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摩托日记》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摩托日记》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9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摩托日记》观后感精选10篇

  《摩托日记》是一部由沃尔特·塞勒斯执导,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 罗德里戈·德拉·塞尔纳 / 梅赛黛斯·莫朗主演的一部冒险 / 传记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托日记》观后感(一):成为切• 格瓦拉--《摩托日记》有感

  题记:写下这些日记的人,在重新踏上阿根廷的土地时,就已经死去。我,已经不再是我。

  无意间搜索旅行类电影 一个点评很醒目恩内斯托•格瓦拉就是以后的切•格瓦拉,有他这个名字就够了。深夜看完之后 感触很深 确实如点评所说有切•格瓦拉这个名字就够了。

  计划:四个月内旅行八千公里 方式顺其自然

  目标:穿越我们在书中认识的拉丁美洲

  人物:一个29岁 阿尔伯特 格兰纳多 胖子 生物学家 自称“科学流浪汉” 他的梦想在30岁生日时候完成这个旅程 一个23岁 欧内斯特 格瓦纳 医学博士研究生 麻风病专家 被人视为 浪漫完美主义者

  共同点:不安分,充满梦想,以及对这个大陆的无休止的爱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梦起航的地方 父亲的叮嘱给了年轻的格瓦纳力量决心: 不要把旅途想的太容易了,孩子。但是事实上我一直梦想着能做这样的事情。 我不得不承认如果我年轻一点的话,我就立刻跟你一起跳上摩托车。就这样为了完成两个人的梦想,留下跟妈妈深情的告别:妈妈,你会收到最美丽的信的,年轻的格瓦纳跟随朋友踏上通往通往人类精神最偏僻的地方的征程,在那里,他们将见到新的土地,听到新的赞美诗,吃到新的果实。。。

  “亲爱的妈妈,布宜诺斯艾利斯在我们后面了,在我们后面的,还有可怜生活,以及那些教师考试和让人犯困的论文。在我们前面的是整个的拉丁美洲,从现在开始我们只相信我们的摩托车。。。。我希望你能够理解我们,我们象是冒险家一样,四周充斥着激情、钦佩和羡慕。。。”

  辽阔的潘帕斯草原上,雪山,草地,牛羊成群,面对这无边的辽阔,格瓦拉静静的说:我真高兴,我们已经把文明甩下,亲近大地了。。。

  在Miramar 出发601公里后 两人到达格瓦纳女友切琪娜的家中,面对女友的挽留,格瓦纳只在日记中写下我不知道该留下来陪她还是继续旅程 我真不知道我下了多大的勇气离开她的 我知道她有多么悲伤

  在San Mart 出发2051公里处,实在的格瓦纳让他们的秘密武器阿尔伯特的甜言蜜语功亏一篑。不能那一个人的生命玩笑 是格瓦纳强有力的回应。格瓦纳跳入冬日的湖水中把阿尔伯特打下来的鸭子捞出来 不出意外 感冒加上哮喘让他在旅途第一次感觉自己快要完了。

  在Largo Frias, 2306公里 即将跨越国境 第一次离开祖国的时候

  格瓦纳写到:妈妈,当越过国境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一种感觉时间好像凝滞在那一刻,忧郁遗忘在身后的土地上,在新的土地上我充满了激情。

  然后深情地对阿尔伯特说:“等我们老了,不再喜欢旅行了,我们就在这个湖边开个门诊部,给每个患者都进行最好的治疗。。。”

  “算上我,兄弟。”

  在Temuco智利,出发2772公里处,面对问题频发的摩托车,格瓦拉抱怨道 你说我们会像两个征服者一样进入智力的 现在我们却像是一对失败者。但是他从未想过放弃,竟然想到 扔掉给他们带来各种麻烦的摩托车赤脚穿越整个大陆。他说 那样就能看见更多的东西,见到更多的人,阿尔伯特也不会这么胖了。

