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由广场》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自由广场》影评精选10篇

2018-04-12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由广场》影评精选10篇

  《自由广场》是一部由鲁本·奥斯特伦德执导,克拉斯·邦 / 伊丽莎白·莫斯 / 多米尼克·威斯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由广场》影评(一):饮冰十年难凉热血

  好像没法打分,没看懂这个电影,后半部分快进。这讲的就是如今的生活,在路上,我不信任别人,别人也不信任我,偶尔有那么一两次的信任。东西丢失,在丢失的地方发传单是最笨也可能是最有效的找回办法,但如果不用这种笨方法东西可能就更找不回来了。对于营销宣传广告,用低俗劣质的内容引发争议,不用这种低级手段,确实没法受到社会关注,但确实很劣质。现实中的我会置之不理,但却不能让劣质广告知道自己很烂,反而他们受到争议认为自己很成功发生关系,去当面质问,很尴尬,似乎也没太多意义工作中的事情,明明是错的,方向不对的,还是有人不去指出来,不愿做与别人不一样的发声,反而像我这样横冲直撞最后得到来自领导的质问和怀疑。就让我“死”在自己的横冲直撞里,永远不要成为你(我领导)以为的在结婚家庭的裹挟之下要顾忌很多东西,顾忌到连自己的立场态度都要改变,你以为的是因为你做不到所以你认为我以后也做不到。饮冰十年难凉热血,送给我自己。

  《自由广场》影评(二):每个人都是一座城。

  方形确实是一部杰作,现代社会中人与人最缺失的就是信任。

  影片从一开始便从这一母题出发,面对濒临死亡的人,一个女人在一旁询问路人:“你是否会帮助她。”但无人理睬,人们匆匆而过,拒绝眼神手势透露着不信任与冷漠。随后有女人大呼救命,虽引来多数人的躇足,但只是减缓了行走的步伐,却没有停止。人们都怕自己受到伤害,虽然男主最后站出来了,也是被人半推半就果不其然,接下来的情节再次强化母题,探讨了人与人信任感缺失的一个原因或一种可能。在帮助呼喊“救命”女人的过程中,男主的手机钱包被偷,这是一个圈套,利用人同情心的圈套。

  男主克里斯蒂安的一夜情那场戏更是淋漓尽致的展现了现代都市人心活动行为普遍范式,热情似火后克里斯蒂安不愿把用过避孕套交给想帮他扔掉的安娜,就算是安娜把垃圾桶拿到了他的面前,他反而更加不确信安娜的用意,这种人与人信任感的严重缺失,让安娜有些受不了。更让安娜无法忍受的是克里斯蒂安遮掩自己的情绪,不愿承认自己的真实感受,克里斯蒂安表现出不想把任何东西交给安娜(除了自己另外的人)的行为,包括自己的真实情绪与想法。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保护色,这源自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那么造成这种不信任感还有什么原因呢,影片接下来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那就是现在的人变的越来越复杂了。安娜再次来到克里斯蒂安的艺术馆,并追问是否还记得那一夜我们之间发生过什么。克里斯蒂安有些不知所措努力让自己镇定并维持自己的良好形象言语上则规避主要内容和其所认为的敏感话题事件,挑无关紧要的说。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表露出自己的情绪与看法,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安娜不断追问“然后呢”,克里斯蒂安无奈终于说出了“我们做爱了”。随即反问“你为什么自己不直接说出来,却让我说”。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等待对方说,然后自己揣摩对方用意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出更好的、体面的、合乎自己和对方心意话语,人心的复杂同样使人们失去了信任感与真挚情感。在这之后安娜表露出自己对克里斯蒂安的好感,在得知克里斯蒂安对自己和对那夜情的看法以后,虽然算是一股清流,但不免也先使用套路,先探寻其意再表露其意。这也不能怪安娜,克里斯蒂安从未给过她信任感,这也是正常的,这也解释了人们为何要穿上一层保护色,好让自己不会很受伤。

  克里斯蒂安对于找回手机很兴奋,但随即而来的信件却让他陷入烦恼。第一个家庭愤怒的表示对于这种污蔑行为,我会让你好看!紧接着又接到了快递,克里斯蒂安让下属去拿,碰到了深受其害小男孩,因为这封信他的父母不在信任他了,他不再能像以前一样出去踢足球玩耍了。这个桥段是很有趣的,但同样也十分让人堪忧,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已影响到了家庭,通过这个信件事件我们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感是如此的脆弱,我可以想象出小男孩在奋力辩解说“我真的没有偷东西”和父母不相信时愤怒咆哮的样子,这种社会现象确实让人伤感

  影片也探讨了社会阶层不同所产生的不信任感,这些是由价值观、生活水平教育程度等等的不同所导致的。信任与关爱成了一种人人都知道但不会去做的口号。克里斯蒂安在给小男孩视频留言道歉时所说阐释了社会问题所在,确实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但可喜的是至少已经有人认识到问题并试图改变,克里斯蒂安打败了自己的自私亲自去给小男孩道歉,虽然无果,却留下反思忏悔

  每个人都是一座城,默默的防守,自私的攻击宴会那场戏非常有趣,节奏把控的让人窒息。在现实中,撕毁了上层社会的懦弱胆怯小心翼翼和伪善的一面。但细细想来,这就是人的弱点与通病,利己主义处处存在更何况关乎危险时。

  这个时代需要这种电影,批判的及时且深刻,口号是用来做的而不是说的。

  《自由广场》影评(三):講求平衝的北歐人

  我不討厭《方形》(《捉狂美術館》),但也不特別愛。導演批判中產階級知識份子、難民政策以及對當代社會的冷漠等議題,在近五年的歐洲戲劇已用各種角度分析及演譯,所以從內容上並沒有太讓我大的驚豔。 但我喜歡導演的鏡頭運用、男主不卑不亢的演法,還有在關鍵時刻加入巴哈《聖母頌》的等手法,讓我再一次欣賞到「北歐特有的藍色憂鬱」。 在「詹氏法則」的影響下,北歐人慣性的「中庸」、「怡然」深深反應在這部作品之中。所以,男主不是壞人,他和我們一樣都是遵循慣性的日常在生活。因為不壞所以處理危機就更顯笨拙。因為還有人性也不冷漠,所以他一開始就成了受害者。只是這個習慣如常生活的精英份子,不習慣如常的生活發生意外。 如果說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導演所要表達的內涵,或許我們應該回到人性的真實反應,以及我們可能也會採取同樣方式處理的立場。也許,再看這部電影時可以稍稍同情下,這位其實很無所適所的男主。 #歐洲戲劇就是慣性讓人不舒服 #看到傳說中的拿鐵爸爸了 #晚宴那段真的是劇場人要引以為戒的

