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争与和平》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10篇

2018-01-23 20:0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10篇

  《战争和平》是一部由汤姆·哈伯执导,保罗·达诺 / 莉莉·詹姆斯 / 詹姆斯·诺顿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爱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一):死亡与宽恕

  这部作品中最深层次的两个主题当属死亡与宽恕,剧中台词频频出现的“death”和“forgive”就是最好的印证。剧中几个死亡与宽恕交织的场景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德洛科夫在战场上请求皮埃尔宽恕,两人相拥的画面;在战地医疗手术台上,安德烈原谅阿纳托利握紧他的手那一幕;在监狱里,农奴囚犯与皮埃尔分享食物的一幕。在战争动荡年代个体命运就像蜉蝣一样,只能随时势没有目的地漂浮,每一天都需要做好“今天是最后一天”的准备活下去。正是这种死亡的现实压迫感,让人不得不在上帝面前卑躬屈膝,明白仇恨是多么地可笑。但是,宽恕从来都不是基督徒的特权与义务,而是每个人可以选择的,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和解的终极方式。只是相比之下,笃信者与真正看尽世间苦难的人更容易理解宽恕的深意。死亡是自身肉体与外在世界的终极和解,宽恕则是个体内在与上帝之间的终极和解,这一要义的贯穿,正是托尔斯泰这部作品最伟大之处。而这部剧通过演员精彩绝伦表演镜头巧妙的运用乃至鬼才式的背景音乐,精妙地向观众诠释了这两大主题的内涵,并能通过画面与对话将这种感动震撼深植于人的心中。就凭这一点,我给满分。

  这一罐鸡汤灌得我心悦诚服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二):我们无法从臆想中感知生活

  第二次接触托尔斯泰的巨著,人物关系比安娜卡列尼娜要复杂的多。倒是这些年偏爱英剧,女主角是唐顿的rose小姐自然喜欢不行

  没有看过原著,前三季的节奏很慢,一度想弃了,可不得不承认前期铺垫很重要,而本剧的高潮在于第五集和第六集。

  安德烈在营地见到了正在被锯腿的诱拐娜塔莎的情敌,瞬间懂得了死之可怖,生之可贵。受伤之前他无法原谅娜塔莎的背叛,就像他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死亡。临死之前他握住娜塔莎的手请求他的原谅,终于袒露自己内心爱意,不再被世俗所困而回归真实质朴的内心。安德烈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如此坚强

  娜塔莎,我最爱的姑娘,她是如此的明亮活泼,以至于她无论犯下的任何错误都会被原谅。更何况她只是个被引诱的冲动少女。有人说她见一个爱一个,其实不是这样,娜塔莎干净纯洁成长过程中她一直被善待,从而对人少了戒备之心,容易被居心叵测的人趁虚而入。在每一个少女时代总会有那么一个冲动的时刻想要逃离原来安定的生活,这些都只能说明她涉世未深而并不是三心二意。

  玛利亚是本剧除了小胖子皮埃尔之外我最喜欢的人。同样她和皮埃尔一样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信仰。她沉默,笨拙,不美,可这些特征在她的仁慈之下根本微不足道。她原谅了临终前对她言辞苛刻的父亲,她无怨无悔的照顾安德烈的儿子,她能看到皮埃尔的一颗质朴之心。所以当她这样一个平淡无奇的姑娘可以被一直长不大的男人尼古拉爱上时并不违和。有时候爱情的发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就是这样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本剧男主对我来说无疑就是皮埃尔的成长。他从一个冲动,可笑,满脑子理想主义傻瓜蜕变成了满脑子理想主义的男人。是的,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放弃善良的仁爱之心。无论是面对海伦与朋友的背叛还是面对战争。从一开始对拿破仑的痴迷到亲历战争后明白黎民百姓面对的苦难,他完全将内心中英雄的拿破仑打碎,开始真正体会生活,真正明白爱与恨,生与死的意义。就像他在狱中与贫寒却没有失去希望的农奴分食一颗土豆,对仁慈与人性产生强大的悲悯知情。我甚至觉得正是因为他如此美好,他原谅了特洛霍夫与妻子的背叛,被俘之后被特洛霍夫所救一切都有迹可循,所以他一直被命运所善待。他爱娜塔莎,爱的沉默又深沉,在每一个娜塔莎需要他的时刻他永远都在她身边。在一个个无眠的夜里他终于勇敢袒露自己的感情获得幸福

