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男孩》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男孩》影评精选10篇

2018-02-15 21: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男孩》影评精选10篇

  《男孩》是一部由米莎·坎普执导,吉斯·布洛姆 / Ko Zandvliet / Jonas Smulders主演的一部爱情 / 同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男孩》影评(一):jongens,去爱去疯,去变优秀

  “总结与自我思考”。西格和马克,青涩动人剧情画面,色调都清新如柠檬薄荷。爱情发生夏天迷离而又不失色。我发现自己没有形成良好的爱情观,爱情到底是相厮相守到白头偕老,还是两个人拥有的那一段美好时光?我根本不用需要去弄明白,我知道我渴望着。

  “风格与色调”。《遗落战境》《男孩》《逆世界》《创战纪》都走了一条简约清新风。男孩里,更体现里色调的配合,墨绿草地黑色蹦床,白色肌肤,纯黑背心,湖蓝背心,无色的荷尔蒙。暗绿树丛,无色河水,米色微光,水渍的瞳孔相对,静静又白驹过隙般的淡吻。

  “爱情通过悲剧充分展示”。一直以为悲剧早就真爱,比如泰坦尼克号里的杰克露丝,比如断背山里的杰克艾尼斯。悲剧能更好地展现爱情的伟大美女与野兽、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爱你深深体味到么?不一定有。凡是很好的言情剧,必有先前的悲剧在里面。逆世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悲剧入题,才会如此深刻。男孩也是,最后跑步前的情感纠纷让我心摇摇欲坠,这就是喜剧加入悲剧的效果。这样能够塑造更好的爱情。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那就是云图里的钢琴家的自杀悲剧。

  “剧情”。练习接力赛,产生好感感情冰期,涣然冰释。

  “其它”。喜欢西格的面庞,自信而清纯,唤起微风。喜欢马克的坚忍。接力赛的成功加速了两人情感的重燃,父亲与艾迪矛盾的分解。所以做好自己,变得优秀,完成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无需去考虑其它感情上的痛苦家人带来的压力。这也就是“却得到三好学生的暑假,吃的西瓜都会更甜的”愉悦感延伸效应。所以迷茫时做好自己不就是最正确的么?艾迪失母,变得颓废自暴自弃,但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篝火依旧在燃烧,篝火在影片末尾燃得愈发愈亮。这就像蝙蝠侠黑暗骑士里,两船乘客操控彼此生死,两船乘客都愿意经受了人性考验,全都获救。自暴自弃的人儿不会忘记自己的本真与方向梦想。就好像自我糜烂的自己,依旧怀着研究疾病的赤忱之心。

  “结”。我终于打开了那个心结,爱情不论怎么发生,是和谁,在一起的经历是优是劣,结果怎样,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你我已经谱写了一段释放荷尔蒙的美好动人时光。在离婚率越来越高的今天,爱情可以是两个人从青春生命终点的长跑,也可以是不断地换陪跑角色,拥有片段式的爱情。我接受出轨,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人生就是门与路,路更重要,经历更重要,爱情的经历更重要,不是结果,何况情侣夫妻之间的不一定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俞伯牙与钟子期也可以是很伟大的感情,人和宠物也可以感天动地。所以电影教会了我很好的爱情观,也许有些前卫。

  “要疯狂”。以前的我,觉得染发纹身都是混混特有,现在我觉得这是一种个性。以前的我不敢参加四百米接力,现在我一定好好把握自己展现自己。以前的我不敢和小伙伴三五成群,各小无猜,现在我愿意一起去林中骑摩托,去搭讪,去林中水地游泳。

  “要爱”。以前的我,走极端,扭扭捏捏想太多,如今我会选择西格的不解释,用眼神与他人沟通。爱情矛盾来了,冷静解决

  “要优秀”。alan walker不帅,他的音乐好听粉丝就觉得他帅,因为他优秀。优秀往往解决一切顾虑,上帝总是会给优秀的人更多人生的精彩,自己期盼已久的机会。此外,不论我要不要复读,我都应该开心地,按照计划过自己的暑假。

  《男孩》影评(二):空白

  很久没有写评论了 看这部的时候 心里一直在嗷嗷嗷 觉得非写不可

  拍出了 旁人或者是成人的视角看待青春期的少年

  哪怕他们只是在骑单车 也忍不住为他们加上夕阳阴影和顺耳的风声

  扫了几眼评论 关于青春期亦或是关于同性恋的自我认同

  觉得过于老套和普通

  我看完片之后 想到的是

  我们每天三四节的课间 大家会绕着学校跑步

  会看到沿路的老师或是同学 看着你笑或者点头

  是因为我的跑步姿势 是因为我被吹飞的刘海 是因为我跑得太慢

  不管这些了啊

  一定是因为我青春的跑姿太帅气

  淫笑两声 回笑给他们 加快步伐

  就是这样而已

  他亲了我?!今天过得好妙 控制不住想笑?!

  我是同性恋么?谁要想啊

  我睡不着和他一起骑单车 看见了鹿!

  我们以后会怎样 我是同性恋么 别人会看见么 谁要想啊

  哥哥老爸说了过分的话 老爸看起来很伤心样子

  谁要想啊 谁要想啊 谁要想啊!!!!

