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局部 第一部》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局部 第一部》影评精选10篇

2018-04-15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局部 第一部》影评精选10篇

  《局部 第一部》是一部由谢梦茜执导,陈丹青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部 第一部》影评(一):陈丹青《局部》笔记与摘录

  第十画:民国画家

  二十世纪初,女权文化萌芽,出现了几位女性艺术的先驱。

  例: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与乌莱):《情人·长城》→《艺术家在场》

  中国古代女画家:赵孟頫的太太管道升、文征明的玄孙、秦淮名妓马守真顾眉…

  民国女画家:

  关紫兰:画中有闺中女气,但下笔的胆气毫不造作,画风受东洋影响

  丘堤:法国路数,相对温和的立体主义架构,静物画出手简静,带着一种素心,画中可见“物性”,不修饰不渲染,恰如其分,不温不火。

  第九画:瓦拉东母子

  巴黎画派:

  二十世纪初十九世纪末,印象派影响之后的巴黎画派画家,有偏于野兽派的,有偏于立体派的,也有自成一派的,风格百花齐放

  例:德朗:横跨野兽派与立体主义;马尔凯:集印象派之大成。

  瓦拉东:

  她的时代还没有女性艺术一说,她的风格十分本色和野性。

  当时男性画家笔下的女裸体常被定义为泛爱的欲念的符号。她提供了一个罕见视角:从女性的角度描绘女裸体——没有尴尬也没有暧昧,只是在私密的场合观察一个女人。瓦拉东也画男裸体——带着某种儿女对父兄、母亲儿孙的亲昵的目光,但就其爱上儿子朋友一事,画中是否有欲念还不能妄断。

  她的静物画也很优秀,没有风格的自觉野心干扰,她的创作都十分单纯

  郁特里罗(瓦拉东之子):

  他画遍了蒙马特高地,画中白墙的丰富色彩也影响了吴冠中。

  第八画:非正式的魅力

  “绘画何时停手,是否有规则?”:

  毕加索为收藏夹斯坦画的肖像画了一百多遍。

  佛洛伊德,二战之后有名的具象画家,他画画的覆盖程度、量感、覆盖程度是毕沙罗的几十倍。

  但他却说过一句话:“每幅画接近完成时,我最不能确定的就是什么时候应该罢手。”

  毕加索说:“希腊人、罗马人、文艺复兴人,都顶着规则在画画。而从梵高开始,每个人都必须做自己太阳。”

  吴作人:“你们要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要知道什么时候画,也要知道什么时候不画。”

  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期:印象派同期后期

  欧洲其他艺术领域打破规则的“自由表现

  雕塑:布尔德尔、马约尔,关注石头泥土木头本身的质感

  音乐:圣桑、德彪西开始玩音色和音符

  文学:波德莱尔、马拉美醉心于调理字与词。

  中国画:

  中国的工笔画和西洋画一样,都有一个完整的规则。

  而文人画(士夫画)则不同,逸笔草草,恰到好处。他们是拿着朝廷俸禄的文人,把一种新的态度和闲情带入了绘画。

  书法

  中国历史上非正式的书法作品反而高于正式的书法作品。这和欧洲是很不一样的。

  第七画:绘画的放纵

  “未完成”的艺术:

  舒伯特《未完成交响乐》,梵高《海边的渔夫

  巴比松画派:

  柯罗户外作画,同一个景别画两张,一张写生,一张带回去慢慢画。这已经是印象派的铺垫了。

  印象派:

  管状颜料出现了,户外作画开始流行笔触颜色自由了,绘画被放开了,艺术家懂得和媒材玩了。

  “一幅画怎么才算画完”是印象派提出的颠覆性的话题,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柯罗看不惯印象派,梵高也看不惯野兽派。可见艺术趣味改变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然而什么才叫“画完”呢,毕沙罗和塞尚常一起作画。毕沙罗喜欢不断堆砌颜料追求完成感,而塞尚的每幅画看上去都可以再继续画下去。塞尚在作画的过程里找到了自己的方法,追求普桑的“均衡”,因此非常注意边缘。他不在乎自己的画有没有画完,永远处于打开的状态,展现出了绘画的过程。他的理念之后也渐渐影响了立体派、抽象派。

  十九世纪是一个转折,人们发现了“一幅画可以不画完”,以及“一幅画可以无穷无尽地画下去”。

  第六画:谁养艺术家

  画的完成度:

  蒙娜丽莎是一张过度完成的画。哈尔斯的《微笑男孩》虽然潦草但是具有完成度。

  艺术的角色

  十九世纪前艺术是服务行业,是作为高级装饰存在的。艺术家画的也都是订件。例如达维特为拿破仑画加冕礼。

  浪漫派的阶段艺术家的角色改变了,艺术的功能也改变了。十九世纪中叶,印象派的画家开始做历史陌生事情,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意志。继而出现了艺术家“self-employ”的形式。新兴的资产阶级也在艺术的供求关系中产生变化,他们可以作为经纪人参与艺术买卖

  第五画:巴黎的青年

  作品与环境

  赋予一个作品与之匹配的展示空间是很有必要的。就像莫高窟的壁画脱离了洞窟的语境就会失去几分原有的味道教堂的壁画脱离了原有环境画面意思就会打折扣。一幅作品与它原生的环境相辅相成造就了一种独有的文化气息

  例: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根据展品的文化背景布展。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展示的中国绘画,因为布展空间与中国画不相衬,他们调整灯光,让环境极暗、光线聚集在画面上,使得画“孤立”、与周围隔绝,观众也就被引导着忽视环境去直面画作本身。

