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三邀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十三邀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4-01 21: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三邀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10篇

  《十三邀 第一季》是一部由许知远 / 罗振宇 / 俞飞鸿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一):许知远爬过狗洞,变成罗振宇。

  1. 关于许知远。

  不得不承认的是,许知远长得很丑,丑得我连连感慨得多强大基因才能长成这样,但是看完访谈又觉得许是个非常可爱的人,可爱到令我觉得他没那么丑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晕轮效应

  许多公众号抨击许知远不是个合格的记者,但许明显没把自己当成一个中规中矩的记者,去发问引导下套总结。他在访谈之前就心直口快地说罗振宇就是新时代的guru,我要去见见这个guru,因为我创业成功而他很成功——他是去取经的。看到这段时我简直要拍大腿笑死了,guru这个词用得太妙了,他就是带着偏见去的,但其实他的偏见还蛮有道理的。

  另一面,许比我想象得要接地气很多,在一众公众号近乎发难似的给他贴的“直男癌”“文青”“迂腐”标签下,我以为他应当是极其苦大仇深,满口仁义道德差不多可能是个低低低配版的杜甫吧。但他行为举止正常的,说到采访场地:“这地方太贵了,贵死了。”那屌丝气息跟我简直太像了。访谈俞飞鸿前说:“去看看她化妆不挺好的嘛?”以及那段无良媒体耸人听闻的“调戏俞飞鸿初夜视频”,其实许知远只是在感慨当年年纪轻轻而美貌的俞飞鸿的表演是多么生动灵气。而且他也经常笑,不是那种面对镜头的刻意摆拍的笑,想笑了就笑了这么简单

  整个节目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其实比起访谈对象,许知远才是整个节目里最坦诚的一个人,他好像压根不懂得表演二字是怎么写的。特直白地又有点羞涩地对俞飞鸿说“你真好看,我还梦见过你两次”,这种话他也敢在一个节目里讲出来,足见其实是个一点歪心思都没有的人。他甚至还能暗戳戳地说“罗振宇太自虐了,我很同情他”这种话,我真要笑死了:哥们确定位置没弄反啊?

  在与罗振宇的访谈中有个片段特别意思,罗振宇说他很可怜那些唱挽歌的人,然后许知远愣了两三秒,有点自嘲地笑着说:“好吧,我就是那个唱挽歌的人。”然后罗振宇也楞了一下,继而笑了起来。

  我一开始以为罗振宇没想到许知远会是他口中的那些浪费生命的人。但后来玩味了很久,其实罗振宇一早就明白许知远是个什么尿性,所以才会突然话题一拐还扯出了“挽歌”这么一个文绉绉的词,他就是想戳戳许知远,他没想到的不是许知远就是唱挽歌的人,而是许知远会自嘲地说出来:我就是那种人。所以罗振宇才笑了。

  其实我斗胆猜测许知远人生这一路应该走得挺顺的,不然他身上不会有如此勃发的幼稚理想主义气质,他如此纠结于这个时代的娱乐至死问题,而且兜兜转转始终无解,却又那么不甘心。在世故的罗振宇面前,他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天真得近乎虔诚地发问,而问题的本质就是:“你是怎么在这个新时代如鱼得水的,你不会觉得难受吗?”

  我倒以为他才不是迂腐,也不全然是罗振宇所说的“压着股怒气”。他就是不解,一种愤怒的不解,但关键他又很好奇,不解所以好奇,好奇之后又更加不解,不断地循环。而这种不解被无良媒体们简单粗暴地打上“迂腐”的标签,其实事实上反而成为了许知远内心不解的绝佳注脚,很滑稽,很无奈,是属于这个时代的黑色幽默

  2. 题外话:许知远与俞飞鸿

  罗振宇有点鸡贼,他建议许知远去采访一些美女,很馊的一个主意。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许知远这些忧国忧民的话题遇到他们这些故作糊涂的高知分子,虽然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但是至少回答还能言之有物,但遇到那些美女们,直接就是打到空气里,那场面尴尬简直就是爆破型的。

  许知远后来确实采访了一个美女,不过也是个有内涵的美女。所以戏剧效果削弱了很多。自始至终,俞飞鸿的防护堪称坚壁清野了,她妆容精致衣着得体,始终嘴角上扬,滴水不漏且一带而过地回答许提出的问题。许知远坚信其秩序性的背后必有其他力量,却始终对打破这层隔膜不得要领,就像个面对高数题目抓耳挠腮的差生。那期节目总体看下来会觉得许真是傻得可爱,以及俞很美但是至少在节目中看来,很无趣。不过其实我特能理解她这种毫不吐露的无趣——她不是真的空洞,她只是没兴趣与许分享内心的宝藏

  这次访谈的无趣与尴尬其实很有价值,它打破了类似于《人物》这种杂志所鼓吹的“啊我们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努力打开了受访者的心灵之门并真正探讨了人物内核巴拉巴拉”之类的说辞,而是呈现了访谈的另一种可能性,而且是一种很大的可能性:一种带有无数空白的并未抵达核心对话也就是说更多时候访谈对象其实是戒备心很重的,但凡一个稍微复杂点的人心扉也是很难打开的,但是你就能一定断言这不是他性格中的一部分吗?

