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爱国者日》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爱国者日》经典观后感集

2017-12-24 20: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爱国者日》经典观后感集

  《爱国者日》是一部由彼得·博格执导,马克·沃尔伯格 / 米歇尔·莫纳汉 / J·K·西蒙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国者日》观后感(一):Go catch those motherf**kers!

  相当赞的准纪录片,全程无尿点,始终扣人心弦。有人说美国主旋律,不,伸张正义,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像马克沃尔博格说的:Good versus evil, love versus hate。当你看着片中那个警察孤单地守着8岁遇难儿童的遗体,直到最终尸体被运走时眼眶微红地敬了一个礼,你就会想要和Dun Meng一样愤怒地喊出:Go catch those motherf**kers!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这些邪恶,离我们并不远。

  不说微博上梅新育、习五一遭到某些人群围攻,不说开面馆的被白帽堵门,就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仅是为了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简单地搜了一下“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凶手”和凶手的名字,居然可以看到贴吧、天涯上充斥着许多指责凶手妻子人权受到侵犯,甚至公然为凶手张目称凶手应该无罪释放美国才是元凶的帖子!为恐怖分子张目!这难道还不值得警惕?

  让我们一起,Go catch those motherf**kers!

  《爱国者日》观后感(二):当“恐怖袭击”不是新闻和影视剧时……

  3月22日,伦敦又发生一起恐怖袭击。

  从美国9.11以来,有关恐怖袭击的新闻报道从没有中断过,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恐怖袭击的量级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有关“恐怖袭击”的影视作品也看了太多。

  很难想象,在物质精神文明已经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的世界,暴恐活动依然猖獗,甚至又愈演愈烈之势。

  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怎样才能遏制住这种趋势?

  没有答案,或者说没有切实可行的答案,即便有,全世界也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和手段。

  电影《爱国者之日》讲述的就是一起“恐怖袭击”活动。

  这部电影也没有给我们答案,但是与其他影片不同的是,它用了一种近乎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这次袭击,因此给了观众另一种角度去看待恐怖袭击,以给观众思考

  《爱国者之日》根据2013年4月15日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发生至少两起爆炸,造成至少3人死亡,超过260人受伤,是一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活动,之后两名嫌疑人一人被杀一人被捕。

  电影采用了以多个事件当事人为角度的叙述方式,这些支线平行进行,又因恐怖袭击交叉在一起。

  这些主要人物有: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波士顿警察汤米·桑德斯及米歇尔莫纳汉饰演的其妻子。

  凯文·贝肯饰演的FBI部门主管。

  J·K·西蒙斯饰演的杰弗瑞·普列赛警长。

  一对年轻夫妻

  一名中国年轻人

  两名罪犯。

  我认为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

  一是:影片中很多镜头采用了爆炸案的原始镜头,这些镜头和电影镜头交替在一起,给人一种纪录片的感觉

  二是:虽然电影中有很多明星,但这些明星并不是像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安妮海瑟薇那种外形特别突出、名气特别大的巨星,因为有这些明星在,观众很容易被他们吸引,而忽略电影本身。

  而像马克沃尔伯格这种演员,最适合演“平民英雄”,虽然他也饰演过很多类型片,而且很多是身手不凡的英雄形象,但无论是从外形还是气质,他都具备“平民”气质,而影片最终也证明,他饰演的警察才像是一个“真正的警察”。

  三是:导演的拍摄方式尽量“平铺直叙”,而不是用那些我们常见的充满悬念的手法,影片中除了曾经发生的爆炸场面,也没有飞车、爆炸等类型片的常见元素。

  甚至我们看惯了同类型片,看这部异常“真实”的影片,会很不适应。

  比如影片中的人物就是“普通人”。

  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警察,不是类型片那种身手矫健、出手不凡的角色,他就是一个敬业、经验丰富的老警察。

  两名劫犯也不是穷凶极恶的悍匪,他们只是被洗脑的穆斯林年轻人。

  比如整个破案过程,也并没有类型片常见的那么神奇。

  不是只凭一个碎片、一条线索、甚至一句话就能迅速锁定嫌疑人,而且凭一己之力就能将之绳之以法

  FBI事后也发现,其实两名嫌犯是被监控的重点人物,这些人和线索就发生在他们眼皮底下,在马拉松比赛这么重要的活动场合,他们也没有对这些人采取预防措施。

  数十名警察和警车将两名嫌犯包围,竟然还让一名嫌犯逃脱,而且有警察受重伤。那场混战,全然不是我们“印象”里那样:数个特工或者特警将嫌犯包围,什么狙击手神枪手到位,有严密的指挥和组织,甚至一个英雄单枪匹马就能干掉数个嫌犯。

  最后一个嫌犯,也是州长发布了“戒严令”,动用全部警力,并在居民的帮助下,采用地毯式搜索,才将之抓获。

  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才是关于恐怖袭击的真实电影,新闻报道离我们太过遥远,那些“神奇”的类型片,已让我们忽略了恐怖袭击的真实危害和威胁。

  《爱国者日》观后感(三):“萨德”事件的抗韩行动,你真的明白什么是“爱国”吗?

