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过年回家》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过年回家》影评10篇

2018-01-01 21: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过年回家》影评10篇

  《过年回家》是一部由张元执导,李冰冰 / 李野萍 / 梁松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年回家》影评(一):我要回监狱,我不回家

  冷冰冰的女子监狱,人间自有真情在,也包括监狱吗?

  现实中真的会有李冰冰扮演的女警官化身正义使者护送她回家?不平等关系下难以想象这是真的。如果没有,连马路都不敢过的陶兰会不会被汽车撞死?挤不上公交车的她是不是永远原地待着?

  如下是个人细节的捕捉和解读,看的过程让人窒息:

  法律上违法必究,道德上于小琴活该; 中国无数家庭屡见不鲜的闹剧,或大或小,此片放到最大化; 敢很真实地拍出来,题材很加分; 李冰冰路边吃饺子,看着很香; 陶兰对外界的逃避; 久违的冬天坐三马子; 在家门口陶兰对家庭的恐惧,围巾终于松了,垂下来,仿佛全身都降到了冰点; 电视里播的是赵丽蓉的春晚小品《老将出马》; 背景音乐中的竖琴和弦乐群,反应了陶兰内心不安恐惧辛酸无奈; 五块钱=18年监狱?当年是告发还是自首?

  问:钱真的比人的生命时光重要吗?

  回答:钱真的会伤害感情,会毁了一个人,甚至一个家。

  《过年回家》影评(二):过年回家——一个关于时间宽恕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凡而不普通的四口之家。陈旧狭仄的房子,煮饭切菜的家常琐事,故事的场景令人仿若置身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任何一个家庭,类似的镜头曾一遍遍出现在顾长卫、田壮壮的电影中。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次普通的争吵向我们展现了这个家庭特殊的不幸事。

  “我们原本就是两家人。。。。。。”

  “陶兰,把你的裤子口袋翻出来让你爸搜。。。。。。”

  “来来来,你也搜搜我们小琴。。。。。。”

  “能藏5块钱的又不是只有裤子口袋。。。。。。”

  平时的暗潮涌动在此刻掀起了狂风恶浪,剑拔弩张言语仿若两军对垒。中心人物是名叫陶兰和于小琴的两个女孩,她们是各自父母一争高下的决胜武器。

  “你骂我是泼妇,你以为你自己是什么?”

  “我,我是混蛋,混蛋才娶你这泼妇!”

  17年后,高墙之内的陶兰回忆起这一幕时,一定会觉得生母继父的争吵是世界上最温暖声音,因为好好歹歹,这些声音源自于一个曾经叫做家的地方。而17年前时为泼妇女儿的她显然不这么想,她不喜欢这个家。谁又会喜欢这样的家呢?于小琴也不喜欢。两个16岁少女在仅有的一次深夜卧谈中发现,尽管彼此互无好感、立场敌对,可是在离开家、早早离开家、离开后再也不回家这个问题上竟是惊人的相似,不同的只不过是各自选择方法罢了。小琴窝在家里埋头读书是为了考上大学离开家,而陶兰天天在外面玩也不过是等着分配工作后搬出家。只是她们能够设计人生理想,却无法预言命运方向。最终的结局是,泼妇的女儿陶兰愤怒之下一棍子打死了混蛋的女儿于小琴,因为后者拿了那引发争吵的5元钱然后栽赃给她,再然后,眼睁睁地看着17年的牢狱之灾从天而降。命运以如此惨烈方式帮生者死者一起完成了离家的愿望

  17年沧海桑田,命运如轮盘般飞速转动,高墙外的世界日新月异。世上已悠悠千年,可是除了山中仙洞外,千年如一日的还有俗世牢监。对于陶兰而言,除了自己从一个明眸少女变为一个沉默妇人之外,生活的一切都不曾变过,17年的光阴如水般在一二一的列队声中静静淌过。17年后的春节,陶兰获准在过年时回家。此时的她,是迷茫,是欣喜,抑或是感伤呢?我不知道,只是我想她心中应该还有对家的希望吧,因为当她在车站看到无人来接自己时,脸上分明流露出失望。她犹豫了。继女打死亲女的父亲不想让她回去,亲女打死继女的母亲不敢让她回去,她回家做什么呢?

