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国英雄》经典观后感集
《舞国英雄》是一部由巴兹·鲁赫曼执导,Paul Mercurio / Tara Morice / Pat Thomson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舞国英雄》观后感(一):伦巴:爱之舞
斯科特是不折不扣的男神, 他长相俊俏,身材挺拔,甚至芙兰的奶奶都赞叹他的身材。他的妈妈又是舞蹈班的老师,曾经的拉丁舞冠军。六岁开始学习舞蹈,问鼎冠军指日可待。
但是,这位俊俏的舞者却继承者爸爸不安分的基因,喜欢按照自己的步伐跳舞。即兴帅气的舞蹈动作,引得观众连连叫好,却未必入得评委的法眼,气得舞伴弃他而去。
芙兰,一位西班牙移民家庭的女生,在舞蹈班学习舞蹈两年,但还是个入门者。她带着大大的框架眼镜,不施粉黛,衣着寒酸,一直和一个胖胖地姑娘打扮学舞蹈。
不安分的男神遇到了舞蹈菜鸟,两个人随着偷偷练习舞蹈。芙兰的舞蹈技艺越来越好,服装和发型也开始有了变化。而且在男神的建议下,摘掉了眼镜。
男神说:“伦巴是爱之舞,我们假装是爱人。"芙兰却对男神心生爱意,男神察觉婉拒。
俩人搭伴比赛虽然困难重重,却在大赛时刻,大放异彩,男神也对芙兰心仪有加。
这个抗拒传统+王子灰姑娘爱情的故事,以一个大欢喜的结局而收场。
对我而言,有一点点启发:
1.身体浅接触或许是迸发感觉的手段,难怪麻辣情医吴迪呼吁男女青年们动起来,改变传统吃饭的勾搭方式。
2.舞蹈+爱情,可以迅速地让一个女生变得有女人味。这个或许是女汉纸们的解药。
3.要得到男神的爱,那就得先让自己绽放光芒啊,然后不断支持鼓励男神的梦想。男神还是喜欢变美后的芙兰的。
好了,就这样~~~
今天回家整理两大抽屉的老光碟,翻出陈旧的VCD,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时被最后那支舞深深震撼了,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碟片和机子都有些陈旧了,字幕镶嵌得很90年代,画质很复古,有时中间还会卡壳,但丝毫不影响观影,一口气看完,感觉酣畅淋漓,意尤未尽。
虽然表演有些夸张,妆容有些浮夸,澳大利亚英语听着有些别扭,但是电影所体现的:舞蹈中对爱和自由的追求,对梦想的执著与坚定,战胜恐惧的勇气,都能唤起观众的共鸣~~最后华丽的表演惊艳四座,不禁震撼与感动。
男主角舞技一流,跳斗牛时魅力四射!中间的一支舞和最后的一段舞蹈绝对精彩!!!女主角也是从丑女慢慢变成美女,可见舞蹈的修养是多么的重要!
《舞国英雄》观后感(三):舞国英雄||人生的一半是恐惧
在一个冬夜的深夜,在屏幕上看到了那场最后的“泛太平洋大赛”,当那个老人老泪纵横地拉着年轻的儿子,努力地用颤抖地双唇撕心裂肺地吼出:人生的一半是恐惧,我有种被击中的激动。
可惜,我未能看到开头,但是当我看到史葛穿上西班牙斗牛士那件华美的衣服,跪地滑步有如高傲坚挺的斗牛士出现时,那闪光的光从他的背后射来,我看见了自由、霸气、坚定。我喜欢那段舞蹈,让我激情澎湃完全扫去睡意。
只是,当我在寻找这部影片却颇费周折,因为中文翻译的问题,无法正确找到影片。就这样过了尽一年的时间,我才终于找到了蛛丝马迹,找到了它,就像尘封已久的佳酿一般,品味着。
一切都带着强烈的实验风格,从电影开头的旋转到最后的强劲的西班牙斗牛舞,无处不可以看到,导演的青春的激情幻想。这是导演巴兹·鲁尔曼第一部关于歌舞性质的电影,这几乎也为他后期的非主流风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红磨坊》奠定了一个基础,能够看到一个导演最初的电影,是我最为爱好的事情,因为在那里你才会看到,他的激情和梦想是怎样在那个熔炉中,混绕着。
这被我意喻为“最初的解放”。
那里是一切有关青春的问题,有自由、有叛逆、有期许、有梦想,还有那不怕一切的冲动,虽然那未必会带来一切所期望的美好,但我喜欢那样的执着。
小人物,从未被正眼看过的女人,并不意味着她就不能成为那火红的凤凰。奇迹,平凡人最擅长,但却常常忽视的能量。
我看见他们在火车道旁的起舞,我看见他们在钢丝网前的依依不舍。那时,你真的会认为,爱情,是神给与人类最美好的事物。
最喜欢的片段,在男主角追赶那满脸还是雀斑的女主角来到舞台的红色布帘下,在女歌手Bonus Track《 Perhaps Perhaps Perhaps》音乐中,柔柔挑起伦巴时,我如痴如醉般地看着,无法说话,也无法转移我得视线。
当世界在你面前呈现一定规则时,你会怎么办。是将你的想法贯彻到底,还是,相信大多数人所相信的事实。
这个答案,我没有。
200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