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追击》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追击》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4-04 20: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追击》观后感精选10篇

  《追击》是一部由保罗·名士执导,露丝·布莱德利 / 布莱丹·格里森 / 巴里·沃德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击》观后感(一):神转折之歌曲

  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开着车

  不论你带我去哪里

  无论我们能去哪里

  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在你身边我才觉得安全

  我们要去一个他们找不到的地方

  阳光融化在天空

  带我远走

  我不在乎在哪里

  只有我们在一起

  永远

  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开着车

  你能带我走多远

  我们就去那最远的地方

  带我远走

  我不在乎在哪里

  只有我们永远在一起

  永远 永远

  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首歌。

  有谁知道歌名吗?

  跪着也要谢谢你。

  《追击》观后感(二):不仅关乎追踪,更有对人性的救赎

  从《水浇园丁》到基顿的追逐场面,似乎已说明“追击(逐)”在世界电影史上已成为经典命题。而在当下的电影语境之中,追逐嬉戏更是一个颇有意味的图景,通过追逐嬉戏,剥掉意义之壳,更能显露精神荒漠。将于近日上映的《追击》正是紧扣“追击”两字,通过角色们的行为、动作,让观众体验了一场惊险刺激,但充满人性救赎的末路狂奔之旅。

  影片《追击》创作者传说《追捕迪尔姆德与格萝妮娅》为灵感,为观众创作出了一部另类的黑帮电影,讲述了一位崇尚自由真爱的黑帮老大之女,因不甘成为父亲帮派联姻的牺牲品,而展开了一系列周密而又疯狂的逃亡计划。追击正是围绕着格萝妮娅的逃亡展开,她原被父亲安排进入娱乐圈明星无奈星路失败,影片开头就将镜头对准了她那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无奈更糟的是,父亲为了寻求祥和,避免黑帮相争,将她许配给了黑帮老对头菲奥纳。因而,格萝妮娅极度渴望自由。从故事的内核来看,与其说是黑帮追击格萝妮娅,不如说是格萝妮娅追逐自由与真爱。从另一层面看,追逐的对象就是“恨”的对象,影片最终是将追逐的和被追逐的意义抽空,追逐变成了现代社会的一幕幕荒诞图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当片尾再次回到父女二人对话时,仿佛暗示着观众新一轮追逐将要再次开始,也与片头的父女对话场景形成了强烈的互文关系

  创作者将影片大部分的叙事空间置于那浓郁茂密的森林之中,森林的神秘感吸引着两位主角,森林具备了某种宗教意味。正如影片中的一句台词,“去过森林的人才男人”,森林对于格萝妮娅来说似乎更具有性别意味,她在这一特定空间挑战男性权威特别是要挟着Diarmuid逃离到这森林深海之中,当然也干尽了一切坏事。在这一历程中,格萝妮娅完成了自我身份的指认,“森林”这种神秘的空间意味着自由,正如他对Diarmuid说的那样,“终于找到了自由的味道”。加之,“森林”这一特定空间,更加剧了人物关系的扑朔迷离感,不同帮派、父女、格萝妮娅与Diarmuid都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纷繁复杂的情感纠葛为黑帮片注入了另类的叙事内核。

  黑帮片片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在电影史上有着悠久发展历史。《追击》中就吸取了好莱坞黑帮片经典的叙事模式同时还将多线并置的叙事技巧融入其中,主要围绕格萝妮娅与Diarmuid的冒险经历展开叙事,在跌宕起伏剧情中融入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生死逃亡的追车大战枪林弹雨的室内搏击、赤手空拳的近身肉搏......追车、枪战、肉搏、拔枪、上膛、射击等一系列镜头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几次大规模的动作场面各个不同,令人大饱眼福。影片中展现的菲奥纳帮派与Diarmuid等等大战主要通过快、慢镜头间的自由衔接呈现出来,持续了近十分钟的动作场面,并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每当Diarmuid以为自己成功地甩掉菲奥纳帮派小马仔的时候,电影的叙事节奏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慢;,可每一次奥纳帮派小马仔总会再次出现。这些随处可见暴力元素交织在一起,完美呈现了后现代影片的叙事风格,刺激着影迷的观影热情