  《自由广场》影评(四):凝视深渊:反白左反极端伊斯兰

  川普当选美国三军总司令,向极端伊斯兰宣战,欧美政治文化精英目瞪口呆,各大高校师生抱头痛哭,如丧考妣。

  事情正在起变化

  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凭空而来》讲述了一个神奇故事女主为土耳其裔老公向极右组织复仇……在极端伊斯兰恐怖袭击此起彼伏的当下,堪称白左宣传片,落选奥斯卡可谓大快人心:不敢表现恐怖分子、难民经济、极端伊斯兰,拿右派说事,真是凭空而来屁股决定脑袋傻逼电影。

  铁板一块的欧美影坛出现松动、裂痕,长期被隐匿的好莱坞大亨、大牌明星的性丑闻相继曝光,之前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反白左反极端伊斯兰的《方形》、《使女的故事》、《三个女孩》、《理想国》好评如潮,屡获大奖

  瑞典影片《方形》夺取戛纳金棕榈大奖,今年有望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显示欧美电影正在恢复艺术的尊严。何为艺术?艺术是哲学锋利的剃刀,呈现历史和人性最本质的部分。

  《方形》举重若轻,涵盖当今最热门最敏感的种族宗教、艺术、两性话题,是2017无可争议年度最佳。如果不了解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很可能会看得一头雾水。

  加拿大、英国最近发布旅游预警,针对的不是非洲、中东,而是瑞典:马尔默、哥德堡的黑帮、枪击、爆炸非常危险!早在2015年,美国智库即发布报告,2010年以来,瑞典是全球强奸率第二高、欧洲第一高的国家

  瑞典克林贡,一群来寻求庇护的难民轮奸一名当地17岁的女孩,然后将多个打火机的液体倒进她的阴道并点燃。去年瑞典警察局长一脸沮丧地警告当地女性:“天黑后不要出门,否则你会被强奸……”

  aul Alinsky关于权谋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欧美政客:把人民分成有产者和无产者,站在同情弱者的政治正确道德高地,从中产、沉默的大多数身上多收税来供养少数族裔、非法移民,扩大票仓和基本盘。

  投我以选票,报之以福利;非报也,狼狈为奸也。白左楞是把美丽富足的瑞典整成了臭名昭著的“强奸之都”,一些地方不得不出动军队维持治安,消防队灭火需要特警护驾。

  批判极端伊斯兰,会令哈佛、耶鲁、剑桥精心培育出来的思想侏儒,在垃圾堆里打滚的文化贵族感到难堪,这些西装革履、出口成章的野蛮人站在道德高地顾影自怜,被自己与狼共舞、吮痈舐痔的逼格感动得屁滚尿流——

  《方形》火力全开:所谓的“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不入院治疗污言秽语扰乱公共秩序:“婊子、猪!滚蛋,滚回家!”依然有白左为其辩护:“拜托大家宽容一点,这个男人正在经受疾病折磨,这是他不能控制的。”

  高潮段落,野蛮人先是试探,继而得寸进尺大庭广众之下公然施暴,正襟危坐的绅士们这才被迫开始反击,第一个冲上去的居然是一位老者

  为确保“方形”艺术展览的话题性,男主同意了广告方案:乞讨的金发小女孩和“方形”一起被炸成了碎片舆论一片哗然美术馆为何对弱势群体如此冷血?女孩的头发为什么是金色,是否包含种族歧视

  身为美术馆的策展人,男主百口莫辩,黯然辞职。艺术创作自由,不存在的。1989年,英国作家拉什迪被全球极端分子追杀,迄今东躲西藏,在英国警方的保护下过着隐居生活;2004年,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后裔、47岁的电影导演和作家特奥·梵高惨遭极端分子割喉……

  批判白左、极端伊斯兰,《方形》极尽讽刺、挖苦、影射之能事,对反政治正确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保留了必要审慎:凝视深渊过久,深渊亦回以凝视。

  为找回失窃的手机,在助理“去他妈的政治正确”的鼓励下,男主致信大楼的每家住户,难免伤及无辜

  小男孩找上门来:“你们为什么要买写这封信?我父母以为我是个贼!”男主和助理的回应简单粗暴

  在政治正确的风暴中,男主品尝到无处话凄凉滋味,对小男孩满怀愧疚,带着两个女儿上门道歉,不料男孩一家搬家,不知去向,和解遥遥无期

  这一豹尾显示出编导的强大实力:自由之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预祝《方形》奥斯卡再下一城!

  《自由广场》影评(五):行为艺术

  电影的主题是展览,也正是导演的表现方式,由一位倒霉催的策展人带领观众参观这个时代欧洲中产阶级的道德困境。电影工整得像国企会议程,1)提出问题:你们这些自命清高的体面人,心里憋着不体面,做得事也不体面,怎么就这么虚伪?2)分析原因:还不是那些low逼,人数越来越多,又凶狠又无知,不知感恩,跟我们如此不同,惹不起,只能躲起。3)开放讨论环节:大家说说该怎么办?

  我觉得,电影的故事很像大咕咕鸡的恶搞文,说一件事的同时,扯着其他500件事。写成长微博也许机灵可爱,但作为电影,作为各大电影节获奖的艺术电影,真的太无趣了,广撒网,真的好鱼没几条。

  久仰欧洲中产阶层虚伪,以及移民带来的种种道德迷思,就是想看看导演这次怎么牛逼地翻着花样骂他们,看完,压根,没翻花样,直接怼。比如,嘴上说着互助互爱,压根儿不在乎街边乞丐衣冠楚楚文化人,谋划起坏事来可得劲儿。这些桥段就像“从一颗小草的生长,看出顽强精神”的小学作文,简单粗暴,并且强行尬讲道理。情节发展磨磨叽叽,充斥着高喊 “把奖给我!”的逼格镜头和隐喻。镜头语言精致并不能代表电影的精致。

  最可笑的是,导演所嘲讽的那些欧洲文化人,那些但求逼格高,不能好好说话,简单事情复杂化的艺术家们,不就是在说他自己吗?于是我明白了,这原来是行为艺术呀!

