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十三邀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十三邀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20 11:14: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十三邀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10篇

  《十三邀 第一季》是一部由许知远 / 罗振宇 / 俞飞鸿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一):十三邀之俞飞鸿

  最近对俞飞鸿特着迷,加上看到痛批许知远的文章,找来看了俞飞鸿这一期。

  感觉许知远谈不上猥琐,更像是一个对女神有太多期望、太多好奇的小男孩,一探究竟的心太强烈,或者太想在一个优秀的异性前证明自己,反而失了分寸。

  而在许知远对面的俞飞鸿,恰到好处地包容和缓解了作为一个男孩、而不是一位严谨的学者的许知远的孩子气。

  许知远一直在不停地赞美俞飞鸿的美,但我最喜欢许形容俞的一个词:秩序。有秩序,这是俞最吸引我的地方,这也许也是许最好奇俞的一个地方。不管是许对俞的人生经历、精神生活、感情生活的提问,甚至被观众痛批的许的一些调戏玩笑,都可以看出,许其实很想从细枝末节里打探出俞的一种失态和失衡,试图去看清俞身上的秩序感背后的失序。但遗憾的是,俞的反应只是从头到尾证明了她的秩序。

  俞是一个眼界非常广、对生命感触特别深的人,这种广和深已经超出了性别的范畴。但是许错就错在依然站在性别的出发点,不断从男女情感的角度去揣摩俞,这也许是商业化访谈节目迎合大众口味的必要,但也未免狭隘。

  俞不是一个极其聪明,极其有天赋的人,也算不上一个非常勤奋的人,但是俞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是一个对自我的感知、对生活的感知、对生命的感知都很恰当,或者说,知道怎么样能让自己活得很舒服的人。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宽容的人,因为宽容,所以坦然。

  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的问题的变化,欣赏的女性风格也在不断变化。从前爱清新的小姑娘,爱她们的活力和青春,现在越来越爱淡定从容的姑娘,青春易逝,又单薄又脆弱,只有生活是永恒的。也许是已经有了一些感触和俞相似,但是明白自己距离活得明白而坦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听俞说:我非常不喜欢自己二十几岁的时候,因为不知道怎么做主,不是说具体的事情上,而是精神状态上,不知道怎么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主人。听后有些释然,毕竟自己现在就在这样一个混沌的迷失的年纪里。

  希望有一天,我能有资本,也可以自信满当当地像俞那样说:现在没有什么违心的、不情愿的事去做,现在不情愿做的事,都可以不做了。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二):"叶准"

  许知远不是一个善于问问题的人,他可能只适合与文化圈内的人对谈,对谈的有趣也不在他问的是否恰当,只是文人之间的相知相熟使对谈流畅,能够摩擦出火花。

  我是一个佛山人,在看叶准一集时能够明显感觉到许知远没有做好功夫,问的问题一直按自己的逻辑走,以至于场面很尴尬,老先生说我不明白...

  叶问题材这几年拍的火热,不否认许知远开头对咏春热潮下定义是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包括归属感,自豪感,安全感...但咏春功夫不是虚的,它是一种斯文如流水的艺术。电影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这种功夫的力量与内涵不容小觑,当然反过来说,否则也不能衍生出那么多的文化产品。

  镜头下的叶准先生,在熙攘的人群中是个平凡朴素的老人,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被时代的洪流推着走的,谈到那个时代的情形,每一步都是无奈地选择。许知远这个节目把粤剧,香港老楼的四方天空,“逼仄的空间"反反复复地强调显得矫揉造作,这些元素有什么关系,生活如此无奈真实,为什么刻意渲染情怀氛围。

  咏春是我们精致的文化,但我们都过着平凡的人生,我们用人生不断传承美好,或主动或被动,但这两者之间并不能够捆绑在一起。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三):陈嘉映:虚伪下的真实

  实话说,每一期多多少少都有些触动,但陈老师这一期,真正有一刀劈开混沌的感觉。

  在陈嘉映面前许知远更像个谦卑讨教的学生,最后他问了一个问题:有太多的自我,这些自我妨碍我更好地理解世界,不喜欢这些自我。

  陈嘉映:我们真正信的是什么,我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有时候我们说我不喜欢或喜欢的时候,我在意或不在意的时候,都有可能不够真实。

  当时鲁迅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他就是要拷问出真实下面的虚伪,接着要拷问出虚伪下面的真实。

  其实认识到我们自己有点虚伪,还不是很难。但虚伪下面的真实,就是你真的是在要的是什么,你在意的是什么,这个挺难的。

  许知远问的问题和我自身很相似,我总以不断拷问出自身虚伪而自鸣得意,甚至从中获得某种诙谐讨巧的精神力量,似乎这样就能将自己遗世独立出来。然而在自以为是的高明背后,困惑,迷茫却从未消减。所以当陈嘉映说出:更难的是虚伪下面的真实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好像惴惴不安的身体终于踏在了朴素的地面,不再膨胀而飘忽,而更愿意踏实地前行。

