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下》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地下》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30 20: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下》经典观后感10篇

  《地下》是一部由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执导,马诺伊洛维奇 / 拉扎尔·里斯托夫斯基 / 米里亚娜·约科维奇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下》观后感(一):导演的戏谑手法

  这部片子的风格,我看着看着就想起了另一部风格相类的同样伟大的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导演用戏谑的手法来戏谑悲伤痛苦,凄惨,绝望,哭泣,人世间的一切悲剧。看了太多的灰色调,太多的写实类和太多的压抑难过的同类题材电影后,这部电影让人眼前一亮。鲜艳的色调,明亮的光线,吉普赛或者西班牙一样热情的舞蹈,高脚杯中美酒,身穿鲜红晚装的女主,桌上堆满的水果和熟肉,明晃晃的吊灯。。。。这一切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奇异的世界,让人产生一种荒诞的感觉,甚至有一种周星星的无厘头的片子的味道

  同样戏谑手法的电影,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一样带给人们震撼感动,是伟大的电影 。

  希望有朝一日《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豆瓣评分能上9.0分。

  《地下》观后感(二):一部关于南斯拉夫的癫狂史诗

  南斯拉夫这个国家大家似乎都不陌生,毕竟曾和我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又都和苏联这位老大哥面和心不合,再加上两国领导人又都是有着赫赫战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惺惺相惜在所难免。然时过境迁,南斯拉夫先是被迫瘦身变成了南联盟,又历经了波黑内战以及北约直接干预的科索沃战争,最终竟然分裂成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黑、塞尔维亚、黑山六个小国。昔日的社会主义强国南斯拉夫,也随着时间的消逝灰飞烟灭,空余南斯拉夫这个历史名词,令人唏嘘不已。南斯拉夫的历史,既有意识形态之争,又有民族矛盾之痛,似乎整个欧洲的矛盾都在巴尔干半岛得到了尽情的释放。面对如此庞杂而又繁复的状况,文艺工作者往往束手无策,在电影界更是极少有人敢去触碰类似的题材。但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却偏偏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用戏谑和荒谬的手法再现了南斯拉夫将近五十年的历史,轻描淡写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这部影片就是《地下》,一部荣获1995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电影,被众多影迷顶礼膜拜,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影片的故事开始于1941年,凌晨的贝尔格莱德,共产党员马高和小黑刚刚完成了一笔劫富济贫的勾当,在夜幕中疯狂地驾着马车,身后的乐队演奏着嘈杂而又狂乱的音乐,这种带有浓郁巴尔干风格和超现实主义意味的音乐几乎贯穿了影片的始终。马高和小黑放浪形骸,狂饮、乱叫、鸣枪,钞票如雪花般在风中飞舞,这些极富魔幻色彩的闹剧场景奠定了本片荒诞的基调。白天,德军开始轰炸南斯拉夫。马高的弟弟伊凡,一个口吃的动物管理员,在满目疮痍的动物园中救出了幸存的小猩猩索尼。在炮弹的轰鸣声中,马高还在和妓女厮混,小黑则镇定自若享受完了自己的午饭,然后到剧院去看望自己的情妇娜塔莉。德军占领了贝尔格莱德,水性杨花的娜塔莉迅速投向了一位法西斯军官的怀抱,这让小黑妒火中烧。马高和小黑设计了一出英雄救美的行动,却因得意忘形而功亏一篑,小黑不幸被俘。马高乔装打扮混入德军医院成功将小黑和娜塔莉救出,为躲避德军的报复,马高将小黑和难民们藏在自己祖父巨大的地下室里。至此,地下世界开始形成。

  二战结束了,马高作为铁托的战友,社会主义的伟大诗人,身居高位,娜塔莉也摇身一变成了马高夫人。他们在新国家里如鱼得水,尽享万人敬仰,而地下的小黑以及难民,则被马高的谎言欺骗了二十年。不时响起的空袭警报提醒着地下的人们,二战没有结束,法西斯仍然占领着他们的国家。为了尽快获得胜利,他们不停的为地下抵抗组织生产军火,殊不知这些军火,都被马高和娜塔莉销往了国外,换成了花花绿绿的钞票。为参加小黑儿子的婚宴,马高和娜塔莉来到地下,三位老友的重聚,依然在谎言中继续。一场意外让小黑带儿子逃向地面,错把拍摄小黑传记电影的摄制组当作了纳粹,大开杀戒,他那不谙世事的儿子却在意外中溺水而亡;猩猩开炮炸毁了地窖,伊凡为寻找逃走的猩猩,沿下水道来到德国,进了精神病院;马高和娜塔莉,发觉谎言被拆穿,炸毁了地窖,携巨款逃之夭夭

