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塔洛》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塔洛》观后感10篇

2018-04-13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塔洛》观后感10篇

  《塔洛》是一部由万玛才旦执导,西德尼玛 / 杨秀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塔洛》观后感(一):索神课上放映

  1 索神认为片中技巧都已经是比较公式化的、有点用滥的了,比如镜子、构图、黑白什么的。但是可学性很强,不像侯孝贤那样让人懵逼。

  2 中间大段的山里生活,太长太长了,乏味,短一点不好么。索神说不乏味就没达到导演目的,导演要让观众切身体会到山里的生活感觉。。

  3 好像全片都是固定镜头,没有洪尚秀的“迷之推进”,洪尚秀的镜头运动时候确实让人懵逼。但是索神说这里的固定镜头不是为了“维持信息完整”,而是为了“维持精确的构图”。

  4 还有就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矛盾社会主义价值观破灭、资本主义公平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价值观也不在的时候,人就什么都不信了。感觉三者都是要有、要结合的。

  《塔洛》观后感(二):《塔洛》-小辫子和塔洛间的身份荒谷

  《塔洛》-小辫子和塔洛间的身份荒谷

  各类大片云集的12月份,由万玛才旦导演、编剧的,曾荣获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的《塔洛》悄莫声息的限量上映了。

  电影的内容简单,牧羊人塔洛来到县城拍摄身份证照片过程中结识了一个发廊姑娘,继而发生一连串让他始料未及事情

  塔洛40多岁,是一个可以用汉语熟背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牧民。好人的死终于泰山,坏人的死轻于鸿毛,帮助别人的是好人,压迫别人的是坏人,这是他从毛泽东语录明白道理。他帮别人放了一辈子羊,也算是为人民服务,自觉是个好人。警察所长也说他是个好人,塔洛问所长怎么看出来的,所长告诉他,警察能一眼能看出好人和坏人,这是他们的职能。

  塔洛又叫小辫子,他很少用塔洛这个名字高山草原上,塔洛一个人,放羊,赶狼,抽烟,喝酒,三个月洗一次头,唱一首收音机里学来的歌,活的单纯理所当然,他不知道身份证的意义何在。所长告诉他:“没有身份证就没有人认识你。”在牧区他是小辫子,但出去了他需要是塔洛。

  通过塔洛这个名字,他认识了发廊姑娘,体验了县城的小情调爱情滋味,对照他其后在高山上的辛劳奔波和寒夜孤守,自然的埋下了走出去的理想渴望

  一次意外,塔洛激怒了牧主人,他狠狠的训斥塔洛,你记住,你就是个放羊的!

  塔洛受到了刺激,后知后觉到了这已经不是为人民服务就会得到认可年代,他要走出去,去拉萨去北京天安门,然而从牧场到县城,这样的身份转换是困难的。

  印象里的是青藏草原美丽丰饶的世外桃源,而万玛才旦电影里的草原是萧瑟的,苍凉的,是真实写照

  故事中,牧民们都已经离开牧场,畜牧生活已经落寞,只剩下塔洛一个人还守着牧羊人的身份,嗷嗷待哺的小羊羔象征着传统生活的微弱生命力。当塔洛抛弃了半辈子的生活走进县城,他又是一个连卡拉ok都不懂的“土老帽”,他畅想的幸福和这里格格不入

  其中有一段塔情节是洛去找所长,告知他在镇上遇到了坏人的一句话耐人寻味。后来他又去找所长,塔洛已经剪掉了辫子,所长却不记得他是塔洛,勉强想起他叫小辫子。而自称可以一眼看出好人和坏人的所长,也说了和开场相反的话,“剪掉好多了,原来就像一个坏人。”

  塔洛以事看人,而所长秘而不宣的看人法原来是以貌取人。

  塔洛的身份证照片里是有辫子的,现在没了辫子,所以身份证要重照,他不再是“小辫子”,也没有成为塔洛,失去了双重身份,所长对他的态度也瞬间变成了不厌其烦的驱赶。

  塔洛再也背不出毛泽东语录了,他骑着摩托车搁浅在荒芜山谷中,在进不去的县城和回不去的草原中进退维谷,他大口灌酒,把烟往肚子里抽,远方天雷阵阵,这一刻他成了全世界孤独的人。

