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石榴的颜色》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石榴的颜色》经典影评集

2017-12-29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石榴的颜色》经典影评集

  《石榴的颜色》是一部由谢尔盖·帕拉杰诺夫执导,索菲柯·齐阿乌列里 / Melkon Aleksanyan / Vilen Galstyan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石榴的颜色》影评(一):死是对爱的转喻

  《石榴的颜色》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宗教、文明童年、爱与死,造就了诗人。在生命的开端,宗教的神秘言说就开始了。

  雷雨交加之后,传承文明的书籍浸透了雨水。石板压下,水从书页中渗出,像是时间对言辞的吸收和剥夺。童年的诗人躺在修道院晒满经书的斜坡下。风从明亮的高处吹过,也吹过背阳的阴影。

  这是他的童年,神秘、疑惧、羞怯、天真孤独同时,也充满了对绚丽世界的探索与想象,无限之美在四周展开。染色的神奇、布匹的灿烂,阶梯和墙壁的危险,都让他出神。

  他在钟摆式的倏忽易逝又恒久寂寥的人世,成熟、衰老,他的信仰核心就是耶稣对人的爱,以及为人而死。死成为爱的转喻。周遭的人逐一死去,直到他自己。他不断问道:为什么这么痛苦?在晚年,他又重返童年,似乎是钟摆的一次巡回。

  正是在修道院的庄严氛围里,作为诗人和歌者的他,高贵从容。他的容貌和仪态的美,也具有祭司般的圣洁。他的美寄居在仅作为过客的舟楫的肉身里,因此痛苦在他的身上,是无望之希望,是独自承担的悲怜。他的痛苦要求他,留下语言的黄金律。

  具有高加索特色的华美装束和舞台剧式固定机位的摄影方法,亦增添了影片的仪式感和象征意味。

  导演的另一部具有类似影像风格的电影《苏拉姆城堡的传说》,则是一个关于边界的故事。这道修不好的边界,是高加索地区民族的、宗教的、阶级的、性别的边界。有趣的是,自我牺牲完成的救赎,不是让边界拆毁,而是让边界建立,庇护人们短暂安全

  《石榴的颜色》影评(二):你究竟是红色还是黑色

  石榴的颜色是本届电影节到现在为止最让我动容的一部片子

  这部片子本身,鄙人拙见(没看简介和影评)就是一部对于中世纪宗教的反思和呈现。

  那些繁复的服装上的装饰,群羊,三位一体,那些尖头的鞋子,活生生得像是从中世纪manuscript里走出来的一样。甚至把二维的绘画,不符合透视,脸谱化的人体全部带到了三维的空间,让扁平化的人物有了自己的深度。影响深刻的就是男主上马,将身体转向摄影机,这是完全模仿当时脸对着画面,然而双脚对着侧面的画法。这种让图画上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但却又相仿的人类形象,让信徒可以将自己和圣灵有所联系,但又不至于怀疑他的神圣性。

  然而这就联系起了本片的故事线。男主无非就是在寻找圣灵,自我中无法自拔,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知道何处去寻找所谓“selfless love”(无私的爱)。然而全片讲述了他与自我欲望(包括那些吃饼的桥段,拒绝修女的主动现身(但却得到了圣母mary,又牵涉到mary即是基督的丈夫,也是他的母亲一说),和对divinity的追求。让我不得不相信男主即使诗人,也是personification of Jesus Christ。然而这样说来,那我觉得本片让我觉得Christ 更像一个真人。他不再是manuscript里other worldly的divine spirit,他只是一个不断在找寻自我中迷茫并痛苦的灵魂。所以贯穿全片的十字架,无时无刻的在折磨着他,直到影片的最后。他说“I am weary. I am weary". 是啊,他一生的折磨并非是把他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些给他的,而是他自己,然而也正式因为他的痛苦和折磨,才让他有了解救众生的能力

  但是你却又不得不承认,本片对于基督教的态度是嘲讽的。至少他对于大众的这种朝拜心理并不完全认同。三位一体却被用来宰割代表基督的羊,圣洗约翰的脚却是为了酿葡萄酒(也是eucharist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包(囊)被孩子玩耍和食用。

  还有很多细节让画面不但美丽也充满深度。比如不断在画面中出现表示时间流逝的钟摆或者摇摆的人,落在金属盘子上的染料奏出充满节奏的音乐声,两个天使带来的天堂之门,和刺绣精美的花布。。。。

  可无限刷。求清晰

  写完可以开始研究影评和相关的历史背景!好片才会让人有琢磨的意味。

  《石榴的颜色》影评(三):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的光影世界

  宗教仪式浓厚的电影,大量的旁白和独白,诗一般的电影语言,色彩鲜明的画面,奇妙的构图,段落式的叙事结构,构成了一部亚美尼亚宗教电影。令人敬仰的文明,对神和死神的颂唱。

  石榴的颜色,血液的颜色,生命的颜色,带着割裂般的痛苦,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我是一位生活内心充满痛苦的人。”