  印象派早期:巴齐耶

  最有名的是《巴齐耶的画室》,现存于奥赛美术馆,从中能看到印象派诞生时刻

  巴齐耶参军后29岁就去世了。他是一个早熟的天才,不仅擅长造型光影,而且善于组织场面、画群像。他在19世纪同性恋文化备受打压的情况下画了许多青年男性肖像,非常坦然

  他的画明亮、均衡、温和,非常健康

  第四画:初习的作品

  梵高早期:1881~1883

  有一种画好在“憨”。

  米勒1875年逝世,梵高在他去世六年左右开始临摹他的画作。他早期在荷兰也画了许多下层劳动人民摄影家桑德的人物摄影作品也有这种“憨”的感觉

  珂勒惠支,表现主义画家,和蒋兆和一样,都有着卓越技巧,画悲天悯人主题。但他们都属于“巧手”,而梵高与他们都不相同

  第三画:人民的胜利

  蒋兆和:

  “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画家,主题常常是可怜的受苦之人,著名的作品有战争时期1943年的《流民图》,其中人物描绘、历史意义道德重量首屈一指

  第二画:死亡的胜利

  意大利壁画:

  戈佐里是十五世纪非常著名的壁画家。然而意大利比萨斜塔旁的圣墓园中,还有两幅布法马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死亡的胜利》、《地域》,他活跃在13世纪乔托晚期。

  油画方便传播,而欧洲最好的是湿壁画。湿壁画是将研磨好的干粉颜料掺入清水再将颜料涂抹在刚抹在墙壁表面的湿灰泥上,干燥之后,图案便永久保存于墙壁表面。现在许多教堂里都有留存。

  十三十四世纪,意大利已经出了一连串画家。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盛期出了文艺复兴三杰。

  二战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教堂炸毁了,而壁画却有幸没有毁损。

  早期艺术的魅力:

  幼稚天真精力饱满元气淋漓

  各种文化、各种文明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但根基都在早期作品。

  早期艺术具有原创力;工具的创新也在早期;新主题和新工具又互为因果

  例:

  布法马可《死亡的胜利》、《地狱》-文艺复兴早期壁画

  北魏壁画-中国早期壁画【龙门石窟(武则天时代)与云冈石窟(北魏时期)的比较

  贡布里希:美感需要导引和学习

  而艺术最重要的是直觉、是最新鲜感受力、是可贵无知

  第一画:千里江山

  国画历史:

  中国山水画的发端比欧洲人所谓的风景画早了近千年:

  隋:展子虔

  唐: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传世的只有李思训的《江山楼阁图》,现存于台北故宫

  五代:董源、巨然、荆浩、关仝

  北宋:刘、李、马、夏,山水画气格越来越大,路数越来越多,但青绿山水画这样歌功颂德的形式仍是主流

  年轻的画家:

  《千里江山图》20米长手卷,作者王希孟18岁为宫廷所作,现存于故宫。

  委拉斯凯兹也是少年进宫,二十岁做宫廷画家,六十岁才得到爵位,因此在《宫娥》中郑重地把自己的形象地位画了出来。

  米开朗基罗雕刻圣母耶稣时23岁,雕刻大卫时候26岁;德拉克罗瓦23岁画《但丁小舟》;毕加索玫瑰色时期也在20岁左右。

  绘画靠手艺眼光。眼光包括观察之眼和经验之眼。观察之眼是不可教的,这就是所谓天才的天赋所在

  年轻时的艺术家充满好奇心感知功能是全息的。

  《千里江山图》:

  王希孟沿袭的全景观是北宋开拓的图式,犹有过之。《千里江山图》的“开阔”非常具体,每个局部都是自称格局的一幅画。成年的、老熟的大师喜欢做减法,也就是取舍和概括。而英年的王希孟则忙着做加法。

  北宋末年:

  张择端也属皇家画院,画出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一幅是世俗繁华的史诗,一幅是锦绣河山的颂唱。这两幅巨作都成于北宋末年,看不出亡国之兆。不久金人入侵。

  补充:

  元代王振鹏又有《江山揽胜图》,但画品气格都远不及《千里江山图》。

  《局部 第一部》影评(二):艺术启蒙什么的吧

  总体的感觉:

  第一讲述人比较靠谱,比较实诚,讲的都是亲身的感同身受东西

  第二讲述的东西比较有意思,前面的部分比较规则的模块,后面稍微高能

  第三中文讲述更加容易理解

  得到的东西:

  第一艺术的启蒙什么的

  第二艺术味觉的分类自己喜欢的规则的审美还是人类幼年时代创造的美

  第三认识木心

  看木心美术馆:

  南船北马的江山如是如昨日

  无船有马的一生峥嵘似挣扎

  有船无马的乌镇起点终点

  无船无马的墓田方寸方成眠

  《局部 第一部》影评(三):浅谈《局部》

  《局部》,估计是取“绘画的局部中蕴藏着无数的细节”之意,是陈丹青的一档评述绘画(也包括其他雕塑等艺术)的节目。虽用了“浅”字,但来“谈”这个节目我还是诚惶诚恐的。我并没有很强的艺术鉴赏力,对于绘画雕塑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即使看完全集,我也无法装模作样地对艺术侃侃而谈。我只是觉得,这实在是一档有趣得紧又为我打开全新世界大门的节目。对于我这样的艺术门外汉,能如此舒适恣意地听一个丰富而有意思的人谈绘画艺术和人文历史,也不困乏也不费力,心里还涌满新奇激动,真是少有美好体验

