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回首又见他》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回首又见他》影评10篇

2018-02-17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回首又见他》影评10篇

  《回首又见他》是一部由若松节朗 / 河野圭太 / 木下高男执导,织田裕二 / 石黑贤 / 鹿贺丈史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回首又见他》影评(一):唯一一部看完喜欢反面角色电视剧

  记得那是小学还是初中时候,我被浙江台一部叫《回首又见他》的11集电视剧吸引了,特别是当织田裕二和石黑贤伴着主题曲yahyahyah的音乐跑的时候真是经典

  《回首又见他》是1993年由日本富士电视CX公司发行的一部电视剧。由织田裕二和石黑 贤主演。 《振り返れば奴がいる》这不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片子,而是描写一所医院里两个观念不同优秀外科医生的争斗和友谊,全剧短小精悍,只有11集,可是个人觉得却和《东京爱情故事一样经典,甚至更深刻

  剧情简介:

  《回首》当中,司马医生(织田裕二)和石川医生(石黑 贤)都是非出色的医生。司马医术高超,无人能比。但为人孤僻,性格冷傲。且私下屡收红包、回扣。而石川则完全相反,医术虽逊于司马,但为人热情体贴病患,嫉恶如仇!对于司马的种种小动作完全不能容忍!屡次三番想要整倒他。两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敌人!处处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但两个人在较量的天平上不可能总是平衡的。总会有一方先露出弱势的!那就是石川。他得了癌症。这个打击不仅是对于石川的,更是对于司马的。司马从来都不会去爱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爱!在技术上更是丝毫都受不到挑战工作上也从未有人敢公然向他挑战!这一切都是自从石川来了以后就改变了。司马有了这样一个全方面对手。他对于生活重新燃起了热情,似火一样熊熊燃烧。站在对立的双方,任何一方倒下去,另一方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司马就是这样。而石川不顾自己已然相当严重身体状况不顾一切的想要利用最后的时间,最后的机会打败司马。终于,他办到了。他抓住了司马在未经患者家属的同意下就给一个患者实施了安乐死这样一件事。终于将司马扳倒了。司马辞职了。石川终于赢了。他笑了,他开心的笑了。但他独自坐在空当的医办室的时候,他突然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永无止境深渊深深失落感狠狠的揪着他!终于,石川一口鲜血喷出。他也倒下了。万事万物皆为矛盾统一体,而矛盾的双方终将向着对方发展。司马给石川作了手术,是司马主动要求的!这是他离开这个医院做的最后的手术。司马深深的明白石川是一个出色的医生,而石川本身的存在对于司马自己也是意义重大!手术难度非常大,但是司马出色的完成了。遗憾的是石川还是死了,死于术后并发肺栓塞。司马不停的拚命的捶击着石川的心脏,不停的呼喊着“回来”,“你给我回来”!石川的心跳还是停止了,他终于再也没有给司马机会!他终于走了,只留下他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司马,或许说是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恰当

  黑夜中,司马也死了!

  剧情分析

  这是一部只有看过才会让人震撼的片子,因为剧中每一个演员的精湛表演细腻传神的眼神,是需要细细欣赏品位的。尤其是织田裕二扮演的司马江太郎,他的眼神是最能传达他复杂内心世界的。他其实自始至终没有真正恨过石川,即使是石川在批评大会上义正言辞地陈述他的过错,即使是石川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不择手段地想要扳倒他,即使是最后终于逼得他辞职,他没有恨过他,他只是觉得石川很可笑,他只是觉得这个刚从堪萨斯的实验室回来的家伙是个天真幼稚男人,他知道石川是个好人,而且发现这家伙的到来激起了自己斗志,他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他有了对手,同时也是朋友(在他内心深处,虽然表面是敌对),所以他在被人推下楼以后才只会想到是小人平贺搞的鬼而不是一直和他产生正面冲突的石川;所以他在石川因为工作失误而产生了医疗事故后,主动摆平了那个患者家属,因为他不想石川离开这个医院,不想失去这个竞争对手和朋友;所以他才会在石川得胃癌后异常难受,在车里他试图用吸烟来平静内心,可是却无法释怀,在办公室,他拼命地翻书翻资料想找出拯救他方法,可是却越翻心越乱。