  影片只有几场戏,定焦长镜头,内容通俗寓意深长,尤其在塔洛进城后的很多场景里,万玛才旦匠心独运的通过镜子来拍摄,用现实相反的镜像,呈现出塔洛在寻找身份的过程中,与心愿相违背的颠倒世态。

  万玛才旦的几部电影虽然都在用藏语拍摄藏区的生活,但他并仅仅是在表达藏区的困境,他的电影之所以在海内外反响热烈,正是因为他传达的是当代社会聚变下,传统秩序时代激进碰撞中所带来的文化萎缩和个人身份的迷茫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万玛才旦的五部电影里塑造的人物刚好涵盖了不同年龄面向,从《静静的玛尼石》里一心想看《西游记》的小喇嘛,《五彩神箭》里面临现代弓箭威胁青年箭手,《寻找智美更登》里为藏戏寻找演员的几个中年人,到《老狗》里的据守精神家园老人,以及这部《塔洛》里的壮年牧民。

  导演没有放大传统秩序和新生事物的对立,他关心的是这些被抽去文化根基,卷入时代洪流中丧失精神归属感人们。如他的短片《末代防雹师》里坚持古老方式驱雹的防雹师,现代科学的驱雹方式让他这门手艺面临失传。他的儿子也不愿意传承他这门技艺,想过上现代式的生活,但失去自己文化的个体终究是茫然的,就和宗萨钦哲导演的《旅行家与魔术师》里一心想去美国的年轻人,到底是隔岸观火梦幻

  就像电影《老狗里》破烂街道,人们从自己的牧场被搬迁生态移民村,可新的事物还没建起来,一片破败和泥泞,半成品的水泥房好似一桩桩没有人气的积木。导演并非在抵触时代的发展,而是在展现时代的不包容,几部电影都是用简单是格局和平凡的人物,默默控诉着现代性粗暴式的进步。

  曾有幸和万玛才旦交流过,那时他刚经历了西宁机场被扣押的事件。导演温文尔雅但又很悲观的,他说,想想藏族人,总共就600万。他又微笑的说,拍完《静静的玛尼石》,那位小喇嘛就还俗了。能感觉到导演的忧心,他怕这600万人一代代的消融。导演有悲心,但更悯人。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艺术片,艺术片是个被滥用的词汇意味沉闷和小众。但万玛才旦要传达的主题大众的,它和每个人都有关系

  这么具有分量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小片不成,大片不济的夹缝中,好似塔洛的身影,落寞而又沉重

  《塔洛》观后感(三):藏人看塔洛

  今天有幸观看了万玛才旦导演的作品巜塔洛》,期间也和本尊合影。单从影片来说,从小就看过无数电影。从文艺到新浪潮 从国内到国外 不敢说面面俱到 但最起码也是看了不少 不敢说造次 只能说略知一二 看过之后 可以说是五味杂呈 片中可以说简单到近乎于无知的塔洛 流利的背完毛泽东语录 可又不知身份证的作用 所长一面夸奖他的记忆 一面却又敦促他去办身份证 简单的对话中 都是藏族 可是所面对的世界 已是天与地 矛盾中只有同一民族这一共同点

  当塔洛只身来到县城 进到照相馆 这种矛盾进一步加剧 新婚夫妇的合照 再换了西装后显得越发的不和谐 只有抱着羊羔的时候 似乎才找到自己的归属 安稳了下来

  进入理发馆故事才开始 短发的杨措 长发的塔洛 新老藏族 城市和牧区 传统与开放 原始与现代 在这一幕中肆意碰撞 没有火花 只有无奈 塔洛赖以证明自己存在标志 一是好的记忆 二是可爱的小辫 在杨措眼里只是无知的标签 KTV里跑调

  的歌曲 女士香烟 无一不体现出这种矛盾 可是塔洛一直都在接受 因为有种接受叫做理所应当 哪怕根本不属于你

  之后的剧情可以说是悲剧的开始 为了博得杨措的欢喜 特意学习新歌 酒醉后的失误 雇主的羞辱 终于让这个善良的人做出了轻与鸿毛的举动 家财散尽后的私奔 以为曙光后的觉醒是对的选择 悲剧从这里开始 酒吧中的藏语RAP 央求唱自己学的新歌 无聊冲突 这一切 第二天都换成结果 十六万洗了个头