  《自由广场》影评(六):《自由广场》——精致轻巧的尴尬喜剧

  不同于大部分得奖者上台之后的拘谨含蓄,当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从主席阿莫多瓦口中听到”The Square”(《自由广场》)这两个英文单词时候,他激动地简直要从座位上蹿起来。掌声中,只见鲁本连蹦带跳地跑上了卢米埃尔大厅舞台,并毫不掩饰地向评审团献吻。他说出获奖感言时的语无伦次,也活脱脱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但其实早在结果宣布之前,大家就几乎已经对此心知肚明

  毕竟,在戛纳颁奖礼上,整个剧组被召回的只有三部电影——《自由广场》、《每分钟120击》和《你从未在此》。而另外两部在此前都有所斩获了。可以说,《自由广场》的拿奖在宣布前就已注定。

  《自由广场》虽非以情节为主的类型片,但也不像一些对文本过于轻描淡写的艺术电影。想要捋清故事的观众并不一定非要借助剧情简介。影片主人公Christian,是一间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艺术总监。他年轻、帅气、多金,离婚后抚养着两个女儿,开着特斯拉。总之是个名副其实的中上流阶层人士。《自由广场》的故事围绕他的生活,大体上展开了两条故事线。

  一条为Christian在上班途中钱包和手机被人偷走。他通过GPS找到小偷所住的楼房,并选择用挨家挨户塞恐吓信的方式,成功拿回了自己的财产,但也因此惹了一身麻烦。

  另外一条线则在他任职的博物馆展开。讲了Chiristian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用LED光条圈成一个面积为几平米的矩形新展品。这个展品的名字就是“the square”(即电影片名)。

  在碎片式的情节推进下,两条主线相互融合,构建出了一场尴尬与幽默并存,黑色和戏谑叠加的讽刺喜剧。

  虽然鲁本在采访中一再否认,但他的影像风格还是像极了另一名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同样是尴尬喜剧,同样是固定机位长镜头。这一点从《银行事件》中就可初见端倪。这部短片为奥斯特伦德赢得了柏林短片金熊奖,也使他第一次被业界关注。

  由鲁本自编自导的《银行事件》非常有趣,讲述了96个目击者在想象中重现一场未遂银行劫案的故事,影片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臆想中完美地设计并执行了一次抢劫,但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

  《银行事件》中12分钟的监视器视角和简单的推拉摇移,搭建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银行蠢贼抢劫案。

  虽然这部片在拍摄技巧上几乎不要求什么功底,但它的演员调度和复杂的剧本,堪称短片标杆。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了《自由广场》,并在其中得到了再一次进化。

  这也是《自由广场》得以和罗伊•安德森区分开的最显著标志,就是它极尽精致的电影感。这并不是说罗伊•安德森过于粗糙了。相反,拍摄广告出身的罗伊•安德森走的是另一个极端。他可以花个把月和几百万去搭建一个场景,但最后只用来拍一两个镜头。

  罗伊•安德森采用的是一种舞台剧般的电影拍摄方式。鲁本与他又相似,也有不同。他在部分场景中既保留了舞台剧的风格,也融入了更多更具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影片中最惊艳的两场调度同属于一个场景。

  在Christian第一次来到小偷所在的公寓楼,并挨家挨户的投放恐吓信时,鲁本使用了非常风格化的打光。忽暗忽明的楼道灯中,没有一句台词或一个多余的人物出现。仅凭画面和声音,鲁本就营造出了十足的紧张感。

  而当Christian第二次来到这座公寓楼时,影片已近结尾。镜头里,他和两个女儿一同沿着螺旋状的台阶上行。此时,鲁本将机位置于三人头顶,并在上升的过程中让摄影机保持匀速旋转。于是,观众在画面中看到的效果就是镜头始终与三人保持相对静止。仿佛他们步履不停,却未曾前进半步。

  相似的例子还有太多。可以看出,鲁本在镜头调度上下的工夫着实不小。

  除此之外,《自由广场》对于画外空间的使用也十分令人称道。影片隐去了场景内的主要冲突,只通过人物对冲突的反应去加以完善。这样的手法,对影片中尴尬感的营造起了不小的作用。而尴尬感恰恰是《自由广场》的灵魂。影片对中产阶级、当代艺术、媒体记者等等社会议题的讽刺,都是通过这种迷之尴尬感传达的。

  正如导演的上一部作品《游客》一样,《自由广场》中的角色看起来虽然衣冠楚楚,但却都各自有着内心阴暗的小角落——

  Christian在女儿面前维持着成功父亲的形象,但他关起门来就能把前来讨要说法的同龄男生推下楼梯;

  伊丽莎白•莫斯扮演的女记者面容姣好,却在自己租住的大公寓里和一只猩猩同住;

  片中唯一正常的角色可能要数Christian的助手了。这是一个看上去毫不做作的黑人青年,喜欢听Justice乐队的歌曲。

  但正是他出了馊主意,让Christian“指控”整座楼的人都是小偷,从而导致了后续进展中无穷无尽的麻烦。

  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是荒诞的,每个情节都是诡异的,每场戏都是离奇的。鲁本•奥斯特伦德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构建一个现实的社会。那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他极力呈现出自己想象中最荒诞可笑的人物与故事。这是种对生活的夸张化处理,也是种对讽刺的极端化表达。

  《自由广场》当然不是完美的作品。它也不是仍处于创作上升期的鲁本事业的终点。影片在情节上的松散是许多人提出了,也确实存在的问题。鲁本自己也在得奖后的发布会上坦言,这部已经接近150分钟的作品原本会更长。