  不可否认,石川是阳光的,司马是阴郁的,但是冷酷阴郁的司马的内心,其实是和石川一样阳光的,只是他和石川对待病人的观念和看法不同,其实他也是爱病人的,他是站在病人的立场上爱病人,而石川只是站在所谓的大家都认同的人道主义的立场上爱病人,所以被司马骂成是伪人道主义。石川和司马斗不是为了自己,事实上到最后他连自己的命也不顾了,他只是为了维护他所谓的价值观尊严

  当司马在交了辞职报告后却主动申请要为石川动手术,所有人都犹豫了,因为谁都知道他们是对头而且石川刚扳倒了司马,但是司马只说了一句“我是个医生,不是杀人机器”,我想他那时的心情是很急迫的,他的确太想拯救石川了,这个手术不但是拯救石川的生命,更是拯救他的那颗快死的心,只有石川活着,他才能看到自己的斗志,他才能觉得生存得更有价值

  他用心做了那个只有10%希望的高难手术,居然成功了, 石川醒了,他笑了,自始至终没有看到他笑得那么灿烂,两只手终于握在了一起,但是那张不饶人的嘴依然那么尖刻。

  可是这种快乐短暂了,石川最终还是死于并发症,当司马冲进病房发疯似地敲打着石川的胸口想让他恢复心跳、口中不停大喊“”回来,回来,石川“的时候,神也忍不住掉出眼泪……

  当司马心如死灰地离开医院的时候,小人平贺医生在背后捅了他一刀,当司马用轻蔑无所谓的眼神慢慢回头看他的时候,全剧终,留给观众的是内心无比强烈的震撼和泪水

  注:这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我看过后完全被算是扮演反面的角色所征服。只有唯一的主角——织田裕二

  《回首又见他》影评(二):我能平静的解说,但还是很迷惑

  如何定义善恶?是重效果还是重原则? 是看社会公认,还是看个人价值观?

  偶尔也会有人提这样有意义的好问题啊。

  两个人物,一样的无可思议。

  石川的善良是值得尊敬的:一个人能这样对别人的痛苦感同深受到近乎强迫症的程度,可说是具有了善良的天分。只是那种不假思索轻松的善良方式很令人不快。这种人常被称为伪善,会激起我扔给他一个道德难题欲望。但是,也许善良就是这样虚伪,而石川其实很真诚的在善良着。只不过别人很容易擅自产生一种错觉,以为那个人完全不顾自己只为别人考虑,然后再擅自把错觉转化为期待。其实想一想,如果他真的是热衷于做没任何好处甚至让自己痛苦得要死的事,那不是自虐狂么?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致使他在你受伤害时感到痛苦,有这种联动就已经很非同一般了。

  司马的身上有很多常常被抨击但是我很欣赏的地方。当然,人都是觉得自己好,有些说不清不好的也当成是优点的。他所做出的实用主义的努力和对他人意愿尊重,演示了一个不头脑发热的负责任的人可能的善良方式。这样的一个人,对那样一个石川那么执著,并且还顺应民意整出一段血泪史,这种无奈的编排让我很是纠结。果然人们还是无法单从理智上接受他,需要加同情分么..

  你成为你必然是有理由的,但是你并不需要为此找什么理由啊。

  虽然在电视剧中愈见伟大,但在现实中,司马这种人是令社会恐惧排挤的。所谓只做有用的努力,已经包含了对生死相关的大事件的个人判断。但是这种判断无法保证绝对正确,甚至很多事本身也没有绝对的结局。用变化的个人判断代替不变的公理,结果并不一定会更好还是更坏,这个责任却不是一个单独的人能够承担的。

  那是想成为神的人,但是人们不欢迎孤独的神。人的本质是这样残缺,整个世界上都没有几个人同时拥有能力,善良和坚定信念,足够行使神的职责。有史以来大家对自己的族类其实也没有多少信心,因此越来越民主化不敢明目张胆给予任何人特权。宁可聚集在一起遵守约定分摊过失,而不需要哪个自以为是个体,来改变那些既定的和我们愿意认为既定了的自然轨迹

  一个人的死如果可以归因于非人为因素,那只是一件亲人关注悲哀的事;如果牵涉进别个个体的活动,那就非得动用人力物力查个水落石出了。死本身没多少关注,杀人却是大事件。生命的重量似乎是相对的。它可以由得你自己折腾,却容不得任何别人插手。我突然想到,这样的矛盾和无奈,是不是因为人总倾向于推卸责任呢 —— 无处发泄的悲哀只能乖乖自我消解,一旦找到矛头所指的愤怒却可以解放了般的喷薄而出

  《回首又见他》影评(三):生存,还是毁灭?