  就是这样而已

  我们好像一秒钟有一万种想法

  这一秒感觉一切都会变得不好

  下一秒觉得我们要这样把所有其他人都隔离掉只有我们两个

  又觉得看到你名字名字就抑制不住的嘴角 很值得自己嘲笑下自己

  却不为任何想法停留 所以我们空白的过着青春期

  我记得

  你甩掉单车跳进水里我也想这样

  我记得我们在水里玩得精疲力尽

  我记得我第一次闻对了女生的香水

  我记得把你妹妹抛在空中的时候我突然想当爸爸

  我记得我们外宿又骑单车

  我记得你在唱了一首歌歌词很好 正好那天蚊子还很少 我很开心

  我记得我 玩抓娃娃机 抓到了娃娃 被你和她都看到

  我记得你看我的眼神 让我有点暗爽

  我记得我发泄般的对你态度不好 让一向温顺的我有点自我厌恶又觉得很神奇

  我记得你交棒交得很完美

  我记得我们赢了比赛

  我记得那一分钟我觉得你是全世界最懂我我最觉得好的人

  我记得朋友遮遮掩掩说我们两个的时候

  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表面装着不知道 我有点不爽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

  之后我一直在走神

  所以老爸问我 怎么了的时候 我觉得我必须马上跳上摩托车

  让所有人???? 我才能排遣

  至于小心翼翼问我的朋友 内心尴尬吧你!

  就是这样而已

  什么都没想 别人却觉得我们想很多

  做什么都被羡慕

  不是平平淡淡生活

  是脑袋里面一秒钟有一万种想法的生活着

  我们亲吻了我们看见了鹿

  其实是

  我们看见了鹿!!我们亲吻了

  淫笑两声

  捡木头的时候错过亲吻的机会

  还有很多木头

  还有很多机会

  用爸爸和哥哥的对话暗示

  简单清晰的线索

  人物都很可爱

  配乐也很顺耳

  是我梦想中看到的电影

  是我此刻拥有的 青春

  手残脑袋乱 没有写出万分之一喜爱

  只是看的时候 上厕所百米冲刺的速度

  上完对着镜子傻笑了一分钟

  《男孩》影评(三):青春是最美的诗

  严重剧透,请注意

  每个人都曾经拥有,没有人能永远拥有,这就是青春,这个题材的电影太多了,但是拍的好的太少,这部影片可贵地方在于把青春拍的很自然。而,只要是青春,越是它本来自然的面目,就越是美不可言。

  男孩奔跑起来翻飞的衣角,成群结队骑单车穿过树林,只穿着四角裤去水里嬉闹,训练完了吃个软质冰欺凌,看到喜欢的女孩就毫不退缩的去闻她的香水味,蓝色的宽松背心,接力棒和运动裤,年轻鲜活的肌肤和肉体无所畏惧的眼神,炫目耀眼笑容

  青春之美。

  有些人曾经拥有,却不一定永远拥有,这就是初恋,这个题材的电影太多了,但是拍的好的太少,这部影片可贵的地方在于把初恋拍的很到位。初恋是什么,是一个点到为止的吻,是说不出口的“我爱你”,是不需要言语,只需要眼神交流就可以心意相通,是全部爱意只化作含蓄的一个肢体动作

  两人面对面的小跑,在你身边飞速掠过,在木筏上一起躺下,有意无意肌肤相碰,隔着铁丝网相望,坐着聊些有的没的,带你去见母亲和妹妹,篝火旁唱一首歌给你听,捡柴火时被打断的对视,因为你就躺在身边所以睡不着,半夜骑单车去沙滩玩,遇见两只鹿,在沙滩上相互推搡,说“我们在这里呆到永远。”

  这样的青春+初恋,你是不是要被美哭?

  《男孩》影评(四):Too XiaoQingXin to say something

  【一】我是标题无能党%>_<%

  【二】其实我不太会写影评,最多就是梳理一下主要的线索,顺便写点自己的感想(喂,明明是吐槽好吗→_→)……

  【三】一句话概括影片: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不谙感情之事的运动男孩无意中被唤醒同性意识,经过自我挣扎和认同,最终获得真爱的故事……

  【四】下面才是真正的线索梳理:

  电影的主角是西格,从电影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他是学校里的跑步健儿,与史戴一起进入了B组的训练,然后在教练的引见下见到了之后与他们一起组队接力赛的马克和汤姆(汤姆纯粹就是来打酱油的好吗→_→严重怀疑马克当时的那个微笑就是表示自己对西格有意思!!!)。接下来就是训练了,西格认真地跑啊跑,这时,马克以倒退的姿势与西格擦身而过,并再次微笑着看向西格,意图有所显露哦(⊙o⊙)!而西格却放慢了脚步看着远去的马克,若有所思……接着西格看到马克从更衣室跑出来,绑上了头带,嗯,我们的马克成功吸引了西格的注意!

  西格回到家,不争气的哥哥和一堆家务事,不多说了……

  又到训练时刻,这次是传说中的“推小推车”,当西格和马克都成为推的人时,西格的注意力几乎全在马克身上,以至于史戴摔了一跤(可怜的娃啊……)。看看马克那一脸的得意样,果然好腹黑的赶脚啊!!!然后是“互相拉锯战”(我不知道这个训练项目的名字%>_<%),马克说了这么一句“如果现在让你就太傻了,我会给你点时间”,貌似潜台词是“如果现在直接告诉你我喜欢你不是好办法,我会给你一点时间让你感觉到我喜欢你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买冰淇淋的时候,我们的炮灰女角露了一下脸,又立马消失了。不懂的是,为什么西格史戴要另外买一个混合口味的冰淇凌……反正捣乱的哥哥又出来了,不管他了……有一个细节是这样的:西格看到了柜子上贴的美女海报,盯着看了好久,一方面,因为没有谈过恋爱,自然对异性有所好奇,另一方面,是否也在确定,自己真的喜欢异性吗?