  3.关于罗振宇

  在我是个低低低配版许知远的时期,是不太待见罗振宇的,总觉得就是个跟高晓松一样的知识二道贩子,给群众喂猪伺料,把大家当傻逼然后捞钱。

  后来单方面与之和解有两个原因,一是你最终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傻逼很多,罗振宇只是顺势而为而已,因为他无比地清楚逆势太难了,而他并没有一副可担道义的铁肩,鲁迅在那个时代横眉冷对还有千夫指呢,在这个时代只会被做成“宝宝心里苦“的表情包。二是我无意中读过罗振宇的一篇访谈文章,其实罗在那篇文章中说的也无非是那么些经常翻来倒去地在媒体面前的套话,但还是有些话很让我感兴趣。

  罗振宇出身于一个安徽的普通家庭,一路努力奋斗高考最后终于来到了北京。特别有意思但是很不起眼一句话是,他形容高考前的岁月是个狗洞,你得朝着那个唯一的光亮使劲地爬,爬出来了你就是个站着的人了。他这样总结:我们曾经活得那样危如累卵。寥寥几句,足够解释为何他注定不会成为许知远的同路人。他还表达过对于高晓松的羡慕,后者具有一种他所没有的信手拈来的脱口秀能力,而他只能死磕,不过他也很满足——至少他的死磕也成功了。

  罗振宇做事讲话不端着,非常通俗易懂,但其实有他个人特别深刻的理解。他把时间形容为“拾枣子吃”,又说当年从央视离开目标是“把胖脸露出来”,毫不介意地展示录播室里的假书架,对于运气勇气的概括,极其诙谐幽默但不浮于表面的一个人,我当时的感想就是:看他那些视频其实意思不大,但人生能够交到这样的朋友堪称一大幸事了。

  罗创业早期,在咖啡馆录第一期视频时,曾说过:这个事业是一个读书人该干一辈子的事业。后来媒体把这段高光时刻拿出来作为某个他有情怀的凭证时,他总是戏谑地笑:“你才有情怀。”这样的矢口否认同样在许知远面前上演了。后来许知远说,罗振宇很坦诚,但也有所保留。许知远还是聪明的。要我说,整个访谈中,罗振宇很真诚,包括他夸许知远的话亦是如此,但他永远不坦诚,没必要坦诚。

  比起满口诗与远方出身高知家庭一把吉他扬名清华的高晓松,那个从安徽爬到北京并站起来的“我只想赚钱”的罗振宇,比前者实在太多了,更像一个普通人,虽然其实他也不是。

  我特别好奇,罗振宇是什么时候开始慢慢转变成今天这样的。曾看到另一篇文章说罗在离开央视后曾沉寂过很长一段时间,我总在想,那是不是另一个狗洞。但对于今时今日的他而言,其实这一切都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他已经站起来了。对于成功者而言,一切过往故事都只是对成功的锦上添花的注脚而已。

  我不羡慕高晓松那开外挂的人生,我倒是很羡慕罗振宇,因为他真正地从狗洞里爬出来了,而那个黑暗潮湿的狗洞,光照不到的地方,其实尸横遍野。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二):相见恨晚

  看了俞飞鸿一期,感觉思想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有些是我这个年纪就有体会的(生命本身是毫无意义的),有些还像她年轻的时候(希望导演发掘自己身上看不到的潜力)。作为女性独立,我相信她没有靠男人想法,因为她很多想法都很感性,而许知远对他的追问很像我老公对我的鄙夷,而我不像她一样超脱,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有点向着理工科思维转化,这对她是不自由的,所以她认为把情感责任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自己很累,人家也挺累的。我看到了不受男人扩展边界而找到女人自在存在方式。到现在一切都是最好的,很坦然,没有高低。当然我没有人家的颜值,但性格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波澜不惊,超脱,恋旧,就是我受触动的原因吧。而我还没有像她一样,找到一个适合我的与这个世界平衡相处的方式,但也没关系。从说话的艺术角度讲,许知远的采访是有思想的,这种时候无所谓尬聊,俞飞鸿很多回答也很聪明,比如问道是否是一个有天赋的人,她说自己肯定是有悟性的,但也不想像天才高一样受苦。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三):兀自少年--许知远和十三邀

  兀自少年 – 许知远的《十三邀》

  许知远从大学开始,从写《那些忧伤年轻人》开始,就忧伤忧愤至今。许多年过去了,家国潮流日新月异物是人非,只有他一直没变,这也叫冻龄。

  看他采访蔡澜,俩人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一个想谈春月,一个想谈秋霜;一个想谈浮花浪蕊,一个想谈血海深仇。

  面对知名饕餮亲手布下的菜,只见许知远举着筷子食不甘味见缝插针启发对方寻找失去精神家园

  以下是他们吃早茶时的谈话—

  蔡(一边布菜):“哈哈哈。。。这个。。。这个。。。都很好吃。。。”

  许(沉思的吃一口):“恩,味道很足。。记得。。加谬说,一个人如果是一个感官主义者,那他一定也是一个道德主义者。。。”

