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1-08 20:5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精选10篇

  《007:大破天幕杀机》是一部由萨姆·门德斯执导,丹尼尔·克雷格 / 朱迪·丹奇 / 哈维尔·巴登主演的一部动作 / 惊悚 / 犯罪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一):《007:大战天幕危机》崛起在哪里?

  影片结尾,007从地道爬出来,对着后面已经炸毁的别墅说:“终于不用再见到你了。”

  影片前半部分,007回到MI6接受能力评估,心里测验师提到“skyfall”的时候,他内心爆豆了,当测验师第二遍说“skyfall”的时候,他只留下了“done”便立马走人,可见skyfall对他又怎样不灭的阴影

  本着这个阴影的揭开,我一直在等着看007童年到底有何阴影,可惜的是直到影片结尾也没有透露,对于这一点我很失望

  导演留下了“skyfall”的伏笔,预示着会在影片后半部分揭示邦德童年的阴影,但他到底又怎样的阴影,直到房子炸了也没有告诉观众,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就好像你去看时装秀,你能看到的只是花了几小时做的头发以及漂亮鞋子,但中间部分用一个大纸箱包住了,不让你看。

  说此片为“邦德的崛起”,其实有明显崛起意味的,也就是邦德掉入冰洞里用照明弹打向冰层,照明弹照亮出口的那个镜头,预示着邦德找到了方向。而他为何崛起,其实也没说明白

  邦德被误打了一枪,从执行上,他原谅了向他开枪的奇丑无比的同事,对于M也是念了几句便不再追究,毕竟是要卖命的对象,在保障国家安全同时也要保障人身安全,所以邦德也没办法对M太怀恨在心。

  随着影片的发展,我们看到邦德对M已经不再记恨了,顶多是拿她当做诱饵来使用,心理的创伤并没有多深,所以最后崛起的意味也不大。

  对比《黑暗骑士崛起》中布鲁斯•韦恩从精神身体上的跨越和崛起,007的这次崛起由头不明显,右臂不知怎么就痊愈了,心灵上也没有受太大创伤,各方面比较都不如蝙蝠侠那样受伤。

  再说一下反派:近年来反派愈发的难演,尤其是《黑暗骑士》的小丑之后,谁都想把神经质发挥到极限,这次哈维尔•巴登也把大反派加入了小丑的感觉,还有些阴柔之气,但是大哥您那个长相在《老无所依》中饰演大妈杀手我们可以接受,但阴柔气就不行了,长相完全合适,别扭。

  此部007就动作来说还是相当精彩的,不论是骑着摩托车把自己撞到火车上,还是上海高楼的厮杀,再到最后007版的小鬼当家,都新意十足,毕竟是靠动作吸引眼球的。另外摄影和剪辑也很过关,虽无炫技之处,但在罗杰•狄金思老爷子的掌控下已是高水准之作,非常养眼。

  虽然有许多的致敬和包袱,但情节上的失败实在令人觉得别扭,想看的有,想知道的却没有。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二):最后发现本片的邦德女郎是M夫人,最大的特效是三流公司放到投影仪上的flash······

  1.该片把一部不错的动作系列电影变成了宣扬主旋律的2B伪文艺片,整个电影所有的特效全都集中在开头和地下室里的flash上,其余的时间

  本上都是一堆没用的废话和收了黑钱的导演在为各个旅游城市宣传

  2.本片开启了特工智商新的底线,反派是一个拿把手枪带俩小弟就敢闹革命并差点成功的主,而我们的007从始至终配备的只有一把打两下就没子弹手枪,M16的探员只有要被反派打死的时候才会出现.更惊人的是后来做录像监控的只有Q一个人,尼玛全伦敦一个人监控,这······

  3.本片的导演想玩玩深沉,想在一个爆米花著称的系列电影里面探讨忠诚背叛结果成功的催眠了电影院里面的所有观众

  4.本片导演坚持了007换新主角以来的低碳环保概念,除了子弹不足的手枪外007只有一个微型MP3定位,而反派的枪子弹无限,炸药无限,跟班无限,最后给我们的感觉是M16才是见不得光的恐怖组织

  5.大反派为了干掉M而策划了一系列的恐怖活动,但是他要是知道007毫不费力的就潜进了M的家里会不会爆SB编剧的菊花?

