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黄石的孩子》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黄石的孩子》的影评10篇

2017-12-09 20: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黄石的孩子》的影评10篇

  《黄石的孩子》是一部由罗杰·斯波蒂斯伍德执导,乔纳森·莱斯·梅耶斯 / 拉达·米切尔 / 周发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黄石的孩子》影评(一):感动

  听说这部片子很久了,今天终于一睹为快了。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感动的人,《黄石的孩子》带给我的感动也是多重的。影片有战争和爱情两条线,战争这条主要让我看到了侵华日军的穷凶恶极、惨无人道以及抱着理想年轻人一次次被现实设置阻碍,但却一直坚持着。爱情这条线是我比较喜欢的。在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日子里,两个年龄相近、同属“外国人”、怀抱着理想的年轻人相遇了。他们都个性鲜明、都无依无靠、都为了理想在险恶的环境中不放弃,我想他们的相爱是自然而然的,谁知他们没能相扶相伴到最后~何克死了,丽又坚强地投入到她的事业中去,她也不选择继续随军,她说:不是他们不需要我了,而是我需要他们。“他们”是她和何克共同拯救起来的孩子,她拯救了孩子们身体,何克让这些孩子过起了快乐、充实的生活。“他们”是他们相知相爱的见证,不管是丽的数次出走还是何克之前的毫无信心结局都是他们相爱了,因为照顾“他们”,他们在一起了。其实我更希望多拍一点他们床戏,这样的话更能体现出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两个因为种种巧合走在一起的年轻人身上体现出的生命力,也能为后面丽因何克的死而致的悲伤更加动人心魄——因为这是她的男人了。

  总之,很为那些在中国苦难的时候无偿、无畏地来到中国帮助我们的外国友人(既然今天民族观念依旧不能消除,就暂且区分出来吧)感动,理想万岁!

  《黄石的孩子》影评(二):《黄石的孩子》- 我们祖先的坟墓

  我一直避免去看关于“南京大屠杀”或者“二战时期的犹太人”题材的电影,我不脆弱,但并不代表我就要去看恐怖片,让自己平白的浸入沉痛。

  因为我把黄石当成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了,所以误看了这部电影,战地记者何克进入大屠杀时期的南京,日军发现他拍了很多屠杀中国人的照片,南京的抵抗军(居然还有抵抗军...)从日本人刀下 救下何克,并送往一个叫黄石的小地方,在黄石的祠堂震撼的第一幕出现了。

  青山绿水掩映下 白墙青瓦的祠堂给人格外的美感,祠堂内部却是破落不堪黑黑的室内落满了灰尘,墙上挂着祖先们的肖像,中国一直都是一个尊老 供奉祖先的国家,但是我们的祖先却没有守住自己的家,留下自己的子孙被人屠杀,家园被荒废破败,悲剧发生了 重要有人承担责任,没有理由...

  看见一只狼在餐食一只血淋淋的兔子,你会责怪狼的残忍 还是埋怨兔子跑得不够快? 自然法则而已,世界总是在冲撞中不断变化 你不变就要等死...

  第二幕就是躺在昏暗室内室内吸鸦片的祖先,他们就躺在那吸鸦片,眼神就像是死人...

  这还是美国人的视角,如果看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你会被你的祖先逼得喘不过起来。

  如果一个地方待下去很痛苦,你会怎么办,没办法,忍。 日军即将打到黄石 再待下去就是死,何克就带领孩子们开始了漫长的迁徙 越过兰州到达了一个没有烟火的地方,虽然那里很冷很干燥,但至少他们还有自由

  《黄石的孩子》影评(三):收回你虚假的同情

  妈的,妈的(这是我第一次连用两次),剧情,真他妈恶心,属于看了20分钟能猜出来结尾的烂片子,不就是一个新因素介入旧集体然后发生故事的套路吗?什么放牛班春天什么金陵十三钗统统是这玩意,编剧是人还是机器?

  美国人疯了,真疯了,自从第二次美英战争后战火就没烧到过本土,为了纯粹的利益发动一场又一场战争,还要让世界相信他们是正义的。美日太平洋战争本来就是狗咬狗,越战、海湾又是狗咬兔子,现在一看史泰龙的时代过去了,又改用超级英雄了。让我庆幸的是商业终究是会超越民族主义的,美国队长也只是队伍中的一员而已,尽管李连杰还是该跑龙套的跑龙套,美帝国主义的清秋大梦迟早是要醒的,孩儿们,扛起社会主义的大旗,让赤流席卷全世界吧!