  蔡(微笑):“特别敏感嘛。。。”

  许(拍一下蔡):“那所以。。您这么敏感的人,那怎么样。。。”

  蔡: “这个。。。食物本能嘛。我们常常忘记本能。。。”

  许:“--道--德—也是一种本能。。。”

  蔡(开始抓耳挠腮)“。。。自己吃的好的话,对别人也好,很简单。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头转到别处望向远方。)

  这两个人所谈的道德,似乎相差很远哪。

  蔡澜的爸爸,是五四影响成长热血青年。许知远做了功课决定从此入手,导出蔡澜的热血。然而蔡澜不接手,他一味哈哈哈的笑。唯一说到爸爸对自己的影响,是守时守信。还是停在修身的境界上。其实他的爸爸未必就是那么百分百的革命英雄主义,根据他的女儿也就是蔡澜的姐姐所述,他早年欣然参军,是觉得这样可以到各处旅游。这一爱好显然遗传给了蔡澜。他处处闻莺,处处留情。然而许知远认为一个对感官对外界这么敏感的人,怎么能对社会上的不公不义置若罔闻。他下定决心帮蔡谰掘地三尺,找到心灵的钥匙,打开隐藏在云深不知处的秘密

  还有一个方面,是从蔡澜对待眼前生活态度上,许也想给自己找到一把钥匙,找到自己忧愤的出路。怎么能让一个人,能够全身心的纵情于声色犬马,而忘了更为高贵更可感知的道德?

  许知远的这个对象,选的离自己太远。隔着一只火锅的蔡澜,还不如隔着两百年的康德,更乐于回答他的问题。香港历来所风行的各种文化,更适合为香港人服务,而不是许知远这种生而忧患的大陆知识分子。就象蔡澜自己说的,辛苦工作,就是要眼前的享乐作为回报。苦海无边,及时行乐,有什么不对?许知远去那里找心灵导师,还真不如偏僻的中国内地,比方山西汾阳。

  贾樟科的这一集,希望是在蔡澜之后录的,那样的话至少让人为许知远的上下求索而得知音感到欣慰。不过要是在之前录的,也可以证明行之有恒而道也无恒,别以为有了知音就永远不惑。

  贾樟柯生长于汾阳小城,比之与身份模糊的香港,这样的小城从古到今,如同化石一般封存住大大小小各个时代的骨骼饭局上贾樟柯的哥儿们敬陪末座,这两位做酒生意的,口气笃定的对许多文化现象进行评论,远比蔡澜更有兴味,更为积极投入。他们乐不可支回忆小时候的贾樟柯,如何带着跳霹雳舞的黑手套自行车,许多适龄的观众必然有一瞬间活生生的感觉,那一阵风仿佛再次从身边刮过。贾樟柯与许知远是同属一个门类的文青,他拍许知远所喜爱的小众电影,善于探索许知远所熟悉思路,纯熟的使用许知远所熟悉的词汇,爱着许知远所爱,痛着许知远所痛。许知远朦胧抛出的问题,他都能毫无偏差的接住,并且常有出乎意料深入回答。这是一场挺成功的访问,贾樟柯让观众有欲望了解更多关于他的东西。而许知远却似乎隐身了,脸儿很惶惑,影子一般亦步亦趋的感觉。

  也许同与自己很类似的人交谈,是种非常羞涩的体验,仿佛是暴露灵魂的裸体。

  我两年前回北京,发现家门口商场三层,有一家名叫单向街的书店。一进门的左边,就是各位公知们推荐的书,包括许知远。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就是许知远的书店。我转了一圈儿,心情可谓是是悲喜交加。后来我才知道,许知远说,他的书店只卖自己喜欢的书。原来小资和愤情,都可以这么不遮不掩堂而皇之的表达了!百分之百的偏科,可以这样理直气壮!

  一个下午,我在书店里重温了《广岛之恋》和《德米安》,离开时买了《独立日木卫二》和《一个人的村庄》。如果按照天生的德性发展,这个书店的书也全是我爱看的。然而我已经习惯了其他与时俱进的书店,没有看到励志修身成功考研儿童外语书在身旁,还真是心中不安。没有现世的大光明普照,不敢看太多灰暗的书。

  许知远说自己是勉强的创业者。他做这个十三邀,也有很勉强的地方,但是却很好看。因为双方都勉强的很自然,节奏不用预谋把握,谈到哪儿算哪儿。用生活的方式提问艰难的话题,聊到没话可说时就沉默不语,冷场也令人舒服。

  许知远有很令人羡慕的一面,就是无论别人怎样千帆过尽,许知远还是要兀自少年。说实话,我把《十三邀》看成了《少年游》。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四):许知远,你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

  没有想到,竟然在今年快要结束时看起了访谈节目,也很难想象,第一次看访谈是因为追热点,果然,话题才是王道,有话题就有流量。

  有段时间,我的几个首页长期被许知远霸屏,评价却严重两极分化,就这样,许知远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她刊攻击他的直男和猥琐,很容易引起女性公愤,不过通过说他“老男人”以及“像是一个来泡妞的老司机”来批判他的观点,也委实太low了。如果说许知远关注的是“性别本身”,她刊其实一样。文化人都站许知远,认可其访谈的技巧和深度。本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吐槽权”的精神,我决定自己看一集,又本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精神,我决定全部都看一下。

