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夜行者》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夜行者》经典影评集

2018-02-04 20:12: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夜行者》经典影评集

  《夜行者》是一部由丹·吉尔罗伊执导,杰克·吉伦哈尔 / 里兹·阿迈德 / 蕾妮·罗素主演的一部犯罪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行者》影评(一):一部励志白手起家的电影

  很值得一看的电影 杰克很会选片 也很适合这个角色 看完后思考了一会

  感觉回味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作为一个小偷 通过自己努力成立自己的公司 说实话 这确实是个励志故事

  片子故事路数不算高明 但却看得很流畅 没有太多拖沓地方 杰克的人物刻画不算多 但足以让你慢慢了解这个主角内心变化

  这个角色的几处场景特写 带出了主人公冷酷一面 如为了拍出好的角度照片尸体拖来拖去,除掉搭档后 还在继续拍摄

  从偷自行车买拍摄装备到与电视人员周旋 给自己视频存档 找一个菜鸟搭档 赶在警察前面冒生命危险去案发现场 除掉同行 计划安排周祥老道 且有冒险精神 这确实是一个成功人士所具有的品质 但如同绝命毒师的老白 他们做的事情虽然都是为了要活的精彩 但却上不台面 背叛道德 人性

  但影片最后却没有俗套把主角弄进号子里 而是继续他疯狂的拍摄人生

  这种结局有稍许讽刺现实残酷 但我很喜欢

  还有值得称赞的就是本片的整体风格给人一种压迫感 主人台词不多但句句寒气逼人 就连杰克在片里跟主播那洋洋得意的笑容 都显得十分诡异最后赞下 结尾警匪火拼的戏确实让影片进入高潮 2014看得杰克第三部电影

  《夜行者》影评(二):短评写不下,放这里又嫌太短。

  1.变态美国梦。

  就像Nina最后说的:I think Lou is inspiring us to reach a little higher.

  只是不挑手段,所以邪恶了,法律上可行,道德上不可行。

  2.导演一直没有直接给我们Lou和Nina的做爱镜头,但是最后当Lou处心积虑拍到枪战画面以后,两人在血腥的画面面前,彼此语言挑逗,隔空高潮。这比直接给出滚床单过瘾多了。

  3.越来越喜欢Jake了!Lou的外表平静、内里血腥、性格偏执,Jake用肩膀略歪斜、似乎脚后跟不着地的走路姿势,以及那双“很无辜、受惊、却又有些肆无忌惮地凶狠”的大眼睛,做了完美诠释。

  4.想到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影片开始阶段,Lou的略显病态和痴迷,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见到的一个人。他是一个精神有些问题的十几岁男孩,每天都坐某一路公交车上。在公交车上,他会坐在最前面的位置,帮助司机报站名、手伸到窗外拍车厢来提醒行人注意避让,显然是热爱这份“工作”,专业程度不逊于售票员,却比他们更乐意和笃定。

  他的世界可能单一又奇妙

  《夜行者》影评(三):电视是美国的敌人

  电视是美国的敌人

  看完了《夜行者》,此片是颁奖季最让我惊喜的电影。

  其实我对杰克·吉伦哈尔挺有信心,我看过的他的电影除了《爱情与灵药》,其他真是片片精品,《断背山》、《十二宫》、《囚徒》、《宿敌》,以及现在的这部《夜行者》。这哥们的演技真的了得,回头想想,他在每部电影里饰演的是截然不同的角色,牛仔、记者、警探还有精神分裂者,现在这部...算是神经,最棒的地方是,他演什么是什么,不会让你觉得是一个人,这就是为什么迪卡普里奥·莱奥纳多得不到奖,我现在都觉得莱奥纳多是演哪部戏都是那个样子。杰克·吉伦哈尔这减肥...太恐怖,看到有影评说,也许莱奥纳多离奥斯卡就差一次减肥,也许吧,美国的这帮演员真的很拼,不是演瘸子,就是演神经,不是演神经,就是演排骨...竞争激烈啊。吉伦哈尔在本片的表演,值得一个影帝,不过以奥斯卡的德行,还是只能拿个提名吧。