  《黄石的孩子》影评(四):永恒人性

  影片所讲述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末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来自英国的记者乔治·何克经过某些途径偷偷潜进当时被日军禁止记者进入的南京。正值赶上日寇正在南京地区进行残忍的大屠杀,他为了告诉世界战争的真相,深入战场进行报道。在一幢废楼上,他目击并拍摄了大量日军屠杀焚烧中国人民的场面,可随后不幸被日军俘虏,处刑时被新四军陈汉生解救。由于伤病无法上前线报道,他被陈汉生力劝去黄石的一所古校。在那里他偶遇日寇屠杀过后幸存下来的60多名性格各异的孤儿,语言不和的乔治在护士丽和王老板的帮助下肩负起关怀照顾这些孩子的责任,并渐渐地和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战争更加逼近的时候,为了避免这些孩子再次受到残害,何克和陈汉生等人义无反顾地带领着这60多名孤儿沿着中国的古丝绸之路跋涉千余公里,历尽艰险,跨时三月,来到沙漠的边缘山丹地区逃避战火。路上那一次意外的沙尘暴却又让本已到达目的地的何克因为感染破伤风而永远的留在了那片戈壁沙漠……

  当看到影片的开始再现南京大屠杀时的那段悲惨历史时,不禁捶胸顿足深恶痛绝。同时也被善良的何克先生为了向全世界人民展现日军对中国人民惨无人道,惨绝人寰的屠杀真相而“孤军深入”敌区拍摄日军罪证的勇气和正义感所感动。

  何克君在尽力地保护着遭乱的中国孤儿,而国民政府呢!恰恰与此相反,它为了强迫许多未成年的孩子去上战场而去大肆地抓壮丁。何克,一个外国记者,却能为了一些毫不相干的中国孩子,舍弃一切,乃至生命。这是一个多么无私,多么勇敢,多么富有正义感的人啊!本没义务保护的却在努力地保护着,而有义务保护的却在深深地伤害着。呜呼哀哉,呜呼哀哉!国民政府可耻的行为,何克君无私的行为,这是一组多么深刻而鲜明地对比啊!相信看到了这一幕的中国人在钦佩何克君的同时无不又会对中国当时的政府感到痛心疾首。当时的中国,战乱时代,烟火纷飞,各安天命,均恐殃及池鱼。鲁迅先生笔下的麻木看客、阿Q比比皆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令我感动的一幕就是何克君赌气要出走时,站在河边对着黄石那所破孤儿院短暂而深情的回眸。是告别,是依恋,是不舍?不知道何克君当时是怎么想的,但他最终还是留下了,并且为了孩子们而克服了重重生活上的困难。教他们英语,教他们篮球,教他们讲究卫生……

  前往山丹的路,确实是非常辛苦的,但何克君的决心和意志更为坚定

  两个小时的影片对长达三个月的“山丹长征”描述的并不是很多,唯有“碰见日军间接致使石凯身亡”和“偶遇沙尘暴间接致使何克身亡”的两个镜头。但是,这已经足够了,已经足够体现出长征之苦了。加之结束长征时何克的欣喜程度,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一路的颠沛流离

  漫长而艰苦的行程让我为何克君的毅力所打动,但孩子们为何克君所准备的“棺木”更是让我的心,为之一震。一块写着何克君一直保护的六十多个孩子名字的白布?不!那是孩子们六十多颗为热爱何克君而集结的心!碑简单,棺简陋,坟平常,但何克君的大名赫然入目,精神永存中国!

