。深度挖掘人的情感元素,不如跌宕起伏的故事进程吸引人。

  《第三类接触》是斯皮尔伯格发挥最大作者性的电影之一。在片子结束段落,外星人的太空母舰把那些失踪了的乘客交还地球,包括艾米莉亚·埃尔哈特和克雷特法官,他们都处在当年失踪时的岁数,而且看上去都无比快乐,这是影片另一个认真传达的信息:人类文明与外太空文明的友好交往。《第三类接触》第一次代表人类的良善给外星生命下了定义,它拥有超出以往好莱坞科幻片的胸怀。

  同样,《第三类接触》是继《2001太空漫游》又一重要的科幻里程碑。比起前辈库布里克,它的主题要鲜明得多:它捕捉到了我们对地球之外可能存在的生命的敬畏和惊叹。当我们面临远超过人类个体所力所能及的范围的状况时,结果很可能就是影片里表现得那样脆弱和渺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人”所迸发出来的那种归属感和好奇心,这无疑是人类本能中的最可以激励人的一种,毫无疑问也是充满温暖了情绪。主人公尼瑞是小人物,你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电工可以在《异形》之类的片子中充当主角,但是通过平凡的人,才能更真实的体现人之本性。

  《第三类接触》的问世,使得“UFO是外星人的飞船”这一假设成为定论,并开启了人类与外星生命亲密接触的时代。本片也像是特吕弗和斯皮尔伯格的精神交流,特吕弗见证着另一个伟大导演的人文思想——文明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比起原始的侵略性,具有更强大的内心震撼力。

  至于外星人是否存在?他们是敌是友?都是题外话,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和尼瑞一样:登上UFO,和那些家伙一起飞行探索。扫码“白垩纪公园”添加关注,一起关注流行文化!

  《第三类接触》观后感(七):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8年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语片。

  1945年的一天夜里,当诺伊·尼尔瑞(理查德·德莱福斯 Richard Dreyfuss 饰)在装载卡车时,忽然被神秘的光线所笼罩,之后奇怪的幻象和五个音符一直在他脑海中回旋。他能否发现幻象的意义,又是谁将其置于他的脑海中呢?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同星际来客有了一定的接触并确定其降落的地点。为了掩饰真相,政府要求人们远离此地。然而,包括诺伊在内的一群人,却被其共同的幻象所吸引,来到此地。

  在沙漠中的魔鬼山上,空军临时修建的基地上空,外星人如约来到,他们的飞船流光异彩,将半个天空都照亮了。人类播放了以前从太空接受到的外星人信息中破译出的音乐作为联络的手段,飞船的大门打开了,从前失踪的地球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一批外形矮小的外星人则来到地球人中间和他们做心灵的沟通……

  《第三类接触》观后感(八):《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看热闹(AFI100 TOP 064)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76852778.html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

  这是AFI100在1998年榜单里最后一部没写过的电影,我终于圆满了。

  电影主要讲述地球人与外星人发生第三类接触的故事。影片情节很琐碎,分三个方面讲述了这个故事。第一个方面是一个单身母亲,发现自己的孩子被外星人所吸引,并在一个深夜被外星人劫走。第二个方面是讲述一个电工在被UFO发出的光线烧伤后,渐渐变得疯狂想要寻找外星人。第三个方面讲述一个法国科学家联合美国科学家在世界各地寻找遗失的船只、飞机,并在美国组织与外星人沟通的过程。这三个方面的人最终汇集在外星人的指定地点,见证了UFO的降落以及失踪人类的回归,而电工被外星人接走,离开了地球。

  要想看懂这部电影,首先要明白电影的名字“第三类接触”是什么意思。查了一下资料,解释如下:

  在幽浮学上,人与外星生物的接触是指人类与外星生物或不明飞行物体所发生的不同程度接触。这个名称以及背后的分类方法,是由一位名为约瑟夫·艾伦·海尼克(J. Allen Hynek) 的天文学家和不明飞行物体研究者于他1972年推出的著作:经历UFO:科学调查(The UFO Experience: A Scientific Inquiry)中首被次提出。外星生物接触现时共分五类,J. Allen Hynek 起初只提出了首三种类别的接触,其余两种的类别则是后人所增添的,但这些额外增添的类别并没有普遍的被不明飞行物研究者所接受。