  说回电影,本片真是对大众文化的又一次讽刺,今年讽刺多少回了,至少有《鸟人》和《消失的爱人》,我第一次讽刺电视得从《新闻编辑室》算起,后来陆陆续续看到好多,美国的中产阶级真是恨透了电视,恨透了大众文化。在这部电影里,真是赤裸裸地讽刺,观众爱看什么,我们就播什么,场面要血腥,还要迎合观众的仇恨,越来越低俗,影片里的男主和那个制片人,简直到了丧心病狂地步结果呢,当然是收视率飙升啦~在讽刺这一点上,本片可以打5颗星,比《消失的爱人》来得更猛烈。

  接着就是电影的手法,其实我不看好丹·吉尔罗伊的,他是谍影重重三部曲的编剧,后来执导筒拍了谍影重重4,让我第一次明白导演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第二次是《超验骇客》),不过他的《铁甲钢拳》(当时我还不知道是他拍的)还是很不错的,至少知道怎么赚眼泪。对于现在这部电影,可见他的导演功力是越来越强了,首先是色彩上很棒,暗色,暗色,暗色,在车里的主角和助手,是绿色的打光,阴森森的,给人背后凉凉的感觉,很符合主题,接着是剪辑上,导演当多了越来越自信,经常是一些场景的画面剪辑,简简单单交代了环境,影片还有追车戏,还有一些很紧张的其他场面,剪辑把握得挺好,反正我是完全进去了,气氛营造得很好。

  我喜欢《夜行者》,胜过《模仿游戏》,胜过《万物理论》,这是会让我记住的电影。

  :补充,这电影还讽刺了实习生制度,boss压榨工人~~那个助手,演的很好。另外,惊讶地发现,杰克·吉伦哈尔竟然没得提名!!!!!!!

  2015年3月20日更正

  此片是导演丹·吉尔罗伊的处女座,谍影重重4是他哥哥托尼·吉尔罗伊所拍,丹在里面是编剧之一,铁甲钢拳是肖恩利维所拍,丹在里面也是编剧,所以他两兄弟都是编剧出身。

  《夜行者》影评(四):从“看门狗”到“夜行者”

  【旧文备份】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你靠得不够近。”伟大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这句快被说滥的名言,如果真的被奉为圭臬,那电影《夜行者》里的主角,靠贩卖突发新闻现场视频为业、白手起家创办VPN(Video Production News)的Louis Bloom,便可理直气壮跻身伟大记者行列了。

  看完本片的观众中,持该论者想必寥寥——你怎么能把满口谎言、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为寻求“爆点”不惜扭曲事实真相,乃至去“制造新闻”,甚至牺牲掉搭档的生命,仅仅因为两人利益分配上的矛盾……这样的一个冷血怪物,冠以“伟大”之名?这便是本片抛给所有人的问题:记者该秉持怎样的新闻伦理?追求时效性和坚守新闻伦理可否得兼?

  电影中的故事设定在洛杉矶,美国娱乐业的中心,一座被知识分子导演伍迪•艾伦讥讽为“街道干净是因为垃圾都在电视里”的电视传媒高度发达的“天使之城”。主人公Louis是个靠偷鸡摸狗过活的小毛贼,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自由记者兜售突发新闻视频的一幕,脑袋灵光的他萌生了以此谋生的想法

  剧情发展至此,颇具“美国梦”题材的雏形:凭借自身的聪明才干的社会底层人士,不屈从于命运安排,自我奋斗努力向上攀登。而《夜行者》的价值即在于,在这种已然沦为陈词滥调的叙事中,黑色幽默地颠覆了“美国梦”的主题。它更多像是在佐证王小波对美国一针见血的评价——American’s business is business,一个永远在“一千度的经商白热”中的国度。影片中呈现出的洛城电视新闻业,丝毫没有“第四权力”的荣光,从业者眼中只有收视率。当新闻沦为一桩生意时候,Louis的所作所为便无可指摘——观众喜欢看都市犯罪新闻(可见它有受众有市场)- 电视台依靠它提升收视率(拍摄它有稳定客户渠道)- 犯罪新闻需要血腥和现场感,要让观众担惊受怕大家才会持续关注(那就通过摆拍甚至直接制造血腥镜头),这无疑是一套冷酷但行之有效商业逻辑。影片的最后,昔日的街头混混以一派成功人士的面貌,对着员工大灌鸡汤的场面,十足的荒诞,也十足的写实。Louis证明了他的这套商业模式既可持续且获利颇丰,他自己也确实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是作为观者的我们,却如鲠在喉。

