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捍卫者》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捍卫者》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19 21: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捍卫者》经典观后感10篇

  《捍卫者》是一部由廖希 / 韩平执导,白恩 / 吕星辰 / 赫子铭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捍卫者》观后感(一):15分钟就失望

  首先跟看到原评论人们说声抱歉不公正的态度和过分强调是错误的,这点我承认并更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看这场电影的原因是看到了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文章,说我们欠国产抗战戏一张票。淞沪会战,宝山,这个地方之前去过,也很想看一下这段历史。“中国的《敦刻尔克》”,是这篇公众号所给的评论。 个人认为所有的战争戏首先要满足的一点就是真实,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历史事件都需要尊重。而刚开始不久的一颗子弹的特写,随后的三四个日本兵倒下,这个并不遵循客观事实的。 台词,前半段男主说的是生硬的,后半段带入感情整体效果不错摄影,坐在第四排看到战斗镜头,尤其是15-30分钟左右出现的战斗和后面出现的一次比较壮烈的战斗经过,是头晕不舒服的。晃得太厉害。 从剧情描述上看,如果说单线,描述的旁支又比较多,多线,又没有明确的关联感,感觉比较松散。虽然描述的是一个整体事件,但在电影不同时段对此影片描述的内容是有点奇奇怪怪的。 之前大家吐槽我的前一版影评最多的就是翻译。做苦力“work for the coolies”,魏明杨打成了“Wei Mingyan”,让别人离开说的是“Come with me”。电影是可以输出的,不负责任的翻译是不利交流的。并不是在秀英语有多好,虽然前版影评是有这样子之嫌,可是当关注到了两三次的时候,就会不自主的想继续看一下还有哪些地方是出错的。 如果是为了情怀自然会给高分。家仇国恨是必然。但说电影的整体,我个人无法给高分。

  《捍卫者》观后感(二):将军孤冢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

  《捍卫者》姚子青--将军孤冢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想哭!

  9月22日上映的《保卫者》4天只411.4万的票房,没有高流量明星制造班底、没有适宜的排片、豆瓣上也没有评分,但这不能说这部电影不行,也不能说这部影片不值得引荐。

  本年是"淞沪会战"80周年,80年前的上海,打响了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划最大、战争最惨烈的一场战争--"淞沪会战",而此片叙说的就是此次会战中最为惨烈的"宝山保卫战"。

  淞沪抗战中,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谢晋元800勇士大战四行仓库,姚子青营600勇士死守宝山城也是一场尸横遍野、震惊中外的恶战。爱国将领姚子青率全营官兵死守宝山县城七昼夜,最终悉数壮烈献身。连凶暴的日本人也被我国勇士的精力信服,日军进城后将死者尸身收殓埋葬,并列队鸣枪问候

  影片里由白恩扮演的姚子青带领600步卒拼死抵抗日军的海陆空三军,战争坚持打了七天直到悉数献身,实在复原了当时抗战的种种事迹

  quot;我们身后就是你的浙江,你的贵州,你的江西,我们的广东,和你们的四川,今日,守卫的是宝山,保卫的是疆土!"预告片里的这句话打动了许多观众。

  quot;你有家仇,我有国恨,敌不退,我不退!"《保卫者》中姚子青说的非常的安静而又铿锵有力,当他来到宝山城下时,他或许现已做好了献身的预备。

  影片的节奏很快,根本不是往日抗日神剧的画风,简直1个小时时刻都是在紧张剧烈战场上。

  守城榜首日,日寇兵临宝山,战事危殆,十万火急

  守城第二日,敌众我寡,走对一步生,走错一步死。

  守城第三日,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守城第四日,毙敌二百有余,伤很多,寇暂退。

  守城第五日,数日激战,伤亡近半,援军、援军。

  守城第六日,援军不至,仲贤殉国,尚存百余兄弟

  守城第七日,守土有责,誓与宝山共存亡。

  比较敦刻尔克战争,宝山保卫战也是一场不可能取胜的战争,但国人却战争到了最终一刻;比较战狼,淞沪会战没有势不可挡的个人英雄主义;有的是铮铮铁骨的抛头颅洒热血,影片开头的烦闷和特效的不完美没有掩盖住在场观众的眼泪。到后边姚子青的战前宣导、雨夜点兵以及最终小兵的下跪,着实戳中了我们的泪点,从影院出来时,心里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堵着。

  或许影片如果叫《姚子青》或许《宝山保卫战》能够让人更感兴趣,《保卫者》这个标签相对而言愈加欧美一些,比方漫威的保卫者联盟等等,加上国产抗日剧,也没有做前期的宣扬,观众对淞沪会战的不了解,使得群众对这部影片的重视度不高。