  第一类接触,目击一个或多个不明飞行物体:飞碟、奇怪光体、不属于人类科技技术的飞行物体

  第二类接触,目击一个或多个不明飞行物体,并给目击者及周遭环境带来相关的物理反应

  第三类接触,目睹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包括不明飞行物体目击个案

  第四类接触,人类直接与UFO或外星生物接触,其方式有被劫持、被检查、被进行实验等。

  第五类接触,由Steven M. Greer的CSETI小组命名,意义上是指透过人类自发或双方合作,以一种有意识、自愿性和积极主动的方式与外星文明沟通 。

  通过以上可以大概了解到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讲述地球上不同的人们看见外星人的故事,很简单。影片不过是将人类对外星人、UFO的了解与认识,和编导自己的想象结合而成的一部科幻片,仅此而已。所以,本片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只是起到记录与展示的作用。

  影片情节虽然简单,但是电影却用了137分钟来讲述故事,而且看起来并不沉闷,可见编导的讲述能力有多出众。仔细分析剧情的话,可以发现电影中除了法国科学家的故事之外,其余两部分都是讲述人们遭遇外星人之后的异常反应。比如他们失眠、他们去寻找解释、他们去寻找答案、他们寻找外星人等等。与之相对应的是家人以及朋友的不理解,这一点在电工身上体现最明显。而法国科学家的故事则是全景式的描绘各种奇异现象,并用各种方式来渲染科学家们的发现,比如在蒙古的越野赛、在墨西哥时人们的询问,等等。除去这三个部分之外,余下的就是极力渲染外星人的恐怖、奇异与壮观,比如单身母亲的惊恐、电工在车内的遭遇、看见UFO的人们的表情与动作等等。总而言之,本片没有主线故事,只是非常细致的描绘了人们对于外星人的反映,细节描写相当到位。

  当然,本片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看的话,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混搭片。它有笑点、有特效、有惊悚场景、有紧张的追逐与探险。所以说,本片=四分之一的喜剧片+四分之一恐怖片+四分之一探险片+四分之一科幻片。总之,本片似曾相识的场景总是有那么一点,是一部风格很杂的电影。

  电影的主要的内容——外星人,就不多说了。小时候《飞碟探索》没少看,关于UFO的影视作品也接触很多,也曾经幻想过外星人。但是现实世界的残酷与压力让我已经没有心情去思考“天外来客”了。简单的说我已经过了幻想的年纪,也没有心情与时间幻想了。

  本片的最大优点,也是电影让人称道之处,就是它壮观的特效。本片的特效可以用一个词“叹为观止”来形容,作为一部1977年上映的电影,可以有如此出色、逼真、震撼的特效场面,实在让人惊讶。本片即使放到现在上映,也不会次于好莱坞主流的特效制作。回想同时期的电影《惊天大阴谋》、《电视台风云》等电影,就可以想象得出本片在当时有多么前卫。而且,看过本片之后才知道,好莱坞确实一个梦工厂,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本片演员都不太出名。男主角Richard Dreyfuss,是《美国风情画》的男主角,只不过这一次扮演了一回父亲,表现中规中矩。他在七十年代的形象还算帅气,看来也是当时的型男。法国科学家的扮演者是著名的法国导演Francois Truffaut,让我很意外。没查资料前,根本没有想到这个小个子就是世界知名的新浪潮电影导演,只是他的演技比较一般。电工的老婆扮演者Teri Garr看着很面熟,查了资料才知道她在《窈窕淑男》、《老友记》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她还是一个漂亮的金发美女,只可惜这样的美人没红过。其他演员不熟悉,不多说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Steven Spielberg为自己圆梦的电影。它不好看,但也不难看,但是它出色的特效就可以名留青史,这也是它入选AFI100的原因。额外说一句,最近Steven Spielberg的电影看得越来越多,发现他除了喜欢拍外星人的电影外,就喜欢弄一些犹太人的战争电影。他的创造空间太狭窄了,能不能拍点别的?

