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英雄》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英雄》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10 21:5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英雄》经典观后感10篇

  《英雄》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李连杰 / 梁朝伟 / 张曼玉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武侠 / 古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雄》观后感(一):乱弹《英雄

  拜炒作所赐,我们边疆人民也赶了把全球同步上映的“潮”。2002年12月20日零点,我看了吊足我一年胃口的电影《英雄》。

  乌鲁木齐没有人查身份证也不管你带不带包,在电影院坐好以后我后悔得差点儿吐血,早知道我带DV来个电影版弄出去卖卖,赚回银子不知可以买几多正版CD:(

  闲话少说,还是谈谈电影。

  先是故事。一向以为好电影要有好的情节支撑,在我们中国有一种奇怪不良倾向:大家弄一些谁也看不明白的所谓独立制作去天不吐国捞过界回来个不三不四的奖以后就俨然成了大师,你敢说看不懂?嘁!回家去学文化流派风格什么的去!看这部戏之前我被网上关于几个不同色彩的故事的评论搞得一头雾水,又是《罗生门》啦又是先锋主义啦……,一看之下还好,《英雄》的故事结构还是令人信服的,而且叙述不乏新意,我觉得张艺谋没有刻意地去学黑泽明,他关于“天下”的主题只能允许他做出这样的框架选择问题出在导演本人被这个空泛的“天下”征服得太过彻底,他当观众是一干没心没肺的傻子,于是乎陈道明、李连杰、梁朝伟轮番上阵慷慨陈词,其实该留白处要留白,影片的铺垫已经足够让观众--起码是中国观众领悟到张的良苦用心,不过既然此戏奔着奥斯卡……,也罢,让美国人且琢磨去吧!

  再来画面。这是我有生以来看过的最美的构图以及颜色。场场精彩场场不同,张艺谋把他在摄影和色彩方面天赋发挥到了极至,千万别以为《卧虎藏龙》美不胜收,看完《英雄》你会发现李安的书卷气太浓,《卧虎藏龙》是江南小家碧玉,《英雄》是北方的一代霸王。而且在色彩的运用上李安显然无法与摄影出身的张艺谋相提并论,张艺谋生来就是要“抢镜”的。李连杰甄子丹棋馆听琴比武,李自雨中破水穿行;张曼玉与章子怡在胡杨林中对决,随着张的剑刺中章,一种惊心动魄无处不在的红忽然漫天流泻;九寨沟箭竹海,烟波浩渺,水蓝如空,梁朝伟在与李连杰的生死之战中忽然将一滴水溅上了在亭中安眠的张曼玉的脸,梁不顾李的“十步一杀”,抽身而退,只是为了替他已经死去的心爱的女人擦一滴泪一样的水;荒莽大漠,只看见白衣胜雪的张曼玉紧紧搂着梁朝伟,将她刺中他的那一柄剑透过他的心穿过自己的心,口中喃喃自语:“我这就带你回家”……,美好的画面靠的不仅是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这些美丽里透视导演的心灵

  都说《英雄》的音乐太像《卧虎藏龙》,我不以为然。当然一个音乐家一定会得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手段,而且两部戏同为武侠题材,但是张艺谋将京剧里的“哇呀呀”和鼓王的鼓点创造地结合在一起冲击我们的耳膜,《卧虎藏龙》的鼓来得神秘紧凑,《英雄》的鼓则是壮怀激烈悲天悯人兼具的。帕尔曼的小提琴比马友友煽情多了,而且有二胡那种呜咽的感觉,谭盾的旋律也比《卧虎藏龙》写得好。

  只要看看这部戏的演职员名单你就会发现:这是一部在各个环节都精心选择的强强联合之作,导、演、摄、乐、武术指导乃至服装道具均是各个领域的头牌,所以戏好也在意料之中。但选择了“天下”作为主题的《英雄》确实当不起“史诗巨片”的美誉,这也不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它就是一部充满了商业野心而且运作极为成功的高票房电影。

  有评论说所有的演员均是张艺谋手中的棋子,表演上没有什么出彩之处,看完后我深有同感,而且我更觉得在这盘精心谋划的棋局里,张艺谋本人也不幸变成了其中的一卒,看完整部戏你会发现导演的个性已经被太大的主题淹没得荡然无存,似乎称呼他为摄影指导比较合适

