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黄石的孩子》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10篇

2018-01-25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10篇

  《黄石的孩子》是一部由罗杰·斯波蒂斯伍德执导,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 拉达·米切尔 / 周发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一):我来说说片中的发哥

  发哥在片子中的表现完全失败的,首先来说毕业于西点的共产党人这就是一个不严谨的地方,在我所知道的毕业于西点军校的都在当时的合法政府-民国政府的军队里面,共产党军队出身于国外正规军校的肯定来自于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

  然后就是发哥在片中完全不是共产党可以接受的,我给发哥在片中所饰主角评价是"无组织,无纪律",感觉好像来去随意,想来就来想去那就去那,感情不受组织约束?共产党人一向比较注重政治审核与搞清洗,你这样跑来跑去,白区苏区的乱窜不被怀疑才怪?甚至还有被清洗的危险.

  还有就是发哥的造型是否太现代了一点?帅帅的发型与陈旧色的大衣,这一切都跟上世纪30年代中国无关.

  历史题材不错,但刻画不够深刻.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二):战火中的真情

  老早就听说了这部电影,一直关注着,

  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有周润发之类的主演

  而是我也是黄石的孩子哈哈

  第一天首映就赶去电影院看了

  很有爱国教育意义

  moving of course

  :纰漏下一些国人看电影的丑陋习惯

  这么严肃的一题材的电影

  我后面2情侣有说有笑

  一会一电话,一会有评论里面男主角有多帅,衣服还挺时尚

  当时真想转过头抽丫的

  更让人无法忍受的

  家长居然带着2岁的小孩来看这样的电影

  不知道是想提前进行爱国教育还是咋的

  整场电影都穿插了小屁孩的哭闹声和家长的遏止声,,

  彻底被这群人打败了

  我觉得电影院应该出台些相关的看电影应该有的礼貌的教育

  非常有必要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三):平淡的影片 伟大人性

  终于还是在临出差的前一天晚上到电影院拜谒了久违的《黄石的孩子》,诺大的德基竟然只有一个小厅在默默地支持着此片,看来票房想要在短期内超过同日上映的《见龙卸甲》基本上是希望甚微。强忍着前天晚上不到五小时的睡眠而导致不时翻涌的睡意,在一些半生不熟的国语配音中正襟危坐了两个小时,总算完结了我预期的观影计划。为了对得起那高昂的票价和我坚忍的毅力,最终还是决定码点文字以示祭奠。

  “大爱成就不朽传奇”,宣传词颇具磅礴气势,但影片却辜负了题材原本厚重深度,《辛德勒的名单》和《卢旺达饭店》等旗帜始终在前方杵着,想要超越历史淘洗后的经典自然绝非易事,罗杰•斯波帝伍德显然也深谙个中道理,所以他企图别出蹊径、糅合更多的元素来增加自己的筹码,广袤逶迤的自然风光、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出乎意料情节铺陈……可惜过分杂糅这些好莱坞惯用的手法却让影片的线索更加芜杂,反而削弱了探讨人性主题应有的震撼力。

  就像发哥所说的那样,他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来警醒更多的国人勿忘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也许正是这种义不容辞责任感促使他加盟该片,可惜飘忽的角色大大制约了发哥演技的发挥,只有在为数不多的枪战场景中,才勉强能够从其棱角分明的面孔中依稀辨认出当年小马哥的影子。当然,和发哥同病相怜的还有曾经拥有“香港头号女打星”头衔的杨紫琼,作为一名黑白通吃的商人,她为何克做出的牺牲未免太过惨烈,平白耗费了多年积蓄不说,最后竟然还要跟那个面目可憎的国民党军官……如此节外生枝出的角色和少得可怜的戏份留给他们的表现空间实在太过狭窄,所以也只能自然而然地沦为绿叶。

  置身事外的外国人究竟如何看待那段中国历史我不得而知,但罗杰•斯波帝伍德显然试图去选择站在一个温和冷静立场。他刻意避免了血腥惨烈的战争场面,而仅仅利用余烬中残垣断壁的城墙和几个典型性的屠杀镜头一笔带过;日本兵死后紧握全家照片的镜头也深化了其“战争中每个人都是受害者”的人文理念慈悲胸怀,但这些也导致了影片的平淡无奇和缺乏张力,不过相对影片的主题而言这倒不失为一个相对客观角度