  鱼在干涸的岸上挣扎,或许也是诗人生命的另一种表现

  诗人对生命最初的理解来自于宗教,“许多人比我先来到这里,但对这个世界并不了解,因此在我之前消亡。”这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初的了解,意识形态的萌芽。片子一开头便是对一对书籍的特写,能感觉到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如果潮湿的书籍代表着不纯粹的知识,那么对书籍的挤压便是诗人对纯粹知识的渴望。纸页上的的文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从文字中,纸页中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场院里曝晒的书籍合为一体。这便是诗人最初的世界观,人生观。

  他给他目光触及到的色彩都赋予他所认为的意义,将它们理解为生命的不同形式,代表存在与消失。

  红色,生命的颜色,爱情激情永恒的存在。

  黑色,死亡的颜色,消亡,绝望,悲戚。

  木琴代表童年的记忆青年时期带着对童年的怀念,缱绻成长。尽管那些记忆随着时间,随着成长也被诗人执拗的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他依然怀念。那是他最初的快乐忧伤,纯粹而不含杂质。

  木琴孤单的躺在地上,诗人的爱情就此开始。

  爱情的开始也是仪式性质的,带着些许死亡的味道,严肃庄重,诗人的寂寞悲伤充斥在他的爱情里。骑黑马的黑衣人如同死神一般,觊觎着诗人和诗人的爱情。

  诗人对木琴的告别或许是对童年记忆的埋葬。

  他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爱情,却发现怎样都走不出画地为牢的死亡。

  “我们在每个人心里寻找自己。”

  童年的记忆个死亡的幻影交替浮现在诗人的记忆中,新的生命在另一种仪式中出现并得以延续。

  家道没落,理想化的生活被琐碎的世俗代替,诗人开始在梦境里追忆似水年华幻想并不存在的乌托邦,生命凌驾于死亡之上,甚至和死亡分崩离析,混乱的梦境,过去,现在,未来......未来,现在,过去......

  爱人的生命陨落了。这是诗人第一次和死神相遇,他带走了他的缪斯,而他的爱情依然生机盎然的活在他的心里,终于,诗人的生命也香消玉损了。

  他抵不过时间,赢不了死神,留下一句哀怨的唱词,“一个诗人也许会死,但是他的缪斯不死。”

  为爱而生的男人,寂寞的让人心疼。

  影片虽然从头至尾都包含这浓厚的宗教气息,可是依然能体会到诗人碎碎念的爱情以及自己对生命独到的理解。宗教只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通过宗教这个严谨的命题将生命的涵义诠释的更加深刻,完美,让人肃然起敬

  《石榴的颜色》影评(四):随便阐释一下

  定格很不错,全篇切下来也个性,重要的是这一切是适合凸显画面营造仪式感的。我总觉的帕拉杰诺夫首先是一名画家,再是一位诗人,其次才到导演。当然,到了吟游诗人他导演成分更重了,我还是更爱他早年先锋的这些。

  几个对位大概如下:

  童年 —— 中年 ——老年

  白 —— 红 ——黑

  水 —— 火 ——土

  书页/乳房/羊 ——石榴/血(诗人的与牺牲的) ——僧侣/死亡

  虽然亚美尼亚宗教是基督教,不过总觉得这些充满宗教感的仪式和画面有点伊斯兰的成分,可惜我对两者都了解很少。应该有更多的象征,比我所理解的,比字幕旁白表达的,多得多。

  画面太漂亮了,比塔可夫斯基更极致,声音别具匠心。难以忘记开始那个镜头,石榴的汁水缓慢渗入纸页和地面。和塔可夫斯基一样他喜欢将人与动物和器物置于同一层级的位置,因此构图以惯常的习惯看略奇异,但又格外均衡美丽。人一样被当做符号使用,表面上是平而僵硬的,但融入这个整体的艺术作品之后另有一种强大意志和张力。很好奇被当局禁掉的完整版《萨雅·诺瓦》是怎么样的。个人觉得《石榴的颜色》这个名字比《萨雅·诺瓦》更好,帕拉杰诺夫的经历和萨雅·诺瓦有类似之处,难免惺惺相惜。石榴的晶莹的红色汁液杂糅水与火的特性,比作诗人的血美丽又恰切。虽然可能最初更名动机是为了躲开审查。

  到现在。。我似乎越来越萌对白少的电影了。

  ------------------------------------------

  查了一下亚美尼亚果然是回教和基督教并行的。。好吧

  《石榴的颜色》影评(五):Unforgotten homesickness

  It is a amazing film I have seen,not only the subtle scenes but also the implied meanings of it captured me.As the preface declares that the director is engaged in utilizing a series of symbolism and allegories elaborately to express what he thinks, which maybe can be depicted the homesickness of the gleeman including what are relevant to his country and childhood.

