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下铁》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地下铁》观后感10篇

2022-04-04 03:00: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下铁》观后感10篇

  《地下铁》是一部由吕克·贝松执导,伊莎贝尔·阿佳妮 / 克里斯多弗·兰伯特 / 让·雨果·安格拉德主演的一部喜剧 / 犯罪 / 剧情 / 爱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下铁》观后感(一):爱与暴力~

  看到一部好的电影,真是如此的激动,这种悸动的欢喜就好像发现了室外桃园的仙境,听到美妙的音乐一样,让人狂欢不已,虽然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感受。

  被男主角深邃而纯洁的孩子气的眼神迷倒,又被女主角天使一般忧郁迷离的气质而吸引。这是怎样的一种童话般的组合,然而电影的结局并不完美,爱与暴力,似乎一直是冲突的东西。吕克贝松用一种纯真疯狂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生活超出常人的一种深深的热情。然而这种爱最后还是以暴力的方式结束。这一切在音乐的律动、镜头的铺排、女主角对失落的自我的重新自省,男主角真诚而执着的行为中发生。让我们麻木的心灵、凝固的血液得到新的呼吸与流动~

  It's only mystery~

  《地下铁》观后感(二):优质文艺小青年,大家都会爱上他

  在法国庞大的地铁系统这个所有无家可归者的乐园里,浪漫放荡不羁热爱音乐的黄头发弗瑞德绝对是所有叛逆青年的精神偶像。爱好是炸保险柜,理想是组一支乐队。临死前对姑娘说的两句话是你有没有一点点爱上我,另一句是我还会给你打电话的。尽管姑娘此前一直不屑理他甚至还想杀他,也被感动得泪流满面。说实话法语真的不好听,编剧也没有把故事编的很紧凑。要不是地下铁这个独特的故事背景吸引我继续看下去,中途真的有想睡过去的冲动。让雷诺在本片是个话不多带着他特有的小圆墨镜的鼓手。手里始终不离两根鼓槌,见到东西就敲。这绝对是个优秀鼓手的特质。法国人似乎钟情于《虎口脱险》式的小幽默,他们喜欢放大警察或者集权主义者的无能,然后制造一个一个小笑点。但总体来说,本片还是一个爱情片,就冲着黄头发弗瑞德最后那两句话,没有哪个姑娘不心动。

  《地下铁》观后感(三):雷诺叔卖得一手好萌

  电影还没到一半的时候,我就不得不承认我不是来看电影的,我是来听音乐的。说实话,和吕克贝松大叔后面的作品比起来,这部早期作品只能算对得起观众对不起票价的实验作品。他对于这个故事的情节处理得很随意,没有打磨过的痕迹,这种粗糙的质感却没有影响到他对于音乐的挑剔。吕克贝松大叔的“御用电影配乐师”:Eric Serra是一个对低音吉他极度痴迷的大神级别的人物。他的音乐总是画面感十足,而在《Subway》中的配乐则动感得可以让整个巴黎地铁抖动起来。总之,我个人是对这种鬼魅的,充满了想象力的配乐欲罢不能。已雪藏。

  片中到处可见对于新浪潮电影《筋疲力尽》的模仿,从男主角的性格以及略微神经质的举动,到最后男主角被男N号瞄准,会心一击倒地而亡,让我觉得似曾相似燕归来,不见当年戈达尔。更巧合的是,女主角Helena也是不能自已地对这种痞气十足酷到没朋友的男主角产生了感情,并同时保留一点矜持和顾虑,毕竟没有哪个女人愿意被这么轻易地俘获,不想让自己的爱慕变得如此廉价。所以吕克贝松对于戈达尔的模仿是有那么一点稚嫩的,即便如此,他还是在故事中增加了一条乐队的线索,这让整个电影变得更加富有人情味,并且贝松大叔把整个故事放在了巴黎庞大的地铁网中,塑造了一个与地面世界相区别的一个非常自由,非常另类的社会。这一点使得影片有了一定的社会关怀,特别是对于那些寄居在巴黎地铁网中的社会底层,流浪汉,卖花男等等。