  李连杰甄子丹棋馆听琴比武,为了形容李的剑快的破雨而出的慢镜有着浓浓的《骇客帝国》的影子,张曼玉章子怡胡杨林对决的画面、演员的化妆都有浓浓的日本味道,陈道明“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的念白更是充满了浓浓的美国情结,在向奥斯卡进军的旅途中,张艺谋像一只迷途的国籍不明的羔羊。

  《英雄》观后感(二):換一個角度看歷史

  當張藝謀導演公佈要開拍《英雄》時,大家也很期待會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因為這是張導演的首齣武俠電影,而且拍攝期間幾乎沒公開,神秘夸夸的更令人期待

  刺秦的故事已不知被多少拍過多少遍,當中有依據史實而寫,亦有虛構故事。殺手的故事一直也是電影、小說等的主要題材,因為沒多少人知道殺手的真正生活,只是這點已足夠作家和編劇們自由發揮了。而且人總是好奇的,越觸摸不到的事物便越引人入性,是以殺手故事總有一定的叫座力。

  張導演以刺秦這個題材作為他第一部武俠電影,可說是「有辣有唔辣」。「辣」的是這個故事被前人拍得太多,觀眾對這個題材的要求不會低,一般的劇情是不能滿足他們,所以故事一定要好。「唔辣」的是這個題材在中國人社會中家傳戶曉,不用花時間來描述背景等事。

  本片名為《英雄》,明顯的是導演想以刺秦來表達他對英雄的看法。戲內以《羅生門》的手法來交待各位英雄的抱負和思想:四位英雄多年來千方百計想盡法來刺殺秦王,但在馬到功成的一刻,當中竟有人同意秦王的做法,放棄刺殺機會。難怪給人說本片帶有政治色彩,不像張導演以往的風格。我反而認為,角式無名是否反映出張導演自己的心態?或是他自己的寫照?

  戲內以不同顏色帶出每一個故事,整部片好像一幅畫;服裝、場景和武打動作等也很優美,而且整部片的節奏也很慢,每一幕也細細地道出因由,不像一般武俠電影。雖可算是一種創新,但是否有點過火呢?把武俠電影滲入哲學思想和美術,還以此作主線;但宣傳時卻以武俠來掛帥,是否有點欺騙觀眾的成份?難怪有些抱著看武俠片心態的觀眾有「很悶」、「不明白」或「中途睡著了」等評語。

  戲內數位英雄各有他們自己對秦王的看法,我最佩服的,是長空的氣量。他寧願給世人以為自己敗給無名來換取十步距離,是多麼廣闊的胸襟。對於一個武者來說,勝負比生命更重要。若然無名在秦皇前變節,以他們的付出來換取名譽,他便永遠背負著敗給敵人的恥辱。而討厭的正是無名,身懷絕技,卻在最要緊的一刻改變主意;還愚蠢到付出寶貴的生命,他的生命真是輕於鴻毛。至於殘劍和飛雪,有點像現今的香港男女;男的優柔寡斷,功虧一簣;女的卻貫徹始終。

  順道說說看《英雄》時的趣事,大家如有看預告片的話,一定記得當殘劍和飛雪要決定去不去幫無名時的一段對白。就是「去還是不去」、「去就是死」和「死就一齊死」。不知是否坐我附近的女觀眾們已被偉仔「電」暈了,我竟然聽到有數位女仕同時輕聲地跟著飛雪唸「死就一齊死」,真不知是預告片剪得出色還是「電眼王」演得出神入化

  http://www.yiklung.net/blog/archives/2003/01/02/63/

  《英雄》观后感(三):浅尝张艺谋

  或许,我这个学戏剧影视文学孩子不够格。总感觉张艺谋应该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导演,至少在口碑方面,似乎真相却并不如此。我看电影有个毛病,从不记导演,除非特别标志性的。现在想想,张艺谋的作品还是看过的,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十面埋伏》、《英雄》、《金陵十三钗》。