  可是恰巧遇上的预警队长李冰冰不知道这些。让你回家你就得回家,不然政府对你的教育改造不就白费了。于是这个有些憨有些直的女孩把陶兰一步步拖向了回家的路。老房子拆了,咱找;公车上人多,咱挤——过年了就得回家呀。远处的鞭炮声一阵阵模糊,一阵阵清晰,咚咚咚,啪啪啪,映照着陶兰此刻的心情伴随着她们一路回家。可是真到了家门口,陶兰甚至连敲门的勇气也没有。

  故事到这里进入了高潮——无声的高潮。这曾经是一个唇枪舌剑生气勃勃的家庭,可是现在,父亲老态龙钟、神情漠然,母亲手足颤抖着作这做那,回家的女儿更是一言不发。只好狱警开口,好歹化解了尴尬。煮饭烧菜、张罗洗澡,似曾相识的家居琐事一点点溶解了坚冰,最终母亲拉女儿跪在了父亲的面前——

  “下辈子我就是做牛做马,也跟着你、伺候你。”

  “不用作牛做马,下辈子我还娶你。”

  “爸爸,那5元钱是我拿的。”

  他们用17年的时间走过了一条救赎与宽恕的路,离家又回家。家是什么,是城市的万千灯火中属于我的那一扇窗户,是一个不管离开多久终究都会回去的地方。

  《过年回家》影评(三):回家确认

  家不是建立在土地之上,而是建立在女性之上——虽说这是句墨西哥谚语,但在日本似乎也有类似的说法,好像是小津导演说的吧,如果母亲带着儿子过日子这仍然是一个家,但反过来父亲带着女儿则不算。在《过年回家》中,这种说法好像得到了印证,父亲和女儿都对自己是否是家庭中真正的一员有所怀疑,没文化的母亲倒是最坚定的一个。

  什么是家?在我看来,这与血缘、处所、甚至物种都无关,只是单纯地源于共同认知。基于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父亲从卧室走到客厅的这几步路和女儿从监狱到客厅的几十公里一样漫长。或者说,父亲十七年来受着不亚于高墙内生活的煎熬。因为在原本二对二的均势被打破之后,失去亲生女儿的父亲在母女的跪求下倒更像一个外人。从父亲开门时木然的表情看得出来,这十七年来对这两个老人而言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家”。

  母亲的地位是尴尬的,面对即将刑满释放的女儿感情本已足够复杂,而任何一点对女儿的亲密又会伤害老伴。这个心结需要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女自己来解开,于是他们分别为了“家”做出了妥协,父亲终于接受了女儿的道歉,女儿也表明心迹将继父的地位确认,两人这才算双双走完“回家”的路。

  这部电影原本是打算当作贺岁片来看的,没想到一点都不喜庆,甫一看完我还觉得这就是一个回家的故事,和过年没多大关系,过年只是给女儿的回家找个理由罢了。但细想下来,全国都有过年回家的习惯,倒给了感情不轻易外露的中华儿女一个以行动表达家庭认同感的机会,便觉得本作的设定很棒——在过年的时候回家确认家庭认同感,才是特定的对家的确认。

  话说那时候的张元即使拍故事片也有纪录片的味道,让观众觉得仿佛一切都是眼前的真实一般。个人唯一不喜欢的一个地方就是女儿最后承认五块钱是自己偷的,在一部纪实风格的影片中这么安排似乎过分强调文本上的戏剧性了,稍嫌做作。当然不是在说张元借这个情节向老大哥认错,和那个没有关系。

  《过年回家》影评(四):《过年回家》,回家过年。

  昨晚和朋友出去吃饭加玩儿,回家晚,喝了点小酒,早晨还是7点半就醒了,躺在床上,莫名想起一个电影,张元1999年的《过年回家》。这电影一直是我觉得最好的过年为题材的电影,因为它很平静的叙事结构和情节,加上演员很真实本真的表演,讲了一个不寻常的让人深深感动的故事拍了一个有人味儿的电影,用我看过这电影的美国朋友的话说,this movie pays appreciation to humanity, love, and forgiveness. 以至于在第一次看后过了11年,我睡醒的早晨还能想起李冰冰演的那个监狱女警官从犯人家出来,轻轻地舒了口气,脸上那个有点成就感有点感动的淡淡微笑。当然,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她演的角色