  生活在一个居伊•德波(Guy Debord)所言的景观化社会中的我们,直接存在的一切都被异化成了景观的形式,乃至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这其中尤以电视媒体为甚,无时无刻不在以戏剧化的方式向我们倾倒各种社会冲突,进而维系“注意力经济”的运作。影片里Louis的竞争对手简单粗暴地总结出:”If it bleeds,it leads.”(不血腥的新闻不是好新闻)。为了迎合人性中卑劣的窥探欲,新闻工作者从监督权力的“看门狗”,退化成了既非呈现事实真相、亦不锄强扶弱、非鸟非兽、嗜血如饴的夜行蝙蝠。和Louis一样,他们罔顾新闻原则和伦理,在收视率背后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如奴隶般跪倒在地,顺从地排着长队,向堕落的深渊爬行。如片名所示,他们只能隐身于人性黑暗面的夜色中,见不得哪怕一丝光亮

  Louis这个角色,乍看很符合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他勤奋努力、具有新闻敏感资料爬梳和搜集能力颇佳、遇事冷静业务能力可说是一顶一的强。但这就足以让他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影片结尾处,louis和搭档为了报酬比例的分割,在车里闹得不可开交,近乎撕破脸之时。Louis以一种置身世外语气,承认自己压根对他人的境遇不在乎、更谈不上关心和盘托出“人不要脸百事可为”的一套人生哲学。一个人性中连该有的悲悯和同情都难觅踪影、存在人格缺陷的人最后成了“公民记者”,那新闻伦理作为道德的强制性对他而言自然形同虚设。更触目惊心的是,制度约束付之阙如,原本应该扮演“把关人”角色的电视台制作人跟他沆瀣一气,为了“新闻效果”对真正的事实隐而不发,担心真相会破坏编造的故事。片中这个KWLA电视台眼中的新闻价值,就是住在高档社区的上流社会白人惨遭底层少数族裔所害,秉持着这套框架来进行新闻选择,最后走上“搞一个大新闻”的歧路也可想而知了。

  公元前206年,入秦都咸阳后的项羽春风得意,大发“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的感叹。可新闻毕竟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无论再雍容华贵的锦衣,也不能拿来遮蔽事实的真相。新闻工作者能做的和该做的,是“Telling a story through nothing but truths”(用事实说话)。从一部美国电影走入当下中国的现实语境,这样的信念难免会被哂笑为“年轻简单,有时候幼稚”。我唯有借用罗素先生观点来作结:对伦理的问题,无法做科学的辩护;看似普遍的伦理原则,究其实质,只是一种“特殊的恳求”。

  《夜行者》影评(五):那只是一辆开进车库的黑色轿车

  2015年2月10日,法国里尔地方法院开庭受理卡尔顿酒店聚众嫖娼事件。涉案者之一,大名鼎鼎的世界基金会前主席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DSK)使得法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媒体蜂拥而至:AFP、France Télévisions、TF1、BFMTV...德国、荷兰的电视台也不甘落后

  我也和同学带着机器去了现场。长枪短炮的包围下,摄像记者的最高使命是抓拍到卡恩轿车驶入车库的那一瞬。问边上的Matthieu:“你怎么知道哪辆车是他的?”他说:“我也不知道。每辆都拍,最后挑出来就好。其实吧,那车窗都是遮光的,从外面什么也看不见。意思意思。”

  意思意思。

  我只当是来练习技术。对心里冒出的许多冷笑,充耳不闻

  老老实实把镜头对着车库,稍远处的人群出现了骚动。Matthieu示意我赶紧行动。扛着机子不算太利落地奔起来,监视镜里出现的是两个赤裸上身的费曼组织成员——试图跳上卡恩的轿车,胸前写满抗议标语,高声尖叫口号。身边成群的摄影师、摄像师呼啦一下围上去,我的镜头却在本能犹豫

  前来拖人的警察,互相抢占机位的记者,一片混乱。每寸空气都充满挑衅,终于让热血冲上头。自己个子小,在空间利用上占尽优势,没费什么功夫就近距离到了两个姑娘面前。蹲在地上的一个摄影师被挡住了最佳视线胳膊肘毫不含糊地对着学校的机器狠狠便是一记,表情狰狞。夹在一群人高马大、不停咔嚓的,类似狼群的人类里,面对两个狼狈地坐在地上,披头散发大声嘶吼的女人,感觉自己更像个经验不足、不够凶狠的猎手,而不是记录者。