  除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在高中时候看的,其他的都是最近才看的。没想到《金陵十三钗》出自张艺谋之手,如果不是今天看电影杂志。各路人士对《金陵十三钗》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说,这部作品相对还是有进步的;有人说,这部作品讨好的因素太多;有人说,这部作品是一流制作二流作品;有人说………那都是别人的看法,在我的印象中,《金陵十三钗》似乎应该不是张艺谋的风格,感觉怪怪的。《我的父亲母亲》的唯美画面是我喜欢的。美景美人,美丽的爱情故事。《十面埋伏》,乍一看,多霸气的片名,结果却是一个爱情故事,好生失望。刘德华,章子怡,金城武,宋丹丹,明星气场。章子怡击鼓那段处理不错,令人折服。竹林追杀,观众一起跟着紧张。幽幽的竹林,大片大片算不上花田的花田,真美。音乐,很好,尤其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殊不知,倾国又倾城,佳人难再得。”现在再看,不得不说,张艺谋的选景很美,就像是一幅绘画

  之所以会想起来看《英雄》,是因为初中英语课本曾经讲过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似乎应该很有名,至少在国内可以算是一部大片。《英雄》的主演:李连杰、甄子丹、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陈道明,这几位演员可以说是影视界的大腕。3000万美元的投资,明星阵容,再加上宏大的场面,给当年的票房应该添了不少彩。看《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候对,我还不能理解影片中色彩的运用。看过《英雄》之后突然发现张艺谋对色彩的运用超出了我的想象。秦欲攻赵,黑压压的大军。这个黑,不仅是指人多,更是士兵们的服装颜色。无名向秦王讲述他是如何取得长空、残剑、飞雪性命的时候,画面展示了过程。赵国人,所有人都是身着红色衣服,当时我还好奇难道那个时候都是穿红色衣服,接下来等到秦王识破无名的谎言,无名向秦王陈述事实是衣服换成了蓝色,这时才明白原来是导演的意图。红色、蓝色、白色绿色。看完不得不佩服张艺谋对色彩的运用。红色,象征着血腥;蓝色、白色,象征着事实,个人更觉得这两种颜色象征着自由;绿色,象征着自由,在我看来,绿色更应该象征着返璞归真。整个故事的叙述方式,跟黑泽明的《罗生门》有些相似,但又不同。《罗生门》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而《英雄》是一个固定的结局。说到这,情不自禁想插一句,到现在我都不知道《罗生门》里的真相是什么。《罗生门》里是不同的关联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说法,《英雄》则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的两种说法。色彩、叙事方式是我从《英雄》中得到的最出乎意料的两种东西。秦王问无名残剑阻止他刺秦的原因,无名说残剑写了两个字。秦王好奇,我也好奇,怎样的两个字会让他放弃刺秦的想法。天下。一个侠客可以从书法中悟出这个道理,似乎真的很神奇,也或许是我太肤浅。无名在向秦王讲述向残剑求字的时候说道,剑字有十九种写法,残剑要写出第二十种。秦王说如果他统一天下定要规范成一种,就可省去麻烦。我在想,难道历史上的秦君的焚书坑儒政策真的是因为这样?历史似乎确实是这样。

  有人说,就算《英雄》不得什么法国戛纳、德国柏林、意大利威尼斯,也可以拿出去当中国的旅游宣传片。细细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英雄》中涉及到的中国因素有很多:剑术、棋术、书法、竹简、弓箭、古琴以及漫漫黄沙、青山绿水等。秦军攻城有一习惯,必先用弓箭试探。部分士兵会在到达指定地点之后出列,席地而坐,知道干什么?不是就地休息,而是等另一部分人上来,他们躺地上做人体弓箭。五千年的泱泱大国,果真是各朝各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 章子怡要杀张曼玉那段,漫天的黄叶有说不出的美,张曼玉的跳跃很轻,轻的有些像游戏,像幽灵。李连杰和梁朝伟在湖上的剑锋交错,更是惊绝。

