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无形符号》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的无形符号》的影评10篇

2018-02-12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无形符号》的影评10篇

  《我的无形符号》是一部由玛丽莲·阿格雷诺 Marilyn Agrelo执导,杰西卡·阿尔芭 / J·K·西蒙斯 / 索尼娅·布拉加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无形符号》影评(一):可慢慢品,没有耐心还是不看为妙

  电影原名 An Invisible Sign,大陆翻译为《我的无形符号》,我觉得直译为《只属于我的隐形符号》更好一些。整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前的十分钟都在讲一个让人感到昏昏欲睡故事,期间除了个别乔段的对白有点幽默感之外,其他内容基本上是一次体会乏味历程,既没有隐形的手段,也没有符号的悬念,更不要说跟“我的”有什么关系。主演Jessica Abla,如果你是《神奇四侠》的粉丝,当Jessica出场时千万别惊奇,她的扮相会让你在模模糊糊中想起不出名的港台电视剧里不出名的龙套演员的共通样式,与港剧不同的是她的戏服相当卡通。最后,这是一部跟碟战、动作、科幻、悬念和高智商博弈没有任何关系的电影,96分钟的电影更象是看着一盒回形针被一个接一个套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的焦虑(如果你小时候玩过这个把戏就知道父母是什么反应),所以,如果没有足够耐心,还是不看为妙。

  但是,我喜欢这部电影。

  我喜欢电影的拍摄角度和转换方式。电影一开头,好象在说整个生命都可以用数字解释,当风从树叶中穿过,当跳跃对地面产生作用力,当流水自然涌动,当阳光照在报纸上,……,数字象精灵一样存在,而人们习以为常,即便厄运来临时也没有乌云密布或是大雨瓢泼,只一句旁白:“突然有一天,妈妈觉得3是一个太大的数字”就完成了转换。当主人公梦娜格蕾被赶出家门无聊无助地消磨时光时,旁白说:“我终于明白无穷大是什么感觉,并且是如此的漫长”。数字和数学一度是梦娜格蕾的最爱,数字和数学曾经是如此安全完美,但在此刻却无法帮助她走出困境……梦娜格蕾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孤独失落,于是在不经意的敲打间寻找自我。

  我喜欢自然课老师和梦娜格蕾的对白。这是整部电影里最幽默的台词设计,以伤感为主的情节里还有如此可爱语言交流,总是让人觉得能够看到希望的背影。梦娜格蕾一直在回避,回避所有她不知道如何面对的生活,哪怕这种生活能带来新的人生经历时,她仍然选择回避。也许在她的心里父亲健康超过一切,她甚至愿意为此牺牲掉自己的幸福。这是一种正常状态么?从悲剧文学的角度而言恐怕是的,但从热爱生命的角度而言,我觉得值得怀疑。每个人都有自独立的生命和选择,失去了自己,拿什么去爱家人?N多年前,有句台语说:“不要空空地去爱”,很多人都觉得爱是一种感情,但实际感情只是组成爱的一部分。插一句题外话,当自然课老师提出要帮助梦娜格蕾寻找那个遗失在教室外歪了的小数点时,实在让人忍不住笑要出声来。

  我喜欢全部的配乐。音乐象一部电影的呼吸,贯穿始终却只出现在开头和结尾。我们的生命有多长呢,不过呼吸之间的距离,音乐是生命中空气,贝多芬在他的论文里说“音乐是最高启示”。音乐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美丽,每个音符就好象每一个期待被倾听的心跳一般,闪亮的那一刻象星光照亮夜空低沉的那一声象风暴前的压抑雷声,也许就是在你我独自一人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可能都在唱:I wanna sunshine。

  我喜欢一开头的故事,关于国王城堡面包师。卡通带我们回到小时候,哪怕是最简单的故事,也能满足单纯的心,如果你仔细看孩子眼睛,那种深邃和闪亮是成年之后再也看不到的。

  如果你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可能会跟我一样在片尾的时候忘记片头的卡通,但是,没关系,不如再看一次——静静的,握着你的水杯,在你的屏幕前,看你的电影,想你的故事,也许你突然感觉到自己的隐形符号,一如多年前就已不见的琴声