  总体来说还是很喜欢十三邀这个节目,可能也同我自身的思想修养有限有关,至少我看到了许知远力图呈现出来的真诚的对话,而这种以真诚为基础的思想上的碰撞给我以很大启发。像这一期结束时陈嘉映说的:你真的好许知远,真愿意聊这些。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四):十三邀部分观后感

  三星半吧,十三期看了六期完整版,大家都挺真诚的。

  许知远有些问题挺精准的,但总觉得有一副端着的态度,而且会带偏见,就觉得90后都是傻逼,不关心国家大事,只爱娱乐明星,没有主见,不独立等等,行走的巨婴。特别是笑笑不说话的样子特别欠揍。第三期标题都让人懒得点开,对话二次元,你对话的是挑选出来的特定人,却代表一个群体。怎么会不产生偏见!

  对话导演方面较有深度。李安和冯小刚都挺累的,也比较真诚。冯小刚的意思是以后要拍有内涵的片子,想在电影艺术殿堂里占一席之地。嘲讽一些导演拍商业片,他却拍潘金莲的那股醋意挺有意思的。比较期待他拍出他的童年往事,以及画画时候的一些故事。没想到的是他是阴差阳错进的电影界!

  李安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他不可乐,基本属于看了预告片就不太想看正片的那种节奏。总是有一种很特别的腻,似乎藏着一点什么东西让人不太舒服。虽然自己挺喜欢听他说话,电影估计以后有时间再看吧。

  贾樟柯,在老男人的饭局上,墨镜一直都没摘,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从站台之后,他的故事就变了。三峡好人,天注定,山河故人,大多远离了生活。他同学说的挺好的,看小武就像在看录像带。看站台就像电影了。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科长会变成张艺谋,或许也不会吧!

  罗振宇,第一期就是他。记得罗辑思维刚开播的时候,我和同学说这节目不错,就是不知道他怎么结尾。当时我们觉得开场惊艳,特别好玩,但收尾就是不知道怎么收尾。好像就前几天,罗辑思维视频节目完结。已经好多期都没看了,还是去听了最后一期,基本从第二季之后质量就下滑许多,多的也是商业性质的泛读。他说以后不做视频,做短期音频,主推得到app。这个就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了!不过感觉现在这个社会也是音频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多。大家都在发声,那么这个时候选择或许比得到更为重要。毕竟这个时代大家努力都可以成为想成为的人。

  终于到了女人,姚晨,俞飞鸿。基本都是有些文艺的女人,应该再把汤唯请来!不过许知远和女生聊天基本都是尴尬沉默尴尬!而且基本都是情感问题,关于女人男人差异问题,关于女性周边新闻等等。

  最后,这个节目值得听,但未必值得看!毕竟许知远太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很期待请一请道长过来!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五):看《十三邀》的一点偏见

  应该算是一个尽可能诚实而滤去表演的访谈节目。 许知远,带有知识分子的清高、酸腐气息,从本科接触到他的文字以来,到现在,他给我的印象并没有太大变化,彷徨的困惑的质疑的解构的。 看了几集之后,我发现自己更倾向于喜欢白先勇先生、陈嘉映老师、李安导演这类人,可能是因为他们有深入执着的追寻,同时又不缺人品与操守,有一种踏实却又贵族气质的魅力。 同样的,我不喜欢罗振宇这样的人物。他在商业上的成功不可否认,但我自身排斥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功利性人物。我说这话并不是否定罗振宇本身,他有他自身的魅力,而且我也是欣赏的。只是无法喜欢上。从这个采访中,我个人感受到的他(或说接触到的有限信息让我认为他)是一个有商业头脑的商人,很聪明,但也自大自负,所以是一种他自称的老鼠式的聪明。这是我非常排斥的一种气息。我说不清为什么对于罗振宇这样的人会有本能的排斥,他让我联想到一个博士师兄,也是这样一个聪明善言但身上又透露着一种我无法信任的东西。是什么呢?大概是一种谄媚时代的圆滑?而这种圆滑让我本能地排斥,让我没办法付出我所有的信任。 姚晨那一集有点失望,许知远的偏见导致这个访谈变得和一般娱乐访谈并本质的差别,没问出什么特别深入的话题。对姚晨的深入是不够的,流于表面了。虽然后期又加入了许知远自己对姚晨的解读,但在我看来这个解读实在太许知远化,这是许知远的概念上的姚晨,而不是真实的姚晨。 节目有一句对节目的解说词叫:带着偏见看世界。定位倒是蛮清晰准确的。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局限,这是人的局限,避无可避的。所以我们说的话,我们做的事,我们坚持的理念,我们写的文字,都是自我的偏见。人追寻的意义在于不断突破小的局限(或说偏见)进入到更大的局限。所以就到了老子那儿,“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局限是无穷尽的,偏见也是避无可避的。 最近,很喜欢说避无可避,我大概是个很深的宿命论者。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六):我看 十三邀