  在Los Angeles 智利,2940公里处,为一个垂死的老人看病,面对无法改变的死亡,他伤心地说:妈妈,我知道我们没有能力帮着这个可怜的女人,她最多只能活一个月了,我只能尽力让她活得体面一些。在垂死的双眼里,流露着无助恐惧绝望,还有濒临死亡的空虚,似乎她的躯体很快就会消失在围绕在我们四周的巨大的不可知当中。。。

  他们的摩托车也在这里报废,阿尔贝托问道:还要继续吗?格瓦拉说,当然,因为,人生只有一次30岁。于是,他们就开始了徒步旅行,这种方式让他们更加接近了大地和大地上的穷苦百姓

  搭车到了瓦尔帕莱索 智利,3573公里处,收到女友来信的格瓦拉却异常沮丧 电影并没有说发生了什么,但是我知道穿越阿塔卡马沙漠的格瓦拉异常坚定,面对阿尔伯特的抱怨,格瓦拉说 你想拐回去吗?等我到矿山我会告诉你矿上是什么样子

  事实并没有那么想象之中的那么美好,格瓦拉在矿山上度过了他生命中寒冷的夜晚,他们遇到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家庭:我们什么都没有,除了一点干涸贫瘠的土地,土地一直都属于我们的,直到有一天地主把我们赶了出来。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进步,我们却不得不背井离乡出来找工作,还要时刻注意抓我们的警察,因为我们是共产主义者,我们的很多朋友神秘地消失了,很可能被人丢到大海里去了。。。我们准备去矿山,要是幸运的话可能就能找到工作了。工作很危险所以他们不会在乎你属于什么党派。。。

  格瓦拉把身上的衣服给了他们,还有身上仅有的15美元。要知道这15美元是答应女友到美国之后给她买短裤的钱,在自己生病时 在没有食物的时候 在摩托车报废的时候 在游船上 他都拒绝了阿尔伯特借钱的请求。他说:“这是我生命中最寒冷的夜晚,和他们的相遇 使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忽然间对这个世界陌生起来,当我们离开矿山的时候 我感到一切都变了 或者是我们自己改变了,我们愈深入山区,碰到的原住民就愈多,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 却连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

  在跟底层人民的接触中,他们真的变了。在智利的库斯科这个“美洲的心脏”,他们亲眼目睹了西班牙殖民者对当地文明的破坏,一个印加女人说:我没上过学,因为我要看牲畜;我不会说西班牙文,只会喀珠雅语;我觉得我小的时候,有足够的钱可以负担一切,不过现在钱不够,没有工作可做,这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了。。。

  在曾经创造了伟大文明的山颠之城马丘比丘,格瓦拉问道:印加人懂天文、脑部手术数学,但西班牙入侵者有弹药,若换个情形,美洲今天会如何?我对这个未知神奇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不知道能够建造这些伟大的建筑的文明 却为何被消灭了

  顺着亚马逊河漂流而下的时候,他们看到了现实的巨大差距有钱人乘坐设施完善的大船,而穷人只能坐由大船拖动的小草船。小船上的人很拥挤,人畜混杂,人们无言地躺在吊床上,眼光迷茫麻木。在有钱人的娱乐声中,格瓦拉望着那些无助的穷人,显得无比的孤独

  他们来到了亚马逊河旁边的圣帕布罗,这里有一个专门治疗麻风病的村子。在三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跟麻风病人一起劳动,一起欢乐,使他们享有了像正常人那样的生活,也给那些已经绝望的病人带去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在麻风病医院为格瓦拉举行的小小的生日晚会上,切深情地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他说:“虽然我们是小人物,不足以提倡这么崇高的运动,但我们相信,这场旅途也印证了这个信念,美洲分裂成不稳定的虚幻国家完全是假的。从墨西哥到麦哲伦海峡,我们是一个民族,为了让我们挣脱狭隘的地方主义,我要敬秘鲁,还要敬团结的美洲。。。”