  早就想看这部很老的日剧,但是直到今日方才满足心愿。如果说《东京爱情故事》让我记住了铃木保奈美的话,《回首又见他》让我重新认识织田裕二。

  故事安排的比较紧张,以司马与石川的较量为线索而展开。石川很佩服司马的医术,却确否定他的医德。而司马将石川痛斥为“假惺惺的人道主义者”。因为在司马的眼里,如何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显然是不同于常人的道德标准的。他更看中患者的尊严,因此才在他手中一共有九人被安乐死--尊重患者的意愿比没有希望的医治更为仁慈。司马看到世冈家人的痛苦时,他自己心中微微一忍(此时我彻底被司马征服了,他就是一头披着狼皮的羊)。司马不是不想救活世冈,况且他是主治大夫,但是在没有胜算的概率面前,他不忍世冈身上被插满管道的悲惨状,才随了患者的心愿(即尊严死)。

  “人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同样有死亡的意志”,可惜在法典里找不到任何关于维护死亡权利的条例。

  石川是典型正直医师的代表。他认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而医生的责任就在于救治生命,加上性格又平易近人,受到患者和护士的拥戴。但他没有司马不一般的人生经历父亲因癌症去世(这影响了司马的性格和道德标准),替最崇拜的老师背黑锅(虽然有点看不起自己的老师中川,但是到离开时他说他永远也不会把那件事情说出去时,其实心里还是一直很尊敬老师的)。因此石川更代表了社会的普遍准则。他没有考虑患者的感受,只顾及到患者亲人的想法,宁愿患者身上插满管道,也不要所谓的“尊严死”。手术前与司马见面时,他说:我不想死,我很怕死,很没出息吧。其实就是他的人生写照。

  司马与石川的较量定是火星撞地球式的。石川总想将司马赶出医院,但是总能被司马化险为夷。这种明争暗斗实际都是表面上的,更大的分歧就在于如上所述的信仰不同。但是当司马为石川动手术时,他们的信仰又趋为一体:共同为生存而与病魔战斗!--“我以医生的立场,你以病患的立场,两人合力对抗病魔”。这个手术超越了司马以前所有手术的高度,不仅是技术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他从来没有反对过生存,只是方式与石川不同罢了。

  石川死了,但是无数的石川还在。司马被刺前,他的眼里隐约含着泪花,是为石川,还是自己?他新的历程不知才又何时开始。但是一切都已结束,司马的性格造就了他的毁灭。

  《回首》是一部经典日剧,尤以织田裕二的演技最为出彩,石川和中川部长的塑造也较为成功。而女主角只不过是为了衬托出两位男主角才存在的,反而不如那位推销行家星野小姐特点

  另外我很喜欢片中的配乐,特别是那首很伤感的曲子。

  .S.:

  安乐死(euthanasia)

  安乐死的英文拆字eu = good,well好;thanatos = death死.所以是原意是好死,也就是死的没有痛苦:平静,安宁,无痛的死亡.一般讨论安乐死的时候并没有清楚的定义,因此容易造成误解.安乐死牵涉哲学,医学,法律,道德,责任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经过详尽的研究与讨论才会有共识.

  安乐死可分为自愿的与非自愿的(非自愿的安乐死通常视为谋杀);以及积极的(直接的)与消极的(间接的).自愿的且积极的安乐死就是一般所谓「仁慈的杀害(mercy killing)」,例如战场上重伤士兵要求战友补一枪以求解脱.消极安乐死是指消极的不作为而导致死亡.积极安乐死则是积极手段了断生命.

  自然死亡与尊严死

  自然死亡是指依病人的意愿,不使用高科技的维生方式,来拖延不可治愈病人濒死期,而让病人自然死亡.要达成自然死亡的需求,必须有相关法令配合.如所谓「生前预嘱(Living Will)」:病人在意识清楚或健康时,以法定文件签下,若一旦罹患绝症濒临死亡,愿意接受或不接受哪些医疗行为的指示.此外还有「预立医疗代理人」:当事人可指定某人,在他自己丧失心智能力无法决定医疗措施时,代理他行使决定权.以上做法在国内尚未立法通过.