  通过底色是悲凉的马东 打开了十三邀的传送门 然后选看了罗振宇 李安 张楚和姚晨 首先发现三观差异大的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是多么的尬聊 然后发现每个对话者都有自己一套有别于普罗大众的三观

  马东的悲凉底色 李安的温和慢 邻村年轻过的张大爷 只有姚晨让我觉得他复合我对这个时代的认识

  第一眼看到张大爷 老气且充斥着戾气的气质 瞬间悲从中来 然后张大爷带着许志远一路走回了家 聊的都是邻村老头的话题 夹杂着音乐话题

  完了发现其实我一直带着偏见聊天甚至是活着 但我还是不想改 所以带着偏见聊天同时不失魅力且有趣一直是我的一个追求~~~来自一个将近三十岁适龄男人的节目单(孤独如影随形)

  短评字数超了 就这样发了2333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七):独乐乐vs众乐乐

  花了两晚看完了《十三邀》俞飞鸿那期,整整五个多小时,竟然不觉得闷。心里猜测节目邀请俞飞鸿是由于许知远的私心:一是虽然作为脑残粉,但还是清醒认识到俞老师个人价值大于作品价值,作为中国当代演员代表的说服力并不是很大;二是许知远那种羞涩温柔的神情语气,明显就是对俞老师倾慕已久。不过意外的是看完节目最大的感慨竟然是,两人都意识到了这个时代的局限,俞老师更爱自己,选择了独乐乐,不迎合商业化但也不愤怒;许知远更爱人类,充满困惑,试图去揭示和改变。从姿态看,自然是俞老师令人羡慕,可是那些姿态没那么好看的人,难道不知道关起门来不问世事是对自己最好的嘛?只是他们选择了愤怒,选择了不优雅的姿态,大众不会欣赏羡慕他们,明白的人还会问一句“何苦”…虽然欣赏俞老师,但对许知远却有心疼的感觉。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八):理想与现实的交锋——许知远VS.罗振宇

  2001年,许知远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那年他24岁,书名取为《那些忧伤的年轻人》。15年过去了,许知远不再年轻,但依然很忧伤,为自己,更为这个焦虑的社会。除了单向街,我对许知远了解甚少,既不知道他是北大计算机系的高材生,也不了解他与《经济观察报》的渊源。当那个不修边幅、宅气中略带猥琐的男人出现在屏幕上时,我只知道无论从相貌还是内心,许知远都落后于这个时代很远。

  相比之下,罗振宇一贯的笑脸下暗藏的商人气质被衬托得淋漓尽致。刻意的寒暄,体贴地暖场,都是许知远做不来却自在其中的。许知远是傲慢的,文人穷酸式的傲慢。他热爱文字鄙视金钱,宁肯在回忆中孤独终老也不愿踏入时代的洪流。他嫉妒对面那个胖子的成功,却又瞧不起他身上沾染的铜臭味。生意是恶俗的,拿文化和知识做生意更是俗不可耐。许知远是那个年代的天之骄子,以前是,现在和以后也要是。于是,四十不惑的许知远依然保留着难得却又不合时宜的学生气。愤世嫉俗。顾影自怜。

  罗胖也是傲慢的,一览众生小的有钱人的傲慢。有礼节,识大体,脸上保持着熟悉的笑盈盈,脑袋里却思忖着怎么从对面那个人身上捞点银子。罗胖丝毫不掩饰内心的私欲和功利心,于他而言,小到商业,大到人生,都不过是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他追逐的是过程中的刺激和体验,绝不会傻到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普度众生。许知远和罗振宇的对话,更像是两个时代的交锋,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战。这不似普通的娱乐节目,巴不得闹出点动静来。看他二人的对话,心里是紧绷着的。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小情怀和大梦想,在他们的唇枪舌战中找寻未知的答案。我们想赢,却更怕输。

  我多少有些文人气质,因此虽然欣赏罗胖,心里却是站在许知远这一边的。我希望他用那些沉淀的历史压倒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但他却在慷慨激昂的罗胖面前,落寞地吞一口红酒,苦笑着败下阵来。他说的话是那么不接地气,那么跟不上时代。幸好对面坐的是罗胖,这个生意人知道怎样取悦观众和迎合顾客。既然你花钱邀我访谈,我就对得起你付的报酬。面对许知远那些有去无回的发问,罗胖完全可以用一句“我记不清了”敷衍了事。但他没有,反倒像长者传道于孩童那般娓娓道来。这场对话完全是被受访者控制的——节目好不好看无关乎你问些什么,而取决于我想说什么。