  艺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绘画也是非广阔的一个领域。所以从“局部”来谈,而不是全然灌输,这可能代表了陈丹青的一种教育理念。集与集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除了陈老可能觉得没说完再补充着说一期,每一集都好像是由突然灵感而来,讲一个人,讲一种态度,讲一种观念,或是讲绘画价值演变。陈丹青真是个顶顶有意思的人,有深厚的才识,有绘画等经验,对艺术、历史和政治敏锐的感觉,思考得多也敢说,好像有一股倔劲,并不在乎别人的评说,又有着独特幽默感,偶尔自嘲,偶尔抨击,说话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还带着上海口音。可他又是个顶顶认真的人,每集节目都会有一板一眼写好的稿子,找到绘画艺术中被忽略的人物、画作种类和存在的问题尊重事实,认真评述总结,虽然经常提到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却总是加句“全是胡扯,不可全信”。节目也是一样认真,认真对待节目材料,提供丰富的补充信息备注,让观众得以更好地理解。

  印象深刻的有很多,不容易详述,文末会有简短的节目摘记,可供浏览。这里就简单谈谈绘画的价值吧。在《谁在养艺术家》一集中,可以看到艺术家为谁作画。在古代的时候,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画作都是订件,是需要完成的,并有一定的内容质量要求,大多是为了政治、宗教而作。所以这时候的绘画,很多是精妙绝伦的,有些因为其宗教意义、政治意义、时代意义而具有震撼人心作用,比如洋洋洒洒的《千里江山图》,比如浩浩荡荡的《南巡图》,再比如圣马可教堂里平整的湿壁画。而在文艺复兴之后,很多画家成了自由职业艺术家,也就是说他们的画不再是被指定的,而是自画自的。像中国的文人画,就自有一番韵味,格局很高。而西方的绘画世界则像是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进入了新的天地。不得不提的是印象派,一群巴黎的青年开始在光与影的奇妙中展开绘画的新篇章。马奈的潇洒和丰,毕沙罗的朴厚,徳加的神经质、穿透力,莫奈的变幻无穷,以及梵高的憨笨,各放其彩。再到毕加索的荒诞派,杜尚的现代艺术,艺术形式更加变幻无穷。

  然而在《杜尚的决定》一集中,陈丹青也说到,这不再是个需要艺术绘画的时代。杜尚说他不欠这个社会一幅画。这个时代不再需要绘画了吗,或者说,这个时代不再需要艺术了吗?在这个被各种热搜和段子占据的时代,在这个综艺迭出娱乐至死的时代,在这个忙忙碌碌又怅然若失的时代,不需要艺术了吗?我不知道。可能一般人觉得艺术仍然是奢侈品吧,但就像曾经看到有人这么说“做饭是艺术,带孩子是艺术,把事儿整美了,都是艺术”,那么,仍然有一些东西是我们可以抓紧的吧。

  节目摘记:

  王希孟 北宋 《千里江山图》

  绘画是手绘的,手艺第一,手艺之上,又是眼光第一。这个眼光,分两层,一是指观察之眼,一个是指一边画着,一边你怎么判断自己这幅画,属于经验范畴。而观察之眼,不可学不可教,所谓天份天份,实际上指的是这个。因为你在同一片风景,你给庸才看,你给天才看,画出来是不一样的。

  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18岁。长几岁,小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他好像知道,过了几年就死了。

  博纳米科·布法马克 意大利 14世纪 《死亡的胜利》

  欧洲最好看的画,是湿壁画。就像中国最好看的话是那些魏晋唐宋的工笔重彩画。

  蒋兆和 中国最伟大的人道主义画家,最杰出的人物画家 《流民图》

  直到今天,还有上一代权威的画家,认为他有历史问题。这什么历史问题呢?我认为,这是我们的历史大有问题。

  梵高 初习的作品 憨厚 笨 大巧若拙

  巴齐耶 《巴齐耶的画室》

  死于一战,印象派初期画家,对于光影的把握很好,造型方面接近徳加,但更理智更温和,能画人物组像。《画室》明亮、亲切、温和、宁静,是巴黎那群青年最美好的时光。

  印象派几个重要人物,比方马奈那种潇洒和丰润,然后毕沙罗那种朴厚,徳加那种神经质、那种穿透力、敏感度,然后像莫奈那种变幻无穷,还有一位西斯莱是一个英国人,就小范围的这种绚丽多彩,大部分来说相对风格化,相对偏于激情,各有各的激情的一个出口,只有巴齐耶比较理性,他是兼于科学和诗意的一种性格。

  谁在养艺术家

  订件 vs 自由艺术职业家

  未完成 一幅画,可以不画完,一幅画,也可以无穷无尽地画下去。

  毕加索:一幅画配了框子,挂上墙就死掉了。

  塞尚,openwork,所有画都是未完成。

  苏珊・瓦拉东 人体画(裸体画)。女性视角,非常自然亲昵,却没有男画家的欲念。

  静物画,风景画也都很好,很纯粹,出自内心。

  中国女画家:

  元代管道升 《烟雨从竹图卷》

  明朝元淑 《萱石图》 马守真顾眉

  民国女画家 关紫兰,胆气 邱堤,静物画尤佳,立体主义,素心。

  长卷画

  传统《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张择端,北宋),《江山揽胜图》(王振鹏,元)《南巡图》