  Jonathan Rhys Meyers和Radha Mitchell这两位外来男女主角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丽靠毒品来延续生活的希望和坚持信仰追求虽有点出乎意料,但也从侧面增加了角色的平实度和亲近感,不过何克的那个全裸镜头和两人之间那段隐晦的激情戏实在跟影片的基调格格不入;几个黄石孩子的表演还略显稚嫩,石凯对叛逆的诠释过犹不及的令人生厌,生命最后时刻的异样举动也跟那个上吊自杀的孩子一样突发的莫名其妙

  当最后那只印有十字架的白色风筝再次猎猎作响于风中,心头还是感染了那份奢华的感动。一名原本与其无关的英国人为了六十余名无辜的孩子在古老丝绸之路跋山涉水千余公里,最后还因当时恶劣的医疗条件奉献自己的生命,但他用自己的良知奏响了一曲伟大的挽歌,也让无数中国人记住了“乔治•霍格”这个名字

  最后弱弱的建议一下对此片抱着较高期待朋友,最好不要去电影院观摩此片,等原声牒出来后淘回家欣赏即可。理由如下:整部影片节奏略嫌拖沓,配音生硬的难以接受,通篇也没有震撼的视听效果,而且我看的时候最后的人物访谈刚刚开始,影院就开始亮灯逐客了……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四):逆境中的坚持

  看完“黄石的孩子”,男主角Hogg的思想变化让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情况下才能办成事?

  Hogg是牛津大学的高材生,作为记者冒用别人的通行证,担着生命危险来到战火的前线——南京。作为一名记者,他忠于自己的理想——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下那宝贵的瞬间,并将其展示给世人。可正如Jack Chen所说,这是一个“Luxury Dream”,他选择了做很多本不该属于自己的工作,如机械工作、教书和种地等等,甚至还担负起了60几个孩子的监护人,在缤纷的战火中将他们安全的转移到山丹这个地方。他成功了,成功的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留下来帮助这些孩子,并在无数的挫折中选择了坚持,这一点尤其令我感动。

  电影里说,那是一个不“安全”的时代。一个连护士职业资格都没有的女人,被派上了前线维护无数士兵的生命,充当了外科医生等多种角色;一个牛津大学的高材生,却成为了60多个孩童的保姆;一个西点军校的学生,成为了游击队的一员。三个人的命运因为战争交织在了一起,演绎并升华。他们在那个不“安全” 的时代,做出了很多有意义事情

  如今,我们也常在感叹时代的不利,环境的不佳,就像影片中的两位男主人公一样“拥有奢侈的梦”。可是,我们很多时候缺乏那种排除万难,坚持去做的勇气决心。通过观看“黄石的孩子”,也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五):平民的历史

  不得不再次引用波普的愤怒,因为放在这里再合适不过:

  “那些被遗忘的无数的个人生活,他们的哀乐,他们的苦难与死亡。这些才是历代人类经验的真正内容……”

  这部片子里有形形色色的人

  乱世里的人

  外国记者Hogg:从和平世家的文质彬彬青年,到咬牙切齿地说出"Sometimes you hv to fight"。但他仍然心底善良柔软。不愿杀害两个日本侦察兵。只因为他更尊重“一个人”的存在。当国仇家恨,和战争,已经让绝大多数模糊了对于“人”的认识只有“敌我”的分别,只有他,仍然想着,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家人,有自己的生活的“人”。无论他做了什么为谁为何而战是否曾经参与过残忍的屠杀,归根到底,都是一个人。只可惜,在时代的背景下,人的轮廓常常都被模糊了。只成为统计数字里一个微不足道的“1”。

  外国护士Lee:她不认为自己是多伟大的人。只是看到了这一切,做不到袖手旁观。她不得不担负起本以为远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众多责任。她经历了失败的爱情。她认为自己没有明天。她用吗啡麻醉自己。她很真实。真实的伟大。