  只不过他接受了福茂的建议,将影片剪短送进了主竞赛单元。但他也说,在之后的发行中,会坚持原先的长版本。而故事松散的问题,也有可能在这个版本中得到解决。

  《自由广场》的批判,牢牢把住了一部分人的命门。这牵动着鲁本想要讽刺的社会议题,却又使他轻巧地站在了尴尬与幽默间那个捉摸不定的平衡点。

  所以,70周年镶钻金棕榈的授予,即使不能让所有人信服,也应该是个顺应民意的结果。

  《自由广场》影评(七):好电影值得期待

  这部去年就在影展上上映过的电影由于没买到票直到今天的北影展才看到。非常精彩!有趣、焦虑、沮丧、抚慰。

  电影里充满了象征符号。是一部在观看时很让人开动大脑的片子。

  ———————剧透分割线———————

  乞丐-垃圾。当克里斯蒂安受不了良心的折磨,在大雨中翻垃圾箱找电话的那一幕让人印象深刻。也许乞丐就像被社会抛弃的垃圾,但是仍然有用。

  楼梯有点象通天塔,是打破身份阶层隔阂的通路。

  大猩猩/猩猩表演者,有爱的猩猩比没有爱的人更象人,他会给自己画口红,知道美的意义。安是电影里最充满爱意的人,猩猩和她在一起,也变得温柔。

  展品沙土堆,坟墓。you have nothing . 人除了声明一无所有,但很多人只有面对死亡才会想到。

  展品方块。记得去年欧盟影展的时候翻译的名字是《广场》,看到海报的第一印象就是古希腊罗马。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广场意味着民#主和自#由。

  喜欢电影虽然批判、讽刺都有,但并没有否定一个阶层或人群。克里斯蒂安作为代表,有善良、有自大(威胁下属逼其去送威胁信,以及怀疑安把他视作上流而交往的警惕)、有良好的头脑和对艺术的热爱(吸引来资金)。虽然自大多疑,可表现出来孩子气的样子,和安抢那个东西的戏真好笑,安宠爱的笑很温暖。可惜因为他的弱点,失去了这个真爱他的人,这个让他可以放松真正笑出来的人。

  音乐 在内心的爱和善良被唤起的时候,圣母颂响起。很好。

  《自由广场》影评(八):建构魔方

  文 / 犹在镜中

  一

“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卡尔·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马克思此话在萨义德( E.W.Said )那本颇具争议的著作《东方学》(Orientalism)开篇即被引用。这句话透露的关于两方——自己和他者——的建构思想和萨义德所批判的由西方学者通过建构“他者”(otherness),用一种俯视的态度建构想象的“东方”,从而依靠想象的东方来认识现实的东方的东方主义(也作Orientalism)思想的逻辑相同,被用来作为全书开篇的引言也就不足为奇了。西方(the Occident)将东方(the Orient)建构成遥远的、具有独特奇观的地区,西方学者也不觉疲惫地开启东方学这样的区域研究(area study)来“认识”东方。这背后关涉的并不只是一种学术方式,而是一种通过权力而进行的话语的建构——作为弱者的东方被身为强者的西方所言说。而这种话语的建构,也不仅体现在“东方学”这一方面,在关乎男性与女性地位关系、性倒错者与同性恋等方面均有体现。男性和女性的地位,是否真的只是因为女性因为要生育,具有生理弱势(力气、体格之类的)才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变成现在这般景象?是否存在着男性掌握话语权之后遮蔽部分话语,试图将女性作为自己的对立面来进行参照,将其牢牢地锁在这种“男强女弱”的格局中呢?同性恋者更是如此,是否存在权力将喜欢同性的人建构成“同性恋者”这一词呢?因为古希腊并不存在所谓的“同性恋者”,而只存在“同性性行为”,将“同性恋者”言说成“异性恋者”的对立面,将其污名化的过程必然是经过权力的介入的。福柯(Michel Foucault)在《性经验史》(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关于性话语-权力的探讨中想必早已说明。

  同样地, 现实生活中生于权力的“建构”依然屡见不鲜,常见的便是精英与大众的二元体系了。不论是在高度市场化的现代社会,还是传统的社会,划出有形和无形的界限来进行建构“他者”来明确并维护自己的特征和价值的行为都未曾消失。有形的界限,指的是可见的地理区划,例如中国古代的宫城、古代欧洲的城堡宫殿,气势森严、拔地而起的高墙,象征的是建筑的不可侵犯,即拥有其主人的不可侵犯;极尽奢靡的装潢,象征的是建筑的高贵,即拥有其主人的高贵。由于这种特质,居住于其间的人(权贵)便与其外的民众划开了界限,即民众无法拥有这般豪华的住所,因此他们不如权贵高贵,也不似权贵不可侵犯。由此而生的等级制度,基于此得到了长期的维护。而无形的界限,更为普遍。民主化浪潮推行至今日,旧有的封建贵族制大多成为历史的尘埃,或者内化于人成为一种意识。如今,我们惯常可见的界限更多为无形,除了一贯相承的住所、出入场所等的划分,更表现为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建构者有意无意地将自己与他者划分开来,标准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教育程度之类的,即近年来见诸网络的“社会阶层”划分。但这种阶层并非是一种金字塔形的,层级之间无法交流触碰的形式,除了站在社会顶端的人难以接触之外,并无权力在手的大多数人都时刻处在一种互相包围,无法完全隔离的状态。我们常说的精英知识分子或者中产阶级,在标识自身的价值之时,虽然可以通过上述标准保持一定的距离,但难免因为没有明显的有形界限而导致建构失效。 这个界限如何被打破,建构者在建构的界限被打破时又呈现怎样的姿态,我想便是电影《方形》(The Square)所关注的。

  捧得七十周年戛纳镶钻金棕榈而归的电影作品《方形》便讲述的是在现代化社会下,借由一件装置艺术品“the Square”(这个装置就译成“魔方”)作为一种意象贯穿全片,以观察中产阶级(或者说是精英知识分子)如何在建构完界限后界限被冲破,而被卷入一系列困境对此“应接不暇”的故事。在观影过程中,笔者曾经历两个截然不同的体验,以魔方的出场为界,前半段对影片的尴尬美学几乎要达到厌恶的程度,后半段时刻揣测魔方这一意象之深意,变得愈发喜欢乃至拍手称赞的地步。这也便是说,理解《方形》并不能单纯从故事层面(或者是电影表达方式)出发,而必须时刻理解“魔方”放置于此究竟有何深意,即关切文本的深层意义。

