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合伙人》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合伙人》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1-21 20: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合伙人》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合伙人》是一部由约翰·威尔斯执导,本·阿弗莱克 / 凯文·科斯特纳 / 汤米·李·琼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合伙人》影评(一):一点共鸣

  一篇看来开头就知道结尾的片子,如果放在两年前也许就是时间消磨的甜点而已,算不上什么大餐。2012年初我也经历了一次残酷的裁员,片中Bobby让我想起了去年从震惊,到愤怒,到面对现实激情逐渐在不断找工作时的碰壁中消磨,从最初气氛地向管理层抛出那句话,“看着吧,你会后悔的”,签下辞退合同,和多年共事的同事们一一道别,然后经历近3个月的找工作过程,一开始心高气傲非总监不做,逐渐降低身段去迎合各种机会,慢慢的开始有面试,学会接受拒绝,无论是礼貌的那种还是无理的,结果都是一样心态精神状态在第二个月底的时候基本上到了谷底。

  每个月过万的房贷,嗷嗷待哺的小儿,父母的医疗费用,等等,压力在不断加大,但这些经济上的压力在最初几个月似乎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对自我的怀疑,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害怕。几次在面试结束后一身西装站在地铁站里不知往何处去,从站头坐到站尾,等到晚饭的时候堆起笑脸回家。白发在不断冒出,以前我不太相信一夜白头的说法,但经历这次裁员后我信了。

  事情在第三个月出现了转机,面试机会增多,最终通过朋友推荐选择了一个我不擅长的项目经理职位,但公司平台很大,相信以后能找到属于我自己的那一刻。

  有个朋友对我说过,(发生在我丢掉工作之前,我当时没有太多感觉),职场人生经历过一次裁员,人会变得更加成熟完整。通过这个经历,我才更能感觉到家庭重要家人支持关爱是非常难得的精神支柱,我感激我获得的每一样东西,无论是挫折还是成功拥有的还是失去的。

  一年后,我原谅了裁我的那个人

  《合伙人》影评(二):如何面对催悲的人生下半场?

  上一波A股行情最喷薄之时,正当红的一位某著名证券公司首席分析师预言,市场将进入牛市下半场。而满怀期待的大家等来的却是4000多点的一路狂跌。

  有歌儿唱得好,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可是,股市、人生,都是一样,当一切风光鼎盛之时,谁能平静接受股价或者身家的腰斩?

  《合伙人》描述的是08年金融海啸时美国某造船公司被裁失业的高管们的生活变化人人名车,家家豪宅,但既然是委身于公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这部电影就说得就是这催悲的人生下半场的残酷。

  韩寒曾做过一个比喻,正在KTV准备唱歌,结果被人把歌切了。所谓催悲的人生下半场,差不多也就是这种感受。不过更惨的是,不但歌被切了,还直接被人从KTV里赶了出来。

  三个主人公中最年轻的本.阿弗莱克还在一边玩着高尔夫一边信心百倍等待升职,两位老高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或在酒店里偷情,或在活动中露脸,不但展现了成功人士得意满足,也尽显主流社会旺盛的勃勃生机

  但失业后,下半场的催悲就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两位老高管的出路,一个是自杀,一个是自己筹资设法让停工的厂子恢复起来并安排被厂方辞退的旧部上班。

  如果说这两个人比较极端,本.阿弗莱克演的这个第一主人公反映了多数人的情况——还不起房贷,付不起孩子参加活动的费用,卖掉车子......最大的无奈来自被人拒绝。一个37岁男人卖身无门,这种挫折感、无力感,足以吞噬掉一切。最终,只好寄人篱下在自己看不起的木匠大舅哥那里干体力活维持生计,渡过难关。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卡尼曼教授发现了一个有趣心理现象人们对同样数量的损失和赢利感受相当不同简单地说,就是丢掉10元钱所带来的不愉快感受要比捡到10元钱所带来的愉悦感受强烈得多。比如,在一个人加薪时,他可能不会在乎什么,但如果要他减薪时问题就来了。

  所以,比起底层人士,成功人士在催悲的人生下半场会过得更不如意。因为,人对曾经拥有过而失去的会更在乎。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曾经写过一篇《后成功时代》,就将许多人成功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描写地淋漓尽致

  人的价值是什么?