  又过了三十年,战争犹如宿命一般再度降临到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身上,只不过这次没有外来的侵略者,大家因为政见不同和民族仇恨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胞。小黑在战乱中再次当上了领袖,马高和娜塔莉继续充当军火贩子,而伊凡则从德国的精神病院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兄弟偶遇,愤怒而绝望的伊凡用手杖打死了欺骗自己一生的哥哥马高,然后在教堂上吊自杀。娜塔莉则被小黑的军队处决。小黑蓦然发现在身边燃烧的尸体就是自己昔日的好友爱人一时间万念俱灰,追随着儿子的召唤,投入水井。穿过幽暗的水底,小黑来到一处乐土,剧中所有的人物重新聚到一起,伴随着嘈杂的巴尔干音乐,大家冰释前嫌,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信仰爱情、谎言与背叛,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如此复杂的国仇家恨,库斯图里卡只用了三个主要人物就把南斯拉夫的历史脉络清晰的勾画了出来,其功力之深厚让人不得不为之赞叹。仔细分析一下剧中人物,你会发现,所谓信仰,所谓的民族英雄,都只不过是宣传的工具而已。被万人敬仰的马高其实是一个骗子和小偷,民族英雄小黑不过只是一介莽夫,而那个美貌的娜塔莉,则不过是见风使舵水性杨花的荡妇而已。所谓抗击纳粹的光辉事迹,其实更像是情敌间的你争我斗,和我们印象中的共产党员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库斯图里卡也因为丑化了铁托的战友形象在国内遭到了抵制和非议。但我想说,正因为库斯图里卡对于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的深切之爱和切肤之痛,才会把这个国家不堪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真正的爱国者,爱的是自己的国家,而不是执政的政府,更不是政府强加于民众的信仰和主义。很多东欧评论家痛斥库斯图里卡把自己国家的人民全描绘成小偷和骗子,其实这是对他的一种误解,忽视了他嬉笑怒骂背后深深的乡愁以及对命运多舛的故国深深的叹息。现实中的库斯图里卡,早在九十年代初便旅居美国,十几年来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却一直无法割舍对祖国的向往和怀念。在影片中,在德国疯人院里关了几十年的伊凡跑进地下隧道,一辆经过的军车问他去哪儿,他说南斯拉夫。司机大笑着回答,地球上已经没有南斯拉夫了,然后扬长而去。镜头里只余伊凡茫然不知所措的脸,这时的伊凡,不正是库斯图里卡本人最真实的写照吗?《地下》单从故事情节来看,并不复杂,但这部长达170分钟的影片里面,糅杂了太多的符号和隐喻,穿插了太多的历史事件和种种不可思议的情节。因此,要想真的看懂这部神作,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纳粹的入侵、南斯拉夫的解放、铁托的葬礼、波黑的内战,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影像,在影片的不同时间被巧妙的引入。尤其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所有的画面都被配上了同一首音乐--二战期间风靡欧洲战场的歌曲《莉莉玛莲》,不光如此,马高为欺骗地下的同仁,不时拉响空袭警报的同时,播放的同样是这首《莉莉玛莲》。通过音乐,一下子把历史的厚重带入到影片的荒诞之中,这大概也只有库斯图里卡能够做到吧。

  人们常说天才和疯子只在一线之间,这句话在库斯图里卡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作为导演的库斯图里卡,是名符其实的得奖专业户,曾两次斩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其个人电影生涯获得的奖项几乎超过了张艺谋、陈凯歌的总和。然而这位电影天才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疯狂一面,在库斯图里卡电影的拍摄现场,牛羊乱舞、鸡飞狗跳是最常见的场面,只能用混乱不堪来形容,而他每天清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天空射出一梭子弹,然后才开始自己的早餐。无论在任何场合,他总是一副不修边幅的打扮,永远自称是南斯拉夫人,即使这个国家早已不存在。可以说,库斯图里卡电影里面那些放荡不羁行为怪诞但又异常可爱的人物,每个人都有着他自己的影子。但这些还不是最疯狂的,2003年库斯图里卡终于回到祖国,在塞尔维亚的山区斥巨资修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村庄,并邀请众多朋友来此定居,为此他不光散尽家财,还背上了巨额的债务。然而,他对此毫不在意,并对外宣称,“战争使我失去了自己的家乡,现在这就是我的家”。无论世人是否认可,库斯图里卡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落叶归根,回归了养育他的那块土地

  这就是库斯图里卡,一个狂放的天才,一个不被世人理解的疯子,一个固执而又怪诞的导演,一个单凭我匮乏的文字难以描述其精彩人生之万一的南斯拉夫人。

  库斯图里卡讲解音频,请移步荔枝FM:

  上集:http://www.lizhi.fm/923190/14793586965532422

  下集:http://www.lizhi.fm/923190/17103801079610118

  《地下》观后感(三):浪漫主义:诗人和刽子手的私生子

  (七八年前看的电影。这篇小文章也是当时写的)

  长达3小时的影片,内容荒诞、靡丽、浮华,却具有震撼人心力量。在这里我不想去复述整个故事(任何关于本片的影评里都会有),只是简单的从几个方面对本片做一些解读。

  一、地下与台上

  地下总是相对地上而言的,或者更确切的说相对着台上。有一些人(尤其是具有政治天赋的人)天生就是“舞者”(昆德拉语),需要一个展示的舞台(让他作秀),台下的观众的目光(比他人优越是满足感的来源)。

  社会这个庞大复杂的机器总把人分为两类,一类出人头地(地上),一类默默无闻(地下)。用另一个标准划分,则一类是掌握话语权的少数人,一类是王小波所谓的“沉默的大多数”。机器总是为强者所操纵的,这是人类社会历来不变的真理。所以像马哥这样的投机者,自然就成了领袖人物;而库多这类心机单纯的实干者自然为领袖所利用、所操纵,用自己无休止的暗无天日的地下日子,换取领袖们地上镁光灯、摄像头之下的风光一刻。

  从某种角度讲,影片似乎关于一个关于权力欲望的故事:革命者的果实,最终为投机家所窃取。于是理想者流下的纯洁的血,成了营营者钻营其中的阴沟里的脏水。

  二、革命与诗歌

  在看电影的时刻,有一个想法老使我感到不舒服:好象这位顽皮的导演之所以去拍摄这样一部容量巨大的史诗性题材,只为了嘲笑一下诗人;而其史诗手法的运用,甚至关于南斯拉夫国家五十年动荡的宏大叙事,却只是一个狡猾的障眼法。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电影的意淫。但这个印象如此强烈,以至于让我不得不为我的意淫找一个冠冕堂皇理由去支撑它。

  革命是一个抒情的词。诗人干的是一种抒情的活。正是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甚至有点强词夺理联系,却不可思议的成了革命与诗歌狼狈为奸的最佳借口。于是,世界革命史上出现一个非常怪诞和值得深思的现象:诗歌与革命的媾和。李白与永王、拜伦与希腊……诗人过量的荷尔蒙分泌与革命的激情催生了他们的私生子:浪漫主义。

  于是,以浪漫主义为借口,革命者堕落成了监禁者;以浪漫主义为借口,诗歌大胆的歌颂破坏;用浪漫主义为借口,少数人肆无忌惮的迫害多数人。在浪漫主义激情之下,革命以自由的名义扼杀自由。

  在《地下》中,导演特意安排了流氓市民马哥成为革命诗人。为什么是革命诗人呢?为什么不能是革命英雄?诸如董存瑞、黄继光、雷锋这样的英雄模范,而偏偏毫无必要的成为革命诗人?这个诗人到处演说,发表言不由衷的言论,愤世嫉俗到毫无半分真诚程度。这让人想到文革,知识分子们难道真的是处于革命的激情干下另人发指的事吗?还是也如同马哥一样,把犬儒主义奉为一种处世的态度