  2017年2月27日,乐天集团同意为韩军方提供“萨德”用地。

  3月8日,乐天玛特在华超过55家门店暂停营业,占中国市场的一半以上。

  随着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事件的升级,国内百姓对于抵制韩国的行为也不断再升级。从抵制乐天集团、再到抵制韩货,再到扬言要砸韩国车。

  在一片高呼“爱国主义”的口号下,一些荒唐怪诞的事情开始发生。

  看大家都在抵制韩国,我翻遍家里也没找到有啥韩货可砸的,最后下楼把楼下姓韩的邻居打了一顿,因为他不但姓韩,名字更让我恼火,叫韩国胜。

  在直播视频里,一名穿黑色马甲女子进去乐天玛特超市,在食品货架旁,其对着镜头边微笑边做出捏碎方便、偷吃零食、喝饮料等动作。视频最后,女子在乐天门口做出竖中指的动作。

  当这样的行为开始在为打着“爱国”的旗号,在为“爱国”抹黑时,我们是否思考过什么是真正的爱国?

  也许,看看这一部《爱国者日》会得到很好的答案。

  《爱国者日》观后感(四):撕得开伤疤,却看不见血肉

  2013年4月15日,波士顿马拉松赛终点发生两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伤。其中一名受害者,是波士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吕令子。後「911」时代美国苦心铸造的反恐围墙,被撕开了一道缺口。

  与「911」不同,这次袭击的制造者来自墙内。他们是Tsarnaev兄弟,在美国居住长达十年,弟弟拥有国籍,在麻州大学达特茅斯分校读海洋生物学,哥哥持有绿卡,娶了一个来自罗德岛的美国妻子。

  袭击发生後,弟弟的头像登上了《滚石》杂志封面。那张照片中的他,像极了年轻的Bob Dylan,或是某位青涩的摇滚偶像,而不是一个19岁就想毁灭美国的恐怖分子。

  3年後,波士顿人丶导演彼得博格将其搬上银幕,影片名为《Patriots Day》。Patriots Day,是波士顿所在麻省的节日,纪念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的打响,也是那场马拉松赛举办的日子

  恐袭电影的技术范本

  《恐袭波士顿马拉松》的主角,是Mark Wahlberg饰演的叛逆警长Tommy Saunders。

  袭击发生前,Tommy正因违纪而遭到停职,满身正义感却夹杂戾气,堪称好莱坞电影中孤胆英雄的典型人设。然而,他虽然亲眼目睹爆炸丶指挥现场救护,几乎参与了调查和抓捕的全程,却从始至终没有醒目的「英雄时刻」——事实上,他是片中少有的虚构角色,代表波士顿警察的群像,同时将各条线索一一串联。

  而该片的情节,也沿袭无数纪实影片的经典设置,在介绍完主角身份後,便从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开始了。

  带着对平静生活的赞美,一众配角纷纷出场:

  小夫妻在打情骂俏,并不知道他们将各自失去一条腿;

  严肃的爸爸眼中,婴儿车里的儿子就是世界的全部,然而他们在下次拥抱前却将经历一次漫长的离别

  憨厚校警与MIT女生的罗曼史仿佛即将启幕,他的人生却将先行闭幕;

  木讷的中国留学小哥,刚刚向父母炫耀了自己的平治SUV,他无法预料,自己和这台车,将是令恐怖分子伏法的关键力量

  小镇警长与同仁们如往常一样嬉笑怒駡,几天之後,这位老爹将用自己在陆军中学到的经典包抄战术,成为击倒恐怖分子的英雄。

  同时,复杂仇恨正弥漫在恐怖分子兄弟的家庭中,他们的预谋也已开始。

  每一个配角和他们的经历都是真实存在的。当若干条支线齐头并进时,一切就在真实的时间轴上缓缓流淌,最终万流归宗,指向炸弹爆炸的那一刻。

  不了解波士顿马拉松恐袭真实情况的观众们,在此时可能立即陷入紧张情绪中。他们看到了炸弹,却不知炸弹将在何时丶何地丶以何种形式爆炸,只得跟着导演设置的节奏,在每一个人潮汹涌的场景中,主动闭气凝神,等待「那一刻」的到来。

  当「那一刻」最终来临,本片瞬间变身为恐袭题材影片的技术范本。拍摄手法丶剧情结构都像教科书般精确丶高效而实用。无比紧张的节奏感,把观众死死按在座位上,让大家的心情随着Tommy Saunders对讲机的一次次响起,飞速赶往不同的案发现场。

  影片在美国上映後广受好评,最重要的原因即是这种「还原」。不难想像,曾经体会了恐袭悲剧的美国人,会给出怎样的反应。

  「今日美国最需要的电影」?

  这是一部「单纯的」恐袭纪实片,而同类影片不可避免困难,是要去撕开受害者的伤疤。

  创作者可以选择直面事件因果,用残酷的现实引发巨大的争议,反思宗教丶人权丶复仇丶国际关系等等重大主题。或许这才是一部严肃影片的真正血肉。

  当然,像导演彼得博格这般,专注於谴责暴力与宣扬正义,也是另一种选择。基於真实恐怖袭击事件改编的影片,普遍都选择了这条道路:《93号航班》着墨於勇於反抗的英雄乘客,剽悍如Oliver Stone,在《世贸中心》里也只展现了脉脉温情

  如彼得博格自己所言,他拍摄本片不是为拉仇恨和揭伤疤,更多的是为了展示波士顿警民在那场事件後团结一致丶应对危机的精神。换言之,这是一首献给波士顿这座城市的赞歌。在诸多影评网站与社交媒体上,波士顿人与曾在波士顿生活过的人们,也纷纷为这座城市欢呼,赞叹当时民众的团结与坚强