  是每月打入工资卡的薪水金额?还是有多少人冲你微笑赞美?还是什么长什么总的头衔?

  都是,也都不是。

  说是,是因为那些东西确实给你带来了荣耀和高品质的生活;说不是,是因为即使那些东西失去了,并不意味着说你没有价值

  在大时代的萧条面前,老无所依的悲哀可以杀死一个人,其实是因为对自身价值失去的恐惧

  听过一个广播节目,梁冬和吴伯凡的《冬吴相对论》中有期主题是“尴尬的70后”。说的是70后其实机会很不错,相对竞争没那么激烈,又赶上网络兴起,多数有体面的工作和收入,但由于过早的放弃学习和进取,在后来的竞争中逐渐被淘汰。其实,这才是对自身价值的漠视和损害。

  在应对“中年危机”中,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及其作者推荐的西塞罗的《论老年》和富兰克林自传,让我获益匪浅。如果再来一次大牛市,我们应能比在股市6000时更为清醒,人可以通过读书获得知识,可以思考获得智慧,可以交友磨砺品格,但人的体验却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替代不了的。

  当然,包括痛苦,包括这催悲的人生下半场。无论如何,人其实都是在应对前所未有的危机。

  其实,与成功相比,苦难似乎更是人生的真谛

  最后,这个电影的海报很有意思,两个人在走钢丝中对视,底下一群西装革履的人在张望。那是他们的更高层吗?那是更成功的人士吗?如果是的话,他们其实更加催悲。

  《合伙人》影评(三):企业的人

  企业风暴, 合伙人, 公司的人, 几个中文译名比较下来, 觉得企业的人最为合适.

  前两者听起来给人一种误导以为会有剧情, 而影片算不上有非常强烈的剧情线索,也绝对算不上是励志片, 写实主义独立电影倒是比较贴切. 于是公司的人, 可能更加符合写实.

  公司的人, 无论在公司辉煌你在公司叱咤风云之时, 还是在金融危机来临,公司摇摇欲坠那刻. 你选择了公司, 选择了风险. 没有参军, 没有当公务员, 没有选择事业单位. 因为你是这样一种人, 享受冒险. 好像海报一样, 公司的人, 走钢索的人.

  公司本不是慈善机构, 一切活动的目的自然离不开最根本的盈利, 尤其是一家上市公司. 当股东的压力明明白白的摆在面前的时候, 即使是昔日一同并肩创业一步步走来的最好的朋友, 也能将你裁员. 公司的人, 不仅冒险, 并且挑战利益道德平衡.

  吸引本阿弗莱克, 汤米里琼斯,凯文科斯特纳来参演的是什么? 想来应该是影片的题材金融危机. 任何一个美国人, 都亲身经历了这样一次必将载入史册的金融危机. 作为写实的独立电影, 多少总应该为人们留下些什么.

  毕竟不是记录片, 应该说并非最直接的反应了金融危机的现实. 结尾还是善良的给人以美好信心. 实际上, 危机带来的效应直到现在一直延续. 更加直白的一点是, 影片中拯救Bobby的建筑业恰恰是此次金融危机最受影响行业.

  《合伙人》影评(四):单位人的悲歌

  前些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去理发,理发师都说生意比克林顿那时少了三分之一都不止。经济起伏,人总得理发,不过美国本来就秃顶多,有的人一寻思,跑到沃尔玛,买套二三十块钱的理发工具,回家自己理。

  漫长的衰退,使得很多中产家庭一蹶不振,有的很悲惨,房子银行收走,子女学业不继。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时候还是很残酷的。最需要工作的人,比如没稳定身份的外国人,得了大病的,刚来没经验的,或是体弱老迈的。公司裁员的时候,说裁就给裁了,没人同情你自己或家里的状况