  关键的女孩们终于有正脸了!西格十分害羞,连闻个香水味都要距离女孩好远……

  西格在跑步训练,教练在教他一些动作要领,而一旁的马克竟然都看呆了,连飞过来的足球都没看到……马克调侃西格,还问西格自己带上头带好看吗,嗯,标准的搭讪方式!甚至马克还注意到西格一只脚穿了袜子,另一只没穿,唉,果然是对喜欢的人才那么细心和关心哪!聊跑步的秘诀,西格问马克是否有让自己注意的事物,马克的眼睛一直盯着西格,眼神仿佛在说“我注意的事物不就是你吗?!”

  接下来是游泳的大戏喽!马克果然与众不同,西格看着马克没脱衣服就跳进池塘的眼睛里分明满是笑意嘛!其他三人要回去了,马克还想玩一会,并让西格也再玩一会,但西格犹豫着,还是拒绝了。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仿佛知道西格会去而复返似的,马克坐在池塘边背对着来时的路,大概在伤心吧,以为西格的拒绝表明自己没机会了。而此时的西格早已对马克有异样感觉,又骑着车子偷偷摸摸回去了,看着马克的背影想想又觉得不妥,想离去却被马克发现了。两人欢快地在池塘里嬉戏(怎么感觉像在形容两条鱼啊→_→),面对面趴在一根浮木上时,马克终于忍不住吻了西格,令人意外的是,西格竟然回以相同的一个吻。但西格毕竟是害羞的,回去之前,对马克说“我不是同性恋”,马克仿佛一脸奸计得逞的样子说“当然不是”。至此,他们的感情已拉开了序幕……

  西格回到家,除了一堆讨厌的家务事之外,开始认真思索他与马克的举动,甚至企图通过运动来使自己遗忘那件事……

  西格和马克再次见面已是第二天了,显然西格对两人接吻的事比马克更介意,在听到两人是前后接棒时,脸色更加难看

  又是西格的哥哥的破事,不想多说……西格认识了女孩杰西卡,两人看似情侣一般,其实西格压根不知道该如何与女孩打交道,显得特别拘谨。

  又是一个训练的日子,西格练往返跑,马克练倒立,两人又聊开了,这回开始聊家庭(也终于知道西格的哥哥艾德如此混账是有家庭原因的%>_<%),马克问了一句“想吃另类口味的冰淇淋吗”,然后神秘地把西格带到了自己家,并拉出了一个冰淇淋车,还把西格介绍给了自己的家人。

  西格、马克以及马克的妹妹在蹦床上玩的那段是十分令人羡慕的(有木有觉得以后一家三口也就是这个模样?!),看到两人躺在蹦床上互相对望的眼神,两人的心意已完全明白了。

  可是与女孩在一起时,马克又不得不装成喜欢女孩的模样去亲吻女孩,万般无奈溢于言表。对此,他恨恨地惩罚自己去跑阶梯⊙﹏⊙b汗!在夕阳下,他的身影显得如此焦躁不安,内心的挣扎可见一斑……

  出发去训练了,也只有喜欢西格的马克注意到了西格的新鞋,果然喜欢一个人就会注意对方的一切啊!西格看着车窗外在吻别的史戴和女友,只有无奈地笑笑……

  训练很艰苦,所以夜晚的篝火晚会变得万分亲切。马克唱着略显跑掉的情歌,西格的注意力一直在他身上,时而随着马克的歌声害羞地低头笑笑,时而紧紧地盯着马克,那份甜蜜的感觉是从未有过的,而马克的情歌仿佛就是唱给西格听的,被火光映红的脸上带着不羁的笑容,两人似乎在无声地互动着……捡木柴时,两人情不自禁想要接吻,却被无情地打断了,伤心%>_<%……

  半夜,西格睡不着,起床穿鞋,马克随即也跟着他,看到小鹿时,西格主动吻了马克,气氛甜蜜异常。两人在海边奔跑,打闹,接吻,希望在海边待到永久。回宿舍之后,史戴好像发现了什么……

  回去的路上,西格和马克坐到了一起,看着外面的风景,离家近了,西格开始介意别人的目光,叫醒了靠在他肩膀上睡觉的马克。尽管依依不舍,西格还是和史戴一起骑车离开了,回到了又有一堆破事的家里。

  和女孩一起出去玩,抓娃娃时碰到了马克,马克的眼神是那么深邃,他紧紧地盯着西格,就是想要一个答案。当两人分开后,都变得心不在焉,时不时回望对方,这下误会可大了!%>_<%

  西格简直夜不能寐,真心喜欢马克,却又没有勇气承认自己是GAY,不想从此被贴上同性恋的标签,纠结%>_<%……

  不幸的是,这件事影响了训练,西格被教练狠狠批评了。马克终于来问昨晚的事了,西格却只是问他要不要一起去游泳,那个意思其实是再明显不过了,两人因为游泳而有了不一样的交集,可以说,那个地方成了两人感情的见证。我们的西格为了赴约,衣服换了一件又一件,可见其重视程度。

  然而,哥哥的破事又出来捣乱!!!令人伤心的是,在那么多人面前,西格甚至连承认马克只是他朋友的勇气都没有,尽管他很快知道自己错得离谱……原本是想要重归于好的,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如此出人意料……

  要去比赛了,坐在同一辆车上的马克连一眼都没有看西格,他是真的伤心+生气了。西格道歉了,只换来一句“你还是多想比赛吧”。

  个人觉得比赛的场景是拍得最好的,虽然知道西格他们一定会赢,但那紧张的气氛一直吊着人心,使人不由得跟着紧张起来(主要是BGM的作用啦)。

  赢了比赛,该庆祝了,西格却显得一点也不开心(话说史戴是不是觉察到了他俩的关系啊?!)。最终,他终于克服了心里的障碍,驾着摩托车去找自己的真爱了(^o^)/~HE!!!

