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的最后机会》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哈维的最后机会》是一部由乔尔·霍普金斯执导,达斯汀·霍夫曼 / 艾玛·汤普森 / 詹姆斯·布洛林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边看边觉得这片子不可信,两个素不相识的中老年人,冷不丁就搭上了,搭上了还就好上了,即使是美国人也不会如此随便吧?如果的确可信的话,那就有点悲哀了——孤单真的如此可怕?
说起和女人搭讪,霍夫曼饰演的哈维的确有一手,几句话就能把人逗笑,而且知道如何乘胜追击,看起来像个老手。问题是,身怀如此绝技的人怎么会单身到现在呢?艾玛为本片的牺牲可谓不少,打扮成个典型的中年妇女,看上去是个不轻易对人敞开心扉的人,可不知为何就能陪着哈维去参加婚礼。或许两人之间真的有火花,或许是两人都实在不想继续孤单,亦或许,两个原因都有。
影片的氛围很温情,故事较一般,表演方面虽有演技高手,但似乎过于驾轻就熟,看上去并不动人。只是,在看的过程中不禁在想:当自己到了这个岁数,也会是这样吧~~
《哈维的最后机会》影评(二):中规中矩的Last Chance Harvey
2011的情人节,晚上豆豆和妈妈睡了之后,就剩我一个人了。于是,找了部电影来打发时间,一部很老的片子,《Last Chance Harvey》。
看之前就知道这部片子很老,但没想到这么老,Hoffman已经有点老态龙钟的蹒跚了,而Emma Thompson也一点也不悦目,更不用说老是看着Hoffman比Thompson矮半个头的别扭劲了。
但是听着他们一英一美口音的对话着实很有意思,老Hoffman在电影中的表现也中规中矩,在婚礼上的那段讲话和几度的哽咽表现得还不错,但始终没能超越我心目中的《Rainman》。
《哈维的最后机会》影评(三):《When Harry met Sally》与《Last Chance Harvey》
站在十层的窗口,眼前皆是层层叠叠的房子。一群白鸽(有一只灰鸽)已盘旋了多圈,领头的在不断变化。
其实电影就是一种集中与夸张,将许多人的幸运集中到个别人身上,或者将许多人的不幸集中到个别人身上;由此造就出人物的鲜明性格和典型性,以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像爱情题材的,千变万化,无非在于形式和过程,但有些东西永远一脉相承。除非是刻意表现错过的,其他的往往是中间过程越曲折,结局越“圆满”,让人觉得,那些艰苦波折都是值得的,也会在日后成为更难得的回忆。
下了《Last Chance Harvey》,看了下开头飞机上的一幕,Harvey喋喋不休而Kate礼貌地打断说自己需要睡觉;以及最后的十分钟左右。有人说这部片子根本就是老年版的《Before Sunrise》,我没有看过《Before Sunrise》,无从评判,不过就跟《When Harry met Sally》略微比较一下吧。
--------------------------------------------------------------------------------------------
末尾的时候Harvey在柜台得知Kate可能在上课后,打车前往的情景,与新年前夕Harry回首前尘顿悟后跑去找Sally如出一辙。
见面后的对白,Kate说“I'm not gonna do it, because it'll hurt! Sometime or other there''ll be, you know 'It's not working.' or 'I need my space.' or whatever it is and it will end and it will hurt, and I won't do it.”
KATE says with smile, "So, how's this going to work, Mr Shine?"
HARVEY says, "I have absolutely no idea (light smile)...... But it will. I promise you that."
--------------------------------------------------------------------------------------------
《When Harry met Sally》末尾,舞会上两人碰面,
ally: I’m sorry, Harry, I know it’s New Year’s Eve, I know you’re feeling lonely, but you just can’t show up here, tell me you love me and expect that to make everything alright. It doesn’t work this way!
Harry: Well, how does it work?
ally: I don’t know, but not this way.
--------------------------------------------------------------------------------------------
Harvey和Kate携手沿岸散步时,Harvey要求Kate再把那个他曾经拒绝的问卷给他做一次。
而新年舞会上,两人在舞池中央旋转时,回忆之前的每次见面:
Harry: The first time we met we hated each other.
ally: No, you didn't hate me, I hated you. And the second time we met you didn't even remember me.
