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蛇之拥抱》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蛇之拥抱》观后感10篇

2018-04-18 21: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蛇之拥抱》观后感10篇

  《蛇之拥抱》是一部由西罗·格拉执导,扬·贝弗特 / 博昂内·戴维斯 / 路易吉·莎玛娜主演的一部剧情 / 冒险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蛇之拥抱》观后感(一):亚马逊文化本质

  《蛇之拥抱》

  说实在的,吸引人的不过就是异域文化。亚马逊文化,我的理解,就影片所传达的就是印第安人土著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元素,就影片看来,那就是“自然文化”和“迷幻药文化”。崇拜自然,敬畏自然,这本来就是人类原始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因为不仅从自然界获取一切生存资源,而且原始人类的力量相比大自然的种种力量,比如片中的“蛇”来说,都显得不足,所以片中的印第安青年卡拉玛卡特一开始答应帮德国科学家提奥寻找药物就提出了:

  这片雨林很脆弱,如果你破坏她,她会报复,我们只能尊敬她,穿越她,我们不能吃肉和鱼,除非雨林再次落雨,我们还要向动物主人取得了同意,我们不能从树木的根部砍伐它们。就是这种文化的阐述。所谓的“迷幻药文化”,片中看起来没有特意强调,但是却也是不可忽略。片中谈到了各种印第安药物,比如卡披木、可可叶、曼碧、雅库纳。很明显卡披木是安眠而且催梦的药物;而可可叶、曼碧不过就像“口香糖”之类的,估计也含有兴奋成分;还有传说包治百病的雅库纳。但是,片中卡拉玛卡特并不想让两位科学家找到雅库纳(我不想教化我的族人,我不想教化你,赐予他们超出索求的东西),而是想让他们感受到别的东西,一种灵魂体验,而体验的方式,自然就是印第安传统的“迷幻药物”了。但就像我们现在看到欧美年轻人滥用大麻,时髦迷幻蘑菇一样,其实都是这些文化的一种时代转移。因为现实世界是“明确”的,但是我们又不满足于明确,老年的卡拉玛卡特告诉美国科学家伊万(之前问伊万河有几条岸,伊万回答两条):那你就错了,这条河有三条、五条、一千条河岸一个孩子都能轻松理解这点,但你不行,这条河是巨蟒之子,这是我们从梦中知道的,但这是真正的事实,它比你口中的“真实”更加真切。所以,片中有许多我们中国人很熟悉灵魂、重生的表述,老年卡拉玛卡特看到伊万就说:你不是一个人,你是两个人。暗指他身上有提奥的灵魂。而且还对他说:我,曾经想杀死你,我也杀死过你,在过去,无时之时,在昨天,在40年前,又或许是100年前,也可能是一百万年前,但你回来了。这些超越时空想象力来自哪里?还有片中谈到的重重“似曾相识”。说白了,就是印第安巫师在尝试草药的历史过程中,既发现了一些治疗疾病的药物,也发现了一些具有迷幻性的药物。所以片中卡拉玛卡特都给两位科学家施用了药物,让他们却感悟。但是因为美国科学家是带着功利色彩的,所以最终没有感悟,而德国科学家似乎有所领悟,但又无法言明。

  这就是所谓的亚马逊文化。16.12.15

  《蛇之拥抱》观后感(二):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附文字流程

  很多影评都说这部片依旧是讽刺入侵土著传统文化的,确实有,但其实这部电影对过度传统固执保守派土著(卡拉马卡特,海报中的人物)的部分过激行为也作了很中肯的批判。本片并非单纯地歌颂丛林自然讽刺文化入侵,而对双方极端分子的作法都做了讽刺。

  贯穿两条故事线的土著主角卡拉马卡特由于青年时期对白人抱有过激的敌意,间接导致了无辜德国科学家西奥的死亡。而后的40年中精神萎靡,直到遇到美国探险家伊万,唤起往事回忆意识到应该做些什么弥补当时的过错。即使伊万心怀不轨,卡拉还是选择原谅了伊万,依旧把伊万当作西奥的化身,当作自己赎罪的最后机会。伊万睡着后,卡拉将自己的项链送给伊万,从此消失在丛林中,不带走一片云彩