  《十三邀》这个名字听着就很猥琐,令我很不舒服。最先看的是俞飞鸿那期,在外表上许知远和俞飞鸿可以说是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温柔端庄,一个不修边幅。但是采访前,两人在做什么呢?俞飞鸿在化妆,许知远在门外等,焦虑得多抽了几根烟。娱乐圈本身就很注重形象、外表或者说是形式这些东西,而形式往往容易误导人。许知远将平常的自己置身于镜头下,反而说明他本人的通透,已经谈不上勇敢了,他不需要勇气,他本身就很有力量。在谈话中,许知远确实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设定好的框架来套俞飞鸿,有性别偏见,有对容貌的盲目崇拜,还有想挖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的固执,这是他的局限,最后还强迫俞飞鸿看了她并不想看的《喜福会》,非常不尊重人。中间问俞飞鸿为什么会去演《小丈夫》,且不说作品如何,这是知识分子对文艺界的关心,同样也是表达焦虑,因为现在有太多的烂剧、太多的烂片,太多明星的作品都对不起自己那张抹了好几层的脸。其实我还想问俞飞鸿,为什么要去演《悟空传》,简直年度最烂了。不是说她没有选择的自由,而是一位有着忧患意识和演员身份自觉的演员(并非明星)不应该和这个时代走的太近,不应该太喜欢、太沉迷当下,因为这样无疑是鼓励坏的风气,连俞飞鸿都演烂片了,其他人有何不可呢?而俞飞鸿自己选择的还是一种格局较小的生活,她宣称自己走的不是女权路线,于她而言,在喧嚣的现代社会,安静地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就行了,不去争,不去吵,有些自己的小确幸就可以了,不食人间烟火其实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看完这期,成功讨厌上了许知远,但也没法爱上俞飞鸿。

  奇怪的是,同样是演员,许知远对姚晨的评价竟然很高,甚至如同自己强迫俞飞鸿看不想看的电影一样,姚晨强迫许知远化了妆,那张满是焦虑痕迹的脸看起来确实平整多了。姚晨给我的感觉很不好,她的眼神2/3时间都是游离在许的眼神之外,没有认真在看许,许说她描述能力如何如何,看起来更像是表演和回忆。大概是姚晨的“公知女神”身份更加贴近他自身,或者说姚晨从一个小城舞蹈演员成为国际级形象大使本身就很励志,少了许多设定,许没有非要揪出姚晨内心的魔鬼,更像是一场谈话。

  如果说俞飞鸿那期让我成功讨厌了许知远,那么蔡澜那期已经讲不清他和蔡澜谁更讨厌了,唯一一期没看完的。不过后来,我的讨厌有所缓解,他的“挖”劲其实是在揭露某种深层问题,彩虹合唱团那期是商业和艺术结合的走访,罗振宇那期赤裸裸揭露了商业成功的本质。马东那期也比较话题,但看不出有啥问题,猛烈的追问是在抽丝剥茧,是始终希望能找出一个答案。马东的新语言依然太形式化了,之前看了柏邦妮那期,竟然看睡着了,一群人乍乎乎用表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太吵了。

  许知远和三位导演的对谈出奇地和谐,李安对他来说太高了,对我们所有人都太高了,而且李安看起来太累了,整个访谈音量很低,很朴实,像聊天,和白先勇那期比较像,不同的是,白先勇劲头比较大。冯小刚比较话题,但是两人聊得还是比较欢脱,边抽烟边聊,可能他比较认同冯的电影。贾樟柯和他对谈就太亲切太深情了,像是在互相告白,许知远很怀旧,贾樟柯的乡土情结是他的解药,贾已经不仅仅是在完成一个访谈任务,把他当弟弟看,在汾阳见到他就说他穿得单薄,这种关心更是内心的相惜。其他人是朋友,他俩像家人。张楚很可爱,采访前关机,然后以一个辛勤的园丁形象出现,眼角皱得像个小老头,眼神看起来依然是个孩子,“哦,姐姐”听起来像是“哦,结界”。

  看完了所有能找到的,许知远只是如他自己所说,带着偏见在看世界,但是谁不是呢?他的偏见不能否认他对这个时代的思考和关心,他甚至是好奇的和想要亲近的,比如对二次元。他的尖锐和不合群让访谈更加有深度,他反感浮躁并保持警觉,批判商业成功对普罗大众的俘虏,但是知道单向历是他的周边产品时,就觉得这都什么啊,还不是用碎片情绪在填充人们的小确幸。

  许知远的热度早已过去,薛之谦的热度甚至已经过去,我对许知远的热度依然没有过去,从看《十三邀》到关注单向街公号,之后应该还会看他的书,搜了一下他的书,意外多产。应该不会再看第二季了,之所以到现在才看访谈节目,是因为对公众人物没有太多了解的欲望,或者说更习惯通过作品来了解公众人物。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五):做个自我教徒,得空看看许知远