  在亚马逊河边 远眺对岸的麻风病区微弱的灯光,格瓦拉说要到对岸去和他们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阿尔伯特说 明天找船过去庆祝一下 但是格瓦拉不顾阿尔伯特的劝阻 说我的生日是现在 不是明天 然后毅然跳进亚河中。湍急的水流和河中的潜在野兽几乎让这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游到对岸的格瓦拉也几乎虚脱。格瓦拉用挑战极限 的方式在24岁生日的那一天向这个世界发出第一声怒吼。

  这次旅行为完成阿尔伯特30岁梦想而开始也 以格瓦拉24岁生日怒吼走到了终点,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两个好朋友最终分别了。到最后 阿尔伯特说我的生日不是2月2日,而是8月8日 我那样说只是为了激励你,而格瓦拉的回应更加出人意料 我早就知道。或许真相并不知道 但我实在不能理解 当明知没有启航的理由 在那么艰难的旅途中是什么支撑他们走到最后。

  这不是一个动人传说 而是两个年轻人生命中一段真实经历。为了同样的渴望和梦想而奋勇前行。我们的眼光是不是太狭隘了 太片面了 太激进了 我们的结论太唐突了?或许。。。这次漫游美洲改变了我 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我了。至少,我改变了很多。

  后记:看完之后才发现这部电影是在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的,而今年圣丹斯电影节就在昨天在犹他park city落幕。仅仅相隔半个多小时的车程 可是两年都没有机会去膜拜一下 很是遗憾

  《摩托日记》观后感(二):所有的伟大都源自平凡

  前两天看完了三年前没看完的电影,看完后马上又看了一遍,电影的开头便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鸣父母送别时的眼神像极了我父母送我的时候,那是我第一次的独自旅行。火塞幸运的的是第一个路口没有撞上汽车,而我却是在外游荡两天后实实在在的被撞了回来。

  电影中主人公继续着自己的旅程,和大家一样,路遇磨难又路遇帮助。不同的是被帮助时,他靠的是人格魅力,或者说是英俊的脸。我靠的是“未成年”小孩的人畜无害。(法定成年仅仅是规定了合法在网吧上网年龄,并不会让超过18岁的你在四五十岁的大叔面前被当作成年人

  当他们的“万能者”变成了“垂死者”的时候,他们丢掉了那堆破铜烂铁。我不知道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多么希望这象征着一个什么啊,可惜了。但这却又如此像我们的生活,我们也确实没有因为丢失某些东西而不再生活下去。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片中那个不足五分钟的片段。矿工问:你们也来找工作吗?“不,我们不找。”“那为什么要出来?”“我们是来旅行的。”我脑中突然五雷轰顶,别人奔波在生计之间还来不及,我却在这里玩旅行的意义?火塞扔出的那块石头包含着他对矿工主的愤怒,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愤怒,更是在他心里种下了革命的萌芽。但平凡的我呢?旅途中我不太敢去过深的了解当地人的生活。一方面,他们的生活不应该被我打扰。另一方面,即使我知道了他们的疾苦,却又无能为力。这种感觉会让我很不好受。我也曾试着了解别人的生活,我发现我很适合用拯救于疾苦来当作自己努力的目标。很快我又知道了: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平凡的你拯救不了任何人,别人也并不需要你的拯救。于是,我佩服1952年后的火塞,那时的他,是不平凡的切.格瓦拉。

  故事的最后,一条河分开了病人和健康的人。24岁生日的那天晚上,火塞游过河去要和病人们一起度过那个夜晚,这是那时的他能给病人们带去的最好的快乐了,而这也会让他把这个生日过的更安心一点。生日会上,火塞感谢医生们,修女们,感谢他们虽未深交,却真心相待。我也想感谢那个请我吃豆花的大叔,我留了你的电话,可手机却在两小时后丢了。惜缘随缘莫攀缘吧。

  到这里,我突然脑子杂乱,那一张张随着吉他节奏跳出的照片,我还没写。那个正在干活,却被地主赶走的老农我还没写,那最后一幕幕嘴角向下的人们,我还没写。可是我却写不出了。

  此刻我知道了两位主人公完成的是一场自我拯救。为了不成为邻座那个大腹便便老头作的一场死。

  于是我知道了旅行是一种状态:保持热情,保持新鲜感。是一种生活方式:有花赏花,有草吃草。是一种态度永远安于现状,永远热泪盈眶

  我竟开始看山不是山。

  《摩托日记》观后感(三):潘帕斯在南,patagonia在北

  富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读医学博士,他的家庭殷实富足,他,是有权选择生活的人。

  在1月4日那天,他跨上Granado的旧摩托车,现实生活在后,广阔原始的拉丁美洲在面前,感到喷张的血脉了吗?