  《我的无形符号》影评(二):见与不见,圆与缺

  每一部由长篇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单位时间内传达出的信息量总是令人满意的大。看的过程中会有费劲的地方,但一结束,一切都明朗了,那便是好的。

  一开始我就是喜欢这部电影的。蒙娜十岁时爸爸讲给她的故事电影把它讲给了我们。一个家里必须贡献出一个人去死,那么牺牲就是爱吗?喜欢面包家人的决定,要么一起去死,要么换一种方式来活。他们每个人拿出身体的一部分。这个家的每个人都残缺了,可家是完整的。后来他们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这才是像样的童话,不是吗?

  不是每一个人都稀奇古怪,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过稀奇古怪的经历,但每一个稀奇古怪的人都有讲不完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比如爱上数字的人。不管是每天根据心情不同带着不同的数字项链的数学老师,还是敲击木头用数字麻痹自己的蒙娜,或是小小年级就对数字有特殊喜爱的小丽莎。数字只是符号而已,他们都是为了驱赶孤独,人总是做一些奇怪的事,去对抗孤独,或是对抗孤独的原因。这让我想到多年前的一个暑假我每天晚上不睡觉白纸黑字的写了三本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话就像那些没人懂的数字。吃肥皂装癌症病人神经兮兮建造健康圈,好多要倾诉,电影就是一分钟好多内容,而我喜欢这种节奏。所以基本上会为它写影评的电影就准备被我翻来覆去看上十遍八遍吧。每一遍翻看都会发现曾经一个不起眼的桥段变成闪光点。

  我发现自己是出奇的喜欢旁白所以年轻的时候爱王家卫爱到死,就是旁白。因为故事是喜是悲是好是坏我敏感度比较低。共鸣,启发,回味,我总在寻求感觉。一段说,我们总是在绝望的时候想寻求帮助,可到头来发现能帮的只有自己,然后我们成长。谁说不是呢?那些快节奏的商业片总是营造一种后现代童话式的英雄主义,总有英雄以拯救世界为己任而且他会毫不犹豫的拯救需要拯救的你。我说,呵呵。放手吧英雄,我想自我救赎,让我成长,好吗?另一段是拯救了这部电影的关键句,爸爸说,完整总是比残缺好。然后我要是当时没有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那么我一定会止不住的泪流满面。想到开篇的那个小童话,什么是完整?什么是残缺?只要一家人子在一起,团结起来,那么一切都会好的。面包家人不是少胳膊就是缺条腿,他们完整吗?可这一家人都在。这是完整。

  生命中总是会有别人理解不了的过往与伤怀,于是就有了别人更无法理解的寄托与灵魂。好在我们的不同无伤大雅,后来,彼此靠近,彼此安慰。或同化,或即将同化。后来,数字或是其他不再重要,因为,有了你,就不再要多余的寄托。

  我的无形符号,你能感觉到吗?

  《我的无形符号》影评(三):《我的无形符号》:情感有序寄托

  (芷宁写于2011年9月15日)

  通常,女导演执导女作家小说,往往将影片呈现得细腻温婉,偶尔也难逃琐碎冗长的嫌疑。影片《我的无形符号(An Invisible Sign of My Own)》,显然拥有细腻温暖特点,不过,它的注重细节并不显得琐碎冗长,导演玛丽莲·阿格雷诺长于再现内心成长的故事,她将艾梅·本德的同名小说呈现得简约温情舒适动人,既柔软入心,又具若有似无的后劲。

  影片的画面颇具美感,色调冷寂清越,秋冬的场景给人清冽中透着醒目的视觉感受。伊始的动画,是女主角的父亲讲过的一个故事,也是此片的主旨所在:人,生而孤独,且具有独立的精神世界,都有表达自己的意愿自由,更有认知自我的必由之路,成长就意味着抛却无意义依赖放弃逃避和附和。