  所谓「尊严死」,并不如所想的那麼容易.也就是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中的最後一个:因命终安详而死.尊严死除了要有善终的面相,还要让亲友觉得尊严与光荣.就连大修行人都难免凶死,何况你我都只是凡夫,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因此有人认为:临终关怀的本质就是尊严死,这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产物 。

  《回首又见他》影评(四):想得到,只是不敢相信

  《回首又见他》是多年前还是初中时候看的一部日剧,今天看《白色巨塔》的时候很自然的想到了这部,主角织田真的太迷人了,刚看完他饰演的东爱里的完治随之又看到这个反差巨大的司马,于是立马把其划入了实力派的明星行列。回想那时,不时的学学剧中装酷的样子,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好笑~~~似乎因为这部剧集自己有了想做医生的想法o(∩_∩)o... 真的做了医生才发现真TMD不是那么一回事。

  织田奉献给我的司马乱太郎是一头极漂亮狡猾的野兽,他医术高超却贪婪无耻,英俊迷人但冷漠阴郁。他黝黑的皮肤闪着人性本能的欲望之光,一双凌厉的眼睛仿佛天生就已将世事看穿并且将邪恶当成人性的必修课。 在闪光灯的照摄下,司马一脸张扬的冷漠走在人前,他把自己的恶行毫不掩饰的摊开,然后嘴角带着一抹冷笑对那些“正义之士”发出挑战书:“我是司马乱太郎,一个坏人,你们有种就消灭我吧!” 但是司马那层层外衣包裹下的内心依然保留了最初的真实。我要感谢这样的剧本,把一个人物的复杂个性和心理挣扎淋漓尽致地凸显出来了。

  人人不是完美的,所以人只是人而不是神。虽然我们到最终还是保留着“司马一定是内热外冷的好人”的幻想,因为那才是一部电视剧应该给我们的起码“尊重”。但显然编剧却不想这样做,所以最后他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却是意料之中的结尾。

  《回首又见他》最后一集我没看着,回来后问朋友。

  “你先猜猜看。”

  “黑石贤被司马救活了,两人握手言和?”

  “错了。”

  “那黑石贤死了,司马继续活着并且活得很好?”

  “不对。”

  “猜不出来了,快说吧!”

  “两个都死了!想不到吧?”

  “……”

  想得到,只是不敢相信。

  《回首又见他》影评(五):好医生 坏医生

  什么是坏医生?高傲自大、见死不救、收受贿赂......

  什么是好医生?平易近人、正直友善、鞠躬尽瘁......

  站在医生的角度为病人和家人着想的难道不是好医生吗?

  只是不让病人死却不顾及病人感受的难道就是好医生吗?

  石川是个好医生,至少在他知道自己患病之前,他确实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医生;

  但自从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之后就处心积虑想要打到司马,而最后倒下的是他自己。

  司马确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医生,冷漠的自私的独断的高傲的,但那都只是他的表面。

  没有人真的理解他。因为他什么都不说。做任何决定他都是那么独断独行不留任何余地。

  为老师的手术失误承担后果并永远保守这个秘密。正是因为这让他对所有人都不再信任。

  他的医术已然无人能及,即便是处处跟他争锋相对的石川,也不得不敬佩他的医术。但他并不满足,还是不断挑战高难度,不停的刷新记录。

  石川总是说他没有资格当医生,可是其实是没有人比他更合适当医生了。除了医术高超,还因为父亲,他比谁都更了解病人和家属的感受。

  其实他比谁都更想救活石川,他说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是个医生,这又是高难度的手术。