  天性不喜欢热闹,在针对资源的竞争中更是时常感到尴尬。倒不是惧怕抛头露面什么的,只是觉得此类急红眼的角色,多少有辱斯文。就不提智商的事了。

  当天下午,折回司法大楼录另一个同学的现场播报练习。镜头前的法国姑娘不停地问:“头发怎么样?衣服整齐么?”她把写好的文稿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总嫌不够利落。这时,背后一个小混混模样的年轻人突然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始骂骂咧咧:“你们这群记者,播吧播吧,误导大众,混淆视听......”法国姑娘顿时急了,居然扔下稿子跑过去,扯着嗓子开始跟他理论。对方一看成功引起注意,愈加骂不停口。我把女伴拉回镜头前,劝她听之任之。最后两人在这奇葩的干扰中完成了作业,都挺得意

  一个月后,同样的这个姑娘,在剪辑室里跟我说:“我们把‘选角导演’的字幕介绍换成‘导演’吧,不然老师要说我们没有找到够分量的采访对象。”“你觉得需要采访导演的话,应该当时在现场争取,不是现在......”“但当时我们根本没办法,他都已经拒绝了啊!”我看着这姑娘满脸理直气壮的表情,回想起当初她同那个小混混PK时的英姿。

  “你可以把这话解释给老师听,字幕我是不会改的。”

  总之,片中男主角那双冷漠而又饥渴的眼睛,让我感到如此熟悉。影片本身几乎不带主观评判的叙述视角,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使得我在这个故事面前脱离了愤怒。只是看到后来,不自觉地拿条毯子盖到膝盖上,再把朋友送的毛绒大熊找来抱在怀里。好像看到一个大坑,未来的某一天随时可能掉下去。

  在横店的时候,要硬闯片场的E在车里自我辩护:“我们这工作可不是用来讨人喜欢的。”;去拍P?le Emploi(法国失业保障机构)时,事先没拿到许可的俄罗斯姑娘为趁人不注意偷偷拍到的镜头而沾沾自喜。

  国内某家媒体的老师谈到工作感想,曾经说:“都是驯化。”

  你知道抓人眼球的画面要放在最前面,知道流畅的剪辑能给作品大大加分,知道采访里的语句要精简直接才能有力......像高考考场上小心翼翼的高中生,唯恐哪一处细节处理得不够“符合范本”。何况追求完美的视听效果,是可以让人如强迫症般上瘾的。 记得生平第一次摸摄像机时还没上高中,拿着外公家的DV机,从三潭印月拍到花港观鱼,镜头简直代替了眼睛,根本停不下。后来突然不想再继续。不是厌倦,而是拍摄这件事把我和现实生生拉开了距离。美景还是美景,可总觉得哪里不对。明明给予了环境更高的关注度,感受力却反而下降。从现实的参与者,变为了翻译者。由此出发,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冷漠自私的人,也可以做出看上去充满人性关怀的作品。(实习经验省略若干字)

  这片子从职场生存的角度出发当然也可以说很多,但自己还是想谈点别的。

  有两个角色让我多少有点暖。一个是和女主理念不合几番争执的新闻台编导;还有一个,是片头拒绝雇佣男主的汽修厂(还是建筑工地?)老板。“I'm not hiring a fucking thief.”这句让精明的Louis直接吃了闭门羹的狠话,由一个大概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角色说出来,可以说出于朴素的道德信仰,也可以说出于不懂质疑和变通的固执。但在整个如夜色般冰凉的故事里,我觉得它像壁炉里一块灰头土脑、却兀自燃烧的炭火。

  在这样的火光里,那些被镜头、麦克风、转播屏激荡着、觉得自己无比聪明和重要的人们,最好保持一点必要的谦虚。

  (这也能算影评么= = 不能。)

  《夜行者》影评(六):关于男主性格设定

  【剧透警告】

  【剧透警告】

  【剧透警告】

  【剧透警告】

  【剧透警告】

  我对于主角的人设有一些疑问。

  JG 的确奉献了精彩的表演,虽然精彩到什么地步我不能完全体会。可是为什么一定要让 Louis 这样一个人成为故事的主角呢?尽管 Louis 相比平常人更容易做出影片里的那些事,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影片的讽刺的普适性。而且影片中,只有 Louis 才一直突破道德、法律底线,而其他的 nightcrawler 并没有做这些,所以岂不是表达的意思成了:正是因为 Louis 是个 sociopath,才会出现这些问题?