  共产党员Jack:西点军校毕业生。军事将领的气度。

  王太太:乱世之中,一个女人,撑着一间铺子,撑着自己的优雅。从粮食,西药到鸦片,军官。她优雅地讨价还价,优雅地妥协。她聪明事故,知道在这样的战争时代应该遵循怎样的规则。她没有失却真性情,却收放得恰到好处。(我越来越喜欢杨紫琼了)

  还有孩子们

  他们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再真实不过的war story。

  战争的阴影在他们心里造成的伤害难以想像。

  石凯的跋扈。满腔的仇恨地狱里的火。冰冷的火。

  儒雅的青,永远忘不了“离开”带来的可怕后果。他上吊的时候,大概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只是被恐惧吞噬。

  只是还好,剩下的他们到了山丹。

  一个不毛之地成了世外桃源沙漠,荒野,龙卷风。

  任何自然灾害,大概都没有人类的自相残杀来的可怕。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六):他比我感動

  最初聽到這部戲的時候,它不曉得為何退出了今年的奧斯卡,小喬不戰黯淡出局。

  一個天荒夜談的故事,一個洋人帶著60多個孩子,為了躲避戰,火歷經700多公里來到沙漠的邊緣重新生活。

  也許是外人第一次把中國人眼中南京大屠殺的史實描繪出來,生澀的演繹成為了小喬在戲中的敗筆,作為一個談不上經歷,也說不上熟悉的外國人,怎樣詮釋都不妥帖。兩大華人影星的加盟只為了攻陷大中華市場,就像當年《海盜3》,不過這次發哥戲份倍增,應該有20分鐘了;楊紫瓊的話,只難忘她為了解救小喬最后為別人寬衣解帶的鏡頭。比較亮眼的還是女主角,不漂亮不做作但一切剛剛好。

  第三次一個人看戲,完場時聽到后面男生鼻子,還不屑地盯了他一眼。到底還是我太冷血?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七):你不能像白求恩一样被写在课本上

  看这个电影是因为一本书:《从牛津到山丹》,牛津没有去过,山丹倒是每年路过好几回,和我的出生地同属于一个地区。丝绸之路上一个卧在茫茫戈壁和巍峨祁连山之间的小县城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山丹最有名的是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著名的电影<牧马人>就在那个地方拍摄。乔治何克的墓就在这个地方,在这个小县城已经静静躺了六十多年,每年都有很多多人来到他的墓前凭吊,大部分是他当初收养的那些孩子。

  电影《黄石的孩子》就是在纪念乔治何克,这个“号称”是东方辛德勒的英国男人。这回好莱坞请来了在华人电影圈里的的风云男女周润发和杨紫琼在饰演电影里貌似可有可无的配角,也以无可争辩的镜头对准了日本军队在南京惨绝人寰的屠杀等暴行,旨在将二战期间那些个帮助过中国人民抗战的外国友人们集何克于一人,展现一下西方价值文化观念中仁慈博爱。结果是网上恶评一片,究其原因,主要是编剧中的史实错误和剧情上刻意编造,有一下点:

  1,事实上,电影和黄石无关。实际地点是在延安的双十铺,因为翻译口音的问题二误打误撞成为黄石。从黄石到山丹的距离绝对不是500多公里,所以也无从谈起“小长征”。从黄石到山丹,最起码要翻过秦岭,那些个孩子能做到的话,难度绝对不亚于真正的长征。对于一个要歌颂真实人物的电影来说,这些谬误可以毁了电影,最起码看到的是粗制滥造

  2.在何克决定从延安去山丹的时候,原因并不是国民党军队要征用他们的学校设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形,驻扎在延安的不应该是国军。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杨紫琼为了取悦那些国军军官而让他们在她房间里XXX的剧情,是可以让人喷饭的。

  3.发哥的露面带有强烈的小马哥的影子。而从西点毕业,则也让强烈怀疑导演刻意杜撰的意图是为了讨好。片中那些说英语的人,则是完全服务于蹩脚的剧情。就一个打着史实的招牌的电影来说,着实已经削弱了展示在观众面前的真实性,失望之情已经无处不再,不管电影中的大部分情节都是可信的。