  关于经济萧条中的挣扎,好莱坞拍了不少电影。由于制作周期问题,在经济逐渐复苏的年代才一一发行。 前些天我看了一部片子叫《外包》(outsourced),讲述的是一个美国经理人的工作被外包到了印度,自己被外派到印度培训接任者的悲喜剧。 这些影片多半站在小人物一边,把大企业塑造为负面形象 —— 好莱坞和共和党水火不容,相互抹黑。电影这种用来零售的文化,更需要取悦大众而非大老板 ——投资人除外。

  2010年的《The Company Man》也是一部以经济萧条为背景的电影。 影片开始,几个经理人根本想象不到自己面临的危机,每天西装革履,信心十足地去上班。大老板塞林格拿着被奥巴马用 “荒淫无耻”(obscene)来形容的薪酬,却为了利润,一拨拨裁掉自己的属下,不管被裁者是不是家破人亡。美国保守势力常为大企业主辩护,说维护他们的积极性,经济就有活力。这种说法只能在理论层面说,对现实无比简化。现实中,很多业主并不会把省下来的钱拿出来投资再生产,或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他们更倾向于把钱拿来享受。500块的午餐、5000块一晚的酒店,习惯了谁都觉得受用。至于就业机会 —— 增加人手有时候反影响效率减员增效是更常见的选择。

  片中几个不幸下岗的中层经理人和高管,把一生黄金时期交给了片中的造船公司。37岁的鲍比(Ben Affleck饰),家里养着大房子和豪车,还有维持中产体面的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证。首先被裁的他,无法接受事实,认为很快会找到新的工作。结果怎么也找不到,只好屈尊跟大舅子做建筑工程。去年有位国家领导曾称,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没有尊严,这话说得还颇到位。工作不光是生计,很多人靠它认知自己的个人价值。鲍比的失业,毁了他的自尊,他甚至出现了性无能。有一份工作,尚能养家的人,可能把生活中的一切视作天经地义,甚至没事找事一旦失去,才会觉得生活不堪一击,维系体面的一切实体和象征,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唏哩哗啦倒掉。

  不久前看到一篇小文,说人遭逢逆境,恰如开水煮物:鸡蛋软的能煮硬;胡萝卜硬的能煮软;而咖啡豆,会保持原样。同样的逆境,一个人怎么应对,能看出英雄或狗熊本色。人之所以为人,而非靠着本能行事的禽兽,是因我们有着自由意志,可以去选择,包括在逆境中的取舍。片中三个失业男人,和他们的妻子,在逆境中反应大不相同

  鲍比和太太关系本来糟糕儿子貌似是太太和前夫所生,一家人关系从冷淡到紧张。鲍比长时间失业,他的太太表现出惊人的忍耐、担当和宽容,对丈夫百般扶持,不让他就此倒下去。鲍比被这种倒霉磨砺了出来,抛弃了虚荣,也变得坚强勇敢,从头来过,不再害怕丢工。经此一事,两人成了患难夫妻,关系好转。这种温暖故事,我在认识的一对中国夫妇身上还真看到过。这样的人,总是让我们看到人性中的美好一面

  另外一个被裁掉的高管菲尔就没这么幸运,他就好比那根胡萝卜,先硬后软。他原来是老板身边红人。被裁之后,由于年龄大了,找工作难如上青天。他从焊工做起,一路发展,一生卖给了公司,被辞退非常不能接受。夜晚他回到公司外头,对着大楼扔石头,狂骂。他觉得一辈子完了。他更觉得不平的是,世界并没有和他一样停下来,人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一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的落伍感油然而生。而他的妻子,害怕被邻居笑话,让他每天背着公文包出去,按点“上下班”。渐渐地,他不去再就业中心了,而去酒吧买醉。一方倒霉 ,另一方落井下石日子就一团黑,没法过。 没有了单位可回,家里冷若冰霜,他觉得活着没意思,寻了短见。得知消息,公司老板连葬礼都懒得去参加。