  在本片的一张香港海报上,援引了一位影评人的话,称这是「今日美国最需要的电影」,而恐怕一曲赞歌,是无法当此盛名的:

  片中几乎毫无讽刺元素存在,警长丶局长丶市长丶州长,全是顶着正义光环的人物,唯有主导调查的FBI领导,呈现出一丝点到为止优柔寡断不识时务。即便是通常代表地下黑势力的政府神秘机构调查员,也并没有做出太过激的举动(无视米兰达警告,不向嫌疑人宣告权利),还祭出一个东非穆斯林女性移民的身份,放了一个政治正确的大招,令批评者无从下嘴。

  影片主创也没有深挖恐怖主义的社会根源,没有探讨族群分裂,没有反思宗教极端思想,没有渲染孤胆英雄,更没有刻意撒播人间大爱,引导对施害者的同情。甚至影片最後对真实当事人进行采访与悼念遇难者的段落,也没有如影片名称(Patriots Day,爱国日)所指那般,落脚在更为宏观的爱国情怀,而是从各个角度,反复表现遍布街头巷尾的一句口号——「Boston Strong」——这座城市坚韧无比,这里的人民不可战胜。

  这可能是导演对现实的妥协,刻意不去触碰敏感问题;也可能相反——他希望大众忘掉复杂的社会问题,重拾单纯而美好的坚韧丶勇气和团结,这或许也是另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然而,假如这部影片有更大的表达野心,例如真正成为「今日美国最需要的电影」,把自己当作社会的粘合剂,反思当下时局的成因与解决之道,那这款粘合剂恐怕不够牢靠。当然,这也不是一位导演或是一部电影便能承担得起。

  (首发于橙新闻)

  《爱国者日》观后感(五):和平最可贵

  今晚看的这部《爱国者之日》还是挺触动人的,尽管是部正儿八经的主旋律电影,但一点也不俗套,讲真我还真挺爱看美国拍的主旋律电影,还记得小时候在佳片有约看尼古拉斯凯奇演的好像叫《世贸中心》的一部片,演911事件的那部,大概也就是这样的主旋律调调,看到最后就哭得稀里哗啦的,就感觉这种真事改编的电影挺能打动自己的。虽然有些人可能还是会说恐怖袭击这种事还是美国人自己先导致的,但是我觉得恐怖分子根本不可姑息,也根本不值得同情,我貌似记着普京说过一句话(还是别人说的,记不太清了…),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情,我们的事情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总之个人非常同意这句话……没看电影之前也不知道原来还有一位中国小哥在抓捕过程中起到了这么重要的作用,看完真的很想为这位中国小哥点赞,尤其是他那句go get the motherfucks感觉很振奋人心!最后他还说要有信心,因为邪不压正,是的,这是永远的真理。马克沃尔伯格在里面有段话说,与坏人与之抗衡的武器就是爱,感觉这么个电影说爱俗是俗了些,但是讲真老说爱国、爱国,不也是爱么,如果全世界人民都相亲相爱,那世界一定会和平的。此时此刻感觉薛之谦老说的,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真的是多么美好的心愿啊……