  作为一部荷兰的同影,这么小清新的程度确实是令人意外的,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同影中的主题无非那么几个:出柜,歧视,艾滋,自我认同。当然,我不是荷兰人,自然不知道荷兰的具体情况。不过考虑到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同性婚姻法的国家,荷兰人对同志的接受度应该不会太低吧。前三个主题都涉及到社会因素,照这么说,其实涉及这三个主题的故事在荷兰应该不会太普遍吧,反倒是自我认同方面,关乎自身,就会有人心里小小地纠结了……

  我其实特别羡慕西格和马克,在年少时期就遇到了这么一个自己喜欢又喜欢自己的人,不管未来如何,年少的爱恋总是无限美好,值得珍藏和品味一辈子的……

  《男孩》影评(五):致男孩

  干净的湖水,干净的落日,干净的海边,干净的夜晚,干净的沙滩,干净的吻。

  清新的镜头,清新的配乐,清新的男孩们,清新的感情。

  最喜欢的镜头:1、30分钟左右时,两人一起跳蹦床。那一束光,配上美到哭的背景音乐,个人认为是整部电影里最成功最美的镜头。

  2、40分钟时,Marc在夜色里篝火旁弹唱《you are my sunshine》,毫不掩饰地热切地注视着自己的“sunshine",而Sieg害羞地几次躲避恋人炽热的目光,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掩盖不了。那嘴角的弧度,和瞳孔里映出的明亮的光,是爱最完美的诠释。

  3、紧接着44分钟时,两人在树林里发现一只母鹿带着小鹿。两人就那么入神地静静地看着,直到Sieg转头看到恋人的侧脸,带着害羞带着犹豫又带着青春的冲动吻上了恋人的脸,然后轻吻脖子,直到Marc轻轻勾起嘴角,转头,二人在导演大特写的近镜头下轻轻接吻。这里最美的不是最后这个吻,反而是前面Sieg有些犹豫有些羞怯不敢上前时的神态,像绝了二人面前那头美丽的鹿,一样明亮的大眼睛,一样的胆小易惊。导演发现了这个演员和鹿很像的特质,在这里放这两头鹿也一定有寓意:Sieg此时心里正如撞鹿,亦步亦趋地试探着自己的爱情,极纯,极美。

  4、56分时,二人在误会后的第二天在更衣室狭路相逢。Marc看起来不太高兴,Sieg走上前拉起恋人一边帽绳,拽了两下后又拉起另一边。整个动作完全是撒娇的姿态,镜头又是从上向下俯拍的角度,他抬起眼睛的动作就犹显娇羞,小鹿一样的眼睛里已经写满了”我知道我错了,原谅我吧?‘,根根分明的睫毛简直搔到了人心尖上。而之后Marc回的那句“你到底想怎样”,效果也是出人意料的好,这里是两人演技爆表之时。

  (不知是演Sieg的演员本身底子就好,还是导演对他分外偏爱,他的角度总是格外完美,让人怜爱。而Marc能从几个片段的角度里看出来其实底子不错,但不知为什么在全片大部分时间总显胖······)

  此外从片里看出几丝致敬《断背山》的味道,两人只穿着短裤在湖边的草地上夸张地跳着追赶牛群,断背山里是杰克做同样的动作逗埃尼斯笑,很经典的一幕,也可以说是一切真正的开始。其他方面从景色,配乐和整体风格都让人不由想起断背山。当然这是男孩版的断背山,少了一切纷繁复杂的纠葛和俗世里的无可奈何,所以简单清新,也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男孩》影评(六):你真的愿意回到17岁么?

  最近看了《男孩》,美好的初恋,青涩的亲吻,在赛场上尽情的奔跑,北欧的美少年…电影把青春描写的那么美好,可以与喜欢的人在一起,只要努力一下梦想就那么轻易的实现。但是,假如真的有时光机,你愿意回到17岁么?

  至少对于我,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那时我过的并不好。

  拖着肥硕庞大总是被人嘲笑的身体,戴着款式老土的眼镜,时不时冒出的几颗青春痘,穿着肥大的傻逼的校服。日复一日的把头埋在教科书里,一道题做了100遍还是觉得不够。下课后走出楼门看一看远处的风景,感觉自己像是被允许放风的囚犯。

  也有喜欢的人啊,却胆怯的不敢和他说一句话,只能在放学的路上,默默注视着他挺拔的的背影,不小心瞥到他的侧脸都会激动半天。

  讨厌自己的小眼睛,龅牙,大脸,讨厌自己毫无曲线的身材,讨厌自己不灵光不聪慧,讨厌自己懦弱,胆怯。夜晚时躲在被窝里看小说,并不是因为小说有多么好看,只是想要逃离苦逼无趣的现实生活。把自己想象成小说中万人瞩目的主角,通过yy寻找到了幻想中的快乐,就是这么的可悲。

  如果我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要么就不要出生,要么就生活在北欧的某个小镇上,不需要为生活而奔波,不用为了一份工作焦头烂额,不用活的这么痛苦。更重要的是没有一群傻逼对我的大学,工作,婚姻评头论足。