  让雷诺大叔一抹小胡子出镜着实把我惊艳得一头是汗。而最后他在演出时敲打架子鼓的萌相则是萌得我一把鼻涕一把泪啊。说好的冷面汉子呢?如此落魄,还要卖萌,真是难为他了。不过这也证实了我心中一个猜测:每个络腮胡大汉的心中都住了一个小萝莉。而那个唱It‘s only mystery的黑人小伙的嗓音真的很纯净,虽然表情略显呆滞,好歹爹妈给了一副好嗓子,刷了好一阵的存在感。值得一提的是,贝松大叔还在电影里当了一把地铁驾驶员,了了一个夙愿。

  作为一部评分不高的电影,Subway应该是名副其实的,但这不影响我推荐大家去听听音乐,看看雷诺大叔卖萌。砰砰趴砰砰砰趴!

  《地下铁》观后感(四):像一场陌生人的游戏。

  几年前看到的电影了。

  流浪的男子爱上了嫁给有钱人的穷姑娘。

  金钱和爱情

  爱情总是能轻易打动人心的东西

  偶然看到的这部电影

  导演的手法很细腻

  有某种情愫在画面里游走

  男主角的眼里始终弥漫着忧愁

  没有任何占有的情绪

  他就像一支烟花 只想绽放给她看

  她渐渐爱上他

  这样的男人是致命的

  他抢劫了运钞员

  只为了和同伴们唱一支歌

  在gans don't kill people,peoples kill people的歌声里

  他中枪身亡 他们第一也是最后一吻

  我却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

  这才是爱情

  弗莱德就是纯粹的化身

  梦想 爱情

  和一切现实剥离开的一切因素

  这 就是我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所有东西

  《地下铁》观后感(五):梦想的代价

  可以说我完全是冲着女主角颜值来的。

  男主角Fred乍看之下是一个相当怪异的人。一头浅金色的头发杂乱竖起,总是皱着眉头,怒气冲冲,但是后来会发现他有很多萌点 。听到好听的音乐会张开一个萌萌哒的笑脸。他的梦想是做乐队,但他自己不能唱歌。因为5岁的时候出了车祸,躺了五个月医院,五年不能讲话。其实你会发现他是一个极度简单单纯的人,也许和小时候车祸有关。地下铁有很多有个性的人在里面生活。嬉皮士一样的溜冰人,他的双脚就是溜冰鞋,在地铁各个角落穿行,也抢包。一次次从追赶他的警官眼前溜走。无名氏鼓手(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里昂)不说话,但是有种莫名的洒脱。大力士一身扎实肌肉,能徒手扒开手铐。

  地铁里面乞讨的卖艺的各式各样的人,被Fred找来组了一支乐队。组合起来的乐队能演奏出不输于任何地面上主流的乐队的音乐。Fred用抢来的的钱打发了真正要演出的乐队,让自己的乐队上台表演。

  然后自己欣慰落泪。

  他们生活在地铁的角落。地面匆匆来往的人们不知道地下还有这么一个卑微却宏大的世界。

  那个美丽的女人Helena,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Fred。Fred趁帮她搬东西撬了她的保险柜,然后发现自己喜欢上了Helena。但是Helena的老公是个厉害角色,找了一堆人来追踪Fred。

  这里才知道电影一开始是怎么一回事了。美女找人追踪这个坏蛋。直到美女进入到了坏蛋的地下铁的生活空间,才意识到这里有前所未有的真实和快乐。自己所生活的上流社会光鲜亮丽但是虚伪而无聊,自己只不过是自己有权势的老公的一个花瓶。

  最后,乐队在台上表演,Fred在人群之中看着,Henela跟老公闹翻不再愿意配合那虚伪的世界,向Fred奔来。但是Helena的老公找的人抓住机会向Fred开了枪。倒在地上的Fred跟着音乐,吐了几个字吧吧吧吧吧,仿佛自己也参与了乐队,Helena给他一吻,也许Fred生命的尽头算是实现了梦想。

  整个风格也是一本正经又给人oops的法式幽默。又调侃了一下法国警察,公职人员傻里傻气的,懒散的工作态度还有一点人情味,有一点可爱。

  《地下铁》观后感(六):刀剑的风情

  指数:三星半

  这也不过是红颜祸水的又一则故事吧,我想。

  因为她是真的很美,美而不自知,美而深邃,美而漫不经心,美而静默。她自电梯上下,镜头从一双高跟鞋开始,蓝晚裙,黑上衣,收敛的唇线,瘦削流畅的脸颊。她细瘦,修长,手指缠住高脚杯,遥遥递过来一瞥——浮生盛世,何不共醉一场?