  6.本片为了成本而抛弃了动作,为了说教而抛弃了剧情,为了省事而抛弃了逻辑,为了狗血而抛弃了美女邦德女郎,本片怎么看都感觉主角在和反派有种惺惺相惜的同时,邦德那双钛合金眼睛似乎紧紧的盯住了M夫人那日渐沧桑的菊门······

  最后强烈建议007得公司把只适合演爱情动作片的男主角和导演爱情动作片都导演不好的导演开除,俩二货基本上可以以自己为原型去拍一部007终结者了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三):大家把电影票钱省了吧!(剧透慎入)

  本片绝对是有史以来最无聊的007电影,没有之一。

  kyfall在德国上了两周,天天爆满,德媒评价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集007。现在我觉得丫们全是电影院的托儿。

  慕尼黑最大最好的电影院Mathäser,一张票11欧,其实和国内也差不多问题是电影开场之前要放40分钟广告算怎么回事哇?还外带小贩进来卖冰棍儿又是怎么回事哇?

  好不容易电影开场。本片也就头10分钟有action。也不知道哪儿找来的邦女郎,毫不动人的脸长的像非佣也就罢了,那身材,小肚子比胸还大啊……然后邦德这边还在激烈搏斗ing,那边邦女郎一枪就把他从大桥上打下去了……

  片头曲不错,不过有必要搞那么长把全曲都唱完吗?!

  后面的情节就让人彻底无语了。邦德再也不是super hero了,回来人家嫌他老了都要让他退休了,端枪手也开始抖了,以前的先进装备和高级车都没了,看到他在国家画廊收到那个radio的时候我简直想笑场,连爱情动作戏都省了……别以为你把上海澳门拍进去拍的挺漂亮就能讨好中国观众……

  看到反派boss出来突然觉得这故事好熟悉啊,貌似《霹雳娇娃2》也是讲这个的,特工组织以前的成员回来报复这种老掉牙话题,是不是还有别的电影也拍过类似情节啊?

  接下来终于明白为什么没有邦女郎爱情动作戏了,因为本片真正的邦女郎是M啊!后面一个半小时邦德都在满世界保护她啊!这真是有史以来最老邦女郎啊!萨姆·门德斯你拍个美国美人革命之路什么的多好看啊,你闲着没事跟邦德这儿探讨什么人性啊!

  最后,我吃完我的大包爆米花,发现坐在我右边的小哥已经睡着了……

  从电影院出来只有一个感受,电影票钱能退吗?!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四):真应该看完片头歌曲SKY FALL的MV就走,也许那样就会觉得这个电影perfect!

  一个人去看的,所以实在憋坏了,好想吐槽!

  这是007?!这是著名的谍战经典系列007的其中一部?!!!

  这次的任务超级莫名其妙好不好,后来这莫名其妙的任务也干脆没影了,我想导演无非是想告诉我们Madam M 换成Mr.M了?可就算如此,也可以拍得好看点好不好?

  各个城市场景拍的相当漂亮,可还是想拍桌子说一句:真TMD莫名其妙!!!想拍风光片不用借007呀,借007也请在剧情上尊重一下观众感受呀!

  电影开场其实挺不错的,节奏紧凑,任务貌似危险而刺激,然后,Sky fall唱起来,太好听了!画面作为MV也配合得超棒,所以心里还偷着乐呢,感觉这电影肯定错不了。可是,剧情开始推进的时候发现自己彻底错了了。我想说:真是太难看了。

  我发现了,我根本不是来写影评的,我就是想来吐槽的,我实在不能这么憋死自己。

  没给最差,实在是觉得歌好听,80%给主题曲,20%给制作.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五):邦德的新生

  说来惭愧,skyfall是我第一部看过的邦德电影,以前想起007,最先映入脑海中就是枪战,动作,好莱坞等标签。基本印象就是俗套的动作片,所以基本上不会去看。看得很多的电影,都是岩井俊二式的“淡淡忧伤”的电影。这一次看skyfall纯属一场意外,因为当天放的电影临时更改,我甚至一开始都不知道放的是什么,直到旁边一个兴奋小男孩看到邦德被击中掉落悬崖之中说了一句“邦德真是够狠,怎么都死不了,命真硬啊”的时候,我才放映过来,这是007电影(弱爆了,表拍我)