  罗胖在访谈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已经四十岁了,很多事再不做就来不及了。能这么说无疑是一种幸运,这意味着他成为了找到人生目标的少数人。因此他焦虑、他狂奔,生怕被时代遗弃。当许知远随性地在录节目和喝咖啡之间犹疑时,罗胖却在全年无休地逼迫自己录制公众号每日推送的60秒语音。所以罗胖红了,简书、公众号上的日更写手红了。所以那么多人一面声讨鸡汤文,一面笔耕不辍地曲意逢迎。

  知乎、豆瓣上的诟病愈多,罗辑思维偏偏越火。批判者可能是某个领域的精英,也可能是像许知远一样的愤青。可惜他们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小部分,他们代表不了大众,充其量只能代表自己。说得好听些,这些人的水平已经高于罗辑思维的目标人群,罗辑思维之于他们,大概就像百家讲坛之于历史系教授。但从社会角度来说,易中天、纪连海做出的贡献,远比那些埋在学问里的老学究大得多。以许知远为代表的理想主义者,一边站在象牙塔上洋洋自得,一边望着山脚下的人群怒其不争。而罗胖却一边奋力地往上爬,一边将塔里的奇珍异宝掏出来往下扔。他得罪了塔里的人,想必不会有好下场。但罗胖既然有这胆识,就必定知道山下那片黑压压的人群,能在他掉下来时稳稳地托他一把。

  许知远笃定地知道自己是对的,也为庸众感到可悲和哀婉。2010年,他用《庸众的胜利》一文批判韩寒的浅薄和民众的愚昧,期望用自己的公知身份去撼动些什么。他也曾试图站在塔顶把普罗众生拉上去,却从未想过像罗胖那般放低身段地“上学下渐”。许知远始终浸淫在那个“精英为王”的时代,知识决不能唾手可得,非要高高在上才能对得起精英的身份。他渴望看到社会整体里程碑式的提升,这种完美主义的想法并非不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应该是有这种目标的,但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罗胖则在全社会的躁动中,敏锐地洞悉着大众的虚荣心理,通过“罗辑思维”让那些懒得读书的人拥有了炫耀的资本。他在大多数人眼里还是渊博的,但他宁愿把自己放得很低。他自诩为书童,既甘心做知识的搬运工,也愿意成为逗引你入门的小丑。他巧妙地利用知识的不对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华丽变身为一个镜头前的信息中介。对于个人而言,他赚到了无知者的钱。对于社会来说,他拉动了知识的消费。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他无疑都是成功的。

  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社会的贫富差距被迅速拉大,我们一边顾影自怜,一边亦步亦趋地奋力追赶。罗胖乘着泰坦尼克号跳入了时代的洪流,难道那些声讨他的人,心中就不曾闪过一丝妒忌?罗胖很感谢他在《对话》栏目当制片人的经历,用他的话说是为他打开了上帝之眼。他的眼界宽了,格局大了,那些叽叽歪歪哼唱挽歌的人,已经小到他看不见了。

  许知远在正式对话前,访谈了“罗辑思维”的工作人员。他讶异而不解地听那些九零后聊《奇葩说》和《偶滴个神啊》,终于还是狂妄不羁地用手机放了一首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之歌》。他就那么格格不入地存在于那群摆弄手机的年轻人当中,孤独得让人心酸。前段时间《百鸟朝凤》制片人下跪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一个时代仿佛又要翻篇了。是不是有些珍贵的东西只适合怀念,许知远不知道,罗振宇知道。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九):群体情绪的消费时代

  《调戏俞飞鸿、讥讽马东、满口‘性、爱、潜规则’,许知远这代老男人们究竟有多可悲》,这是最近刷朋友圈的时候刷出的一篇文章,转发那哥们调侃的附上评论说:若是许知远长得帅一些,也许就会有另一番的评论。

  我对许的认知大概也只是集中在他曾经写过的一两本书:《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纳斯达克的一代》,以及几年前他去一席做的一个演讲。相比较书的印象,当时在一席的演讲反而是更让我感觉印象深刻,因为他的文集我其实是没有看过的,但是一段不到30分钟的演讲视频还是有耐心看完的。印象很深的是当时他一出场,左手抱着右手的肘关节呈现一种防卫的姿态,这是一个人在面对一个充满潜在不确定的环境所作出的本能的防卫反应,并且在演讲过程之初可以明显的看出许的状态是相对紧张的,紧张到说话的时候甚至有一些结巴,而他当时的演讲也相对有意思,是没有任何提前准备的演讲稿的演讲,谈论的话题也都相对比较大,什么这个时代,我们这代人,你们这代人,大概的印象也只是老气横秋和有一丝丝的反感,毕竟我确实相当讨厌被人贴上“我们这一代人”这种标签的。但是前文提到那篇文章里所描述的许知远,却似乎是一个气量狭隘,眼界窄小,形象猥琐的中年大叔。前后巨大的认知落差所造成的好奇心的驱使,让我上网找到了许知远最近做的那档谈话节目《十三邀》。

