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 第一季》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英雄 第一季》是一部由戴夫·森缪尔执导,杰克·科尔曼 / 海顿·潘妮蒂尔 / 艾丽·拉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雄 第一季》影评(一):进化传说
从来没有想过力大无穷会是灾难,从来没有想过不会受伤也是缺憾。如果我有核爆炸的能力,居然不能确定自己会不会高尚到变成英雄,没准其实自己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P你看那个会偷听人心的人,情不自禁地慢慢滥用操纵人心的力量,进化的过程除了是物质的,人体机能的,在道德认识上也在不断的提高。这种互相匹配的过程在一个编得跌宕起伏的故事里看起来,非常的精彩。
特异功能是很久以前就听说过的,比如能够隔杯取物,比如能够飞檐走壁,比如顺风耳和千里目:)一度由于科学和伪科学的争斗,这方面的报道逐渐平息下来,周遭对异类的发现逐渐局限在现有的理解力范围内,比如出奇胖的人,比如出奇矮的人,比如两个脑袋,比如其他。关于那些曾经难以解释的,可以吃玻璃的人,可以通电的人,可以做出很多科学不能解释的动作的人,慢慢淡出主流谈资。人们开始用伪科学、魔术、障眼法和其他标签打发掉这些不可理喻的事情。既没有人说明何时何地出现的何人何事究竟可以作何解释,也再没有人认为真假是不是重要了。这样的毫不怀疑是不是认知的进步呢?
最近在重看一本简明世界史,我怀疑这本书是不是给青少年写的。语言简单,说法亲切,完全不去大肆阐发社会动力和历史趋势。但是非常动人。它描述历史的时候,说历史就像一口深井,我们燃着一页纸扔下去,火光微微照亮的四壁就是我们所能看见的历史。书的第二章是写原始人类的进化。只有几页纸。文章结束时作者说原始人类非常残忍,尔虞我诈互相残杀,“可惜今天我们也是这样的人……毕竟这(原始人们)才是一万到三万年前的事情,从那以后我们还没有时间去彻底改变我们自己。”
如果能够让大家一起来设计特异功能的种类的话,不知道会有些什么奇怪的功能会出现呢?比如,我能想到的就是最庸俗的,为什么飞人不能再多出两个翅膀来,那样就会更可爱了*^_^*老实说,我觉得其中最郁闷的是那个吃人大脑获取特异功能的家伙,尤其在第二季里敲碎了一个女生的脑袋吃下去以后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获得超能力,真是白恶心了。
普拉斯,难道要找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来看看?没准会飞会隐形真是物种进化的大趋势呢,哇哈哈。算了,毛主席说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反正我们这几十年是不会基因突变了。安心做正常人吧。
《英雄 第一季》影评(二):最大的能力:爱与责任
Heroes第二季第四集,west带clarie飞到Hollywood Sign,west鼓励claire信任他,并玩笑式地鼓励claire跳下去,“信任从跳跃开始”,claire迟疑着,然后张开双臂跳下去,半空中,被west飞下来接住,他说,“我知道你能自愈,但是我永远都不想看到你受伤”。
先不管,west与claire的相遇是否是组织的阴谋,不管这场爱情是否有好的结果,他这样说,说得这要真挚,我们,作为观众的我们,还是会被感动——如果不被感动,那又是何其可怕的事情?!
claire有超能力,west也有,而Mr Bennet,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超能力,他不惜背叛组织,也要藏匿claire,为了家庭,离开德克萨斯,到陌生的地方,隐姓埋名,重新开始。他当然知道组织的力量,但并因此就畏惧和退缩,相反,他试图摧毁组织,为了长久的安宁。
具备超能的英雄,即使有,也毕竟是少数,即使是具备超能,如果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也会走向另一极端,如Sylar。Hiro,当他知道纽约要爆炸,作为日本人的他,并不因此幸灾乐祸,而是视拯救纽约为自己的责任,对于ando,对于charlie,一则是友情,一则是爱情,这些,对他也是责任,所以他会倒转时光,希望回去救charlie,也因此在ando死后,变得忧郁,仍然不放弃努力,希望改变既定的命运。
如果爱,必有责任,爱她(或他),就永远都不想看到她(或他)受伤,这是一种承诺,对人的,对自己的,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在某种意义上即是指此。当爱的能力、当责任感都失去,拿什么,来证明自己活着?
