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骨未成灰》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骨未成灰》经典影评10篇

2018-03-27 20: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骨未成灰》经典影评10篇

  《骨未成灰》是一部由欧阳杰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骨未成灰》影评(一):住在养老院没人管的”老混蛋

  老年人确实成为了严重社会问题,不仅在新闻事件中,也在纪录影像里。

  从杨荔钠的《老头开始,一部又一部的纪录片拉近了我与死亡的距离。《骨未成灰》依然如此,而且给我呈现出无比凄惨绝望的晚年光景

  这部片子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老了好可怕子女怎么能这样对他们父母,养老院伙食真不行护士态度好差。然后你可能会顺着想,社会养老体制如此不完善底层人民的老年生活如此没有保障

  如果导演就想传达这些,纪录片中用多个老人进行铺成,已经达到了。但是作为一部完整的纪录片,它还是有些遗憾。首先养老院、临终关怀自身就带话题性,能够拍摄基本就有故事。但是片中几位老人似乎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和立体的形象

  其次,几位老人的故事交叉剪辑,看似是一种群像描写,实则杂乱无章。以小田和他爸的故事为主线,带出同一个养老院的多位老人,每位老人出现会白屏加上老人的基本信息介绍。这样剪辑方法真的很影响观赏性。刚进入一个人物故事,没搞清楚就出现白屏,然后我就会在心里默念:就这样了?过一会突然又一白屏,然后我接着感叹,原来是这样?

  有几处剪辑我很不理解:一是基本用病房号、铁栏窗户作转场,很单调无味。二是片中出现了一分钟左右不明所语,前后不搭的模糊晃动的山河镜头。三是其中一个老人的故事已经出字幕交代了以后的生活,也就是结束了,但是后面一个老人的故事中又突然出现。就是看电影那种死而复活的感觉。四是,影片中提到几位老人年轻时很“混蛋”,但为什么只有浅尝辄止的几句。

  片子主要呈现5位老人,基本没有深入进去,这一点有点像《生门》。群像式拍摄可能更客观更有代表性,但是人物故事和情感必定削弱,所以不能给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也似乎可以理解。但这两种拍摄是否可以找到平衡呢?我觉得是可以的,很多分段式的经典电影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感觉配音有点满,虽然不是煽情的那张,但是对片子也有影响。

  最后,省略掉片子让我进行的浅薄思考:如何对待死亡。如何对待父母。如何完善养老。

  更多独立纪录片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凹凸镜DOC“。

  《骨未成灰》影评(二):有关三观的几个点

  想起前阵子看的一个记录片《生门》。一个记录生,一个记录死,都是在医院

  几个观点

  1、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是否降临世上的权利

  父母没有经过我们的同意,就把我们带到这个世上,让我们体验人生无尽的痛苦,这样真的合理吗?如果我有选择的权利,我不会选择降临到人世。同样,对于生孩子,我也觉得,既然我已经明白了人生注定要经历磨难痛苦,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把另一个无辜的生命带到人世?

  我一直都有这样的想法,后来得知其实是有其专属名词——“父母无恩论”。

  并不是说父母把我生下来我就要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我并没有要求他们生下我,生而为人,不是我自己的选择,不过,也不是我们能选择的事。

  那么,当他们老去,其实作为子女,也没有义务要养他们,陪伴照顾他们。赡养他们只是出于社会道德,或者良心,或者爱,但是并不是“天经地义”。

  2、“养儿防老”这一观点是非自私毫无道理的。

  我觉得那些老人,或者不局限于老人,就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认为生孩子就是为了自己老有所依,或者认为作为子女,在父母老了的时候一定要给钱赡养父母、要天天照顾他们陪伴在他们身边,是非常自私的想法。

  你生孩子时,是遵从你自己的意愿而生下的,你并没有经得孩子的同意,如果你生他养他,到老了就必须要他来反哺你,这是强制合同、道德绑架。而且,既然你把他生下来,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要生存,要赚钱,如果要子女给你钱,就不要奢望还占用他更多的时间

  我的观点,首先因为第一条原因,所以我不会想生孩子,就算我要生孩子,我也希望他能过得更快乐、更幸福,我希望他活得比我更好,能不受束缚,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被家人金钱等等限制着,像囚笼里的鸟。如果我是真的爱我的孩子,我不会要求我对他的爱一定要得到回报,或者说,他能按照他自己的意愿而活,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3、如何解决“老无所依”的问题?