Harry: I did too, I remembered you. The third time we met, we became friends.
ally: We were friends for a long time.
Harry: And then we weren't.
ally: And then we fell in love.
都是一种对开头的重现。
--------------------------------------------------------------------------------------------
片尾曲,《Last Chance Harvey》是《Where Do We Go》,而《When Harry met Sally》是《It had to be You》,风格十分相近,都带点戏谑和欢喜冤家的味道。
--------------------------------------------------------------------------------------------
还是看《Friends》去吧,至少那现实得多,比如Ross和Rachel,虽然仍是圆满。Rachel赶去参加Ross婚礼的一幕,虽未看过,但想想已知是何感受了;不是解脱而是给自己一个更好的逃避理由。
2009-12-28 15:55
《哈维的最后机会》影评(四):老年版《日出之前》?
同样是一天内定终生的故事,同样是约好再见面的时间,看到这里,很自然的我就想到《日出之前》,哈哈 ,不过是老年版的了!
Dustin Hoffman的演技o(≧v≦)o~~好棒,在女儿的婚礼上的一席话,几次让我热泪盈眶,这是一个多么柔情似水的父亲。他知道女儿想要什么,他知道事业并非能顺利,可惜却还没能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平衡家庭与事业。没错,婚姻是失败了,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最大的,然而正如片中所说,如此,女儿才学会了坚强、独立,继而在迷茫中重新找到了自我。
最喜欢的两句话:
I THINK YOU ARE MY KIND OF GIRL.
I'm in transition.
《哈维的最后机会》影评(五):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
这是两个中年人的爱情。不惊心动魄,不风花雪月。
当我们不再年轻,甚至是老去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敢奢望爱情?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是否还有机会,遇见那个与自己心性相通的爱人?或者,一切为时未晚,我们终会在茫茫人海中奇迹般地邂逅。可是,我们还拥有再爱一次的勇气么?
Harvey在人群中总是显得笨拙。他说话似乎总是不甚连贯,不擅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试图牢牢抓住的自己的工作与亲情,但他越是竭力争取,却越是事与愿违。就像他在计程车上打电话,在留言中颠来倒去地重复着电话号码,事实上对方并不需要他这番劳心费神的努力。他要亲力亲为完成自己的工作,又要参加女儿的婚礼,终于把自己推入一片混乱之中。
在女儿女婿面前,在前妻与她的丈夫面前,在参加婚礼的所有人面前,Harvey的表现并不理想,甚至毫不得体。他的窘迫与难堪,被前妻看在眼里。前妻轻描淡写地要他明白,这是女儿的婚礼,你还是回去好好睡一觉明天再来吧。Harvey苦笑,你总是能在三十秒之内让我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前妻也是爱过他的,为着他当年的风趣幽默。而如今的Harvey,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中年男人。他的工作岌岌可危,为了保全这一份工作,他不得不对女儿表示自己无法参加婚宴。女儿为难却坚定地说,她希望在仪式上由继父陪着她步入礼堂。
Harvey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遭到了最坏的打击。他带着沮丧的心情赶去机场,为已经失去激情的工作做最后的挣扎。可他既没有赶上飞机,也没能保住工作。他甚至是在一通电话里就丢掉了他的工作。
失意的、落魄的Harvey走进酒吧。借酒浇愁的他第二次遇到了Kate。当时Kate独自一人安静地读着一本小说。
Kate是一个不得意的女人。她的生活,似乎毫无乐趣可言。除去工作,就是照顾她那有些神经兮兮的母亲。母亲总以为新邻居热衷于烧烤之类的活动太过可疑,为此没完没了地打电话给Kate。母亲的来电总是不合时宜,她总是耐着性子接起电话:Mum,I love you.But not now!!