  起初,是不太待见许知远的,一大把年纪,何以仍抱着愤青和公知的心,他专注于将嘉宾的经历钉在时间轴上,一再询问什么什么事是几几年,再与当时的社会与世界横向对比,试图找出因果关系,或不断追问嘉宾对社会和时代的现象级看法,一成不变的提问和追问模式一度让我十分尴尬,嘉宾坦言过后看似若有所思的沉默也叫人尴尬不已。

  蔡澜说他想的太多了,忧伤、愤怒、悲悯,他的心头充斥着所谓文艺青年的一腔热忱,依旧满口心怀天下,这与当下是格格不入的,也就与罗胖形成鲜明的对立,一个文青和一个商人的碰撞,所谓大爱与自我的拉扯,着实是好看的。不说谁对谁错,在我们追逐自我价值的罗胖式奋斗的过程中,似乎也要停下来听听文青的低吟,环顾周遭的世界吧,罗胖也会在看电影的时候哇哇大哭,只不过哭完一抹眼泪又去开会了,而许知远想要成为这样电影的创作者,让更多的人被触动,哭出来。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六):当许知远遇到金承志

  《十三邀》第一季里看得最开心的就是访问金承志这一集。金承志谁啊?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知道吧?《张士超……》《春节自救指南》知道吧?曾经因为帮连芷抢门票而不得深深愧疚的我,这样安慰连芷:以后考上海的大学,这样你想怎么听就怎么听,说不定还可以在街上偶遇金承志。 金承志特别能聊,许知远刚开始反而一再被访问,被调侃,80后和70后的碰撞特别有意思。金承志说:我没有挫败感,因为我没有使命感。许知远说:什么时候说起使命感人们会觉得羞耻,甚至手会发抖?许知远最后这样评价金承志:他贴近这个时代,又与这个时代保持距离,希望他一直保持这样的平衡感。 访谈是细碎的,当下一些精彩机锋很容易被遗忘: 我不喜欢被归类,不喜欢被贴标签。 如果我心里要封神,这个神就是莫扎特,他的幽默,让人更加亲近。 人们会说小泽征尔每天早上几点就起来背总谱,而我一直以为大家都这样。 我很感谢我的家人给我的美好记忆。奶奶会教我认识天上的星辰。妈妈喜欢种花种树。记得有一次父亲和大伯在桃花树下喝酒,有一片花瓣落到父亲的酒碗里,父亲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后来搬到工业区,有一次外地帮派的人冲到厂里打打杀杀,那时候小学三年级的我拿去一把生锈的剑,心想:要吗以命相搏,不行就自刎。 热爱家乡,热爱田园牧歌生活的金承志因为《张士超》《春节自救指南》红了,他说这些作品是非常严肃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奇葩说》马东一再强调的:我们是个严肃的辩论节目。而我想金承志心里更看重的是《泽雅集》,是《净光山晨景》这样的作品。

  希望有一天我能和连芷一起去看他们的表演,能听到《泽雅集·夕烧》和《净光山晨景》。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七):要谈时代,先砸碎了自己再说

  首先我要说,我也是带着偏见看偏见,偏见或许来源:

  一,知道许知远是因为洪晃,她推荐年轻人读读他的书,但是我没读过他的书,或许曾经读过他的专栏文章,但是没有印象了。然后在看节目前查询他的资料时发现他的书和梁文道茅于轼之类一起被禁的事情。基本就是我对他的印象。我没读过他正经的内容就来评论他是偏颇。

  二,我只看了两个对话,马东与李安,就来评论整个节目是属偏颇。

  但,一码事归一码事,一个人书写的好不代表会谈话,一个人年轻时嚣张不代表能中年一直嚣张,且观众与节目并没有签什么必须看完才能评论的协议,这两集,足以让我弃剧且忍不住说些什么。

  我先看了马东那一集,未剪接版本。是出于对马东的兴趣。

  那一次对话,给的时间更多一点,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感也更少一点,所以即使尬聊,彼此也都给足面子和兴趣,地位也平等一点。即使一堆人骂许知远,我倒是觉得马东那段我底色本悲凉,而许知远自认自己本质上是乐观积极相信进步论的相互总结的很好。很像对话,和采访不同,是思维的碰撞。即使他老是输给“老奸巨猾”的马东,但是能看出他的焦虑,羞涩,和无奈,就是反应没你快,就是没你那么会接话,因为没有城府因为情商低,于是所有的表情都摆在脸上,尴尬了就不停喝酒掩饰。我对他的印象因此没有很糟,觉得我们应该庆幸身边有这样的知识分子,年芳40+,还那么愤怒,还那么想要上进,还那么渴望精致,并没有被时代磨糙了磨皮了。或许也是因为他让我想到我父亲,年芳快70了,还是不愿和这个世界妥协,那种人老心不老的知识分子执拗劲,真性情。

  然后我继续带着对于李安的兴趣,看了李安那集。太生气!