  结尾时,那些尚存于人世的曾经被何克君救下的孩子们发表了对何克君的看法,使得故事更显得真实。“我们的生日都是7月22日,就是何克去世的日子”, 耄耋之年的老人们对何克君的依恋和敬爱可见一斑。“别人都说世上没有完人,但我觉得何克就是完人,不仅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会给你相同的答案”,老人们对何克君的评价统一简单朴实而又真切崇高。相信何克君本就是那样平凡伟大的一个人……

  何克短暂的一生,不仅仅是一个救赎与自我救赎、信念与坚持的传奇,他还告诫现如今在物质主义世界中成长的年轻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毅力,不为个人利益所奴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黄石的孩子》影评(五):爱真的需要勇气

  终于,今天看到了125分钟的《黄石的孩子》导演版,这几乎可以算是成片了。

  在此以前对有关这部电影的所有认知碎片都被拼合了起来——《黄石的孩子》是一部中国题材的好莱坞英雄主义大片,从内容上说,《黄石的孩子》是一部讲述男人的电影。

  1938年初的上海,在基督教青年会,几个英美记者讨论着如何进入被日军占领的南京——那里正在进行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牛津大学毕业的新闻记者何克(Jonathan Rhys Meyers)伪装成国际红十字会的司机和另外两个记者一起驾车混进了那个人间地狱,他们要用打字机和照相机向全世界揭露这些暴行。

  日军的战火将南京变成了庞贝。废墟中的屠戮仍在继续,何克震惊地偷拍到了日军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机枪攒射、纵火焚尸的照片。

  何克被日军抓到,将被斩首的刹那,游击队长陈杰克(周润发)突然出现,杀死了那些日军。杰克原想将何克送到英国大使馆,但在途中遇到日军枪杀何克的记者同伴,惊呼中,他们也被发现了。杰克和受伤的何克在乱枪中跳江逃脱。

  在战地医院,来自澳大利亚的女护士丽·皮尔森(Radha Mitchell)给杰克出主意,让何克去西北的黄石养伤。来到黄石一座修道院的何克发现,这里有60多个战争孤儿处在饥寒交迫之中。

  他们的心灵都因目睹父母姊妹的惨死而严重扭曲,特别是岁数大一点的刘石凯,对一切不了解的人都怀有敌意。在丽的反复劝说之后,何克决定留下来帮助他们。

  对于一个23岁的异国男子,照顾60多个孩子比冲向前线报道战况更需要勇气,如果没有内心对爱和责任的执着,就一个大男孩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一刻,何克完成了Boy to Man的过程。

  爱是恒久忍耐,何克耐心地与所有孩子沟通,积极地等待着孩子们对他的认可。一个英国优越家庭出来的男人,带领孩子们读书认字、种粮种菜、修复发电机、竖起篮球架……黄石的小修道院里传出了孩子们的笑声。何克在流民中又救回了四个战乱失怙、空袭丧母的孤儿。

  国民党的队伍来了,他们对这些壮丁心存觊觎,找茬抓了何克。乱世不法女商人王老板(杨紫琼)以身相救。日军西进的消息传来,再加上国民党军队的威胁,何克他们决定步行1200公里去位于甘肃沙漠边缘的山丹躲避战火。

  他们一路颠沛、一路惊险到达兰州,喜出望外地得到了当地官员四辆道奇卡车的援助。

  丝绸之路上的驼群和马队,让这些饱经患难的孩子感到了归家般的安全,他们终于到达了。

  途中车队遭遇龙卷风沙袭击的时候,何克的手被锈蚀的车圈弄伤。在孩子们再次竖起篮球架、点燃发电机之后的欢笑声中,破伤风蓦然夺走了何克的生命。

  黑色的十架风筝在天空遥遥召唤,白色的裹尸布签满了孩子们的名字,丽任由一掊黄土从指尖洒落,把这个叫何克的英国男人掩埋在了中国西部、永远地和他所爱的中国孩子们留在了一起……

  片尾字母打出的同时,那些曾经被何克怙佑的孩子,而今还健在的老人们逐个出现,动情地讲述他们心中的何克——“他是个完人,是没有任何瑕疵的完人”、“我们永远感谢和纪念他”、“我们弟兄四个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我们的生日都是7月22日,就是何克去世的日子”……

  何克是个心中有爱、肩负责任的人。爱真的需要勇气,何克有,他有一颗善良、勇敢、悲悯、浩大的心,有这样一颗心的男人,才称得上真正的男人。

  《黄石的孩子》影评(六):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反思——看《黄石的孩子》

  不管电影本身的水平怎样,这个根据真人原型改编的故事背后所包含的意义却远超过了影片本身。总之,我是被深深感动了

  影片带来的思考

  1作为一名记者,如果有幸能够上战场,将选择怎样的路去践行自己的理想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红星照耀中国》,扬名世界。