  影片对于新闻行业的讽刺有两层。第一层是那些导播/制作人,他们只想放那些人们最关注/恐惧的新闻,比如枪杀,最好再来点不同人种、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群的冲突。通过片面化的剪辑、有误导倾向的假的背景音、耸人听闻的字幕以及主播极具引导性的三番五次的强调,来吸引人的眼球,并让人恐惧。第二层是因为新闻制作人的这样的需求,nightcrawler 为了拿到更好的新闻素材,卖个好价钱,不断突破底线,使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

  正由于第二层讽刺的存在,如果把主角的换成一个普通的聪明人(或者聪明贼),我觉得能达到比现在更好的效果。像现在 Louis 对开场那个 guard 的报复、对同行的那个哥们儿的报复、对女主角的威胁和利用以及最后对他的小伙伴的报复,都只是对他心理变态的体现而已,对于主线并没太大作用。

  另:影片刻意隐去了新闻的受众——城市居民们,并没有体现居民们对于这样的新闻的反应。这或许是个好的选择,但我不敢肯定。不过像结尾 Louis 结尾那段 speech 我觉得倒确实该剪掉。

  《夜行者》影评(七):Don't Go Too Extreme

  开篇并没有太多吸引点,原以为会是男主逆袭的戏码,结局却出乎意料。Lou为了拍摄出有价值的新闻视频,跨过了道德的底线,无视人的价值,最终也得以功成名就。与Gone Girl 结局类似。其实,这也反映了社会的另一个侧面,恶有恶报只是理想状态。很多人为了最求自己所想过于极端,过程中往往会迷失自我。而以往我们往往展现的是观众想看的结局,现实却是我们只看到失败的那群人的结局。

  有追求是好的,但是道德和法律是底线,不能跨越。Run to your dream,just don't go too extrem.

  《夜行者》影评(八):如此新闻?

  路易斯(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饰)是一位无所事事的小混混,最初偷偷进入工地偷一些废铜烂铁卖,以此赚钱。他找到工地的负责人表达了自己想找份工作的想法,然而负责人毫不客气地回绝他:他们不想招一位小偷当员工。

  路易斯开着他破旧的TOYOTA在街上无聊闲逛,碰巧遇到了犯罪现场,自由记者正在拍摄现场画面,简单交谈后,路易斯明白这位自由记者是要将自己拍摄的新闻画面卖给电视台以此赚钱。路易斯深受启发,在海滩偷了一辆上等的山地自行车卖给了二手店老板,用卖来的钱买了一台摄像机和警用扫描仪,并且为自己能够能高效率地进行自己的事业,雇了一位助手,里克。

  随后,路易斯拍摄到了许多惊险刺激的独家新闻素材,卖给电视台。随着他拍摄的素材越来越精良刺激,使他在电视台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一度成为“收视率救星”。路易斯事业不断发展,他的公司也逐渐壮大,在电影的结尾,也可以看出他的公司有了更多的雇员,更先进的设备。

  从故事的梗概来看,路易斯完完全全没有受过专业新闻训练,完全按照自己的路子来选择素材拍摄新闻,在工作过程中多多少少带着几分莽撞,甚至被事故现场的警察所厌烦、驱逐。那么这样一个并没有受过新闻训练的人,为何能够拍出如此吸引观众眼球的新闻画面呢?

  1、快节奏的生活驱动人们的猎奇心理。美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每天的新闻层出不穷,正如影片中所说,新闻节目中播出的关于政府的新闻被压到了30秒之内,观众对这些新闻毫无兴趣,观众需要的是新鲜的刺激的,能够在高压的生活下为自己带来感官刺激的新闻,路易斯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带来这样新闻的人,在影片中,他的眼睛几乎没有眨,据说他为了这部影片减肥20磅,面容消瘦,颧骨突出,像极了一匹饥肠辘辘的狼,随时坐在监听器旁,等待着事件的发生。枪击案、抢劫案、车祸,观众们喜欢的是这些,因为有死亡,有撞击,有声响,刺激无比。