  三、南斯拉夫的百年孤独

  影片跨度长达50年,从革命到南斯拉夫共产主义国家成立,从冷战到内战,以至于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解体。荒诞离奇的情节,夸张矫饰的表演,旁枝错节的主题,使这部电影成了一部说不完的《地下》。

  片中永远不会衰老的猩猩,永远电不死的库多,通往西德的地下道,以及死而复活的场面,都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人想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拉美文学主将加西亚•马尔克斯把《百年孤独》中诸如此类的种种都称为真实。是的,在艺术上,想象的真实比生活的真实更具意义。影片《地下》,应作如是观。

  影片末尾,在二战、冷战和内战中所有被迫或主动献身的人们死而复活,围坐一张长桌上,载歌载舞,一笑泯恩仇。他们脚下的大地开始断裂,离开大陆渐行渐远,成为漂流的孤岛。影片主角之一,马哥的弟弟尤娜,朝着摄像头说:这样的故事永远也不会结束。这让人想起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下:命中注定要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决不会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

  是的,只要人们继续想到“台上”去,关于“地下”的故事,永远也不会结束。

  《地下》观后感(四):一边椎心泣血,一边魔幻主义狂欢

  之前没有看过库斯图里卡的任何电影,看完《地下》后我知道自己遇到了天才。

  看完《地下》首先觉得,第一,我要去看法斯宾德的《莉莉玛莲》,看看是什么让库斯图里卡那样热爱《莉莉玛莲》,以至于这首插曲在片中很多凝重的记录片段里屡屡回旋(在南斯拉夫遭德军袭击的资料片里,当马高时不时给地下的人拉响空袭警报时,在铁托葬礼的新闻片中)。第二,去百度查南斯拉夫命途多舛的被侵历程和解体过程,看看是怎样的痛定思痛才能嬉笑怒骂出一部魔幻主义的欢腾闹剧。

  整个电影用裹挟了讽刺、批判、隐喻、反讽的笑料糅合成一个精致的谎言。所有的演员像小丑一样各就各位,故意荒腔走板的去演一个二战前后的荒谬故事,但是荒谬的背面,是导演吐故纳新后对祖国的历史反思和前景忧虑,从反思层面和训诫意义上来说,《地下》并没有因为魔幻主义欢腾而降格了思想向度的深刻性,反而因为看似不拘一格的形式与风格让精神上的价值考量更掷地有声。

  多元的态度不应该专属于娱乐的专利,文化失去最后的栖身之地,大众的狂欢便开始成就新的专制。导演一鼓作气的“明知故犯”,用大众的狂欢揭发专制的虚伪无情。(导演应该是个有狂欢情结的人,片头和片尾都是通过狂欢遥相呼应,庆典式的舞乐升平又横贯片。)电影的规律在于,不能直接口诛笔伐政党的独裁专制、社会的等级制度、国家的官僚主义,所以库斯图里卡用“地下”和“地上”的对比拓宽自己的言语空间,“地下”其实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是个“没有天空的城市”,马高作为那个谎言的编造者,道貌岸然的充当着一个小型国家的精神领袖,看上去深明大义,其实狡黠的只想发一本万利的战争财。而小黑作为片中最有革命热血的人,把口舌如簧当成信誓旦旦,以为早已平息的战火依旧狼烟滚滚。这里马高隐喻执政党或者领导阶级,而革命热血膨胀的小黑则隐喻了人民,人民被领导者蒙蔽,人民义愤填膺,领导者却唯利是图。而“战争”这个始作俑者好像并没有被提上多么严峻与伤痛的议程,它反而在南斯拉夫自我治理的慌乱命题下退而求其次了。

  连篇累牍的夸张与讥嘲有种群魔乱舞的热腾腾,即使是在一些战争场面、哀悼场面甚至受刑场面中都有忍俊不禁的笑点,可是笑后又想喟然长叹,当远虑与近忧在电影里昭然若揭,再参照近几十年南斯拉夫的分崩离析,导演的焦虑不是无中生有。当面对腐败和蒙昧,大多人又选择讳莫如深时,电影里的个别台词就让人醍醐灌顶。比如马高说:“当弟弟杀死自己的哥哥时,便是真正的战争。”战争下的人们或许能够一致对外,可是战争后的兄弟残杀就像是国家内乱一样成为民不聊生的最大因素。比如维和部队轻松的对伊万说:“南斯拉夫没了。”伊万的表情变得伤心无助,伊万作为剧中最单纯的人物,战火纷飞还不顾个人安危寻找猩猩索尼,而他此刻的伤痛也成为他去杀死哥哥的诱因,正是因为哥哥马高的欺骗和走私,他才万念俱灰,一方面觉得被亲人背叛,一方面觉得正是因为有这样唯利是图的人百姓才会家破人亡。再比如,影片最后打出的字幕:“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库斯图里卡没有沉浸在所有人冰释前嫌、歌舞升平的虚幻主义结局里,这行字幕似乎又前瞻了南斯拉夫的国势,现在看来,可能那是解体之前的号角。

  导演的魔幻主义在“水下”运用的登峰造极,所有人在水下得到了真正的和平。小黑的儿子溺死在水中,却被表现为唯美的和死去的新婚妻子水中痴缠。包括最后小黑在井里看到儿子的幻影,跳下去和他相遇,随即而来了亡妻、马高、娜塔莉,一群人在水里优哉游哉,忘情神游。最后的郊外野餐实则是个极乐主义的写照,死而复生,伊万不再口吃,娜塔莉的弟弟也能够自由行走,小黑也不再对娜塔莉想入非非。一切以没有矛盾和波澜的形式存在着,是理想主义追求的否极泰来的超我境界。这里导演想给我们一种硝烟后的平静与安乐,然后最后的字幕提示我们以后还要承受更让人颠沛流离的硝烟。

  赫胥黎说:“人们用笑声代替思考,甚至不知道为什么笑,为什么思考。”而对待笑声和思考,库斯图里卡能够合二为一水乳交融,试图将耻辱形而上,笑声里控诉的振聋发聩,足以让谎言堆砌人格的当权者把脸埋在手帕里深深哭泣。