  对于李安,许知远有一种我敬你是“华人届优秀的电影导演”,可是我有其他想法。他永远有那么个可是,重点都在可是上,每个可是透露出他作为一个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字的知识分子,怎能不看到作品和导演的短处这样的“责任感”:”如果跟着大家都叫好,那怎么成?“,对这样一种深埋在骨子里“人设”的守护。

  于是带着这种“人设”他的对话都会从一些如果没有这个会怎样,那缺点在哪里,会有遗憾吗,这样的角度去切入。不是反问这些,就是问大而空的话题,如你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在聊天,却对对方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电影本身,放在很后面才提起。

  然后整个剪辑是怎么回事?一共三十分钟,李安篇幅是否占一半都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太不懂得聊天,所以没有内容,以至于剪了一堆前情提要,剪了一堆采访说明会和去采访路上吗?那你既然要剪选题会,请找几个努力一点的人来好吗?女的没有看过李安的父亲三部曲,说只看了后期的商业片。暴露年纪和偷懒就算了,那请问什么是商业片啊?不被禁的都叫商业片吗,还是不得欧洲三奖的都叫商业片?还是你只看了绿巨人就来了?男的更让人讨厌,叼着一根烟,斜着脑袋翻着白眼,在那里扯什么,”说他是华人世界最厉害的导演,但是我觉得格局还是太小了。” 敢情你是偏爱陈凯歌“无极”大格局吗?还是你自认为是那少有的看懂了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的天才,那你来聊什么李安啊,你怎么不直接去和Christopher Nolan聊啊。

  这之后,还出现了一段什么车上的录像。缺点尽现,倒是不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短这点依旧真性情的像个少年。

  先看似赞叹李安,说《十年一觉电影梦》写的很好很朴实,每次都把自己扔进自己不懂得事情里面。然后车上某小孩儿不知死活,不懂是嘲讽还是抬杠地跟风说,他每次都觉得要死了,随后还装逼地问了一句许知远,对于这种永恒的挣扎自己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我自己内心立马打字幕:孩子,并非什么事情都要探究个意义和目的。好莱坞教会我们,没有一个真的一开始就想拯救世界的人最后把世界救了,都是逼上梁山!很多真正在做很了不起的事情的人,出发点无外乎是喜欢,好玩以及必须做,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意义和目的都是后来的人给他加上去的。(对,话是我多,速度是我快)

  可就在这个时候,许知远答,“为了自我确认,只有从困难里才能自我确认,而人本质上都是厌倦人生。”

  哥们儿真是一被人套就忙不迭掏心掏肺。就是自己愤怒看谁都应该愤怒,如果看人不愤怒还傻乐,那就骂到人愤怒。自己认为人生就是厌倦和自我确认,就看谁都在自我确认,看不见别人那种活得特透彻,能领悟无论怎么都有困难,自找的或许比强加的有意思一点,无论怎么追寻都没有答案,那就爱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这之后还没完,还要和旁边的摄影师补一句,“如果让你和舒淇一直在一起两个月,你也厌倦啊。“上一句幼稚地暴露了自己的思维之茧,下一句猥琐地暴露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许知远这吃相,估计也只能说这样的话聊以自慰了。摄影师小哥内心或许正YY着,如果是桃谷绘里香那更好。

  这车上的一整段,都暴露了他以为全世界都是他的那种自恋。如果读再多书谈再多话也只是为了搜罗更多的观点把自己的理想国建构的更坚固一点,把自己尖锐的知识分子人设再做牢一点,那除了自我确认,真是找不到其他意义和目的了。这个节目真是逻辑自洽。

  总说人越是老,越是难以掏空自己。因此我特别欣赏马东说他把“虚而有节”写在工作本的第一页,我也特别受教于陈果的“知我所能,我所能者,尽善尽美;知我所不能,我所不能者,虚怀若谷“。许知远的这种带着他自己的思维滤片的偏见的对话,会让我想起有时候的自己,先预设好了一个结论,然后把人往结论里面套,却并不真的想要理解对方的想法究竟是什么。看完这集,不停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

  当被问及想要怎么被社会记住,李安说一个拍电影挺努力的人吧。虚怀若谷。

  当被问及是否想过要把奇葩说会造成什么文化影响,形成一种模式,马东说,那是其他人的事情,我只对内容负责,对我这公司的人负责。为而不争

  虽然不那么喜欢罗振宇讲话的调调,但是欣赏他在奇葩说讲的过的一段话,只有不断砸碎了自己,放进新的观点,再把自己组合起来,这样不断反复才能升级自己的认知系统,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许知远,你要谈时代,先砸碎了自己再说。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八):我其实只想说说俞飞鸿

  《十三邀》只看了俞飞鸿一期,所以想借着十三邀的界面说说俞飞鸿。

  看节目之前,对俞飞鸿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李飞刀》里的惊鸿仙子,就是童年女神的定位。不认识许知远,百度了之后留下的印象就是“知识分子”,这个节目之前也没听说过。所以应该算是不带心理预期看的节目吧。