  先简单介绍一下:电影由两条故事线交叉叙述而成。

  第一条故事线,时间1909,人物三人,主要讲述患了迷之重疾的老年德国科学家(西奥)前来求助看病后,与戴水晶牙项链的青年土著(卡拉马卡特)寻找神之植物亚库纳治病,顺便一起寻找与卡拉马卡特失散的族人的故事。

  第二条故事线发生于1941,人物两人,主要讲述了戴水晶牙项链的光头老年土著(卡拉马卡特)与年轻的美国探险家(伊万)一起寻找神之植物亚库纳,并且让老年土著回忆往事的故事。

  两个白人主角在外貌习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穿衬衫的白人,都爱带很多旅行箱等),但的的确确是完全无关的两个人物,电影穿插叙事加上脸盲症很容易搞混。

  两条故事线的关联点在于戴水晶牙项链的土著人(卡拉马卡特),1909的第一条故事线中他是傲慢固执的土著青年,1941年的第二条故事线中他已经是个洒脱淡然的中老年(光头),经常说一些让美国探险家伊万摸不着头脑奇怪话(至于为什么在后面会解释)。

  第一条故事线,时间地点:1909 亚马逊。主角有三:

  卡拉马卡特:传统固执的科宇诺土著青年,典型的保守派。(戴水晶牙项链,土著服饰,海报上的人物就是他,同时他也是连接两条故事线的关键性人物)可能因为走失或者别的原因,他与族人失去了联系,长期一个人生活。卡拉马卡特本性善良,但坚决排斥白人科学,对白人以及白人科学文明抱有很大的敌意。

  西奥多丶冯丶马蒂乌斯:简称西奥,患了迷之重疾的老年德国科学家(眼窝深陷、山羊胡子、病重、穿浅色衬衫、戴普通牙项链、是改变了卡拉马卡特的重要人物)。马蒂乌斯是百分百的善良好人,崇尚科学,喜欢研究土著文化,写了很多相关书籍,他并不想破坏土著文明,只是想把这些传统土著文化和土著知识分享给世界。因为重病走投无路前来求医,曾与科宇诺土著人有很深的交情,所以某个科宇诺土著人把牙项链送给了西奥。

  曼杜卡:德国科学家西奥的小跟班(穿浅色衬衫的巴拉土著青年,戴短项链),曾经是橡胶工人,被橡胶商人虐打过,背部有伤疤。他的族人已经接受了白人文明。曼杜卡本性善良,渴望科学知识,希望科学给他的族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因为西奥帮他付清了种植园的欠款,所以崇拜感激西奥,一路跟随西奥十分忠诚

  文字版流程:

  故事1事件01相遇&出发(第一条故事线的事件编号方式为1.XX,同理第二条为2.XX)

  卡拉马卡特在湖畔遇见了坐小船前来求助的西奥和曼杜卡。卡拉马卡特一见到曼杜卡就骂他“我知道你们巴拉人,你们不战斗就直接投降了白人!”曼杜卡说明来意后,拉卡马卡特低头又看见小船上躺倒的重病西奥,又讽刺曼杜卡“我不像你们,我不会帮白人的!”。然后又看见西奥脖子上的牙项链,想到这是自己族人才有的东西,便拎着西奥衣领质问西奥“你从哪里得到这个的?!”西奥告诉卡拉马特,他的族人还活着,并且和西奥有着不错的交情,所以被赠予了这条项链。卡拉马卡特很生气,“不可能!我的族人早就没了,被你们白人杀光了!我不会帮你的!滚粗!”