  故事情节大致如下。两个曾离异的工人各自带着自己前一段婚姻留下的女儿组成了新的家庭丈夫的女儿漂亮成绩好,比较得宠,妻子的女儿老实不太漂亮成绩也平平。后来有一天丈夫的女儿偷了母亲用作家用的五块钱,被父母发现后栽赃到了母亲的女儿陶兰身上。那个时候她们都是中学生,花季少女,一天放学或者上学的路上,陶兰向小琴讨公道,小琴毫无悔意很骄傲地承认是自己偷的,且父母应该相信优秀的她而不是陶兰。陶兰一怒之下,抡起路边的铁棍就砸到小琴的后脑,小琴应声倒下死了。陶兰也因为五块钱入狱,一进去就是17年。17年后的1998年春节前,因为改造的时候表现好,监狱要送一部分即将刑满释放的犯人回家过年,其中就有陶兰。李冰冰演的叫小洁的女警官是她的队长,一个单身年轻女警官,恰巧这天也准假回家。她到监狱附近的长途汽车站买车票的时候,票卖完了,回头发现陶兰茫然地坐在候车厅里,因为别的犯人的家人都有家人来接她,而她没有,17年,从1981年到1998年,北京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她和这个社会也没有了接触,家里的地址也是17年前的,不知道怎么回家。在监狱外,她也是叫小洁为队长,让她干吗,她就说是。恰好,小洁跟陶兰的家在一个区,于是她提出陶兰跟着她转车一起回家。可是她们好不容易辗转到了陶兰家住址的时候,那里早就是废墟一片,守废墟的人一问三不知,警官只好去派出所问,才知道已经拆迁到郊区。又是一顿折腾,最后是一个下岗工人的三轮车把她们送到那个偏僻的小区。陶兰才找到了自己的家。

  只是回到了新搬的家见到了母亲和继父,并不意味着真的回家。陶兰站在家门口不敢进去,那种害怕和踌躇十分真实,她只好转身去追已经离开的队长。最后小洁敲门领她进屋。在家里这段大概是这电影故事里情感冲突最激烈的一段,一边是和女儿分离17年的母亲,一边是面对杀死自己亲生女儿的继父,一边是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心里是深深歉意和悔恨以及害怕不被接受的女儿和继女。如果这里导演跟演员处理不好,就很容易煽情和矫情。可是这一段进门后的故事从灯光人们语言表情都十分真实,电视里是春晚和赵丽蓉的小品,而这边厢却是人们缓慢的动作和僵硬尴尬的表情,那些积累很久的悔恨怨恨和思念交织在一起慢慢地释放,直到最后和解。其实母亲早就收到监狱的通知接女儿回家,可是她害怕,害怕她回来。而父亲早就决定趁继女回家之前搬出去。于是警官和女儿的突然到来,让他们惊愕中重新面对,重新去拾起那些不堪的回忆,直到最后原谅,陶兰才是真正地回家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李冰冰演的那个警官,很得体地调和着也观察着,最后也哭了,悄悄地离开。我想她回到自己家的时候大概已经是新的一年了。

  我第一次看这个电影大概是在哪里读到介绍,再去买的盗版盘看的,和我爸一起看的,看到李冰冰输了一口气悄悄离开的时候,我还哭了。那个时候是2000年,我初三或者高一的时候。那大概是我最叛逆年纪,干过各种原则内允许的出格的事儿,那个时候我早就是外公家吃完了年夜饭也不爱看春晚,喜欢上网聊天或者跟同学短信的人。可是这个电影,看得透不过气来,哭得厉害,自此知道过年回家对每个人的意义。因为世界上终有一个地方,一些人,他们能原谅和包容你所有的错误和不堪,接受你,只要你心诚改过,只要你心里还有良善,哪怕你一怒之下杀了人,他们也会最后原谅和接受你。而他们,就是家人。只是我们总是忘记这些人的存在,喜欢对外人好,像家人亲人一样对外人好,只有受伤或者难过的时候才想到他们。更讽刺的是,也许我们都很贪心地在别人身上去找那种家人和亲人的感觉,可是往往这样的人可遇而不可求,往往我们遇到过却不知道珍惜。电影里那个队长也许就是,也许她视自己所做的一切为职责,但这履行的超出职责的责任,其实是爱。