  自从父亲离奇的病倒后,小莫娜的世界便变了天,随着年纪增长,她的心态在一种特殊的境况下也日趋“成熟”,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知生活,凡事数字化,即有“数字依存症”。这类对某事某物具有强烈依赖的女孩,往往善良而无害,不太会表达自我,显得孤单而不群,生活态度不够积极明朗,放弃、迎合、回避,甚至逃避在潜意识中已成为日常主菜。

  可以说,莫娜·格雷(杰西卡·阿尔巴饰演)身上有着很多年轻女孩的影子,在成长期遭遇人生境况的突变,人有点自闭,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东西,也寄心于自己擅长的东西。同时,因为困惑无助而将一些无关的客观存在臆想为具有逻辑性的关联,将偶然当做必然,例如数字与死亡的关联,数字与情感的关联。

  人生充满了偶然,试图在混乱无序的人生中找出数字的有序世界,这本身便是一个矛盾的命题,莫娜仿佛在以此来缓解内心对未知未来恐慌。这其实是无助失措者所选择的一种理解生活的方式。所幸,莫娜遇到了解决困局的契机——在小学校担任数学老师。莫娜没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她辨识出了那些孩子在笑颜后所隐藏的东西,他们和小时的她一样,只能用自己喜欢的特定符号来表达苦恼的客观存在,而适宜爱情的到来,则是最可靠的“攻城拔寨”的利器(个人对这个爱情的呈现,有点小不适应,总觉得人选不合适,方式不对劲)……

  一向被男导演用来表现性感尤物的杰西卡·阿尔巴,此次奉献了一次不错表演,尽管年纪不太适合,可她的表演适合。虽说在《心中的杀手》一片中,阿尔巴有卖力表演,可效果甚微,在《我的无形符号》中,阿尔巴纤细敏感的一面被挖掘了出来,有相当不错的内心戏。

  人小鬼大的拜莉·麦迪逊饰演了小莫娜,这个早在《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一片中就抓人眼球的小东西,以她机灵中透着点诡异的表演诠释了小莫娜的心态初成。另外,这个不满12岁的孩子已在近20部影片中参演,其表演天赋不容小视。

  片中的莫娜曾在前数学老师的五金店里下意识地买了把斧头,又无可用,便把它当做数字“7”置于教室中当实物教材。一把斧头可以是7,也可以成为伤人的凶器,这需看使用者的资质以及旁观者的心态和视角。事物总有多面性,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也大抵如此吧。

  影片结束于一首欢快可爱的歌《Sunny Day》,带给观众暖暖无忧的感觉,仿佛在听女孩内心的小秘密,和影片娓娓道来风格很贴近。

  (若听片中所用歌曲《Sunny Day》,可去http://nicolew.blog.hexun.com/68175714_d.html)

  附上《Sunny Day》歌词

  I open my eyes

  I look to the sky

  it's a sunny day

  the world is looking so bright

  what a surprise

  it's a sunny day

  oh oh oh oh oh ohooo...

  Gimme Gimme Gimme Gimme what I want

  I want sunshine, sunshine

  Gimme Gimme Gimme cuz it's been so long

  I want sunshine, sunshine

  I'm feeling so free

  like a summer breeze

  It must be magic

  I forget all my plans

  ut my toes in the sand

  I just can't help it

  Gimme Gimme Gimme Gimme what I want

  I want sunshine, sunshine

  Gimme Gimme Gimme cuz it's been so long

  I want sunshine, sunshine

  we're two of a kind

  like blue birds singing out a simple tune

  if you don't mind

  it's the perfect kind of day to fall in love

  with you

  Gimme Gimme Gimme Gimme what I want

  I want sunshine, sunshine

  Gimme Gimme Gimme cuz it's been so long

  I want sunshine, sunshine

  《我的无形符号》影评(四):爱并不代表要牺牲自己,完整的总比残缺的要好

  影片开头的动画象征意义就是蒙娜希望用自己的残缺来给父亲换来健康。她放弃了跑步的爱好、放弃了周围的朋友、放弃了一切美好的事物,整日与数字为伴。她封闭自己,数字成了她唯一的爱好与慰藉。她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只会偶尔通过敲打数字来吐露自己的心声。