  二

  The Square 的中文译名曾经引起过争议。笔者最早所见的豆瓣条目给出的译名为“自由广场”,后平遥国际电影节在公布展映片单时将其译成“魔方”,现下的豆瓣条目所给出的译名已更改为“方形”,同时还见有影迷建议将其翻译成“框”或者“方框”。这归根结底是因为“square”一词在英文中便具有多层含义,以及观众对电影所产生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为了区分,笔者将作为装置艺术的the square称作“魔方”,而在the square指涉影片片名时则称其为“方形”。如前所述,魔方作为一个意象,具有多层含义,而理解它会对理解电影有所裨益,不至于在多重文本的丰富中迷失方向,觉得影片过于凌乱刻意。

  魔方首先指的是在X-Royal Museum的地砖前划出,用一根发光的灯管嵌成的一个装置艺术。它先是在X-Royal Museum前的广场出现,最后随着策展计划的更变进入了主人公 Christian 所工作的艺术博物馆内进行展示。作为肉眼可见的装置艺术,魔方承载着一种以 Christian 为代表的艺术工作者对于现代艺术的认知,也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中产阶级所宣称的趣味所在。然而事实上,魔方的“创造”并非一般印象里艺术品的创造,它是由工人们将地砖割开,最后在缝隙中加入发光的灯管的一块方形区域。在魔方的创造过程中,电影给其配上了古怪的配乐,很明显表明创作者对于这件“艺术品”的看法——它不同寻常。这时,单纯作为的艺术品的魔方还与馆内其他的艺术品相映成趣,例如那个被清洁工不小心“摧毁”的堆积物,还有克里斯蒂安与女记者一夜情之后讨论时暗示他们关系(飘摇)而不时抖动的叠起来的桌椅。这些艺术品的存在让魔方的存在变得不是那么特殊——比魔方更具荒诞色彩,更加现代的艺术比比皆是——所以当魔方亮起来的时候,并无太大新奇。但正是因为其无太大新奇,才给进而赋予了魔方除本体之外的意义提供入口。出于推介魔方的需要,艺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选择利用Youtube进行视频的病毒营销,以求获得公众对于魔方的关注度。视频内容是一名金发小女孩(工作人员将其身份设置为乞丐)进入魔方之后被炸毁。这个可怖的视频虽然使魔方得到了关注,但是大多是负面的。(显然,创作者在设置这一情节的时候讽刺了这群艺术工作者对于乞丐(弱势群体)的漠视,认为可以再视频中将其肆意炸毁来达到营销的目的)正是在此处,魔方并不仅是作为一门观赏的装置艺术存在,它成为了艺术工作者对弱势群体“施暴”的这种行为意识的载体。魔方代表着艺术工作者(精英知识分子)的个人审美和圈定的活动范围,作为弱势群体的乞丐一旦闯入,就会被炸毁。这种愚蠢到无可复加的所谓创意视频,成为电影创作者最直接最辛辣也是最不留情面的对这群人的嘲讽。魔方内的小女孩被炸毁,也为魔方被闯入(界限被打破)提供了引火线,不仅导致 Christian 变得更加狼狈不堪,也牵扯出魔方这一意象中更为抽象的意义层面。

  最后,魔方也是作为抽象的“界限”具体化后的形态的一种存在。首先,魔方标示着一种艺术品味,什么艺术品是艺术,什么又是非艺术,什么艺术品可以进入馆内进行展示都由艺术工作者所决定。因为他们认为魔方之类的艺术品是可以标示他们品味的,他们喜爱、欣赏这类艺术品,并希望将其放置在布满灯光的展厅内供参观者观赏,向他们宣告着一种挑选的权力——如若欣赏不了,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是我们挑选出来的艺术品,是真正的艺术品。这是体现在艺术品味的无形界限。其次,不再将“魔方”放在视线中心,将其还原成“方形”,再进一步将其想象成一种有界的圈定标志。居于其中的人经济收入高,拥有社会地位,教育程度高,拥有较高的艺术品味,是社会的中流砥柱。这类人在电影里以克里斯第安为代表。 Christian 是X-Royal Museum的策展负责人,整日西装革履,追求精致的生活,于是在电影里他的外貌:戴着红框眼镜,围着扣得严实的围巾,袜子也是经过挑选的红色系。所以,居于界限之内的人(通常也就是划出界限的人)是追求体面和精致的。而被划在外面的人,在电影里表现为多处出现的沿街而坐的乞丐和后面出现在宴席上的人猿(Oleg)。电影里的乞丐形象,是肆意乞讨(可以说是索要)的;在接受别人惠施之时并不非心怀感激连忙道谢,而像是达成了某种交易。而Oleg前面出现在纪录片里被人通过屏幕进行观看,后面被“放入”宴席会场在与会人员的游戏中被观看(座上宾都约定默不作声,在Oleg进入之时不能露出惧色)。总之,Oleg是一个被观看,被嘲弄的存在。而通过这样显而易见的二元划分,魔方变成方形,也变成抽象层面的界限,代表中划定者的一种建构意识。但是值注意的是,方形乃四边形,属于不稳定的状态(基于此增加边线更是不稳定),它可以变形为菱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图形——“方正”丢失,也意味着界限可以被挤压、被冲破。