  刚才上网搜,发现电影在youku竟然是有全片链接的,又跳着看了下,当初深深的印象没有错,所有的过了十一年,看着仍然很真实和动人,那些朴实地日常的对话,那些表情都十分生活化,一切的平和地叙述,就是为了回家过年,回家。所以,它仍然是我认为最好的过年为主题的电影。

  《过年回家》影评(五):回家过年,过年回家

  1 戏剧冲突非常大

  非常好的剧本,看到编剧有余华,应该就是作家余华,和他的作品风格非常相似。

  冲突一,各带一个孩子的组合家庭,两个孩子都是女儿,其中的矛盾冲突不必多说。

  冲突二,两个女儿互相看不顺眼,最后导致,一个成了施害者一个是受害者 (虽然一个木棍就把人打死了这点有些不太现实)

  冲突三,女罪犯获得优待过年可以探亲一次,而罪犯母亲隐瞒了信件,父亲不知道 (本片采用顺述的方式,假如加入父亲不知道这点进行插叙,最后集结在门口相遇的那点,估计震撼更大)

  冲突四,人物角色定位,罪犯与女警,时间点,春节,父亲与女儿,罪犯与罪犯母亲与罪犯父亲与父亲与受害者父亲

  2演员表演

  单纯就故事而言,最大的看点应该在罪犯身上,没想到活生生的被李冰冰抢走一大块。李冰冰的表演非常自然,舒服,不刻意,不做作,正是这种表演把这么苦大仇深的故事最后演变成了暖心之旅。其次,就是母亲了。

  3影片制作

  剪辑中规中矩,摄影中规中矩。其中灯光有点稍许新意,父亲房间灯光的变化从冷光,暖光,无光,些许暖光,这点变化还是蛮有意思的。

  4影片特色

  导演花了很大的篇幅去介绍,女警带罪犯回家,带着她过马路尤其深刻。前面是罪犯的回家之路,后面是女警心理上的暖心回家之旅,两者实现互补。一些小细节还是有些特点,比如描写监狱时,满堆堆的人把画面挤得很满,洗漱时整齐划一的动作,晨练时一堵墙把监狱和外面的世界分成两半。女罪犯集体下车时,有亲属集体痛哭,而旁边吃晚饭的人面无表情。当长官点名字的时候,每个能够回家的女罪犯的表演反应是不一样的。比如,影片最开头,母亲把菜放在车座上然后才去开门,父亲把女儿写作业房间的灯打开,两姐妹各自陈述想离家的理由。失踪的小孩,李冰冰给与抚慰,杵在废墟外面一问三不知的警察,等等一些细节还是蛮有意思的。

  5不足之处

  前面虽然有描写两姐妹不和,但是最后导致错杀人,这其中两姐妹的不和不太明显,所以一棍不太有说服力

  李冰冰的背景不明,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不太清楚,吃饺子的那块没有表达清楚,途中加入摩托载客的那段挺奇怪的,另外向一对夫妇问路的那块,群众表演也有些生硬。

  一家人相遇的最重要的一刻,个人觉得处理得不太好

  6好片的因素

  剧本的功劳很大,其次是导演,以及演员。唯独有点可惜的就是,这么好的剧本电影呈现的却不够大气与深刻

  《过年回家》影评(六):评《过年回家》——绝望中的温情

  看的张元的第一部影片是《妈妈》,讲的一位母亲为智障儿子寻医的故事,影片影调阴暗,情感深沉,但无处不透露着母爱的光辉,而且片子的形式,摄影,配乐都与以前电影有所不同,具有一定先锋性。当时就想,一个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就把目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需要丰富的体验和魄力,我对张元的才华惊异,被他独特的风格所吸引。

  《过年回家》是张元比较成熟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影片之前,导演经历了很多,影片被禁,被禁止拍电影,我想这是张元多年来情感积蓄和思想沉淀的一次爆发。