  于是再不必多问,观者自有沉沦。

  故事很简单,说一名混混在偶然情形下,爱上美丽的金丝雀女人,为此倾其手腕,最后,女人毅然逃离金丝囚笼,但一切已不可避免走向消亡。

  但由法国人拍来,生生便多一层疏离,法国是这样一个敏感的国度,善于拍摄细节,以及细节背后的黑暗,以至法籍众片里都天生带一截阴郁,这阴郁配上爱情,是崖上刺丛里开出的黑色大丽花;配上幽默,便是剑走偏锋的黑色嘲讽。这个国度具备这样的天分,却另附带一种冷静的孤高。它在那里,不迎合,不开放,为那些鼓起勇气探究它的人设置障碍,以一种莫名其妙的自命不凡,拒人于千里之外,赞骂都不成其惊扰。

  同时法国人信奉所有的浪漫、优雅、以及静默,以至于弗莱德对海伦娜(阿佳妮饰)的一见倾心是如此天经地义,以至于如果不是这样的形式,阿佳妮的凛冽之美便仿佛成为一种耗蚀,以至于初见后,分别不过数小时的凌晨两点,弗莱德一通电话只为道一声“我爱你”,以至于10万法郎,在他眼里也抵不过同海伦娜单独的一次会面。

  而弗莱德其人,狂野,冷僻,额头宽广,发型凌乱,眼神里有欲望,有摧毁,并且着实称不上好看。但有什么关系呢,他青春,热烈,具备梦想和果决,最要紧是执着,或许,唯有死亡才配封存他。

  这样生鲜热辣一条生命,在海伦娜面前持续散发光和热,像恒星燃动它的内核,是如此滚烫一枚心器。

  而海伦娜渐渐爱上他。

  或者更多是这样吧,面对乏味配偶,重复生活,已为人妇地位尊崇的她,爱上的是一种可能,一种她不曾有过的缺失,他恰如其分地来,带着填补她空白的气质。他令她感到久违的心悸与律动,面对青春的魔魅,什么都已经由不得她了。

  所以才会有转折性那一幕,拍得又酷又美——她同丈夫赴区长的家庭晚宴,梳叛逆的“易络科”式发式,着雍容黑皮草,连微笑都欠奉。冗长沉闷的晚餐中,在区长夫人兀自喋喋不休的时候扬起眉毛,潇洒扔下一句话:“别说了,我对你做的蠢事没有兴趣。”然后在丈夫的责问中优雅立起身来,如同女王环视子民,眼神里既有怜悯也有疏离:“区长先生,你的晚餐很无聊,你的家庭也很无聊,我对你们所有的人都感到厌倦。”

  阿佳妮天生是有种魅惑,碧蓝眼瞳,丰美挑动的上唇,冷面庞,不适合笑,是刀剑的风情。

  但她也会得在看见他因舞伴被夺而闷闷不乐的表情时狡黠地微笑起来,精灵一样。

  是的,她适合所有聪明的性感,高贵的内敛以及恰到好处的锋芒。这是她的天赋。

  所以影片收梢才这样顺理成章并且非此不可吧——童话只能以一种方式结束,观众的期望只会停留在拥吻的剪影上,而对于后续的现实翻版,没人有兴趣探寻。她太清澈,而他太浑浊,她不适合为尘烟覆盖,而他也不具备蔽除尘烟的能力,这是一个悖论,唯有启动死亡得以消弭。

  所以当他微笑着躺在地上,看她逆着人潮惶惶而来,脸上兀自带着惊恐的神情,他笑了,最后也只来得及问最后一句:“你是不是喜欢我?”