《英雄 第一季》影评(三):给盗版碟整哭了T_T
周末看完了Hero的第一季——我确信那一集是第一季的最后一集。心里还暗暗的骂编剧真是太贱了,居然把最大的悬念,纽约大爆炸留到下一季,吊足大家的胃口。我对着电视屏幕大笑几声,得意洋洋的拿出第二季的碟。贱人编剧,我看盗版,你够我贱?
放进第二季的碟后,心里又暗暗不爽。本来是准备把第二季留到下个周末享用的。但是现在最大的悬念都没解决,叫我怎么能停得下来。。。可是看了第一集,不对劲啊,怎么好像中间的情节断了。我聪明的大脑马上展开了联想,这编剧确实有才啊,故意把关键的一集抽掉,把情节分散到新故事中慢慢的揭开,让悬念像凶猛的小蚂蚁一样继续撕咬我的心灵。我虽然知道了纽约没有大爆炸,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没爆炸,PETER怎么就去了爱尔兰,SYLAR怎么就跟幻觉女混到了一起,断掉的情节成为了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悬念。这样的结构让人佩服也让人难受,我欲罢不能地又看了六集,从那些人只言片语中推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时时期待着这些线索联结在一起的那一刻,纽约决战的故事终于被全面地道出。
看完第6集已经12点了我终于崩溃了。还没有出现最期待的片段。很难想象当初全世界的观众等了一个半月还等不到纽约大决战的画面是什么心情。那些编剧是不是跟CLAIR一样有再生能力啊?他们就不怕上大街的时候会给人扁死吗?带着无尽的疑问我睡着了。。。
好了,废话一堆之后,本文的悬念终于要揭晓了:
今天下午上了一下豆瓣关于剧集的评论,不小心瞟到上面的介绍,然后整个人就傻了。
上映年度: 2006
集数: 23
语言: English
集数:23...................
但是我看的第一季,我买的那块盗版碟,只有22集...............
《英雄 第一季》影评(四):英雄“之最”
我总结了一点英雄中的“之最”,希望大家指正和补充^_^
最帅的,个人认为是peter,眼神脸型都很正点。
最漂亮的,当然是claire,刚开始不觉得,但越看越有味道,就是个子矮了点。
最有男人魅力的,nathan,就是peter的哥哥,虽然性格不讨人喜欢,但是很有成熟男人的魅力。
最可爱的,molly,就是知道别人在哪的那个小女孩,那个笑容实在是太cute了。
最憨厚耿直的,matt parkman,会读心术的警察,虽然在未来的那一段变讨厌了,但是核爆之前的他是很耿直憨厚的一个人。
最神秘的,linderman,故弄玄虚了大半个电视剧,最后出来不两集就挂了。
最短暂的出场,无线上网女,只出来三个场景就不知道哪去了。对了,还有一个会融化金属的,只出来一场就被干掉了。
最疯狂的,ted,会发出核辐射的那个,是估计老婆去世刺激的才变的疯狂的。
最清纯的,记忆超群的女招待,很清纯很开朗很聪明的女孩,被杀可惜了。
最可怜的,预知未来的画家issac。自己中了毒瘾,女朋友又变心和别人睡觉了,后来又被claire的爸爸利用,最后好容易戒掉了毒瘾就被杀了,可怜。
最好色的,应该就是安藤了,办公室里火辣脱衣视频就算了,还见一个爱一个,中村的姐姐,还有电击女,最受不了美女的勾引,别人给他个kiss就扔下朋友跑了。
最没用的超能力,融化任何金属的那个,这有什么用啊,除非他做电工。
现在只想到这些,希望大家补充^_^
《英雄 第一季》影评(五):科幻毕竟只是噱头
其实关于美剧我也没有什么发言权,包括这个一共也就看过两部美剧而已(如果算上老友记和生活大爆炸那应该是四部) 。但凡是看了,绝对毫不迟疑地会坚持看完全部,1秒不落。
其实一直很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不能像美国那样,一边拍一边放,那样无论观众、编剧还是资方都会挺享受的。我问过我妈,她说这其实不是体制问题而是习惯问题,中国人不习惯追着看,而美国是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剧的。另外电视台一般也没这么强悍的实力来投资电视剧。可是那也很怪,热播的美剧基本没在中国有所降低过温度。
