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纪行过:张学良传》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的影评10篇

2018-02-14 21:0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的影评10篇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是一部由郭冠英 / 周玉蔻 / 孙越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台湾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影评(一):`

  1 张学良东北口音 张作霖是保险起家 保险是保你村庄平安 你给我钱 曾经和土匪海沙子对决 打死了他 自己也受了枪伤 当时当土匪并不是丢人的事 1903年 为了升官发财 投降了清廷 成了官军 清廷要以毒攻毒 于是张作霖开始剿匪 到了民国 从清廷看起来是叛乱军队革命军进军沈阳 张作霖在兵临城下情况下保卫奉天省 清廷在沈阳的头赵尔逊也把军权交给了张作霖 张学良排行老大 小时过年从大年初一到出二月家里或客人都在吃饺子 家里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雇人包 要包几屋子的饺子 家里光厨师就七十多个 有人送来青香蕉认识 有人认为是洋茄子 怎么吃呢 煮着吃 太涩 不对 有人说蘸酱油凉拌吃 凉拌也不好吃 这是什么玩意 日俄战争日本胜利后得到长春到大连的南满铁路 张作霖是日本利益的代理人 他也依靠日本 取得军火金钱 1916年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想做皇帝不成 死了 北洋军阀分割成皖系 直系和奉系 张学良要当兵 父亲说要当兵头脑里就不能有死字 直奉之战 冯玉祥受张学良亲呈的贿赂 倒戈抓了直系总统曹锟 直系的吴佩孚也在战场被打败 张学良第一次上战场 表现优异 奉系的势力达到上海 孙中山见张作霖 孙中山的攘外安内 连俄联共 但孙中山称俄国为红色帝国主义 张作霖的攘内安外 反共 两人政治交集

  2 张作霖后期极度反共 和以前的死对头吴佩孚联合 打赤化了的冯玉祥 南方国民革命军北伐 张作霖以反共防赤为口号 绞死了李大钊 张学良在火车上看见一个老太婆 就给她面包吃 问她家里有儿子吗 有 都被抓走当兵去了 张学良问父亲 我们打仗为什么 今天打明天好了 父亲贫贱出身 出关 不打了 日本人要张作霖履行承诺 张作霖含糊以对 日本人要出兵帮张作霖打国民党 张作霖不让 张学良评价父亲有宏才无大略 蒋先生有大略无宏才 气量小 中国人在车上吐痰 日本人拿铁棍子打 把腿都打断了 也不告诉你原因 他们说告诉你们为什么效力小 自己想去效力大 日本人抽香烟 在我们兵的枪上划火柴 张学良告诉士兵别理他 人家骂我们不抵抗 那我们打不过他们有什么办法 他愿意你对抗 1931 9 18 蒋 张不抵抗 东北拱手让人

  3 张想谈 不想绞 认为也绞不死共党 因为共党有老百姓支持 国党没有 张的东北军损失人 物后中央又不给支援 张更加反感内战

  杨虎城是西北军总司令

  有人说西安事变后不应该放蒋回南京 张说我自己做的自己担着 杀我头我也认了 有人提醒他说南京不是咱的地盘 他想了想 说我这么大个子 他那么大个子 我说了算 他说了不算?

  张评价杨虎城是大老粗 杨因西安事变被迫出国前 张曾经劝过杨 让他不要回来 因为没好处 但杨看到抗日 要求回来 回来就被抓了 在蒋失败前被杀 张没死是因为宋美龄的保护

  4 有人说 抗战胜利后 共党就怕张回到东北 就要求国党派张去东北 蒋无反应 毛则让所以东北有关系的都去经营东北

  张学良评价四弟张学思很正直 黄埔十期学生 张学思解放东北时出过大力 文革被迫害致死 因为东北工作是由周总理主持 所以要搞垮这批人 称他们为东北帮反党集团 最终目的是周总理 如果张学良当时在大陆倒霉

  张学良说自己是秋后的蚂蚱 跳不了几天 张学良说自己长寿的原因 睡觉睡的好 别人干什么事我都能睡着 还有自己从没发过愁 就是明天你把我枪毙了 今天我也照样睡觉

  自己做的打油诗

  不怕死 不爱钱 丈夫决不受人怜 顶天立地男儿汉 磊落光明度余年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影评(二):豆瓣处女文献给张少帅