  而何克也是一名记者,英国牛津大学毕业的一名记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漂洋过海,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残酷凶险的战场,是带着崇高的理想来的。而他放弃了自己的初衷(如实报道战争,完成自己作为记者的理想),最终选择了另一条路(对受战争迫害的孩子实施人道主义救助)。

  我们很难比较这两个记者谁做的事情更加有意义,但是何克更可贵的是,他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人,造就了一段无论当时和现在甚至将来看来都极其不平凡的历史,何克可能没有想过自己做的事情有多么伟大的意义,而为此他还放弃自己有可能获得的记者的荣誉,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自己内心对善的追求。那种理想主义是他在战争苦海中支撑自己的最大力量。他注定不会被历史遗忘,因为“他身上闪耀的是永恒的人性的光辉。”

  2理想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何克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的母亲和甘地是朋友)。所以他不愿意他照顾的孩子们跟着陈汉江走上复仇的战争之路。所以他即使面对威胁自己和孩子们生命的日本侦察兵也不愿害其性命,更不愿让他照顾的孩子手上沾满鲜血。

  何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正是支撑他带领60多名孤儿徒步跋涉,沿着古丝绸之路走到千里之外的甘肃山丹;是他一直与救助的的孩子们患难与共甚至献出生命也无怨无悔的力量源泉。这就像片尾影片中年迈的“孤儿”之一回忆所说:他(何克)就像神一样,任何人都有缺点,但是我感觉他是完美的。这是孩子的视角。电影毕竟是电影,我们没法还原一个真实的何克。但是他所具有的崇高的品质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

  《黄石的孩子》影评(七):大爱无疆

  当责任来临时,一个异国青年成为60个中国孩子的守护神,这个故事本身已经够动人了。而影片在精制中透出的纪实感,使影片更具有一种真实的力量。电影非常善于捕捉细节,情节虽然细碎和急促了些,但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挑选,再加上非常有感染力的音乐的合理渲染,电影很容易就能引出观众的眼泪。

  由于对电影的某些情节的真实产生怀疑,上网搜了一下资料。结果发现自己的怀疑没有错:与灵宝相距很远的所谓“黄石”原来是个误译,这些孩子与黄石无关,真实地点应该是陕西宝鸡的双石铺。而主人公所谓的南京经历也只是为衬托主人公英雄情结的虚构。

  不过让我惊讶的是,电影后半部的“小长征”,基本是真实的,历史上的确有何克(霍格)其人。虽然他的经历并没有电影虚构的那样传奇,但是,他依然值得我们尊敬。所有的人道主义的、超越战争的人间大爱,都让我们由衷地致敬。

  如果有机会,愿意去山丹为何克(霍格)的墓地献上一束鲜花。

  附:关于霍格的真实记录

  《60个中国孤儿的守护神 》

  原载先锋《国家历史》2008年1月上旬刊

  记者霍格

  1938年初,23岁的乔治·霍格跟随他的姨妈,老牌和平主义者缪丽尔·莱斯特一起来到上海。一年前他刚刚从牛津大学毕业,并在英国一家银行获得一个职位。他在上海只作了短暂逗留,很快应聘成为美国合众社(后来与美国国际社合并,成立美国第二大通讯社合众国际社,简称UPI)驻上海特约记者,他开始学习中文,并启程前往当时抗战的中心——汉口采访。并在史沫特莱等人的帮助下对延安进行了采访。回到汉口,日本人发现了他,将他驱逐到东京并要求他回英国,不过霍格又取道朝鲜回到了华北。 1938年,霍格溜过封锁线进入了河北的游击区,路上他差点死于伤寒,幸好偶遇的新西兰护士凯瑟琳·霍尔将他带去宋家庄的医院治疗。病愈的霍格取道定县至曲阳,进入了当时共产党主持下的“晋察冀边区”。在共产党的帮助下,他从郑太铁路一路西进,最后到达陕西宝鸡。