  散点透视,古代观看方法为移动观看

  《南巡图》清 宫廷长卷画 徐扬 大型文献史诗纪录片

  南巡记忆 乌镇

  讯息和景别

  《八又二分之一》

  俄罗斯的冤屈

  俄罗斯油画,民族化,叙述性非常强。

  圣马可教堂,佛罗伦萨,意大利

  二楼有安吉里柯的画,湿壁画,宗教化,兼具神性和人性。黎明的曙光。

  安吉里柯画画,简朴,刚正,他的天性就像小禅房里很平整的湿壁画一样。

  巨人的战役 希腊雕刻

  朱光潜,西方美术史,静穆之美

  例如希腊雕刻罢,我总以为它现在之见得“只剩一味醇朴“者,原因之一,是在曾埋土中,或久经风雨,失去了锋棱和光泽的缘故,雕造的当时,一定是崭新,雪白,而且发闪的,所以我们现在所见的希腊之美,其实并不准时当时希腊人之所谓美,我们应该悬想它是一件新东西。

  ——《“题未定”草》鲁迅

  马塞尔・杜尚 1912年放弃画画,投入现代艺术 标志《泉》,《L.H.O.O.Q》

  “我不在于艺术这个词,因为艺术早已声名狼藉。”

  他不在乎是否被接受,是否被理解,凡事总是笑眯眯的。一张聪明透顶的老脸。什么都无所谓。他也不强调,他也不反对,他也不赞同,也不太解释,晚年他说,他重视呼吸胜于一切。

  《局部 第一部》影评(四):我看《局部》

  最近在看陈丹青的《局部》,网络视频,共16集,目前第一季。

  不好说这是个什么类型的节目,脱口秀似乎也不确切,作为“秀”,他的表达方式显然有差异;叫文化讲座又没那么系统和正式,漫谈式的格局,又总是从一个话题展开到另一个话题。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好定义的非类型化节目,却意外地具备了很大的吸引力。

  对于公众人物,不论了解多少,我们通常总会有自己一个或直观或理性的认知,但对陈丹青,我心中却一直怀有一种不确定感,因此也无法有自己的评判。他的社会知名度与其说来自作品,不如说更多来自他的公共行为,比如早年间尽人皆知的辞职风波,而一以贯之的老愤青做派更简直可以说是他的招牌了。

  我在美院上学的时候他还在校,在东三环那个著名美术院校小小的原址里,你时常会邂逅一个穿黑色立领学生装的人迎面而来,圆眼镜后面一双愤世嫉俗目不斜视的牛眼,步伐总象是去赶着干一件什么要紧事似的,此人就是陈丹青。从他身旁经过,你能感觉到一小股煞气和焦虑,这是属于他的气场。

  画作见过几幅,在校内外各种大小展览上,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大约鉴赏力还是不够,也只会在看到署名时恍叹一声而已。校内讲座听过一次,规模很小,没有明确主题,具体内容记不太清了,基本还是批判现行艺术教育制度大骂英语考试之类的,有两件事印象深刻:抽烟与骂娘,但南方口音的粗口,说实话有点儿怪怪的。

  很惭愧,作为一名美术生,我并未对陈丹青的画有过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也是少有阅读,看得最多的恐怕还是网上流传的各种视频,讲座访谈之类的,还有一个跟韩寒的对谈印象比较深,他似乎有点儿把自己当成鲁迅了。

  还是说回局部吧。

  第一讲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我当时一下觉得震惊了,瞬间竟有电光火石之感。时空倒转穿越回某省某市某校某系的一间小黑屋里,三十多个人围坐在一起,随着幻灯机切换的咔哒声,墙壁上呈现出无比真切夺目的流光溢彩,那是中国美术史的作品鉴赏课,而让我最深深记住的,就是这个名字,王希孟。“此画创作时作者仅18岁,也是唯一传世的作品。。去世时年仅23岁。。”,眼前一片青绿山水明媚,学习委员的声音都因此变得充满磁性无比动听,我瞬间感动了,不知是为作品还是生平,也许兼而有之,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最容易为这种传奇打动。而到如今我已两倍于王希孟的年纪,却依然没有做成过一件也许在18岁就该做成的事,在漫长无为的岁月中,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王希孟淡忘的呢?

  貌似在讲画意旨又象不在画,他后来又讲了我喜欢的梵高,讲了我认识却不了解的《流民图》,讲了一直被我误解的杜尚,还讲了更多我从未听闻的画家和作品:徐洋、瓦拉东、安吉利科、民国女画家……

  看似随意的选题实则煞费苦心,以冷僻的画家或名画家的冷僻作品切入,牵扯出无数相关信息,这是他的眼界与学识;以他的视角和取舍帮你在某处开一个小孔,带着你从这些小孔中一窥艺术世界的万千精彩,这是他的趣味与手段。“他总是越过故事主角的肩头,张望远处正在走动的人。”这大约是他自己的方式,也是“局部”的释义。

  节目平实的节奏彰显着巨大的用心:一幅幅作品精美逼真的呈现,适度的现代科技的融入,最加分的是音乐,严丝合扣,张亚东不只是个人名,那是品质的保障。

  透过陈丹青干瘪得近乎枯燥的语调,你仍然可以感觉到他的悲悯与慷慨。这实质上是一档门槛较低的大众美育普及节目,而真善美在当下的社会已如蓝天般稀缺,恶趣味,却如雾霾般长期驱之不散。

  我也终于明白,不管是原来的老愤青还是如今好脾气(装的也罢)的娓娓道来,陈丹青也只是在做他自己而已,节目本身已如良师益友,与其妄加评判不如多看几遍。

  《局部 第一部》影评(五):陈丹青和《罗辑思维》的距离

  听陈丹青讲话需要时间适应。

  我之前只看他的访谈文字,就因为听不惯他讲话的腔调。最难受的细节,就是短暂停顿思考的时候,我们一般说“嗯……”,而他的口语是“嗳……”仿佛政府官员(还一定是贪官)做报告。