  回去冷静一下后,卡拉马卡特扛不住回归族人的诱惑,同时大概也不忍心对西奥见死不救制作了缓解症状的草药用粉末向鼻吹气的方法给西奥用,告诉他“想要根治你的病,必须到我族人科宇诺人部落那里找到神之植物亚库纳,只有亚库纳才能救你,我的草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及时治疗你还是会死的。”于是达成共识,三人组队做主线任务:寻找科宇诺人部落和神之植物亚库纳。同时,传统的卡拉马卡特郑重强调了一些丛林规矩“我们不能吃肉和鱼,直到再次降雨,而且要征求动物之主的许可;我们不能砍任何树苗;如果我们发现了一个女人月亮圆缺变换之前不能与她做爱。”

  电影画面一转,来到1941年的第二条时间线,这条故事线人物只有两个。

  卡拉马卡特:中年的卡拉马卡特(戴水晶牙项链、光头、发福身材),依然过着独居生活,经过某件事后他的精神状态大好,认为自己是一缕魂魄。他的性格从青年时傲慢固执易激动变得随和淡泊,不再排斥白人科技,甚至很享受美国探险家带来的留声机中的音乐。喜欢对美国探险家伊万说一些令人半懂不懂的之乎者也(比如“你不是一个,你是两个人。”等)。他的内心可能是矛盾痛苦的,他对白人的排斥已经渐渐消散了,但他依旧放不下族人的传统认知理念和对哥伦比亚人的灭族之仇,同时,某种愧疚感一直折磨着他的心智

  伊万:美国探险家、科学家(眼镜可戴可不戴、无项链、小胡子)。阅读了西奥写的关于土著人文化的许多书籍,特地前来寻找书中所说的神之植物亚库纳。伊万机智,爱耍小聪明,爱抽烟,心思并不单纯。自称因患有无法睡觉的病症,所以才需要神之植物亚库纳。由于其长相穿着目的都与德国科学家西奥有相似之处,让卡拉马卡特不断地回忆起往事。

  故事2事件01 相遇&出发

  独坐小舟的美国探险家伊万在湖畔偶遇了中年卡拉马卡特,此时卡拉正在看巨石上的画,听到伊万向他打招呼,很惊讶地问“你看得见我?”伊万过来掏出西奥写的土著文化书,说明自己的来意,希望寻找书中所写的神之植物亚库纳,并很心机地套近乎 “我愿意将我的生命献给植物~”企图博取卡拉的信任。卡拉毕竟是个有故事的人,不吃这一套,带着讽刺色彩地夸赞伊万“这是我听过所有白人说的话中最明智的了。”。卡拉把伊万带到自己的小屋歇坐,伊万表示“如果你带我找到亚库纳,我就给你很多钱。”卡拉说“呵呵。蚂蚁喜欢钱,我不喜欢味道不好。”

  伊万又说“我找亚库纳其实是为了治病,我有无法睡觉的病,问了其他土著人,他们说只有亚库纳能救我。你能帮我吗?”卡拉说“我梦到过一个白人灵魂,他生病了,只有学会做梦才能治好他,但他没做到。”伊万说“你能带我去找亚库纳吗?”卡拉向伊万要了一些曼比(一种可加工食用树叶),然后望着曼比静静地发呆,自言自语“曼比忘记了存在,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伊万不说话,把曼比拿过去烤了烤捣成粉末放回来,自己吞了一勺,再拿给卡拉分享。原来是卡拉忘记曼比的加工方法了,好在伊万知道怎么做。伊万用曼比招待卡拉一番后,又开始追问亚库纳的事情,拉卡说“你不是一个,你是两个人。”伊万听了这句话一脸蒙比,拉卡又说道“我也想看看纳库纳,我会和你一起去。”伊万兴奋地问“你知道路吗?”拉卡说“我忘记了。但你会带我去。”

  两人休息了一会儿,出发前他们回到巨石湖畔,伊万看着巨石上奇妙图画赞叹地问 “这些都是你画的?”拉卡抚摸着石头说“不知道,我忘记了。这些石头跟我说话,它们回答我的问题线条破碎了,记忆也消失了。石头 树 动物都沉默了。现在的我空空如也,我是丛林的魂魄。”伊万听得一脸蒙比*2,只好自己分析道“这看起来像亚库纳的生命图像。”然后掏出一本书,回去后又对着指南针和地图一顿研究,挑灯夜战,研究时却听到哭声,原来是卡拉在哭,卡拉一边哭一边说“我怎么能忘记了,天神赐予的礼物,我忘了怎么做曼比,我成了什么?呜呜呜……”伊万一脸蒙比*3。