  但她的努力并没有换回父亲的健康,她却反而被母亲赶出了家,给她找了一份数学老师的工作。课堂里与孩子们的交流让她逐渐打开心扉,同时也遇到了科学老师。两人一开始的交往中她还是封闭自己,欺骗自己,她也不愿意表达她对小女孩的喜爱。父亲的每况愈下让她意识到自己的残缺无法换来父亲的健康,同时与数学老师的对话对它影响很大。她先是明白了是自己拒绝了身边朋友的关心,同时数学老师撇掉所有数字寻找生命中的爱情的意义也让她意识到,除了数字,还有爱情可以改变她的生命,让她重新融入社会。

  她终于不在欺骗自己,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出来,与物理老师以及小女孩组成了新的家庭。“爱并不代表要牺牲自己,完整的总比残缺的要好”。

  个人感觉电影情节尚可,但杰西卡的整体感觉比我想象得要差,感觉有点不伦不类,她还是适合演性感火辣的女郎形象……

  《我的无形符号》影评(五):人生的符号,救赎还是囚笼?

  他呱呱坠地,父母用第一个符号去标注他们对新生命的希冀和祝福,

  她牙牙学语,幼儿园的小红花是她生命里所有的鼓舞和荣耀,

  到小学,中学,大学,漫长的求学历程中,第一名,三好学生奖状,老师千篇一律的评语,或者是电脑游戏的级数,就是他和她和所有人每日生活着的证据,

  然后更加多的标签向他们涌来,内向,大方,慷慨,自私,孝顺,敬业乐群等等等等............

  甚至到了墓地,还是刻有:一个和蔼的父亲,忠诚的丈夫,值得信赖的挚友长眠于此。

  是的,我用的是标签这个词,一个代表着毫无特色可言,固执的词。

  一个内向的人一定是沉默寡言,不善辞令,那能在三五知己前谈笑风生的他是不是就是另外一个人了?

  巴菲特全部身家捐献慈善,无疑是慷慨的,但是作为后代,他的孙女可是为他的吝啬和自私闹得不可开交,远在大洋彼岸的我们,究竟应该认为股神是慷慨的还是自私的,又凭什么有多种多样的判断呢?

  巴菲特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无论我们怎样认为,他不会也不用改变什么。但是莫娜没有那么幸运,他是爸爸的田径伙伴,是数学

  《我的无形符号》影评(六):又一部典型西方价值观的电影

  女儿全身心的尊敬和爱自己的父亲,可能原本也以为自己可能就是父亲的全部。但是最终发现父亲最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心结。

  “你没有朋友,也没有工作,你得离开这个家。”“他永不着你来操心!”

  这就是西方孩子长大后都要离家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他们清楚,说到底,人,是要为自己而活的。

  诚然,他们的价值观原本无可厚非,这就是动物本能啊,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只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自己才最应该对自己负责。

  也就是说他们清楚地知道,人跟动物的分届无非也就是脑子更聪明一些罢了。天知道他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曾经经受过什么样折磨才会形成这样的人生观!?

  曾仕强说过:“在外面混不下去就回家来!不就是添双筷子吗?中国这句话是很厉害的!”

  来中国学相声的法国人朱利安说:“看到了中国的父母是怎样养育儿女的我才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中国人不管长多大都要把妈妈带在身边,很多中国人对自己儿女付出的东西是我们西方人根本无法想象的!”

  衣食足则识荣辱,仓廪实则识礼仪,人富则仁义附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只有物质丰富而且丰富了不止一两代的人才有资格重视精神境界。

  哪一个骄横跋扈的二代的父祖辈不是苦出身,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苦?

  中国原本地大物博,人活着没那么费劲,所以文化发展在历史进程中总是注重精神多余物质的。

  很显然,现在的中国人有幸接受了很多西方的东西,又因为近代的确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贫穷,开始向他们靠拢了。

  又一个纯真的孩子长大了,变成了理智的成年人。

  多为自己想想吧,你在乎的人根本没那么在乎你,别再傻了!