  我从第一季他与 罗振宇开始聊看起,看了5、6集后发现对话俞飞鸿的是第八期,对话马东的那期都到第二季了。于是就跳去看那备受争论的几集,结果看完却发现,认知依旧跟朋友圈文章有着巨大的差异。回过头来再看这篇文章才发现,这文章是首先预设了立场,而后偷换了上下文语境后,截取节目中的各种片段作为证据,试图构建出一张人格高尚的受访者和形象酸腐卑微的访问者的对比形象图,即由赞美高尚者更高尚来对比出卑微者更卑微,从而实现了论证作者预设的立场的目的。讲道理,这种为了论证而论证的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方式,我因为思维的惯性原因,是带着天然本能的排斥的,所以已经有好多年没看这种路子的文章了。上一次看这种思路的文章或是节目大约是在看逻辑思维?排斥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学过初中数学的人都应该知道,任何一个定理、推论本身都是由三部分构成,第一、定理的假设,第二、定理的适用范围,第三、定理的结论。当我们需要引用某个定理的时候是需要考虑前两个部分同时都满足条件的前提下,才能使用定理的结论的,并且你中学时候的数学证明题中大部分的错误来源其实都源于对于第一和第二点的忽略。写文章亦如此,一个片段和故事失去了上下文语境之后,作者粗暴的将这个片段拽出来生硬的论证当前文章的观点是极其可笑和经不起推敲的。若是文章的例证是那种随口胡诌的我有一个朋友系列,那么我觉着除了当睡前故事会看外,我也实在难以找到任何价值点。而若是这种文章中还带着自己文章论点的言之凿凿,我觉得,任何一个有逻辑思考习惯的人都难以对这种文章感兴趣吧。

  举个例子吧,比如文章开头列举的马东的例子将许和马在谈话之中的状态,形容成了双方对对方都充满了敌视和不满,但你看完就会发现,其实马东是认同许,不然最后也不会说出:“其实本质上,我们是同一类人,只是你的底色愤怒,我的底色是悲凉。”这种话,而许还反驳马说:“不是的,我的底色其实是肤浅的乐观,不然也不会对这些我认为不正确的感到愤怒” 。

  再看文章后面说的,许对俞的问题全都是来自于性别角色的问题,从而反应出了这帮老男人的直男癌的毒中的有多深,而我们高高在上的女神呢?自然是什么龌龊的问题都能相对端庄、淡然、得体的回答。这同样是个巨大的解读扭曲。

  俞与许之前的对话是一种怎样性质的对话呢?从后面对话的只言片语中其实能看出40多岁的俞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今天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不惑之年应有的平衡感。所以她才会说:“对这些年没有碰到更适合自己的角色或导演而感到遗憾或是憧憬。”因为也曾折腾过,所以大约知道了自己所能迸发的能量有多少,对这辈子自己能有的期望似乎也看到了尽头。她是这样一种平衡感中的淡然。而许呢?他在这场对话中所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了,坐在他对面的这个女性应该是她内心曾经的女神吧,但后来却开始出演他认识里面没什么内涵的《小丈夫》这样的电视剧来。看到曾经的女神掉落凡间,坦然的出演这些浅薄低俗的角色后的不理解才是许访谈俞的内在驱动力吧。看明白这个基调后就会明白为什么许见到俞的时候说自己很紧张,像大学时候在女生宿舍楼下等女生下楼的男生。情不自禁的赞叹她很美,想一探她的情史经历,弄清楚她身上的分寸和平衡感的来源,人生经历中的很多选择的基调,为什么后来花10年拍完爱有来生这样的片子遭到市场的反映不太好后不再对角色和导演有所期待。以及为什么邀请俞看她早年颇有灵气的《喜福会》。这个访谈的基调基本上是针对代表主持人理想破灭的现实化身的一次追根溯源,并试图找到问题答案的聊天。文章的作者有目的的将许的形象打造成一个,令人都觉得恶心的刻板的老直男癌,将俞的形象打造成一个,知性、淡然、从容、独立的女神,使得双方的对话变成了刻板老男人对女神的一次曲解。激化的戏剧矛盾使得可恨者愈加可恨,可爱者愈加可爱,从而引导出了读者对于许的恨,而对于俞的欣赏的情绪。一篇文章一旦让人陷入某种群体的情绪中,100w+的朋友圈文章便诞生了。

  “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有智商和思考能力的,但是一旦他进入一个群体中,所有的思考便都会与群体的思考保持一致,而群体是无法思考只能理解情绪的“。这句话几乎可以解释为大多数朋友圈100w+文章的来源,不论是鸡汤也好,站队撕逼文也罢,行文的主要逻辑不过是在调动某一个目标群体的集体情绪点,从而达到获取群体的认同,达成100w+阅读量的目的,不过如此罢了。