  所长关心的不是你 失去小辫子的你再也不可能倒背如流毛泽东语录了 那一刻你失去不是十六万 而是自己的灵魂和归属

  很久没有看过这种电影了 感觉有点贾樟柯的影子 之前以为只是又一部披着民族外衣的电影 可看完之后 真的为自己以前的简单觉得羞愧 这其中没有宗教说教 没有标榜的自豪感 只有深深思考 你我身在其中 嘻笑怒骂中是否也有自己的无奈 那个最后的镜头 也是我们最后的无奈 长路漫漫 你我还在路上。

  《塔洛》观后感(四):满眼尽是苍凉与孤寂

  笑并孤独着。

  空旷遥远渺小

  藏区,那么神秘地方

  黑夜,那么耀眼绽放

  人在天地间,如此渺小,如此寂寥,如此存在,究竟是什么呢?

  即便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又是什么呢?

  无力释怀。

  欲离何曾离,云空未必空。

  山川静谧,人亦孤寂。

  ——

  人物置于极致边缘手法,很刻意,也很喜欢

  很多构图都像画一样

  尤其最后一场,天地间人的渺小满屏溢出。

  山脉的静谧,个人的孤独。此番滋味,甚至浓重

  又普通,又厚重

  羊群散去那一刻,声音悠远,千帆过尽。

  《塔洛》观后感(五):字幕不好毁所有

  字幕极小,黑白影像下很不清楚,还是繁体,坐在四排以后完全看不清,试问现在的人类有几个是0.5的眼神?字幕让我深深的对自己的视力感到自卑片子说的都是藏语,再加上字幕着实让人捉急啊!!!所以整片下来只能是看画面,看不清台词简直是毁所有,心情一不好,感觉更是不好。

  剧情:一个好色老头女人把钱骗光的故事。老头善良老实?no,no,no要真是善良老实,那为什么不把钱捐出去呢?还不是因为人家理发店的女人长得漂亮!归根结底,还是好色。剧情很简单,没什么新意,节奏很慢,很容易让人犯困,尤其是还是在看不清字幕的情况下。

  刻意的矫情让观众出戏。许多地方,主角故意的做出一些表达自己内心情感行为举动,但是这些举动不自然,让人一看就知道,“哦,主角这是在顾影自怜啊!”,这还有什么意思呢?太矫情,抒情抒的太别扭,让人出戏。就像是,大家已经知道你很可怜了,你还非要故意渲染自己的凄凉。这就没劲了。都喜欢抒情,都只顾在表达自己,可是这些情绪并不是观众想要的,灌输太多,就会让人厌倦。

  《塔洛》观后感(六):对话万玛才旦:“西藏赵本山”剪掉了那条有名的小辫子

  当地时间9月4日下午,中国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新片《塔洛》在威尼斯电影节召开官方新闻发布会。该片是首部由藏族导演执导的藏语黑白电影,讲述孤独的牧羊人“小辫子”进城办身份证,并邂逅一名理发店女孩,与之产生恋情的故事。这是万玛才旦的第五部藏语电影,入围了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两个官方单元之一的地平线单元。依旧是悠长的固定长镜头,依旧是藏族地区独特风貌,《塔洛》再次彰显了万玛才旦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

  在发布会上,导演万玛才旦携藏族女主角Yangshik Tso(杨秀措)出席,而影片男主角、在藏族地区非常有名的喜剧演员Shidé Nyima(西德尼玛)则因护照过期遗憾无法来到现场。现场有记者听说女主角原本是一名歌手,便询问她是否能现场演唱,Yangshik Tso欣然应允,完整清唱了一首藏语民谣,引起台下掌声一片。以发布会形式在水城亮嗓,尚属罕见

  万玛才旦为藏族作家、导演,第一部剧情长片《静静的嘛呢石》便获第24届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特别提名奖、第10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特别奖、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奖,其后的《寻找智美更登》《五彩神箭》均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发布会结束后,小浪第一时间对话导演,了解到《塔洛》在西藏地区拍摄的种种幕后艰辛。据悉,男主角Shidé Nyima在藏区的地位堪比赵本山[微博]在东北,为了这部他首次担纲男主角的电影,不惜剪掉了留了17年的、其个人的形象符号“小辫子”,只剩一个亮锃锃的光头,在当地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

  新浪娱乐:我们知道,在您做导演之前就已经是一位获奖作家了。这次的《塔洛》是改编自您自己的作品?