  三

  界限的被挤压和被打破,大致分为外力的冲击和自身的瓦解。自身的瓦解,是基于前面所述的社会关系形态——互相包围,无法完全隔离——之上的。所以我们首先会看到 Christian 第一次狼狈时刻就是他在上班途中——由于处于公共空间没有用来划分的有形界限——遇到了一起莫名其妙的事件,也与被排除在外的乞丐处在同一空间之中。这时候界限是消失的,克里斯第安作为个体与任何人进行了亲密的接触(共同应对那起事件),不仅是身体上的接触,他在获得“拯救某人”的道德自满的时候也放下了心理的界限。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手机、钱包和祖父的纽扣被“偷走”了。从这里开始,他开始承受有自己亲手、充满优越地划出的界限被打破的后果。跟踪手机定位,派发传单“大海捞针”找到小偷,作为策展负责人也要承担病毒视频带来的后果。而显然他并没有应对自如。因为他久居界限之内,充满优越已久(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前半段对电影产生了厌恶):爱面子,怕派发传单时被认出;自卑,性能力不强,并且还与性伴侣争抢起使用过的避孕套;自负,将被他诬陷的孩子推下楼梯;自私,出于私事而匆匆过目视频策划方案,导致后来网友的口诛笔伐;自傲,碍于面子给便利店的流浪者买了面包,却将其扔给她并说:“自己把里面的洋葱挑出来”等。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养成已久,在因为手机丢失引发的一系列失控事件,他狼狈不堪,难以应对。后半段俯拍雨夜翻找垃圾,想必是电影创作者一次最为直白的刻画。他最后的地位也发生变化:站在阶梯上对台下的众人发言到被坐在台下被环绕他的记者逼问,可谓窘困、狼狈。

  外力的冲击,则指的是划定界限之人不可控的因素:小偷、流浪者遍地(应该也包括难民)、金发乞丐小女孩的视频引发的种族问题、意料之外招来的、要求还他清白的小男孩等。这些外力与自身的脆弱性一起促使方形的变形,不断挤压最后打破原定的界限。

  高潮部分的夜宴戏份,便是这一动态挤压过程的最好体现。这是一次极其有趣荒诞的宴会,在座者盛装出席,宴会地点也金碧辉煌,并有音乐伴奏,处处彰显者高雅的品味。这时,与会人员被通知Oleg即将入场,如果大家面对他(还是它)不露惧色就会安然无事。随后,Oleg进入会场,开始发出猿啼乃至吼叫,四处游走。这一个戏剧过程十分之有趣。先从在座人员的反应来看,他们一开始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不露惧色就会没事嘛——等着看Oleg如何“逗乐”他们,给他们助兴。于是,他们正襟危坐,保持着一种得体的笑容(宽容、知性)看着Oleg在会场中行走。这时的界限便不是一个笼统的大范围,而是以桌为单位,甚至以人为单位,在界限内的人保持着优雅——以为Oleg不会碰到他们(触及界限)——任凭Oleg穿行。随后随着Oleg将餐巾放在其中一位客人的头上的时候,这位客人的界限开始被瓦解,他刚开始尽量保持微笑,后来便面露愠色,最后在椅子被打翻的时候逃走了。见此状,Oleg开始肆意触及众人界限。大家见此状,也就纷纷没有了伪装的心情,开始低着头一副生怕被Oleg找上门的样子(即冷漠地管好自己)。最后Oleg爬上桌子,蹲下将一女性的头发抓起,然后将其拖至地上,诉诸暴力。在这一个过程中,全场鸦雀无声,就只闻Oleg声音和这名女性的求救声,直到拖到地上时,才看见一位宾客(年级稍大)出来伸张正义,随后是一位年青人,再然后便是一群人涌上来开始“伸张正义”。这出荒诞的闹剧,为了脱线甚至不惜冒犯观众。在这次宴会上,现代人(不仅是中产阶级)的虚伪和伪善被拿到了桌面上让代表着野蛮的Oleg踩踏;当中观看、玩弄的角色的倒置也让人感觉仿佛自己当时就在现场(被逗笑后又会变得羞愧);第一个出场的是年岁较大,头发泛着花白的,然后才是年青人,不知道是不是在讽刺什么;群涌而上的情景又是不是一次基于群体心理学对于现代人的群嘲呢?答案想必因人而异,因为这种冒犯肯定在某种程度上会激怒一部分人。

  这次宴会戏当然十分刻意,就像男主和女主第一次做爱(回归野性)时隔壁刻意安排了一个学画画(追求文明)的猩猩一般刻意,而做完爱之后还就避孕套进行过一番可笑的争执,更是刻意无比。但这种刻意于我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存在,它激烈地震荡那种建构过的格局。好比那个得了不自主秽语症的人在发布会上三番五次辱骂台上的人,《方形》的创作者就像是那个得了秽语症的人,在不断讽刺和揭穿台上佯装的人。那个人指的是电影中的人,也是观赏电影的你和我。这种震荡式的讽刺,对于很多拥有地位的人也许真的是一种冒犯,因为电影并没有给这类人留有情面。但是转念一想,如果是小打小闹式地借助隐喻进行讽刺,将中产阶级喜闻乐见的“弊病”和症候指出来,这样的文本建构无疑只适合用来怡情。同时,这种震荡,也许也表露了创作者对于自身和社会的反思——当前社会已经病入膏肓,无需再用文明客气的方式与这些症候斡旋,不如一巴掌扇过来把人扇醒。

  《方形》在这种多层繁复的叠加式的文本叙事中,用一种超载的形式,开始反思自诩为精英的人画地为牢般地圈定界限,进行二元建构,并本质地认为这种格局不会改变的自以为是的行为。这种反思直戳痛楚,哪怕电影表达形式过于直白,其文本的深层意义也无法忽视。另外,这种叠加式的文本或许会带来一种批评本片角度过多,缺乏结构的声音,但是“(这种)声音并不成立,这样的拼贴感正是当下艺术复杂和杂糅的特点。 ”(@ brennteiskalt)此外,理解《方形》,也必须牢牢抓住魔方这种意象,体验加于此的多层含义,在不断叠加和阐释中逐步垒砌起影片的高度,从而体会这出尴尬电影作品带来的快感。

