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那一年高考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那一年高考后

2017-12-13 18:45:12 作者:胡子 阅读:载入中…

那一年高考后

  我从程集毕业那天,满心欢喜,终于顺利高考完可以放肆地嘻哈,天上阳光都刺眼,眼睛都有点受不了,呼吸都不习惯

  可我收到通知书那刻,几近绝望,三年来的努力和自以为好成绩居然只是这样一个结果,在复读与北上的纠缠中难以清净,拿着那一张薄薄的纸片,真有种欲哭不能的锥心感,后悔怎么不多看看书,气愤为啥数学就考那么点,英语怎么比平时差……

  后悔肯定无用,气愤也不解决问题。木已成舟,是留读还是北上已经迫在眉睫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决定又一次孤独地北上,北京这个城市的号召力太强,魅惑着我毅然而来,哪怕复读可能会考的更好,即使老师都劝别耽误了。

  可以说,是北京这个从小就心戚戚的城市把我召唤而至。在来北京前,这个城市的辉煌伟大和风云早在心中构思和向往了千万遍。

  对于一个大学前,都没去过大城市的孩子来说,北京的诱惑力和影响力难以描述的。从进入程集起,就暗暗发誓,要用心要刻苦,要离开安徽,即使是省城合肥的吸引力都无法让我动一点心思,记得那会几个好同学在一起常说,考大学填志愿坚决不填安徽的,这或许是对在安徽生活失望和嫌弃,更多的是对外面世界期盼美好繁华追求

  父亲陪着我来报到,爷俩都是第一次来北京,新奇得想到处看看。忙完学校的一切新生入学手续后,父亲和我去北京西站买完返程票后,我们俩徒步从西站走到国贸,一路看看这说说那,这是什么国家单位,那是哪个有名景点,那会也没相机,兴奋地也根本就忘了要拍照留念,但那时第一次来北京的情景就像刻在了脑海永不褪色。

  现在想想,从西站到国贸这一路,走了一上午居然不觉得累。在天安门广场,父亲非要去看毛主席,这是他最大的心愿(这个心愿在04年父亲第二次来北京时专门实现),可惜那天纪念堂关门休息,就只好在广场和故宫外溜达溜达。

  傍晚回到学校附近,两人点了个红烧茄子回锅肉,我至今都经常在父母面前念叨,那是我最辈子吃的最舒服的红烧茄子,也是我来北京后第一次下馆子,不怕笑话,我觉得那米饭都比老家的好吃。后来知道多了,饭店的米是东北的,一年一熟,确实比老家那一年两熟的好吃多了。

  父亲在学校待了三天,爷俩除了从西站走到国贸就再没去其他任何地方,两人也就围绕学校周边一路走一路说。父亲说的最多的是,既然来了就踏实学,别再三心二意,学校不好自己努力就好。我没言语,只是点头。

  确实无法言语,不知道说啥,也没啥说的,带着气来,一说可能就是气话。

  父亲回去后,我的大学生活也正式开始。

  可惜,父亲对我谆谆劝导的话似乎也和父亲一同回家了,我并没有好好珍惜大学生活,相反,或许是高中过的太苦太压抑,或许是都市的霓虹太亮景色太美,我醉心于没有老师天天盯着跟着的日子开始迷醉。

  醉到现在发现,人生很多是注定的,没有后悔只有承担。

  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活,每到学期结束钱就不够用,经常就找同在一个大学的高中同学借,好像除了借钱,和她基本没任何交集,毕业前请她在食堂吃顿饭,又是红烧茄子,以后就天各一方,更少联系。

  在学校,参加文学社,创办诗社,忙也忙,反正就没忙学习,除了看了些小说、散文,好像也就没别的,文凭是60分万岁换来的。

  零零散散的日子过得好快,快到很多东西错过还不知道。我们经常会说下次再见,下回再约。可下次是哪次?下回又是哪回?那年毕业约好下次大家再相聚,可如今,毕业都这么久了,相聚也隔了这么久。

  离开安徽这么久,以为早就习惯了北京的生活,却不知,看惯了都市,可越来越想过去的生活,那些曾经的日子。

  老说,下次回家一定要和父母多待会,多替他们干点活,多陪他们唠会嗑,可是,家回的次数不少,与父母的促膝长谈还是得下次。

  上次我们推杯换盏闲谈甚欢意犹未尽,都说下次再得找时间多待会扯扯闲篇,话还在,下次在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那一年高考后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