第一次看越狱时真的很惊,感觉像是看大片,不由感叹美帝国资本主义真他妈腐朽啊,这玩意儿搁中国估计800辈子也拍不出来。一般这个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把责任全归到文化自由言论自由等问题上,可是细想想真的不是这么回事。毕竟我们很擅长于形式的抄袭,内容到底是啥从来就没重要过。所以从他国泊来的故事也许无法取悦国情,但是讲故事的方法我们还是有理由可以学会的。可惜我们一直没有学会,以至于一部《风声》,波澜不小,哪怕它扒开皮看就是又一集《柯南》而已。
不过很快我也就适应了,适应了美剧的紧凑与环环相扣,同时也适应了中国剧与美剧相比较时的格格不入。其实口碑不错的《士兵突击》《潜伏》啥的我都看过些许,《解放》《我的团长我的团》啥的我也蹭着看过几集,可能我天生腐朽吧,确实没能顽强追下去。
记得有一次金鸡啊还是百花(我分不清),最牛逼电视剧是《金婚》,台上台下那叫个激动啊,赞词那叫个好听啊。当然同样很激动的还有远在美帝国艾美奖颁奖台上的《绝望主妇》,单看这两个名字,国情上的差距不言而喻。美国人民一直都生活在水生火热的绝望之中,并以此为荣,可谓恬不知耻。
废话说了太多。回到这部《英雄》上,首先它确实去除了我常年以来以为科幻只能呆在电影院的无知。作为一部电视剧,它的特效相对于其成本已经是惊艳了。
超能力英雄们的数量是相当的多,情节线索分支太多,交织太难,也难怪到了后面几季会被人骂混乱不堪。
很多人相当不喜欢第四季而最喜欢第一季,觉得第四季目的不明确情节混乱,第一季规规整整有棱有角。而我恰恰最喜欢第四季,也许并不欣赏那最后阳痿的结尾,但却险些被Peter和Emma合弹着五彩斑斓的钢琴与Parkman为了杀死Sylar而不惜自毁身体的这些瞬间逼出眼泪。第四季是有人性温情的,那些英雄终于不再伟大于拯救世界的壮举,而是平凡的善良与勇敢。所以到了最后即便是那个大恶魔Sylar从口里说出“I'm a Hero”时你也会有一种淡淡的震撼与感动。至于第一季,可能又只是另一部出色的《X战警》而已。
的确,无论是主题还是剧情,《英雄》与《X战警》有许多相似。作为超能力者,本应是高人一等才符合逻辑,却莫名地成了被歧视被欺负的对象。前两季基本上就是在拯救世界,第三季才开始触及到这个核心社会问题。也许是我一口气看完的原因,连起来看并没有传说中的混乱。Sylar人格上的反复无常反而相当投我口味。英雄们都在寻找着融入这个人类社会的方式,逃避或反抗,救助或屠杀,流泪或愤怒,真相或谎言,每个人也许都不足以被扣上好和坏的帽子,他们都在做着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其实这是一部相当难把握的电视剧,科学上经不起推敲,情节上也容易出漏洞,所以我觉得看着爽就足够5星了。虽然那个世界是荒诞的,但毕竟那个社会却是血淋淋地真实围绕在我们周围。
反观国剧甚至是电影中的演员总是那么专业,却总是能给你一种同一个世界却是另一个社会的幻觉,也许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科幻吧。
《英雄 第一季》影评(六):无人不超能
前面感觉还正常,看到最后越来越自卑,编剧几乎把剧集的每个人都附上了特异功能,相形之下感觉现实是多么的无趣,偶们都是普通人,而且忒普通了……哈哈……所以继续看,寻求一点现实之外的安慰吧……
第一季结束的最后一集:peter和Nathan飞到空中爆炸,他们牺牲了?……Slyar从下水道逃走?现场只留下一堆血迹……Matt被击中3枪,他会死吗?他未出世的孩子会有超能力吗?……被当作追踪器的小女孩Molly会有何发展?……日本人Hiro回到 1600年代武士道盛行的日本,将揭开故事的起源?…… 这一连串的悬念,让第二季多了很多让人期待的地方,只是……要我们等的时间太长啦……
《英雄 第一季》影评(七):编剧,你看你把第2季写成什么东西了?你还是去罢工吧……
什么剧情嘛!!乱七八糟!