  作为一部很实在的抗战电影,作为缅怀当年淞沪会战的各位先烈,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去影院感触当年的点滴情怀,现在,我们欠的是一张薄薄的电影票算了。

  小编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不知名的电影,里面有那么一句台词,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

  过去是未来养分,忘记了过去,结不出未来的果实

  将军孤坟无人祭,戏子家事天下晓!多么悲凉一句话,多么可悲世界,多么悲哀时代。也不知道是他们的悲哀,还是我们的悲哀。若非坐在这办公楼里不能失态,我早已大声哭了出来。即便如此,我的眼泪也不自觉得流了下来,我的心也是难受的不行。

  内容摘抄

  《捍卫者》观后感(三):民族捍卫者永垂不朽,比内战杀人如麻的所谓将军强多了

  非常真实客观的电影,让我们告别神经狗屎剧,做一位真正的爱国者,远离虚伪的政客

  这是近年来国产抗战电影的逆流。自然是因为它的题材。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之前的宝山之战,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国民党少将姚之青带领部下誓死抵抗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几倍于己方的日本军队,最终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淞沪会战时,28岁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姚子青营长率600人在宝山驻守,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日本此战筹备精良,海陆空三面围攻,上有空军轰炸,下有坦克开道,远程还有海上战舰发射硫磺弹火攻战场。我军六百人,手榴弹是要扯一下引线的原始手榴弹,枪打一下要拉一回栓,除此之外,只有血肉之躯和布防的沙袋。

  子青和学长一人为正一人为副,运用战术巧妙周旋,到第六日,增援被日军堵截,宝山失守已在眉睫,学长负伤死去的那夜,敌军的炸弹鸣叫着轰平了营地。姚子青清点人力,算上一个儿童,总共二十五人,首长下令突围。子青站在宝山,身后是浙江、贵州、湖南和广州,他炸平了指挥部,将自己名字也画到死簿,决心抗战到最后,让手下和儿童,务必把600将士的名单带给世人。那一刻,火光照映中,他并不高大身躯恍若战神。

  最后一天,子青在巷子里设立了三层防线,在侵略军进城时,他们每一颗子弹都带着恨,每一声呐喊都表达着对无耻的侵略者的愤怒,他们怕死吗?当然害怕,年轻的才十八岁,但是他们知道,身后是家人,是祖国,是祖祖辈辈生存的土地,他们年轻的身躯要做这最后的防线,哪怕阻止鬼子一步,也义不容辞。他们一步不退,他们没有大炮,就抱一把手榴弹突入坦克车底,没有子弹,就拼刺刀,没有刺刀,就肉搏……

  这是一部很血腥而中肯的战斗剧,侵略者不是痴痴呆呆的小丑,我们也没有手撕鬼子的桥段,更没有斗智斗勇,美的五迷三道的女特务。你不会从中意淫到痛扁他们的快感,也没有多么杰出胜利,更没有美女给你视觉盛宴。这是真实的历史,博物馆珍藏着姚子青的日记本,里面寥寥数语记录着战争的进展,花名册里,六百个将士的名单被认真一笔勾销,铁血铮铮,永垂史册。

  你看见的是革命先烈在极端条件下,咬紧牙关浴血奋战,他们也会痛哭流涕绝望地大哭大叫。年轻的士兵在连天的炮火中会瑟瑟发抖小便失禁,他们会在战争的间隙自娱自乐,唱一段小曲。姚子青壮烈牺牲后,日军首领亲自为他整理仪容,一个人被下属尊敬不稀奇,但是赢得宿敌的敬意,却是难得。

  以往的抗日剧里,会有老百姓民间义士嘘寒问暖出谋划策,但是在这部剧里,宝山城空无一人,面对敌人的,是整个国家的脊梁——捍卫者。然而英雄无名,八十年后,一段历史重见天日,观者寥寥,苍天有泪。

  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究竟有多来之不易,又有多少姚子青这样的先烈用鲜血染红了那面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

  《捍卫者》观后感(四):希望你们卖情怀的,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姿势水平

  有点意思是在于有情怀,硬伤在于只有情怀。三星半,多半星给的男主的扮相。

  亮点在于:体现了各个省份的中华民国军人,至于这个国家后来由哪个政权统治,那是后话。

  男主扮相像,气质也是符合书生悍将的称号

  对人物深入理解

  在淞沪会战之前,中国有些人在撤退不行就划国而治比如常申凯,有些人考虑走明末那种文化存留比如汪精卫,有些人已然是伪军伪国了比如溥仪。但是对1937年的一个营长来说,他的选择还是挺多的。他之前是有孙殿英的,他之后也有唐生智。但是他是战死殉国。如果把他其它的选项体现出来。作为父亲,他儿子对他的评价是:6岁以后父亲就不在了,父亲让我骄傲了一辈子。这句话,张学良汪精卫后人是不敢的。这点能圆满故事的,而且往后延续的。