  《男孩》影评(七):我的青葱往事,我的年少时代

  不是影评,只是看完这段清新的年少爱情,想起了我最久的同桌,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年少时代。以他为关键字搜索我的微博,发现了好多条,然而最早那条微博中提到的细节却以记不清了,所以趁记忆淡化之前,想把把一些事情记录下来——

  那一年 ,刚刚升入高中。

  开学两个月后分入新的班级,对一个男孩特别留意,在几十位新同学中第一眼就印象特别深刻,后来他坐在我右后几排的位置,便经常回头偷瞄他,留意他的一举一动,无论是上课睡觉的样子,发呆,傻笑……都觉得特别可爱,特别喜欢看他,他被老师训时便也心情低落,想去安慰他,想去关心他 。那种感觉就是非常想和他交朋友,非常想。

  高一下半学期,他经常找同桌玩,于是每当下课都期待他能过来,不来的时候就很失落,慢慢有意的和他熟了起来,依然经常回头看他,他发现时也会给我一个很可爱的表情,之后关系发展的出乎意料的快,没多久就成了彼此最好的朋友(当时那样的想法)。

  高一会考前的那个下午,他被老师训得特别厉害,很多同学安慰他,不过都赶时间很快离开了,自己则一直默默地一直留到最后也没走,至今还记得那个傍晚暖暖的阳光,他家没人,他就叫着我一起住在了他家里,那些天一起看电影,上网,一起在小城里骑车兜风,一起去餐馆吃饭,从未有过的开心。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同学家过夜。

  从此关系便更加发不可收拾起来,把自己的发小都忽视了,基本天天形影不离,下课一起玩,聊天,放学一起奔往食堂吃饭,一起计划周末的安排,逛街,逛书店,偷偷上网吧,特别快乐的时光。

  他年龄小一点,极为聪明,偶尔考个年前几名,然后再一落千丈,经常能做出老师都做出来的题,提出难倒老师的问题,却不爱学习。我们都认为他特别有才能,却不适合应试教育的,这种学生是很让老师苦恼的。经常被老师训,似乎也训在自己身上,有时训的特别厉害,我便经常安慰他,更多的只是默默地陪他趴在走廊栏杆上看向远方,亦或相对无言的坐在操场的草坪上,直到他情绪好转。这样的场景至今还印象深刻,同时也因为我一直的陪伴,关系更加亲密。我当时是那种老师心目中的那种规规矩矩好学生形象,所以我的行为经常让同学感到很诧异,觉得实在浪费时间,但我的内心,却是特别甜蜜。这是我最好的朋友。

  高二分班又分在了一起,班主人看到我们关系特别好,并且只有我我能让他安心心来好好学习一段时间,便一直让我们坐同桌,从此便是彻底的形影不离了,他是一个不羁的人,我的话却对他很受用,这点然我很自豪。和他分享自己心中的梦想时的憧憬、分享自己秘密时(我一直是个有点封闭内向的人)的快乐,上课时帮他打掩护的紧张,尤其是他躺在我腿上或肩膀上睡觉的悸动,现在还能感觉的到。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整个高二。他很喜欢电脑相关的东西,天天看《电脑爱好者》,也深深的影响了我,直到现在。当时并未想那么多,只知道在一起是从未有过的快心和快乐,我们经常把两人的名字写在一起,是最好的朋友。那是最美的青春时光。

  高三再次分班,竟然又是一班,又是相同的班主任,于是继续坐了很长时间的同桌,在小城重点高中,高三老师像发疯了似的,那氛围让每个人都压力特别大,而自己的成绩一直反反复复,我便把原因归结到上课经常和他玩这一点(唉,当时啊),我多次和他说要好好学习了,他似乎一直没听进去,一次早读课上,有些东西总是记不住他却一直和我聊天,我神经质得和他发了火,神经质得有点疏远他,他也感受到了,从此,形影不离的状态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被打破,从此慢慢疏远,都是我的原因,见面眼神很热切,依然是对方最熟悉的人,却说的话越来越少……而我见到他开始和我的另一位好友关系越来越好,竟升起了妒.......

  高考过后不久,感觉到了深深的内疚,一直在挂念他,想找他,然而他因为高考发挥的不好,深受打击,从高中的朋友圈中消失了,怎么也联系不上,,有段时间发了疯的找他,翻找他的资料,一起注册过的qq,邮箱,校内(人人),然而都没任何消息。他家找过他,然而大门紧闭……又不知道他家的另一个所在哪里……然后不久也从小城搬走了,假期也没再回去过......现在和高中同学聊天,还是会偶尔问起他,然后是不变的回答.....

  离开高中几年了,一直在牵挂,在想念,在内疚,若不是我对他的疏远,他高考考的再差,至少也不会在朋友中消失,至少有我。在高中同学里一直打探他的消息,却没有任何音讯……

  微信号包括很多账号一直用的是“XXXgreat”,因为一次注册邮箱时他账号起了个“XXXgood”,我一看,便给自己起了“XXXgreat”,然相对一笑.....微信的签名一直是hello kitty,因为记得一天他说他喜欢,想保留住他的印记。