  在youtube上翻到此记录片的一个片段,起先只是被张少帅地地道道的东北话所吸引,谁知看着看着欲罢不能,今天看完四集,小有感慨,虽然正经的作业一点没动,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先为《世纪行过》写点什么,再看我那个作业需要的电影。 先说这个纪录片本身,在台湾劣质偶像剧横行年代下长大的我非常惊奇他们曾经做出过这样高水准的纪录片。整个四部条理清晰生动有趣,而且立场中肯。特别是其中的旁白,字正腔圆声音中带有对历史的敬畏,仔细一看片尾职员表,原来正是当年《搭错车》里的孙叔叔,金马终身成就实至名归。(PS:与郭冠英一同采访的周玉蔻就是“小S,你是一个妈妈,请你把那两个字收回去”的那位?我表示非常震惊!) 其实看这个纪录片之前,我对张氏父子并不了解,对于那些历史知道的也是七零八落,能读到的只言片语也不知道被修改了多少。而1993年的张学良,就像历史的熊猫,给制作组、历史研究者还有我们普通观众提供着最有价值的primary sources。看着这位笑谈往事童心未泯耄耋老人,真是不能和指挥三十万大军的少将联系起来,但是历史从他的口中讲出却又感觉这样的真实。 对于张学良这个人,我不在此平功过。从这部片子来看,他似是一位过于理想化的爱国者,包括他的父亲。他一直认为中国人不应该打中国人,自己的兵应该用在攘外上,可是他忽略的国人好内斗的优良传统,either蒋还是毛,不把另一方除掉是不会罢休的。 不平功过,自然也不论国共是非。我始终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注定并遵照规律的,中国今天的样子就是早就写好的了,没有什么如果。西安事变被大家冠以了太多的争议,我说他是千古功臣,你说他是千古罪人,而我宁可相信单纯干脆的解释:他(蒋)骂我,我就把他绑了。(帮了以后怎么放)...我才不管,绑了再说!于我,这是一个更真实、更有血有肉的东北爷们的形象。 张少将用后半生的自由来为当年的血气方刚负责,再看访谈里的他和身旁的赵四小姐,弄弄花草、练练书法,就像一对退了休的普通老夫妻,坐在一起回忆过去,只不过他的谈笑间,灰飞了当年的樯橹。历史,本应这样简单,这样静穆。 嗯,大概就是这样,我得开始我的作业了。最后再说两句题外话,1.为什么张夫人讲话也一口东北味?2.看完整个四集,我似乎能理解少帅当年的魅力何在了。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影评(三):为尊者讳

  文采斐然的口述纪录片。采访者郭冠英等人,事先拟好并打印问题,访谈张学良四次,涵盖了从奉系军阀发迹到幽居台湾数十年的旧事。和唐德刚的口述访谈一脉相承

  郭在凤凰卫视的访谈中称,有14集剪辑版本,未得播出。据说14集版本涵盖全面关键敏感的问题大多问出了答案。而制作方剪辑的四集版本,集中筛选了张作为中国人和爱国者的一面。而诸如自承西安事变时意气用事,对共军斗志的赞许和归因,对年轻人的寄语,播出版都付之阙如。而关于张不拘一格的私生活,访谈时赵四小姐在场,应该说的不多。这一点唐的口述里记录较多。

  无论唐德刚还是郭冠英,打开这个历史的潘多拉盒子之时,都经历了困难阻滞。这点唐在口述出版的序言里多所叙述,郭亦于各种访谈时常常提及。其中包含了私人关系,观念差异种种纠缠羁绊。访谈者的努力和智巧令人心生敬佩。

  尽管有为尊者讳之嫌,播出版依然体现了对张的重要定位:一个不愿打内战的爱国者。虽然他可能少年得意行事轻率的少帅、没有雄才大略却冲上了历史舞台的军阀、“生我者不敢、我生者不能”的花花公子,但他也是“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的白发孤臣,也是镜头前矍铄而达观的基督徒。

  怎堪青史尽成灰。希望郭先生的14集版本能够尽早上映,以见历史面纱下更多的真容。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影评(四):世纪行过——张学良

  张学良,算得上一个风云一时的人物,虽然这样说有点僭越,但事实即是如此,无法辩驳。他是个改变历史的人,因为那太有名的西安事变兵谏,但是如同划过长空的流星灿烂一时燃烧了他所有的政治生命,从此以后的七十余年中黯然沉寂,再也无法有所作为。一个世纪过去了,他的朋友亲人敌人,甚至于拘禁他的独裁者都相继逝去,唯有他如同一棵神木,整整地挺立了一个世纪。他的长寿让他原本传奇人生更显得非同一般,他俨然成了那个烽火连天岁月的最佳述说者。