  在剧情上的纰漏似乎也隐约让我们看到了导演的尴尬,电影要在中国上映,电影审查不可避免,对于一个带有强烈好莱坞风格的电影来说,保证票房必须要保证,导演不想把电影变成地下电影,因为这样的主题放在美国似乎永远不可能有赚钱的希望。只有依靠中国观众的理解,才能首先在票房上取得胜利。尽管之前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和东方辛德勒的噱头,走进电影院的观众还是将失望赠送给了他。虽然电影里温情一片,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里自给自足学习英语,打篮球,重拾生活的信心。影片的最后,乔治的孩子们已经成为老人,在镜头前缅怀乔治,电影就此结束。

  他不是国际主义战士,也没有永远活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也没有出现在课本上被时代传颂。我们只记住了他的乐观,坚韧和不畏强权。最后,把臧老的诗给他: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我们不知道你,是因为你不能像白求恩那样被写在了课本上。

  http://luohuhu-tiger.blog.sohu.com/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八):心里猜想的情节都出来了,还有一丝感动

  晚上在华星对面吃完肯,顺便去看了宣传正热火的《黄石的孩子》,去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两分钟,在第一排的加座还剩俩位置,那个音响效果,炮弹一响,全身都哆嗦

  看到一个小时的时候有人退场,前面拍得有点不着边际,完全没入戏,到后半段来了看主旋律好莱坞的感觉,我开始跟同行的天空猜剧情,首先是那个石凯一定会在中途挂掉,然后片中一定会出现一段激情戏,制片方的要求,在兰州,果然有很小一段。随后是hogg手上的伤一定会感染致命,手头的药一定会用完,在去城里取药的过程中hogg一定会壮丽死去,期间还要加上一段交叉剪辑,片尾一定是几个人站在hogg的坟前,然后镜头上升,结束…………

  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一段几个人的多角恋,有点扯

  周润发和杨紫琼的演技个人认为没发挥出来

  没记错的话日军攻入南京应该是在12月份吧,可是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全是单衣,太强大了,可能是我进去晚,漏了情节了

  还有为人诟病的,地理位置不对

  故事原型确实很不错,拍可惜了,太平淡

  感人的情节也有好几场,最后的结局虽然猜中,确实感动了我,有点建议是能不能标出最后那几个老人的身份呢,有名字也好啊

  总之吧,给三颗星没糟蹋它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九):黄石的孩子

  《黄石的孩子》剧本的诞生过程,颇有些趣味。一个英国驻华官员偶然听说何克的故事,把这事写成了新闻稿,引起电影公司的注意,又被改变成电影剧本。

  电影上映时的宣传是中国的《辛特勒名单》。这明显过誉了,《黄石的孩子》无论是对人性的追问深度还是艺术上的表现力,都远远不能和《辛特勒名单》相比。然而《黄石的孩子》依然有其动人之处。

  男主角何克在临死前,对自己的至爱说,“我是幸运的”。

  此言不虚,何克身为一个和平主义者,在见识了最残酷的战争与屠杀之后,还能回归到自己的和平主义理念,只能说是太幸运了。

  《黄石的孩子》有非常清晰的和平主义倾向。电影在开始没多久就借何克的视角正面描写了南京屠杀。而也正是这一段经历动摇了何克的理念。何克后来说,他怀疑过去自己家庭的和平主义是否正确,是否有些罪恶必须靠暴力来制止?

  但是何克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重新回归到了和平主义,他试图让孩子们象正常的孩子们一样成长,让他们独立自强,没有恐惧,也没有仇恨。所以他尽力反对共产党员杰克把孩子石凯培养成战士。

  石凯是一个典型的战争孤儿。他目睹日军杀死了自己的亲人,他藏着家人的照片,心中充满仇恨。

  何克和他们的难民们在旅途上俘虏了两个日军斥候。何克把他们关在小屋中离开。石凯却返回杀死了这两个军人。何克在一个军人的手中找到张这个军人和家人的合影,构图和石凯家人的照片如出一辙。何克把照片给石凯看,石凯却把那照片撕掉了。