  两人坐着小舟出发了,小舟上还放着伊万的几个大箱子。行驶到某条流域时,卡拉说小船负重太多,得扔掉箱子,伊万执意不肯,说“你想的话可以看看。它们真的很重要,我需要它们。”卡拉拿出最外面的那本西奥写的土著文明的书,随手翻开来看,有卡拉一族的牙项链的专题介绍,旁边还有西奥和一个土著小孩合影。卡拉对着这张照片说“这不是他,这是丛林的魂魄。”伊万一脸蒙比*4“啊?”卡拉继续说“那个魂魄,看起来很像他。”伊万好像搞清楚情况,向卡拉解释道“这是张照片。”卡拉不以为然地说“这很正常,曾经发生过,我们曾变成魂魄。”伊万一脸蒙比*5,郁闷地点起一根烟,问卡拉“你见过他?”卡拉郑重地问 “你知道怎么回事吗?他的年纪和我相似吗?”伊万说“他死在这片丛林里了。”卡拉问“那你是怎么得到这本书的?”伊万说“曼杜卡给的,曼杜卡,西奥的旅伴。他把日记寄到德国,之后发行了这本书。”听了这番话,卡拉不禁深情抚摸起书页,看着小船周围泛起的涟漪眼神哀伤

  故事1事件02 遭窃

  顺着船边的涟漪回归第一条故事线。三人也在小船上,曼杜卡坐最前,西奥坐中间,卡拉坐最后,曼杜卡与卡拉负责划桨。服用了缓解药物后西奥精神好了很多,主动问曼杜卡要来船桨划着玩,不过技术太菜,看得卡拉一阵大笑。似乎不会划船在卡拉的传统观念中是一件相当可笑的事情。

  途中经过另一个原始土著部落,三人上岸想交换一些补给品。部落组长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他们在晚会上唱歌跳舞,给土著小孩子讲故事,土著族长问起旁边的指南针,西奥介绍说这是指明方向用的,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准确。随后西奥就被一个土著女性拉去跳舞了,一切都那么快乐平和……第二天临走时西奥一摸口袋发现指南针不见了,他马上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问土著人你们谁偷了我的指南针了,土著人全部装傻充愣。西奥有些生气,曼杜卡觉得不就是指南针吗,大不了就当送他们呗,劝西奥不要追究了。但西奥很严肃,族长也似乎有些过意不去了,他举起手里私藏的指南针向西奥坦白,旁边的土著小孩举起水果、项链等物品想跟西奥交换这个指南针。西奥连忙摆手说“不换不换,请还给我。拜托了,我需要它。”族长开始耍赖,就是不还。西奥实在没办法,只好作罢,跟曼杜卡一起回船上。

  这一切都被正在船上等候的卡拉看在眼里,卡拉对西奥说“你跟那些白人一样。”西奥知道卡拉这句话里面的意思,解释说“他们是由风向和星星判断方向的,如果学会使用指南针,这些知识就会失传。”卡拉不以为然地说“你不能阻止他们学习。知识就是一切。但你不懂,因为你是白人。”说完便冷漠地转头划船了。

  途中下暴雨,河水湍急小船无法航行,卡拉和曼杜卡将船扛到岸上防止被冲走,西奥在后面背着好几个大箱子摇摇晃晃地跟过来,被曼杜卡扶住后坐在地上喘气。卡拉想,年纪那么大了,患重病,还硬要带一大堆东西,自找麻烦,简直难以理解,对他说“扔了吧,不过就是一些东西。”西奥说“不行。”卡拉不爽地问“为什么白人那么喜欢自己的东西?”西奥说“他们的确只是一些东西,但它们也是我和我在德国的朋友、我的故乡、我的妻子、我的孩子唯一的联系,这些盒子里装着我四年旅行以来获得的一切知识。我会一直带着它们。如果扔了,就没人会相信我,扔了就抛弃了一切。”卡拉评价道“你疯了。”西奥对他笑了笑“我知道。”卡拉例行公事给西奥用了缓解药,曼杜卡在旁边坐着,因为下雨所以脱去了湿掉的衬衫,背部有被橡胶商人鞭打过的伤疤。卡拉问曼杜卡“那些橡胶商人在你身上打标记?”曼杜卡望着河水涌去的方向说“是,不过我现在是个自由人。”