  《地下》观后感(五):好像没有太多现实的超现实主义

  看的第一部库里图斯卡的作品,比起通常所说的超现实主义,我更喜欢荒诞这个词,不过纯粹的荒诞总是缺少意义,荒诞中夹带着对现实的影射,大概就是所谓的超现实主义吧。

  电影以两名醉酒男子带着一群号手在城中狂奔开始,就张扬的表达了导演的非写实流派。随后空袭来临,主角在空袭中的表现都格外淡定,吃、嫖、献殷勤都照常进行,一副“生活要继续,空袭任它去”的姿态。

  然而他们是党的人。他们在口中念叨着同志在挨饿,偷窃为革命。但是他们的作风又太不像是有着正经事业的人,諻论这事业是否正义。

  纳粹占领了南斯拉夫。主角为了一名美丽的戏剧演员与德国人冲突,然后逃亡,其中一人被抓,受伤,进入了地下室。在这之前,他没受照顾的妻子在地下室中产子后死去。

  过了几年,革命胜利了,铁托和党成为了国家的领袖。但是主角之一受另一主角的蒙蔽,依然在地下室,足足呆了二十年。而地上的主角名利双收,成为了有名望的人物。

  到这里,终于出现了现实的隐喻:革命投机分子。他们在革命时混入队伍,然后出卖战友,出售一切可以为之谋利的事物,爬上社会高层。

  我本以为这就是故事的主旋律,然而不是的。投机分子最后是在良心的责备下结束了这一切,而后来依然当着军火贩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不是主旋律。

  而地下的主角因为一个巧合而回到了地上,但把从没出过地下室的儿子弄丢了,继而流离多年,直到南斯拉夫解体时的某场战争中,才与军火贩主角再次相遇,不过对方已死。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关于战争和宿舍的电影。因为电影的三部分为分战争-冷战-战争。但如果是这个命题,未免表述得太浅了,完全没有更深的思考。

  从表现来说,它还不错。但是主题,似乎一般。

  前南斯拉夫,直接脱胎于奥匈帝国,由多个民族组成,较大的是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还有小支的穆斯林、波斯尼亚人和马其顿人。在刚独立的时候是为了抱团图强统一在一个政体下,后来铁托及党接管了这一块区域。

  这一块区域没有一个绝对多数的民族,几个大族实力接近。铁托在世的时候,实行比较民族平等的政策,个人威望高,可以把大家捏在一起,但他死后,民族矛盾就爆发出来了。

  有的学派认为,很多政治问题事实上是经济问题。南斯拉夫的问题也有这一面。

  南斯拉夫的经济发展很不均衡,靠近西区的斯洛文尼亚经济水平是富国水平,而克罗地亚也较为富裕,越往东越差。因为铁托的民族平等政策,并不会让富裕的民族接济贫困的,长些以往难免在内部心生芥蒂。另一方面,南斯拉夫的经济体制是集体所有制市场化导向。即企业和生产资料是集体所有的,但是企业要自负盈利,以利润为导向。这样很容易形成政企一体,即某个区域的政府事实上就是企业的代理人,而且企业竞争也就演化成了区域竞争,进一步加深了各方矛盾。

  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穆斯林,可以想见他们与周围庞大的东正教徒也是格格不入的。

  而因为苏联占领匈牙利事件也让南斯拉夫十分紧张,于是组织起了民兵组织,在一个有民族分化、区域分化的国家,再出现区域军事组织,形势就岌岌可危了。

  到此,经济、政治、军事的分离因素都全了,只差酝酿和时机。于是1991年,铁托死后十一年,苏联摇摇欲坠,西方国家大行其是之迹,最富裕的斯洛文尼亚在试图甩开落后的兄弟不成后,打响了独立第一枪,克罗地亚也很快跟随。南斯拉夫与这两国开始战争,与斯国因为地理问题,只打了十天,号称十日战争,而与克罗地亚足足打了4年,最终也因为各种原因停火,认可了独立。

  之后波黑在1992年宣布独立,波黑境内也为数可观的塞尔维亚族人,塞族人当然不情愿独立,于是开始了内战,彼时的南斯拉夫支援波黑境内的塞族人。95年战争结束。塞族人和波黑的克罗地亚人名义上留在了同一个国家里,但分为两个不同的政体(就像我们与台湾的关系)。而事实上,波黑的克族政体中还有穆斯林(所以他们的政体也叫穆克联邦),是暂时与克罗地亚人结盟,有朝一日塞族与克族的问题解决了,就该是穆斯林与克罗地亚人来解决问题了。这个地区还有危险因素。

  而马其顿是小国,趁乱独立没有发生太大的风波。

  此外还有一个叫科索沃的地方,相信很多中国人耳熟能详。此地的人绝大多数是阿尔巴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亚接壤,所以会有很多该族的人,就像我国与朝鲜接壤的延边也几乎都是朝鲜族人。这个地方也要独立,还有可能再并入阿尔巴尼亚。这种小地方本来是没有多少成功的希望的,但是毕竟有西方势力干涉,于是它现在也是事实独立,但不太被认可。

  于是在事实上背后是西方势力的情况下,塞尔维亚人几乎打输了所有的独立战争,领土越来越小,人民越来越穷。

  不过本片好像丝毫没提及到……

  《地下》观后感(六):关于南斯拉夫的盛大史诗

  随着铜管乐队激扬嘹亮的乐音,被称为“巴尔干之钥”的贝尔格莱德从浓浓黑夜中苏醒过来,而迎接它的将是一场狂欢,一场战火飞扬中歇斯底里的盛宴,一场延续50年不曾结束的梦魇……马高和黑仔醉醺醺地驾着一辆马车,行走在贝尔格莱德的郊外,他们肆意喧闹着,鸣枪助兴,奏乐升歌,将大把的纸币抛向空中。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打在墙壁上,仿佛魑魅魍魉一般。这是1941年4月6日,狂欢的开始。

  这段颇具拉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开场,正是塞尔维亚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最富盛名的作品——《地下》,又名《没有天空的都市》。电影仿若小说一般分为“战争、冷战、内战”三个章节,以一种回旋的体式不断向前推进,讲述了南斯拉夫从1941年纳粹占领期间到1992年内战的曲折历史。库斯图里卡,这位几乎每部影片都能获奖的天才导演,嬉笑怒骂间将南斯拉夫50年的历史娓娓道来,在黑色幽默的怪诞中隐含着导演的唏嘘与悲切。凭借这部电影,库斯图里卡摘下了1995年戛纳金棕榈的桂冠。