  刚开始看影片,以为是一部平淡、生活化的剧情片,摄影平实,画面流畅,演员表演生动真实。但矛盾很快出现,片中小琴偷拿了5元钱,导致家人争吵,矛盾激化,最后片中陶兰难忍怒气,误手打死了姐妹小琴。转眼过了17年。镜头转向监狱中的陶兰。外边车水马龙,监狱的高墙内,陶兰跑操,开奖罚大会。新年将至,陶兰获得了难得的回家探亲的机会,在领取行李时,包中的口红掉出。在车站她没买到回家的票,而家人也没来接她,这时同样回家的监狱女警官碰到陶兰,于是他们一块搭车回家。到了旧家的住址,却发现这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路上辗转,回家困难,陶兰失去了回家的信心。直到晚上女警官终于帮陶兰找到了父母的住所,而陶兰却让警官陪她一块回家。到了家中,陶兰和父母没有交流,气氛尴尬、死寂,直到洗澡,母亲终于开口和陶兰说话,而父亲却一人呆在屋子里不语。母亲告诉了父亲,她怕陶兰回来让父亲精神上有压力,这时,父亲终于开口,道出了对陶兰的宽容与爱。“我不知道你回来,不然我会跟你腾地方。这样也好,我就可以一直赖在这里”。陶兰说,“梦里我已记不清亲生父亲的模样,我每次梦见的都是您”。父亲原谅了女儿,在命运的折磨下,家人咬碎牙熬了过来,在时间的齿轮上,爱比恨走的更远。

  影片描述了一个复杂的家庭,离婚的男人和离婚的女人分别带着一个女儿组成了一个家,但这个家并不幸福,女儿小琴是一个乖乖女,但性格孤傲、娇气,小兰心地善良,但成天在外边疯玩。父母都偏爱各自的孩子,而两个孩子也因性格不合常闹矛盾。床边夜语,小兰和小琴都梦想早点离开这个家。一天,小琴偷拿了家里5元钱,并栽赃给小兰,家庭矛盾激化,小兰误手打死了小琴。剧情到这似乎有点过火,但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命。父亲失去了亲生女儿,精神恍惚已然麻木,对于母亲,女儿也将离她而去。一个不融洽但也完整的家,就这样支离破碎。陶兰把青春迷失在监狱。16岁入狱,在监狱度过了17年,每天在喊,认罪伏法,接受改造;成天在放:人间自有真情在,重新做人,重返社会。她的青春被囚在铁笼里,每天强制劳动,学习如何做人,表现不好,可能永远逃不出监狱,表现好了,刑满释放,她又能何去何从?狱中,她的春天,只有一只鲜艳的口红,回家途中,她对新社会很不适应,像一个走丢的小孩。年少时的错误,要用整个人生来还。对于父母来讲,辛苦把孩子养大,却看不到他们长大成人的辉煌,头发斑白,却只能守着自己的影子度日。片中的父亲,再婚妻子的女儿杀死自己的亲女儿,他能怎样面对?孤独的老人在命运的打压下,用一颗宽容的心来承担痛苦,用爱支撑起单薄的未来。最后,一家人哭在一起,5块钱酿造了一场悲剧,但他们的心都抱在了一起,以前完整的家没有温暖,现在悲凉的命运却使爱开始跳动。影片释放的情感,深沉而无望,痛苦而充满了力量。

  张元的电影总笼罩着一种阴暗的影调,片中的人物深刻而悲凉,但这并不消极,他寻找的是逆处逢生,在绝望中爆发的力量。他的视线更多关注命运压榨下的小人物,他描写的是痛苦和悲剧,但表达的却是希望和温情。

  张元可谓中国独立电影的第一人,毕业后他没有去制片厂,而是独自筹资,拍自己所想拍,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社会的低层,体现着难得的人文关怀,他淡看名利,坚持自我的追求,他的电影在谋求创新,并开出了一条新路,他们这一批电影人,很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而如今经济潮流席卷中国,中国电影人都开始学着适应潮流,电影的商业化大众化不可阻挡,但除了娱乐之外,希望中国电影人能有所担当,电影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应该在其中注入一种养分,让贫瘠或败坏的土壤生出鲜艳的绿色。

  《过年回家》影评(七):Family Affairs

  They seem to be a whole family , but actually, their are two.

  The overt contention and covert struggle between the two families has a proficient expression.

  How did the father go to face the enemy who killed his daughter? By coincidence, The enemy is his daughter too, only in law, not in his mind.