矜持的她与朋友介绍的男人相亲,除了不断地重复Yes作为回答,再难以与男人展开话题侃侃而谈。不过是又接了母亲的一个电话,回头男人却已经和一群朋友说笑起来。她掩饰着自己的局促与尴尬,坐在他们之间,只能带着勉强的微笑一言不发。那些陌生的人们,陌生的话题,她留下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她只能独自承受所有的不快与难过。
Harvey与Kate就此找到了知己。同病相怜的二人,从彼此身上获得久违的认同与快乐。只有与对方在一起时,才能毫无顾忌地聊起各自的生活、理想及其他。Harvey曾经希望成为一名爵士钢琴师,Kate热爱写作。他们很久没有这样轻松地与人交谈,彼此都无限愉快。
之后的一切都顺理成章。Kate说服了Harvey并陪着他参加了女儿的婚礼。Harvey拉着Kate跳舞狂欢。两人心中都有着微妙的变化。然而情节注定不能一帆风顺,Kate在约定的地点失望离去,全然不知同一时刻Harvey在医院里是如何心急如焚。
影片的名字是,哈维的最后机会。在电影的开端,Harvey被告知,这是他最后的机会,否则他将丢掉工作。而到了结尾,Harvey拒绝了 电话另一端请他回去工作的人:不,这确实是我的最后机会。他对自己说,这是最后的机会,最后一个能够抓住幸福的机会,他不能就这样放弃Kate,不能错过这个好女人。
影片的最后,Kate流着泪说,我还是习惯了失望。这一句话,触目惊心。长久以来,无论是对自己,或是对他人,我们习惯了不抱希望。习惯在一切尚未发生时就抽身离去,因为害怕面对最后不美好的结局。Kate爱上了Harvey,但她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这份感情。这何尝不是她的最后机会。
于是想起王菲的《流年》。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一种很少女很恶俗的说法是,要相信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始终有一个专属于你的人在等待着。每个人都曾经或正要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但你是否将其认出并抓住幸福,就另当别论了。
我们需要的,不过是再多一些时间,以及再多一些勇气。就像Harvey与Kate,毫无悬念地为我们带来happy ending。甚至是Kate的母亲,也终是鼓起勇气去拜访那位看似神秘莫测的邻居。爱情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获得幸福的道路向来布满荆棘,但不要为此停下前进的脚步。
去爱吧,只要是遇到了合适的人,无论何时,都即刻开始。
《哈维的最后机会》影评(六):中老年英国版Before Sunrise
从“牟春光”被引诱过去看Emma Thompson和Dustin Hoffman飚戏,结果俩中年人就上演了这么一出英国版日落之前。 各位文艺青年们不要激动,这里没有法国的“日落之前”dialogue heavy再加慢节奏音乐。虽然男主角是个写广告配乐的艺术界人士,可这片压根儿跟艺术就沾不上边。两个生活很shitty的中年人相遇,可能发生什么?
中老年人也有浪漫吗?怎么看怎么还是一出《理智与情感》的现代版。长着一副老人脸的Emma,十几年了容貌不变。遇到不合拍的聚会朋友,自己跑去洗手间哭,简直就差在旁边放Joni ichelle的CD,正好重现love actually 的辛酸无奈; 坐在长椅上等待有约的人儿,那脸上的皱纹和表情都和那个怀疑自己自作多情的Eleanor如出一辙。Dustin Hoffman虽然笑容俊朗迷人,可是举手投足之间的绝望实在让人心寒呐。
为什么这些老戏骨都喜欢在年老之时饰演这些浪漫爱情剧呢,Tom Hanks出演看似荒谬的幸福终点站;Meryl Streep 焕发出超越年龄的活力去演Mama Mia; 那个什么苦瓜脸的Nicholas Cage演的片子就不提罢。对演员来说,人间不过寄身处,身外身做梦中梦(引自《给电影人的情书》)。在体验了大半个人生又演过无数牛比角色之后,一票老人再去演这些浪漫爱情剧,虽然从头到脚充满的都是苦涩,可毕竟还是让人觉得生活美好了一些。
0 发表评论
《哈维的最后机会》影评(七):我不允许我们只是美好的陌生人.