  一、狂欢化的世界

  清晨,动物饲养员伊万,马高口吃的弟弟,同往常一样给动物喂食,而灾难却猝不及防地降临了。巨大的法西斯轰炸机嗖嗖地从头顶掠过,炸弹像密集的雨点一样被投放下来,日常生活在战争的撞击下崩塌瓦解,人们被裹挟着,不可抑制地滑向一个失序的世界,一个狂欢化的世界。

  于是我们看到在炮火遍地,硝烟滚滚的画面之后,赫然是沉浸在床笫之欢的马高,满足于口腹之欲的黑仔。战争,这一严肃的命题,被置于一种不可思议的喜剧之中加以展现,于是所有的庄严与悲怆都成了陪衬,所有的苦难与疼痛都成了调笑。正如库斯图里卡本人所说“在西方,苦难是一种折磨,在巴尔干,是要将苦难宣泄出来的。”狂欢是长期压抑之下极尽的释放,而巴尔干地区洋溢的吉普赛风情,正是适宜狂欢生长的土壤。

  库斯图里卡用一支铜管乐队,将整部电影翻腾成了一场盛大的狂欢,所有人都迷乱其中,而在马高“更敏捷,更响亮”的要求下,乐音渐趋激昂,导演用电影呈现出他最极致的狂欢,最疯狂的想象——地下世界。为躲避德军的搜捕,马高将黑仔、伊万等人安排进自己住所的地下室中避难,而这一避就是20年。在此期间,马高用尽各种手段让地下室中的人们相信二战仍在继续,以使他们不间断地为国家生产军用武器,而这些武器却被马高成批地运往国外,为他赚取大把钞票。而自己却仿若上帝一般主宰着他们, 20年间,地下俨然成了自给自足的小社会,而它所代表的寓意也急转突变——由战争时期的“庇护所”沦为了战争后的“活坟墓”。

  然而导演的野心还不止如此,他所构建的地下世界,从这间小小的地下室蔓延开来。剧院下面是地道;医院下面是地道;从德国到塞尔维亚依旧可以从地道穿过。我们看惯了地上的世界,而地下才是更靠近地心的位置,所以导演要将地面挖出一个洞来,从这里我们或许可以更靠近世界的内核。

  二、谎言与真相

  马高几近一半的生命是编织在谎言之中的,他用一个弥天大谎将地下室中的活人变成了死人,用一个动人的谎言夺得了娜塔莉的真心,用一个细致的谎言将自己变成了英雄。20年间,地下人们的牺牲成就了一个贪婪军火商的私欲;20年间,不会喝酒的娜塔莉亚变得嗜酒成性;20年间,马高成了革命英雄,杰出诗人,而明明还活着的黑仔,却只能成为反法西斯的烈士,徒留下冷冰冰的雕像供后世凭吊。

  这只是马高诸多谎言的一部分,而他所编造的最成功的谎言当属那部回忆录。当年,爱慕娜塔莉的德国军官法兰斯,带兵包围了马高和黑仔所在的船只,不仅成功带走了娜塔莉还趁机逮捕了黑仔。20年后,马高的回忆录被拍成了电影,在拍摄片场我们看到的却是与事实截然不同的叙述。马高不再是那个丢下黑仔,开船逃跑的胆小鬼,而成了英勇无畏地向德军射击,从法兰斯手中救出娜塔莉和黑仔的英雄。事实被篡改了,而真相却如同地下室中人们一样,被永远地埋藏了起来。

  库斯图里卡似乎有意践行着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他使“戏”的界线变得模糊,使真与假的边界变得含混。“戏中戏”的演员与马高、娜塔莉等人一模一样,戏里的马高在演戏,戏外的马高本人更是在演戏,他惺惺作态地与扮演黑仔的演员拥抱,甚至留下了感怀的泪水。戏里戏外都像是在表演,于是生活本身成了表演,而表演则暂时成了生活本身。

  在马高的生命中,谎言成了真实,演戏成了必须。他和娜塔莉在轰炸中舞蹈,吟诵着动人的诗句,在那个战火连天,朝不保夕的时代中,或许只有眼前的这个女人,和她甜蜜的亲吻的是真的,所以他对娜塔莉说“你就是真相。”然而,悠悠20年的岁月翩然驶过之后,这个狡黠的男人也还是老了,在欺瞒的时间里殚精竭虑,日渐衰老,至终也不过是一无所有。

  另外,导演精心的设计还体现在那两场婚礼上。同样的乐队,同样摇摆的女郎,同是三人抵首相拥,放声歌唱。昔日今时,两个新娘,一个身披白纱宛若圣母从天而降,一个红衣染血,宛若罪人身缚绳索。婚礼的狂欢之下,隐藏的危险却一步步地在逼近,敏锐的音乐家总是能提前感知到灾祸,然而即便察觉到不测,却依旧无法改变命运的走向。黑猩猩桑尼还是误开了大炮,马高和娜塔莉还是亲手埋葬了地下的人们。

  黑仔,趁着地下一片混乱之时,带着儿子约凡持枪潜上地面,准备与德军作战,却错把电影拍摄片场当作是敌军阵地,大开杀戒。那诡谲的被偷窃的年华以“戏中戏”的形式,再一次被瞒骗了过去,假的电影再一次遮蔽了真的事实。而 “戏中戏”的导演却一再提到要追求真实,南辕北辙的结果是永达不到的真相。

  在大败敌人之后,黑仔和约凡在湖上见到了20年来的第一个日出。约凡,这个原本要被送去莫斯科军官学校的孩子),因为马高的一己之私,而将几乎全部的人生葬送在地下世界,他将月当日,指鹿为马,仿若孩童。约凡是马高谎言的隐喻,而谎言终不能面对真实,黑暗终不能步入光明,所以即便约凡走上了地面,也终将归于水底,生于黑暗的约凡只能泯灭于光明。

  三、刑罚与救赎

  多年之后,得知真相的伊万,再次见到欺瞒了他50年的哥哥,抑制不住愤怒的他用拐杖杀死了马高。正如马高的临终遗言“战争……不是战争,直到弟弟杀了他的哥哥。”兄弟阋墙,或许正是导演对于南斯拉夫内战的一种隐喻。曾经亲密如兄弟的南斯拉夫人,如今却民族矛盾不断,战火连年。