  万玛才旦:对,改编自我的同名小说,是我两三年前写的,收录在去年出版的一本小说集里,讲一个牧羊人办理身份证的过程。塔洛是一个很简单的人物,跟外界没什么联系记忆力很好,却记不住自己是从哪来的,是个孤儿。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放牧,在大山上一个人对着羊群唱情歌

  新浪娱乐:是虚构故事还是有原型?

  万玛才旦:完全虚构的,但是故事的发生地跟我的家乡比较接近,所以也是回我家乡的山上拍的。

  新浪娱乐:短篇小说篇幅很小,为电影增加了哪些情节?

  万玛才旦:主要增加的是一些对他在山上牧羊的状态刻画,关于他的情绪,关于他的转变。

  新浪娱乐:牧羊人办身份证,这个设置听上去就比较有趣。所以是想表现一下城乡冲突吗?

  万玛才旦:会有一部分吧,主要是遇上一个理发店女孩,两个人会有一些对比,这个孤独的人遇到了爱情,他内心会发生一些变化。

  新浪娱乐:您以前说过动物也是很重要的演员,这次主角只有两个人的情况下,“羊演员”倒是有很多。众所周知拍动物比较困难,您拍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万玛才旦:塔洛一开始就带着一只小羊羔去照相馆,羊不算难拍。电影拍完的时候,我们把那只小羊羔放生了。

  男主角在西藏地位相当于赵本山,为电影剪掉留了17年的小辫子

  新浪娱乐:听说男主角在藏区特别有名?

  万玛才旦:对,其他地方的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在我们那儿就相当于东北的赵本山,家喻户晓,演过很多小品、相声、电视剧。所以我们在县城拍摄的时候,总有很多人围着他。这次他的电影里跟以前形象反差特别大,因为以前大家一看他就想笑,所以这次演这部电影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看不出是喜剧演员了。

  新浪娱乐:女主角也是藏族歌手,这么说来其实也是明星阵容了。

  万玛才旦:对,她也是专业演员、歌手,演过一些电影和电视剧。她为这部电影其实牺牲了很多,首先因为设定的是理发店女孩,跟其他藏族女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她是短发,比较新潮,所以演员也把长头发剪掉了。这个角色跟她实际年龄也有一些差距,她为这部戏增肥了十多斤。

  新浪娱乐:一般独立导演拍自己家乡都喜欢找非职业演员,您为什么起用职业演员甚至是明星?

  万玛才旦:我拍第一部戏时也是非职业演员,但是这次对角色表演要求比较高,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想好了找他。塔洛的身份象征是小辫子,他外号也是“小辫子”,而这个演员也以一条留了17年的小辫子闻名。最后,他为了这部电影把辫子剪掉了,在藏区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新浪娱乐:片中场景都比较干净,派出所啊,理发馆啊,照相馆啊,还有塔洛在山上的家。

  万玛才旦:这些景都是我们美术组搭的,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金钱成本,25天就拍完了。因为如果要找景,转场会耗费很多时间,而固定在一个地方搭景,可以很高效地拍完。

  新浪娱乐:后面的戏是在山上拍的,能看出风沙特别大,拍摄时挺不容易的吧。

  万玛才旦:对,山上的戏我们计划拍三天,结果拍了七天。灯光组上不去,就只能用自然光,风也太大,每次只能拍半天。我们精简了摄制组,带着帐篷上去,吃住都很不方便。

  新浪娱乐:您之前入围过釜山电影节和上海电影节等等,这次进一步入围了世界三大电影节之一的威尼斯,这会对电影发行有一定帮助吗?

  万玛才旦:肯定会有吧,但由于是藏语电影,总体市场还是会比较有限。

  新浪娱乐:作为独立导演,参加电影节会对今后找投资带来便利吗?您个人有筹资困难吗?

  万玛才旦:会改善一些,但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我个人还好,一直都能找到投资人。

  新浪娱乐:国家现在对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有很多鼓励政策,也经常举办一些影展。那过审会比较容易吗?