  一直一直我想找到他,一直一直在想念他,一直一直想说声对不起,为自己在高三所做的愚蠢的事。

  然而,我还是一直一直以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最近了解了很多gay相关的东西,爱就是爱,突然觉得自己可能是gay,有时候甚至特别肯定,从高中开始就隐隐有这样的感觉,,似乎对男人的身体更感兴趣,对男孩之间的情谊更为着迷......... 种种的迹象,但一直以为自己胡思乱想,同时也不敢思考自己可能是gay,觉得这是自己不该有的一面.在落后的小城,自己一直是个腼腆的“好学生”形象,gay是个太隐晦的话题,自己也一直避免看与同性恋相关的东西,隐隐害怕自己担心的成为事实。而现在,只能说敢于正视真实自己,敢于思考自己是不是gay,无所畏惧,而不是逃避、觉得这不该是我,感觉到了一种人性的自我的释放。我并不觉的会喜欢哪个男孩,也并不觉得自己会喜欢哪个女孩。但我明白,我喜欢他。

  一次次在想自己的初恋是谁呢?有自己几个自己差点表白的女生。一次,当几乎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的朋友让我给她买心形的德芙巧克力,坐在荷塘边把暧昧的包装纸一个个摊开时,我内心还是很激动的,心通通直跳,但始终没有把想说的话说出口,因为,我不明白,不确定,什么是爱情。想着等等看看吧,然后过了将近一年,在她的生日会上,他向我介绍了她的男朋友,那晚我哭了,却仍然不确定自己喜不喜欢她。

  然而突然想到了他,不认识时被深深吸引,极力去接近,相知后在高中三年大部分时间都形影不离,带来极大的欢乐和陪伴,在失去多年信息后仍然深深的牵挂和思念,也许,这种心动的感觉,就是我一直思考的爱情。

  前几天,梦到了他,两人在一起两人暧昧的说了些话,然后便挥手离开,当我意识到是梦,要他的联系方式时,他给出的仍是我脑海中的记忆片段,惊醒。

  他在我的高中生活中占有太大的分量,当时,我们都还懵懂无知,多年后,我意识我对他超出了友谊之外的情感,在高中的时间里深深的喜欢他,甚至直到现在。而他,在多年后,又会怎么想?这样的情感,就珍藏在心底吧。

  感谢在那个天真的年少时代,在那个美好的年纪,有这样一个男孩的陪伴,不知道可不可以说,我的男孩。

  我仍后悔,那一天,脱口而出话;

  我仍期待,有一天,能再次相见。

  如果,我再见到他,我会告诉他,对他曾经的爱慕;

  如果,他接受,我会继续告诉他,对他现在的爱慕。

  《男孩》影评(八):明天是出柜的日子

  毕业前夕,逐渐得有莫名的急迫感,感觉和同学所有的相处都是生死弥留。突然我感到应该让他们知道我是同志。于是我和室友出柜了。至于其他同学,虽然没有郑重地告知,但也无需遮遮掩掩。

  有个同学对此十分不理解,他也是同志,他不在乎同志权益运动,也没想过要出柜。他说,为什么要告诉他们(直人朋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吗。甚至在外和他玩耍的同志朋友们,也无人知晓他的真名。我不知道他为何将自己包裹得这么严密,随时一转身就再无人相识。也许他是在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他说,吴小明,你不要以为我不能和女人做爱。等玩十来年玩够了,我还是要结婚的。

  这我知道。我想他还没能完全认同自己。即便他对上海的同志聚集点比我清楚得多,也时常出没同志酒吧,和天南地北的朋友们玩得胡天胡地。

  在他看来,和相熟的朋友间出不出柜是毫无所谓的,反正他们知道了也没任何区别,又为什么要告知他们呢。这毕竟是自己的私事。

  事实并非如此。

  我在初中的时候还完全不了解同性恋的概念。记得当时有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我非常在意他,也强烈地渴望他能在乎我,和在乎其他好朋友不一样地在乎我。然而,懵懂的我也只是以为我想和他成为”最好的朋友“罢了。初三的时候,我有一次用开玩笑的口吻问他,你是同性恋吗?他也觉得挺好笑,当然不是。

  当然不是。西格和马克第一次确认关系的时候说,我不是同性恋。马克看着他,当然不是。就像方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当然不是。

  等到我高中的时候,突然自己开起窍来。或者说是水到渠成,我在手机上浏览小说啊图片啊,自然而然便把我引向”同性恋“这个词汇。而后我开始查看一些关于同性恋的信息资料。当时我用自己小屏的诺基亚通过微弱的GPRS信号搜集同性恋最前沿的信息,了解同性恋是什么,同性恋活动的历史,以及当下同性恋的现状。由于没有电脑,所以我没能接触那些乱七八糟的论坛,只是浏览一篇篇的文献和报道。自己和自己磨合了几个月后,我便轻易接受了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而促成自我认同的另一个诱因是当时我正迷恋着班上的一个男生呢。

  有趣的是,我高中的同桌也是同志。不过我是在高中将近毕业的时候才知道的。敏感的他在初中的时候就明白自己喜欢男生。那时候的他无从得知这是怎么回事,也没有渠道了解,感到又羞耻又恐慌。他以为全世界只有他一个男生会喜欢男生。后来他遇到一个大叔,诱奸了他。虽然很痛,和谁也不敢说,但是他却感到安心了些:至少我不是一个人。

  我愤怒那个性侵幼童的男人,更加心疼那时孤立无助的初中生。

  由于我的后知后觉,初中的时候虽然喜欢着同学,但追求他的过程却是无比纯洁美好。他让我的十四岁变得那样生动多彩,成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而等我明白自己是同志的时候,已经能通过互联网正视自己了。所以我从没经历过恐慌不安的过程。相反,我第一时间发短信给初中的初恋,告诉他他是我第一个喜欢的男孩子。