  不带心理预期更容易有惊喜。

  俞飞鸿给了我挺大的惊喜。她跟许知远在一起谈读书、谈过往经历、谈成长、谈对表演的感悟,有深度,有自我,没有攻击性但也不软弱不随便,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许知远在她面前反而显得有点局促。许知远在一遍一遍表达了对《千年敬祈》《喜福会》的喜欢的同时也毫无保留的表达了对《小丈夫》之类电视剧的嫌弃,他大概也不是有意要标榜自己或是怎么样,应该是真的为俞飞鸿不值,可是俞飞鸿也只是微笑的纠正,说那是通俗不是庸俗,不卑不亢。在许知远卡壳或者停顿没接上的时候,她就微笑得等他或者主动跟他交流找新的话题。

  她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还能很清晰地说出自己当年的成长过程,青春期少女期的压抑,对自由的向往,这种对自我的关注度在这个年龄段的公众人物身上其实并不多见,更难得是她的这种自我始终是建立在她的良好的修养和教养之上的,不带攻击和伤害。

  许知远问她从哪里汲取养分,爱情?男人?阅读?还是什么。她说是生活本身,就是无趣的生活的本身。她安于现在的生活,能从中得到乐趣,用许知远的话说,就是能找到平衡点。她和许知远一样对过去的年代更怀念,但是她不愤怒,她的不那么喜欢的方式就是“不参与”,让自己自在也让别人自在。对男权社会和女权的理解也有意思,首先是看清,然后是接受,再然后是在边界范围内利用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内获得乐趣,怡然自得。这种坦然也难得。她已经到了能平和地接受自我也接受生活、外界状态的阶段。不过也有意外,就是她说喜欢三四十年代的理由,大意是那个年代因为战乱等一些极端情况,人性表达更释放。所以大概也能理解许知远为什么总想知道她隐藏的汹涌澎湃的另一面。因为我也挺好奇的。顺便吐槽一句,许知远真的很喜欢问她对于男人的看法。不过,他后面又问她有没有被女人吸引过,这个问题我还是喜欢的233。

  整个访谈,俞飞鸿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金句,言辞朴素,观点也不出挑。她不引经据典,但她的阅读,对于生活本身无意义、对于生存和死亡的见解都不显山不露水地体现了她的功底,应该说,她的谈吐、观点本身就是丰厚的功底累积的表现。安定又有力量,平和又不暮气,是可以成为理想状态的样子。

  另一个惊喜来源于节目本身。坦白说,我觉得许知远不是一个合适的访谈节目主持人。他愤青、不落落大方、自命清高,执着于男人女人问题又显得有点猥琐。适合的访谈节目主持人应该是中立的、包容的、有阅历的、能给人轻松谈话氛围的,许好像多数都不合适。而且节目时间也太长了,这一期节目,喝茶、喝酒加起来就有四个小时了,还不加看电影那段。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不合时宜的节目和主持人,问出了很多电视台主持人问不出的问题,这个节目真的能让人看到访谈嘉宾的某些想法,而不只是宣传团队贴的标签。

  横向比,《十三邀》还是个有意思的节目。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九):“我将带着顽固的偏见,与这个时代碰撞,等待偏见被打破或印证”

  如果给你一次可以采访自己偶像的机会,你最想采访谁?

  先别急着回答,在采访之前,你应该会先列一份清单,里面有你朝思暮想的女神,有你喜爱的电影导演,甚至可能还有你敬畏的学者......

  然而,就在你纠结选谁好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和主持完全不搭边的人,就把我们清单里的这些人都采访完了。

  他是谁呢?

  许知远,当代文学作家。大部分人对他的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单向空间”的创始人。从圆明园、蓝色港湾再到朝阳大悦城,如今的“单向街”俨然已成为一个文艺乌托邦的图腾,在实体书店一片哀鸿声中借助资本的青睐完成了自己的进化,但许知远还是喜欢称自己为一个“勉强的创业者”。

  面临如今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为了跟上观众的阅读习惯,很多传统媒体都在内容和形式上思考改变。许和他的团队却一反常态,带着“偏见“走起了深度访谈节目路线。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看这个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么你对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我将带着顽固的偏见与这个时代碰撞,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者再次印证。”

  ——许知远

  显然,我们从这段话中看到了一种别样的精神,混杂着深刻、偏见,甚至悖论。许知远称得上互联网时代很早的一批知识分子“网红”,现在却又在“唱挽歌”,这样一个看似拧巴的“自我矛盾者“,他的节目靠谱吗?

  节目的名字叫《十三邀》,顾名思义,许知远邀请了13位具有模板作用的个人,请求他们分享个人的经验和心得,观察他们的行为,希望能够提供正在发生的样本,十三个社会切片,他们各不相同,却又是这个时代的剪影,组合之下,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表达视角。节目一改传统新闻访谈节目客观中立的态度,以许知远偏见的视角带领观众在于13位“社会切片”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从去年5月开始,许的采访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如今节目已经播到第11期,许在节目中却始终顶着一头乱发,不仅如此,他还经常穿着人字拖,在节目中跟受访者抽烟喝酒。

  节目会提供40分钟的精剪版本,同样也可以看到没有脚本,没有主题,没有精确表达的“无剪良品”,呈现出这样“原生态”的访谈状态,对于观众来说十分新颖,可以清晰地看到来宾与许在对话中的冲突和对抗,就像一场准直播,却又不失把控力。