  而汤米·李·琼斯扮演的合伙人之一基恩,好比是咖啡豆,从头到尾变化倒是不大。他对于事态,有一种无法力挽狂澜的无奈,但也没自暴自弃。他的妻子贪慕虚荣,讲究奢华享受,自己出个门,还想调用公司商务飞机。基恩丢工后,两人索性散伙。不幸的是,他找的小三,正是公司里负责裁人的Sally,也非善类,基恩在感情上两头不着地,很失落。他决定在事业上重整旗鼓,影片快结束前,他买下了船厂,召集旧部,准备重新开工。

  基恩感慨,过去大家造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现在都是帐面上数字。这种怀旧倒也符合时代心声。实体经济时代,大家生产钢铁,制造汽车产品有形而实在。后来“知识经济”粉墨登场,制造业转移,工作者开始制造泡沫和泡沫的衍生物,并互相销售。经过1990年代的网络泡沫,和2000后的金融危机,美国人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十年下来,我注意到,美国的中国制造产品日渐减少。同时间,美国制造而卖到中国的东西日渐增多:乔治亚的筷子,西弗吉尼亚的探矿设备,俄克拉荷马的天然气脱水设备。美国恐怕是被虚拟经济搞怕了,而“世界工厂”中国,也被污染搞怕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么变化下也好。

  此片豆瓣译名为 《合伙人》,不大准确。被裁的合伙人只有一个。美国有The organization man, the company man的说法,类似于中国“单位人”一说。美国过去一些企业里, 新泽西的约翰逊教授写过一本书《工作的语言》(Johnson, C. S. (2009). The language of work :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t Lukens Steel, 1810 to 1925. Amityville, N.Y., Baywood Pub. Co. )介绍了美国卢肯斯钢铁厂。该厂1810年左右的创立,到美国制造业出现危机之前的1998年才卖掉,很多工人祖祖辈辈在这里上班,甚至子承父业,一家人工种都一样。这里人们的归属感和国内我们说的“单位”非常类似。这都是工业时代的一种工作模式。人生无常,以后换工作、甚至短暂失业,很多人都会遇到。电影里的问题有一定普遍性。即便美国制造业复现繁荣,人的工作观念也会变化,稳定的感觉,恐怕只会成为传说。不稳定才是常态。现在要是听说某个人在某公司做了七八年,周围人都会大跌眼镜。工作不稳定,而人随着年岁增长,失去了折腾的精力意愿,这会成为一个不易解决的矛盾。解决的办法可能还是要有过硬的一技之长,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优势区间(niche)。片中的鲍比37岁找不到工作,因为他学的是大路货MBA, 技能模糊。我这里有个朋友也学了MBA, 但考了注册会计师,算有专长,职业道路就开阔多了。

  恕我孤陋寡闻,导演John Wells以前并不知晓,其他演员则群星灿烂:比如帅哥Ben Affleck和实力强劲的 Tommy Lee Jones。扮演《与狼共舞》主角的Kevin Costner,在片中不过是个扮演大舅子的小配角,但大家演得都颇出色。和刘欢《从头再来》这种唱给下岗工人听的歌曲一样,拍这些失业者的电影,自然免不了煽情和励志,但总的来说,此片发人深省,是部被低估的好片子。

  《合伙人》影评(五):无力的呐喊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其历史源远流长。很多人甚至认为,真实的生活比一切都要高贵。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论点虽然武断,但确实有其道理,特别是考虑到展现现实往往在艺术成就之外,也有其社会和政治意义。因此在美国经历有史以来第二严重的金融危机之际,很多艺术家都觉得自己有责任拍一部有现实意义的影片来回馈社会。

  这么想的不仅是创作者,还有评论家。早在《在云上》推出之际,《纽约时报》就说该片时间很巧,是少数能够和现实相关的影片。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在云上》其实只是对资本主义的批评、和这次大衰退并没有关系,也知道一部影片从立意到出品往往有很长一段时间,还知道在经济不好的时候观众更愿意观看逃避现实的娱乐,但《纽约时报》还是坚称《在云上》和现实有关系。