到第2季,看得那个郁闷!编剧,你要么就去罢工,要么就好好写!你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但是你不能做,又不做好,以此来提醒观众编剧对于一部作品的重要性!
ETER莫名其妙的跑到一年以后,毫无根据,后面也没有交代原因,他的新女朋友是用来干什么的?
ETER他妈有什么能力吗?除了那个算盘算计得比较快之外,我什么没有看出来。
我记得第1季最后,PETER最开始的那个病人好像也是个角色,怎么就没有后话了?
还有,HIRO大老远跑到400年之前是去干什么?对现在有什么影响吗?那个ADAM出现在400年前的日本,没有人觉得突兀吗?
更让人觉得可惜的是那个黑人女生,一个很又看头的角色(应该是这个片子的动作元素吧),只能让人叹息是个捡西瓜丢芝麻的货色,MICHA也是,现在MICHA变孤儿了……
我简直不知道你这个编剧在搞什么?还是编剧罢工,导演没办法,然后自己乱七八糟写来拍的?我们可以接受停播,等罢工过去之后继续拍,但是这么一部好的作品,不能这么糟蹋啊!!
看样子好像还会又第三季,看SYLAR的了……看他怎么祸霍……
《英雄 第一季》影评(八):《Heroes》怎么就变难看了……
曾几何时,《Heroes》是备受我推崇的一部美剧,其想象力和构思都令我佩服又喜爱。
印象最深的是某集Peter在列车上,时空被冻结,而他见到了未来的Hiro……那个时候,我们也总在猜测着Peter的能力,津津乐道。
第一季的时候,我们看到英雄们慢慢发现自己的异于寻常,一点一点揭开某些秘密。而且大都还是好玩的能力,飞行、复原、读心、预知、隐身、扭曲时空……而且在这些基础上开发出许多有意思的互动。
我们第一次看到飞行,以为是Peter,结果是Nathan;我们第一次看到Claire的神奇,她用DV在拍摄自己;第一次认识可爱的Hiro,他用意念拨动了时间,然后一转眼出现在纽约街头;第一次发现Nikki的怪异,她自己也茫然不得其解……
后来的超能力则越来越令人失望,最近,连微型黑洞都出来了……严格地说,好多能力bug无数。同样是超能力,看《X-men》系列有意思多了,难道仅仅是因为电影和电视剧投入成本的差别?可是就连《4400》里的超能力搭配好像也更合理一点。
你审美疲劳了吗?我疲劳了。当我看到“剑圣”原来是又一个不死系,当我看到非洲画家又画出未来……
更不可忍受的是剧情的扯淡,简直令人发指。当初搞一个洋“剑圣” 出来也就算了。现在仿佛是要把所有认识的人都弄出超能力来,Mohinder、Ando、Angela……以及无数配角。
你会发现这部剧的逻辑越来越混乱。上一辈超能力者们到底是什么人,想要做什么……倘若回头再重新看一遍,会发现好多自相矛盾或者画蛇添足的情节。然后你还会觉得,这些人何必这么折腾呢,犯得着吗?从Linderman到Elle她爸(是叫Bob吗?),Adam,Hiro爸爸,Angela以及她老公……这帮家伙忙来忙去完全是充剧情而已,根本就没有一个前后一致的目的。