  有的时候,许就像在宿舍楼下等待心仪女孩的羞涩小男生,面对自己的梦中情人俞飞鸿不知所措,聊到尴尬的问题只能花痴地说一句“你长得真美。”

  你也可以看到许与冯小刚之间的互相试探;面对无孔不入的提问,李安的坦诚与睿智;或者,你还记得那个叫张楚的人,那日午后,红砖墙、铁门、无精打采的野玫瑰,耳边回荡的还是那句“这个世界会好吗?”而与蔡澜的对话是从九龙城吃火锅开始的······

  许知远vs罗振宇

  其中最为精彩的无非是两代“知识网红””许知远与罗振宇的对话。节目组第一期就选中捧红“papi酱”,从央视跳槽创办《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做访谈对象,带有刻意为之的安排。相比许的不修边幅、宅气中略带猥琐的气质,罗一贯的笑脸下暗藏的商人气质被衬托得淋漓尽致。

  许知远:

  罗辑思维有问题吗?

  罗振宇:

  没有问题啊,一只兔子有什么问题啊?一个生物体,它只要健康,能够**与觅食,不感觉到明显的病痛,那就是健康的。

  许知远:

  你也不被挽歌的美所吸引吗?

  罗振宇:

  我是挺可怜那些唱挽歌的人,你怎么还能这样浪费生命呢?

  许知远:

  好吧,我就是唱挽歌的人。

  即使是在40分钟的精剪版中,也可以看到许多这样让许知远无言以对、甚至手足无措的瞬间。当然,有的时候许试图去挖坑,罗也会因为许的发问,迟疑片刻,眼神闪烁间抛出几句新词儿和狠话儿。

  许知远看起来总是很忧伤,他不回避自己的矛盾,罗看起来总是很笃定,他知道自己身上也有矛盾,但是不多想,只顺着自己认为的那条大路走,一直走,快快走。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访谈里,罗一直在强调来不及了,他认为自己只有四十年,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而许却显得有点尴尬,他很迷茫,不笃定,他半只脚塌在商业圈,半只脚还塌在文化圈,他关心一些内心更柔软处的东西,这使他看上去十分踌躇。

  整场访谈,可以说是棋逢对手,“针尖对麦芒”,带着各自的固执和偏见,展开了一场势均力敌的对话。大量的信息需要你去消化,看着看着,大脑就进入了另一个空间,一个是现实主义者,一个是理想主义者,我们或多或少在两人的身上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用网友的话说“每时每刻都在思考”。

  “一个社会不可能永远都生活在向前的奔跑之中,它需要向后看、向左看、向右看,需要很多不同的情感和思维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丰富的社会。”

  不管你喜欢哪一种风格,不能否认的是,他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观察者,描述者,记录者。当罗振宇的戏谑遇上许知远的叛逆,与其说这是两个知识分子斗嘴傲慢,不如说,这是一次诚意的对话。

  《十三邀》最新一期嘉宾是贾樟柯,许的采访还在继续,下一个“社会切片”又会是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十):十三

  我一直觉得十三是个很有趣的数字,叫在人名里显得多有文化,可能可因为黄飞鸿中的十三姨是个大美人吧。我也不喜欢十三,虽然不信基督,但也都知道最后的晚餐,知道代表犹大的十三是一个不详的数字。所以这个节目为什么要叫十三邀呢,看了才明白,特别简单,因为是有十三期,邀请了不同形态的十三位嘉宾,仅此。

  我很认真的看完,并做了笔记。马东说,能看许知远的年纪都不会太小。其实,在此节目之前,我除了听说过单向街书店,对他一无所知,甚至,我也不知道这个书店是他开的,但他的拜访对象很多都是我熟悉或者我喜欢的,罗振宇,李安,蔡澜,俞飞鸿,马东,诺澜。所以,我相信他们是相似段位的人。同样是从事知识产业的商人我跟喜欢马东,却不喜欢罗振宇。李安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俞飞鸿是我很欣赏的女性,蔡澜我真的十几岁就开始看他怎么吃了。所以为了看这些人的碰撞,我看了这个节目。而整体看下来,我却对许知远很搞兴趣。

  他刚四十岁,却看起来十分沧桑,他的面相有时候我觉得真的很难看,高晓松看久了还挺可爱呢,许的长相,就是让人难受,不舒服。可是他却像一个小孩,在蔡澜那期感觉尤为明显,这个小孩,懂很多知识,可以跟其他人比,他似乎并不懂社会,有点不上道儿。在他采访张楚的那期,我看到他看张楚的姿态,他觉得张楚五十了还是大长不大的孩子,这姿态,应该也是其他嘉宾在心里看他的内心OS 吧,只是,他比张楚看起来更难受更痛苦,可能源于他真的是个高级知识分子。

  每个人心里都有拧巴的一面,都有悲春伤秋,崇尚寂寥,可是看到他。我觉得我被点醒了,这种痛苦多难受啊,人还是俗点儿好,我这种级别就别自持清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