  因此,当一部真正以大衰退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以及失业为主题的《公司的人》出品后,评论界对其赞不绝口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这些评论家忽略了一个很小的问题:立意好的片子未必拍出来也是好片子。

  电影讲的故事很简单,一家大公司在经济危机时为了保持自己的股价,不得不炒了一堆员工,其中即包括汤米•李•琼斯这样的栋梁,也有本•阿弗莱克这样的小字辈,还有克里斯•库伯这样夹在中间的。通过展示他们的人生,导演企图说明美国经济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公司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影片虽然以现实为主题,但并不基于现实。影片更像是从《纽约时报》各文章拼凑在一起的“乱炖”,但缺乏的就是生活的真实。导演希望控诉资本主义,就安排了公司可能被收购的细节。导演希望讨论美国过去努力工作和现在金融魔术的区别,就多了一个凯文•科斯特纳的买大块的角色以便和“邪恶”的管理者产生鲜明的对比。片子中导演有很多类似的想法,可以看得出来他有很多话要说。

  问题是,他这些想法即不新鲜,也没有深度,而且只能通过呐喊来表达自己的主题。比如希望说明公司高管都是恶棍时,科斯特纳必须无中生有的大喊:“高管的薪水是一般员工的700倍,他们真的比一般员工更努力的工作700倍吗?”

  按《故事》的说法,不能将主题电影化是创作者很大的问题。《公司的人》的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导演没有一个想法能够电影化,或者说有趣的电影化,最终只能用一个接一个的呐喊和一个接一个的俗套来让情节前进。为了让故事更加有趣,导演还在漫长的第二场戏中增加了辅助情节来抓观众的注意力。但这一切都无法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即使如此,如果《公司的人》真的“真”,那么还可以成为有力度的作品,毕竟现实的震撼力是无限的。但就连远在象牙塔、对本片喜爱有加的《纽约时报》都不得不承认,本片拍的不是现实生活。这样一来,本片成了导演技巧不精的意淫,有人可能会喜欢,有人可能会认为他无病呻吟。我恰好属于第二种。

  《合伙人》影评(六):合伙人

  康纳斯是国际大型交通系统制造商GTX的区域销售经理,年薪12万美元,有大房子、豪华车和美丽的妻子、两个孩子。所有的一切看上去全都很完美,然而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影响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某一天,康纳斯被解雇了,支付给他的只是3个月的工资和就业咨询。被解雇后康纳斯无法适应失业的生活,依旧维持着过去生活的“品质”,也正是我们所谓的“倒驴不倒驾”。即便是有些低职位的工作机会他也根本不去。不过在坚持了数个月以后,他终于坚持不住了,卖掉了车和房子,去做了一份之前根本不屑一顾的装修工人的工作。自此以后他的生活有了改变,他慢慢领会到生活原本的样子。不过他的旧时同事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他的老上司--菲尔也被解雇,在经过数个月的找工作、与年轻人竞争同一个职位后,他对于生活完全失望,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而,大多数人的生活还要继续,在康纳斯的不断努力下,他又找到了一份他所熟悉的工作,开始全新的生活;原GTX的第一副总裁在失业后,经过了几个月沉沦,重新创业。。。

  本片将目光对准了金融危机下的个体,希望跳出公司、组织层面阴谋论的视角,更全面地反映那场金融危机对美国普通人生活的影响。片中主线、副线交织,本·阿弗莱克和汤米·李·琼斯对于片中角色的诠释细致入微,真实的表现了人们在失业后沮丧、失落、缺少安全感的情绪,这样容易引起具有相同经历的人们的共鸣,在时下具有现实意义。本片对于生活的真实表现,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都是看点,值得观众仔细品味。

  《合伙人》影评(七):如果是在某国。。

  万善的new society,取消了大锅饭的,取消了包办婚姻的,还取消铁饭碗。

  我们这一批,小时候没经历过大跃进,没吃过大锅饭;读书时,又没有了大学生报送制度,可以稳稳当当得个工作干一辈子不用愁;天朝的大学年年扩招,导致本科生跟麻豆一样多,硕士也就顶多是个必须,不是博士,都不好意思开口,因为人家海归博士后还米发言呐。