  他们在战争中成长,在战争中相爱与分离,每个人在命运的面前都渺小如蝼蚁,只有踏踏实实的在生活中,遭受真正的挫折才能够算是真正的活过,理想主义者永远无法在臆想中感知生活。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三):随便想想

  总是觉得,自己想要看到那个更广阔绚烂的世界,却又不愿自己一点点失去安然于世的快乐

  但终于明白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非走到多远,读到多少,而是要在这过程中沉淀生命的厚度。

  人生最难的是活的从容,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要你学会该怎样从容面对。痛苦不是不幸,不幸也不是痛苦,只是人生的经历罢了。

  我喜欢那些反面人物,他们邪恶,他们在痛苦中死去,他们也让善良的人们可以施展善良。

  其实并无完全意义上的“好人”,每个人物都有其正反两面,这才是真实的“人”。看惯了无懈可击的大英雄,更喜欢真实的故事,和真实的人。或许是因为可以看到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自己。邪恶的人身上有我,可爱的人身上也有我,渐渐明白,我不会是纯洁高尚的圣人,也不会是无恶不作的恶棍,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有我的自私,也有我的爱。

  许多事情要去经历,才能懂得。不管是好事坏事情,不需要害怕,去经历。只要活着,就会遇到幸福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四):Beloved Andrei

  如若这世上曾出现过一个人,他使你深信,在你的余生之中,你不会再爱上任何一个其他人……

  安德烈就是我心目中的这般的男子。尽管他的基因里仍遗留着他父亲顽固的思想——无法忍受娜塔莎的背叛,但他身上的忧郁气息,以及与皮埃尔不同的真正贵族气质,深深地吸引着我,以至于我无法理解娜塔莎在其死后的移情,虽然早在开头结局已写好(娜塔莎最先爱上并且从未忘记的其实是皮埃尔)。

  这怪只能怪剧集的安排。BBC能在六集中浓缩了近1100千字的小说而且有条不紊地展开已属不易,而且紧凑的剧情能避开无趣的家庭琐事。但这同样带来弊端,托尔斯泰引以为傲的人物心理描写不见了,至少是不完整,使得许多重要情节的转折变得ridiculous。譬如娜塔莎对皮埃尔妻弟不可抑制的爱(其实娜塔莎绝大多数情感的转变和宣泄我都不能理解)。

  James Norton made me fall in love with Prince Andrei so much that I could not even bear it after his death.

  . Natasha确实在成年后变得光彩照人,但在这样的剧情安排和Lily James的演绎下,她表现得有些神经质,至少不够讨喜到能被接受作为Andrei的true lover。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五):不幸的家庭,只有一种悲剧

  以前我总觉得俄文名字太长,以至于总是记不住谁是谁,所以从来看不下去大部头——出场人物寥寥短篇除外。《战争与和平》原书动念翻过几次,总是读了几页又匆匆放下:海伦娜那么美,可是谁要看社交场上连篇累牍错综复杂的关系叙述?娜塔莎少女情怀总是诗——可是笨蛋如我,当初连《红楼梦》里的少女情怀都觉得索然无趣。说好的战争呢——却不如想象中白刃交加热血相逢。

  用朋友当年的一句话来说,这本书太耐看了,以至于我每次翻开就睡着,永远读不完。

  ================

  所以当我打开BBC这部剧集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只是百无聊赖,想找点东西打发时光

  没想到意外好看

  作为非原著党,我没法评论,基于原著改编的成与败。只是单纯从剧集角度来讲,几个家庭的故事都说得很圆满(虽然才出到第5集,剧透党们已经提前告知了结局)。战争的背景浓烈重彩,和平时期短暂歌舞升平浮光掠影的小确幸,也得以深刻地勾勒出来。