而最新的一季编剧又乱搞了,让Claire变成杀手,让Sylar变成居家好男人,让Peter变成魔鬼,让Mohinder变成怪兽,让Hiro和Ando内斗……Nikki都挂了吧,还偏要弄出Tracy……想当初我一直以为Sylar就算没死也应该无甚作为了,没想到剧情突然一转,成了petreli一家成员了。这种“惊喜”,我才不愿说我喜欢……
第一季的时候,我和许多人一起乐于讨论《Heroes》的细节,并以此猜测编剧们的宏大构想。仅仅到了第二季,就发现编剧们根本就是一群混饭吃的哪有什么构想,他们的能力和精力仅仅维持到第一季末就开始早泄了。那些精巧的剧情构思只在第一季就消耗散尽。
这方面我就不得不提最爱的《Lost》,总是能不断勾起新的悬念,引起的兴趣却不减当年,而在“推陈出新”的同时,之前的悬疑也没有被编剧们忘却,至少四季了,水准依然上佳。
话说回来,第一季Simone她爸(Peter开始照顾的那个)又是谁 ?Peter的隐形师傅是什么来头?Hiro他爸又是做什么的?……
《Lost》中也不是没有这些悬而未决的东西,但它节奏把控得很有耐心——尽管也有人说拖沓,于是你可以对那些问题留有信心。而《Heroes》……我已经可以预知许多问题会无疾而终了,要么被遗忘,要么胡编乱造自相矛盾到令你汗颜。
美剧虎头蛇尾的毛病也就是这样。《Desperate Housewives》的精华在第一季,而后面只有偶尔几集出彩一点。《Prison Break》自从break之后也严重下坡。《X-files》自作孽不可活,坑越挖越大最后把自己埋了。想起来,就连《Friends》后面Rachel和Joey的关系也是为了拉抬收视率的乱搞……
我属于不大会轻易放弃的人。我连《Stargate》系列这样鸡肋的剧集都能坚持看下去。所以或者我还会坚持继续看《Heroes》,边看边骂……但是,你确定这样下去不会被砍吗?
《英雄 第一季》影评(九):边走边看边说边写
可惜《Heroes》没有主题歌,否则就还有“边听”,而现在,只有听着童安格的《真爱是谁》,有点不靠谱,好在都是喜欢的老歌,所以还是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这与看《Heroes》的感觉类似。
昨天盘点一些资料,发现自己写《越狱》的文章大概有二十多篇,但《越狱》是看到第三季第三集戛然而止,《Heroes》写了十几篇,当然还会继续写下去。对比过二者的不同,为什么会把对《越狱》的热情通盘转到《Heroes》,剧情的发展不继是一个原因,但是,如果是说《越狱》让我感动,那么《Heroes》是让我震动。
人的一生,太过短暂,我们不可能历尽所有的事情,所以要借助别人的故事,去经历,去学习。大宝二宝对我说她们在玩一个叫《模拟人生》的游戏,因为疏忽,曾经导致房子失火里面的人烧死,她们非常难过,在游戏里,这一切可以重来,而在真实的人生里,我们知道,永远不能。《Heroes》,以及等等诸如此类的剧集,对于我们,也许不仅是电视,而是一种模拟,固然我们不能逆转时空,也不具备种种异能,但是,那些故事中所展示的异能等,其实也不过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手段,真正的意义,仍然是对于人生、对于使命、责任的探索和揭示吧?