  更不要说这个人逻辑性还不强(跟艺术家比,道长这样的文科生简直就像理科学霸),常常停顿半天,好不容易等他开口,人家没头没脑开始另一个话题了。

  不过《局部》看了2集之后,我总算是适应了,之后就发现陈丹青的确有令人莞尔的小趣处。比如:

  “文革一结束,气氛不一样了,艺术家就开始翘尾巴。每个人的处境、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那个尾巴的翘法也不同。回到十九世纪,那也是个艺术家翘尾巴的时代,我要怎么画,我没画完,这是我的事儿,你管不着——翘尾巴。”

  “杜尚说过一句话,他说‘一副有名的作品,取决于谈论它的次数。’一百年来,梵高被人谈的太多了。但《海边的小男孩》有没有人谈到,我不知道。所以我要纠缠它,我要纠缠它!(下一期他要接着说同一主题)”

  “十九世纪以前,所有画大致都有一个公认的完成度‘到这儿,这幅画就画完了。’例外的例子也有——不少过度完成的画。我要举的例子就是太有名的《蒙娜丽莎》,印刷品看不出来,哪天大家到卢浮宫去看一眼,过度完成。画得太精细了,一遍又一遍这样画,它会留下一个痕迹,它过度了。但它作者是达芬奇,这件事儿我们就认了。”

  ——————————————————————————————

  总之,推荐陈丹青《局部》,比想象中好很多。看了几集有点黑转粉。节奏慢,看起来很放松。

  题外话:用这个节目对比《罗辑思维》会有更鲜明的体验,虽然二者内容、风格和目的都截然不同,但毕竟都是“文科生”范畴(陈丹青更过分算艺术生)。《罗辑》问题再大也是经过一个班底策划的,不论逻辑严密、话题热度还是观点生猛都比《局部》更强,更不要说脱口秀表演本身的水平了,罗振宇讲得抑扬顿挫,有张有弛;陈丹青连脱稿都做不到。

  但我想有一点是很明确的——文科和艺术都是开放理论,这种开放性不仅需要听众有“空杯心态”,也需要演讲者适度的宽和、包容,形于外应该是“我有锦囊连环计,请君不妨侧耳听。”而不是花一个钟头,非要把其他人的见解打趴在地——做节目是来取悦观众的,不是搞文化争霸赛的。

  陈丹青的好,就在于他虽然也偏激、也固执,但总隐隐的有一句潜台词“我是这么看这些艺术家的,不代表艺术家本人就是这样的。”而《逻辑》摘了潜台词中五个字“就是这样的。”

  这是除了策划的能力之外,态度上的问题。

  《局部 第一部》影评(六):迷上了你说话的感觉

  先看到《局部》的平面版本《陌生的经验》,才回来一集一集认真地看完或者说读完这部在我们看来用心,在你陈丹青看来随意的一部电视讲座系列。

  你很简单,没有刻意布置的讲台背景和灯光,连标题都是那么简单的排版。前面几集的背景一直在你的画室里,我看到了PICASSO,看到了梵高未完成的小画,看到了一些大尺寸的包装好的绘画作品,估计是你自己的。后面几集背景移到了乌镇,我读过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应该说翻过,因为和我们距离太远,真的只能用崇拜的眼光看待,连基本了解都不敢说,但是知道你爱着木心。爱他孩子般的眼神和语气,爱他的纯真,而你比他多了一些世俗的烟火气,比他更宽容。虽然他说着“不知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皆可原谅”,但这话说出来的语气总感觉有几分不甘心。你可以承认自己有错误,也能欣赏优秀的画家,身上没有那种让人讨厌的“文人相轻”的感觉。

  你很平和,每当我疲惫,对世事厌倦,就喜欢坐下来听你讲话。平和的讲着你喜欢的每一位画家,有些主流,有些非主流,难掩你的喜爱,而且会把你喜爱的原因讲出来。最好玩的是,关于梵高的那幅未完成的小画,你很喜欢,花了好几集时间去讲,但是你当然明白作为观众仍然是无法理解你的喜欢的,其实到最后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但是你敢承认自己没有把问题讲清楚,你敢承认这里面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需要思考的问题。你甚至承认,所有男性画家笔下的女裸体多少带着一种欲念。

  你很随意,你选择的画家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或者都是什么主义派别,只是喜欢而已,我喜欢你的随意,不然就像历史课本了。我更喜欢你从这些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出发,讲讲你所理解的人性、感情甚至政治渊源。既是美术史,又不是美术史,更是文化和人文的历史。

  对古希腊的雕塑印象非常深刻,岁月凝练的静穆,你也是,岁月给了你沉静,也许你也有过愤慨的日子,但是现在你平静的面对世界和每一个人。

  《局部 第一部》影评(七):按tag索骥

  最早知道陈丹青是他请辞清华美院和某次酒后愤愤的说:“两千年文脉已断”,他一直是个很有争议的人。前年看《文学回忆录》,喜欢的不得了,这才又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文学回忆录》是木心上世纪八十年代客居纽约时期讲述的他自己的世界文学史,在这长达五年的“文学远征”中,作为当时听课学生之一的陈丹青认真整理那五年的听课笔记结集出版,逾四十万字。我看时只觉得妙语连珠,于是满篇画着标注,读到此书由衷喜悦的同时也感谢陈丹青的细心编著。

  扯远了,说说陈丹青的这个“脱口秀”,名叫《局部》,估计是取“绘画的局部中蕴藏着无数的细节”之意,每集开场的巴赫大提琴(Cello Suite No.1, Prelude )真是太应景了。陈丹青表面看着孤傲,他是有这个资本的,但一看到他提前做好的一板一眼的笔记,毕恭毕敬的评说,你就知道这个老先生真的是细致入微且毫无傲气,全是孩子般对艺术的真诚。看完这十六画意犹未尽,但知道了一些皮毛就会越发显得无知,所以关于艺术理论性的东西我更加不敢多说了。可是最近记性差了,又怕看完就忘,索性以Tag的形式列举一些关键字,当做简单的观后笔记,方便日后自己查阅(Tag以顿号间隔)。