  The poet was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which embraces a solemn religious atmosphere, when he was a young boy he had read a great deal of books.His nation harbors a splendid tradition and customs,the men and women do all inherit their ancestors' exquisite crafts,in the scenes,women in gorgeous dresses are washing the sophisticated carpets with their feet naked and men are gently dyeing the strings with colorful pigments,they will go to the church and salute Saint George sitting on the back of a white horse.

  When he became a handsome and slim adult,he fell in love with a beautiful girl,he wished to find the ego of him in her soul,but he failed and quitted. Even though the poet lead a royal-like social life,he could not overcome the emptiness and solitudes in his heart,the life has abandoned him and he was wrapped in a cocoon and experiencing a hibernation,believing in someday bursting into a butterfly,however,the genuine refuge of love never exists,on the country,the fiery flare of love will ruin him.

  uffering agonies and pains of love so deeply,he was weary and searched for a monastery and chose to be a Godfather,but his belief eclipsed quickly after the death of his spiritual leader and he began to roam about over the whole country and realized that he is doomed to bear grief and sorrow,extinguish and expire.

  In the end of the movie,the poor and inconsolable troubadour were taken to the road to valley of death by two angels,he carried his marimba with hope to play for his father in paradise.

  As the last genius director of Soviet,Sergei Paradjanov expressed perfectly the essential ingredients of a poetic film in The Color of Pomegranates.In my opinion,the film likes a mosaic,which by using dense metaphors to reconstruct a new history of Armenia to some extent lying between illusions and the real world.

  omegranate itself represents several layers of meanings whose wierd shape,abundant seeds and the blood juice,which differs from that attribute to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such as reproductive worship,it maybe stands for the people's spiritual state.They are undergoing acute pains to acquire something just as pomegranate is eaten with its pericarp spoiled by yielding to external force.

  It is rediculous and absurd to try to make the plot of this film clear as a alien audience.Even the director dose not go further like his French peers avant gardes,he also adapt fluent defamiliarization to finish his pilgrimage to his country‘s history of soul.

  《石榴的颜色》影评(六):吟游诗人走向远方

  本片并非讲述以为诗人的生活,然而制片人尽力改造,一个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他内心的恐惧痛苦和激情,大量使用象征的手法和隐喻,具体描写中世界亚美尼亚,吟游诗人的传统作风。内心世界将伴随着什么。

  三个石榴,一把流血的刀子,三条涸辙之鱼的挣扎,两件陈设的物件,一串葡萄被踩在脚底下(圣经中描写圣地上满是葡萄园和葡萄藤),••••••白布上的渗出的血迹与《十分钟年华老去》开头的那一段,小孩盖的被子上渗出的血迹,在画面的色调上都很相似!给人一种苍老血腥的宗教味道。石榴,鱼,葡萄······都是基督教中的常用意像,留血好似隐约带着一股伊甸园被践踏面临危机感。

  我是一位生活和内心充满痛苦的人,开始上帝创造了天堂和地球,第六天上帝说,现在该创造人,按照我们的想象和意愿,上帝按照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人,上帝按照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他,上帝从泥土中创造了人,然后赋予他生命,上帝把它创造的人带去了伊甸园,让他在那里生活,这样人就能耕地,看好花园,上帝教育他说:“许多人比我先来到这里。但对这个世界不了解,因此比我先被淘汰”。

  场景一,晒书。

  书必读,并保存好,因为书是灵魂和生命,没有书,世界就无法证实一切,除了无知。为了他们灵魂的意义,你该大声读给人们听,因为许多人不识字。小男孩睡在晾晒的书中间。

  场景一,父母给跪在床上的男孩盖上毯子,孩子的旅程便开始了。

  场景二,拿着一朵白玫瑰。织布厂,染色,晾晒,杀鸡时鸡身上红白的强烈对比,小男孩不忍心抱了一只鸡躲起来,画面突然在旁边出现一个人,没有来由,手里持着一只剑,好似审判者一般,祈祷的经文伴随着钟声响起,家里人看起来理解小男孩了。

  场景三,在淋浴室。小男孩偷窥女人的洗澡,脸上有种莫名的忧郁,女人的乳房和一起一伏的胸口,他开始幻想自己尝试着拥抱女人的身体。对男女的懵懂开始出现。

  “圣乔治我恳求你,让你伟大善良的思想撒向我们全家,我们的人。让你的白马成为我们的人给这个家族带来前景,给他们伟大思想和前景”。

  场景四,男孩已经长大。着我们在对方心里寻找自己。河水上溢。看着缠线少女也会不自觉的转头。书、稻谷、倒在一碗黑墨中,又把黑墨倒掉,一只手臂抱者鸡,一只手握着看似一只尖尖的长柄,接着变换成一只戴盔的骷髅头,一手握白玫瑰,一手拿蜡烛。两手拿着白玫瑰,鼻尖绣着花瓣。少女羞涩的表态了,男孩拿着一支孔雀的羽毛一支少女洗澡时用的铴锣,少女答应来了男孩的求婚。两个穿着红马褂的带着白帽子的一男一女用一支金碗上演了一处哑剧。孔雀在基督教中意味着永生。这也是基督教中一个常用的意象。