  故事01事件03橡胶种植园

  三人在岸上运船时经过一片橡胶树林,曼杜卡在这里见到了成群的正在被开采的橡胶树,想起了不愉快的被虐往事,燃起一股怒火,愤怒的曼杜卡把树下盛放橡胶的桶全部踢翻,白色的橡胶洒在地上,一边咒骂着“去他妈的橡胶!”

  这时候一名右手残疾的土著人一瘸一拐地长叹惊呼,嘴里说着无法理解的土著语言赶过来,身体的残缺令他的动作又滑稽又可怜,他把被掀翻的橡胶桶挨个放好,嘴里的土著语言没有停过,又用仅存的一只手把洒在地上的橡胶液泼回橡胶桶,企图挽回一点损失,当然这是无济于事的。曼杜卡瞪着双眼看着自己造成的这一切……最后,绝望的残疾橡胶工人跪在曼杜卡面前看着曼杜卡,说了几句曼杜卡听不懂的土著话,带着哭腔与悲怆。这时候曼杜卡才发现这名橡胶工人不仅右臂残疾,双腿不灵活,还有一只眼睛伤残。卡拉告诉曼杜卡,工人那句话的意思是:他求你杀了他。

  曼杜卡怀着沉重的心情从西奥的箱子里取出一支枪对准橡胶工人,卡拉震惊地看向西奥“你带了一支枪?!”西奥说“别这么做,曼杜卡,不能这么做。”曼杜卡说“如果我不这么做,他们会折磨死他。” 橡胶工人跪在地上,令人听不懂土著话没停过,他把曼杜卡的枪头握住然后放在自己的脑门上。曼杜卡说“没人该受这种折磨!”随后下定决心开了一枪,竟然是空枪。橡胶工人发现自己没死,依然跪在地上用曼杜卡听不懂的语言恳求杀他,但曼杜卡已经哭了。

  三人离开了那里。河水已经恢复正常,但卡拉却不愿意继续前行了,西奥问“怎么了?”卡拉说“不能相信白人。”西奥说“我也没有相信你,所以我们到底在干嘛?”卡拉说“这就是你的知识吗?火枪?科学只会带来暴力!死亡!”西奥说“不对。”卡拉说“你们还偷走了什么?古柯?金鸡纳?橡胶?所以你想偷走 亚库纳?接下来还有什么会死掉?”曼杜卡见卡拉故意刁难西奥,看不下去了,说“别那么说他。他为我族人做的比你更多。”没想到这句话更激怒了卡拉,卡拉怒道“这还是你吗?看看你那一身白人衣服!你怎么能这样改变自己的文化?你想像他一样。别妄想了。你到底站在哪一边?你个杂种。”曼杜卡听后作势要打卡拉,被西奥拦下“曼杜卡一直在努力保护自己的人民,你呢?你做过什么?你不过是像疯子一般孤立自己,将自己与这个世界隔离开来。我什么也没偷!”说完西奥过去把自己的箱子倒空,里面装的只有书而已。西奥捡起一本书,“看,这就是我的知识。你们也试着了解周围这个世界,你们也会讲述故事。我要把它们带给我的妻子,我的人民。这些不是死亡,而是另一次生命。这是我的音乐。”卡拉看到书里展示的射箭图解,土著面部纹饰图解等,目光在一张奇妙的画页停住,问西奥“这是什么?”西奥说“我画的。”卡拉问“你在哪里见到的?”西奥说“在梦中。我在梦里看到的。”卡拉一言不发,默默走上船。