  《英雄》场景的选择、细节的处理、音效的使用、色彩的运用、叙述的方式,让我对这个有很多争议的张艺谋导演还是另眼相看的。

  《英雄》观后感(四):叹世上有什么比“诛心”更叫人生死不顾

  无论外界的评价如何,我对它的钟爱始终如一

  第一次的好感是缘于对张艺谋向来有别与人的主题且富有张力的表现方式的完美统一的又一次体验。所以面对周围诸多反对声音,我依然自得其乐,时时回味。影片中如影如幻的画面美丽地让人窒息,各类属性的声音彰显地如此和谐地无法形容,角色几乎都是心目中的人选且恰到好处相得益彰,情节的曲折而不落俗套,最后神秘主题的揭示和人性本质真实流露 。。。。。。尽管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但我实在不知道脑海里还能有什么空隙再来发现或感觉它的哪里不是。

  很少有看电影第二遍的习惯,再喜欢的电影都不会。总认为这是件浪费时间自讨没趣的事,对已知的事,再读一遍便是味如嚼蜡。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这个炎热的下午又点击了《英雄》二字。随后就不假思索地进入到了“英雄”的世界里。网络中的声音忽高忽低,画面远不如影院来得震撼,然而这次我真的被感动了。每一本影片其实处处都暗藏“玄机”,我相信至少每一个去电影院的人多多少少会因为某一个情节或某一次对话而联想并形成自己的一则观点或感怀,不管是不是和影片主题或当时情节表现的意义有关还是无关。我亦不例外,这部影片更不例外。

  当“天下”二字从无名口中郑重地吐出的时候,仿佛这两个字象是一长句真理,难怪秦王眼泪夺眶而出,内心的震撼无以名状。 一句“懂寡人之心”。。。“寡人在世上有残剑这样的知己, 便是死也足以”。。。叹世上有什么比“诛心”更叫人生死不顾。

  当黄手巾在空中扬起的一刹那,飞雪心中的绝望变成了一种永恒,信念的绝望转化为愤怒,这愤怒远超越了情感,超越了生死。“你心里只有天下!”飞雪宁愿以死来了却信念绝望的痛苦,对方是生命如同自己,而却就是那个唯一的原因。自己深爱的人偏偏是此时最大的敌人,信念和爱的抉择偏偏要在同一个人身上---世上理智与情感之矛盾张力也到此为极至了吧。爱与恨之间的胶合可以如此之美也算是极限了吧。叹命运总叫人如此莫测。

  可是凡是矛盾终要有个了结。“还有你!”残剑的回答已经表明了他的选择。

  爱和信念都不能放弃,可是此时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动弹的空间,永远无法调和,于是生命的结束便是注定的归宿,而且此还不是最后,因为信念和爱已不是生命所能衡量。

  想想我们自己的周围,又何尝不是在这样的矛盾中翻来覆去呢?

  《英雄》观后感(五):強烈的視覺感受。

  一部好幾年前張藝謀導的武俠巨片。無論聽說過多少對這部影片的褒貶。還是覺得它的和色彩應用值得推薦。

  黑色秦宮。空蕩蕩的宮殿以及肅殺之氣。

  黑色棋館。意念比武狀似舞蹈。

  紅色講述。嫉妒是每個女人都有的拌著蜜汁的烈性毒藥。第二十式的朱砂劍字。

  藍色猜想。嬴政的睿智。

  綠色真實。三年前的功虧一簣。

  白色假死。天下。

  黑色秦宮。無劍。令行禁止萬箭齊髮。

  白色結局。黃旗。雅丹地貌。生死不棄。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飛雪殘劍的愛情。古裝片里濫用的套數。套在梁朝偉身上就成了一出戲。不。應該說。他站在哪裡哪裡就是布景。微微鎖緊的眉頭和化不開的憂鬱眼神。天生主角。

  你為什麽不擋我的劍。

  這樣你就信了。

  有愛如此。夫復何求。

  又把自己哭得一塌糊涂。

  《英雄》观后感(六):八年了 中国的国产商业大片进步多少!?