  第五幕,为了名誉,承诺。男孩出征,少女送行。在这富裕魅力的生活中,我只有痛苦,什么也没有。战争无疑对这对年轻人来说是残酷的,伴随着号角,马的铁骑声,配乐也充满这庄严的悲剧气氛。

  一支枪,一只剑。城墙下两只马影的掠过,遇事这战争结束。

  第六幕,一具假尸让女孩悲痛欲绝。欲举枪自杀,男孩的及时到来组织了爱人的死亡。死我们为自己的爱寻找一个避难所,但是相反,那条路通向死亡之谷。女人在伤心的自语,抢声响起。

  场景六,红色成为主调,丘比特依然悬挂在房顶,女人依然在缠线,只是这次是红色的。女人穿着红色的长裙,黑色的披肩,瞬间这一切变成了黑色。周围传来换了(诡异)的童声。这应是一场结婚仪式,男孩和女孩终于要结婚了。

  “女人你离我们而去,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将你抱在金缕衣中,一边来世你能成为一只蝴蝶。我怎么去保护用蜡做成的爱之城堡。面对你炽热的火焰。你是火你的衣服是火;你是火你的衣服是黑色,这两种火,哪种我能忍受”。

  场景七,在晾晒的毯子上,红色黑色的转变,女孩上上下下的舞步看似很欢愉。

  场景八,教堂的前边,向耶稣献祭,男人脱掉衣服。

  场景九,教堂。身着黑衣的修士,他们在干什么?神父在对孩子进行成人礼给婴孩施洗。一场宗教仪式。

  “去吧,自私的心,去找你的避难所。你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阿路丁。美人儿快来,美人儿快来。神父你的被监护人叫什么名字?亚路丁”。

  教堂里被涌进群群羔羊,上帝的羔羊围着教父。年已中年的男人挖着墓穴。

  “共同血脉的同胞,上帝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痛楚。与我们同心血脉的兄弟们,痛楚,无法安慰的痛楚,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在这天启的夜晚,我们的圣教父扎鲁斯死了,亚美尼亚所有的天主教徒,共同血脉的同胞,上帝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痛楚。作为无辜的死者,我们从这个世界走向你,上帝带着贡礼”。

  场景十,修女在封着毯子,虔诚的男人拿走了自己家的毯子,盖在了主教的圣体上。男人得到了保护,上帝赐予他富贵。

  “与我们同心血脉的兄弟们,痛楚,无法安慰的痛楚,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在这天启的夜晚,我们的圣教父扎鲁斯死了,亚美尼亚所有的天主教徒,我要求一件寿衣包尸体,相反得到的缺是生者的暴怒。我能在哪里找到五四的爱,上天我们的就救星,像一朵无土永生的花。保佑我们,保佑善良的人们”。

  场景十一,上帝的手指点化了男人。他醒过来了。原来这本来就是男孩的一场梦。家里任然有爸爸妈妈,有食物,有羊毛。村民们富裕的生活着。在遥远时代的太阳殿,有我的希望,爱和童年。你是火穿着黑色的衣服。

  场景十二,墓穴里,教父感受到了阳光并做礼拜,僧侣跟随着神圣的光泽集体开始礼拜。主教死了,教堂却要被拆了。村民开始宰羊,上帝的羔羊被荼毒。拿着剪刀穿红衣服宰羊的妇女在这里干什么?教父的灵魂离开他再也不会牵挂的一方土地。小男孩却随着他,只有他为他送行。断壁残垣的教堂废墟上,女人也被献祭。她进了天堂,因为有天使之门。

  “我看清了一切,奇怪的是很不文明,生活抛弃我。分祭在七个地方。我和我丈夫去了底比斯以后,去了土耳其广场,那里有一块公共浴池,我们在那洗了一次澡。你在说什么,女人。你让大家都知道我们去过公共浴池,把这些公鸡拿去少女,当我们出来烤着吃时,听说有位吟游诗人来到镇上,我们去看他,结果他不是吟游诗人,而是铺鞋匠。只要我活着我的生命就是你的,我的爱。我的生命是你的,我经不住我的爱。我禁不住。走在人群中可以听到你的胜利,你是生命之源,愿上帝伴你左右。我听到家人和希望的召唤,但我很疲惫。谁为这古老困倦的地球,带来悲痛。世界想一个打开的窗户,我卷于穿过它,那个望着窗户的人被你弄伤。我对明天厌倦,即使他的花园充满痛苦”。

  场景十三,一家人在天堂团结。满地的蜡烛,绑着腿乱跳的鸡,躺在中间的白衣教夫,天空中飞翔的天使,主教将要去天堂了。

  “你赐予我们面包很美,但土地更美。我很快就会去黄泉,我很疲倦,很疲倦”。

  浓厚的中世纪基督教的色彩是这部电影的主要基调,伴随着孩子一场梦一场浪漫的爱情,貌似中国的黄粱一梦的故事,但是电影好像在暗示一种精神在俗世的倒塌。无论如何善良的人终究进入天堂。中世纪的吟游诗人有着浓郁的宗教抒情色彩。电影大量的旁白,是吟游诗人的一组诗歌,诗人在吟唱的是人类虔诚的宗教信仰。