  高二我开始认同自己,但是还不敢让别人知道。我知道同性恋不是变态,但我对小县城的同学、老师没信心。此后孤单便不曾离开。同志这么少,大家又都不说,我只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身处深渊。说回当时我迷恋着班上的一个男生,追求直男的经历苦不堪言,每每回想都惊讶于自己竟能委屈到如此卑微的地步,或许也有孤单、焦虑伴随着青春期旺盛的性欲在一旁煽风点火。现在想起他来还是会莞尔一笑,对其充满好感。我想如今已不是喜欢他,而是喜欢自己那段时间的奋不顾身和夜夜感受的悲欢变幻。

  在小心掩饰的同时,我仍旧忍不住表达。我在学校的校刊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断背山》的观后感。电影是偷偷摸摸在舅舅家看的。(我向来乖,不敢去网吧,怕父亲责备。)当时看得心惊胆战,不时暂停支起耳朵听听附近有没有脚步声,实在是没工夫细品片中细腻的爱情。倒是恩尼斯和杰克借口钓鱼却光着身子跳水的那一幕看得我心肝儿一颤。(前一次心肝儿一颤是小学的时候《上错花轿嫁对郎》中沙溢饰演的角色脱下裤子跃入江中洗澡的时候露出两瓣大白屁股;第一次心肝儿一颤是更小的时候看《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后镜头缓缓扫过尸横遍野的赤壁江岸,大片大片赤裸的群众演员横七竖八地呈在电视上。)虽然第一次看《断背山》我没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我还是想写一篇观后感,并发表在校刊网站上。观后感本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渴望表达。那时候我时常在校刊上发点小文章,故而那篇观后感也毫不起眼。但它是我内心不可遏制的倾诉,就像向宇宙发出的一道极其微弱的求救信号,我渴望它被接收,又恐惧它被读取。

  回想起来,在出柜前所有的暗示都是那么微弱,那么小心翼翼,如现代小说中的隐喻。

  在观看《男孩》的过程中,西格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无不唤起我当年的记忆。那时敏感孤独、小心翼翼又向往爱情的自己。那大胆注视又小心戒备的眼神,那努力亲近又强装随意的举动,那渴望坦白又闪烁其词的言语,以及亲密的小动作,甜美的回味,恐惧的焦虑,鲁莽的伤害,和永不停歇的悔意,它们如昨日纷至沓来。

  在出柜后,也许同学们和你的相处并无二致,可自身却大大不同了。你不再是自己精心编造后呈现于人前的模样,你真是你。你的表达真诚,不必再避讳什么或深怕引起别人的猜疑。同性恋,有时候和贫穷相似。你以为能够掩饰它“正常”地生活,它却会在无数个你意想不到的生活细节让你窘迫,出其不意地给你一拳。

  结尾,这部影片和其他欧洲小国清新的同志影片相比,我最欣赏于它的戛然而止。如果影片结束在西格发动摩托车开出家门,就更完美了。不过只怕观众要难受死,导演自己也不忍心吧。

  《男孩》影评(九):我不好,因为我爱你。

  我喜欢他们一起游泳的样子,戏水,接吻;

  我喜欢他们吃冰淇淋的样子,和小孩子玩耍,跳蹦床;

  我喜欢他们跑接力时候的全神贯注、超然物外,还有接力棒的完美传接;

  我喜欢马克问西格的那句:”你到底要什么?“

  我喜欢西格挑衣服时候认真的神情;

  我喜欢他们在无人的操场上练习的身影;

  我喜欢马克眼中因西格而产生的失落;

  我喜欢西格为马克流泪;

  我喜欢马克天真自信的样子,接受自己的身份;

  我喜欢西格犹豫不定,痛苦的抉择;

  我喜欢他们最后在公路上相拥骑行的剪影。

  没有一个人是孤独的,

  没有一种爱情是低俗的,

  没有哪一天能没有你。

  《男孩》影评(十):一个双性恋的闲扯逼淡,想想以前的事儿

  在豆瓣我只是没事儿来评评电影,对于我个人,豆瓣是所有网络社区里最安全的一个地方,没有熟人,没有基友,不与人交流。

  像现在一个浮躁夏日的夜晚,这个电影作为导火索,激发出来了我心里的很多感情。写在这里,压在他们的评论下面,觉得特别的安心。

  自己其实一点都不老,可是却总觉得真的已经不再年轻了。和“年轻人”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隔阂,反而跟好多30+的很聊得来。这个绝对不是所谓的逼格高,事实是自己也觉得自卑,他们的热情他们的那种追求真的让我很羡慕,首先我没有经历过,我也不会去尝试,但是我对你很羡慕。这感觉怎么说?我很羡慕你,但我绝对不会变成你。说白了,就是懦弱,这种懦弱已经变成了一种性格,生根发芽。

  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到底在说些什么。

  曾经吧,自己也是怀着那种年少的情怀,渴望一段纯真美好的爱情,就像《男孩》里面的一样。那个时候就已经想的很开,不在乎性别,因为我从来就知道,我对女生和对男生一样有感觉,我也从来就没有过困惑,不会把这个当做一种负担。那个时候是初中?