  “爸爸,我以后恐怕不能经常来看你了……”

  多么残酷的主题,多么简明的真相。

  我只想问,人类,你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最接近于神的生物?

  《我的无形符号》影评(七):偶然

  很偶然的看到了这部电影

  大概是被它的名字给吸引了的缘故吧

  影片的开场很像《魔法灰姑娘》(记不太清楚,到底是不是这部电影了)

  我还真以为会是部童话故事之类的片子

  没过多长时间

  便回归现实生活中

  原来是和电影力的主人公们一同看了场动画片

  哈哈

  这是影片的开头

  影片中就不再多的评论了

  可能因为是心理学的缘故吧

  对其中他的父亲在院子中画了个缺了口的圈圈做那种类似于呼吸训练的镜头倒是让我印象深刻

  因为我也觉得那倒是个不错的方式来排解我们的苦闷——所有的苦闷可以从哪个缺口中宣泄抒发出去,很不错的方法

  但是看到后面才慢慢发现

  原来在父亲生病之后那位大夫说得很对,他需要的是位心理医生

  爸爸是精神分裂症!!!

  天哪

  如此爱爸爸的主人公为了换取爸爸的痊愈,舍弃了自己的所有爱好,长跑,音乐,还有电影!!!还有很神奇的会想到隔壁数学老师的项链的奇偶数会影响到父亲的痊愈,搞些恶作剧出来

  .......

  这些都像是剧情描述

  不在这里罗嗦了

  影片最后主人公通过和小朋友们的相处

  从自己迷茫混乱的状态中抽离了出啦

  一直以来以为自己改变些什么就会影响到所爱的人

  但其实不是

  我们爱别人的同时并不代表就要缺失自己——爱自己并不意味着缺失自己主人公最后说的这句话给了我很深的影响

  把这句也写入了我的围脖.....................

  《我的无形符号》影评(八):从斧头开始的牺牲观妄想症

  影片中的斧子很关键,据说小说原作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二十岁去店里买了一把斧子”——我其实未读过小说、或许理解有所偏差——光从影片看,很多问题都直接牵涉到开头父亲的童话,王国人口爆炸,国王要处死面包师傅家人,父亲提出砍去每位家人的肢体以替代死刑。于是,小女孩失去了她的脚。不过,童话以家人美满团圆而告终。

  斧子——正是那个布偶“心魔”(行刑者)砍断所有人肢体的道具。童话中和现实中的父亲把“牺牲”——被迫的付出,作为家庭圆满、幸福、甚至是有钱(童话情节)的先决条件。显然,父亲也强迫家人和他一起如此“牺牲”。小女孩除了根据这个观念,自己理解演绎出一套怪癖之外,还将斧子视为“牺牲”的象征,她也需要这件象征物时时提醒自己。

  女孩成人之后,这个“执念”毕竟显得怪异,所以她时时在伪装,“撒谎”。买了斧子后,她特地将斧子装裱粉饰为“7”,挂在教室里,恐怕也是这个原因吧。这个教室是她最初爱上数字的地方,“斧子7”其实是对她自己的教具。之后,阴差阳错,伤了自己的腿,恐怕是幼年童话的投射吧。不过,女孩走出“牺牲观”的怪圈,亦是由此而起。

  我觉得,这种“牺牲”观在美国,自然有宗教的背景,可我们对此可一点儿也不陌生!从小到大,受的都是“牺牲观”教育。被迫的付出,是成就从个人到国家种种目的的先决条件。影片之所以在最后触动我,不是圆满的结局,而是提出了这样一个答案:靠伤害自己、被迫付出的“牺牲”都是某种妄想症(从国家层面来扮演父亲角色,以“牺牲观”来推广教育民众,就更是别有用心了),追求幸福圆满的唯一道路,是积极去追求自己真正渴望的东西,去创造,实现部分(个体价值)的总和大于整体,而非相反!