  画面的简单,色彩黑白对比对视觉的冲击,弥漫的宗教历史的沧桑感,都增加了该片的厚重感。鼓声,钟声,号声,叮叮当当的瓦片声••••••背景配乐也是用最朴素的题材奏出了最庄严的旋律。

  一部没有对话的电影,人物之间稀少的语言交流,甚至眼神都是呆滞的,如同傀儡剧一般,但是就是那慢慢悠悠的一连串动作,也足以充分让这份浓重的感情外露了。

  中世纪的吟游诗人。用浪漫梦幻,宗教寓意,超现实的表现主义,让观者享受了一场与诗人的心灵邀约。

  《石榴的颜色》是鲜红色的!红的就像是献祭的鸡羊流出的那一片鲜艳。

  ——————————————————————

  :这部片子存在盘里也将近一学期了,一直没有机会完整的看完,每次看开头时,就一头的雾水。今晚终于安静的看完了。因为其中只有少量旁白,并没有什么人物对话,所以每一个场景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着写下来。仅供大家参考,不知有疏漏,或不太正确的地方还请指正。标题为陆先生的一句话。

  ---------夜已深

  《石榴的颜色》影评(七):20110205

  情节的推动用了两条线,明线的时间顺序使暗线存在的用意变得晦昧,暗线从“水”到“火”最后来到“土”的变化很有古希腊哲学的味道。水的特质是其自身的可塑性,它充斥了诗人的童年,导演费了很多笔墨去描绘曝书、沐浴以及清洗毯子,流淌的水布满了画面。火的特质更多的是其对外部的影响,它在诗人成年之时来到影片。字幕明示的流俗意义上的时间顺序很容易使观影者忽略“你是火”这一画外音,笔者亦注意到电影进行到此时画面中方出现红色。结合其游吟诗人的身份,导演要表达的是他在这一阶段的传道。最后一个“土”的环节是最难理解的,对应在流俗时间观上是诗人的老年。年老的诗人时时回忆起童年往事,此时非常有意思的一幕是石榴被碾出了红色的汁水,红色的汁水流淌着渗入了土地,同时电影进行到诗人的老年之后开始出现大片的黑色,笔者遂推断暗线的最后一环是“土”。“石榴的颜色”暗含的意义是诗人童年“水的特质”与成年“火的特质”在老年合二为一并且融入到“土的特质”中去,从时间观上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经历了“水”的童年、“火”的中年后来到“土”的老年并且迎来死亡,这里倒又有了宗教里“一体意识”的味道。

  《石榴的颜色》影评(八):诗人是最好的献祭

  在诗人的梦境里,吟游是一种最诗意的常态。而《石榴的颜色》便是这样一场关于吟游的梦境。作为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穷尽其身的诗电影杰作,本片无疑是前苏联光影圣殿中的一场绝美祭礼。在年幼懵懂的儿时梦境里,帕拉杰诺夫一次次将作为少年的自己投掷进须臾的光影洪流,那一刻,少年附首贴耳,倾听大地的诗句。时隔多年,他将诗人的时空与自己的梦境奇妙缔结,终于拍出这一部《石榴的颜色》。影片中,借助诗人之口,帕拉杰诺夫道出了艺术的真谛:一个诗人也许会死,但是他的缪斯不死。

  【两个吟游诗人】

  《石榴的颜色》诞生于1968年,正值举世震惊的“布拉格之春”事件。这一年,塔可夫斯基正处于拍完《安德烈•卢布廖夫》后的休整期,而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才刚刚开始他的电影生涯。对于帕拉杰诺夫而言,这是最坏的时期,也是最好的岁月。政治对于电影的管束渐趋于禁忌,而艺术家的创作使命却迸发出悲天悯人的底色。毋庸置疑,帕拉杰诺夫一反常态的独特手笔,使《石榴的颜色》在诞生之初便名声大噪,更一度被评论界誉为“前苏联冷战时期最出色的一部电影”。

  在帕拉杰诺夫的这部杰作中,注定被放进了两位吟游诗人。其中一位是影片的主角,十八世纪亚美尼亚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萨雅•诺瓦;而《石榴的颜色》英译版原名“Sayat Nova”便源自于此。另一位诗人则是帕拉杰诺夫自己,他的个人喜好与私我哲学,都被熔铸进这场永恒而遥远的历史长梦中。这场祭礼般的长途跋涉,固然是对萨雅•诺瓦的诗意传承,但更多的精神元气恐怕更属于帕拉杰诺夫自己。