  第一画、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十八岁、早逝的天才、宋徽宗、青绿法、委拉士开兹《宫娥》、“十四岁以后心就不纯了”、“观察之眼即是天分”、十八岁的感知是全息的(就像浑身是摄像头)、“《清明上河图》是世俗繁华的史诗,《千里江山图》是锦绣河山的颂唱”、明清文人画确立了老人符号。

  第二画、死亡的胜利:戈佐里《博士来拜》、托斯卡纳圣墓园、撞见的大快乐、《死亡的胜利》《地狱》(布法马可)、黑死病后的狂欢、 “最好看的欧洲画不是油画而是湿壁画,就好比中国最好的画是魏晋唐宋的工笔重彩”、 “早期简单而生猛,元气淋漓当属北魏时期的敦煌壁画,毕加索《格尔尼卡》未必好过北魏壁画”、吓得肝儿颤、云冈石窟、“艺术顶顶要紧的是本能”、“美感需要导引和学习——贡布里希”、米开朗基罗在奥利耶多的取经、西方不避死亡素材《哀悼基督》《马拉之死》、“尸体作为尸体是活生生的”、罗聘《鬼神图》、“东西方对待死亡的看法截然不同,我们绘画的伟大传统是《千里江山图》,不是《死亡的胜利》”。

  第三画、人民的胜利:《爸爸永不回来了》、蒋兆和《流民图》、文革遭批斗、中国20世纪最好的人道主义画家、“同情心和恻隐心相比国家和民族永远不是主旋律”、“人在苦难中才更像一个人——孟德斯鸠”、从“反共卖国的大毒草”到“现实主义的爱国主义作品”、“不是蒋兆和先生有历史问题,而是我们的历史大有问题”。

  第四画、初习的作品:梵高《海边的渔夫》、梵高霍(van gogh)、南漂少年梵高、库勒慕勒美术馆(一次买300幅的阔太太)、“傻在绘画上行得通,一笔下去憨,再一笔还是憨”、“后印象派三大师——塞尚,高更,梵高”、大巧若拙、左翼画家珂勒惠支《囚人》、王式廓《血衣》。

  第五画、巴黎的青年:塞纳河北岸卢浮宫,南岸奥赛美术馆、“气息不搭,画的意思便打了折扣”、“每一种艺术都有它的时代的氛围,灵光一去不复返”、巴齐耶《巴齐耶的画室•拉孔达明街9号》、“意气洋洋的年轻人,一切开始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光”、1870普法战争、早逝、场面性的群像、兼有科学和诗意的温和、“光线运用极佳《夏日》,明亮均衡”、年轻人充满希望的清瘦、印象派这群乌合之众的集体记忆。

  第六画、谁养艺术家:印象派、莫奈《日出印象》、雷诺阿《舞者》、未完成的画、订件、委托作画、王公贵族的装饰物、文化部长达维特《拿破仑加冕礼》、戈佐里《博士来拜》(炫耀四百佣金)、委拉士开兹《侏儒》系列是有钱有闲的消遣、艺术赞助史、self-employ、印象派伯乐-卢埃尔、文革后“翘尾巴”的时代、巫师-奴隶-公会会员-自由职业、“自由造就了梵高也弄死了梵高”、“艺术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谈论次数”。

  第七画、绘画的放纵:未完成的画、舒伯特《未完成交响乐》、“户外与画室内,时间与速度的差别”、“巴比松画派—米勒、柯罗、杜比尼”、柯罗《南尼大桥》前后两幅、“马蒂斯《蓝裸体》,绘画跟媒材玩”、马奈《贝尔特•莫里索肖像》、“户外作画和吸管颜料的诞生有关”、“达维特《拿破仑跨越阿尔卑斯》,安格尔等与印象派相比及其精细,导致印象派及野兽派无法进入沙龙”、“背景音德彪西是Golliwogg's cake-walk (from Children's Corner)(小明和王猫用的也是这个配乐,好有趣)”、普桑的均衡与古典性、“塞尚和毕沙罗在蓬杜瓦斯共同作画,塞尚的openwork(打开,未关闭的画)影响至深”。

  第八画、非正式魅力:未完成的画第三期、毕加索的《格特鲁德•斯坦》、弗洛伊德《沉睡的救济金管理员》、“梵高没有一幅画是不好的,每个人是自己的太阳”、马蒂斯《舞者》、“中国的文人画中一切都是假的,重要的是味道”、“音乐中的印象派—德彪西”、“马拉美—诗不是意象,是字和词”、“中国的文人画是高级官员,一群闲人在玩艺术,不是订件,而是高雅的寄托,与物传神,尽其妙也”、“如何是士夫画?戾(隶)家画也(所谓书画同源)”、“中国的非正式(unofficial)书法更受推崇”颜真卿《祭侄文稿》、陆机《平复帖》、“碑不如告,告不如书-《书论》”、“如今不是尽其妙也,已是谬甚也”。

  第九画、瓦拉东母子:花样百出的巴黎画派、横跨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的安德烈•德朗、“瓦拉东是雷诺阿,德加等人的模特”、《出浴》等独有的女性视角的女人体画、“同时做到两件事,文化诱发和本能驱使”、“倔驴塞尚,疯子梵高,侏儒罗特列克,怪人高更。讨生活的穷姑娘瓦拉东”、毕加索是西班牙式的魔性、“法兰西少男少女的鲁,代表电影:特吕弗《四百击》,路易马勒《再见孩子们》,帕维尔•丘赫莱伊《小偷》”、瓦拉东与安德鲁(她儿子的朋友)入画《亚当与夏娃》、郁特里罗(瓦拉东的儿子)的城市风景画、醉醺醺言道:“这是谁的展览?”