  《过年回家》影评(八):小说式电影

  这是我看过的算得上很不错的国产片了。余华等几位作家操刀的剧本,感觉上更像一个影像化的小说,而且必然是短篇小说。开头的背景交代,在小说里会以插叙方式完成。故事切入的角度不俗,影片气质不俗。影片讲了一个特殊家庭的罪与罚——一对父女和一对母女临时拼凑出来的家庭,因为父母对各自女儿偏爱,导致了一出血案。一开始近乎30分钟的背景介绍非常有张力,把家庭的游离状态以及四个人物的性格气质鲜明地烘托出来。

  两个女儿,小琴,心高气傲,冷淡,工于心计,发奋读书,一心谋求脱离家庭;另一个女儿陶兰则懵懂一些,有些傻大姐的样子。小琴偷钱却嫁祸陶兰,陶兰一时冲动失手打死了她,也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17年后,陶兰因为表现好获准回家过年。她并不想回家,表现很被动,一路也很彷徨,细节刻画得很好,上公交车不肯上,说是挤;城市拥挤的车流,如同17年闪过的岁月。几次欲言又止,半途而废。

  这个时候,必须有一个外力推一把,善良美丽的狱警李冰冰应运而生。一波几折,陶兰终于在李冰冰的帮助下到家。回家的氛围是极其压抑的,陶兰几乎没有话,动作僵硬,表情呆板,实际上内蕴了胆怯、恐惧、哀怜等等洪流;父亲的表现是内敛,因为杀女的继女突然回来内心如同飓风搅过,他是焦点,家的树立和崩塌需要他在仓促中做出决断。母亲是尴尬,为难,内疚,赎罪,心里头又忧心着女儿,却顾忌丈夫不能表现。三人不同层次的痛苦,没有用太多语言,但你能感觉出来表现得很丰富。李冰冰始终是刺破黑暗的一道光,在努力地卷动着那几乎流不动的空气。

  最后,父亲终于谅解了女儿。我个人是觉得有点突兀的。但是还是觉得这未尝不是一种可能的真实。父亲的性格,前面是有铺垫的,总体是偏软的,对自家女儿疼爱,对继女也不坏。17年的心路历程,镜头无法形诸画面,但我们可以想象,每一天,都在面对,每一天都如同炼狱一般。他如果不原谅,这劫后的一家人都会如在地狱,痛苦沉沦而无希望。他将心魔释放出来,才会以另一道光的形式来照亮别人也照亮自己。

  现实生活中会有绝不原谅的情况,这令我想到近期的命案,但电影是艺术,我还是觉得艺术应该有表达,有主张,它可以给匍匐于生活、被切身利害拘囿住眼界的人们一些指引,让我们拔出来,站得更高更远。生命不过百年,仇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以牙还牙,决不能带来任何快意。很多人不喜欢这个宽恕的结局,但这难道不是我们需要的吗?

  《过年回家》影评(九):所有人都可以过年回家

  只有尽可能的还原人之间的情感,才是真正的上乘之作。被杀死的女孩演的最好,还有李冰冰,竟然有人看成李冰冰跟女主角有暧昧,我真是服了。这么明白的剧情竟然还能得出这个结论,无奇不有。

  或许故事是活的。是可以编出来的。但是我们面对任何事的人性是统一的,一样的。编的故事却能还原成身边就能感受的凛冽,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无论演员演技是不是“矫情”了(我没觉得矫情)或者结尾不如一些人所意,“大团圆不喜欢”,都不应该是我们衡量一部电影的出发点。最后父亲原谅了陶兰,不是因为导演要让它“温馨”,他一定会原谅她的。在一开始就已经有显现了,一开始大家都认为是陶兰拿的时候,他虽然争赢了,但是他并没怪她,而且你可以看到就算是陶兰拿的,他也会原谅她,为什么要让陶兰杀了小琴? 既是小琴对这个家的恨和爸爸杀对她的好之下扭曲的那个她杀了她,也是陶兰的冲动和那个社会之下,不讲求心灵上的契合只看表面就在一块的父母杀的她。陶兰受惩罚了,17年的教育让她不敢再违背党一丝半点,她也再不是从前那个嚣张张扬的她了,这一切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国家。既是因为这个国家所以导演张元儿才能拍了这么个很多人骂矫情的电影。也是因为这个国家所以这些人在这个故事里必须是这些样儿。我觉得一切都很好,合情合理,而且非常的真实,这才是这个故事最精彩的地方,这部电影得那么多奖不是偶然,至少一直拍电影的人才会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冒牌货。