  只是他永远不会承认其实是他想救活他,对他来说石川的存在很重要,让他终于寻到对手。

  他的难过从来不让别人知道。就如他对人的好也会为自己找种种理由。

  其实他就是这样的人。不懂得如何爱人,也不懂得如何接受别人的爱。

  我甚至偏执的认为司马一定是射手座的。喜欢他一贯似笑非笑的表情,带着一点倔强的孩子气。

  最后他的死亡,我不知道算不算好的结局。只是我还是更希望他活着。

  因为他真的是个好医生。是真正为病人着想的医生。即便事关安乐死。

  很多人说,因为这部剧因为司马,而最后选择学医。

  他真是一个另类的医生。用他的方式影响了很多人。

  93年的剧了,曾经看过很多遍。但再一次看,还是有一种震撼。

  《回首又见他》影评(六):活得比你好

  喜欢医生题材的作品已不是一天两天,最近这股热爱仍有上升趋势。从之前看过的《白色巨塔》日版和台湾版,到美剧的Gray's Anatomy,从漫画大师手冢治虫的《怪医秦博士》(又叫《怪医黑杰克》),到最近的连载《医龙》,各有各的精彩。个人觉得医生最迷人的时刻,便是手术前一切就绪,前臂处竖直方向指尖朝天。言归正传,说说最近看的这部日剧,《回首又见他》。

  提到《回首又见他》,不得不先说说织田裕二。托香港ATV的福,小时候就已经看过他的《东京爱情故事》,《正义必胜》,《我要发达》还有《跳跃大搜查线》,他的魅力是毋庸置疑的,乃至于在《回首又见他》中,即使看到织田裕二饰演的坏医生(司马江太郎)做了坏事,也仍会有所偏袒。

  司马的肆才放逛不难理解,父亲因癌症病逝给他留下童年阴影而成为一流的外科医生,后来却因为替尊敬的老师背黑锅从此失去对他人的信任。外表目中无人,态度恶劣,做事总是违背传统的道德观念。然而,传统的道德总是最正确,总是最切合病人的利益吗?未必。受疾病伤害最深的往往是病人家属,与其让家人倾家荡产为了一个无药可救的病人(脑死、植物人、身上插满管子度过余生)受折磨,或许安乐死来得更干脆——这便是司马医生的价值观。

  如果说司马医生特立独行,那么石川医生展示的则是相当传统的好医生形象,有着近乎完美的道德观念,无论是对同僚、对病人都一样友善。然而这样的“好医生”眼中却容不下“医术一流、医德下流”的司马先生,更要前方百计赶走他;尤其在得了癌症之后,石川更是疯狂,甚至不折手段,他的丑陋在最后终于迫使司马先生辞职之后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司马斥责他为“假惺惺的人道主义者”,确实,他和《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没什么两样。正义并不是他的一切,妒忌才是,这是活在天才阴影下的平庸者的通病:不愿接受自己无能的现实,只能处心积虑通过手段进行迫害。讽刺的是,病发的石川最后却只能把自己的生命交到司马手上,说着“我不想死”......

  司马和石川,偏激、极端,这类人的结局往往不会太好。

  《回首又见他》影评(七):生命在悲痛中的璀璨怒放

  94年看过的电视剧,石川正直的对待自己都显得近乎刻薄,始终让人感觉虽然正直却道貌岸然;天真的峰医生富有爱心,却无知无畏的对病人病情的确诊完全无法把控,更不用说给病人开刀手术;美丽而经验丰富的麻醉师知子医生希望能与每个人都和平相处;经历过失败手术而无法再次给病人开刀的中川略显平庸,那种人到中年却处在高处不胜寒的境况演绎的淋漓尽致;医术高超却态度恶劣的司马,在全力救活病人的同时,看不得病人悲哀而无望的活着,全力以赴地想要让医院能够提供更好的医疗设备救死扶伤,即使索要贿赂也只为能更好的实现这一崇高目标;至于小人物平贺,从主任降为副主任,再到被陷害开除,直至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刺死被开除的司马,小人物的悲哀其实折射了每个普通人心中的那头猛虎。

  整部电视剧确实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时隔近20年,看起来依然值得回味,每个角色的内心都很复杂。回想自己的经历,虽然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却每天都生活在类似的斗争当中,曾经的理想都在日复一日的繁杂中磨灭殆尽。

  爱情变成了亲情,亲情变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习惯,最终在这习惯当中老去,等待在生命的尽头的是一种璀璨?或是坚持不懈努力后的无所成?或是碌碌无为的茫然?或是陪伴心中猛虎一起死去?

  生命与死亡相伴,光明与黑暗同在。是浪花,还是像浪花一样;是流水,或是如流水一般?