  因为没有之前对007系列的铺垫,所以这一部skyfall,就是我对邦德的初步认识,看完之后觉得真是很棒,还兴奋地把皇家赌场,和量子危机屁颠屁颠的拿来看,也看了之前像黄金眼,俄罗斯之恋等等的,越看,越感觉这一部skyfall的与众不同之处。

  时过境迁,邦德已经老了,开篇糊里糊涂中了一枪享受死亡,后来回来复命的时候,体能测试,心理测试全部failed,这似乎和我们心目中的邦德大相径庭,虽然不是资深007的观众,但是就从丹尼尔出演的三部来看,前两部的邦德还是骁勇善战,大难不死无往不胜的,但是在skyfall中,观众都能深深地感受到邦德身上那种脆弱,其实从皇家赌场中失去vesper那个时候我就觉得风格开始改变,但是这一部更加深刻的刻画,细腻的表现英雄即使是拼尽全力但是还是不尽如人意的深深无奈

  邦德到今天已经整整50年了,人们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人们,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抛弃了原来的想法,确切的说,007的受众程度在今天是一个挑战,如果始终沿用原来的套路,可能会让人们越来越感到无趣,现在的英雄太多了,间谍题材也是一盘老菜了,总是照着以前的拍法,似乎有炒冷饭的嫌疑,而且,这类电影一旦票房失利,很可能就意味着007系列的衰败,甚至走出观众的视线

  萨姆门德斯在这一趋势下,拍出了“最具文艺范的”007,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在大众娱乐至死的年代,这一作品却以崭新的面貌,向我们阐释了一个全新的007时代

  前前后后我大概看了3遍skyfall,每一次都有一些新的感想,我认为,这一次的邦德,不仅表现了他的能力与勇敢,更深入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片尾M夫人离世的时候,铁血汉子留下了泪水,这一幕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以前看动作片只是打得的动作戏,各种厮杀枪战,恨不得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很少关注英雄本身的内心。现在的观众,文化程度越来愈高,哲理思考越来越完善,他们需要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动作片,而是带有深刻思考的人性的力量。当然,这不是为了故弄玄虚或者是炫耀自己有文化,而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对自身的反思,随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有的产物,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趋势很好,它让我更加全方位立体的去理解人物。

  电影之中,M夫人年的那首诗,也令我颇为震撼,在人们认为00开头的特务已经是历史的产物的时候,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常纯粹的力量。其实正如片中的Q博士的出现一样,现在的科学技术的确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再不会有能爆炸的笔了,因为过时老土,但是也正如邦德说的一样,只要是一把枪,总要有人发出去那一发子弹,而邦德恰恰就是这个人,即使你认为他很守旧了,但是他不可取代。尤利西斯之中的经典诗句在M夫人的口中别有一番韵味。也正是这部影片想要传达的一种主题。

  We are not now that strength which in the old daysMoved earth and heaven; that which we are, we are,One equal-temper of heroic hearts,Made weak by time and fate, but strong in will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是英雄总有老的一天,但这没什么。我想,面对人们的质疑和不解,邦德永远有他最有力的武器,那就是坚持不懈追求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邦德在这一部中,超越以往的束缚,重获新生。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六):to be or not to be导演想表达的。。。

  这将是本人的第一篇影评,欢迎拍砖。。。

  这部电影是跟着友人去电影里看的,实话是,有点失望,因为期望的太高。。。

  这部电影其实有很导演想表达的点。。

  1、正反派同样曾经辉煌,同样被M放弃,一位因为爱而要同归于尽,一位也因为爱而始终不离不弃。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这部电影里,既不是M也不是邦德,而是小罗,才是有着strong will的那个英雄。为了目标,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钱财地位,可以筹划多年设计,可以炸掉MI6大楼,可以在爬梯子之前设计炸出一辆地铁来阻挡邦德,可以带着一帮雇佣军开着直升机放着大喇叭把英国情报部门第一特工和部门负责人从伦敦追到苏格兰。这个目标是什么?他的挚爱,M。 一颗子弹解决掉我们两个,只有你能够动手。恋母情结么?