  《爱国者日》观后感(六):被妖魔化千年的穆斯林

  《爱国者之日》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最大程度还原事件的真实性,不过作为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当然得有一个主人公,于是,大明星马克·沃尔伯格出演的警长汤米·桑德斯一瘸一拐的出场了。这部电影由大导演彼得.博格执导,剧本由大编剧马特·查曼操刀,堪称豪华阵容! 这部电影根据2013年4月15日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爱国者日,又名爱国日,是列星顿和康科德战役的纪念日,美国麻省每年4月第三个星期一庆祝。它又是美国独立战争纪念日,是日当地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而波士顿红袜队每年是日在芬威球场举行赛事。2013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时终点线附近发生至少两起爆炸,由恐怖分子梅塔尔兄弟俩制造的这一起恐怖事件造成至少3人死亡,(后又杀死一名校警)超过260人受伤,是一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活动。而警长汤米第一时间反应迅速,处理得当,与诸位同仁一起于一周的时间破获此案,号称不亚于打了一场战争,最后对着美国国旗热泪盈眶,爱国情怀久久不能平复。可是......等等....这事件的大反派不过是两个年轻人,两个激进的车臣穆斯林移民,堕落成穆斯林激进组织的两个恐怖分子,最后抓捕十九岁的弟弟乔哈儿时,FBI、国民警卫队、州警、波士顿当地警察,出动了上百人,面对藏身小船中的十九岁少年,如临大敌,其中一个镜头,狙击手就位,然后切换到窗口,十几把狙击枪管慢慢伸出来,视觉效果无比恐怖。影片中无限妖魔化了穆斯林恐怖分子。当FBI审讯哥哥梅塔尔的遗孀时,审讯者首先装扮成穆斯林的模样,然后把在枪战中遍体鳞伤血肉模糊的梅塔尔照片给妻子看,并且明言,作为恐怖分子,在号称民主自由的美国,你已经没有任何权利可言!而梅塔尔的妻子的回答也让人毛骨悚然,她说穆斯林的婚姻就像跳双人华尔兹,必须配合并且坚强,既然疼痛也得忍受,即使失去也不能哭泣,如此,天堂之门打开重逢之日,才是甜蜜之吻的来临。话语中透出的刻骨仇恨以及决死的释然。 我当然不是为恐怖分子去辩白什么,不管理由如何,用这种手段去屠杀平民,本身就是无耻行径!我想说明的是,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现在的东西方集体边缘化穆斯林已经成为了惯例,西方世界所想起来的穆斯林就是巴格达——曾经的世界中心巴格达,要不就是开罗——曾经横扫地中海的开罗。要不就是有过无限荣光的伊朗——那个曾经的波斯大帝国,西方忧虑的认为现在穆斯林世界的君主或者领导者,睡梦之中,无不梦见自己祖先的荣光,梦回当年的君士坦丁堡,醒来注视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回首往事,想起东罗马帝国,想起了奥斯曼土耳其,想起四大哈里发所创造的无比巨大的阿拉伯帝国,想起祖先的荣光,然后无一例外的开始不切实际的幻想,想要恢复到穆斯林世界最伟大的时光!于是怀着对西方世界的恶意以及刻骨仇恨,开始叫嚣圣战,开始恐怖战争。可是,作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有着十几亿信徒的广大宗教,由那么多民族国家组成的这样的一个穆斯林世界,发展当然是不会是均衡的!当然会有保守的、激进的、有着各种各样陋习的国家和地区,比如伊拉克和一手由美国打造出来的ISIS,但是也有文明的、开化的、与时俱进拥抱世界的国家,比如土耳其,比如从前的埃及,比如阿联酋的迪拜,比如印度尼西亚,但是对于这些好的穆斯林世界的榜样,东西方世界集体选择视而不见,而且不遗余力的模糊化、边缘化、妖魔化穆斯林。其实还是主流媒体的强权和失忆的表现。现在的西方世界的中心是美国,而美国的媒体经济无一例外都掌握在犹太人手里,由于上千年犹太人和阿拉伯的争斗,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阿拉伯这个民族,不可否认,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最文明、最开化的民族,而且信仰伊斯兰教的这些穆斯林,非常的团结,互助,帮助和施舍是伊斯兰教义里非常重要的。每当阿拉伯世界发生战乱时,比如前几年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大量难民无家可归的时候,其他阿拉伯国家总是无条件的接受。两伊战争时期,波斯湾对面就是伊朗,当伊朗发生革命,大批波斯人涌进海湾国家,虽然都是穆斯林,但是波斯人是什叶派,而所有海湾国家都是逊尼派,教派之争是内部的事情,但兄弟有难,所有逊尼派穆斯林都选择帮助难民。穆斯林世界的团结,可见一斑。而古代的阿拉伯帝国时代,是伊斯兰文化最辉煌的时代,曾经影响过人类文明而且最少领先世界长达上千年。公元632年,先知默罕默德去世之后,四大哈里发时期统一了广大疆域,倭马亚王朝的时候,扩张到西班牙,阿拔斯王朝时期,已经成为了横跨整个欧亚非大陆的巨大帝国,而这个大帝国和后来的奥斯曼土耳其不一样,也和以前的罗马大帝国不一样,不是靠战争,而是纯粹依靠文明和信仰,阿拔斯王朝最鼎盛时期,领土一直到中国(唐)旁边的撒马尔罕(花剌子模),有着百万本藏书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而且其疆域上建造着无数的大图书馆。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最早建立起最完善的教育系统。当时的阿拉伯帝国里从小学到大学一应俱全,可是当时的欧洲只有在修道院里才能识字,而我们当时的唐帝国曾经是世界的中心,伟大的时代,也不过才刚刚开始继承了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几十年。阿拉伯文明在科技、哲学、艺术、数学、医学、哲学、天文、音乐、文学领域里都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咖啡、照相机、阿拉伯数字、十进位制、历法、吉他、《一千零一夜》.....当时的阿拉伯文明就几乎翻译了全世界的著作,翻译者去亚历山大图书馆翻译著作,给出的报酬是和翻译的书本等重的黄金!求贤若渴到如此地步。开罗的亚历山大图书馆里替欧洲人保存了几乎所有的希腊典籍。其实不夸张的说,是替整个人类保存了最伟大的文化。阿拉伯人是航海时代的开创者,由此创造的伟大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甚至影响到后来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后来的英雄文学,传奇文学,寻宝文学都受到这部巨著的影响。包括童话——以前故事里的王子是波斯王子,英俊潇洒帅气的阿拉伯王子,而不是现在某王室大婚时都谢顶了的王子。对于吉他爱好者来说,也得感谢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统治西班牙七百年期间,一把伟大的乐器从此诞生! 当时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时期,横扫整个波斯帝国,最后一任波斯皇帝被哈里发悬赏所杀,而波斯太子率领最后的五千余兵居然翻越了阿尔卑斯和祁连山脉到达长安,被当时的唐高宗皇帝任命为大将军。并在长安城里建造祆祠,现在去西安的人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的波斯地区是信仰拜火教,也叫祆教,也就是《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摩尼教,明教)。而哈里发大军也一路追赶,追到撒马尔罕,遇到了当时同样是强大无匹的唐帝国,不同于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军团横扫欧洲时差一点与当时同样无敌的大秦帝国遇上,这一次,两个当世最强大的文明不期而遇,由属国朝鲜将军高仙芝出战,阿拉伯帝国军队大败唐军(怛罗斯战役)。可见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强大到何种地步!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国的造纸术传遍了世界。如此强大的阿拉伯帝国,也和我们的盛唐有着惊人的相似,最强大最鼎盛的时期开始走下坡路,军权逐渐被突厥掌握,哈里发被架空,当然中间也出现过伟大的君主,比如萨拉丁大帝,但依然挽回不了衰败的过程,而突厥统治的伊斯兰世界衰落速度之快,同样令人瞠目结舌。由于地理位置处于世界要冲咽喉,正好在东西方夹击之间,1187年,萨拉丁大帝大败十字军收复耶路撒冷,而同一年,蒙古铁蹄攻陷了撒马尔罕,第九次十字军东征的硝烟还未落定,西边又来了蒙古铁蹄,于是整个阿拉伯世界开始分崩离析。蒙古铁蹄所到之处,全部夷为平地,巴格达被屠城,世界上曾经最伟大的文明、帝国由此烟消云散。 帝国消失了,文明没有消失,宗教也没有消失。甚至同化了消灭他们的蒙古人——金帐汗国、伊尔汗国、窝阔台汗国都先后皈依了伊斯兰教。现在的伊斯兰教占世界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口,总数达到十几亿人。是世界上第二大宗教。这个宗教的伟大,不是边缘化或者妖魔化就可以被抹杀的。 现在的伊斯兰国家,同样有伟大的领导者,比如说一战时期的凯末尔将军,收复土耳其,埃及的纳赛尔将军,收复苏伊士运河,同时向世界张开怀抱,摘掉面纱,锐意改革,土耳其,埃及这两个国家,扼住世界咽喉要道的两个穆斯林国家,土耳其扼住黑海出海口,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埃及扼住苏伊士运河,这是整个欧菲亚交通的命脉!而这两个穆斯林国家非常争气,在两位英雄的领导下,保证了独立、自由,而且为整个穆斯林世界守住了全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关卡。让世界在今天无论怎么妖魔化穆斯林,也不敢轻视。后来波斯湾发现石油,又使得穆斯林国家的话语权在世界上崛起了很多。阿以战争期间,所有中东国家拿起石油武器,全力以赴的与美国欧洲作斗争,造成了美国的石油危机。1973年中东战争结束后,美国实行了夏时制,就是石油危机的影响。 以我微薄的的历史知识,回顾的说了下穆斯林的历史,可能贻笑大方了,可是我觉得不是跑题,而是其实是因为我是历史爱好者,所以我知道现在被西方,被犹太人把持的美国媒体妖魔化之下的穆斯林世界,曾经有过怎样的荣光,电影可以去谴责恐怖分子,可以宣扬爱国主义教育,但一味的妖魔化洗脑,把穆斯林、伊斯兰教说成是反人类的洪水猛兽,真的有点过于主观了。但是再次重申,恐怖分子就是无耻之尤的懦弱之徒,因为屠杀平民,就是有天大的委屈也不能成为理由!这就是冷血与禽兽的表现。 美国电影还有一个特别逗逼的地方就是调侃各地移民,这部《爱国者之日》由于是真实事件改编,最大程度还原,三个牺牲者里有一名中国留学生吕令子,所以煞费苦心,后来那个被绑架的中国留学生20多万的奔驰SUV出现在镜头里,而且最后枪战中被打成筛子。这个寓意深长了,而且有点不厚道。 电影不错,情节紧凑,表演有张力,而马克.沃尔伯格也由帅逼一脸的小哥成长为猥琐大叔了,看到这样的变化,我也就放心了,但其演技还是出众,我想中国观众对这位大明星的认识应该还是《生死狙击》和《变形金刚》里面,但由他主演的《斗士》,并且凭借此片获得学院奖的那部电影,才是马克.沃尔伯格真正的演技所在。《爱国者之日》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看点就是编剧是好莱坞大编剧马特.查曼(间谍之桥)的本子,所以电影情节里的起承转合都很出色,再加上大导演彼得.博格的演绎,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好看的电影,但是在特朗普叫嚣禁穆令的今天来看,感觉还是有点怪怪的。