  穿过土壤肥沃水草丰美的潘帕斯平原,他们到达以风著称的荒凉的patagonia,风吹走了帐篷,无奈之下,俩人开始了四处借宿的生活这才与跟当地人有了直接的接触。

  当没有钱、哮喘发作没有药、摩托几乎报废要靠报纸上的报道刷脸来换修理,面临种种现实困境理想美人鱼也要长出现实的双脚,痛苦吗?可能在这种痛苦中,富瑟才找到了存在感。只有被感知到的部分,才开始存在。

  船载着二人穿过仙境般的国界线,前方是梦一样迷幻的智利。之前经历的种种,自动被大脑做了缓存清除。在医生的赞助下,他们到了麻风病村。“好多次,我都觉得自己要死了,还不是活了下来,你看到那条船了吗?”说完,富瑟纵身跳入亚马逊河中,游向对岸。Granado慌忙的问身边的人:上次有人横穿过去是什么时候?答曰:从未有人游到过对岸。

  那些明确的、可知的事项,是我们用来检验自身力量的标尺。只有那些未知的、不明确的事项,才是值得恐惧的。

  能游到对岸去吗?没人知道,不游又怎会知道。

  《摩托日记》观后感(四):青春若不虚度

  看这部电影是非常愉快的一个经历,就像一句俗话:轻车熟路。

  电影的开始有一部屌车,虽然很快不屌了。真是无比挥霍的青春啊,两个人横跨美洲大陆,泡妞,骗人给他们免费修车,去麻风病村做义工,用那个胖胖的家伙说格瓦拉的:火爆小子,你没有什么不行的^_^

  没有很强的什么倾向,虽然也要印加人对西班牙人的念念不忘,也有gcd被迫害,我还是喜欢看他们骗女孩子给他们买酒和肉饼,看那个胖家伙一会搞个女仆,一会和船上的妓女好不容易开心一下——搞遍美洲?错,是搞遍每个镇。

  说到搞,嘿嘿,我不由想起我的某一个朋友了。

  一边看电影,妻子就问我,如果你和***一起这么出去混你也会很开心吧?

  我微笑了。

  其实我微笑的原因是想如果我们一起出动,估计可以搞定百分之五十吧(说得太多遭到围攻讨签名^_^)的女孩,女人吧,关键我和他口味和路数不同,绝对互补。

  然后我会和他穷困潦倒的时候说,怎么样,今天该你去骗了吧,我都累死了

  他会说:嗯,又是要拽文的,还是等个喜欢听歌的我出马吧,我来个外文的,估计可以换点美元什么的,可以大吃大喝

  我会说:蠢猪,现在美元跌了好吧,记得要欧元

  他会说:可以了哦,别以为我看你胖就不打你哦

  不过钱得我管,否则会给他喝光的,他会说,饭可以不吃,酒不可以不喝。

  不过估计他能找部老式奔驰什么的,没有什么办法的话,我们可以先吃轮胎。

  肆意挥洒的青春啊,一去就不回头。

  可是我真能够确定我有过青春吗?