  2、这个时代007到底没落了没?其实导演必须表达的是需要英雄的年代,同样英雄也是有血有肉,一样会受伤,一样会低潮,他可以每次凤凰涅槃,九死一生,但是,那只是英雄,他不能被模仿,只能在心中敬仰。。。

  3、这是一个搞基的年代?在小罗摸着007大腿的那一刻,我相信很多人跟一样,起着鸡皮疙瘩,这是一个搞基的年代吗?是啊,不论是宅男还是腐女,都在讨论这个不只是男女的时代,激情无处不在,越来越多的电影,也在传递着这样的认同感吧。。。。

  4、这是一个年轻与年长的问题?时代在改变,年轻人在成长,年长人在成熟,年老人在退休,但这不是一朝一夕,没有可以简简单单的否定一代人,这是一个更替的时代,但他需要一个过程,不论007多么健壮,岁月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公平的。

  5、这里不得不说的,导演也在创新。。可以炸掉地铁,可以直升飞机撞古堡,甚至众多的中国元素,但开头一条中国式的龙出现的时候,不得不说的,中国元素不出不在,这个可以是卖点,也可以是一种宣传。

  6、最后想吐槽的,本片纯属007上司的替换,007还是那个007,那个美式英雄,期待,下一部剧情。。。

  :写的不好。欢迎指出!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七):呵呵

  写影评,其实是因为想吐槽想说的话短评里写不下……

  我还是第一次看007,之前的那些部都么看过。

  按理说有那么多珠玉在前,这一部应该挺好看的吧?可是点解中间一度差点看睡着……

  可能是我体会不到英式间谍片的精髓,以我的水准只能欣赏碟中谍4这类全程高能的爆米花大片儿了^o^

  全片最爱的地方绝对是影片开头的歌,阿呆的嗓音配上巨幕MV,就为这个,去趟电影院也值得。

  最后我想说,作为外貌党来说,看完之后会略失望的——这里的反派又丑又木有气场,女配角们出现的莫名其妙炮灰的莫名其妙,而且,也!不!美!女主年纪又一头白发(是女主吧?)

  好在还有经典的绅士派打法,群殴之后必然会整理一下西服,还有英式冷幽默,还有帅毙了的各种风衣和围巾,还有老派淑女浑身透露出的优雅味道,都能挽回了不少印象分

  嗯,总的来说,还可以吧。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八):天幕下的杀机,路人款的007

  喜欢Adele的嗓音配上MV的片头,喜欢上海高楼上霓虹灯映成的巨大水母,喜欢英式的独栋“花园洋房”,喜欢爆炸后邦德在硝烟和灰雾中穿行的场景(这段很魔幻),喜欢辨识度极高的变态大boss。

  007系列于我必是间谍片的启蒙,绅士、香车、美女、车载机关枪、可以将副驾弹出的机关、神秘的Q先生……在年幼的记忆中,特工是个多么风光的职业啊。曾看过三任邦德,最性感的肖恩·康纳利;出演最多邦德的罗杰·摩尔;网络人气最高的皮尔斯·布鲁斯南。高富帅实在不能拿来形容他们,英伦绅士才是最恰当的表达。可丹尼尔·格雷格是什么?绅士?no;高富帅?no。即不风度翩翩,又不高大威猛,在剧中还被唤作了“old dog”。可就这样一个路人领衔了007的50周年庆电影。硬伤不合逻辑就崩去较真了,毕竟这不是“盗梦空间”,也不用在电影里找深度。可是紧张愉快的风格也没有了,也不再是保卫世界,保卫英国,貌似主题就是解决家庭纠纷的伦理片,连邦女郎也变得无足轻重。我们的007到底去哪可呢?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九):007之飞越疯人院

  现在都流行转载不署名么,不署我名字也署上豆娘好么!!

  观赏完这部天幕危机,我被震撼了,这是一部具有革命意义的007,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该剧在剧情上做了史无前例的创新,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第一特工的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所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将此片命名为007之飞越疯人院。以下是我对剧情的解读。

  在现实中,007已经因为年岁过高,在一次机密任务中不幸失手,在反动派的残酷折磨之下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虽然他被救了回来,但已经无法再继续工作,只好被关进了精神病疗养院。

  但007不甘心,他不能接受自己被击垮的事实。他想尽一切办法想继续精忠报国,但摆在他面前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那个因被折磨而产生的另外一个人格。