  信息爆炸的年代,注意力注定是稀缺品,所以为了博眼球,写文章的人会使出各种杀马特的手段勾引读者:耸人听闻的标题,义愤填膺的语气,冷嘲热讽的抱大腿,不一而足 。所要达到的唯一目的不过是将你的注意力和情绪长久的引导过去,最后再将其贩卖给各种广告商,从而实现商业上的变现,而事情本身的真善美,又有谁在意呢,毕竟真善美确实不如浓烈的情绪能卖的好价钱。

  《十三邀 第一季》观后感(十):精明的生意人——罗振宇的商业人生

  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打开罗振宇非功利读书的世界。在中国读书都是功利目的,为未来积攒粮食,教育从小城镇突围的途径。

  人会一直骂自己的大学、时代,但是自己的营养和口味都是在此滋养的,但他是一生中要逃离的关系。

  罗振宇:只要你离开这个鬼地方上大学,母子不见面都行。

  入学时大家都差不多,毕业时社会关系的不对平等就显现出来。罗振宇大学毕业后准备随人群走。

  罗振宇:考研是年青人缓冲的三年,华科大毕业之后考入中国传媒大学,进入中央电视台。

  所有理想主义的东西在那个年代都是孔雀的尾巴,是为了青春期开屏用的东西,不意味着你有情怀。

  罗振宇:北大人无法理解一个三线城市出身,在地方院校读书,只为自己家族能够在经济上获得积蓄的人的感受。

  康德的照亮:看闲书的自卑,视野的自傲,但与生活没什么关系,而是唯一能举起的尾巴。

  中国传媒大学充满了职业精神,是最喜欢的学校,虽然不读书不学无术,但有职业标准,祖师爷的门墙。

  北师大的学术严谨鄙视罗振宇等中国传媒大学出身,令人绝望地穷,睡沙发、蟑螂进耳朵。

  罗振宇:穷人只能死磕自己,年青人做最好的自己,巴结差事。我们受过高等教育,所以知道那个机灵劲该使在哪儿,绝对不会平均用力,绝对会做一件让所有人都看到的事,一定有人欣赏你出人头地。

  时代:计算机将时代切割成两半,会打字和不会打字,年青人和老人不一样。

  在财务自由之前想什么都没有用,买一处房之前什么都不要想,财务自由是确立人生价值的第一站。

  在央视也可能很穷,但获得上帝之眼,代圣人立言,央视关注国家宏观问题,家国天下,大国崛起的视野的超越视角。(2004-2007年)

  30岁前后,人生的自觉性出来,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对话》关注国家的全球化,思想潮流开放。

  任何艰难的对话都可以通过戏剧结构变成愉快聊天。采访时不会直接问对方怎么想,假设出现一个情况,你会处某个局面会怎么做,任何人之间的对话局面可以打开,任何人的对话没有那么困难,利益博弈很多时候不是双输。

  离开央视:《对话》栏目的影响无力,反馈回不来,必须跳起来做一些出格的事。考中国传媒大学读博士对田园的校园生活的向往。

  走不通遇到困难可以走别的路,将来总有机会将其解释为进步。

  电视台从节目转到人身上,电视不再是集体的艺术,行业的价值不在组织而是个人身上。

  勇气就是运气,在当时情境下不得不作出的选择。所谓的战略就是事后总结出来的好运气,所谓的勇气就是事后总结出来的不得不。

  技术进步对个人赋能,不涉及视觉形式,,跑步听的时间,50分钟。

  时代气氛情绪的变化感知很清晰,个人自由不断扩大,选择多元,没有哪条路一定最好,个人被不断赋能。2013年之前创业都是无意识或被动所迫……

  对人的绝对价值、尊重、崇拜的确信,所有价格只要是自由博弈定价都是合理的,网红成为商业的入口,个人能量越来越大被基础设施赋能,组织和集体对人的约束力是越来越低,互联网时代清晰化。

  《逻辑思维》的方法论跟别人都不同,高看人的价值和成长,妖气冲天。

  只要能正常生活的人都是健康的,焦虑是正常的,人生活在不舒适区,

  生意人需要给市场确定感。喜欢和尊重是不同的,尊重就是不喜欢你也要公开站起来反驳,想让市场尊重你,就必须做市场尊重的事情,就是极其严苛的对待自己。工匠精神都是公开自虐,对个人生命的心理能量的攫取和挤压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程度。

  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傻子过来骂你。人不会骂一个比他水平低的人,猛兽必须承受蚊虫的叮咬。罗振宇创业四十岁,此后的日子比此前少,最大区别是对时间感知力不同,四十岁之后过一天少一天,百年之后一直安眠,不能容忍现在浪费时间。紧密安排时间的目,忙碌是为生命有意义。商业没有终极。前半生是目的性人生,都有阶段目标,创业的层次是无穷的,永远都有更多更大层次。一旦解决财务自由之后,自我提升变得特别重要。自我提升没有进度条,创业是有进度条的,商业世界时巨大的游戏机,作对了一定涨血,将内心修炼变成一个可量化的对外修炼。