  在企业里干,谁也不曾真的想过,突然有一天,和往常一样去上班,就遭遇了解雇了吧?哪怕你是企业最红的能人(例如影片的男主角本阿弗莱克饰演),你曾经的销售业绩是最佳,你的人际关系还不错。。没用的,遭遇过金融危机都知道,要砍就得从工资最高的开始砍,节约成本呗。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要得到同情可怜,还不如去教堂求神父。

  保时捷卖了,房子卖了,连儿子的玩具都付不起了;原是家庭主妇的太太得去找份兼职的工,再不情愿也唯有搬回去和父母住,儿子和女子也只得同居一屋。。。。。。轰然倒塌,如果你是唯一经济支柱,这可能就是没有工作的直接下场。

  仔细想想,也并无不可能。

  人家美国是这个样子,那么天朝呢。我知道,有很多人结婚的婚房是父母付首付的,若是没有工作了,是不是房子也会因为付不起贷款而被收回呢?天朝笑而不语,其实暗暗在说:别做梦了,你就是还得起,70年后,还是归我滴。

  gene说得一句话,很残忍也很经典:最惨的是,世界不会就此停下来。

  话说,投身建筑业,确实是个不错滴选择。女孩选老公,还真得看看这人的体力体魄体形,现在有份体面的工作不打紧,万一要有个三长两短滴,至少还能做个建筑工人啊。就看你能不能陪伴着撑过缓冲期啦。

  结局蛮亮的。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是做不了好的木匠的。

  “I will win. why? bcz I have faith, courage and enthusiasm。”

  毕竟不是每天都是金融危机的,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因为我们有信念,勇气和热情。

  《合伙人》影评(八):鸡蛋该放几个篮子里

  时不时地把这部电影拉出来翻一翻,倒也不是因为他们金融危机被裁员了然后不得已去创业有多感人,是我看一次都被吓一次,活在这么一个消息不闭塞的年代,可是就有人知道金融危机要来了,就是有人死到临头都感觉不到。这种事情谁知道下一个金融危机就掉到你头上了,让你全家老少吃不了兜着走。可能现在我们还年轻,这里失业了去那里,这国危机了去那国,可年纪再大点呢,成家了呢,你拖家带口跑啊?就算没成家,已经形成的固有消费习惯是不是你的账单再也还不起了。

  不谈年纪的话,谈行业,有人觉得金融危机哦,好远啊,那是企业家,政治家,金融街该担心的事情吧,怎么说呢,那你还是读读书长点心吧。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就是让地球都抖三抖的事情啊,看看这部电影,很巧啊,本阿弗莱克也演过珍珠港啊,其实大萧条跟战争带来的问题和后遗症也没差多少级别啊,小则丢钱,大则丢命。不管你在哪个行业,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躲也躲不过的。真正倒霉的是什么人,不是那些每天关注经济走势,全球动向的大财阀,我们的教科书里也经常称人家为资本主义家(拜托,我朝就没有资本主义家啦?),人家是知道金融危机要来的,今天以色列打个仗,明天西伯利亚挂个风,后天这里原油上涨,大后天那里通货紧缩,我们也就看到表层,人家读出来的是大数据。最后倒霉的不就是像电影里的你我他么。好吧,可能你看过电影了发现你连电影里的你我他都不如,所以信息传到你手里也不知道是经过多少手了。

  前几天听我自己掏腰包买的课,美国的许多个Ultra Rich的中一个的自己讲的,他也有说,人们不能坐等经济危机来了再有所反应啊,你要去学习经济危机什么时候会来,你要会大致的预测,实在预测不了,你要学会和正确的人打交道,也就是你自己预测不了没关系,你要认识那些走在前沿的人,或者以上你都做不到,你至少要学会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吧,所以他反对9-5 grind啊,也就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形态,因为这一方面决定了你一天也没什么时间学习新知识了,另一方决定了你也就这一种收入形态,再一方面决定了你每天在办公桌前也就是跟实力跟你一样所以坐在你一层的人们交流信息与心得。