  《自由广场》影评(九):文明宴席上的辣椒

  方形,square,在英语中还有一个意思是广场;汉语中,方有个意思指品行正直。电影《方形》里,艺术机构正在进行的名叫方形的展览,旨在唤醒人们内心的责任感、利他主义和信任。广场,品行正直,责任感,这一切有意味地纠缠在一起,变成混杂的东西,赋予艺术品本身的意义,由于各方诉求,而变得混沌。艺术家或策展人渴望意义,希望他人参与,艺术策展更像是社会学家的思考,人际关系的展示。艺术家变成社会学家,使劲地朝意义的领域进发。比如随便一个包摆在那里展览,说明了什么。好像作品本身不重要,关键在于阐释。比如那个著名的小便池以及“这不是一只烟斗”,归根结底,是艺术的意义投机或投资。好像人们很容易归之于荒诞或者讽刺,可却真实发生着。其中的性和其中的艺术一样,归之于感官,就像主人公策展人说的那样,爽(被逼问数次才肯承认的桥段哈哈)。爽是包罗万象而又貌似蕴含教养的说辞。这种爽,也破坏了方形赋予的意义。教养的诡计无处不在,手机,也是另外的方形,手机丢了,能给整栋楼写恐吓信;装置艺术也是重组的方形,装置艺术坏了(被清洁工扫掉了),隐瞒并自己修补复原(跟助理说她是美国人听不懂瑞典语哈哈)。客厅里的黑猩猩和餐桌上的野蛮人,尤其是后者,更像是画地为牢的方形,文明宴席上的辣椒,辣得火热,还要斯文正经,就跟正装本身一样(主人公去塞恐吓信时特意在西装外套了夹克)。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艺术已经变成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毫无边际地同情弱者和边缘人,成了政治道德的开胃菜。

  电影里处处透着好玩的尴尬。导演能把种族 肤色 阶层 政治正确这些敏感问题如此政治正确地隐喻的呈现出来非常令人钦佩。那只在美国女记者客厅里行走的黑猩猩,那个像黑猩猩一样跳上餐桌的人类,可以无限诱发你的想象,关于人类起源和迁移。那个在餐厅点套餐不要洋葱的女乞丐让我想起鼓楼地铁站边的一个用刘海头发遮住整张脸的女乞丐,她面前的牌子上明确写着要六元钱,不知道有几个人给她。而片中的女乞丐以及那位秽语爱好者,都得到了主人公以及一部分人的宽容和帮助。但这不是我要做的对比,电影里要说的恰恰是与之相反的那部分思考。发达资本主义的边际在哪?没有了边际是否就会成为令观众,你在看这部电影时笑的喜剧效果。

  那个因恐吓信被冤枉的来自底层的小男孩只能作为主人公策展人的一个回忆了,他大概会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对他说对不起。但是怎么可能,他总是要拧着脖子强调自己的正确,放不下所谓名人身段,精英的自以为是和自恋在他和美国女记者的精液争夺战里一览无余。这段我就不描述了,想起来就笑,哈哈哈哈。。

  可是这样一个被黑到惨的男主帅蜀黍,仍会在反思中纠错。他一边厌烦女乞丐一边把失而复得的钱包里的钱都给了她;他会对女儿咆哮后又抱着她说对不起;由于政治不正确的宣传视频(关于这个视频制作的二人小分队也是笑点哈哈)而引咎辞职的他好像因祸得福宣传了一下新展览。电影一开始就告诉你,他宣扬的,跟他所做的,都是自相矛盾的。在电影并未局限于讽刺,他把人的困境展现出来,告诉你这样一个故事,引发人的思考。

  电影构思很巧妙。最近看了好几部这样的好电影,感觉舍不得就这样看完就算。希望有空都写出来。

  《自由广场》影评(十):讽刺!!入圣容易,脱俗太难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世上最孤独的读书俱乐部。

  又是一部讽刺社会的电影,其实他恰恰是《奇迹男孩》互为正反两面的作品。

  《奇迹男孩》是一个在表面不完美的,充满偏见和霸凌的世界中,善良战胜自私的故事。

  《方形》恰恰相反,是在一个表面文明,上流,乌托邦的社会里,一点点揭露人性冷漠麻木的故事。

  电影中的讽刺不胜枚举,比如主角策划了一个大型行为艺术,围出一块4x4的方形广场,每一个在这方形广场里的人,都必须帮助另一个人。

  就好像是斑马线司机应该让着行人一样。

  我亲人去世了,我站在方形之中,你愿意和我聊半个小时吗?

  我钱包被偷了,我很饿,你能给我买点吃的吗?

  我手机被偷了,你能借我打个电话吗?

  。。。。。。

  方形,就是一个乌托邦。人们在里面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就好比如《奇迹男孩》最终奇迹一般友爱和谐善良的理想社区。

  讽刺的是,主角的演讲获得雷鸣般的掌声,随后

  主角请厨师长给大家介绍晚餐,晚餐的品种有武昌鱼,鱼香肉丝。。。。。。

  厨师长还没介绍完,刚才还在为理想的乌托邦方形艺术鼓掌的观众,就纷纷开始离场,一点也不尊重厨师长。

  最后厨师长气的大叫,别走啊魂淡!听人家讲完啊!

  瞧,每个人唱高调,喊着善良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很伟大。但每个人其实都没有考虑到很多别人的感受,细心,柔软,长远的理性的教养和换位思考的能力,永远敌不过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

  主角手机被偷了,定位到小偷住的那个居民楼,于是便给每一户家里都投了威胁信。他认为如果没偷东西,就不算威胁,他只是想找回自己的东西。甚至觉得这样做,是正义。

  一旦到了自己头上,就放这些政治正确的狗屁!!

  于是他带着小弟,开着特斯拉,唱着正义的战歌,举着正义的铁锤,去骚扰了整整一栋楼的人。

  丝毫没有考虑这给那些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社会就是这样,每一个人的自我和小恶,涓涓细流汇集成大海,最终就成了现实。

  这部电影片长150分钟,各种讽刺内容非常的多,我就不再一一描述了。说高潮吧。

  电影 《方形》的高潮上演,是一只在宴会行为艺术节目里的假猩猩。一个男人假扮猩猩,各种无理取闹,滑稽无礼,打,砸,闹,纠缠,所有人就默默看他表演,没有人制止。

  甚至猩猩开始扯一位女士的衣服头发,也没有一个说话。好像回到了一开始的广场,每个人都对求助无动于衷。

  这就是最大的讽刺。

  这猩猩,就象征充满了自我意识,自私,暴力,各种小恶汇集起来的化身,肆意蛮横的在宴会上游走。而宴会,就是我们所处的世界。

  在艺术表演开始前,主持人说,欢迎来到丛林,丛林就是狩猎和博弈,如果你表现出害怕,野兽就会攻击你,猎倒你。如果你安之若素淡定自若,就可以看其他倒霉蛋的笑话。

  于是宾客们任猩猩蛮狠,甚至在猩猩攻击第一个人的时候发出痴笑。看热闹。

  随后又开始害怕,低头不语,假装淡定,祈求下一个不是自己。

  一开始被攻击的人还敢还手,后来猩猩只需要叫一声,宾客就会识趣的自动逃跑,没人敢抵抗暴力。

  一直到最后忍无可忍,才集体反抗。

  宴会上的宾客低着头,默许这只猩猩以行为艺术的名义,胡搞瞎搞而不敢反抗的样子,就是鲁迅笔下吃着人血馒头冷漠麻木自私的人群的样子。只要没有搞的自己身上,只要不是逼到忍无可忍,只要没人带头反抗,那就默认了,就任其发生。