  组建公司、融资是创业的大转化的标志,要从现象级的颗粒性的东西大爆炸成新的东西,可能爆米花也可能粉身碎骨,不犯懒,不犯倔,不犯混(理想主义的假设)。

  罗振宇做鼠目寸光的现实主义者,不要构筑宏大计划。这代人第一次有机会由近及远的构筑自己的生活,没有情怀,不想改造世界,只要做的东西对得起顾客和良心就好,变成最好的自己就好,他人的生活对自己没有意义。要承认小我,老实一点,从身边做起,改造身边的世界。自制能力,管好自我是人类思想最真珍贵的一极

  罗振宇对英美保守主义的欣赏,多一个生意人就多一份对自己身边、周边协作关系负责的健康力量。布江大道理,奋斗,对得起自己和家庭。不是空泛地跳到一个理想主义的高度,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可能是罗振宇这一代人的逆反,恰恰觉得那个东西是一个败坏的东西。

  空泛地为一个集体目标活着的人实际没有自由,而自由就是赋予个人为自我负责的能力。

  罗振宇取得巨大影响力的原因是走狗屎运。这一代人的对话只能与国家与时代,而非天地;中国历代文化的大师都是高雅文化的阐释者。罗振宇屁都不是,有读书技巧,读书组织,帮人省时间,智力视野中上是一个合格的服务者,要腊肉、面向老百姓提供真诚服务、不自已为尊,自我放逐,这就是圣贤人格的边界条件。

  1.罗振宇讲的一丝一毫都不是创见,以自己的传播方式使百姓对接深厚的思想传统,弥补了这个缺失的思想断层,不是西学东渐,而是上学下渐。

  2.人类文化整体进入一个口述时期。读书是面对面的社交无法达成的介质传递形式,文字的表现力是有限的,读书的本质是社交。互联网形式是可以通过新的形式使人对接知识传统,恢复部落文化。

  不关注外界评价。巫师与邪教必须组织或者煽动,控制这两个欲望没有大问题。罗振宇是社交恐惧症,不组织、不号召。不用粉丝而是用称呼,公司不做公益和慈善。

  罗振宇最忌讳别人说他蠢笨。

  知识的过分实用化和速成?1.只是本来就是当时实用,所有今天看来高贵的东西在其诞生的时候肯定是鄙俗和实用的。2,人类知识系统本身是彼此叠加,重新阐释甚至是附会产生的知识。所有知识都是协作和迭代中产生的,可以容忍错失,在协作中拉马克进化。3.有纯粹的知识,逻辑思维讲的不是实用知识,而是趣味化知识,赞叹知识的魅力,将大家吸引进入知识本身。不可能有人进入知识系统将其搞错。知识分子做的就是根据那个时代的标准和功利进行阐发,对其十分自豪。

  对这一代人来说,正确和错误变得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知识探求的边界,抵达到什么样的新边疆。知识越少越小时,正确率越高,越大则错误错误率越高。这个时代已经谈不上谁正确谁错误,一切知识都进入一种猜想式状态。当下罗振宇喜欢阅读新潮的对未来猜想的东西,因为其提供了大量的不确定性,这些知识不能说对却帮你你升维,《人类简史》认知是人之间的唯一壁垒。原来大量的城市、学历、血统官职等壁垒消失了……维度的差异就像大人与小孩一样无法交流沟通,哀婉的绝望,提升自己的关键在提升认知。思考人类趋势最牛的人的猜想,对未来学系统很感兴趣。

  快速变革的时代可能什么都是错的,但什么时候错变得更重要,理解趋势变成生命中首要的问题,必须为大革命的变革做好准备。

  当保守主义者在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没必要,看到新鲜东西先拥抱再说,有毒相信自己有办法解毒。每个时代都会有保守主义者,让他们去追求稳定这个社会,罗振宇个人想要过得更好就不能当保守主义者,这是时代难题:趋势认知与自我行为之间会出现奇怪夹角与分裂。我觉得保守主义者特别有价值,但我自己不能当一个保守主义者。

  商业趋势和把握具体的商业机会是两个层次的事情。有钱不挣不是傻吗?

  整个社会进步的方式是以死人的方式实现的,觉得信息负载过重的这一代人你会死的,死了就没有这种抱怨,这种叽叽喳喳就结束了,新生一代从小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不会有这种抱怨。

  我不会陪着你们去唱挽歌,虽然我完全理解你们在讲什么,甚至我自己也能感觉得到,但我一定要去跟00后去玩手机,而不是跟你们一起去唱挽歌,因为二十年后发生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要退出历史舞台。我也不会被挽歌的美所吸引,我没有时间去欣赏,我只剩四十年了,我四十年时间花来欣赏挽歌吗?