  最可怜的是小琴的爸爸,他才是中国普通大众最真实的写照。

  如果换做是小琴杀了小兰,你们会接受吗?她妈妈更不会接受,说不定会杀了小琴和她爸爸才会结局。为什么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大家有没有想过呢?或许也没人会想吧,因为一部电影就只是一部电影而已。跟自己是没多大关系的,拍的不好看我就不喜欢,拍的好其实好不好也不知道。所以我们身边才有那么多更怪诞的故事,也因此才有更多电影可拍。

  中国真是无奇不有~ 每个人都能过年回家,因为无论什么事,最终都会交给“救赎” 上帝会救赎,死了也是救赎,继续改变方式只要大家都能接受,过下去,也是救赎。

  《过年回家》影评(十):时光匆匆把人抛

  《过年回家》据说是张元重新上岸后的第一部电影,据说在国际上颇受好评拿奖无数,据说也因此捧红了李冰冰。今天抽出时间欣赏了一番,让自己慢慢陷入98年那种迟钝生涩的感觉中,也就能够忘记生活中的种种阻碍。

  据说余华是这个片子的编剧,我就有点儿担心片子又陷入所谓生活的真实或质感中去,让人在看了一半后就忍不住掐掉。不过还好,片子的节奏很慢,明显不是余华的路数。虽然缺乏情节和张力,但勉强看的下去。既然谈不上有什么情节和结构,当然不需要要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总体来说,这个片子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问题,是一个矛盾。

  在1981年的一个家庭里面,夫妻双方各自带着自己的女儿不和谐的生活在一起。此时,这种不和谐源于夫妻二人性格不合,并且两人在生活中各自偏袒自家闺女。这是最根本的一个矛盾,它所带来的不和谐让两个孩子都希望能离开这个家庭。接下来,矛盾爆发,女人的女儿杀掉了男人的女儿,被关进了女子监狱。于是女人的女儿与男人间的矛盾取代了或者说掩盖了第一个矛盾,发展成为一个更大的矛盾。

  一晃十七年过去了,女人的女儿在刑满释放前一年得到了回家过年的机会,女监管教负责把她送到家里。女人的女儿和男人女人的重逢彻底暴露了第二个矛盾,并在最终达成了和解。

  然而,和解和原谅只是这片子的浅层主题,第二个矛盾的最终解决也并不是因为女监管教的居中劝说。之所以达成和解,却是因为又出现了第三个矛盾:十七年过去后,女儿与现实生活脱节所产生的矛盾。如同第二个矛盾取代了第一个矛盾,第三个矛盾也基本取代了第二个矛盾。

  从1981至1998,中国社会的变化天翻地覆,女囚从牢狱中走出的那一刻其实已经被生活抛弃了。她买不上票、挤不上车、过不了马路,如果没有管教的帮助,根本回不了家。她说要回到监狱里去,并不单单是无法面对自己的继父,更因为生性活泼的自己其实已经很难在新时代里面继续活泼的生活下去了。回到家中,即使母亲如此详尽的告诉她怎样使用热水器,告诉她放出水之后要站远一点等冷水先放出来,她还是直接站到了冷水的下面。

  同样,跟不上生活的问题不单单是体现在女儿身上,她的母亲和继父同样因为没有走出第二个矛盾而被生活抛下。父亲这么多年想的都是要在她回来前搬出去,母亲只是在她永远呆在监狱里好还是回来好两者间徘徊。二者身体在监狱外面,心却同样的被关了起来。只有当女儿回来,他们才幡然醒悟自己的处境,认识到第三段矛盾,从而使第二段矛盾得到了解决。这种以毒攻毒之法,当然很有效,否则两人早就因为第一段矛盾而离婚了,所以我相信三者最终能挣脱过去的心魔而重新接受彼此。

  但当他们面临第三层矛盾时又何以自处呢?

  人跟不上生活,是常常有的事情。其实第一份和第二份矛盾同样也是他们无法快速接受现实而带来的,理性在感性面前往往不堪一击。但第三份矛盾却不涉及感性的问题:要认真的生活,大家都知道,如同无论如何女人还是要给自己的女儿和管教做饭一般。但没有了管教,女儿还能穿过马路么?会再有管教般的角色出现帮助一家三口跟上生活吗?

  生活的步伐对每个人来说可能是不同的,但他们明显落后于自身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步伐。只是认识到要加快自己的步伐就真的能做到吗?为何被生活抛弃如此容易,想要跟上生活却很难呢?这或者才是一个问题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