  在《石榴的颜色》中,帕拉杰诺夫天才地呈现了一个制度上的现实:在这看似自由的王国里,每个人都处于他自己的位置,他们各司其职,勤勤恳恳。他们踩着各自的木梯上上下下,他们在自己的染缸旁挑出一匹匹布料,她们在各自的纺纱机旁不停地纺纱,甚至于他们胯下的马驹也有固定的路径。在帕拉让诺夫眼中,这看似是一个时代的安稳祥和,却更是一个时代的莫大悲哀。这一刻,作为吟游诗人的少年,在半梦半醒中,也渐渐走向了陌生而遥远的自己。

  值得玩味的是,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面无表情,不苟言笑,无论他们的身边正经历着什么,劳作、阅读、示爱、洗礼、屠宰、战乱、祷告,甚至死亡,每个人都仿佛经历一场场仪式的历史人物,没有温度。或许,他们的体温久已被绮丽的布景所稀释,而影像的色调冷暖便是他们的温度。无独有偶,帕拉杰诺夫的这番处理无疑是世界性的手笔;而对于唯明星与表演马首是瞻的好莱坞而言,固然是不会明白其间妙处的。与帕拉杰诺夫一样,法国导演布列松也一度拒绝演员表演,在他的电影里,所有演员同样都是面无表情。但不同的是,布列松更借此倾向于电影的作者性,而帕拉杰诺夫则更倾向于对一个时代静物式的仪式性描摩。在仪式里,人物没有喜怒哀乐,他们的表情都被一种肃穆感所笼罩。而或许,正像有人揣度的,《石榴的颜色》的温度更是内性的,它不是通过人物的表情来传达,而是通过人物的内心。正如帕拉杰诺夫自身所言:我并不试图讲述一位诗人的生活,而是尽力再现一位诗人的内心世界。

  纵观《石榴的颜色》的段落式结构,从“诗人的童年”到“诗人的青年”,及至诗人被杀死后的“最终的葬礼”,漫漫人生之旅或许莫不如此,却似乎又各有不同。在这场独属于诗人的人生梦境中,我们仿佛也看见自己的影子,被一寸寸深烙于诗句中。

  【亚美尼亚巫术】

  帕拉杰诺夫让人着迷的地方,是他与英国导演德里克•贾曼在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贾曼惯于将炼金术投注于影像,而帕拉让诺夫则在胶片中注入了一股巫性的气息。

  在《石榴的颜色》中,帕拉让诺夫并没有任何直接表现巫术的段落,但不容置疑的是,他的镜头语言却是充满巫性的,无论从摄影、布景,还是演员的表演上,都像被施了巫术一般,奇妙而诡谲。与此同时,影片对于整个中世纪的长卷式描摩也充满着巫气。比如在兵戈相接的战场一幕,一群异人在偌大的空地上不间断表演,仿佛各司其职的天体永动机。再比如宗教祭祀场面中,牧师将成群的羔羊圈进教堂,让人想及牧羊人神谕,又想及卡尔维诺笔下的黑羊。或许,这些都只是我庸人自扰的蓄意揣度罢了,关于象征隐喻的外延性,优劣各见。至于对影像的肃穆姿态与游戏精神之间的拿捏,我不好说。我唯独明白,此时此刻,我仿佛成了第三个游吟诗人,在电影中寻找着自己。

  细细回想帕拉让诺夫的另一部杰作《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则似乎有着更明显的巫性气息,关于民族探索生存道路的魔幻手笔,仿佛穿行于奇幻和真实之间。犹记得文学界昔日对于“神话”本源的探寻,同样离不开“巫”字,而东西方的祖先们,又是寄寓巫性的最佳神话载体。有幸的是,借着帕拉杰诺夫的影像表达,这份独属于亚美尼亚的巫气,在日后的俄罗斯电影中亦闪耀出薪火相传的微光,比如亚历山大•罗戈日金导演拍于2002年的《布谷鸟》,就有过一幕召唤灵魂的巫术瞬间。

  回至《石榴的颜色》,不得不提的还有那一场诡异的洗礼。借先辈之手,帕拉杰诺夫将圣水施洗于一具“木乃伊”,一如施洗于“死亡”,而非“新生”。或许,对诗人而言,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更只是归于尘土的稀松平常。这一刻,帕拉杰诺夫对于生死的哲学念想也悄然隐现。于他而言,死亡与新生的距离,唯独只是一场洗礼罢了,就像日夜轮转的间隙,静静睡了一大觉。

  【边陲文明遥想】

  关于《石榴的颜色》的珍贵之处,自不待言。帕拉杰诺夫对于亚美尼亚远古文明的细腻展现,让我们有幸得见一个边陲国度的生死荣辱。昔日对于亚美尼亚的遥想,或许仅仅是吉光片羽,而在帕拉杰诺夫的影像中,这些琐碎的瞬间被一一串联,成为一场永恒的生命的祭礼。这一刻,电影有了生动的灵魂,即便影像中充斥着自由的禁锢和命运的籓篱,却恐怕再也没有更美的梦境了。