  万玛才旦:反而会更难,因为审查程序更多,除了正常的审查步骤以外,还要经过跟少数民族有关的若干部门的审查。

  新浪娱乐:同样是藏族导演的松太加新片也入围了国际电影节,藏族地区目前电影创作情况如何?

  万玛才旦:现在很多藏族学生也开始学电影了,拍了不少短片。但总体而言,藏族地区的电影才刚刚起步,当地也没什么电影市场。

  新浪娱乐:您汉语非常好,为何不用汉语拍?哪怕也是藏区题材,起码受众可能会多一点。

  万玛才旦:我认为拍摄一个地区,语言还是很重要的。当然今后如果有其他适合我拍的题材、其他语种的电影,我也会考虑的。

  新浪娱乐:新片有什么计划了?

  万玛才旦:我下一部电影片名叫《永恒的一天》,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讲一个大的家乡概念,年底开始筹备,今年我还会做一部电影的监制,导演是《塔洛》的制片人。

  《塔洛》观后感(七):你就是个放羊的

  时间背景虽然不算明确,不过从理发店贴着Hebe的海报推断当是2000年以后。所以开头背诵《为人民服务》看出这是个脱离时代的人。藏语听着真像日语。 洗头妹把你灌醉、再把你扒光,日没日过还两说着,醒来就问你要这要那,更要你带她远走高飞,这套路熟得都假了,偏你还往坑里跳。想到钟丽缇演的那部《色戒》。与世隔绝的人被欲望俘虏。 又抽烟又喝酒,怀念远方的姑娘,整得跟忧郁小文青似的。主人那一顿削还没醒过来呢,你就是个放羊的。不过这么侮辱人,看来藏区剥削消灭不彻底啊,难怪要背诵毛主席语录。

  众多黑白长镜头中最喜欢二次进城,码钱、剃头那个。完事后两人分居两面镜子的构图好。许多将重点放在角落的构图也不错。

  《塔洛》观后感(八):塔洛是你的全部吗?

  我听见遥远的未来在一片净土上碎念着六字真言,望见母语在茫茫夜雨中挣扎,我宁愿悲伤地走过,我的生活依旧如此的堕落,寝室里扔满垃圾,我为什么会烦恼?如果要指责自己的慵懒,我已经尝试过好几次了,我还要每天继续保持努力的样子看给世人,假使你没有样子,

  很明显你会是很不起眼的小人物,可是装了又怎样? 你望眼长去的各种眼神你都心碎了,你还要扛着“康巴汉子”的“畸形人”骂号, 你现在明白了 ,全部明白了 ,即使一方被人称为第三极的净土中享誉盛名的绝对仅是那耸起的雪山,丑陋的一面在高原隆起的冰川内腐烂.

  周末的时候 带不走的就是无尽的梦境,停留着,又行走!早餐没了糌粑,长期没有了食欲,想念的还是阿妈,走到梦里,醒来了又思索下去.书桌下隐藏的一封信,直到被手撕破扯烂,我想着动物园林的猴子,多么活泼,哈哈 .......

  塔洛为他心爱的女子剪了辫子,他再也叨唠不出毛泽东语录还有本该记住的牛羊, 我再也想不出阿爸留给我的笔记,还有在火灶旁本该记住的孤独言语. 我涌向乏味的城市,即使偶尔忍不住抽几支烟,而又何尝不渴望尝味这漫天飘散的树叶绿,还是醒来后又思索着!

  拉伊里歌诵着生活,你把生活献给杨措,你还要穿过奔劳,走到北京、上海、香港...........原本你是这世上最真诚的人. 你是哀叹着走进影院看完塔洛的人,还是塔洛就是你生活的镜子,塔洛真的是你的全部吗?