  如马高所说“杀害你的哥哥是罪恶的,是最大的罪过。”所以在杀死马高后,深感罪孽深重的伊万选择在教堂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间教堂同伊万为约凡婚礼所做的教堂几乎一模一样,同样有着那根将要拴上他喉咙的吊钟绳索。在《圣经》中,亚当的大儿子该隐因嫉妒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从而犯下了杀亲的罪过。而在电影中,却是纯良的“亚伯”杀死了他有罪的哥哥,从而背负了弑兄的罪孽。如果说,1941年德军轰炸时,伊万自杀是对社会秩序崩塌的绝望,那么染上哥哥鲜血的伊万则承受着比那时更加严酷的精神拷问。自杀意味着解脱,然而当伊万最终用那无法祛除的苦痛扼住了自己的颈项时,真正接受拷问却是电影前的观众。

  伊万或许是整部影片中唯一正常的人,然而这个孩子却仿佛时时都在哭泣,战争来临时他悲啼不止,到了德国他泪流满面,回归故土他依旧满含泪水。这片土地总是时时伤着他的心,伤着每个南斯拉夫人的心。伊万是南斯拉夫苦难的承受者,是每个悲切的南斯拉夫人的缩影,所以他最终的死去无异于殉道。而那只始终和伊万如影响随的黑猩猩,则仿佛上帝留给世间的使者,他见证了人世的苦难;他引领伊万回归故乡;带领着着黑仔到达了通往重生的井口。

  而他的哥哥马高,这个将谎言当作信仰的男人,也在最终时分迎来了自己的审判。在马高死后,娜塔莉在黑仔无意中的指令下为士兵射杀,与马高相拥着坐在起火的轮椅上,绕着雕有耶稣的十字架不断的旋转,领受着自己的刑罚。满目疮痍的大地,遍布燃烧的火焰,仿佛永不熄灭一般,如同一场末日审判。如《圣经》所言,“……耶和华必在火中降临,……以烈怒施行报应、以火焰施行责罚”。

  然而上帝终究是仁慈的,他以火施以刑罚,又以水施以救赎。经过水的洗礼,所有死去的人又都仿若重生,大家欢聚在一起,冰释前嫌。就像是大洪水过后,人间迎来的新生,一切罪孽被洗涤,一切罪过获得了救赎。然而,“我能原谅,但我不能忘记。”那是整个民族的苦难,甚至整个人类的苦难,我们能够原谅但永不能忘记。电影最后,导演给予伊万一个主观镜头,不再磕巴的伊万向观众诉说着美好的生活,这是伊万更是库斯图里卡对于人类未来最美好的希冀。

  至终,土地一分为二,如同南斯拉夫的解体,而分离的土地就像是诺亚方舟,与旧日的生活割裂开来,是大洪水过后的新生,也是南斯拉夫的新生,纷繁的战火终将停止,南斯拉夫将迎来他的新生。

  《地下》观后感(七):魔幻冷暖

  我几乎没看过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包括那本都不好意思说没看过的《百年孤独》,但我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初印象也是来自于它。记得一位友人曾对我说这本书“挺好看的,不过我看完的那个晚上突然无缘无故的就发烧了”。我觉得这也很适合形容看完《地下》的我。

  《地下》的确看得我挺累的,当晚从教室出来我就已经感觉头晕目眩天旋地转眼睛疼脑仁疼,第二天直接爬不起来上课。一个是因为片子实在是长,再一个是自身节奏和情节的问题。战争与生死的题材本来就残酷且沉重,这是任何手法都抹不去的一个感情基调。再者《地下》从一开始的节奏就很快,仿佛是要通过快来加强魔幻现实主义所具有的荒诞、幽默和夸张感。人物一堆一堆地出现,哗的一下动物园就被炸了,哗的一下又要逃亡了,哗的一下就要生了,哗的一下就难产死了,简直让人有点提着一口气追着看的感觉。再加上那个乐队全程跟进,所以影片的配乐也做得很满,而且那小号吹得脑子都要炸了。情节推进得这么快,导致一开始我连黑仔和马高的演员都分不清。整个人的思维完全被那些荒诞、夸张、充满黑色幽默的设计牵着跑,直到看到一半后才理清楚了,地上地下,两个世界,两个时间。

  两个世界里有两个角色我觉得印象尤其深。一个是马高,一个是黑仔的儿子约凡。马高纯粹是因为他前后人设太大反转了,前期我以为他就是个一心干革命的人,没想到他后来成了一个军火走私贩,在战争结束后不告诉地下的人真相,就这么忍心继续利用他们为自己赚钱。自己在外面呼风唤雨光鲜亮丽,其实是个肮脏龌龊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而约凡是我觉得最可怜可叹的悲剧人物。他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是个活在地下不见天日的人,连自己的婚礼也是明明已经解放了却还被蒙在鼓里只能在地下举行,而又在婚礼这个重要的喜庆的日子发生了最大的悲剧。一声炮响让地下的人死的死散的散,黑仔和约凡逃出去“干大事”,约凡的新婚妻子就这样满怀绝望地跳井自杀。第一次来到地上的约凡被一只野鸡吓得哆哆嗦嗦要开枪,那一下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是最辛酸的。而约凡最终溺水而死,让我的不适感升到了最顶端,即使是后面马高夫妻炸毁基地的行为也未能及。

  所以想到我还要再看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地下》真的看得我心好累。但我看了简介之后发现《大鱼》还是挺温情的。我喜欢蒂姆伯顿的调色,虽然很丰富明艳却没有攻击性,全程看得比较舒服。情节也十分流畅,其实魔幻现实题材的作品我觉得最大的一个点就是有的地方必然是虚构的、夸张的、不真实的,现实之中一定不会有这样的结果,比如《地下》有一幕黑仔在箱子里不小心引爆了手榴弹,他这么近距离被炸伤却没有想象中的严重,这是一下就能感觉到,这是假的(没有贬义)。但是《大鱼》没有让我产生这样的感觉,整个人完全可以被影片中的故事带进去,我可以完全相信影片中父亲描述的故事就是真实发生的,和那个儿子一样,一开始觉得荒谬可笑,但最终所有人都出现在父亲的葬礼上时,会长吁一气,那些神奇的人们,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大鱼》中的人物角色都没有非常反面的设置,都是很单纯的性格、很真挚的感情,虽有脸谱化之嫌,却十分治愈。让我在被《地下》的冷酷叙事“摧残”后,又重新接受了魔幻现实主义温暖明亮的一面。