  影片中,帕拉杰诺夫全然摒弃了运动镜头,而谨以固定机位注视着一个个或动或静的瞬间。作为导演,他对于石榴与水果刀的注视有如静物写生。这一刻,石榴在白色布匹上晕染开鲜血般素艳的红色。继而是一把古旧的匕首,同样在白色布匹上晕染开鲜血般的红色。于是,石榴的颜色开始萌生出暴力与杀戮的历史象征意味。而对于游走于画面中的人物,导演的拍摄手笔同样有如静物一般。剧中人仿佛被舞台操控的人偶,面无表情,唯独专注于手头的劳作,仿佛有种古老的气息孕育其中。其中一幕荆棘密布黑色底板的画面,则让我想及塔可夫斯基《潜行者》中的荆棘头环。

  在表现亚美尼亚独有的祭祀、洗礼等仪式时,影像的构图则以平面式的局部全景,呈现出一种奇妙的舞台感。与其他导演不同的是,帕拉杰诺夫的舞台既没有棱角,也没有翻转,而更像是流浪艺人所建构的最原始的小舞台,一切生离死别都展现于固定的取景框中。在这个舞台上,演员只能水平进退,而不能上下坡,他们的举手投足只属于地平线。

  在诗人的一连串内心历程中,“诗人的童年”无疑是最绮丽多彩的,帕拉让诺夫将少年的好奇心展现得甚为迷人。无论是纺纱的母辈,染布的父辈,抑或屠宰场的鸡群,都呈现出一种漂亮的红色。在少年眼中,这些红色尚且还是纯粹的,还没有黑暗的成人世界的投影。诗人的童年,仿佛有一种奇妙的节律,先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一种永恒的轮回。浸水的书籍用石块压榨出水分,在屋顶上一排排晾晒。少年躺在阳光下,一如畅游书海的冒险家。关于压书一幕,一度令我想及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小说中的苍老的艺术家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将一捆捆旧书与艺术品打包,放入碾书机。

  影片最后,帕拉让诺夫抛下了一个永恒的“艺术”母题:一个诗人也许会死,但他的缪斯不死。对诗人而言,他的诗句是不朽的。正如对帕拉让诺夫而言,他的影像也是不朽的。他们的缪斯便是艺术载体在精神层面的永恒延伸。

  刊载于《看电影·午夜场》

  《石榴的颜色》影评(九):在這個萬念俱灰的日子 用一部詩人額電影祭奠

  是巧合也是註定

  關機前刷了下新信息

  赫然發現了加場

  秉著手慢無的念頭趕緊拍下

  直至去影院才發現這是我們詩人的忌日

  沒有對話,甚至連少到可憐的旁白或者詩人的獨白也懶得翻譯的片子

  少有動態,偶爾音樂也會戛然的片子

  可以說無聊,可以說非常態

  撇開文化背景,因為亞美尼亞能說清道明的也不多

  可是畫面是真的美

  也許會說是因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緣故

  在看過沙文俄國的種種美態之後第一次看到亞美尼亞的靜態後依然屏住呼吸

  內容不多解構了

  據說有很多版本,也許放送的和別處的版本有不同

  而對於這些靜態結構的想法,的確也很私人化

  於我,也許受了我們的詩人在今日極度悲愴而生無可戀的影響

  總覺得片子透出巨大的悲涼

  只短短一個多鍾

  散出門是熙熙攘攘的都市

  賣萌也好商業也好被簡化成的粽子節塞滿了整個城市的角角落落

  也許我們會忘記

  也許我們從未觸摸到

  詩人的悲愴和無望

  換來一個夾了餡或不夾的糯米食品

  但只要還有一個人記得

  只要還有一個人吟唱

  詩人便不死

  IFF 620觀影

  同日為我們2015年度的端午節

  《石榴的颜色》影评(十):人生的四次陷落

  *结合导演生平和电影同时构筑一段我个人的想象。

  前言:此次2015年上海电影节,对于我就只有一部片子是一定要看的,如果只有一部的话。就是这部石榴的颜色,因为无论从历史价值从社会性影响和单单只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出发,他都是值得特别深究的一部作品。从导演本人到主要人物Sayat Nova,乃至亚美尼亚的风物都是充满着故事性的载体。

  当然,也给观众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于是,在看完影片后的一个礼拜,我一直在思考和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及自己之前了解的内容,企图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下这部诗化电影,来自前苏联最后一位鬼才导演谢尔盖·帕拉杰诺夫(Sergei Parajanov)

  石榴的颜色

  第一回陷落-童年

  背景知识:僧侣诗人萨雅·诺娃sayat nova(1712- 1795)出生于格鲁吉亚首都塔部利什附近一个村庄Sanahin,其父母为亚美尼亚人,在塔部利什做地毯。(与帕拉杰诺夫同为在塔部利什出生的亚美尼亚人),他原名为Haroutiun Sayakian,后来成为了一名亚美尼亚著名的吟游诗人。

  电影里面表现了村庄sanahin中人们的积极劳作,sayat nova生长于一户织染工房的家中,伴随着严谨的宗教氛围正常。但是sayat nova的眉间,总是有一种冷漠的疏离感。个人猜想这种疏离感是导演谢尔盖给予sayat nova的,除了为了解释游吟诗人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也是因为谢尔盖本人生来的一个小秘密,多年后导致他被捕的同性恋倾向。