  在小船起航时,他们听见了惨叫,随后是一声枪响。

  晚上,卡拉邀请西奥饮用卡批木之汤,他说喝下这个就能见到卡批木之神。西奥喝了之后什么反应都没有,第二天西奥问卡拉为什么没有见到卡批木之神,卡拉说不知道,以前从没发生过,可能你没学会倾听。西奥问你见到卡批木之神了吗,卡拉说是的,主给我看了雪豹。主说当瓦托马碰到地面就会变好,好到去接受任务,杀你的任务。西奥问那雪豹对你说了什么,卡拉说,她要求我保护你。

  故事1事件04写信

  画面一转,三人又在坐船。西奥正在让曼杜卡帮他给妻子写信,一些见闻,一些抱怨,一些感想,一些思念之类的,西奥说,曼杜卡写。说着说着,卡拉笑了,西奥回头问“怎么,你听得懂吗?”卡拉说“不,只是你的表情像是要哭了。”曼杜卡解释道“他在给他妻子写信。”卡拉听后又大笑起来,西奥说“我在向我妻子表达情义。”卡拉笑着问“对一个女人,哭之前的情义还是哭之后的情义?你回去后,也会向他们表达你对我的情义吗?啊哈哈哈~”卡拉甚至笑得倒在船上,在他看来,似乎想别人转述情义是一件可笑的事。

  河边,西奥冲洗出给卡拉拍的照片,用两片玻璃板装订好,给卡拉看。卡拉看到照片中的人与他有一样的水晶牙项链,知道照片中的人是自己。西奥伸手想把照片要回去,卡拉不给。西奥解释说“要好好保存。”卡拉说“可这是我。”西奥说“不,这是影像而已。”卡拉不解地问“就像魂魄?”西奥说“什么?”卡拉说“魂魄。所有人都有魂魄。魂魄看起来很像自己,不过它是空洞的。”西奥纠正说“这是一段时光的保存。”卡拉说“魂魄没有记忆,它在这个世界到处徘徊。空洞洞的,就像鬼魂,迷失在一段没有时间的时光中。”西奥没说话,淡淡点点头。卡拉问“你会把我的魂魄给你的族人看吗?”西奥说“如果你允许的话。”卡拉犹豫一下,把照片还给西奥。

  西奥想把自己脖子上的牙项链转送给卡拉,毕竟这是属于科宇诺族的东西,卡拉拒绝了。

  回到船上,这次卡拉耐心地教西奥划船“靠近船身一点,仔细聆听,河流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划桨。”西奥认真学习,终于学会划船。西奥问“为什么不回到你族人那里?”卡拉说“哥伦比亚人毁了一切。”西奥问“你回去看过吗?”卡拉说“我当时还是个孩子。”

  故事1事件05宗教信徒

  三人划船至另一处,西奥说想换些补给品,所以即使卡拉不太愿意在此停留但还是上岸了。

  一上岸便有一群穿着白袍的土著孩子围观。从这些孩子语气中不难发现,他们日子过得并不快乐,很压抑。

  他们来到圣堂,此时主教正在指挥一群孩子正在唱圣歌。看到有外人来,主教立即让孩子撤退,捡起枪支防卫“我们没有橡胶!”表明来意和身份后,西奥表示他们只是来寻求一些食物,并讲出“不可忘记热情招待旅客,因为曾有天使来过”的圣经典故对主教进行道德绑架,知识就是力量,主教拿他们没办法,毕竟在神的屋檐下,不能拒绝热情招待客人。只不过,主教对卡拉的意见尤为大,卡拉的土著语言和暴露的土著服饰另主教很不爽。

  三人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食物,主教告诉他们,原本有三个主教,另两个两星期前出门寻找新的信徒之后就再也没回来。

  主教还说“我们的使命是拯救橡胶战争中的孩子们,拯救他们的灵魂,使他们远离食人族和无知。”卡拉认为“食人族和无知”这两个词是在针对他,所以提前离开了饭堂。经过走廊,卡拉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标牌“向那些冒着失去财产和生命危险的哥伦比亚橡胶开拓者致敬。他们为当地食人族带来文明与救赎,并向他们展示我们的主和新的圣堂。”饭堂后面有几个孩子正在洗碗。