  《地下》观后感(八):【全是剧透】速记

  南斯拉夫与纳粹。“纳粹不炸我们的时候,协约国炸我们。”

  荒诞派。没有道德可言。女性形象丑弱(黑仔妻惊恐无措“炸弹下你怎么还吃”“我吃得下就吃”黑仔此景瞬间抓住我;娜塔莉亚墙头草欲望强烈,护弟是唯一的善),男性也无高大全(善的马高弟动物管理员照顾猩猩宝宝萌得一塌糊涂,但是结巴无能)。简单粗暴,没有繁笔。但是在你以为影片不过如此的时候更进一步,令你连连吃惊,继而欲罢不能。第一部分战争,第二部分冷战。马高把小黑和娜塔莉亚从德军医院带出来之后就一下子通过音乐、纪录片般画面切换到了南斯拉夫的解放,马高与娜塔莉亚揭下黑仔铜像。观众也以为黑仔已死。但是庞大的地下世界还在运作。

  简洁与反讽。娜塔莉亚质问影片剧本,马高直接拿过酒瓶往头上一敲,无更多表演。

  战争结束20年:管理时钟的老头篡改时间,让地下人们以为只是过去了15年。你怎么知道你的时间没有被篡改?

  “婚礼简陋,现在是战争时期,不过我们能提供的一切来自心底。”被蒙蔽的人们又何止这些,外面的生活光明一片,你不知道,也就不存在。

  艺术违背理性,因此探讨到了理性探讨不了的东西。

  100分钟还有67分钟未看。

  《地下》观后感(九):我能原谅,但不能忘记

  世界真美丽,不是吗?

  伊万对着世人说:“这里我们建造新的房子,有着红色的屋顶和鸟筑巢的烟囱敲开大门迎接亲爱的客人,我们感谢喂养我们的土壤和温暖我们的太阳,田野上绿草如茵,提醒我们拥有这样美好的家园,带着痛苦,悲伤和喜悦。我们应记住我们的国家。当我们给我们的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就用这童话般的开始:从前,有一个国家……”

  它叫南斯拉夫,多少年来它经历了腥风血雨,生活在残忍地狱的公民,各自寻找着自己的生存之道。

  片子以荒诞开始,几个烂醉的年轻人在马路上闹事,配以闹剧般的音乐。人群倒映在高墙上的一闪而过的巨大身影使这个场景极富魔幻色彩,就像是童话里来无影去无踪的劫富济贫的强盗。口吃的伊万和他的猩猩在飞机的轰鸣中奔跑哭泣,战争首先毁了他的动物园,一片狼藉。而与此同时马高这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在一片炮声中自慰。《莉莉玛莲》的插曲响起来伴随着的是暖色调的法西斯的标志。具有非凡象征意义的地窖第一次出现,一开始的意义也只是给共产党人一个避难所,而黑仔的妻子进去的第一句话便是:“可怕,可怕。”

  天空在燃烧,暴风雨不远了。历史本就是一场心酸的闹剧。在这场荒诞表演中每个人都是他们身处时代的滑稽演员。在地下社会中,有着看似完整的体系,每个人各司其职,所有人都像是在为马高而工作而活着。地上地下道路纵横令人眼花缭乱。聊天只能在黑暗中进行,外面太吵了。其实,地上与地下没有什么分别天天上演着闹剧。地下的人被迫颠倒时间在没有天空的世界中如此疯狂,地上的人跳着滑稽的兔子舞像看一场一连播了二十年的肥皂剧一般又哭又笑。

  历史总是有着那么一股可怕的力量,它控制着每个人的生命,让他们又聋又哑,毁掉他们的灵魂。

  娜塔莉是个矛盾体,黑仔说:“你不害羞吗?其他人在帮助受伤的人,而你却为敌人表演?”这个问题像是抛给了世故的娜塔莉,其实抛给了看热闹的众人。娜塔莉表演时,表情动作极致夸张,观众席上的人群跟着她的摇摆而一致的左右摇摆。她制造了很多荒唐可笑的表演,而她的人生犹然带着那股悲剧性质,在化妆间她对“把谎话说得那么美丽”的马高说:“我不想结婚。”转过头看着纳粹军官的情人赞叹:“只有德国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她不知道此刻她背叛了一整个国家。她水性杨花也好,她随波逐流也好,她还是深爱着这世上唯一的亲人,坐轮椅有智障的弟弟。她对马高喊:“你为自己写的是英雄的角色,而我必须当婊子。”她艰难地存活于不停循环的时代漩涡里,最后她和“心爱的”马高死在了已成为一个军阀的佩塔下达了杀死所有抓获的军火商的命令中。

  作为无赖和小偷的马高,在战争中似乎是游刃有余。他认为在这个国家没有老实人呆的地方。于是他成功地抢走了朋友心爱的女人,杀了纳粹军官解救出好朋友一转身又把他投入自己的地下工厂一骗就是二十年,他像美国人一样赚尽了战争财,还骗得了荣誉。他在整个历史闹剧中是最清醒的人,在电影中,他的语言看起来荒诞不经实际上却有着深刻的道理。他早已明白“我们的整个生活就是谎言,我们都是说谎者。”他把谎言说得太美丽,操控了一切,欺骗了南斯拉夫的人民,他对娜塔莉说:“你是我的梦想。”却丝毫看不起娜塔莉一边喝她的血一边嘲讽“妇女和解放永远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毁了伊万的人生,也毁了黑仔和他儿子的人生。每个人的生存之道不同,有的人选择为他人而成全自己的人生,有的人选择为自己去牺牲他人的人生。明白了这一点,当你再去恨他的时候,就会选择不咎既往。