  在这里,霍格找到了他在中国的真正使命。

  霍格校长

  陕西双石铺的培黎学校是1942年建立的。在各地建立“培黎学校”也是工合的任务之一,这些学校收养当地的贫穷子弟和战争孤儿,并为工合企业培养技术人才。1942年年底霍格来到双石铺,担任这所培黎学校的教务长。这所学校的规矩是,教师没有工资,只得到生活费。1943年,霍格的书稿《黄河观察》更名为《我看到了新中国》在伦敦和波士顿出版。霍格打算写第二部,不过这个计划一直没有完成。因为他当了校长,学校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占用了他的时间。霍格采用英国公立学校的规则管理他们。孩子们黎明起床,在冰河中游泳,然后用含硫的油膏擦身治疗疥疮和虱子。孙必栋印象里,艾黎似乎更富于浪漫色彩,而霍格则是一个严谨务实的“管家”。培黎学校几乎没有固定的经费,有钱寄来的时候霍格要去宝鸡的工合办事处领取。到那里取钱很不容易,需要骑自行车翻越秦岭,走100公里山路。

  霍格的长征和终点

  1944年,培黎学校面临的威胁似乎越来越多。艾黎和霍格认为,为了避开战乱,学校不妨再偏僻一些,在甘肃山丹县城租到了房子。山丹是一座半荒废的小城,位于河西走廊上的干旱地区,从双石铺到兰州有七百公里,从兰州到山丹还有四百六十公里,而且这一路还要翻过两个海拔三千多米的山口。

  1944年11月28日,霍格一行带着六十多个迁往山丹的孩子们上路了,他们租了一辆卡车和十多架马车,这些马车每架需要4、5匹骡马来拉,能运两吨左右的东西。除了一些最年幼的孩子,人们很多时候都必须步行。在这个20年来最寒冷的冬天,他们像是一群跋涉在冰天雪地中的乞丐。在冰雪覆盖的路上他们经常大声唱歌来振奋精神。一个孩子死在了冰雪覆盖的路上。

  1945年3月,霍格带领已经精疲力竭、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孩子们结束了他们的长征,在山丹县城附近的一座古庙安身下来,开始重建学校。霍格没有来得及看到重建的学校,霍格打篮球时伤了脚趾,感染了破伤风。在孩子们的歌声中安详地去世。霍格于1945年7月22日安葬,墓地就在县城南门外的小溪边。放在棺木里的还有一面校旗,培黎学校每一个人都在上面签了名。下葬的时候学生们排着队,每个人在棺木上盖上一捧土。

  学生常常在清凉的夏夜里走过霍格的墓前,他们在小溪里洗澡,衣服晾在霍格的墓碑和水泥坟头上。

  霍格的墓碑上刻着他所喜欢的英国从军诗人朱利安•格伦费尔写的一首诗。

  彩色绚丽的生命啊光辉而又温暖

  为了它人们一直奋发向前

  他已逝去从此不再奋战

  在战斗中逝者的生命却更加光辉灿烂

  《黄石的孩子》影评(八):有责任心的导演+不到位的演员——评《黄石的孩子》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有关日军侵华战争的影像画面以及相当一批资料被陆续运往美国。

  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这些资料里面,包括日本军官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也包括他们在南京的种种行径,其中的很多影像我是看不下去的,非常的残暴、血腥。”

  令人震惊的画面,在后来的十多年里,无法抹去,于是,在罗杰·斯波蒂伍德的新电影中,一个战地记者,千方百计进入了刚刚开始屠城的南京,他叫乔治·霍格。

  (电影)如此残忍,都不能完全代表历史的真实。

  导演罗杰·斯波蒂伍德:“其实在实际上,原始的资料当中,他们是被斩首的。当我们给美国发行商看这个剧本的时候,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美国发行商愿意接受这个剧本,他们认为这太暴力了。”

  以上资料来自于纪录片《新电影传奇之黄石的孩子》

  由于日本多年来的歪曲和掩盖,以及美国的故意纵容,对于日军侵华的暴行,对于南京大屠杀,国际社会知之甚少。

  没想到在当今这个充斥着商业和票房的电影界,还会有西方导演能够站出来,以如此关怀的视角来讲诉着中国人在战争年代所承受的苦难,以如此冷峻的态度来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的历史。

  罗杰·斯波蒂伍德,一个之前我并不熟知的导演,他对历史真相的追寻,对人类苦难的跨越种族的关注,令我深深敬佩。电影《黄石的孩子》打开了两扇门,一扇门通往世界,中国在二战中所受的摧残不该被埋没;一扇门告诉中国,曾经有一个叫乔治·何克的英国人救助过中国的战争孤儿。