  那个人格仇视军情六处,仇视国家,觉得自己只是国家的工具。并想要疯狂地报复社会。

  007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不能战胜自己那疯狂的另一半,后果将不堪设想……

  剧情的开头是一场追逐戏,有一个存着所有秘密特工名单的硬盘被抢走了,007奉命去追回硬盘。双方从闹市追到小巷,从房顶又追到火车上,007靠着从蓝翔学到的过硬的挖掘机驾驶技术,追上了犯罪分子,并打成一团。关键时刻,史上最废柴邦女郎拿着狙击枪赶到,问要不要开枪,M首长为了不让艳照外泄,残酷地下达了发射的命令。于是007就被打中了掉进了河里。

  虽然我们都知道007不可能死,但是为了让悬念再持续3分钟,导演为我们准备了一首片头曲。

  片头曲过,我们惊奇地发现007还活着,原来那是死海,里面含有丰富的盐分和微量元素,给007伤口消毒的同时,还让他安全地飘到了一个有大胸裸妹子和酒吧的仙境。

  而敌人得到了硬盘,并突破了军情六处的安全系统,入侵了M夫人的电脑,破译了特工名单,开始每天处决5个,并把军情六处炸掉了。

  这种“机密硬盘轻易地被一个人夺走”的设定如此之诡异,让人无法去指责陈冠希把电脑送修的不谨慎行为。而实际上,这都是007大脑中想象的情节,是他向自己的另一重人格发动战争的号角。在幻想中,007又一次成为了军情六处的中流砥柱,成为了那个解救了无数危机,力挽狂澜的无敌角色。

  情节设置如此不科学,军情六处爆炸之后,竟然没有人因此而下台,也没有官员被问责!M首长也没有多配个保镖。但如果说这都是邦德的幻想,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007从疯人院中逃了出去,去了M夫人家里,小小的精神病院根本困不住这个骁勇的特工。自从精神分裂后,他隔三差五都要逃出疯人院去M夫人家找活干。所以M夫人看到007后一点也没诧异,都习惯了。

  对于007的精神分裂,M夫人是十分痛心的,毕竟是自己手下最得力的特工,所以看到007跟她说要继续执行任务的时候,尽管知道007已经精神分裂,但M夫人仍然交给了他一个莫须有的mission impossible。那就是找到炸毁军情六处的凶手。

  看过《禁闭岛》的影迷都知道,陪着精神病演戏也是一种治疗的办法。这就是M夫人对007的爱。

  大家都陪着007演戏,将他带到了一个地下通道里,骗他说这里是新的基地,(007坚信旧的军情六处被炸掉了)并假装给他做了一套测试,让他重新持枪上岗。

  007很高兴,就跑到厕所里,从身体里挖出了一些子弹的残骸。看过《美丽心灵》的影迷都知道,那个精神分裂的数学家约翰纳什就是这样从自己体内挖芯片的。本片明显是在向《美丽心灵》致敬,同时暗示了007的精神分裂症状。

  实验室将007挖出的“子弹残骸”检测了一手,发现世界上有三个人可以使用这种子弹。这个情节可以这样解释:1、这三个杀手非常诚实,给军情六处发短信说自己要使用这种子弹,欢迎将他们的信息记录在案。2、007精神分裂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很明显第二种解释说得通。

  然后007就出发去上海追杀那杀手了(英国精神医生认为中国超高的PM2.5有助于以毒攻毒治疗疾病)。经过一番跟踪打斗,007把杀手干掉了,杀手没有吐露是谁雇佣了他,但007发现了一枚刻着澳门赌场的赌币。就又出发去了澳门。

  而实际上,这场打斗并不存在,或者说,只存在于007的想象之中。他可能喝醉了跟保安打了一架,或者闯黄灯被交警揍了。然后就幻想成了上面的情节。

  导演给了我们非常明确的暗示,那就是迷离的上海夜景——中国房地产的虚假繁荣,还有飘渺的水母,都说明007喝大了,想象了一些虚假的事情。

  下面就突然又来到了澳门赌场,医院不放心,派了一个小护士跟着007监视他的精神状况。就是那小黑妹子,这可以解释为啥她用刀用的那么好,因为做手术护士要备皮,刮毛。而007把她当成了自己的搭档特工。

  007虽然精神分裂了但泡妞本领还在,一下子就勾搭到了大反派的女人。女人说,大反派很可怕,你要来救我。

  应该说女人是男人最好的良药,歌德在浮士德里曾提到,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向上。

  而在片中,和女人在船上约完炮,007终于有了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另一层黑暗的人格。于是我们看到了以下的情节,007和女人从容地被一群小弟捆住,来到了一个荒芜的小岛去见大反派。

  这里的隐喻应该说是很明显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孤岛。我看到这里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为007的勇气喝彩。

  这座孤岛是一座废弃的城市,女人说,是大反派散布了毒气泄露的消息,这里人都跑光了,他自己就占领了这座城市。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按照惯例来讲,出了环境事故要等到很久直到瞒不住了官方才会发布消息,而广大网民会在网上讨论:官方辟谣了,我们信还是不信啊?