  《回首又见他》影评(八):由此剧看如今医患关系

  最近,因为魏则西事件,“莆田系医院”这一已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数十年,可称得上是公开的秘密的医疗机构体系,被第一次冠以这个名称(是不是第一次啊,我以前是没看到过这名称)登于各大媒体报纸标题之上。而我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名为《为什么莆田系医生很少被砍》,看完之后,不由得想起这部以前看过的医疗题材的剧集,特结合当下时事,谈谈个人见解。

  当下,医患关系紧张是不争的事实,翻翻最近的关于此类的新闻报道,诸如“死者家属在医院大堂摆灵堂”“医生被强迫下跪”“医生被患者追打”等层出不穷的字眼,不得不想,医患之间的关系,是否已经等级分化了呢?

  来说说剧本身,司马和石川,其实就代表着两种不同执业理念的医生。司马,与现在的莆田系医生有着很大的相同点,那就是都爱财,但前者医术卓越,而后者是一群庸医只为了赚钱。石川,是患者心目中完美医生的典范,医术优秀,一切都以病人为重,然而在世俗世界中,单纯偏执不懂得圆融的他,又显得如此幼稚。他对病重社长说:“公司什么的,就让他去吧,健康最重要啊!”然而,对于社长,辛苦一辈子打拼的事业,真如石川所说如此吗?孰轻孰重,看客们各有评价。

  司马是一个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人,他选择性地为议员儿子做手术,既符合他的“益”,又能满足他对于挑战高难度手术的欲望。他无视已经无法挽回病情的病人,他顺从一心只想解脱的世冈先生,符合他的“效”,因为节省下来的医疗资源可以救更多的可救病人。司马和石川,两个人生命中注定就是要有激烈的碰撞。每次石川的拳头落在司马的脸上,后者总也不还手,依然是那副冷冷的表情,擦擦嘴角的血,转身离去;而当石川因为判断失误而发生医疗事故,司马脸上不由浮现出得意的笑容,那笑容又有报复的快感,又有失落的惆怅。

  最后,当石川躺在病床上,曾经手执柳叶刀,将病人从病魔魔爪中解救出来的医生,发出一声所有病患一致的呼声,“我不想死”,“那我们就合力一起对抗病魔”,黑衣男回应说。两人达成有史以来第一次共识。手术后,所有人在庆祝手术成功,司马脸上,似乎也难得出现了一丝笑容。然而,石川终究还是死了,这个长久以来永远和司马意见不合,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却又如同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司马黑色外表下,那脆弱又柔软的心的对手的离去,使司马内心的信念瞬间崩塌。灯火阑珊,寒风萧萧,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然后平贺的那一刀,顷刻之间刹那无声,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看过很多评论,说起诸多医疗纠纷的原因,大多归结于国民素质。与之相比,剧中石川判断失误造成患者死亡,家属似乎除了悲伤失望,并未表现出国人常见愤怒心情。在我们传统观念里,医者,生而治天下之病也。封建宫廷里,御医若稍一失手,则满门抄斩;若妙手回春,则享荣华富贵,世辈光荣。医生,被看成有病来,无病出的担保。在日本,虽不知有无此类观念,但在手术前家属签字前,院方会把病情状况全透明透露给家属,对于家属,问得越多,解释得越多,他的心里就越踏实,医患关系就越容易和谐。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我们在医院中扮演的角色只能是患者,像石川这种医生,必是每天通宵排队挂他的号的主。责任心重,医术好,病患放在首位,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意外差错,那表现出来的自责会让家属感到一丝宽慰。而司马,虽然医术卓越,但其表现的医德,风格注定不适合于老百姓,而有钱人,官员的私人医生,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所以说,医患关系紧张这事,大多还就是因为国民观念的问题。试问,当亲人阴阳两隔,悲伤,愤怒,不都是人之常情么?而真正有能力的一生和庸医在现实中的待遇又如此不同,着实让人不解。对于死者家属,一方面我们是对他们的同情,一方面又是欲罢还休的指责,其中道理,真是难以说清。

  至于我作为患者,我的第一选择还是石川医生,毕竟我考虑的第一重点是自己的健康,对于医生的心理问题或是以前经历产生的阴影,正常情况下我是不会考虑那么多的。所以保留自己作为病患的私心,司马江太郎,确实不太适合现实的医疗体系,我们的医疗体系。