  没有回答,他临时组建的儿时梦想中的乐队兀自在身后唱着”god won`t kill people,people kill people”。只有一滴泪落在他脸上,再一滴,紧接着是她的唇,片羽一般,惊鸿一般,稍纵即逝的。但他仍然满足地笑起来:“我过一会儿打电话给你。”

  话毕阖眼,纯然安详的静谧。所有的梦想都在眼前,终结于此,亦是了然无憾的吧。

  王菲有过这样一首歌,《守望麦田》,由林夕填词,歌里唱“共你就似星和云,升和沉,彼此怎么挂碍,美丽多于危害。共你就似风和尘,同不同行,与天地常在,哪怕没法再深爱。”

  毕竟作为星和云,美则美矣,又哪里有什么更好的归宿呢?无非是和风同尘,与天地同在。

  因为这世界,幻觉永远多过永恒。

  -6.26

  《地下铁》观后感(七):32、梦想与女人

  很奇怪的故事。并且导演一定是一个男人。

  当然这是在不知导演是谁的情况下所认为,影片镜头与镜头的衔接以及拍摄的角度与手法,充满了男性的刚阳与果断。

  从结构上来看,此片属于砍掉了正常电影的前半个小时,直接从半个小时后开始讲故事。弗莱德摇晃的开着车却坚持要找到自己想要的音乐卡带,这从人物性格分析,看似游手好闲却却有着奇特的固执,从而也导致了最后的悲剧。但在我看来,这个结局并不是表面上的悲剧结尾,这属于happy ending。

  此故事藏头去尾,隐藏了很多原本透露给观众的信息,以致观众只能透过人物对话以及推断猜测来判断前因后果。弗莱德曾讲诉过如何与5有缘的故事,从而道出本片弗莱德整个故事所在寻找的答案。他邂逅海琳娜,爱上了她却以不寻常的方式想引起她的关注,我想这和童年经验以及内在的自卑是有深刻联系的,海琳娜已婚,家有富豪丈夫,衣食不缺,更不会看上这样一个浪荡之人。但从海琳娜角度看,她嫁给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内在的空虚以及忍耐着男权主义的思想下,剥开被金钱武装的外衣,她的内心有一颗狂野,寻找自由,以及真爱的心。

  于是故事上演了。

  整个故事基本都在地下铁,从生活在地下铁底层的各个小人物来反映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轮滑小子时刻躲避着警察追捕,抢钱只因为她就在我眼前,他的行动和欲望大部分都是来自本能;让。雷偌所在的乐队,就如大部分的地下乐团一样,无知名度、无人气、无钱的三无流浪乐队,但就是这样一个乐队却日复一日努力演奏、练习。很多人因为看不到希望所以放弃,在我看来,他们根本毫无希望,但却就是像平常过日子般组着乐队;卖花者,四处寻机拐骗,见缝插针的牟取获利,圆滑而狡诈;当然还有车站内的警察。小警察循规蹈矩,常被耍玩,气急败坏;警察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浑噩过日,只在需要时才出手。

  这群人亦可以称为“垮掉的一代”,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对生活失去了信仰,整日活在浑浑噩噩中。但也有像乐队这样一群人虽然对生活失去希望,但是仍旧聚集在一起。

  就是这样一个地下铁,完成了弗莱德的音乐梦。

  剧中的人物关系都非常简单,但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以及价值观撑起了整部电影。

  关于弗莱德,没人觉得和sum41的主唱相似吗?当然弗莱德比deryck更帅气些。弗莱德严词拒绝轮滑小子提议的枪地铁工作人员的钱,在最后却为了一个无关自己的乐队抢夺财物。他看似到处破坏,生活态度置于一边,但却有着很固执的信念,对梦想还是女人。

  有一个小细节,弗莱德带着一个黑人朋友来到乐队,黑人唱歌,我分明在他眼睛下看到湿润流出的眼泪,这是一个很细微的细节,承载了这位黑人朋友对于梦想无出路最终成真所流下的幸福之泪。

  弗莱德倒在枪声下。海琳娜扑身而来,此刻的弗莱德应该是所活着的时候组幸福的一刻。因为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获得了最想要的真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