  《追击》或许为观众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意思问题:一个不要命女人与一个蝼蚁贪生的男性相遇会有什么故事发生?他们的末路狂奔又会怎样?是重生还是毁灭?一系列不幸让两位主角走上了亡命之徒,在那神秘森林的逃亡之路上,出自于对父权话语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他们这对“雌雄大盗”做出了很多“壮举”——杀人、抢劫、绑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自己隐藏的人生目标性格侧面。因而,可以这样说,《追击》不仅关乎追踪,更有对人性的救赎。

  《追击》观后感(三):《追击》:黑帮电影中的爱情童话

  黑帮片在类型电影的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随着电影媒介的变化商业需求点的更迭,现代黑帮片早已不再是善与恶二元对立的异托邦世界,充满宿命感的人物命运和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被整合进了新的叙事规则里,像霍华德·霍克斯、梅尔维尔、杜琪峰等执着于塑造个人英雄神话破灭和社会现实讽刺的硬核黑帮片被一种更为激情更为感性复合黑帮片所代替,即将登陆国内大银幕的《追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追击》的故事开始于一次令人诧异的逃婚。格萝妮娅在父亲的安排下和德丹宁的黑帮头目费昂订了婚,在婚礼的当天晚上,格萝妮娅趁费昂酒醉熟睡,用手枪威胁费昂的手下迪尔米德带她逃出城外。在一波三折的追逐和逃亡中,格萝妮娅向迪尔米德表明心意,她早已喜欢上了和他身份悬殊的保镖。

  影片的英文名“Pursuit”在此有了双关的意味,一方面是黑帮老大对逃婚女人格萝妮娅的追逐,另一方面则是格萝妮娅和迪尔米德爱情游戏。前者是传统黑帮片的剧情设定,后者则增添了很多罗曼蒂克的氛围,在逐命天涯中开出的爱之花,总要比日常生活中卿卿我我要更加刻骨铭心

  《追击》中的黑帮反派费昂乍一看是《杀手莱昂》里走出来的冷酷大叔,他和格萝妮娅短暂恋爱外人看来也有几分忘年之恋的味道。格萝妮娅的反叛姿态和萝莉短发倒也和娜塔丽·波特曼的造型一致。当观众以为《追击》的故事线即将和吕克·贝松的世界观相重合时,编导者来了一个360度的反转,格萝妮娅逃婚了。导演演员形象的塑造上为观众设置了障碍,观众也在误识当中开始了这趟叙事体验。

  格萝妮娅和迪尔米德的逃亡可以看作是《邦妮和克莱德》全新版本演绎,只不过《追击》多了一层黑帮片的叙事惯例,但他们同样是“亡命鸳鸯”,爱情被奉为唯一价值。他们在费昂的死对头沙尔邦的帮助下获得了新的身份,在地中海的沙滩上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迪尔米德从之前只有现在没有未来的杀手变成了一个籍籍无名的修车工,格萝妮娅也从一个“公主”变成了酒店服务员

  他们混迹在人海里,享受着无名带来的幸福,没有人关心他们来自哪里,将要去往何方。他们可以在周末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洋,可以轻松的聊着八卦规划未来的生活,这是日常的魅力

  但是一个人一旦踏上逃亡的路,他将永远逃亡。格萝妮娅和迪尔米德的平静生活将被再次拉进泥淖。一个目击者的出现是过去生活的遗迹,她时刻提醒着以为能忘却昨天的人千万不要抱以幻想,可怖的现实永远在下一秒。当然,影片最大的反转还等着观众去亲身体验。

  格萝妮娅、迪尔米德和费昂的三角恋关系在爱尔兰的神话传统里能找到原型,年轻男子,年轻女子与该女子的年长的追求者之间的三角关系是爱尔兰神话中永恒主题,《追击》的故事也是从爱尔兰传说《追捕迪尔姆德与格萝妮娅》中变化而来,只不过在黑帮片的叙事惯例里,格萝妮娅、迪尔米德和费昂三人形成了特殊的人物张力。爱情的选择永远代表着感性,冲突,和对自我身份的认同需求。格萝妮娅逃出费昂的婚礼,选择和无权无势路人甲迪尔米德在一起是大众文化人人喜爱的爱情童话,它是疲惫生活的调节器,也在你觉得可能不会再爱的时候,再度燃起对于心跳的渴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