  《为什么莆田系医生很少被砍》原文

  另外一个链接

  《回首又见他》影评(九):那些《回首又见他》的印象

  对于《回首又见他》我能说些什么呢?那是从有关童年的记忆开始的。从那时开始,我记住了黑与白,记住了奔跑,记住了恰克与飞鸟苍凉的歌声,记住了司马江太郎。

  前段时间重温了这部经典的日剧。我没有忘记,司马没有变,我也没有。

  在我看来,这从来都不是一部阳光灿烂的片子,尽管我喜欢里面司马和佐和子那风清云淡的爱情。但深深的刻在我脑海中的,是织田裕二那张漠然、孤傲的脸。我明白,从这张脸上可以读出的,不止如此。司马那复杂的眼神中,隐藏着的心并不冷漠。

  司马在剧中是黑色的,就像石川是白的一样。可我们,接受司马的黑色。没有人一出生就对世界漠然,司马对世界的冷漠与鄙视,是有理由的。在医学院时,是中川部长——司马敬重的老师,可以在手术失误后放下尊严,用下跪来向自己求助的行为深深的刺痛了司马。他不在乎为老师背黑锅,可就在中川部长在司马面前跪下的那一刻,司马所有的人生哲学被击毁了。他的绝望是没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所无法体会的,尽如你我。这世界所有的道德与法则仿佛瞬间在他心中变得一钱不值。所以司马看人治病,收受红包,贿赂高层。。。甚至在石川医生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冷血的杀手,至病人的死活于不顾。在天真楼医院,还有谁敢像司马那样明目张胆的收受红包,那么理直气壮的说:我就是为了钱。

  石川医生是白色的,就像片头他和司马的奔跑一样。司马不恨石川,我一直这样认为。也许当石川第一次指责司马时,司马也只不过把他当成一个虚伪的傻瓜。但当石川一次次坚持不懈的想要揭发司马,誓把司马赶出医院的时候,司马明白了,面前的这个男人并不虚伪,也不是傻瓜。在这个医院里,有上司中川部长的无条件包庇,有司马胜人一筹的精湛医术,有金钱可以收买的一切原则,那么还有谁能够挑战司马呢?只有石川。

  可以说,石川没有成功。石川因为癌症而倒下——司马坚持要为他做手术,而石川答应了,因为他不想死,因为司马想救石川。司马想救石川,中川部长和峰医生都不能相信也无法理解这是为什么,只有佐和子明白,石川对于司马来说是重要的。在进入手术室前,作为病人的石川对司马说:我不想死。相信那时的石川开始有些明白司马了。尽管这不是完整的司马。

  石川死于手术并发症,他没能像司马抢救他时呼喊的那样回来。就算是司马也救不了他。

  佐和子是司马心中最深处的爱。佐和子是美好的,她和司马的爱情让人心痛。我们都明白,发生了那一切之后,司马变了。对世界,对人生,甚至是对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司马遵守了对老师的承诺,他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哪怕是佐和子。但我们不知道,当佐和子面对爱人的突然改变时,她是怎样的一种放弃。无疑,司马和佐和子一直都是相爱的。但司马明白,自己的人生已经再也承受不起那样美好的爱情了。所以当他要离开医院时,面对佐和子的挽留,他只能拨开了她的手。那样的痛,不止是佐和子的眼泪,还有被司马冷漠的脸所掩藏的心。

  尽管这样,佐和子用充满爱意的语气骂他白痴,司马用心领神会的坏笑回应她;司马努力的抱住佐和子,在她耳边轻轻的说,希望她幸福,佐和子娇嗔的想要挣脱却又顺从的坐在了他的腿上。那一刻,他们一定是幸福的。但那些短暂的时刻并不能改变什么。刚发现石川患了癌症时,佐和子对司马说,如果司马把病情告诉给石川医生,就和司马断交。而司马的回答是:我们还有什么交情可断。。。

  剧中,我不喜欢峰,那个喜欢石川的实习医生。和佐和子不同,她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凡事只会求助于石川医生,并无条件的支持石川的一切行为。但在司马关掉一个脑死亡病人的心电图放弃抢救的事件中,当石川最需要她的帮助指证司马时,她却又因司马的恐吓和动粗而语无伦次。