  《英雄》这部电影我很多年前看过,当时大概是初中的样子。直到昨晚之前对这部片子停留的印象也只是我曾经看过,仅此而已。昨晚花了点时间把这部02年的片子重新温习了一遍。与很多人不同,当年或许不少人在电影院看完后有着或多或少的震撼,而我现在却空余一身感叹。

  这部片子在豆瓣的评分过分过低先不论,作为中国电影进入所谓的大片时代的里程碑电影,作为进入IMDB250强的中国电影,无疑它给中国电影技术带来过昙花一现的精彩。影片中特效场面创意在之后的很多国外大片也不时看到,例如2004年的《亚历山大大帝》中在沙漠中放箭的场景就是证据。

  片子要表达的主题是和平。或许这种话题对于我们近现代人来讲确实没有什么很大的共鸣。我们没有有国才有家的悲壮情怀,更无法对长空飞雪无名他们刺秦的决心所感同身受。

  但是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残剑对飞雪的爱,飞雪对残剑的情。不管爱和情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我却依然感动

  但是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残剑书写的“天下”和无名最后放弃刺秦的博大胸怀。当然这和张艺谋在影片中把陈道明所饰演的秦始皇刻画得如此有血有肉有思想是分不开的。我只能说影片中很多细节处理得都非常好。张艺谋把他所想要表达的思想都深刻的映现在荧幕中。比如在故事中三段假设的情节中飞雪残剑如月他们衣服从红到蓝到白的转变与每一段假设整个基调的吻合。比如长空与无名挥剑比试琴声水声剑声互相结合的完美特效还有飞雪与如月在枫叶树下打斗的画面的完美与精致。这些细节的处理与完美的特效都可以看出这部片子制作的精良。

  与多年后的现在相比,作为同样商业大片标志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我们又看出了国产大片多少的进步。八年了,中国进入了所谓的大片时代整整八个年头。诚然《狄仁杰》中有不少好看的武打特效,可是这些技术依然要依靠国外特效公司,我们的本土力量呢?八年了,中国电影既没发展出任何新技术,也未能形成任何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就比如说前段时间技术非常成功的《唐山大地震》,它非常尴尬的处在一个孤立的位置,因为我们没有从它身上看到国产大片技术上的继承或者连贯。

  “站在巨人的肩上”这句话似乎在中国电影业中并没有任何出现的迹象。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和很多比如资金之类的客观因素有关,确实,中国大片市场没有像美国好莱坞那样完整强大的工程体系来支撑。

  或许,中国从未进入大片时代。

  《英雄》观后感(七):三种叙述、三种故事、三种颜色、三种境界

  重看一遍英雄,看到了初次观看年轻气盛时没有发现的那些隐晦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艺术的鉴赏力也变的更高了。英雄这部电影,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司空见惯的刺秦,在这里演绎了另一种版本,这不是荆轲式的失败,而是慷慨赴义,但呈现的,却用了三种叙述,讲述了三种故事,如果可以给电影换一个名字,我想,应该可以用《剑的故事》吧,剑客有三种境界,而这三个故事用了三种颜色,映现的是张导的三种境界。

  故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刺客得到召见后向秦王编了一个故事,但秦王看出了其中的破绽,对他说了另一个猜测的故事,刺客听完之后虽然惊讶,但指出了秦王猜测的不对之处,讲述了第三个故事——也就是真实的故事。

  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拍摄方式,全部的故事实际上只发生在大殿上的一段半个时辰内的对话。两人对话叙述了三个片段的故事。整部电影除了群众演员之外,演员只有李连杰、陈道明、甄子丹、张曼玉、梁朝伟、章子怡6个顶级华人影星。这与土拨鼠之日那种重复循环不同,和巴别塔那种平行的三个故事不同,是一种拨开乌云见明月式的侦探推理情节。当故事到了真相大白的时候,每一个人的性格都全部升华,到了最后的天下大义时到达顶点,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第一个故事,是刺客无名自己想好编造的故事。故事中所有的人都身着红色,无名用缓缓的语气,道出秦军每到一地均已弓箭开道,死伤无数,他借用老夫子之声,道出赵国虽可灭,但赵国字(魂)不灭的内心。红色的故事中包含了忌妒、怒火、痛苦,夸张的叙述情绪反映出无名心中的躁动。正是这种躁动,让秦王看出了破绽——杀气,让秦王前面放着的5排燃灯灯焰倒行,但秦王依然保持镇定,缓缓的说出了无名故事中的破绽。