  《爱国者日》观后感(七):作为亲历者对人性的反思

  这篇影评不大像我写豆瓣的风格了,因为看这部电影纯粹有点自找二次创伤的感觉,不得不写得更个人一点。看本片跟看《阿波罗13号》或《93号航班》等这些电影不同——那些是我没经历过的,我可以评论说,那些电影对于知道结果的真事悬念氛围拿捏的不错,戏剧化的同时不缺乏对现实的尊重,感动得很厉害/流泪了说明拍好了等等。我没办法客观的评论这部电影给观众产生的效果,因为有可能它拍得再烂,我也可能产生它把气氛拍得不错让人很紧张的反应,因为电影在我身上产生的效果更多是记忆的触发,不管怎么样我都会流泪的。于是,我想通过回忆和经历,并结合电影中的一些元素,讲一讲我的反思。

  一、人们喜欢使得自己感觉自己很重要,有必要对虚荣心自省

  我这么说是因为即使前几天跟朋友在地铁上看到这个电影的预告,我的第一反应还是讲,“那个时候我就在几条街之外,我的很多朋友都去跑了……全市戒严那天我冰箱里毛都没有,饿了一天……整个好几天魂不守舍的,读着新闻流眼泪,然后像着了迷一样在微博上天天揭露和反驳虚假报道、不实传言,好像别人一张照片用错了就是对我自己的侮辱……我去了吕令子的追悼会,会上有些中国人言论太自私,我回来写了篇文章……”

  回想一下自己说的这些,貌似一件悲剧,又被我拿来显摆自己的阅历了,我现在感觉有点害臊,就连看电影的时候我都在反省——你这是又犯了虚荣的老毛病了,觉得自己碰巧住在那里就了不起了是吧?对自己这么感动,要不要给自己献一束花啊?