  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以前的课文里,只知道他是一个奉行不抵抗政策将军,又是西安事变的主角之一。当从片子里看到这个活生生的世纪老人时,才发现他是一个这么有意思的人。他有军人刚毅的一面,毕竟张作霖的少子,虎门无犬子,并且听他说,他还有个十分厉害母亲,他说他的性格(指刚毅的一面)一半源自他父亲,而另一半则源自他母亲。他有风流的一面,如同纨绔子弟混迹于舞场戏班,少年不知愁滋味。他有爱开玩笑的一面,他说他爱自己开车,让司机坐在后面。有一次某小官要请搭车,他用手朝后一摆不要后面坐车的人说话。那人说自己本来要去看张学良少帅的,去迟了没看成,张就问张学良是谁啊,那人说,张少帅都不知道啊?很年轻的。张就诺诺地点头,哦,很年轻。最后下车的时候,张对那人说,你这人真不懂礼貌,说了那么久的话连我名字也不问一下,那人连连抱歉,说,哦,不好意思,敢问贵姓。张立刻说,我就是那个你没有见到的张少帅,然后飞驰而去,留下了那人呆呆地望着。每当老年的张学良谈及此时总会为他的玩笑而得意洋洋。看到现在这个精明可爱老头子,述说着他的那些或大或微的往事,觉得,怎么说呢,很温暖吧。

  张的父亲张作霖是马贼出身,算是出身贫贱,所以他比较倾向于百姓,他们父子二人如此得东北人的民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用张的话说,是他们有一件事从来没有干过——刮地皮。无奈张作霖马贼的出身让他少了对国家关心,他更多地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所以才迟迟不肯表态,到底是独立出去,还是帮民国抗日,最后因为局势出走由他儿子东北易帜化解了冲突。张学良是爱国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个爱国狂。

  在张被蒋拘禁即将押送台湾的时候,在临时居住的屋前种了两颗树,并引前人的话“亭沼譬如爵位,时来则有之;树木譬如名节,非素修弗能成“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已明知自己被拘束,无法有所作为,以诗聊作慰藉,既然不能立功,那就好好地随遇而安下去吧。

  唉,张学良有太多的话题咯,说不尽的,暂且说到这里吧。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影评(五):他并不是胜利者,但有人爱他

  这个东北的大少爷,从小生活优渥,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他的人生轨迹因两个事件峰回路转:东北易帜和西安事变,前者成就了形式上的统一中国,而后者让他被认为是造成大陆溃败的国家罪人。

  晚年谈及西安事变时,记者问他当时为什么要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说:“好多人讲啊,您老不应该给他(蒋)送回南京去。”他说:“这么讲不对。我是个军人,我自个儿做的事情,我自个儿负责任。我负责,杀我头我也负责。”虽说他当时西安事变可能有被利用和莽撞行事之嫌,但他的担当和为此付出一生代价,却让人动容。

  张学良年轻时也是个风流公子,情人成群。自幽禁以来,其原配于凤至和赵四小姐相伴身边,尤其是赵四小姐甘心陪伴其渡过了半个世纪的幽禁生活。尽管遭遇事业失意未知命运,但是有爱人相伴,相濡以沫,应该是少帅这跌宕一生的最大的安慰

  在历史的功过册上,有只手遮天的强人(chariman mao),有含恨告败的失意人。但这并不是所有。有的人处心积虑,机关算尽,就算最后可以翻云覆雨,但是人们只会怕他,不会爱他。而另外一些人,那些最明显弱点却成为人义无反顾爱他的理由

  他并不是胜利者,但有人爱他。

  《世纪行过:张学良传》影评(六):世纪行过,过眼烟云

  断断续续的看了一星期的片子。如今的大陆一搜就能够搜到如此的片子实属不易(特别是结合现在的风口上)。

  最近一直自己看一些中国的近代史。张学良总是逃避不过的那一个人。他太重要了,几次出现在中国的转折点上。可他的口碑在两岸实在呈两级分化。大陆造神,台湾诋毁。可不都是西安事变的事情。

  唐德刚我看了,高晓松我也看了,我私以为张本身才是既无洪才也无大略,是个普通人罢了,恰巧他处在了那个位置,做了他想做的事情,推动了历史。他是个无敌的官富二代,他是一个十足风流公子哥,他是一个普通的爱国青年,他身上也会偶尔如普通人一样蹦出热血情怀,他身上有富二代自负的通病,可他也确实是个聪明人。我自己认为张只翻过一错,即九一八之不抵抗,他可是手里有三十万海陆空东北军的少帅啊,他可是有大半中国啊。其他的是个人也都会犯错,可以忽略不计。东北易帜、中原大战、即使是西安事变往远了的看,他都是不想打内战,全是好事。西安事变对他的评价都是不公的,他只是不想和国人开战罢了,彼时的他也许真的想家了,想回东北了,他应没想着反蒋,什么西北联合政府也全是共党之利用,苏俄的潜在帮助更触动了他,我想即使有中共的煽动期盼,对学生的承诺,少帅心里想成为主角的富二代特有幻想,想回家的心情都是促使西安事变的发生。

  也许张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晚年信上了基督,看完全片我也改掉了对他杀之而后快的态度,他也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一个责任心低的普通人。漫长的世纪行过,是对是错,少帅也成了耄耋老人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