  第二个故事,是秦王以自己年轻时与残剑“一面之缘”后对残剑人格的赞赏。故事所有人都是蓝色的,是秦王英雄惜英雄时所想象的完美的残剑飞雪之间的胸襟,二人为刺秦而牺牲,挑出了无名故事中两人心怀狭隘的破绽。蓝色的故事包含了牺牲、平稳、镇定,象征着残剑与飞雪真实的爱情故事的伟大,而这种惺惺相惜的情绪真实的流露在秦王注视残剑兵器的时候。但,秦王也看错了一个人——残剑的胸襟。

  第三个故事,是无名见秦王既已识破其目的,但低看了大侠残剑的民族大义而讲述的,也就是最终真实的故事。故事所有的人都是白色的,白色是一种纯洁的颜色,残剑所拥有的纯洁胸襟,是限于仇恨的小我者所不能理解的大义。“一个人的痛苦,于天下人比,便不再是痛苦”“赵国与秦国的仇恨,放到天下,也不再是仇恨”。当无名对秦王如此道出时,已象征着无名恢复理智,用客观的眼睛来看待整个过程,也激起了他内心对此次刺秦的犹豫和挣扎。

  无名内心所挣扎的,正是民族大义与个人仇恨之间的较量。这种较量呈现出了3种境界,导演借用秦王之口,讲述了这三种境界。也将自己的三种境界暗含在影片中残剑的人格的弧度变化之上。

  第一种境界,是人剑合一,人是剑,剑亦是人,手中寸草,也是利器。片中上殿之前混迹于江湖的无名,便是这种境界,剑在无名之手,便是杀人利器。而张艺谋呈现的红色故事片段,亦想呼应这一种境界:残剑心胸狭隘,争风吃醋。

  第二种境界,是手中无剑,剑在心中,赤手空拳可杀敌于百步外。片中上殿与秦王问对的无名,便是这种境界。即便全身不带任何利器,亦可夺剑伤人于十步之内。而张艺谋呈现的蓝色故事片段,则是想呼应这一种境界:秦王眼中对残剑的印象描述,这是一个大胸襟的侠者,这是一个甘愿为义牺牲的勇者。

  第三种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以大胸怀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杀,便是和平。片中与秦王问对后说出真实故事后的无名,便是这种境界。此刻的无名实际上已经放下民族仇恨,在得到秦王的承诺之后,甚至以自己的生命去换取秦王的生命,这是一种继承了残剑以天下为重的大侠观,无名之死,是为天下大同。张艺谋最终呈现的白色片段,正是想传达这一种境界:残剑虽与秦王素昧平生,生死之敌。但他却看到了更高的意境,对飞雪“就算伤我,我还会阻拦”,在无名临行之际,送了他2个字——

  天下。

  《英雄》观后感(八):这很秦国

  似乎是2001年的老电影。当时一直没有看,因为今天看的时候全无一点印象。可能只知道里面有个人叫无名吧。

  关于讲故事:整个故事由一场对谈串起来。最后回到对谈上,对谈本身也在发展。根据叙述,展现的画面可能真,也可能假。这在当时算是个创新吧。如果不是以大片的预设去看待它,其实觉得这样也很好啊。

  关于故事本身:并不是一个场面宏大的很正的故事。这是一个小故事。

  关于理念:秦王说自己悟道了,然后说了一堆有点尴尬的话。毕竟有剑无剑之类的话,已经听得耳朵起茧子了,而且,战国时代的人说了和平这个词,真醉了。然而,除此之外,真的很不错。表现的秦国很真实,毕竟这是一个令行禁止的法制国家,即使秦王背刺,卫士受制于秦律,依然不敢上殿。最后秦王有心放无名走,但是秦律在此,秦王带头违法,又凭什么一统天下呢!后来商鞅自己犯罪,竟然逃不出去,因为秦人见他可以就举报了。

  总的来说,超出预期。3.75,哈哈

  另外,秦王说,想不到一个刺客才是我的知己。如果历史上的嬴政真的说过这样的话,我相信他是真心的。他的国土像他的孤独一样绵延不绝。

  《英雄》观后感(九):英雄筑冢话孤独

  西方影视剧大多都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子,而中国式的英雄大多都是民族英雄,这两种英雄也说明了东西方是有文化差异性的,中国的英雄总带有悲剧性特点,诸如张艺谋以及他所导演的电影《英雄》一样。