  当然,我在波士顿经历了很多,非常艰苦的一个学年,这辈子做的最难的事,至今亲密的朋友,飓风关家里出不了门,暴风雪关家里出不了门,恐怖事件关家里出不了门,这些经历让我至今对波士顿感到非常亲切,因为在时不时的紧张和恐惧中,那里的人都很强悍。我对马拉松有非常个人的归属感、对 “Boston Strong” 的依附感、对波士顿的自豪感,这些都因为亲身经历而烙在我的灵魂里了。

  但再次看着那些受伤的人的画面,看着无辜的人生被强行的改变,看到警察们的牺牲,我还是觉得那份自豪和骄傲应该有度。应该为那时大家共同支持安慰的凝聚力而骄傲,应该为身边的人的坚强而骄傲,应该为前线的医生和警察们骄傲;但别为自己在跟亲自跑过的人做过模拟庭审而骄傲,别为自己是目击者而骄傲,别为自己住在当地而骄傲。别把自己作为自己所经历的世界的中心。

  二、自卑、安全感、男子气概

  这里所讲的一点,有可能是电影杜撰的——恐怖分子兄弟二人之间的互动。我不知道CIA在讯问弟弟的时候有没有问到这些细节,我也不知道剧组有没有在调查中看到这些细节。所以,大家在看电影、或者看我下面的话的时候,应该保持一点怀疑态度,因为我们不知道两个人当时到底是否有过类似的互动。

  单独调出来一个细节的话,就是当中国车主跑掉之后,当哥的马上对弟弟讲的话——“你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所以他才跑了。这是你的错。”弟弟觉得莫名其妙的——他妈的,我明明去买东西加油了,你自己跟他在车上让他跑了,倒还怪我?!!哥哥马上就动用了片子里与弟弟互动中最极端的暴力,用手掐住他的脖子,重申,就是你让我分心了,他跑了是你的错,我!没!错!

  这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通过暴力、通过展示传统概念下的雄性、通过打压别人,来填补自己安全感的缺失、隐藏自己的弱点。这是非常懦弱的表现。

  重申一下,我不知道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我觉得如果你告诉我真实的哥哥就是这么一个人,我一点都不会吃惊。世界历史上任何独裁专断的、通过暴力、强势来压制他人、搪塞他人、封锁他人、贬低他人的政府、组织、个人,他们大都是非常担心害怕的——害怕自己有缺点被点出来、害怕自己被瞧不起、害怕自己失去权力以及权力所拥有的安全感,并且大部分是害怕被人说“不够男人”的男人——其实他们最害怕的是自己,最瞧不起他们的是自己。

  我觉得反思这一点也很重要。尤其是我们自己面对当别人点出自己的缺点、甚至让自己出丑,当别人跟自己有不同的感受和意见,还有一种情况,是当自己害怕别人怎么看自己的时候,在伪装自己的“强势”、在贬低攻击别人、在使用暴力之前,我们应该反思,是不是又安全感太低了?握着拳头、爆着青筋的,夸张不,可笑不?这样很强大吗?

  三、“我们很不安啊,所以一切手段当然是必要的喽”

  我之前写过很多文章,讨论人们因为不安和不信任,而一步步放弃自己善的原则。

  在9/11之后,美国的动作片在灾难性规模上都普遍增大了很多。在《钢铁之躯》里,为了讲一个故事,整个城市都快没了,很多人的感觉,他是超人啊,他肯定做得是对的,为了救地球啊,所以这样是没问题的,一切都没错啊。但我看到的Clark是一个一上来就打的,很少救人的莽夫。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复联》也有很多随便杀人的画面。就连诺兰最好的《黑暗骑士》,观众在看他的声呐监控系统时,也基本都给了他足够的信任。他是Batman啊,他最终会做出正确的事情的,他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没问题。

  到底怎么看待这样的叙事、是否应该选择接受,这是主观的,但同时,也涉及对于“framing/故事的构造? (咋翻啊)”的思考。

  9/11之后,现在这个时代的超级英雄电影里,超级英雄们很少去救人了,因为人们貌似对救人不感冒了,更多的,他们都是在阻止一场毁灭世界的大灾难。相应的,当一个超级英雄被打到一栋楼上,只是摔一下,出点裂缝不够了,慢慢的变成了从窗户飞进去玻璃碎片乱飞,再慢慢的变成了一碰什么东西就是大爆炸,典型的,就是在BvS里,Clark吸取黄日光再生后,飞回来第一个动作戏,就把整个发电厂全弄炸了——空前的大爆炸哦,没有关系,没有后果(据说这里没人),大家在保护世界啊,It's all okay...但在叙事上,这次爆炸也没有任何效果,有没有这场爆炸,观众对战斗的危机感、人物的胜算等等的理解,不会有任何影响。不过那又怎么样呢,英雄在救我们啊。他最后牺牲了自己了啊,他击败了恐怖怪兽啊。所以一切都没错啊。