  综合1、2,我认为我的人生不论生不生孩子都注定会面对“孤独终老”的境地。当我老去,身患绝症,无法动弹,需要照料和陪伴,唯一的去处只能是养老院,去什么样条件的养老院取决于我拥有多少的养老金。为了不至于死的时候太凄惨只能趁年轻时多赚点钱。

  扯远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不想临死的时候被病痛折磨得生不如死,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安乐死。但是我们现在,连选择安乐死的权利都没有。这是一个关系人类尊严的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如果真的能够无条件安乐死,那可能很多想自杀的人都安乐死了,我可能早八百年前都去安乐死了,这又是一个危及人类物种延续的很严重的问题。

  那只能自己多付出一点勇气,去自杀了。

  4、“临终关怀”

  其实照顾老人和照顾婴儿差不多的,人到了老年,也和婴儿一样,需要陪伴,会撒娇闹脾气无理取闹,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他们需要子女,需要人们陪伴,可是可能很多子女都无法做到像刚出生时父母当初照顾自己那样照顾他们,甚至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常常无理取闹。这其实是人生的必然的一个过程

  说前面这些不是说我不会去赡养父母。可能我确实是一个家庭观念淡薄的人,但是毕竟人是感情动物,我知道这世上最爱我的是我父母,我也爱他们。我只是反对道德绑架。如果真像电影中那个大女儿,被自己父亲卖了,我肯定也一辈子不会原谅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也怀疑自己,真的到那个时候,是否能扛得住那么大的压力。毕竟,我是打算不生孩子的,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个人结婚。不过既然这是我自己的选择,那也只能去承受。

  《骨未成灰》影评(三):被抛弃的老年人以前都是混蛋。

  感谢导演为我们带来珍贵的影像,镜头直面重庆某家养老院里一些即将抵达人终点的老人们,真实震撼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而在养老院里就会有一些将死的老人,被家人抛弃,子女不认,生前不探望。悲哀无奈

  但有一个共同点,所有被抛弃得老人,以前一定是混蛋(得老年痴呆的除外)。有年轻时颓废,打麻将,卖自己女儿还债的父亲,有偷人,打前妻老板,不可否认他们的行为给家人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伤害,也直接导致了将死时的凄惨。

  李老板的一跪,为了表达了他简单愿望,或许是他在忏悔,"我发誓以后不拿东西。", "我想你来看我,你做的菜最好吃,你做的菜下饭。" , "你和老王商量的,过几天把我接回家。" 但是换来的是一顿熟悉的大骂,或许她早已识破老李的伎俩。

  秉着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我们所遭遇的一切都是我们自找的。 纵然有不孝顺的子女,也是自己带出来的,批判无济于事,根因还在于自己的失败

  以终为始。这个片子让我反思一生终极目标是什么?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如果以老了有人照顾,能够安详的走完最后一段路,死时有人送终为目标,那又要如何做才能避免片中病人的遭遇呢?

  我想,不要那么混蛋,或者培养接受你所有混蛋行为的家人!

  谢谢导演,祝大家都能安享晚年

  《骨未成灰》影评(四):愿他们遇上的都是暖冬

  开场镜头晃过,病床上,一个又一个老人在呻吟着“哎哟哎哟”,这情形像极了我年初病危的奶奶,她当时也是,医院没得治了,回到家来等死(这样表达显得我好冷血),就躺在竹制的太师椅上不长不短地哀号,说老天爷要收她的命了,活不过今年了…… 真的过了没一周,人就没了。算起来从我得知她生病到离世,和她相处的时间还没有二十四小时,唉,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是否年真是一个关口,会把某些人留在过去的时光里? 跟台湾爷爷同住的高知分子爷爷说,医生讲要是他熬过了这个冬天就有希望,要是熬不过就… 当时在笔记本上摸黑写下了「酒神小姐」,在《酒神小姐》里,尹奶奶说她喜欢和暖的冬天,我猜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冬日暖阳,还有就是春天象征生命和希望吧。 人老了就会变成小孩子,会想方设法地博取关注度。年轻时办企业的爷爷以偷东西来换得前妻的探望,田爷爷则是在儿子离开几分钟后便以大小事疾呼,让他来到自己身边,不听话老是想逃离医院的爷爷,以一次次地出走换来儿女的探视……