  与之前的几个影片相比,电影的宏观场面把握的非常到位,屠杀,轰炸,迁徙,比我所看过的同类题材影片显得大气。《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钗》乃至《南京1937》都是从微观场面入手,对当时整个南京城,整个中国的战争态势挖掘的还不够深刻。《黄石的孩子》微观、宏观兼有。整个的画面非常有美感,音乐也非常好,宏观场面的震撼力非常强。

  但是在微观场面,与之前的几部电影一样,这部电影也同样存在着缺憾。

  首先,导演设计了石凯这些“刺头”,可能是为了增加剧情的冲突感,但是给人的感觉是中国孩子不友好,野蛮,没教养,不值得同情。导演把大人的戏处理得很好,但是小孩戏的这部分拍的很糟,没有表现出中国孩子善良淳朴的天性。相比之下,另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五月八月》,就很好的描绘了战争环境下孩子的所思所想。

  石凯的命运没有在电影里充分展开,而是被女主角的几句话一带而过。我一直觉得,石凯之所以变成那样,是有故事的,那张一家人温馨合影的背后,定会有无数的欢乐和痛苦,不知道石凯的故事是不是被减掉了。

  第二,剧情的一些漏洞。

  石凯杀日本人,以及迁徙途中要杀日本人的那两次,给外界的感觉是日本人不危险,中国人才危险。这是真实的历史吗?真实的历史是日本人见到中国人就杀,不问原因。而本片似乎一一为日本人杀人找出了原因,杀何克是因为他拍了不该拍的,看了不该看的;日军在路上遇到中国人不杀,而是先搜查,等搜出你有武器了再杀。。。。

  还有日本人的照片。这是导演为了显示日本人也有家,也是战争的牺牲品(?)。我不禁又想到了姜文的那句话:“我很反对那些伪人道主义的作品,就是非要体现出日本人也是爹生父母养的不可——要清楚,他们是日本的爹、日本的娘养的。”

  第三,演员不够敬业。

  男主演还是不错的,很用心,很全神贯注,对于他来说,记住那么多汉语台词一定很难。

  女主演也可以,不过她最后因为路途遥远缺席了全球首映发布会。

  其实最不合适出演这个电影的就是周润发。发哥显然还没有从小马哥的气质中脱离出来,陈汉生这个人物被他演的不易接近,在他身上看不到战争的紧迫感,看不到对自己同胞的悲悯,对国家的尽忠。有的只是心不在焉的戏谑,包括发布会上的采访,周润发对记者的提问敷衍回答,没有庄严的历史感。或许身为大腕儿,就多少带着范儿,在《黄石的孩子》中,感觉他一直没有放下大牌的架子,他演的是周润发,而不是陈汉生,包括杨紫琼也一样,演戏的时候,总觉得有点端腔作势。

  给以后拍历史题材的导演一个建议,如果想严肃地重现历史,尽量用新演员,哪怕是默默无闻的群众来担当主角,这样,观众才可以把视线集中在电影本身,而不是过多地关注明星。在这一点上,张艺谋显然技高一筹。

  导演:五颗星

  剧情:四颗星

  男主演:五颗星

  女主演:三颗星

  周润发:两颗星

  杨紫琼:三颗星

  相关纪录片《新电影传奇之黄石的孩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yNzI0NDEy.html

  《黄石的孩子》影评(九):彼此支撑

  那个上吊自杀的孩子小青、吸食吗啡的丽,即便表面平和,战争及其延伸效应带来的重创,留下的脆弱是永恒的深渊。对于看不见的未来,没有人能时时刻刻足够强大,谁都会想逃避,在某些个时刻独自强撑,也许就没能撑下去。最后丽说孩子们也许不需要她,但她需要孩子们,因为走下去需要彼此支撑。

  那些孩子起初破坏何克的工作,破坏他为他们糊的窗纸,侧面反映出他们都是受到重大伤害的孩子,所以才会这样不易相信他人。他们如此悲惨,失去至亲,又如此幸运,遇到彼此。

  上海歌舞升平,南京战火纷飞,两座城市不过300公里,在同一个中国。只会问日本人会不会打到这里,只知道从这里逃到那里。大学英语老师说过那时日本常常是一个小分队十几个人就屠掉一个百人的村子,因为他们在屠杀一家时隔壁都紧关大门,以为自己能侥幸免于难,于是日本人就一户一户屠了个干净。为何那段历史如此屈辱,仅因为日本人丧失人性、残忍至极吗?中国人不团结、不互助、不全民抗争,屈辱很大成分是出于愤恨自己人的不作为。就像越爱的人伤你越深。