看完这部电影才发现夜已经深了,窗帘背后的夜色温柔沉静.很多时候,单身的人,或是经历情感创伤的人,会对他人产生莫名的生疏感,排斥接触,拒绝他人的好感,生活在纯粹的自我世界,并享受着这份不被打扰的轻松,除了时怒时躁的孤独感.对爱情失望,对生活产生抱怨的情绪,让我们错过了那些注定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人们.Last Chance Harvey这部电影,情节和铺陈还算中规中矩,我很少看类似的爱情片,多因为我惯性的厌恶做作的浪漫制造和泛泛的爱情套路.如果这部电影的男女主人公换成寻求爱情的青年男女,那样,这部片子注定毫无意义.陌路的男女,无欲的年龄,让他们相遇,相爱,虽然他们还不够足够了解.午夜的约定,喷泉旁的聆听,让安静多年的心,再次震荡,离开的吻,嘴唇的纹路,彼此的喘息声,不舍与不确定的忐忑,都在夜的逝去而渐渐显露.公车上的女人,用手指触摸接吻后的嘴唇,去感受那残留的温度与温柔.男人轻快的脚步,点亮的人生让生活再次充满希冀,阴靋散去.可能很多看过此片的人会说,哈维的失约是影片注定的波澜所在,我同样也这么认为,虽然老套,虽然我们都会猜到,但你有没有留意凯特与哈维在片尾时说的那些话,她说,她希望哈维能够失约,让自己知道那些美好都是短暂的梦境,不现实的期盼.她想回到现实,平静的生活,不愿受到伤害,她只希望曾经的吸引是段美好的相遇而已.当她说完这些,我似乎能完全明白她的心情,明白她那个年纪人的想法.奢求不再更多,唯独希望给彼此留下美妙的记忆,这已足够.
影片是平淡的,爱情的戏路是平庸的,这就是生活,平淡却充满感动.
你需要做得,是准备好一颗期待被温暖的心,去碰撞,去寻找,去迎接.
祝幸福!
《哈维的最后机会》影评(八):选择这个电影的10个理由
1 老美跑到英国拍的片在印象里水准都不赖
2 想都不用想,画面一定很漂亮
3 伦敦腔口音
4 虽然达斯丁霍夫曼是每一个镜头都会经过深思熟虑的演员,但我觉得本片中艾玛•汤普森的表演更具味道与亮点(四十岁的单身女人)
5 由婚礼的主线索牵扯出离婚,离异子女的生长环境,以及如何面对自我的孤独。很克制,不会太沉重,当然更不会轻飘飘。
6 一个满脸褶皱的老头和一个身材臃肿的中年妇女,他们的黄昏恋,却拍得比浮华刻板的快餐爱情更生动有趣又不失浪漫,这是电影为什么好看的最大奥妙
7 爱情是主设定,片子吸引你是因为他们跟我们一样,有着复杂又糟糕的人际关系(有些人称之为社会的现实)。达斯丁霍夫曼说了,他不是在演角色,“哈维”就是他自己。一个六十岁有着失败婚姻和破碎家庭的男人,他内心的无奈和中年危机使二十岁的你完全可以感同身受,这是电影的奇妙之处
8 还算是半个喜剧片,低潮的时候可以转换心情
9 表达主题时内敛又低调,比较容易令观众信服,感觉会比青春片好很多
10 “我们都有不同的生活,but, Is there anybody feels the way I feel ?”
《哈维的最后机会》影评(九):Shall we walk ?