  这样一看,其实他们在老年渴望的都是家庭的温暖,儿女孙辈的爱。 其实我们这些人小时候何尝不是这样?婴儿时期,不能控制大小便,经常搞得他们头大,饿了就哭闹才不管白天黑夜;稍微长大些了,妈妈上街,我们会哭着撵路;上幼儿园第一天哭着闹着要回家,回到妈妈身边;再大一些会想着一切拙劣的把戏希望忙着看电视手机的妈妈关注到我,可以陪我玩一会儿;父母要上班,没时间陪我们,我们会埋怨就不能少挣些钱,多陪陪家人吗? 再然后啊,我们就变成了大人了。 (保佑我暂时成为小孩子,专注地一笔一画地写下去,别长成个面目可憎疲于应酬的傻大人。) 在医院看过太多的年轻人去探望爷爷奶奶,名义上是探望,实质上就是换了一个地方玩手机,坐立难安到恨不得刚打完一个招呼就走掉,苦哈哈的一张脸上面写满了「烦」,我哪有什么资格评价指责,连我自己都这样。 暑假外婆来家里玩,我把她气哭,她在这边呆不到两天就收拾包裹走了,当时还恨恨地觉得我真的没错,是她蛮不讲理要把垃圾随便扔,我不过说了她两句。 现在觉得自己当时那副嘴脸真是丑恶极了,以前到现在她都是最爱我的人,不管有什么总是想到她的小二,我把珍贵的鸡蛋打碎拿去和煤玩,她没打我,把屎尿拉了去做馍馍,她也没不要我,只是又好气又好笑的给我收拾烂摊子……(小时候我是做了多少蠢事糗事啊!) 想到这些,感觉这一切都是「报应」,现在她老了,在「骨未成灰」之前,该我来包容她爱护报答她了。

  一部好的片子就应该给人以共鸣给人以启迪

  《骨未成灰》影评(五):现代社会的时间、空间异化

  近几百年来养老院、精神病院等各种专门机构的设立与普及,在现实上深化了现代性时间、空间的疏离(estrangement)。“院中人”(我们姑且如此称呼)在空间上隔绝于“主流社会”,以这种空间为基础,他们在时间上,每天24小时受到保护,或者说监控(这两个词在现实性上没有多大区别)。在这里,空间获得了对时间的支配地位,空间成为时间的决定因素。他们有着足够的空闲时间(Freizeit),却由于空间的限制,他们缺少自由(Freiheit)。与之相比,在社会组织层面上,传统社会只有一种机构可与之相媲美——监狱。监狱同样是社会时间与社会空间异化后的产物

  被社会安置于这些机构的“人”,甚至已经不再被视为是“社会”中的一部分,而只是社会的附属物、注脚甚至肿瘤。对人们来讲,社会仅限于主流社会,仅限于能够创造盈利价值群体,包括这些机构的管理者——他们是机构中唯一的“正常人”。

  “社会”在“院中人”的生活世界中是一种不在场的在场,即抽象的在场。大众媒体渗透到这些机构之中,在他们与社会之间打开一个通风口。但对他们来说,社会实则是不可触及的(intangible)形而上学的抽象物。就像马克思批评的带有形而上学抽象性的资本一般。而大众媒体的抽象性,来自现代科学,更根本地说,来自数学。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形而上学性质,与数学的性质是一个东西。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不过是数学哲学,即抽象哲学。

  需要提及的是,大众媒体也在其中异化。电视是病房配置的绝佳选择。病房中向患者们敞开的是电视,也只能是电视,而且必须是电视。在病房的电视中,自由和被迫达到了一种荒谬的混合。电视可以不停歇地持续工作,它可以代替摄像头和专门的看护人吸引这群难缠的病人们。他们保留着与社会最后的通道,一种看似可获得(accessible)却抽象得遥不可及的通道。他们有足够的自由选择选择频道,他们甚至和我们此时看着一个频道。而电视里的节目,就像康德的自在之物一般自顾自地上演着,又像柏拉图的理念远离着一切的个体,但它却在其外观上时刻保持着与现实的联系,因而比理念更湿润。但这种联系正彰显了它魅惑性!即使他们可以使用手机,他们的联系也是受限的,不仅受到管理者的限制,也受到其联系对象的限制。与之相比,机构中不同于他们的管理者们,大众媒体向后者敞开了更多的可能性——他们能够自由地使用互联网和电脑。

  如果说在机构内空间决定着时间。那么考察作为总体的社会时,我们就会发现一种相反的现象。现代社会是如何表现出时间对空间的统治地位的呢?从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高校到各种工作单位,再到养老院和公共墓地墓地,时间由此获得了它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又与空间相交织。时间的异化成为空间异化的背后本质,它们一道促成了现代社会各年龄阶层的形成。这个异化的过程与市民社会势力的极具上升乃至占据统治地位同时进行。传统社会中家庭作为容器保存着着整全的时间与空间,在现代性之下宛若潘多拉魔盒得到揭开,鬼怪幽灵四下分散、落地生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