  高中的时候,跟一个男生走的特别近,好哥们好兄弟,原因很简单,我们都爱足球。他最爱踢球,而我是超级狂热的那种球迷,死忠英超阿森纳,我也死看不上他们这种在学校瞎踢的家伙,但正因为这样,我们的“争吵”更多了起来。他属于优秀的那种人,在学校,爱运动的那种男的总是很受欢迎,何况是在男丁稀少的文科班。人家文学好,爱运动,长相身材也不赖,当然很受欢迎。俺俩一起唠球的时间多了,慢慢的走的就特别的近,最奇怪的是他开始变得暧昧。我是属于那种看着周围那些所谓“早恋”的人都会嗤之以鼻,但自己会和哥们们一起看毛片,到处散放资源的那种奇葩,外表怎么扯淡其实心里的价值观很强的那种奇葩。再加上我当时就是个肥的流油的纯爷们的爱闲扯淡的学霸,逐渐的我看出他的暧昧,暧昧到了极致,就开始远离他。跟好多其他的基友们在一起。其实我也是挺喜欢他的。

  中间零零碎碎的又发生了很多事情,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也不太愿意提起来,就记得当时的那种难得的青涩。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我撮合他和一个小女生在一起了。也是因为这件事儿,我跟他彻底的崩了,高中剩下的时间里再没怎么说过话,毕业之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联系过。

  一段无疾而终的暧昧。至今都没有任何人知道我和他的这些事儿,没有一个人知道。高中时候的同学全当我俩是好哥们,后来疏远了而已。我也从来没跟人提起过,自己也觉得是可有可无的一段回忆。不过今天把它写出来,心里总觉得有一些复杂。

  有时候纯纯的感情就是这样,一方的稍稍的一点退步,都会使这点纯纯的情谊丧失在摇篮里。我们没有《男孩》里美丽的自然风光,没有可以一起嬉戏的河流,没有接力赛集训的契机,有的只是每天早7晚10的高中课程。现实就是现实,禁不起一丁点的懦弱。所以我说我羡慕。

  再有,还是高中。是女生。当时远离那个男生其实还有另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喜欢上了一个理科班的女生。叫她L吧。她是真的让我很刻骨铭心的那种喜欢。一段堂吉诃德式的,单恋。

  我说过我喜欢上谁不看性别。但是当我喜欢上同性的时候,如果一定要分出角色,那我一定是其中的那个T。问题就这么出现了。

  她是我们整个学校都知道的LES,也是个T,她也有一个漂亮很女孩子气的一个女朋友。所以这种单恋注定不会有结果。当时我没有缘由喜欢上了她。我那一年半像疯了一样的喜欢她。简单的、单纯的、堂吉诃德式的。

  我会每节课下课都去她班门口,就是为了看见她。我会去任何她可能出现的地方,也就是为了见她一面。那个时候还经常玩空间,我会每天去给她留言,就是说一说我这一天发生的事儿一些好玩的事儿,我这种大屌丝身上每天都有特别多屌爆的事儿,都记录在她那里······

  现在想想当年的自己真的太可怕了,青涩却执着····NIMA的把我自己都感动了。

  可是我就是这样一个装逼的人,每当她给出了回应,我都选择装逼的走开了。

  好多好多细节我现在都还记忆犹新。

  还记得高考完的那个晚上,高考的那种压力的释放,再加上对她那种刻骨的喜欢,许许多多的感情积压到了一起,给你她发了一封很长很长的email,告诉她我这一年半对她的感情,以及对她未来的祝福。情真意切的每一句,到最后我自己哭的歇斯底里的。这种辛苦真的是用文字表达不出来的,一点一滴,到今天提起来还是会觉得难受。那时候虽然年少,但是感情却是最真的。

  她看过之后在qq上跟我说,你还真是装逼啊,不能早点说么。咋没憋死你呢傻逼。

  这就是我一年半的单恋的最后一句话。我没有再回复。

  我的装逼,我的懦弱,让这个单恋彻底的堂吉诃德了。现在想想当时真的太幼稚了。特想笑。可是我说还是会很心酸会不会被人鄙视?

  上了大学以后,自己的班级里女生特别多,因此更多的接触女生,跟一个女生走的很近。贱嗤嗤的跟人家犯屌。慢慢的走在一起了。

  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上了大学之后整个人好像一夜间就成熟了。自己有了自己的路。跟她之间外人看来根本就跟别人没有不同。我还是会跟我的好基友们在一起,跟她之间总是若即若离。我们俩其实就是这么不冷不热的相处。但是我是真心的喜欢她,我希望她过的快乐。

  就这样的过了两年,我决定大三出国,待一年,锻炼锻炼口语。大二期末的那几天,有一天晚上我跟她聊了一整夜微信,两个人把话都说开了,我说的意思就是我不希望拉她这样的直人下水,我希望她快乐,有一个优秀的男朋友,我只想她好。无欲无求,。

  弄得我自己逼格挺高似的。自己当时也把自己感动了。据她室友说她那天在她寝室哭了一宿。其实现在想想,我到底有多喜欢她?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追《寻》这个同志剧,很喜欢很喜欢。我到底在looking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是觉得现在的自己想把自己变的很强大,别的什么都不会想。

  不会再像高中时候那样的去跟人搞暧昧,更不会那么傻逼似的去疯了似的单恋一个人,因为总觉得累。

  也正是因为这样吧,看到《男孩》这样的电影总觉得特别的戳心窝子。因为他们的爱情那么纯净那么的美好,而我们在他们的那个年龄本来也应该那么美好,可是我们也许因为懦弱也许因为自卑也许因为环境错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但是如果时间再重新来过我们会去像他们一样的追寻么?我想我还是不会。我羡慕,可是我不会变成他们。

  最后对着屏幕高呼,NIMABI的年轻真好。

  去NM的,你也还年轻,你也不老,你也来啊。

  想一想,还是算了。

  自己都鄙视自己。

  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写什么,乱七八糟的。好美的海报。美的让人嫉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