其实《Heroes》对爱情的处理非常薄弱,谢天谢地,在爱情剧铺天盖地的这个时代,《Heroes》没有去落入这个俗套,所以我们的着眼点,也会是在人生的使命、家庭的责任、友谊等等方面。Hiro发现纽约会爆炸,义无反顾地加入了Save the world的行列;Peter,从找不清人生方向的男护士,到能力超群的英雄;
……写了一半去开会了,回来一时接续不下去,先发出来,未完待续。
……再写这个贴子的时候,地点已经是由办公室移到家中,背景音乐仍然是童安格,而我刚刚看完孙振耀写的《谈退休并畅谈人生》,29页,并不算长,但是里面的道理,浅白也深远,这其实是很多人重复了很多次的道理,要快乐地工作和生活,而不是为了自己不想要的,浪费了时间。道理很多人也懂,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就象《七个好习惯》强调“要事第一”,难的不是了解这个道理,而是如何区分要事。
孙振耀我曾经见过,某年在北京参加IT两会的时候,他在台上演讲,与预期中相比,非常简单的一个演讲,基本上是照着PPT念的,我还觉得奇怪,也失望,现在想来,在那个位置上,那个时刻,也许他并不快乐。——快乐,是何其难的事情啊!谁敢说自己一直都快乐呢?快乐原本是一种能力。
说到快乐,我们当然要想起Hiro,在开始的时候,他有一张天真快乐的脸,然而,他越来越不快乐,面对Charlie的死,面对Ando的死,面对回到过去爱而不能得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担负着使命,这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意义可大可小,小则对于自己、家庭,大则对于国家、甚至世界。在前面我写到Hiro和Peter就离开了,当时想的下一个人,是Nathan,很有意思的是,Nathan刚刚出场,是完全的一个政客模样,非常典型,甚至包括出轨(那几个情节让我想起克林顿),相比前途,面对Linderman和母亲的安排,他最后选择的是带着Peter离开,先不管第二季Nathan在酒精中麻醉自己的潦倒模样,在第一季,结尾,他的镇定从容是让人叹赏的;Mr. Bennet,这个让人争议的人物,在第一季中,以好父亲的形象赢得人心,第二季,则加强了在性格上的复杂刻画,人性,怎么区分正与邪?怎么能够笃定地判断邪来正度?人心中一闪念,正与邪的交锋,往往,正会败下阵来,我也问过自己,如果我是Mr. Bennet,我会不会阻止Mohinder把Molly带回公司,会不会枪杀前上司?我也没有答案,人不在那样的情境中,没有办法做出假设,对于他来说,他的使命是保护自己的家庭,那种捍卫的姿态,虽然不能使得他的行为可以获得原谅,但是在这世间……在重重危机中,能够如何?
……
那些人们,那些在坚决和软弱中摇摆的人们,在生命进化之谜中飘浮的人们,前因后果交错一起,时间空间不断变幻,来自未来来自过去,来自上代纠缠的恩怨来自人内心中的私欲,超能力,special,毁灭和拯救世界、善与恶的交锋,《Heroes》到底有什么魔力?也许我们难以用技术的人文的维度一一分析清楚,我们牵挂、观看,它填充了我们的时间,促使我们迷醉和思考,从最初的被吸引、懵懂、讨论、阅读、寻找答案,到现在未解的谜题仍在闪现的诱惑,这些,对于我们,都是价值,是意义。
《英雄 第一季》影评(十):预测
Heroes终于出第三季了,我盼了大半年。
并发现美剧的一个大特点,和以后的大趋势。
以前总说中国的戏剧和小说太俗,俗的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人物性格脸谱化,张飞就是张飞,大脸盘、大胡子,永远不能写毛笔字的,是个草寇一听宋公明的名号,倒头便拜。
美国的电影特别是电视剧,就恰恰走到了这个反面的极端,一个好人一定不会永远是好人,下一集可能就会变成恶人,一个救世主马上又会变成一个终结者,Heroes就更方便了,他们有超人的能力,可以任意发挥来改变剧情,让观众陷入认为的逻辑混乱状态。于是,时隔太久,我已经忘了前两集的剧情,每个Hero都变成了一个定时炸弹,再也不用担心恶人会杀掉救世主们了,因为不一定谁是谁呢,全看观众的呼声了,编剧们用八天的时间来任意幻想、妄想,怎么样能够提高收视率,剧情就是怎样进行。于是,六人行里的三对男女,按任意次序捉对厮杀;Micheal兄弟进进出出监狱4季;Heroes出现了一个有一个新超人,死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死不了。
我现在已经可以预测下一集的剧情了,你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