  在石川看来,司马隐瞒一个还有呼吸心跳的病人并放弃抢救是不可饶恕的罪行,还有一丝呼吸就不应放弃生的希望。而在司马眼中,脑死亡就意味着没有了生的意义,痛苦的”活着”,不如安静的离去。这就是司马与石川的不同。最后,佐和子失去了司马,峰失去了石川。失去了司马后的佐和子与失去了石川后的峰又不同。

  石川死了,司马也离开了天真楼医院,那是一家连对手也没有了的医院。在离开前,司马再次对中川部长承诺,永远也不会说出那件事。司马再次叫出了“老师”,他仍然尊敬的中川老师,这位亲手毁掉他人生的老师。司马以惯有的冷漠拒绝了佐和子的挽留,还是那件黑色的大衣,就像片头和石川赛跑时一样,他走出了天真楼医院,留下的只是一个黑色的冷漠背影。。。时间就在这一刻凝固,恰克与飞鸟那苍凉的歌声响起,司马转过头来,他脸上的表情熟悉而又陌生,画面中渐渐出现的平贺医生,是他刺死了司马。司马倒在了天真楼医院的门前。平贺在医院的斗争中做了司马的牺牲品,司马害他一无所有,所以他有理由憎恨司马,有理由杀死司马。平贺不过是一个小人,但却真实。

  司马离开了,但佐和子的爱还在。

  《回首又见他》影评(十):你怎么衡量生,就怎么构想死

  人生而各异,有些人一下子就想通了的事情,有些人永远也想不明白。而有些一下子的想通,代价已经是之前多少岁月的懵懵懂懂。所以每当领悟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总是感到既欣慰,又心酸。

  这部剧使我想起了我的奶奶,她活了大半辈子没有进过医院,在七十三岁时腿骨骨折后能奇迹般恢复健步如飞。然而到了九十四岁的高龄,原本或者可以安详离世的她,却在空气浑浊的病房里,浑身插满管子艰难支持了大半年,直至最终走完一生。而这,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感冒,一个曾经对于奶奶来说忍几天就过去的小打小闹,可是因为子女小辈的不放心,在大家的一再恳求下,奶奶被送到了医院。这一入住,就住到了最后。

  奶奶去世的前一年,家里人把她接回家过年,年三十晚上当一家人高高兴兴围着电视看联欢节目的时候,奶奶默默地睡在床上。以前最爱看电视的奶奶,总是和我抢可乐喝的奶奶,已经对这一切都不再有兴趣。在她身上看不到任何往日的生气,原本旺盛的生命力在对于死亡的原始恐惧中被消磨殆尽了。

  因为这个我一直相信,医院要慎入,它既可以是救死扶伤的神圣之地,同时也可以是催命的阎王殿。这里没有油盐酱醋,没有张家长李家短,没有纷杂的生活来搅扰你的注意力,可以让你安安静静不受干扰地、整日整日地来考虑死亡这个人生最最深奥的问题。想到了奶奶以前的生病从不肯就医,我不禁觉得不识字的奶奶这一一直被我们认为落后守旧的思想却有着她最朴实的真理。

  在奶奶最后的日子里我曾去探视,医生要给她吸痰,她咬紧了牙,大力地捶床。为什么我当时完全无动于衷,即使看到了奶奶痛苦的表情,即使看到她在无声地大哭,我仍然只是帮助医生抓住奶奶让她配合治疗。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当时我没有想到奶奶其实在受苦,我应该帮助她脱离苦海,为什么我竟连一丝这种念头都没有,却如此愚蠢地认为让奶奶勉强存活才是对她尽孝呢?

  感谢在天真楼医院发生的这一切,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照着自认天经地义的来行事,却丝毫没有去想过这种天经地义的合理性。可惜了生活中司马江太郎太少太少,大家持着体面的道德准绳各自心安理得,没有人质疑,于是也没有人思考。

  每当我们自以为是在为别人着想的时候,每当我们因为别人做的事背离我们的道德标准而加以谴责的时候,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S.标题是nonsense,因为豆瓣强烈要求“给你的评论起一个标题吧”。这个只是看完本片的另一个一句话感想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