  那007幻想中的这座空城是哪里来的呢。据推测,英美间谍卫星曾在中国发现大量不明建筑物,007奉命去来侦察,结果发现是房地产畸形发展资金链断裂后留下的大片大片的鬼城。007在鬼城中饿了三天三夜,又睡在马路上被城管打,从此落下精神分裂的病根,此为前话不表。

  大反终于出来了,背景是一大排机房,大反派当着007的面熟练地进行了盗Q币,翻墙,google earth等高端操作。很明显007没有被震撼。大反派——007的黑暗面人格,说:国家就把我们当工具,干脆我们自立门户吧,QQ秀一天换几套都行。007的光明人格说,滚粗,上新闻联播才是正经事。

  这时候好多直升飞机飞到了,大反派束手就擒。007从兜里掏出一枚阿笠博士发明的徽章说:真相只有一个!哦操写错了那是名侦探柯南,007说,这是跟踪器——制作by Mr Q。

  很明显,看上去乳臭未干Mr Q 只是军情六处临时工,暑假期间来实习打工的,但用来忽悠精神分裂的007也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请问各位朋友,在一个核弹神九满天飞的年代,作为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尖端特工,身上的装备只有名侦探柯南的水准,还没有柯南的强力球鞋和蝴蝶结变声器,这科学吗?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007精神分裂了,在和自己的邪恶人格做斗争。

  大反派被抓了,但很明显剧情还没有结束。在检测大反派电脑的时候,因为没有装360安全卫士和免费杀毒软件,整个军情六处的系统又被黑了,大反派又逃之夭夭。

  其实现实中是这样的。007在幻想中抓住了大反派之后,精神分裂的症状好转,医生放松了警惕就减少了艾司西酞普兰片的用量,于是症状又反复了。

  然后007又去追大反派——自己的另一重人格。挤了一号线又挤法院,大反派还是逃走了。

  这时候!情节终于向标题靠拢了!天幕杀机!天幕!不是臭氧层要爆炸,反导弹系统失效,陨石坠落那么严重!!而是007小时候家的名字。

  幸好007不住大城市铁岭莲花村赤水沟子。不然这部片就叫007大破莲花村赤水沟子危机。

  因为精神科医生说精神分裂症状来自于童年创伤,要从娃娃开始治。医生又说情景再现是治疗精神分裂妄想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我们明白了为啥007开始用上了十几年前的战车和工具。一切都是军情六处为了治疗他的精神分裂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M夫人陪着007就回到了家乡,007用煤气罐炸掉了自己家,和大反派又一次进行了殊死搏斗并且赢了。这场战斗虽然没啥悬念,但是作为007心理斗争的写实化描述,还是合格了的。

  我们无法解释大反派带了一个直升机的人也没干掉007,不明白他和007之间浓浓的基情,也无法理解为啥在杀人之前总要很多废话以至于让007一次又一次地原地满血复活。

  除了007精神分裂在做治疗之外,再没有别的原因了。

  所以,本片讲述了英国著名特工007与精神分裂症不懈斗争并最终获胜的故事,体现了英国人浓浓的人文关怀和沉重的历史积淀。

  分割线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片头曲中也出现了暗示精神分裂的镜头,赞一个,导演果然和李安一样深谙被解读的乐趣,留下了很多伏笔和彩蛋

  《007:大破天幕杀机》观后感(十):重看新感觉

  在看过的印象中的007电影个人感觉最好的是《皇家赌场》(可能是我太年轻了,丹尼尔克雷格的007占据了主要位置,早一点也就布鲁斯南的《黄金眼》了,更早的只看过开山之作《诺博士》,摊手),主要是因为小时候007是西方动作大片(blockbuster)的启蒙之一,打打杀杀的大场面看起来很爽,但也就止步于爽了,《皇家赌场》作为007书的第一部,还是讲了一些深刻的东西,但终究是“印象中”,小时候看,也就是“爽爽”过了,深刻的内涵能感知到,但说不出个所以然。