  在我们的传统战争电影中,石凯是标准的少年英雄,就象《小兵张噶》一样。《黄石的孩子》却把石凯当作了救赎的对象。

  我有点不确定该如何评断何克的和平主义。实际上我同意,有些罪恶必须靠暴力来制止。然而我也同意,在远远更多的时候,无法化解的仇恨是更可怕的东西。如果我有一个孩子,我宁愿他是《黄石的孩子》而不是《小兵张噶》。

  《黄石的孩子》有些有趣的细节。何克被国民党军队拘禁的时候,国民党军官对他说,百多年来,你们殖民者、传教士、侵略者一个个地来了。这些孩子流着中国人的血,只能是我们中国人的孩子,你不能带走他们。

  现实中,有些黄石的孩子还活着。电影的最后有几个老人回忆何克。有个老人说,他是一个完人,没有缺点的人。

  另外,有一处,我不是太有把握。电影刚开始的时候,何克和自己的同事一起去南京。两个人在车上讨论日军。我所听到的对话和字幕显示略有不同。何克说,日本人也不是野蛮人。他的同事说,按我听到的是,可他们认为中国人是野蛮人;字幕是,可他们认为他们是。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黄石的孩子》观后感(十):先行的人性道德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1937年,刚从牛津大学毕业的英国人——乔治•何克,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东京来到上海,本打算报道“日本是如何帮助中国的”,却目睹了日军占领中国城市后犯下的种种暴行。他目睹了日军在南京对无辜百姓实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等一系列暴行,并为之震动。身为一名怀揣着新闻理想的记者,在职业道德感的感召下,为了让世界了解战争的真相,他拍照写稿希望将南京的所见即感公之于众。他在战争中四处奔波,影片的开端,何克一味地想固守战争前线采集战争素材和资料,然而却辗转至战场后方的一所孤儿学校。在职业道德与人性道德的冲突下,经过慎重斟酌,最终选择留下并主动担任起了保护这60多个孤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其身份的转折也由一名战地记者转化为了孤儿院的老师、修理工、园丁、家长等各种非记者的角色。为了躲避战争涂炭,他带着学校的60多个中国孩子长途跋涉千余公里,历经艰险,越过雪山来到他认为最安全的地区——山丹。故事的最后,何克也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留在了这片异土……

  记者应不应该隐瞒自己记者的身份,通过“欺骗”的方式来促进采访进程?这是本片涉及的第一个新闻职业道德伦理讨论点,这也是新闻界至今都关注、讨论甚至备受争议的问题。

  显然,受到西方正统精英教育的何克当时的选择是肯定的。日军对南京的信息封锁,何克不得不以冒充红十字会的名义来通过日军的检查从而进入南京。或许何克对于这种欢欣鼓舞的“欺骗”是因为受到火热的新闻理想的驱使,毕竟整个世界对于南京的情况尚一无所知,并只有日方的官方说法——他们是来拯救中国人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如此“大义之举”的真实性无疑是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战场的记者想要弄清楚的。

  在新闻人的眼里,知情权是公众天然权利之一,而作为一名新闻人为了获取真实的信息并将之公之于众是其职业操守与专业主义的要求。若采访自由受到限制时,当天枰两端各站着维护公众知情权与隐性采访的道德悖论(此类采访所伴随而来的各种道德争议)时,在这之间做出任何一个选择无疑都是极为困难的。孰轻?孰重?当面对情况错综复杂的每一个现实问题时,记者在面临此种抉择时都必定要作出一个选择,而这个反复斟酌考量后的选择,也必定将遭受世人评价。

  其实,这个道德伦理的讨论和电影《消失的子弹》所讨论的主题是不谋而合的:当目的公义时,是否能容许手段不公义以求最终达到目的的公义?这也就是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手段公义了就无法达到目的的公义;手段不公义却可以换来目的的公义,这大概也就是康德所谓的二律背反。对于新闻实务领域中隐形采访的道德冲突的讨论也将永远无法绕开这二律背反定律。

  初到南京的何克满腔充斥着新闻理想的热血,高喊着要到战争的一线去,记者一贯是哪里有事情发生就冲向哪里的这样一帮子人,这大概也是所有战地记者最无畏最勇敢的心愿与表现。不是军人,从未受过专业军事训练,却和军人一样奔波在炮火纷飞的第一线,除了心中有着对新闻理想最无限的追求,我想不出还有其他任何理由能支撑他们活在时刻命悬一线的最前线。