  第十画、民国女画家:关于女性画家的政治正确、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没有艺术史,只有艺术家”-贡布里希、赵孟頫的太太管道升《烟雨丛竹图卷》、文淑(文征明的玄孙女,嫁与赵灵均为妻)《萱石图》、民国的关紫兰下笔胆气十足、民国的大家闺秀与上流女性与绘画的气韵、中原绘画入骨的斯文与历史的大气、关良49年后由野兽派转而画戏曲人物、丘堤的静物画必俗而简静(温良恭俭让入了画)、丘堤的《窗外》与上海早已失去的表情(结尾的BGM特别好,不知其名)。

  第十一画、徐扬的功德:徐扬等宫廷画家的《乾隆南巡图》和《康熙南巡图》、明清宫廷画的气势、歌川广重与梵高、中国的长卷画与散点透视、移步换景。长卷画的旷观在古代好比当今的纪录片、中国绘画的写实主义、描写局部复杂到极致、“明清宫廷画比唐宋富丽,比元明雅驯”、“文明的承平期的绘画格调常会趋于烂俗,但未必不好”、“本期在乌镇录制,乌镇的修缮准则是修旧如旧,重温繁华江南旧梦”、谢谢那些为我们留下历史记忆的画家们。(真是想知道片尾曲的名字,网上查了下好像是张亚东为视频专门作的曲)

  第十二画、讯息与景别:维托雷•卡帕奇奥绘画中的透视与闲笔的趣味(可惜网上找不到他的画,只能截陈丹青视频的图)、”“西洋画不用长卷而玩纵深,比如穹顶壁画,效果等于广角镜”、“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等导演的景别(eg:《一九零零》和《同流者》),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费里尼的《梦书》(一直想买)的绘画非常好看、人的观看本能以致理性管不住目光、《公民凯恩》里拍摄的变化带动了电影的发展、勃鲁盖尔俯瞰式的人物群像、“今天的媒材变了,我们不在需要南巡图和卡帕奇奥,但人的观看意志是不会变的”、(本期讲了很多电影名导,绘画和电影确实是有相通之处的,或者进一步讲,艺术总有相通之处)

  第十三画、俄罗斯冤案:(本期录于木心美术馆)“在欧洲我们是亚洲人,在亚洲我们是欧洲人—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语道出俄罗斯的尴尬处境)、美国的古典音乐差不多是斯拉夫人撑起来的、“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分庭而不抗礼,自成高峰,没有俄罗斯文学的欧洲文学是不可想象的”、“列宾的《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苏里科夫的《女贵族莫洛佐娃》《攻克雪城》简直好透了,美术史好就好在一山总有二虎”、西方尤其是美国对苏俄的油画并不认同、“中国的先秦悲伤故事也有阳刚气,但到了《西厢记》就只剩哀怨了,可俄罗斯悲伤事也血气方刚”、“苏里科夫的画在回应东正教的传统,他是刻画事件中表情的天才,笨拙而极有力,组构在大场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西方觉得俄罗斯的绘画是文学的附庸,那么西方的绘画又何尝不是圣经的附庸?”、19世纪的俄罗斯像是中国的唐朝、“俄罗斯绘画的灵魂是苏里科夫而非列宾,俄罗斯文学的灵魂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而非托尔斯泰”、艺术最最要紧的到底是刻画美还是同情和善良(描绘苦难)、“俄罗斯艺术的固执和骄傲是一种过时的品德,她毫不在意世界的眼光。”

  第十四画、圣马可教堂:新绘画三翘楚(3C)与新表现主义、“一幅好画的标准是你会不断愿意看下去,而且每次看都会有新的领悟”、“如果你到佛罗伦萨只有一天时间,哪都别去,就去圣马可教堂”、安吉里柯-圣马可教堂二楼的《受胎告知》《哀悼基督》、“在二楼的小禅房里,你会有专心修行的念头,哪怕只是片刻,只是一个幻觉。看完以后下楼,你就变回俗人。”、湿壁画的格局依照建筑自身的构造决定其宏伟程度(比如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所绘的《创世纪》)、欧洲最最耐看的还是宗教画、“十三世纪前的画神性太多而人性太少,十五世纪后半叶则人性太多而神性太少”、在圣马可的小禅房你会看到文艺复兴的曙光、简朴静穆而神圣。

  第十五画、巨人的战役:派格蒙祭坛的大理石雕刻、“一脸的冤枉,非常憋屈的样子,没有用的,你永远也看不完的,你无法说什么,只能闷闷的看”、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跟《巨人的战役》比,米开朗基罗简直是个小弟弟。他要是看到了,汗毛竖立,他会自叹不如,远远不如。”、“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艺术没有进步这件事情、“古希腊像是人类的儿童时代,但在雕塑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元气淋漓”、“各民族,各文化之间的艺术不可以率尔比较”、“古巴比伦和古希腊及先秦的雕刻是坟墓的艺术,而古希腊是人的艺术”。

  第十六画、杜尚的决定:马塞尔•杜尚与1912年断然放弃了绘画、杜尚和“达达主义”重新定义了艺术这个词、艺术的能指与19世纪相比已经无限扩大、 “你拒绝一件事和你接受一件事,其实是一回事”、“艺术早已声名狼藉,绘画的传播功能如今已经终结,我们活在一个不是绘画的时代”、“绘画已经不再光荣,所以我们现在是一个闲聊绘画的时候”、“不强求自己,也不强求人家”。