  艺术反应现实也影响现实,这样的风气,反映了9/11后人们的世界观,也巩固了它。

  在这里想说的,大概跟这部片子有些地方或者整体上感觉基调把握得有些松散有关。

  首先,Melissa Benoist 对妻子的表演非常棒,但电影在对她的参与程度的展现非常模糊的同时,又让我感觉是在刻意让观众认为她支持恐怖行动。我感觉这样拍有些cynical。

  接着,Melissa的角色没有得到Miranda警告,没有任何法律援助。作为律师,我知道第四修正案里面有一条例外,就是涉及到公共安全时,Miranda可以暂时不保障。但这样的例外需要执法人员格外的谨慎,在这个情况下,究竟是否违反这个妻子的宪法权利,是比较有意思、可以发人深思、促使大家走出来持不同观点进行讨论的情景。但电影对她的刻画,以及那句,“Honey, you ain't got shit” 仿佛是制作人刻意搭建出来的一个想要使得观众叫好、鼓掌的时刻,总归让人感觉非常奇怪。

  还有,Peter Berg显然是想更加突出“爱”的主题,宣扬爱的力量比我上面提到的恨、自恨、自卑、死撑、强行暴力等等更有益、更有威力。但是电影里面同时有好多有关反恐政治、宪法权利的放松、美国警察的用武程度——比如最后一帮人对着船乱开枪——这些有趣的、按说应该是放进来让人思考的细节,但却又没有什么落脚点、没什么尾巴的,让我怀疑大部分不成天把宪法挂在嘴皮子上的观众们,是不是会看到这些细节、是不是会感受到这些复杂的情形对自己价值观的挑战并对此思考呢?如果不会,如果大部分观众在“Honey, you ain't got shit”这句话后感到很振奋,如果大部分观众不认为机枪扫射小船的场景有些荒诞,那么这部电影就丢掉了它原本可以有的复杂性,它可能会跟以上所说的超级英雄电影有类似的效果。

  我记得,当天我终于听说他被抓到了,我终于可以出门买饭吃了,我高兴的哼着Lonely Island的“I'm On A Boat”出去买Pizza了,并明显的记得自己当时的情绪非常...vengeful,就好像复仇心很重、解恨是关键。这部电影里面,很多波士顿硬汉的出场对话,都带着一点仇恨的味道,或者让我回忆起来了当时自己的某种心情。对我来说,很主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电影最后对于“爱”的力量的烘托,让人觉得有点矛盾。

  所以,最后的最后,评论电影不是什么人生大事,但如果能带走点什么的话,还是切记人性里面的有些常见弱点, 时刻自己带一面心灵的镜子,不要逃避比较难应付的情绪、理念,动脑子,敢真的爱,真的关心他人,多一点同理心、同情心,少一点为了自己而甘愿要求他人的牺牲吧。

  《爱国者日》观后感(八):值得人们永久纪念的恐怖袭击事件

  作为由真实事件“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改编的电影,故事通过几个主要相关的重要人物,全方位的为我们展示出来了整个事件的前前后后,不但还原了这个历史事件,也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感受到了事件本身所带给人们的恐慌、教训与感动。电影并不是一味的宣扬人们对恐怖袭击事件的痛恨与憎恶,反而呈现出来了多元化社会里面,因为思想冲突所导致的极端恶劣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后果,在还原事件本身的同时,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在事件发生后人们面对灾难后的理解从容与坚强,让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希望而不是绝望。这一点反映到了电影里面,让我们相信坏人一定会绳之于法,而好人会以更从容开拓的眼光来面对未来的生活,虽然是整个恐怖袭击事件的受害者,但仍然浇灭不了他们勇敢面对明天的心,反而因为这次事件而变得更坚强,更加团结一心的拥抱在一起。所以说,虽然是一场让众多人难以去揭开伤疤的痛苦记忆,但在整个剧情的演绎之下,反而更夯实了人们敢于面对的生活的积极态度,在我们铭记灾难的同时,也激励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坚持与不放弃,这才是真正还原历史,铭记历史。

  电影以马克.沃尔伯格扮演的警长为主,其他的几个角色为辅,来带动剧情的展开,虽然将主角认定为马克.沃尔伯格,其实他的故事剧情并不比其他的几位角色的剧情多多少,就是因为电影是以人物故事还原真实事件,而并不是以纪录片的形式,于是就采用了以主角贯通剧情的这样一个路线,但对于故事剧情本身来讲,并没有固定在主角一个人身上,而是平均分到了其他的角色身上,让电影看起来更加全面,也更加完整,这样就不会片面的讲述具体的某一个重点,而忽略了故事的完整性。于是,我们在电影里面就看到了诸多人物轮番不断的上场,而且相互之间并没有什么关联,甚至并没有什么交集,而当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所有人的命运都交织在了一起,以不同的个人角度出发,去看待整个事件所带给每个人的伤害与恐惧。如同浮世绘画面一样,只是这个画面相对来说充满的更多的是关怀与感动,更像是凝聚人心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饱含爱与陪伴的展示。我想这才是电影最鼓舞人心的地方。