  《skyfall》之前是在电脑上粗略的看过,第一遍的印象觉得剧情很平淡可以说单薄,没有和反派大战的“爽”镜头,也没有什么惊天大阴谋,片中的中国元素倒是能稍稍提起作为一个中国观众的兴趣,片头很赞,歌曲很经典,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次接着暑期上课的好处,能够再次观看,也有一些新的体会。

  记得此片刚上映的时候,有印象看大概对这部片的评价褒贬不一,不少人觉得这部片剧情很平淡,但也有观众觉得这算得上是一部007系列中的佳作(比如我们暑期课程的老师,评价是“great”)。个人一直觉得一部电影能够得到“褒贬不一”这样的影评,说明电影本身是值得讨论的,而不是烂到大家都欣然接受保持一致不讨论。

  从影片的剧情来看,个人觉得确实缺乏亮点,部分地方有些拖沓和多余(比如黑发谋女郎的作用,比如在上海的那一部分)。另外,反派对M的执念也是够深,“我要亲手杀了她”这句话大概也是很无奈了,在逻辑上欠缺完整性。可以说,在剧情上和以往的片差不多,都是不能特别深究类型。

  从表演上,哈维尔巴登算是可以了,毕竟影帝,那种经历被曾经无比信任的人抛弃被生命抛弃又能活下来进行复仇的人来讲,这种边缘人(影片中的shadow)的恨意、变态、执着,还是表现出来了,但大概是剧本的限制,人设略扁平(如上文所讲的执念略深),除了反社会好像不能从其他方面表现出这个人物背后经历的那些辛酸,而且后面死得略草率。M也很好,毕竟和反派算是支撑本片演技的两大支柱,人物在对国家的贡献和对手下特工们的遭遇之间进行平衡,这是个人的选择,也是个人命运的无奈,朱迪丹奇表现出来了,强硬又柔软。我一直还记得之前看贾内梯《认识电影》中对朱迪丹奇在《莎翁情史》中的评价:(大意是)仅仅出场六分钟,就把女王的严厉、苛刻表现得淋漓精致,将奥斯卡最佳女配收入囊中也是必然的。对于丹尼尔克雷格,个人很喜欢他的蓝眼睛和他绅士的气质,和布鲁斯南不一样(看了布鲁斯南年轻时候演的一些英俊又反派的小角色,让我很出戏哈哈),007系列很适合他,个人形象和魅力得到大幅提升,但相对以上两位演员说来,层次略浅薄了些,他本人的形象就很有故事感,不过他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这种形象。

  这部电影个人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深层的立意。整部片的故事算是007对于自身的回归,以及其他人跟着他一起回归,探索自身。上课的时候,老师就提到,007是英国人,但007的电影却鲜少有用英国作为setting,甚至连英国的元素都很少见。而在这部片中,对英国有大量的镜头,伦敦的街道,地标;007的家乡苏格兰,这是从地点上007的回归。人物之间,个人和国家的冲突成为了讨论的中心,在这两个对立的矛盾中,个人的选择很重要,M选择了奉献国家,却遭遇了前特工的报复,以及007的质疑,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冲突在影片中还是得到了探讨;两个特工,反派和007,这两个人的选择也很有趣,都是在生死场上走过一遭,反派选择了报复这个系统,而007虽有质疑,但最终还是选择遵循它,也和他童年的经历有关;以及007上司从女M到男M以及年轻的Q的转变(亲爱的拉叔和本喵)。可以说,整部电影是对007这个特工人物的重新界定,在新时代的界定。不再是人心惶惶的战争年代,个人特质的凸显、对权力的反抗,让007有了新的选择和平衡,国家到底意味着什么,特工这个职业的意义又是如何,我想导演将中心关注到了这里,在剧情上就有所忽略。

  我们喜欢007,大概是它美化了一个特别危险的职业,以为特工都是香车美女围绕,这其实是很sense的处理,真正的特工生活我推测应该是险恶无比的,天天活在怀疑之中,是我大概会疯。《skyfall》在片头就对以往007的完美形象进行了质疑,007也是可能被击中的,当然作为典型特工的化身他还是要活着。

  总的来看,这部电影值得推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