  影片前段铺垫描述何克对于战场一线的渴求,也明确地表达他对新闻理想的坚持,他对LEE(来自澳大利亚的随军护士)说:“我跨越大半个地球,不是来给这一帮孩子做保姆的”,这些陈述越是鲜明就越是凸显了何克选择放弃自己的理想而留守后方时迸发出的人性光辉,人性道德也因此变得更加的崇高。因为他本是有机会重返战场去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抱负的,然而离开时的最后那一回眸,看着江南典型建筑的青瓦白墙,他选择为这60几个与他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陌生孩子们而留下,对他们负责。

  人性道德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冲突是本片抛出的第二个新闻伦理道德讨论点。一边是60几个无依无靠的年轻生命,另一边是愿意为之赴汤蹈火的新闻理想。选择,从来就意味着得到与失去。放弃个人理想实现的可能性,选择照顾这60几个不曾相识的孤儿,退居后方,整日以教书、修理、种地、教孩子们打篮球为日常事务,把保证60来个年轻生命的安全作为己任。

  我想,这是何克放弃职业理想,表达对生命敬畏的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尽管,他作为记者并未像埃德加.斯诺一样被中国人民所熟知,也未像他一样写下《西行漫记》如此伟大的作品为后世所传颂,他甚至无法写入中国新闻学历史课程教材被新闻学学子们了解。但,他所保护的60来个年轻生命能在耄耋之年发出:“如果没有他,这个世界就没有我了。何克先生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人……”如此的感叹,应该也算是对何克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人性的光辉最好的称赞了。

  当记者在面临突发状况或身处事发现场时,记者的临场表现常常需要在职业道德与人性道德之间做出抉择。

  新闻职业道德讨论职业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太近,有可能无法客观报道,但真实、客观、公正又是新闻职业最基本的准则;太远,有可能无法获得报道所需要的有效信息。然而,当事件来得太快太急到无法考虑新闻职业道德对记者的约束时,记者作为人之本能的反应应该是可以得到人们理解的。

  就如,2006年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23岁的曹爱文。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经过多次努力,女孩最终没能醒来。看着女孩的尸体,曹爱文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滑落。这张照片一经上网,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跟帖,很多网友称之为当今“中国最美女记者”。但也有人认为,采访是记者的第一要务,因救人而放弃采访的做法并不可取。

  当时和曹爱文一起抢救落水女孩小孟珂,并拍下她泪流满面镜头的《东方今报》记者闫善良,被当时的情景深深地打动。他在日记中写道:“她不顾女孩身上和面部的呕吐物……做出了一个让一名摄影记者一生都难忘的动作,一张红润的滚烫的嘴唇和一张冰冷的青紫的嘴唇牢牢对接在一起。这是一个生命向另一个生命的呼唤,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拯救。当时,我距离曹爱文只有1米远……”

  在我看来,曹爱文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第一反应是救人,就是在人性道德与职业道德间作出的本能选择。生命脆弱又转瞬即逝,作为一个人,一个对生命敬畏的人,一定无法忍受眼睁睁看着另一个生命的流逝而无动于衷。在如此这般的情况下,还去考虑采访第一位的人,或许根本配不上“人”这个称呼。

  没有什么能够大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这是人的本能,是人性道德的先行。这应该是所有新闻人谨记于心并为之践行的。这就像老人摔倒要扶,面对弱者要主动让出一张公交座椅一样本能,而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当今某些无良媒介为吸引眼球而泛道德化地将其提上议程设置,众声喧哗地去讨论到底应不应该扶起摔倒的老人,应不应该给他人让出一张座椅。这些命题根本就不应该成其为讨论的命题!我不敢想象如果一个社会失去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与尊重,这个社会将会是怎样一番冰冷无情的面貌。

  柴静说过:“我当主持人,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喜欢这个行业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往来”,不以央视记者的身份与人交往,是以一个人的状态与人交往。”这也正是我所赞同的先行的人性道德。

  因为,记者因个人职业选择而为记者,但,记者归根到底是,人。

  首先,你得是一个人,其次,你才是一个记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