  《我的无形符号》影评(九):用数字标记人生

  挺喜欢MONA那小姑娘的,长的很顺眼,

  DEFINE EVERYTHING WITH NUMBERS,

  心中的小执念,莫名其妙把所有心事寄托在邻居脖子上挂的数字项链上,心结最终也被他打开。

  挺有想法的一个电影,从一开场的童话中引出女主的心理依据,

  也许放弃自己最好的东西,伤害自己可以换来爱的人的重生

  可是父亲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牺牲好起来

  虽然明明知道如此,却不敢放弃最后的希望

  不愿放手

  很喜欢女主把所有东西用数字标记的方法

  心情是2,18,在心情是42的时候,有什么不能发生的呢?

  数字是那么确定,没有把握不住的无力感

  那么可以就这样的生活下去了,树枝的形状是2,斧子只是个7而已

  一切都可以变得简单

  《我的无形符号》影评(十):细数

  好长世间没写影评了,如今再续一篇佳作电影的理解。每次写影评都会说好长世间没写,这一次却有不同的感觉,因为《我的神奇符号》给我一种暖暖的感受,对这‘好长时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先说些题外话吧,本片主演杰西卡.阿尔芭是吸引我看这部电影的初衷,在我眼里她是性感抚媚的女性,还记得《弯刀杀戮》中她那金属气质的扮相让我迷醉,却没想在这部电影中她脱下了高跟鞋换上了舒适的帆布鞋,将艳舍弃只留得清丽,做一个齐刘海萌爱女孩儿,好似当年看《初吻》难忘苏菲玛索咬唇时那番青涩美好

  影评开篇让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部电影所讲述的神奇符号到底是什么符号呢?当大家真正理解神奇符号的秘密,便懂得了这部电影向大家讲述的主题。

  数,这个单字很神奇,既可以作动词又可以作名词,更加妙的是它可以自己组成一个词组‘数数’。影片中的女孩儿莫娜喜欢数数,她不停地用手敲击着物面,数出一段不经意的数字,却总是要从一开始,这是因为万事总有个开头,那么让我们追溯一下数数的起源,以便理解本片。

  人类智慧萌发之初源于对事物的好奇么?不,在我看来是对已知事物的记忆才让人类进步,当人们懂得珍惜时才是真正地开启了智慧之源,人们开始记录已有的食物、工具个数,甚至会记录从这儿到那儿要走多长世间,以此来决定去还是不去,因为天黑前还在半路的话便会有危险。

  数数让我们进化,生活中同样需要数数的哲理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电影中便用数数让我们懂得珍惜生活之道,却不是电影的真正主题。

  影片开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残缺求全的矛盾童话故事,它包含了数数也包含了如何数数的道理,生活要过下去除了明白数数之道,同样要知晓如何数数。

  莫娜教小学生们数字,她问丽莎喜欢哪一个数字,丽莎说10亿,莫娜却不喜欢,她只叫丽莎再选一个0至9以内的数字,每当人们听到巨大的数字时,总会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就好比要一个人从0一直数到10亿一般烦恼。

  其实,生活中的好多压力就如这数10亿一般痛苦,看似简单无脑,却是让人不甚其烦。过日子就如数数,我们的未来是以何数终结?这就是一种生命大道,与问生为何因死为何故一样,人们担心着未来,因此烦恼于现在生活是否有意义,当我们正在向10亿数去时,口中念着‘1666、1667….’总觉得无味,但是没有这1666就没有1667,更加没了10亿,数数仍需要坚持,人们顶着莫名的时光烦躁,将生活继续下去,直到数到最后一个数字,或许不是10亿,10亿只是一个期望值罢了,人们潜意识明白,却又不愿相信,怀揣着梦想和彷徨继续数着。