  一、剧情英雄

  故事是很老套的刺客刺杀秦始皇的桥段,不同的是影片采用了三重叠加的叙事方法推动整个影片的情节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刺客假意斩杀了其余三名刺客赢得秦始皇的信任,进殿与其对饮谈论如何“斩杀”刺客的经历,刺客无名为了进一步取得秦始皇的信任并消除戒备心,编了一个能说得过去的故事骗秦始皇,而秦始皇是谁?他也有自己的思考以及敏锐,借着刺客无名的故事又重新猜测了一个他认为更合情理的故事,直到秦始皇发觉事件有诈时,无名还原了原本的故事。整个剧情都是在大殿中以臆想、猜测、还原同一事件,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是相当新颖的叙事手段。

  剧中人在我眼中个个都是英雄:长空、残剑、飞雪三人甘愿以死来支持无名接近秦始皇完成刺王大业是疏通同归的彰显大义的英雄;无名背负使命孤身一人走进皇城杀秦王是一个孤独的英雄;秦始皇决心以暴制暴用杀戮完成中国的大统一是一个自负的英雄;赵国书院学子誓死捍卫文字文明是能够直面死亡的英雄。

  四名刺客试图刺杀暴戾的秦王,或是国仇家恨,或是怒为红颜,他们确实都有杀秦王的理由,他们不畏强暴勇敢在刺秦的路上前行是英雄,但是后来参透了“天下”大义的残剑放弃刺秦,能拥有长远的远光而勇于放弃也是一种英雄,为了大义他阻碍刺杀秦王,为了爱情,他以死换取爱人的信任也是爱情中的英雄。秦王有一统天下的大愿,即使遭受万人的谩骂和厌恶也要完成天下大一统的决心未尝也不是一种英雄呢?

  剧情情中充分表现了一种大义英雄主义:“一个人的痛苦,与天下人比便不再是痛苦,赵国与秦国的仇恨,较之天下也不再是仇恨。”无名在关键的一刻没有杀秦王,最终逃不出万箭穿心而死,他是自己筑了自己的冢,他是为天下大义筑冢,秦王为统一大肆暴政为自己筑的是枭雄冢,站在高处有大远见的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没人能够理解。秦王的孤独是普天之下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自己,自己的知音却是自己的仇人,面前能懂得自己的人,周围的群臣却希望他杀之,这种孤独既可叹又可恨。残剑的孤独在于不能被爱人理解最终只能剑奴相对,以无辜之死来唤醒爱人的信任与爱,这种孤独既可悲又无奈。

  二、表现手法的英雄

  三个叠加的故事叙事手法是分不同的颜色场景来进行的,随着不同的场景和表现意境来设定不同的颜色背景,以电影的色彩来表意电影的深层意境很到位,她把故事中的真假场景表以不同的背景,或突出虚幻、或表达人物内心或者结局。除了颜色表意之外,文化表意也做得很到位,字是一种文明的象征,里面既蕴含了武功精进的要义,同时也蕴藏了天下归一的寓意,用心程度可见一般!

  总之,《英雄》这部电影个人觉得还是很不错的,在电影里面不但有独具一格的叙事手法和表意手法,同时让我们看到文化的精髓以及故事背后的大义与孤独,看后不免让我们重新审视文化,审视自己,审视高处不胜寒后面的孤独。

  《英雄》观后感(十):何为英雄

  前几个月去横店玩,看到很多景点挂着牌子介绍是英雄的拍摄地,忽然想重温一下这部电影了。依稀记得这是小时候为数不多的上映期间走进影院观看的国产电影。当时甚至不太了解这些演员都是谁,只觉得武打场面拍的好美,几个帅哥美女动起来飘逸无比。当时看过很多武侠片,这种画面却没见过。梁朝伟说服李连杰不杀秦王的话,真的是也把我忽悠得彻彻底底啊=_=

  多年后重新看,才意识到这阵容的强大,也感觉所谓天下的言论非常假大空,这个刺杀放弃得有点莫名其妙。而当时绚丽的武打在看多了大场面后也变得索然无味。

  不过不可否认,这部影片对中国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中国的商业大片也在探索中艰难前行着。或许现在还没找到正确的方向,但所有尝试和努力都是值得鼓励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