  《塔洛》观后感(九):我也想留个小辫子

  关于《塔洛》我说六点:

  一、固定长镜头。在警察局中大篇幅背诵毛主席语录,即使人物都没对上焦,导演依然这样一个镜头拍完。

  二、通过画外音扩宽叙事维度。影片中出现大量画外音,入照相馆的戏,你从来没见到照相师的长相。这种手法的运用以法国导演罗伯特·布列松为代表。

  三、镜像设置。在塔洛(西德尼玛饰)第一次去县里时,他出现的大多数场景都是用摄像机对着镜子拍出来的。特别是在理发店里与理发店门前。即使后来他去卡拉OK,一切也是那么的虚幻。感觉没有身份证的塔洛无法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

  四、塔洛偷卖了雇主的钱去找杨措(杨秀措饰)时,镜头的使用开始变得正常。似乎显示唯有有错的人才能是真实存在。但杨措与塔洛的形象已经分开出现在不同的镜子中,暗示出他们的结局。

  五、塔洛再次来到警察局,此时的镜像已经变为镜子中的场景。塔洛背不出毛主席语录,似乎成为了虚幻的死了也轻于鸿毛的人。

  六、作为记忆力惊人的塔洛,他很少去思考。所以当他遇到渴望的爱情是也无法辨别真伪,而踏上了人生的不归路。

  塔洛出门寻找社会中的自己,却丢失了原始的自己 ,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塔洛》观后感(十):无有存在感的好人

  《塔洛》整部电影以黑白的色调准确的映射出牧羊人塔洛的灰暗人生,脱离时代,生活单调乏味,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生活在荒无人烟的牧区,塔洛的人生没有一点色彩可言,是被遗忘的个人。

  影片的开头就是塔洛在背诵毛主席语录《为人民服务》,至于为什么塔洛要背诵毛主席语录,影片之中并没有交代,但我认为塔洛可能是看到了派出所墙上写着的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有感而发,亦或是塔洛想用这样一种方式向他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人。

  牧羊人塔洛放的羊都没有名字,塔洛自己的名字几乎没人叫,名字如果没人叫,这个名字的存在就毫无意义,所以在本质上,塔洛与他放的羊没什么区别,没有人会真正在意塔洛的个人生活。塔洛带着的小羊羔是个孤儿,和塔罗的身世差不多,进城还要带着小羊羔,说明看小羊羔在塔洛心里的位置,他不想小羊羔像自己一样没有他人的关怀与帮助,也是想从小羊羔的身上找到一种久违的存在感。

  从心理层面讲,一个人在唱歌的时候,尤其是与不太熟的人唱歌时,通常会唱自己熟悉甚至最喜欢的歌曲,也是最能表达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杨措在KTV唱歌时分别唱了《遇上你我的缘》和《走出大山》这两首歌曲,说明杨措有过苦涩的感情经历,渴望遇到一个有缘的另一半,也许是苦涩的情感经历,让杨措选择离开她自己所在的山城,到远方去寻找自己的美好人生,从这个方面来讲,杨措其实是一个迷途的女孩,并不能定义为一个单纯的骗子,后来与塔洛同床共眠,虽然知道塔洛有一笔不小的财产,杨措也没有借机勒索塔洛,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影片中塔洛穿的衣服比较厚,与他人单薄的穿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牧区寒冷的环境在塔洛的内心形成了深深的烙印,就像在南方的北方人,冬天不是很冷,他们还是会穿棉衣和羽绒服是同一个道理,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塔洛在牧区生活之久,甚至连自己的年龄都记不起来。

  被羊群主人打了三巴掌的塔洛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强烈的侮辱,卖掉自己的羊群是不打算再做让人瞧不起的牧羊人,把自己的十六万人民币交给了杨措,是想与杨措开始新的生活,虽然塔洛自己曾经意识到杨错是在骗自己的钱,剪掉自己留了四十多年的辫子,是为了与以前的自己一刀两断,塔洛做这些事情就是要找到一种强烈的存在感。

  后来,杨错与塔洛卖羊所得的十六万人民币消失了,塔洛并没有表现出狂风暴雨般的愤怒,反而表现的有些平静,最后反倒把这一切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成了一个坏人,坚信自己死后会轻于鸿毛,这表明在塔洛的世界里,一切的错事都是自己种下的因果。

  影片的最后,塔洛也没有办理身份证,在塔洛看来,身份证就是一个好人的证明,而他自己认为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好人,而他再也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名字,不想让别人知晓自己的存在。

  塔罗放了一个双响炮影片结束了,这一声短暂的炮响,也许深深的表达了塔洛对自己虚无存在的无奈与挣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塔洛》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