  姚子青是客家人,在中国是少数民族,在抗战时候,是没有中华民族这个词的,所以这在当时被认为就是汉族的事情,但是其中是有许多少数民族参与的,这个特点,应该有情节点出来的。

  让观众理解他作为一个个体人,人物就不会那么单薄

  理解一个出场就注定要牺牲的人,理解一场从开始就知道要战败的战争,理解那时候的中国是多么的混乱

  战场布局

  宝山与其他战场不同因为是直接面对日本海军,是在当时最可怕海洋舰队射程范围内的,面对的是日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他们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打宝山,这是一个希望在大银幕上面消除日本人脸谱化的点,这能让最后的遗体告别不那么突兀。

  而同时蒋介石的计划几乎就是一盘散沙。所以这部前一半,可以作为如何从战场上躲炮弹,到最后巷战,是可以通过地面建筑的损毁程度作为判断依据的。也不至于房子从开始到最后几乎没有换场景的感觉。

  各个省区的士兵都有体现这点很好,但是一样的缺乏深入。比如东北人开口骂一句少帅,让四川人提一句刘湘,贵州人提一句讲武学堂,广西说一声伪军……都是可以直接每个省出兵的难处和抗日的贡献,是可以避免湖南人唱天涯歌女这种桥段的。

  语言

  日语请找配音演员,中国人发音很奇怪。战场上列队致敬和盖白布的场面确实太业余了。

  国军语言体系是与tg不同的,台湾的用词会更加规范客气明显感到人物台词很吃力地在模仿,对长官、平辈、自称都是有规范的,正式场合和朋友之间的称呼都是有规矩的,不做好很让人出戏。

  字幕

  方靖 龚传文出现的时候 按例应该给个字幕,或者要给个能看出名字的特写。这些都没有。

  结尾 随着姚子青一起殉国的人,名字应该被列出来。

  总结,希望你们下一部作品能继续这么有情怀,然后能提高水平。这样我会一时间来夸你们,然后我去二刷,所以这一部就这样吧。

  《捍卫者》观后感(五):良心都去哪儿了?数典忘祖

  一个市区只有一个电影院有排片,而且不是每日都能排,最多排到两三场,真的不知道这个社会怎么了,我们的国家怎么了!

  让人不得不想起七年前的《喋血孤城》,同样是没有档期,120万的票房惨淡收场,如今的《捍卫者》怕是又要重蹈覆辙,不禁唏嘘喟叹!还有个相似点,《喋血孤城》不让在8·15胜利日上映,强行安排在8月19日;同样,《捍卫者》不让在9·18国耻日上映,硬生生拖到9月22日,政治当道,不可说不可说!

  真心想说一句,党派可以不同,政府可以不同,可我们同是中华民族,同是中国人!历史已经过去,就不能拿出一点包容之心?还要以自己的正确为正确,极尽排挤之事?310万官兵不都是自己的袍泽弟兄

  丈夫许国,不必相送!为国赴死,可敬可泣!

  《捍卫者》观后感(六):《我们的土地,我们的血》

  他写下绝笔,稳稳地戴上钢盔,眼里充满坚定不屈,看着有些书生气的他拉响了手榴弹炸掉自己的指挥部,他本可以撤城离去,但他更知道留下来的重要性,也知道即将到来的死亡,可他别无选择,他是一名军人,他的名字叫姚子清。

  电影重现八十年前的宝山战役,构造极其宏伟的大战场,以尊重历史、不浮夸事实为主旨,一改国产抗日神剧,没有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和手雷炸飞机,正面描写日本军人,特别是片尾日本兵看着姚子清尸体时的所表现出的尊重,同为服从命令的军人,他们彼此尊重,也别无选择。