  以前看到有人把《战争与和平》跟《红楼梦》相比,我嗤之以鼻。现在才得以理解,这二者的确可以相提并论。只是BBC删繁就简,将镜头聚焦在几个主角家庭的爱与愁——虽然托翁说,天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痛苦。但我持相反意见——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走运;倒是不幸的家庭,表面上各有不同的烦恼,但其不幸总来自相同的根源。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看看两个主要的家庭:

  1. 安德烈和玛利亚。

  安德烈的两任爱人:丽莎和娜塔莎。丽莎头脑简单,娜塔莎也好不到哪里去。安德烈对她俩都是迅速坠入爱河,目眩神迷,心神激荡。然而一个的结局是在婚后失去激情,一个则在安德烈离开的短短一年里移情别恋另觅新欢。Poor安德烈,自始至终,爱的是同一个人——一个单纯快乐、能折射他对激情的渴求的影子。所以安德烈的死反而恰如其分——如果爱的是激情,那么不如在激情未褪之前死去,可以留下爱情永存的幻影。

  玛利亚的两任爱人:阿纳托利和尼古拉。阿纳托利和尼古拉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一个是浪荡子,一个是败家子;只是阿纳托利本质更坏一些,是狂徒和赌徒,而尼古拉则是出于从小的骄纵惯溺。而对玛利亚来说,她爱上他们的理由也完全相同——他们好也罢,坏也罢,其实跟她无关;他们都是从当前生活里拯救她的英雄而已。如果玛利亚有幸福的可能——那也是出于侥幸,尼古拉终究不是第二个阿纳托利。

  所以安德烈最后上战场前对玛利亚说的话是对他们生活的精确总结:你留在这里,仅仅是因为你是女子,走不出去。安德烈对激情的渴望,玛利亚对英雄情结的沉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他们脾气暴躁、性情古怪的老爹营造的僵死的家庭氛围逃避。在这种逃避心理之下,得到幸福和中彩票的几率无异。

  2. 娜塔莎和尼古拉。

  借用他人的一句评论,娜塔莎跟剧里出现的所有主要男性角色都有感情纠葛。如果说海伦娜是出于道德败坏而毫无顾虑地享受贪婪,娜塔莎的悲剧则在于,她既囿于良知和道德、却也肆无忌惮放纵自己对感情的索取。她和安德烈的悲剧,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安德烈父亲的阻挠,但另一个方面,致使娜塔莎被阿纳托利引诱的原因,是娜塔莎对浪漫的、无条件感情的强烈渴望。这一点上,娜塔莎跟尼古拉如出一辙——尼古拉对表妹索尼娅说,我爱你,但我不能保证不爱上别人,而他也确实这样做了。

  这就引发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尼古拉和娜塔莎的父母明明对子女仁慈宠爱,家里经济条件虽然不好,但从小仍然让兄妹俩、包括索尼娅,无忧无虑地富足成长。为何反而尼古拉成为了败家子和负心汉,而娜塔莎则背叛婚约几乎导致身败名裂的下场?

  问题就出在,这对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有条件的溺爱。当家庭条件宽裕时,索尼娅是乖巧的表亲,尼古拉即使一掷千金仍是温顺的儿子。当经济情况危急时,一旦不能遂愿,索尼娅就变成了这对父母口中的扫把星,而尼古拉连上战场也得不到祝福。表面上尼古拉和娜塔莎拥有很多的爱,但做子女的怎么会不清楚了解,自己父母最细微的心理动机?跟在缺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不同,拥有爱却从不曾真正拥有无条件的爱,才引发了尼古拉不负责任的自行堕落,和娜塔莎对幻梦一般的恋爱的极度渴求。这种意义上,尼古拉和娜塔莎是全剧最幸运的人——英雄救美的情节,让尼古拉这个自幼长于妇人之手的软弱男孩,尝到了浪漫爱情的滋味;索尼娅固然温柔忠贞,可是太无趣;相比之下,玛利亚的爱是至诚奉献的,这从她对父亲的服从上就可以看出来,懂得的人自然能领略这种精神力量的销魂滋味。而皮埃尔则自始至终对娜塔莎默默陪伴、奔走付出,虽然这个胖子既笨拙又无趣,但他的宽容、陪伴、无休止付出,却是娜塔莎真正需要的。