  那么,第二季再见吧。

  每周一期,是为记。PS:可惜豆瓣影评无法插图,就这样吧。

  2015.9.29

  《局部 第一部》影评(八):无关好坏,有料有趣

  朋友因我之前吐槽一本关于影视欣赏的教科书而推荐了陈丹青讲述的《局部》,是2015年梁文道策划制作的视频脱口秀节目“看理想”的一个部分。《局部》共16集,每集大概20分钟,主要讲绘画艺术的欣赏,也聊到其他艺术形式。陈丹青没有按正统美术史讲法(时间,流派,代表画家和作品),而是以点发散,关注的是大历史里的小细节(比如他会挑梵高一幅画不下去的练笔画来展开好几个话题,用蒋兆和《流民图》来聊不同的文化传统对同类作品的评价差异),和这些小细节带给他本人的审美感动,所以我觉得节目名字“局部”太贴切了。我是艺术尤其绘画的门外汉,小时候学校里美术课勉强及格那种,所以无法评论他观点的正确性,只有被科普的份,但有几点却触动了我。 一、元气满满。这是陈丹青评价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时的话,后来他又在多处使用,比如瓦拉东作品,梵高早期习作,以及古希腊雕塑等。他解释何为“元气”使用了木心的说法“孩子气”,也就是孩子似的不管不顾,青春的朝气、勇敢,以及原始野性之美。这种美怎样从画里看出来我真不知道,但日常中倒是喜欢那些还葆有这些特质的人,大概“元气”这种东西都是先天带来,随着世俗成熟慢慢都会被消耗掉,所以犹为稀缺可贵。有“元气”的人不一定周全,但一定真诚;不一定稳妥,但一定奋进。这种真实而朝阳的人,有趣。 二、讯息与景别。这是其中某集的标题,在这集里陈丹青花了很大篇幅讲电影的镜头和场景调动,来对比解读绘画里的群像以及场景安排。相信朋友是因为这集而推荐我看的。我固然被里面的技术解读震撼,但却想到红楼梦里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贾母让惜春把大观园画出来,姑娘们聚在一起商量给惜春多长假期,其中宝钗的一大段道理真是把场景安排的难度说了个透“非离了肚子里头有些丘壑的,如何成画?”(原文好长一段,有兴趣的参看四十二回的最后几页)。现实里胸中有丘壑的人,也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讯息,用于构建自己的画卷,绚烂或淡泊的随画卷生活。这种看世界的视角独特而大气的人,有趣。 三、打开的作品(openwork)。这是陈丹青讲到自印象派开始,绘画的成品变得没有明确的定义,是否画完,没有公认的依据,而全凭画家自己判断。所以称其为打开的,是针对印象派之前的画,有明确的完成标准,是个封闭系统。开放性带来的好处是绘画自由了,“一幅画可以永远画下去”。画家们最头疼的就变成了不知道啥时候算画完了,陈丹青也终于明白了吴作人给他们上课时说的“应当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要知道画,也要知道不画”。我瞬间想到了“知止”。《大学》第二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南怀瑾曾解读过 “知止”的一层含义是认清自己征服自己,深以为然。人能做到的总比自己以为的多,而比自己想要的少,所以各种迷茫和焦虑。但总有些人,不疾不徐,走在自己的时间点,一会儿慢,一会儿快,但清醒而坚定,因为知道要去何方。这种“知,止,定”的人,同样有趣。 王尔德有句话“人不应该分为好人坏人,应该分为有趣和无趣”,既然无法判断好坏,那努力做个有趣的人总是件有趣的事吧。拿着剧中局部的词句发散出我自己觉得有趣的想法,也算对《局部》的致敬。

  《局部 第一部》影评(九):再次感慨生活品质

  前文讲,没什么比看一部阿尔帕西诺的电影更让人感受生活品质。

  如今,陈丹青的《局部》也来。

  舒服。

  舒缓的音乐,听这位对人生和艺术很诚恳的大师讲经典艺术作品。

  真是,感慨。

  生活离不开艺术。

  生活也离不开IT。正是传媒和IT,让我们更容易的听陈丹青聊艺术。

  所以,推荐系统继续搞起来吧。

  今天还搜了搜推荐系统的一些算法,没有以前看觉得那么麻烦。还是不能浮躁啊。

  宁静致远。

  修养自己。

  等修养出陈丹青那样的大耳朵,就能宁静了吧。

  《局部 第一部》影评(十):关于艺术

  看陈丹青录制的《局部》,从头至尾就一个感想:无可奈何。

  艺术这玩意,真的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你不懂审美,不会欣赏,不得其门而入,那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学也学不会的。艺术观赏,本是一项极端个体化,私密化的体验,这种体验发乎本能,出乎直觉,用语言文字是几乎无法表述与传递的,只能在自己心里憋着。说马蒂斯毕加索好——好在哪里?洋洋洒洒,长篇累牍地解释这二者的好处,舌敝唇焦,结果必是煞费苦心,听者读者仍是不明所以;同理,勋伯格的音乐,有些人奉若天籁,另一些人则视之为噪音。

  在艺术面前,感官永远压制住了语言。语言是苍白疲乏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精确描述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其究竟伟大在何处。当然,学者们可以通过专业领域的考察来论证其历史,学术以及社会价值,但若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这一切则是不可言说的。

  在适当的时候,在某个特殊的片刻,语言是可以被取缔的。文学,哲学,科学都需要语言,但是艺术不需要。

  当我们废置了语言,我们便进入了艺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