  《捍卫者》观后感(七):历史不应被遗忘,英雄需要被铭记

  我们总说,英雄常被忘记。其实不然,每个有良知的国人,都不会忘记英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不小心将英雄们的名字深埋心底。不过总有一天,我们会想起他们,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当年姚子青将军带着600将士,死守宝山,同日军几万人周旋,最后全部身死殉国。可到了今天,又有多少人还记得他们呢?我们又常说,中国没有好电影,不,我们有的,只不过好电影常常被许多东西给埋没。22号,讲述这段历史的电影《捍卫者》就要上映了,然而,这部电影没有当红明星出演,也没有什么宣传和炒作,所以知道这部电影的人不多,想看的人就更少。但我知道,这部电影仅仅是宣传不够,我相信有很多人只要知道了它,就一定会选择去欣赏它。我不愿意这样的好电影和我们的历史被大家忽视,所以我自愿站出来,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它。单纯站在电影市场的角度来说,过去,我们有太多好的影片在市场上折戟沉沙,可是今天的它,却再也不应该就此沉寂下去。我会尽我所能,呼唤更多的人去了解这部电影,去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因为,它讲述的是我们的历史,讲述的是我们的英雄,讲述的,是我们的先辈如何在血泪中为我们拼出来的今天和明天。此致,敬礼

  《捍卫者》观后感(八):《捍卫者》:以抗战七日祭致敬历史

  文 /小城小七

  时值建军90周年、“九一八”事变86周年、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以及淞沪抗战胜利72周年之际,荧幕战火也火爆燃起,勾起观众“不曾忘却的纪念”:从用客观的镜头,将历史的碎片打捞起来的历史纪录片《二十二》;到二战期间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的影片《敦刻尔克》;再到展现特种兵异国捍卫国家尊严的军事动作电影《战狼2》……无论是基于历史,还是现实再创作,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都是为了让观众珍惜当下,勿忘国耻。

  1937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爆发了一场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大会战——淞沪会战。12月13日,当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失陷,发生了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千疮百孔的华夏大地在这一年经历了太多浴血奋战,也历经了血泪洗礼。正在影院上映的抗战题材电影《捍卫者》则是展现了淞沪会战里一个仅仅持续了七天的宝山保卫战,将人们带回了和平年代背后的血泪历史之中,讲述了姚子青率部六百余人,在日寇进攻的七天之中所发生的这段让人无比压抑,却又心生敬意的真实抗战故事。

  《捍卫者》观后感(九):为了忘却的纪念

  抗日战争、宝山、捍卫这几个词我们都知道,但淞沪会战八十周年,姚子青殉国八十周年就不一定很了解。一九三七年八月三十一日日军入侵上海,九月一日至九月七日,营长姚子青率部六百,除了勤务兵魏建臣突围报告战况,全员壮烈牺牲。这些,我都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宝山还有过城墙。有一段七天屹立不倒的城墙,和在背后用血肉支撑城墙不倒的,被遗忘的那些人们。

  “城里怎么会有女人和小孩”

  在观影之前,有个朋友提到她的外婆就在淞沪会战里作为志愿者救护过国军伤员,后来在小姐妹的带领下投奔了延安。所以,姚子青的困惑从来不该是问题。她们甚至不仅仅是被保卫的,她们同样也用她们的方式战斗着,直至牺牲。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匹夫不一定是指丈八男儿,粗莽汉子。电影中被炸得血肉模糊的护士,有撤退机会却继续毅然穿梭在战壕之中的洋学生:敌不退,我不退。你有国仇,我有家恨。

  美丽的花朵啊,迎着弹片怒放凋零,舍此别无可能。

  “你们看过上海的女人吗?”

  当李大成被讥笑胸比女人都大,他倒是“从善如流”地扮上扭捏唱起“天涯歌女”,因此领了军法。血肉模糊也毫不在乎、他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经历过太多的生离死别。他在乎那个洋学生的眼睛好大,手好白。“能让我摸下手吗?”然后讪讪而退,在短暂的胜利之后大唱湖南花鼓戏。城破之时,每次都冲在最前沿的他最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愿望竟然真的实现了。一亲芳泽,零落成泥。什么都不在乎的粗蛮汉子彻底不在乎了,携手榴弹做矛,取坦克车之头颅于血肉模糊之间:营长,欠你的十鞭子下辈子还。“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他的胸不会再比上海女人大了,他的胸已经变成上海的城墙。醉卧沙场君莫笑,这一次的冲锋陷阵,不归。

  “我们身后,就是你的浙江,你的贵州,你的江西,我们的广东和你们的四川。”

  姚子青最后慷慨陈词也好,每次身先士卒拿起枪说跟我来也好,全片最为动容的依旧是他铁画银钩地勾去前一刻还是鲜活的战友同袍。

  这场开始前就知道结局的失败,这场在杀敌规模上并不巨大的战役,不多不少,七天,六百人,几近全军覆没。所以每次看他排兵布阵,每次看他绞尽脑汁,总有着巨大的悲悯:这一切终将是徒劳的,这一切终将是他们的失败告终。但如果他能知道,是否还是会站至一兵一卒?