  有时候,越是做什么说明这个人越是缺少什么,你喝水是因为你渴了,你睡觉说明你困了,你谈高雅或许你就是个庸俗之人,这是郭德纲的玩笑之话,却不是全无道理,有时候人们越想细致地记忆生活越发觉生活是痛苦的、孤独的。莫娜喜欢数字,她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她注意到自己的数学老师脖子上数字挂坠的微妙变化,她迷醉于自己想象的一套迷信说法,若是挂坠的数字较大说明今天会开心,若是挂坠是基数,则说明父亲病还没好却发现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我们看到莫娜的这种精细过活却让她失去了更多,管中窥豹让人们看得更加细致,却忘了自己正在一头危险的动物身旁,钻牛角尖的生活让我们遗失了路边的美景,就如同莫娜在最后与老师交谈时才明白,老师早知道莫娜每年万圣节会向老师车上扔鸡蛋,老师曾关心过莫娜的父亲,这就是细数过活的遗失。我们越是想努力细致过日子,却发现生活不是那么美好,不是因为细致之错,实在是万物都是正反同存,当我们张开双臂迎接幸福时,同样需要容纳同等的痛苦入怀,细数过活恰是使人们过分在意得失,眼中更多地关注失去而不是心存感念地珍惜得到。

  如何解决生活细数的问题呢?若是问一个和尚,他或许只会说让你放开便好,可这太过飘渺,让我们实际一点,用数数来物化道理,最终得到的结论便是,我们需要一个神秘符号来解决数数中的问题,这符号就如计算中的加减乘除一般,就如莫娜叫学生们计算1加7等于8一样。

  到底神秘符号是什么符号呢?莫娜的学生丽莎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喜欢的数字0,小女孩儿说她喜欢0,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0加任何一个数都会是被加的数字。其实这一段便告诉了我们,神秘符号是什么。

  0是那么的纯粹,它可以将万数融合成为它,又可以融入万数,和水很像,人们喜欢说上善若水的智慧,说得便是如同0这一般的变化之道。丽莎可以说是莫娜的人生导师,她虽年幼却懂得开解莫娜,她和莫娜撑伞在雨下说:“总有些痛苦的,我不希望你记住它。”这便是0的纯粹,或许我们可以忽视一些痛苦。

  本喜欢莫娜,他的出现让莫娜渴望改变,或许她该听听美妙的音乐,或许她该欣赏好看的电影,或许她不该再用谎言骗自己讨厌这些美好的东西,本与莫娜的情感告诉我们0的另一个纯粹,0可以化入任何一个其它的数字,这便是接受,莫娜最后终于悟明白,她才会要本做她的调解开关。

  说了那么多,神秘符号是0么?在我看来是省略号。因为以0的纯粹之道理让我们明白,我们可以勤恳地细数,却也可以在数数时轻快一点,把数字们变成欢快的啦啦啦,668、啦啦啦、671,就是这样,生活中存在着不完美,你在数数时可能会烦恼他人突然打断你,你大可以欢乐地用0的纯粹之道理来跳过一些数字,你会发现仍可继续,就如同电影开头的童话一样,家人虽残缺了身体,却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人们失去了一些,又珍惜了一些。

  以上便是本部电影的内涵道理,接下来向大家品评一些电影细节。

  我喜欢台词细致的电影,并不是故作清新般的做作,而是一种言中有内情的智慧,是一种前后呼应的美感,就如本和莫娜玩味‘谎言’一词的妙,所以大家可以细细品味本部电影台词带来的舒适感,不是那种一口气用快语速白描的无感,你不用去考验自己的英语水平,想想《惊天魔术团》中那种快语速白描手法,你会发现那不是表现智慧,只是嘴碎,真正的智慧流露于柔软的细语之中。

  电影里最吸引我的必定是莫娜,我喜欢她的美,喜欢她的衣服,眼睛一刻不离,大家也可以细细品味不一样的杰西卡。

  电影里小女孩儿丽莎的演技很好,相当传神,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是一部精致的电影,小演员们都很出彩,短短的台词,小小的神情变化就将生活中的万般表现出来,小男孩父亲肢体的残缺,小女孩儿母亲和父亲的婚姻问题等等,竟能通过小细节透露出来,让这部电影的内容充实度达到一个完美的饱和。

  好了,对这部电影的喜爱就讲述到这里,若是你无心阅读如此多的字,那么就把它们当作省略号吧,只记住我最后一句话,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如果你认真看了我的影评,看到所谓的省略号,请会心一笑吧,嘴角上扬便可,感谢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