  日本侦察兵,同样有父母姐姐。战争,谁想!?战争,实质不过权与利之争,顶端之人置身事外,无辜之人为其拼命、因其受害。所有的理由都是堂皇冠冕,所有的正义从全人类的角度都是非正义,所谓的忠于国家、忠于命令不过是对于人性的惰于思索与盲从。若所有人都是和平主义者,那么你不会成为将军、不会成为士兵、不会成为枪械制造者、不会成为任何增长战争因素的一个身份。即便你是将军,你不会去命令开火;即便你是士兵,你不会听从开火的命令;即便你是枪械制造者,你不会出售用于战争的枪械。说到底,和平在众多人心中根本不重要,没有权力、利益等等重要。如若和平称霸,便不会出现“正义”这个词语。

  那个不断问何克“你有米吗”的女人,她如何克、丽同样重要,她是所有孩子的妈妈,孩子给她的吻,是应得的。

  《黄石的孩子》影评(十):先行的人性道德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1937年,刚从牛津大学毕业的英国人——乔治•何克,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东京来到上海,本打算报道“日本是如何帮助中国的”,却目睹了日军占领中国城市后犯下的种种暴行。他目睹了日军在南京对无辜百姓实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等一系列暴行,并为之震动。身为一名怀揣着新闻理想的记者,在职业道德感的感召下,为了让世界了解战争的真相,他拍照写稿希望将南京的所见即感公之于众。他在战争中四处奔波,影片的开端,何克一味地想固守战争前线采集战争素材和资料,然而却辗转至战场后方的一所孤儿学校。在职业道德与人性道德的冲突下,经过慎重斟酌,最终选择留下并主动担任起了保护这60多个孤儿生命安全的责任,其身份的转折也由一名战地记者转化为了孤儿院的老师、修理工、园丁、家长等各种非记者的角色。为了躲避战争涂炭,他带着学校的60多个中国孩子长途跋涉千余公里,历经艰险,越过雪山来到他认为最安全的地区——山丹。故事的最后,何克也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留在了这片异土……

  记者应不应该隐瞒自己记者的身份,通过“欺骗”的方式来促进采访进程?这是本片涉及的第一个新闻职业道德伦理讨论点,这也是新闻界至今都关注、讨论甚至备受争议的问题。

  显然,受到西方正统精英教育的何克当时的选择是肯定的。日军对南京的信息封锁,何克不得不以冒充红十字会的名义来通过日军的检查从而进入南京。或许何克对于这种欢欣鼓舞的“欺骗”是因为受到火热的新闻理想的驱使,毕竟整个世界对于南京的情况尚一无所知,并只有日方的官方说法——他们是来拯救中国人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如此“大义之举”的真实性无疑是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战场的记者想要弄清楚的。

  在新闻人的眼里,知情权是公众天然权利之一,而作为一名新闻人为了获取真实的信息并将之公之于众是其职业操守与专业主义的要求。若采访自由受到限制时,当天枰两端各站着维护公众知情权与隐性采访的道德悖论(此类采访所伴随而来的各种道德争议)时,在这之间做出任何一个选择无疑都是极为困难的。孰轻?孰重?当面对情况错综复杂的每一个现实问题时,记者在面临此种抉择时都必定要作出一个选择,而这个反复斟酌考量后的选择,也必定将遭受世人评价。

  其实,这个道德伦理的讨论和电影《消失的子弹》所讨论的主题是不谋而合的:当目的公义时,是否能容许手段不公义以求最终达到目的的公义?这也就是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手段公义了就无法达到目的的公义;手段不公义却可以换来目的的公义,这大概也就是康德所谓的二律背反。对于新闻实务领域中隐形采访的道德冲突的讨论也将永远无法绕开这二律背反定律。

  初到南京的何克满腔充斥着新闻理想的热血,高喊着要到战争的一线去,记者一贯是哪里有事情发生就冲向哪里的这样一帮子人,这大概也是所有战地记者最无畏最勇敢的心愿与表现。不是军人,从未受过专业军事训练,却和军人一样奔波在炮火纷飞的第一线,除了心中有着对新闻理想最无限的追求,我想不出还有其他任何理由能支撑他们活在时刻命悬一线的最前线。