  《摩托日记》观后感(五):曼波探戈

  生化学家迈尔和外甥福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后,终于骑着摩托开始了美洲之行。

  未踏入社会的福瑟,面对博士学位的诱惑,依旧选择了征程。这样的抉择本身就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他们,一路行走,一路感受。

  从未出过远门的福瑟,面对陌生人,不懂世故和圆滑,不想欺骗。作为一个医生,既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路人,他也不曾忘记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

  逃离家乡出外找工作的夫妇,作为共产主义者,他们在饥不果腹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信仰,就像福瑟没有忘记自己还是医生。当福瑟看到夫妇俩以及众多急需工作的人在煤场的处境时,毫不吝啬的把罗切纳让她带买东西的十五美元给了他们,就是这些人开始触动福瑟的灵魂,勾起他想要革命的信念,想要帮扶农民,医治病人的责任感。

  在秘鲁,面对的麻风病人,福瑟没有退缩,秉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坚持一个也不能放弃的原则,负责人的治疗每一位病人,纵使麻风使病人绝望到认为生活就是地狱,除了死没有什么可以治疗和解脱。

  当你对别人尊重和热情,别人就会用同样地态度待之。我觉得整个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当福瑟过生日的时候,他的感谢词,虽然平实,却平淡的让人落泪。真的,除了感谢还能说什么呢,还有什么比更加努力的付出更让人欣慰呢!患有哮喘的福瑟在生日庆祝的时候也不忘记带一份快乐给病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游过河岸,我想,如果没有病人们的加油,福瑟是没法成功到达彼岸,正是病人对他的期望和鼓励,还有自身的使命感让他坚持不懈。

  面对爱情和理想,福瑟痛苦不堪,可终究还是舍爱情而去。这是何等的不易。

  虽然他离开了秘鲁,电影最终也没有告诉我们他是否会再次回到那个改变他一生地地方,但不可置疑的是,这次旅程,让福瑟认识到了自己人生的不完整,自己的使命。他这一辈子,都会记得这趟旅行,记得路上的际遇,记得那个触动他心灵的地方。

  《摩托日记》观后感(六):梦想的轮廓

  只有在路上,才能从心灵的黑暗漩涡中抬起头,看到自己的各种梦想。杰克·凯鲁亚克如是说。

  曾经看到印着切·格瓦拉头像的文化衫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头上的帽子嵌着五角星一脸络腮胡的人是谁,尔后逐渐知晓他的英勇事迹,却感到很多疑惑,直至看了公路电影《摩托日记》,看到青年格瓦拉进行的那场旅行,我才明白他为什么能成为如今我们所知的切·格瓦拉。唯有亲身上路,才能真正明白旅行的意义,明白公路电影的意义。

  二十三岁,意气风发正青春,格瓦拉不安于优渥生活,携好友启程上路,满怀好奇心,为亲眼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二人骑着一辆旧摩托车驰骋在南美洲广袤的土地上,去定义专属自己的梦想。同样的年纪,在步入社会之前,给自己一次旅行,看看中国的万里山河究竟是什么模样,期待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人。

  夏日炎炎,我和同伴三人搭乘慢车从杭州出发,驶往湖南。我们不赶时间,在慢悠悠行驶的火车上,透过车窗,可以欣赏沿途的风光。火车在黑夜的怀抱中徐徐前行,车厢内已有困乏无聊的的旅客趴着入睡,窗外的城市一片灯火通明,闪耀出都市夜晚的繁华美丽。当列车穿行过都市驶入乡村,黑魆魆仿佛万物俱寂,宁静祥和,催人欲睡。而格瓦拉的旧摩托车一路颠簸,载着沉重的行囊,行驶在崎岖不平的路上,不时拐出道路一头栽进田里。摇摇晃晃的行进并不妨碍他俩欣赏南美独特的美景,无垠的草原,高耸的雪山,湍急的河流,一幕幕在眼前掠过,美得让人无法呼吸。

  抵达长沙当日,我们卸下背包安顿好住处便开始游览。站在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鹰击长空,混黄的江水流淌着呼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江边的岳麓山层林尽翠,沿路步行上山,城市在脚下渐行渐小,火热的日头晒出汗水浸透背脊,凉风吹拂,不觉畅快淋漓。山下的岳麓书院藏身林中,隔绝都市喧嚣,静谧悠然,书院博物馆中陈列着各色匾额,供人一窥往昔盛况。而马丘比丘遗址的绝美令他俩惊叹不已,时光在此仿佛倒流,每一次停留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每一种收获都在改变彼此的心灵,梦想的轮廓正逐渐明晰。