  赤裸的猩猩,和衣冠楚楚的人类,恶,麻木,自私,冷漠,软弱,淋漓尽致的大合集。

  还有那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喊口号,在网上写一些所谓的正能量,输出三观,实际上为了获取声名和利益,用道德武器打压别人,维护自己中饱私囊。窃取信任,滥用温柔,道貌岸然,两面三刀。

  这样的人我真的看的太多了。社会是复杂的,形形色色的人难以辨认。所以上次直播,我才说正在把这些善恶,价值观,识人辨人,社会纠缠问题和自我选择,总结成一本书。我预感这会本书会是我至今为止写过最长的东西。

  《方形》戏谑了所有人,戏里戏外都在讽刺。讽刺别人的时候,观众笑声连连,讽刺到自己,就不笑了。开始如坐针毡,甚至破口大骂。

  甚至有人觉得被冒犯了于是打一星。有趣的紧。

  所以《方形》 和《奇迹男孩》 一样,一正一反,一善一恶。

  一个是打破偏见和自私,联系人间温情。

  一个是撕碎面具,挑衅讽刺。

  其目的都一样,就是想呼吁每个人,都勇敢的向前走一步去化解偏见和误会,向后退一步三思后行约束自己,不给其他人造成困扰。这就是教养。

  本篇文章的讨论,可以和上次《奇迹男孩》相互对照。

  一.

  我的重点在于,两部电影都很优秀,但都有缺点。

  《奇迹男孩》是在一个外表充满各种谬误、偏见、歧视与自私的世界里,找到爱与尊重,只要人人勇敢的迈出文明的一步去互相理解帮助,去善良,世界会很动人。这是一个善打败恶的故事,是真的很感人很催泪,但是太理想化了,每个人都那么的理想化,只有童话故事才会这么美好。是一个过分理想化的奇迹。

  (现实中,有同样病症患者,质疑影片不切实际,脱离高额手术费,脱离真实生活等问题)

  《方形》是一个在外面充满了上等社会的文明,政治正确,艺术家与知识分子的那种理性,唱高调,公益活动行为艺术,等等正能量的外表下,一点点的揭露人自私的天性,冷漠麻木,互相不尊重,不细心,表面政治正确,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造成各种细小的误会,造成恶的故事。这是一个恶打败善的故事。

  他讽刺了恶,也过度夸大了恶。太过于夸大了人的丑恶,不是讽刺的不对,而是整个电影讽刺的太过了,一口气都不给留,宴会上仿佛连一个正常人都没有。

  只描述了不好的现象,讽刺的用力了。

  两者都不完美。

  而真正看穿了社会和人性的人眼里,世界不是这样的。

  前几天我在《奇迹男孩》的影评中,描述了两种价值观的对立。单一的价值观才会有单一的看法。进而又写了成熟的人,成熟的人和这个世界一样是多元的,是可以看到多种价值观是并存的,而单一的价值观是局限的。

  最后上升的社会的大格局,我们也可以看到,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不完美,其实也是并存的。某一种现象,只是局限的一部分。

  问题的关键在于,别让自己被这现象所影响,所局限。看清大的格局,而最终坚持做自己,不逃避,不妥协。

  二.

  不让自己沉迷在那种廉价的自我感动,虚假的善良和毒鸡汤中刻奇。

  也不要让自己走进死胡同,表面愤世嫉俗,拿现实当借口,实际冷漠自私,自视清高的抱怨连天,冷酷无情的低级个人主义。

  如果硬要拿出一个行为准则,那就是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与此同时也不要为了感动自己的自我正义中做廉价的“善良”,沉迷在虚假的自我伟大里。

  三思后行,目光长远,没把握的事不做。不强求、评价、贬低、干扰其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尽最大的努力不给这世界添乱。

  三.

  最终,方形中那个用方块围起来的道德界限乌托邦,那个理想乡并不存在。奇迹男孩里那种文明的,勇敢面对的,互爱互助互相谅解的奇迹社区,并不存在。

  好人,坏人,自私冷漠短视,善良理性长远,互相联系的温情,和互相伤害的天性,以及一切的一切所造成的误会和混沌,像一锅乱炖一样不分彼此的交织在一起,才是社会的本来面目。

  就好像《方形》最终的道歉一样:虽然我有错,但这也是社会问题,是一个人没办法改变的。是现实问题。

  现实是一个悖论。错综复杂。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这个道歉,在电影中是主角一种逃避,借口,推诿。现实确实有没办法解决的问题。用爱发电不行,用理性也不行,人是有“坏”的天性,社会是有复杂纷扰的误会的。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看穿了这些现实的不美好后,你是和主角一样,拿现实不完美当做自己行为的借口,还是做出自己的选择。

  做出选择,问心无愧的人,有一样好。就是在这个打击面超大,各种戏谑讽刺的电影面前,不会如坐针毡。

  最后,要在这复杂的、腐败世界里,做一个不妥协,不被世俗纷扰打乱节奏的人,太难了。

  需要太多太多的勇气和实力。而最终我们也不能改变世界,只是可以改变自己而已。在社会中,严于律己,做最好的自己。回到家中,和三两好友亲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乡。

  就正如那句著名的: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穿了这个世界后仍然热爱生活。我们在这不完美的世界中苟活,都需要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做支撑。

  愿你周末愉快,未来的每一天都愉快。

  我是俊俊,今天就到这里。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世上最孤独的读书俱乐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