这一对主角显然都已经不是俊男美女了,DUSTIN的皱纹爬上眼角,EMMA开始有些中年发福,但这些都不影响这两位重量级演技派的魅力四射。看着他们两个像两个大孩子一样斗嘴、谈笑、笨拙地接吻,含情脉脉地注视对方,反而更加让人觉得温暖。
和以往浪漫的爱情片不同,中年男女谈恋爱更加平实,但又不失感动,HARVEY的深情眼神,KATE含羞娇嗔的一句shut up,足以抵过一切表白。
就连最后的最后也是,没有深情拥吻和肉麻的情话。KATE只是说SHALL WE WALK,然后脱下高跟鞋,挽住HARVEY的手臂,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相信,无论等到我多老,老到就算牙齿也掉下来,我还是可以继续等待下一次爱情,一直到对的那个人出现,就算最对的那个人一直不出现,也没有关系,因为你与每一个人的遇见和相爱,都是一种非凡的经历。
人活着就是应该去经历不是吗,就像最后KATE问HARVEY:“你觉得我们怎么样才会成功。” HARVEY说:“I VE NO IDEA BUT WE WILL”是啊,我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但是我坚信we can make it,因为我们有爱啊。
《哈维的最后机会》影评(十):总有一天,你会来
他,是一个中年老男人。
一天之内,经历了所有失意。
被老板电话解雇,工作被小P孩取代。
女儿婚礼,却只想牵着继父的手,一起走过礼堂。
返程航班错过,只能孤寂等待,望着机场外面的天空。
她,是一个中年老女人。
身材臃肿,面容苍老,年华逝去。
穿梭在人流涌动的机场,看人脸色,做着工作,生活按部就班。
有三五好友,没有男人缘,没有桃花运,没有目标,大龄剩女一个。
有一个年迈的母亲,一直絮絮叨叨,疑神疑鬼,最大的乐趣,致电女儿。
他,曾拒绝过她的问卷调查,奔赴爱女的婚礼。
她,经历过相亲的枯坐无聊,体验被忽略的伤害。
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
遇见,相知相惜,却不觉相见恨晚。
他,找她倾诉,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
她,听完之后,对比自己,好像也可以接受。
他们,都曾像个局外人。默默地看着自己的东西,被旁人占有,自己被挤出。
很多时候,我们也只是想找个人聊聊。没有主题,随意的说说话,天南地北。
只要有人听,而我,也愿意说。但这又是多么困难,找个人倾听。
我们总是对着亲人苟刻,对着陌生人表示善意。
我们有很多很多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更不知与谁人诉说。
只能感慨着世界那么大,周遭人群那么多,我们想说话的,却没有几个。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失去了一些人,一些事。
你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你们就这么静静地远离了。
看着幸福的一切,都与你无关。你也只能是作为旁观者去欣赏,没有任何归属感。
好像所有人,都把你隔离在外。你想融入,却又不知怎么去做,最后,也只是越来越远。
你有没有试过,众人围绕,你说我笑,但还是掩饰不住你内心深深的寂寞。
脸上保持着礼貌的微笑,眼睛看着周围的一切,好陌生,思绪在游离。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好想好想离开。
你有没有试过,错过一些人。
你曾傻傻的等待,从满心欢喜,到失落满怀。
脸上的失落,用上好的粉底,却怎么也遮盖不住。给他找无数借口,最终却瞒不过自己的内心。
你有没有试过,和一个人谈及自己的内心世界。
讨论如果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哪怕,只有一天,你会怎么规划。
即使周围的人,都在笑你的想法太过理想,你也愿意与之分享,你不必感到尴尬。
因为你也知道,他未必百分之百的懂你,可他愿意停下来倾听你的心事,这,就已足够。
现在的我们,都有些胆小,不敢轻易尝试。
因为我们告诉自己,早已不是十七八的少男少女。
我们输不起,也不玩不起。即使,你知道,也许向前迈进一步,会有新的天地。
你也不敢,勇敢的踏出那一步。因为,我们都在害怕失败,害怕受伤,害怕疼痛,害怕拒绝。
2年前,看在云端,那种苦闷,那种伤痛,好像还能浮现眼前。
但事过境迁,已能微微一笑。苦涩的一切,早已过去,只要我们想,只要我们愿意。
我想,我更习惯于失望。因为没有开始,更不会结束。
你来,固然很好。你不来,生活也如常继续。工作、看书、学习、交友。
只是,身边少了一个你。你如蜻蜓点水一般,在我心中路过,然后飞往不知名的远处。
你我,都有各自的生活、工作、家庭、朋友。
你不了解我,我不了解你。我们互相认识,却了解不多。
有时候想想,失望也是好的,起码,一段感情,不曾开始。也就不会结束。
但是,因为是你,所以,我愿意尝试。
因为我不知道,错过你,我是否还有机会,再一次遇到,像你这样的人。
一个能够让你从内心深处,发出丝丝笑意的人,才是最适合你的人。
你曾经深爱的,为之疯狂的,现都已成为过眼云烟。
现在陪伴你左右的,是另外一个人,或许内心有些失落。
但想起那个能够让自己内心快乐,雀悦的人。我们又在庆幸,幸好,路一直都在。
我想,Timing真的很重要。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
在最合适的时间,你我相遇,相知,相守。
与你白头,坚持守候,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