  Teri Garr

  Teri Garr

  序列:0637

  [第三类接触].Close.Encounters.Of.The.Third.Kind.1977.DC.Bluray.720p.x264.DualAudio-MySiLU

  2011-11-26

  《第三类接触》观后感(九):炫丽的宇宙之梦

  相信有很多人小时候都像我一样,幻想着哪天自己能像《E.T.》中地小男孩那样与外星人亲密接触。然而,30年前斯皮尔伯格便通过电影让我们梦想成真了。与《E.T.》表现孩子间的纯真不同,作为一部讲述全人类与外星文明的接触,其最大的看点是奇观。影片出色的特效极大满足了观众对奇观的期待。尤其是最后绚丽磅礴的飞碟降落场景,令人大呼过瘾。这部科幻影片的成功,可以说是一次特效的胜利。这并不是一种贬低,在这样的科幻题材下,奇观本身便是故事的重要部分。

  不过斯皮尔伯格并没有打算让《第三类接触》成为飞碟的明信片,他对影片悬疑惊悚氛围的营造以及对节奏的出色把握使得这部影片极具观赏性。与外星人第三类接触这样的科幻题材本生就能激起观众强烈的观看欲和好奇心。斯皮尔伯格巧妙地利用第三类接触所产生的神秘力量设置了一个贯穿影片的“麦高芬”,那便是人们遭遇第三类接触后对塔状物体的着魔。为什么他们会痴迷于塔状物体呢?塔状物体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一个巨大的悬念便足以让我们欲罢不能。

  在影片前半部分,斯皮尔伯格通过多线叙事将不同背景的人物遭遇第三类接触与政府的行动组织起来,甚至开展了一次记者招待会来表现遭遇第三类接触的人们对答案的寻求与政府竭力掩盖事实真相之间的冲突,既增强了戏剧冲突,又巧妙影射现实生活中政府对公民信息的掩盖和扭曲。让因为痴迷于寻求答案而与妻子和孩子分居也是同样的意图,顺便让我们更加地认同的行为。

  影片的音效剪辑非常地出色,事实上,几个小高潮段落的悬疑和惊悚都是结合科幻片的幻想,依靠音效剪辑来实现。如在小孩被外星人绑架那个场景中,先是人为地制造幽闭空间,接着通过外星人的神秘力量,房间里所有家电全部暴走,在家电暴走的发出的剧烈响声与紧张窒息的配乐下,朱丽安的尖叫显然很有惊悚效果。在这里鸡飞狗跳中的爵士乐显然很有格调。在这个场景中有意思的是,面对外星人的迫近,母亲充满了恐惧,而小孩却非常开心地说:“从门进来。”这样的情节设置既激化了戏剧冲突,又恰当地表现出人类面对外星人的到来既期待又感到恐慌的复杂心理。虽然没有像《E.T.》中人类与外星人建立纯真的友谊,不过这部影片同样是讲述外星人与人类的一次友好接触,我想真有那么一天的话,整个人类社会应该也会像影片中的人们那样狂热。

  斯皮尔伯格效仿戈达尔让法国新浪潮大师特吕弗在影片中扮演一位科学家,这也算是斯皮尔伯格对法国新浪潮的致敬。

  《第三类接触》观后感(十):视觉类科幻片的末路

  1977年,卢卡斯用他的星球大战书写了科幻电影的神话。

  当帝国交响曲响起,空前巨大的战舰冲出银幕,那就是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卢卡斯可以把科幻片拔高到天外行星任我行,这种想象行为也许可以体现出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精英们的极度好战心理,撇不下的权力和绕不开的爱情,嗡嗡作响的光剑,超光速飞行器。这才是一个男孩能想到和想要的一切。

  反观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非常失望,因为他除了视觉,一无所有。

  就像这几年的英雄片套路,制造矛盾,被打败,重生。都能去编个电脑程序,记得2012年还有个完全山寨的超级战舰。

  当卢卡斯用工业光魔开启好莱坞制片新方向时,斯皮尔伯格已经用启示性的山头宣告了它的灭亡。就像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那样。

  最后不得不说,那些个外星人太丑陋了,头大鸡鸡小,那些宣称和外星人发生性关系的地球人们,别看我年轻没上过女人,给我给灌个万儿八千斤的阴阳合欢散我也不能从啊!还不如母猪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