  活得最糊涂的黑仔是最具悲凉色彩的人物,他的出场便是个风流倜傥的人物,抛弃已经怀孕的妻子,荒唐地在剧场放枪全然不顾剧场里歇斯底里的叫喊而绑走女演员,却还没来得及享受便作为共产党被抓进了纳粹的地狱里。然而让我吃一惊的是他却是国家的忠臣。就算纳粹军人的:“我会把铁托从你头脑中烙出来。”威胁也无法让他除了恶狠狠地骂“法西斯猪”之外说一个字。娜塔莉的智障弟弟高喊:“黑仔叔叔是最伟大的。”在没有天空的地下社会中,他一遍又一遍地撞墙悲痛于自己的人生“如果德国人杀了我会更容易,我对上帝做了什么,他竟如此惩罚我?”却不知这是他人为自己造就的人生而对好哥们马高的谎言选择深信不疑,他秉着一股为战争尽全力制造武器的信念等待着解放,就算是前后加起来400年他还是愿意等,他拿到假勋章时兴奋得模拟着即将上战场的情景,他带领着大家高唱关于铁托的爱国歌曲,他听到莫斯科沦陷的假消息时无比激动地大骂“他们像狗一样撒谎,如果莫斯科沦陷了,我们最好集体自杀。”他那疯子般滑稽荒唐的举动却透着一股悲凉,他死了二十年在重生的那一刻好不容易冲破地下社会来到地上,兴致勃勃地打的却是一场虚拟的战争,并且在下一刻失去了自己那尚分不清太阳与月亮的儿子。最后他选择了原谅一切,这般宽容使得他会在他的坟墓里睡好。

  你害怕上帝吗?圣经也是人写的。上帝也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

  于是便再没了太阳,没了月亮。南斯拉夫人永远处于动荡而血腥的年代中,这帮人丝毫不惧怕战争,从战火中还在说道的教父,到在废墟中舞蹈的娜塔莉和马高,又或者到誓死不从的黑仔,每个人都很自然地把经历战争当作自己的命中注定。然而到处却弥漫着他们深深的不幸,在荒谬的大场景里,偶尔有几处悲情的片段。好比娜塔莉给弟弟讲《爱丽丝漫游仙境》后,弟弟向她叙述梦里见到母亲而后安静地死去,好比没见过明亮世界的黑仔儿子寻找父亲后沉入海底。

  库斯图里卡运用无厘头般庞杂而戏谑的叙事,泼辣果敢的节奏,吉普赛式狂放的音乐旋律,滑稽小丑似的人物,一系列十分怪异的意象(酒红色的烟雾,摇晃的冰柜,长不大的猩猩,波动的井水,绑在树边不停吠叫的狗)描绘了一个上下颠倒,魔幻瑰丽的世界。最后的魔幻现实主义场景为电影又添了一笔深刻,大家在水里相遇,上岸后不咎既往地尽情欢乐歌唱,原本说话口吃的伊万也变得流利而睿智。一切都是那么理想主义。

  无处不在的隐喻。在黑仔心中马高是个兄弟似的存在,而也许马高对黑仔的背叛是一个极大的隐喻,他骗黑仔说:“你是我心灵和精神上的兄弟。”马高同样欺骗了自己的亲兄弟伊万,马高最后的话:“没有战争,直到兄弟杀死他的哥哥。”诚如南斯拉夫因内战而分裂的命运,这或许可以作为战争宿命性的最好的注脚。也许库斯图里卡当初拍这部片子的目的是想给南斯拉夫人一个警醒,让人们去思索现实和荒诞的电影情节的相似性,却没能敲醒沉睡中的人民,而奇迹般地成为了南斯拉夫分裂的预示。

  库斯图里卡借电影之口对历史说:“我能原谅,但不能忘记。”

  《地下》观后感(十):悲惨世界~

  看完之后,心情很复杂,一个国家解体了,这意味着什么,南斯拉夫,最后伊万在地下活了20年后回到上来竟发现自己的国家己经不存在了,这是多么的讽刺,多么的荒诞不经,一直被蒙敝的地下党们错过了这20年,这一切都是由自私的奸商马高造成的,伊万代表所有人消灭了马高,祖国己毁灭,自己在地下活了20年,承受能力本来就不行的伊万在20年后的世界里只能做为精神病的存在,了解了自己的生命。

  小黑,这是个热血的革命斗士,因为受伤,竟这样在地下生活了这么久,最后讽刺的杀死了演英雄戏的一群人,太讽刺了,他的儿子的一生竟都是在地下生活的,出来后简直不像个人类,只知道一些关于战争的东西,最后因为不会游泳淹死了,真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太悲哀了,小黑还总是说,我的孩子很健壮,就像我一样,我的孩子真像我,听着这么悲剧的革命英雄小黑说这样骗自己的话,越发为这对可怜的父子感到同情。他一直喜欢的女人也只是个只会跟当权者的人,就像自己对孩子说的,永远别相信别谎话的女人,但这个女人也不坏,她也只能这样做了,某些地方她还是很有闪光点的,那段她们三个人挨着头一起唱歌,出现了两次,不同的时间,对比起来真是物是人非,这时跳舞中有两个人却是在演戏给小黑看,第一次唱歌,她还说你们两合起来就是个完美的人,,,

  马高这个伪善的共产党人,竟这样惨为人道的将地下的这些人蒙敝着,为自己做军火,自己在地上过着被尊为英雄的生活,还想将实事扭曲,将自己的英雄形像塑造到底,最终可悲的被知道真相的弟弟打死,这也算死得其所了,这电影是1995年拍的,南斯拉夫共和国是2003年解体的,可见导演对自己国家命运的走向早己看清楚了,这虽然是战争片,但却没有将镜头直接给战争,而是通过各种其它镜头发映出来,从开头的动物园被炸,好多动物都被炸死了,再到人们迫于德国兵的炮轰,被迫躲到黑暗的地下世界生活,小黑被法兰斯的电击折磨等,到最后小黑出来后竟并不是为自己的国家而战斗,虽然土地还是一样,被人问的时候,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那只猩猩,成为了地下世界被热抹杀的导火索,这个没有太阳,没有月亮的世界,

  最后导演让所有的人都通过水井游到了一个没有战乱的,阳光普照的桃花园地,所有的人,甚至动物园的动物都过来了,奏着那新奇欢快的乐曲,马高和小黑做着奇葩的动作,娜塔莉莎也活泼的表现着,真是美好,那乐曲,听着真是令人手舞足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