  沱江悠悠,吊脚楼立于江两岸,别具一格,清澈的江水下嫩绿的水草飘动,撑船人驾着木船沿江而下,木船一起一伏,此刻阳光洒下,变得分外柔和。江岸的游人脚步迟缓,行走在老城墙上,看白墙黑瓦鳞次栉比,石头街道狭窄,沿街店铺或贩卖工艺品或出售土特产,游人进进出出,热闹也烦扰,还是人少的时候前往凤凰来得妥帖。格瓦拉在最好的年纪来到命中注定的地方,麻风病人的治疗中心,学医出身的他在这里经历了身心的洗礼,他拒绝戴手套同麻风病人握手,通过亲身接触感知他们的苦痛,在他心中,他们不是病人,而是朋友,当他在茫茫黑夜中独自游到那条隔绝人心的河流彼岸之时,他此生的信念与梦想终于成型。

  一路漫长的旅行决定了他此生的漂泊无定,没有谁生来就是英雄,看他从茫然走到坚定,加之自身亲历的旅行,我逐渐认同了他的改变,见证了切·格瓦拉的诞生。旅行,不是为了旅行而去旅行,而是只在路上,才能看到自己的各种梦想。

  《摩托日记》观后感(七):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

  国庆节看阿根廷影片《摩托日记》很有意义,也是讲旅行的故事,身边好多朋友利用国庆长假外出的,看新闻到处都是堵,连上厕所也要排队,这种旅行,不去也罢。电影讲述了50年代一个将近三十岁和一个二十三岁有哮喘病的年轻人,发起了骑摩托周游南美洲的旅程,人最大的自由就是能拔腿就走,要舍得放下,你的家庭、工作等等,我们总感叹走不了,身不由已,想出去时没有钱,等到有钱了又没时间或者好身体了。路上空旷的让我们羡慕,有美景,有善良的人,更多的是贫穷、失去土地的印地安人,麻疯病等等,路上艰辛也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结束时打出字幕才知道23岁的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格瓦拉,正是这次旅行他看到了世间许多不公平激发了他革命的激情,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伟人自有不平凡处,但平凡如我之人,真该有闯荡江湖的决心,不给人生留遗憾,自勉之。

  《摩托日记》观后感(八):三十歲的時候,你會在哪裡?

  三十歲的時候,你會在哪裡?

  這是看過"Motorcycle diary"後,第一個浮現腦海的問題。然後,我會想,我大概還是會在那小小的房間裡面,日復日的埋怨上司有多討厭,身邊的人有多俗不可耐...... 香港還是一樣的烏煙瘴氣,世界還是充滿各種不公義的事情。之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還是一樣的抱怨下去,至死方休......

  然而,他們的眼神,卻讓我不敢抱怨下去。歲月和苦難在他們臉上留下的鑿痕,令我覺得生活中一切所謂的苦,根本就微不足道。那一幅幅黑白的定鏡,蘊藏著扣人心弦的力量,叫人不能逃避那堅毅不屈的眼神。

  這是一個關於冒險的故事,年青的哲華拉和他的朋友,騎著摩托車,橫渡拉丁美洲。年少輕狂的故事,總滲著一絲絲的浪漫。這一點點的浪漫,緣自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幻想;也來自我們那些自以為是的崇高理想。但當我們真正踏足這個世界時,才會領略到,浪漫終歸只存在於我們的幻想之中。哲古華拉明白了,哲古華拉的朋友,也明白了;觀眾,似乎也明白了......