  他们的血八十年已化为碧,他们的忠魂“古直作今,歌以当哭”,姚子青从未动摇,他的六百兄弟从未动摇,在这场战役之后,那么多的中国人也从未动摇。

  上海原来也有城墙;上海除了四行仓库保卫战还有宝山保卫战;当年的神州大地到底还有多少城墙,还有多少在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绝望的保卫战。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这些从容赴死的大好儿郎。还有多少这样的英雄该被大书特书?

  湮灭不闻的被记录下来,字迹模糊的被讴歌出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青山处处,当迎忠骨而还。

  《捍卫者》观后感(十):悲哀!先烈们的浴血奋战,竟比不上一群洋人的抱头鼠窜?

  —— 观电影《捍卫者》有感 历史之所以会被书写下来,就是为了让后人能够铭记,能够感怀。我们从历史中看到我们的过去,也从历史中,寻找我们的未来。背叛历史,忘记历史,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更是对民族的亵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可悲的事情,便莫过于无视自己的存在而去为了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摇旗呐喊。 前些天,一个国产电影悄无声息地上映了,没有宣传,也没有大明星为它站台,它就这么默默地在上映影栏的最后,等待着被人发现。若是不仔细寻找,或是不能耐心地翻到最后,你恐怕很难发现它的身影。但是,这部电影,却应当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走进影院去看看的,因为,它的名字叫做《捍卫者》,因为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它讲述的是我们自己的故事,讲述的,是捍卫我们国土的那些英烈。   电影《捍卫者》由廖希、韩平联合执导,白恩、郝子铭、吕星辰、王璐等主演,讲述了1937年8月第二次淞沪会战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八师二九二旅五八三团三营中校营长的姚子青奉命坚守宝山城,率600将士与日军浴血奋战七昼夜,最终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寡不敌众,全营官兵壮烈殉国的故事。   出身广东平远的客家人姚子青,是黄埔六期高材生,平时戴一副近视眼镜,显得文弱儒雅,打起仗来却异常勇猛。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姚子青告别妻女,奉命率部开赴淞沪战场。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第一场大规模战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而在淞沪会战中,除大家耳熟能详的谢晋元800壮士大战四行仓库外,姚子青营600壮士死守宝山城也是一场血肉横飞、震惊中外的恶战。 “鲸涛鳄浪憾危城,全仗吾曹抵死争。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这正是后人为了缅怀和纪念为了守卫宝山而壮烈殉国的姚子青将军和他麾下六百将士。中华民族向来不缺英雄,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英雄,我们的民族才能绵延不息。 我并非电影行业从业者,对于电影创作,我也不甚了解。所以,这部电影的拍摄技术,我也无从品评。我只知道,我每次看这个电影,都是从头到尾,噙着眼泪看完的。我本以为,这么好的电影,一定能叫好又叫座,毕竟,同样展现爱国情怀的电影《战狼》创造的五十亿的票房纪录仍然历历在目。然而,现实却将我的美好幻想无情击碎,摆在我眼前的,是极少的排片,和寥寥数百万的票房。为什么?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电影品质不够好吗?是题材无趣吗?是制作水平低劣吗?显然都不是,这部耗资上亿的电影,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那么,或许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观众低劣的审美水平和娱乐至死的这病态的社会风气。我这么说,你可千万别生气,这就是事实。讲述英法联军仓皇溃逃的电影《敦刻尔克》在中国上映没几天,便轻松揽获了三亿票房,在网络上更是被吹得神乎其神。上映快一个月了,至今仍然排片不断。而我们的《捍卫者》呢?不但得不到影院的排片,观众更是寥寥。因为大多数人,不爱这样的电影,看不起自己的过去,更忘了那些为了保卫国土而慷慨赴死的英烈。看着充斥市场上的好莱坞电影和国产低俗喜剧,我不禁感到一阵恶心。这些没营养、没质量的烂片,人们纷纷追捧,竞相传诵。而我们的先烈,却被他们忽视、嘲笑,就这样默默地被时间掩埋。我真为这些英雄感到不值,你们的一腔热血,又换来了什么? 不过幸而,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这般无情,依然有许多有良知的人,选择了走进影院支持它,并不遗余力地为它宣传。我们虽然是少数人,但我们和这部电影的创作者一样,都有着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十年饮冰,热血难凉。纵然前路艰险,我们依然会砥砺前行。无论这部电影最后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它都会在中国影视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英雄不死,精神永恒。时逢抗战胜利72周年之际,就让我们和这部电影一起,向浴血卫国的姚子青将军,向每一个为了民族尊严而战,而牺牲的人们致敬。 17.9.2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