  ========================

  《战争与和平》终究只是一本小说、一部电视剧而已。在实际生活里,安德烈也许一辈子跟丽莎过着令人窒息的婚姻;玛利亚也许被阿纳托利巧言令色骗到手,却发现真相愤然离婚,终究郁郁一生。娜塔莎也许一辈子遇不到她内心认定理想的爱情。尼古拉也许跟索尼娅结了婚,然后继续当一个外表成熟小孩,生活在婆媳无止境的争吵里,以滥饮、狂赌打发烦闷。

  这些不幸都万变不离其宗:得到的非你想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的却得不到。所以,——所以,也许有一万种方式改写结局,而有9999种方式导致悲剧。而我们感叹的、惋惜的、喜欢的以及厌恶的,也许只是出于托翁的悲天悯人——把真实的世界撕开一角,浅观辄止,再将创口默默合上,

  ——不是所有的悲剧都教人恸哭,也不是所有喜剧都令人开怀大笑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六):他不了解她,只是爱着他。 ——谈谈尼古拉和玛丽亚

  托翁给我们带来了一幅宏大辽阔又精致细腻的历史画卷。相比之下,bbc的翻拍在刻画历史的沉重感上稍有欠缺,整部剧本也弱化了战争的部分。但是总体而言,改编剧中保留了小说中最经典的片段(如安德烈倒下看见蓝天、安德烈凝望那棵老橡树等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是一部比较精致细腻的名著改编剧。

  战争与和平中尼古拉与玛利亚坠入爱河是让我最意想不到也是最惊喜的情节。剧中,玛利亚对尼古拉说keep safe时的bgm让我难以忘怀。

  之前看到有人把尼古拉与阿纳托利相提并论,我觉得这种说法欠妥当。尽管玛利亚都为他们个心动不已过,但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安纳托利生性虚伪、放荡;尼古拉则善良、天真(这一点像极纳塔莎)。这也是为什么尼古拉被玛利亚深深吸引而阿纳托利只是觉得玛丽亚丑的可怕的原因。用托翁的话来说:“尼古拉的善良和天真无边无际”。在尼古拉身上我也看见了男孩到男人的蜕变。最后的尼古拉稳重大气、有责任感而且充满耐心,与昔日在钢琴边上同纳塔莎低声浅唱的他、第一次上战场懦弱胆怯的他完全不同。

  然后谈谈玛丽亚。

  我认为玛丽亚和尼古拉相爱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玛丽亚有着一颗宽容慈爱的心。她对别人的爱与悲悯,甚至向别人展示出的怯懦畏缩,都是她宗教情怀的体现。这种品性来源宗教又超越宗教,能够去激起人类心中最朴素也是最真挚的情感,而本质善良的尼古拉也深深被这样的气质吸引。

  有很多人同情索尼娅,认为她默默奉献着爱,从不要求什么,却终被抛弃。我们不排除玛丽亚的富有是造成尼古拉抛弃索尼娅的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玛丽亚身上也有很多索尼娅所不具备的品质,比如我之前提到的那些精神特质,因而玛丽亚是值得爱的。

  托尔斯泰对尼古拉的心理活动有过一段描写。在沃罗涅日,他是这样想的:

  “为什么我不自由呢?为什么我急于向索尼娅表白爱情呢?”他不知不觉地在心里比较这两者:一个精神天赋贫乏,一个则富有,他就由于贫乏而倍加珍视精神天赋。他在心里设想一下如果他没有受到约束,情况会怎样。他就会向她求婚,她就会成为他的妻子吧?不,他不能设想。他害怕起来,而他也想不出任何清晰的样子。他对索尼娅则早已描绘好一副未来的图景,而那一切都是简单明了的。其原因正是那一切都是想好了的,而且他知道索尼娅的全部情形;但对玛丽亚公爵小姐,他无法设想出未来的生活,因为他不了解她,只是爱着她。

  “他不了解她,只是爱着她。”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七):we must live, we must love, we must believe