  2、新闻伦理与金钱至上的争夺。其实这样的心理抗争在路易斯的身上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路易斯的目的很明确,赚钱,组建自己的事业,名利双收。他可以拿着摄像机毫无顾忌地闯入枪击现场,他可以镇定自若地进入刚刚发生入室抢劫的豪宅,并记录下血淋淋的尸体,他可以为了减少来自同行的竞争,在别人汽车上动手脚,使同行发生车祸,他更可以借他人之手杀死跟自己讨价还价的助手。很显然,这些都是严重有悖于新闻伦理的做法,然而路易斯却心安理得地做了。一方面,路易斯并没有受过新闻训练,可能并不知道还有新闻伦理这么一回事存在,但另一方面我不禁想问,换做是我,我会怎么做?不得不承认,面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新闻伦理很轻易地就被抛之脑后。层出不穷的狗仔,就是形象的体现。

  新闻如何做,真的是个难题,你想要兼顾新闻伦理的话极有可能失去时效性,你想要抓住时效性也很有可能违背伦理道德。我大概还有两年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不知道两年后,我会做出什么样的新闻。

  《夜行者》影评(九):继续讨厌他

  昨晚看的电影《夜行人》,影片评分8分,算是高分。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片子的亮点,可直到结尾我也没找到。

  此片主要的看点是人物刻画,影片描写了一个极为不正常的人,可以说是心理变态,可是影片主演却不适合演这个角色,给人感觉演技太平淡,该表现出来的地方没有表现出来,没有那种棱角分明的感觉。

  主角是一个为了目标无所不用其极的人,他没有道德,没有底线。影片开头他是一个偷井盖、铁网的小偷,可是他出场就与众不同,与别的小偷不同,语言中透露出狡黠、精干,反应异常敏捷,思维迅速,目标明确,不似那些混日子、下三滥的地痞流氓。接下来他成了一个拍摄新闻材料的拍客,很快就抢了同行的饭碗,他的优势是胆大,车速快,不怕死,能最快时间赶到现场;为了拍好素材,可以私闯民宅,可以伪造现场,专拍人们愿意看的血腥画面;讨价还价本事高,最快的积累金钱购买摄影装备;肯下功夫,做细致调查,不怕难,不怕苦,不怕枯燥,精益求精,做事讲求完备,完美。这样的人,说实话干什么干不了!聪明能干,肯吃苦,有激情,放到哪里都绝对是一个工作狂。

  唯一的问题就在他的审美或者说价值观跟正常人不一样。聪明的坏人比普通坏人更擅于做坏事。他是一个独立的人,自我的人,是一个看不起任何人的人,一个边缘人。

  以上是影片中告诉我们的,可是我很怀疑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感觉太不现实,太遥远,此片的功力不够,没有让人产生共鸣。

  对于影片中的对话,说实话我看得云里雾里的,主角的语速过快,一段话还蹦出N句类似哲理的话,让人跟不上趟。

  总体上来讲,此片不好看;演员是我讨厌的演员,演得一如既往的烂;剧情平淡,要淡出鸟了;讲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边缘人,却无法让人产生共鸣,这是最大的败笔,岂不知人性是相通的。

  吐槽:1、国外没监控吗,主角闯红灯、超速都没人管?2、主角开了光环,开飞车就是撞不死,结果同行撞死了3、为啥他去车那里没事,他助手过去就被开枪干死了,真JB扯淡4、为啥美国的生活这么艰难,感觉像是旧社会。

  《夜行者》影评(十):编剧无下限 人性扯新低

  暴瘦似乎是男演员挣脱自我,转型求变的不二法门,比如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修·麦康纳。对杰克·吉伦哈尔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前的断背山,那时的风头和注目主要都落在Heath Ledger身上,吉伦哈尔在好莱坞的成绩就像那张海报一样,隐於次位,看到也看不到。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的。他说他不拍观众看了会记不住的电影。没有纹丝的野心可说不出这样的话。

  看毕电影,残留在脑海中的依旧是Lou那两颗嵌在深陷眼窝里的大眼珠,贪婪地放着精光,抬着摄像機俯視镜头下的血腥场面。他身影瘦削,可肩膀宽壮,笔挺地站在那里,那麽理所当然理直气壮。一个人疯,像这样中了道一样,才算是疯了。此片要讥讽的不单是新闻业界者,也包括隐身於银幕从未现身的大boss---观众,他們才是真正的幕後推手。市场的供需关系造就恶性循环,不管是推波助澜或是冷眼旁观,都脱不了关系。社会就是一场圈子以内的群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