  影片前段铺垫描述何克对于战场一线的渴求,也明确地表达他对新闻理想的坚持,他对LEE(来自澳大利亚的随军护士)说:“我跨越大半个地球,不是来给这一帮孩子做保姆的”,这些陈述越是鲜明就越是凸显了何克选择放弃自己的理想而留守后方时迸发出的人性光辉,人性道德也因此变得更加的崇高。因为他本是有机会重返战场去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抱负的,然而离开时的最后那一回眸,看着江南典型建筑的青瓦白墙,他选择为这60几个与他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陌生孩子们而留下,对他们负责。

  人性道德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冲突是本片抛出的第二个新闻伦理道德讨论点。一边是60几个无依无靠的年轻生命,另一边是愿意为之赴汤蹈火的新闻理想。选择,从来就意味着得到与失去。放弃个人理想实现的可能性,选择照顾这60几个不曾相识的孤儿,退居后方,整日以教书、修理、种地、教孩子们打篮球为日常事务,把保证60来个年轻生命的安全作为己任。

  我想,这是何克放弃职业理想,表达对生命敬畏的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尽管,他作为记者并未像埃德加.斯诺一样被中国人民所熟知,也未像他一样写下《西行漫记》如此伟大的作品为后世所传颂,他甚至无法写入中国新闻学历史课程教材被新闻学学子们了解。但,他所保护的60来个年轻生命能在耄耋之年发出:“如果没有他,这个世界就没有我了。何克先生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人……”如此的感叹,应该也算是对何克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人性的光辉最好的称赞了。

  当记者在面临突发状况或身处事发现场时,记者的临场表现常常需要在职业道德与人性道德之间做出抉择。

  新闻职业道德讨论职业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太近,有可能无法客观报道,但真实、客观、公正又是新闻职业最基本的准则;太远,有可能无法获得报道所需要的有效信息。然而,当事件来得太快太急到无法考虑新闻职业道德对记者的约束时,记者作为人之本能的反应应该是可以得到人们理解的。

  就如,2006年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23岁的曹爱文。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经过多次努力,女孩最终没能醒来。看着女孩的尸体,曹爱文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滑落。这张照片一经上网,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跟帖,很多网友称之为当今“中国最美女记者”。但也有人认为,采访是记者的第一要务,因救人而放弃采访的做法并不可取。

  当时和曹爱文一起抢救落水女孩小孟珂,并拍下她泪流满面镜头的《东方今报》记者闫善良,被当时的情景深深地打动。他在日记中写道:“她不顾女孩身上和面部的呕吐物……做出了一个让一名摄影记者一生都难忘的动作,一张红润的滚烫的嘴唇和一张冰冷的青紫的嘴唇牢牢对接在一起。这是一个生命向另一个生命的呼唤,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拯救。当时,我距离曹爱文只有1米远……”

  在我看来,曹爱文面对如此紧急的情况,第一反应是救人,就是在人性道德与职业道德间作出的本能选择。生命脆弱又转瞬即逝,作为一个人,一个对生命敬畏的人,一定无法忍受眼睁睁看着另一个生命的流逝而无动于衷。在如此这般的情况下,还去考虑采访第一位的人,或许根本配不上“人”这个称呼。

  没有什么能够大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这是人的本能,是人性道德的先行。这应该是所有新闻人谨记于心并为之践行的。这就像老人摔倒要扶,面对弱者要主动让出一张公交座椅一样本能,而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当今某些无良媒介为吸引眼球而泛道德化地将其提上议程设置,众声喧哗地去讨论到底应不应该扶起摔倒的老人,应不应该给他人让出一张座椅。这些命题根本就不应该成其为讨论的命题!我不敢想象如果一个社会失去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与尊重,这个社会将会是怎样一番冰冷无情的面貌。

  柴静说过:“我当主持人,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喜欢这个行业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往来”,不以央视记者的身份与人交往,是以一个人的状态与人交往。”这也正是我所赞同的先行的人性道德。

  因为,记者因个人职业选择而为记者,但,记者归根到底是,人。

  首先,你得是一个人,其次,你才是一个记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