  当然,电影是分两个阶段来展开剧情故事的,第一个阶段是对整个马拉松比赛活动的展示,电影尽可能的还原了当时比赛的现场活动,也营造出来了人潮涌动一份热闹非凡场景,在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里面难以自拔。就在这样的一个盛况里面,一场由两个人谋划的恐怖炸弹袭击悄悄的进行着,画面一边展示着欢呼雀跃的围观群众,一边又展示着两兄弟不为人知的恐怖行动,就在这一正一反的氛围之中,营造出来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与紧张感。直到炸弹响起的那一刻,恐慌的人们四处逃散,血淋淋的残酷现实展现在人眼前时,欢呼雀跃变成了恐慌逃命,盛大的庆祝活动变成了一场令人害怕的灾难,喜极而悲的感觉跃然纸上。电影的第二个阶段是对追凶的整个过程的描述,在经历过沉痛的悲伤过后,人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制造这一场灾难的凶手身上,于是一场全城大追捕的戏码正式上演,先是找寻凶手的真实身份,然后实施抓捕行动,于是电影的后半段就上演了一场公路追凶的戏码。不但一路险象环生遭遇连连,就连制造爆炸案的两兄弟之间也产生了分歧,最终,在亚裔小伙的逃离之后,抓捕行动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在经过一系列的枪战与汽车追逐以后,一死一伤成了电影最后的结局。

  当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波士顿再一次举行了一次马拉松比赛,人们没有因为恐怖炸弹袭击事件而吓倒,反而因为这次事件的洗礼而变得更加坚强。在炸弹袭击事件中受伤的那对夫妇,也在相互的搀扶之下跑过了最后的终点,也将在这次事件中重新找回自信与坚强的人们那份顽强与执着,充分的表达出来。人们也因此而铭记这场灾难,因为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场不愿去揭开的痛苦伤疤,而是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与祸乱,都能够重新站起来不被吓倒的那份毅力与决心,电影带给我们了人性的罪恶,还有人性的闪光点,这才是电影最具有深意的地方。

  作为一部群星加盟的带有纪录片色彩的电影,每个人物诠释的都那样深刻,尤其是我们的“超女”扮演的伊斯兰妇女,即便是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做了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但依然选择沉默来捍卫自己丈夫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她的良知被泯灭了,只是因为宗教与习俗注定了她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痛苦,我们能够唾骂她成为一个罪人,但她只是替人受过,因为对自己文化的遵守而不得已不去做这样一件事情。电影能够将这段情节也展现出来,看的出是尊重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所做的一些选择与决定。只不过让一个白人女孩去扮演伊斯兰妇女,这是不是有点太过了,这样一个角色完全可以随便找一个阿拉伯妇女来演,但为什么非要让一个白人女孩来演,难道只是因为需要一个明星?这一点有点违背了电影还原真实事件本真的目的,也是电影当中最让人感到格格不入的地方,不了解导演为什么这么做,也许自有他的用意吧。当然还有一个地方不是让人很满意的就是,在发生枪战时,别的警官即便是不断的寻找掩体但是还是在激烈的枪林弹雨相继负伤,而作为电影的主演之一J.K西蒙斯却能够主角光环附身,像一个西部骑士一样冲上前去群枪乱舞,一点都没事,这有点太说不过去了。

  《爱国者日》观后感(九):恐怖主义国家的人民们。。。

  00:47:56,159 --> 00:47:57,113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没事的,亲爱的

  我想不透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到处都是血

  每个地方都是

  他们的脚被炸断了

  有一个小孩子

  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乖小孩

  不会让人讨厌的小孩子

  看到这里我走出了这个故事。。。。这些对话放到被美帝作恶过的任何国家地区都适用

  美国人民坚定的支持这他们这个作恶多端的政府利益集团。。。作为一个恐怖主义国家的人民被那些被美帝凌辱的国家民族来复仇合情合理。。。。没有办法同情他们。。。美国人民至今还活在911的虚幻中。。。被自己的政府恐怖袭击还支持着这个恐怖主义政府真是可怜

  片子把2个圣战士设置的太傻逼。。那弟弟整一个傻逼。。。开头一直到这段对话为止拍的不错

  《爱国者日》观后感(十):爱国者日

  所谓“爱国者日”是指每年4月19日——美国的部分州为纪念独立战争而设立的纪念日,波士顿马拉松比赛就是为庆祝这个节日而举办的。

  2013年4月15日下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科普里广场的117届波士顿马拉松终点附近,突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上百人受伤。这三名遇难者分别是23岁来自中国辽宁沈阳的波士顿大学研究生吕令子、8岁本地男孩马丁·理查德(Martin Richard)和29岁餐厅经理克里斯尔·坎贝尔(Krystle Campbell)。

  随后警方根据目击者描述和监控录像,迅速锁定该恐怖袭击的嫌犯为26岁的塔米尔南·沙尼耶夫(Tamerlan Tsarnaev)和19岁的乔卡·沙尼耶夫(Dzhokhar A. Tsarnaev)兄弟,他俩于十年前从车臣来到美国定居。在追捕过程中哥哥塔米尔南·沙尼耶夫被警方击中后不治身亡,弟弟乔卡·沙尼耶夫则在同一天(4月19日)在一所一民宅后停放的小船里被警方抓获。

  《爱国者日》计划今年秋季在波士顿开机,J·K·西蒙斯和马克·沃尔伯格将饰演两名参与追捕的波士顿警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