  如果我明天死了有什么特别后悔的,我想我可能会特别舍不得电影,,远远没有电影所能展示的深不见底的空间和瑰奇的想象力。时间焦虑感,狂奔。休息一天的话,就意味着人生可能达到的高点,因为迟一天就可能达不到,一旦达到就再也没有机会。

  当代人上升的空间是无穷的,就像佛教徒自己内心的修行一直往上攀爬。

  互联网和读书就是足不出户,提高效率获取知识。效率妨碍认知是因为认知能力不够。

  彼此无法证伪,只能听信自己的判断。闭关有助修行,刚猛也是一路,只能说自己的根性来选择,无法容忍自己的脑子是空的,要根据自己禀赋和根性走,勇猛精进。

  罗振宇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而是一个自我达尔文主义者,不断修行精进,拉马克习得性进化。年青人。

  不理解不意味着没价值。在这个时代替别人操心是一件特别无奈的事,因为你连那个价值尺度都找不着哦,极端价值多元主义。

  时代多元碎片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技术可以让好观念传播的想打是错误的,每个人都处于信息茧房状态。我们的价值可能在于路安全打死老师傅,使尽力气打破一些茧房,在信息大厅当小丑,吸引人去关注一些东西。打破信息茧房,许知远和罗振宇的角色和作用是一样的。

  知识生产转化成商业产品的链条,关键是功能性。过去知识是权力,现在是做服务,和餐馆端盘子、捏指甲的没有区别,都是服务业的新分工,不是任何人赋权。教授是国家养,知识服务商是市场养,经济分工就必须琢磨市场,社会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知识分子以一个服务者的姿态进入市场,直接销售自己的知识应该是一个潮流。困难在于文人觉得收费丢人,不是阅读得多的人影响大,而是收费比免费影响大身价高。

  跑反。谁也别管谁,先救自己,救别人没有能力,世界不是个人可以改变的。世界太碎片多元化,亚文化群体产生而没有中心群体去中心化社会,罗振宇不认为谁有能力去管这个世界。没有对不起别人伤害别人,所以也不会有伦理上的内疚。罗振宇爱父母、妻子、同事,作为商人爱用户、金客、恩主,对投资人、用户负责,伦理的最大边界,不关心看不清面目的陌生人。

  解构自己内心的情感去适应组织和商业化得需求,因为这个时代不允许你去体察那么深的情感,因为情感实际是对世界分崩离析的依依不舍。任何情感本质都是在对世界分化过程当中产生的一种东西。现在我们必须适应世界的分化,强烈的情感会阻碍人适应这个世界。情感很好,能够增加人的无穷深度,给人享福感,但现在必须逆风跑。

  罗振宇对中国经济乐观是因为中国的人口规模,美国的创新不得不依靠中国市场,借助这种优势中国可以侵蚀产业链上游,在社会稳定前提下未来二十年对中国经济可以看好。

  当兔子而不是骆驼,鼠目寸光。过往不恋,未来不赢,当下不杂,做好当下。这个时代洞见越来越没有力量,因为你没有办法洞见未来。势能就是提高自己的可合作度。

  确信自己当下在做的事是对的。当下世界越来越没有真理和是非多错,而你确信的事距离成功就越近。

  罗胖的最大贡献是帮一代生意人确立道德自信,做生意挣钱不管他人是最有尊严的生活。自己养活自己对身边的人负责是最高的荣誉。中国的生意人实际是缺乏此种道德自信的,交易的达成是因为平等、尊重。

  很可怜那些唱挽歌的人,在挽歌中获得快乐,美女羡慕的眼光,出版商对文字的围追堵截和热捧,都是被环境驯化的,因为他产生甜头,陷入某种协作的社会关系,所以不得不咬牙坚持。人是环境的产物,对人的世界观影响很大;人的自由选择在技术时代的可能性。

  自我矛盾是一等智慧,人是量子计算机,道德自洽和逻辑自洽已经做不到,人本身就是如此。

  英美保守主义思想,乌托邦号破灭的影响。每个人都是细胞,癌细胞还是正常细胞自己没有能力判断,假装设计人类美好社会全是悲剧收场。

  我改变不了你,也请你不要干涉我。打开传统提供服务,。

  电影是另一个维度的想象力的震撼,对生命的终局想得太多,向死而生的意识特别强烈。时间来不及了大家都只能顾自己。人应该透支未来,在此刻确定未来的位置,为将来下一次的爆发积蓄力量。

  当强奸不可避免,就只能学会去享受。过去是做塔,今天只能做蜡,不断变化。没办法,只能这样。

  DON’T JUDGE ME.

  乌合之众用中心化的传媒去组织个体形成聚集产生狂暴的力量,但是当下传媒和群体已经去中心化,陌生表面化的粗暴,但在生活中组织力下降,都是吃瓜群众心态。

  罗振宇:心中设定,一切新的东西都是好的,拍年青人的马屁是自我祈祷救赎。前喻时代VS后喻时代,用自由意志享受时代的能力,不能看不起年青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