  我羨慕哲古華拉能有這麼一段的經歷。有多少人可以像他一樣,不用顧慮生活,不用顧慮家人,就這樣上路,然後在旅途中認識這個世界,到頭來認識自己?或許哲古華拉會羨慕我們,不出門卻能知天下事,只要收看National Geographic和Discovery Channel,就可以知道拉丁美洲的風土人情;連上互聯網,就能找到印加遺跡的資料;甚至只要留意新聞報導,就體會到安地斯山脈原住民的生活苦況,然後安坐家中繼續享受科技帶來的方便,一邊填寫樂施會的捐助表格,心中想著自己有能力幫助有需要的人,定能不枉此生。

  這種想法,讓我覺得自己十分可笑。

  看看電視頻道的節目,讀讀互聯網上的資料,聽聽新聞,甚至看看一兩部如此這般的電影,就真能瞭解這個世界嗎?

  結果,那個離鄉別井,到處找工作的男人那穿透銀幕的眼神,讓我無地自容。那個不發一言,不徐不疾,背著大包小包走上山的原住民,讓我驚覺,那些所謂的苦,是多麼渺少......

  我永遠不會體驗到那些人的苦......

  《摩托日记》观后感(九):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今天再次重温了一遍摩托车日记,原以为不会再触动了,可是当看到格瓦拉拼命游向麻风病村的河对岸时,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那年,切格瓦拉24岁,而我,也到了24岁的年纪。

  一个富家子弟,因为冲动和好奇,和哥们踏上一次指向未来的冒险,呼啸的摩托车将拉丁美洲绮丽的风光撒在身边,路上的不公、感动、艳遇和割裂则将真实的生活展现在眼前。这对年轻的格瓦拉来说,是一次成人礼,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超脱,对日后成为共产主义的革命领袖奠定了基础。而我在电脑前,看着那些远方飘渺的树,无垠的草原,热带的大河光秃秃的山,心中同样激荡起莫名的感动。大环境下,当下的中国信仰已然崩溃,高昂的房价扼杀着年轻人的创造力,生存的压力让人迷失和焦躁,会有多少年轻人会开始属于自己的摩托车旅行,去探寻那个灵魂深处的自己,去想想,我能够为这个世界创造些什么?改变些什么?

  大一的时候,自己掏钱买了一本格瓦拉语录,纯粹是为那个被商标化叼根雪茄的大叔感到好奇。然后,便纯粹被书中洋溢着的激情、冒进、无可救药地浪漫主义所打动。一转眼五年过去,毕业了,工作了,失恋了,失业了,迷茫困顿过,焦躁激进过,恍然间不记得自己为什么出发。因为年轻的莽撞和脆弱,在现实中装得头破血流,便有点畏畏缩缩。说好的理想呢?说好的奋斗呢?说好的热忱和真挚呢?

  也许,这本摩托车日记,就是让自己找回当初的温存和感动,让自己不忘谋生之外,还有诗歌、爱情和赤子之心。就像影片末尾说的,”这不是一个动人的传说,而是两个年轻人生命中的一段真实经历,为了同样的渴望和梦想奋勇向前,我们的眼光是不是太狭隘了?太片面了?太激进了?我们的结论太唐突了?或许这次漫游美洲改变了我,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我。至少,我改变了很多。“

  如果生活给了我们别样的不爽,那就让我们面对现实,也让我们忠于理想

  《摩托日记》观后感(十):通过旅行改变自己

  我不去想切~格瓦拉是多么英雄式的人物,他在南美影响多大,全球的人提到自由,提到解放,无不提他。但这部片子里他也只是和我们同龄的少年,因为一场旅行改变了自己。所以旅行是那么有魅力,我感同身受,我可以产生共鸣,在旅行中陌生人不图回报所给予的帮助一次次敲击我们内心深处的灵魂,激发我们内心累积许久的善良与正义,我们不断被感动,又不断感动别人,这便是生活的意义。这个世界依然存在不公,但只要我们坚持善良与正义,让他一步步传下去,叩击人们麻木的心灵,终于一天会循环,那便是理想中的日子。无论我们是在经历磨难,还是在享受生活,我们都要让自己快乐,死很容易,活着才难,有勇气活着就是强者,快乐地活着便是生活的艺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