  我倒不是站在什么制高点,我自己也就是个你我他,所以我看了这个电影我看一次吓一次。看看影评吧好像大多数讨论的跟电影的侧重点也是一样,因为电影讲的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到底怎么面对。可我倒是耿耿于怀,是不是有天经济危机或者只是行业竞争(比方苹果导致的我们这的黑莓大规模裁员一样)就降到我们身上,没有一点点防备,别嘲笑电影里的人没有一丝丝防备啊,放你身上还不如人家呢。

  写着写着有点忘了要拿什么结尾了。那就这样吧。不如健个身,美个容吧,至少经融危机的时候你可以潇洒地说一句:没事,我长得帅,我可以活。

  .S. 想起了Lucy Liu接受采访时候说到的她爸爸教她要存有一份面对工作时候说走就走糊老板一脸的fuck you money。不知道这个采访的自行搜索吧。

  《合伙人》影评(九):这是真实的美国

  真实的美国就是这样,管理高层是为股东负责,也就是为富人服务的,不是为员工服务的,不管你有多老有多大的生活压力,只要公司利下降了,为了在市场中生存,就要以员工的牺牲来保全自己。金融危机里已经显示了很清楚了,那个时候美国真的有人自杀还有的把全家人都杀了再自杀的。血淋林的现实就是,美国是一个不讲道德不讲人情只讲法律和生存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这里挣扎为了努力过上经济富裕的生活。

  可是美国人也确实太奢侈了,一个年薪才16万的人竟然开保时捷,买价值100万的房子,还要上高尔夫的课。要知道年薪20万在美国也只是个中产而已。一个意气风发的MBA去做装修工,心里要过多少坎儿才能接受呢,但是现实当前,不得不低头。一个快60岁的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老人竟然只能自杀,而老板知道后简简单单的轻声说句不管痛痒的I'm sorry就完了,还要给自己找出多吗冠冕堂皇的理由。以此凸显,美国社会是这样的一边厢是富得流油的高高在上的富豪,一边厢是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中层管理者。真实的美国太过现实、功利,和欧洲的政府和人权工会等注重保护员工利益有很大差距。美国奉行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法宝,所以美国人的精神就是永不放弃,永远都要去拼搏。

  结尾处,导演开出的药方就是只要有信心、勇气、热情,一切都会好的。(I will win.Why? Because I have faith, courage, enthusiasm.) 真实的美国是这样吗?

  《合伙人》影评(十):国企,外企...前途.命运

  这几年开始完全进入电子行业,看到的名声显赫的企业不少...

  回顾自己工作后的经历,<The Company Men> 是乎变得如此释然

  这个世界永远是以财富和权利来衡量每件事情的成败,以至于大多数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前途.

  国企未来会如何???

  很沉重很敏感的话题...呵呵...现在最擅长的 PRICE UP UP UP

  这里不是来分析问题的,看了这部影片, 却分明看见了一个虚弱构架,疯狂的灵魂,茫然的希望, 需要拯救,却无从下手,GDP的脂粉现在好像也涂抹不出一张光鲜靓丽的脸面来,如同牙床上正在坏死的神经.

  没有前瞻性的国企是不会给国家带来前瞻性的未来,

  决策者的智慧和能力,总有一天是要给赋予自己权利和财富的祖国一个交代的(未来国家的前途,百姓的命运)

  外企在中国的几十年,功过是非,现在评价为时尚早

  凡事都有两面性,能吸收优秀的一面,那么真是再造菩萨,

  倘若阴暗那面影响甚深,芸芸众生,是否会遭罪一番

  个人的前途,多在个人修为,但是社会环境却是个重要客观条件

  没有了机会何来前途, 似乎环境决定命运更多一些,至少电影里的结局给人的感觉如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