  看着大家整齐划一的劳作,接受统一的信仰,sayat nova隐隐感知到了自己的不同。于是他独自玩耍,以自己的视角理解这个世界。最后那个最完美的乳房,象征着接下来他遇到的劫难-这一切都是注定的。

  第二回陷落-青年

  ayat nova已长大成为一名学习音律的青年,他载歌载舞深得上层人士的喜爱。直到一天,他见到了安娜公主,于是整个命运露出了锐利的爪牙。这是他的劫数,他逃不掉的,他知道,他一直都直到。影片中sayat nova和安娜公主出现时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也使得sayat nova意识到之前的得宠是多么的虚无缥缈,那么的没有意义。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可以没收走他的幸福,他知道其实他一直都明白,只是在逃避。而安娜公主的出现迫使他面对现实。

  “我怎么用蜡做成爱的城堡,面对你炽热的火焰:你是火,你的衣服是火;我是火,我的衣服是黑色。你是火,你的衣服是火;我是火,我的衣服是黑色。你是火,你的衣服是火;我是火,我的衣服是黑色。你是火,你的衣服是火;我是火,我的衣服是黑色。”

  这里强调了无数次的诗句,表达了sayat nova和安娜的爱情注定覆灭,和他们彼此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问题。痛苦的sayat nova决定直面自己的人生,逃离这糖果似的爱情,于是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修道院。

  而对于安娜,她的爱情死了,唯有埋葬以后,在心中制成永远的木乃伊。(没有找到有关安娜以后一直在帮助sayat nova的信息,但是我确信是如此)

  这里要说导演谢尔盖的感情问题,他的第一次婚姻,妻子被自家人迫害致死,第二次婚姻,对方是意识形态中的高层,一位外交官的女儿。想必这些不平等的感情生活,也对一位疑似同性恋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以当时觉得同性恋是病态的眼光看起来,确实应该是如此)。

  于是,是不是将自己感情方面的压抑放入到sayat nova的感情生活中,我觉得是一定存在的,比例大概是20%-30%这样。特别是那些围绕在sayat nova和安娜之间的悲伤光环,是谢尔盖本人的。他一个压抑的人,看到这样注定毁灭的感情,如何不代入?

  第三回沦陷-中年

  悲伤的sayat nova进入修道院修行,一心向宗教来忘却世俗的困扰。其实是用机械的日常生活来麻木自己的心,以极其简陋的生活条件来控制自己的欲望。这个时候,他产出了大量诗歌作品,虽然还未成为真正的游吟诗人,因为游吟需要一个重大的契机。

  这个时候契机降临,预示这一次重大的最终沦陷。

  他们的父走了,虽然不是天上的父,但是在人间的象征大主教的去世,给予sayat nova最后一击。也许其他人可以安然度过失去“父”的缺失,但是对于sayat nova这是窒息而致命的一刻,是那一群白绵羊中的黑山羊,是整个信仰的崩塌。

  于是急转直下,他放弃了一切,成为了一位真正的游吟诗人。

  这个时候谢尔盖在干嘛,他本来因为同性恋罪名要做五年牢,后引起国际关注,欧洲电影界组成一个帕拉杰诺夫声援团向苏联施加压力,经过法国作家阿拉贡的奔走,他才在三年后获释。这个时期对于谢尔盖来说,除了牢狱之灾毁坏了身躯,也是一次思维上的彻底转变。从一个之前积极参与意识形态的列宁传记片专职导演(据传)到后期做纯粹自由的电影导演。这其中,牢狱之灾等同于sayat nova上天之父的缺失。

  第四回沦陷-生命尾声

  这是我个人电影中最喜欢的一幕,sayat nova在一片空旷的平原中斜四十五度坐着,手拿游吟诗人的歌具,仿佛正在表演一出无声的诗剧。但是又随时准备放弃自己任凭掉下的不稳定感觉,在视觉造型上具有三角形千变的感觉,和一种看似稳定实则危机四伏的感觉。

  “我累了。”sayat nova说。这个时候上天之父再次出现,接受了这个一度叛逃的孩子,在“父”的大爱面前,任何的自私都显得可笑。Sayat nova坦然接受了上天的安排,去得安详。

  但是对于这一幕,联系起导演谢尔盖这边的情感融入,应该是对亚美尼亚自我文化陷落的深度思考。嫁接抒情诗人VALEIR BRIOUSSOV说“中世纪亚美尼亚的诗是雕刻在宇宙历史中人类精神最辉煌的胜利。”但是这样瑰丽的文化正在陷落,无论是因为苏联还是因为西方世界的大同化,传统的文化越来越少人问津,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他对于时间摧残传统文化的议题,用sayat nova的最终覆灭来呈现。送给所有属于过去的美丽东西,一段安魂曲。

  个人灼见,欢迎指正和讨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