  如果说演员的话,真的只能给三颗星,冲着改编还行,就加一颗星吧!整个片子没有历史的沉淀感,就像是在演戏,拨离了服装真的就是一部现代剧!全片唯独让我心动的就是圣诞节到农庄的大叔家聚餐,娜塔莎跳俄罗斯民族舞的那场戏,俄国感十足,感觉特别好!反倒是最不漂亮的公爵小姐玛利亚的表演比较出彩,感觉和原著很像!娜塔莎选择Lily演真的是败笔,那张方脸离托翁笔下精致灵巧的娜塔莎感觉相去甚远,反倒是2007版里的演员比较符合我的想象!好莱坞版本中的天使赫本也不符合原著形象,一直觉得她就是好莱坞制造的标准产品,没有个性可言,去演俄国人实在是没那种韵味!其实娜塔莎毁了就全毁了,其他人无非是陪衬,全作失去了灵气,虽然书还只看到40%多,但觉得改编还可以,音乐也无亮点!豪放的大俄国作品硬生生地被小英伦化了!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八):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分集回顧

  關於俄國的古裝劇大概只記得最近喬懷特導的安娜卡列尼娜,這次BBC大手筆又再度重製這部劇作,欣喜之於我也可以透過英國人之眼(英劇的精良)一窺托爾斯泰筆中的恢弘時代下的人物。第一集看多了英國時代劇還是有新鮮感,畢竟還是描寫俄國社會,電視劇能夠去蕪存菁,不受原著文字的窠臼著重影像敘事上,其流暢度一直都是我最欣賞英劇改編的模式。因為本書人物之複雜,開場即用長鏡頭流轉在同一個聚會空間介紹每一個主要人物。第一集主要是在鋪陳每個人物之間的關係與性格,以皮埃爾這個貴族私生子身邊的朋友、親戚、愛人等等架構出一個俄國19世紀初期上流社會的小縮影。人不太算是獨立個體,每一件事情與舉動都伴隨的必然被牽動的影響。感情、財產繼承、婚姻、社交等等,當然,還有戰爭。

  當然我們的主要角色都是特立獨行的,至少不那麼安於現狀,他麼會如何衝撞這個體制,或是在這個體制下成長,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我很期待。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九):we must live

  最近在追英剧《War & Peace》,看到第三集中皮埃尔为了鼓励安德烈而说的话,我来回看了好几遍:You know, so many good things can happen for you. Since I became a Mason and started to live a good life, I feel capable of anything! We must live. You know, we must love. We must believe that there's more to it all than our lives on this scrap of earth. There's something else out there, it's true...Audrei. You must believe it.我都不记得年少时看书曾看到这段,但今天看片子,我却被打动了,也许有些书你必须等到时间发酵才能有触动,我们都曾是单纯的、一往无前的皮埃尔,从哪一天开始,我们丧失了相信的勇气?we must live,we must love。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十):毕竟只为安德烈公爵

  很不幸看完这一版和苏联版电影之后我已经记不得看剧/电影之前我心目中的安德烈了。只记得安德烈第一次伤愈归来的那个雪夜。看到那一段的时候我和玛利亚公爵小姐一样激动。其实我看小说时全程和玛利亚公爵小姐的心情一致:安德烈公爵没有死,激动;安德烈热烈地爱上娜塔莎,有些不解和不平;安德烈弥留,伤感、震撼;娜塔莎爱上皮埃尔,难道她这么快就忘记安德烈了吗?

  看剧时小说大概看到一半,于是被剧透了安德烈与娜塔莎的重逢以及安德烈之死。第一次看觉得拍得好仓促,并没有被感动。小说看到娜塔莎和安德烈决裂就搁置了下来,大概过了两个礼拜才冷静下来接着看。

  冷静下来觉得剧中安德烈迷迷糊糊那句This is really you?十分感人。他临终时那组镜头,最后一个人走远,唯美。不过毕竟小说里安德烈最后是一种冷漠超然的态度,不会在最后时刻挂念着与Lise和Natasha的最初了。看小说的时候我被这种冷漠超然震撼,不由自主去想象自己的死。电视剧拍得诗意,但没有刻画出安德烈的灵魂。

  James Norton外形上当得起小说里那句extremely handsome,只是不够冷峻,他只是忧郁。啊,想象一个冷峻的、帅气而悲情的安德烈,而我希望他年龄没有苏联版里面那么大,那该有多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