  卡拉对这些孩子说“白人都是疯子。”然后向一个孩子要了一直碗,走到一株植物旁,说“过来,看着,这是番茉莉。我们的祖先卡利普拉开那战胜了众神,我们从太阳神的女儿 耶巴 那里拿到他的精液,他把精液抹下,并种在土壤里。所以在煮这株植物之前,我们也必须做同样的事。”卡拉演示一遍后开始煮植物,“这是抵御疾病最好的方式,他会帮助你们存活下来。那些人杀死我族人时,牧师也带走了我,他们没有投降,他们誓死战斗。这也是你们需要做的,不要相信这个疯子。吃下他们神的身躯,他们给你食物,但不尊重禁忌。总有一天,丛林中的所有食物都会消失殆尽,(孩子们用纯洁的眼神看着卡拉)额,你们还小,所以丛林会原谅你们。卡批之主会指引你们。永远不要忘了你们是谁,从哪里来。”

  深夜,西奥一行人听到了孩子的哭喊和鞭打声,循声找去,果然是主教正在用鞭子抽孩子。曼杜卡马上与主教厮打起来,主教说“你们把恶魔带到了这里。你们玷污了这些无辜的孩子!”曼杜卡一掌便把主教拍晕在地。卡拉和西奥赶来时,警报铃声已经响起,卡拉说“我们得走了。”西奥说“我们得带上孩子。他们会杀了这些孩子的。”曼杜卡说“我们养不起这些孩子们的。”卡拉把被绑的孩子解开,让其他孩子也赶紧跑路。

  故事2事件02 宗教信徒

  两人在船上,伊万在后面看地图,卡拉负责划船。伊万问“我们在哪儿?”卡拉说“我不知道,你才是向导。”伊万无语。他们上岸,伊万发现一棵树,用刀划开树干,有白色橡胶流出。卡拉问“你对橡胶有兴趣?”伊万说“我以前从没见过。”卡拉说“橡胶意味着死亡,这就是你在寻找的?你是两个人。”伊万说“你说什么?如果你不想帮我,为什么还跟我一起来?”卡拉说“我想起来了,我想起了一件事,但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也许我不是魂魄,现在我们去哪儿?”伊万说“去右边吧。”

  临走时,伊万悄悄顺走了橡胶树下的一棵种子。

  两人的小船被怀有敌意的宗教信徒押送至圣堂(没错,就是故事线1中的那个圣堂)。信徒首领说“弥撒亚不欢迎访客。”伊万说“我们不是要见他,我们只是跟随自己的脚步。”信徒首领说“让我看看你们有什么。”伊万拿出香烟,以及那颗橡胶种子。信徒首领拿着橡胶种子乐了“这是礼物吗?你们是三贤者吗?另一个贤者呢?”伊万随便找个借口忽悠过去了。

  一进入圣堂,就看见一个被插了好几支箭的人被挂在十字架上,已经死了,十字架下面有好几个人光着上身用鞭子抽自己。信徒首领解释道“他被请去自杀了,因为他导致大家遭受疾病的折磨。”他们见到了传说中的弥赛亚,伊万说“我们是科学家,我们在寻找神圣的植物。”弥赛亚怒 “神圣的植物?这神圣的东西快要杀死我了!”弥赛亚回头吃了一口疑似婴儿的肉,带他们去一个地方。

  这里是弥赛亚妻子的病房。患病的未成年土著装扮的土著少女躺在床上,土著装扮比较暴露,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少女两腿之间血迹斑斑。床边还摆着好几盆疑似婴儿尸体的东西。伊万一看便说“你们得带她去医院。”卡拉看了看少女,默默从伊万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根烟,独自抽了起来。伊万走过去对卡拉说“她得的是利什曼病(一种寄生虫传染病),他们治不好她。”卡拉话不多说,走到土著少女床前,把水晶牙项链放在她肚子上,开始念咒作法。信徒首领对伊万说“弥赛亚心情不好,我没办法。弥赛亚的妻子病了,希望这有用。但如果没用,你们就要被请去自杀。”伊万走出房间,外面的人都在跪拜,祈祷疾病驱除。随后两人被赶到牢房。伊万说“这太疯狂了,你不在乎吗?”卡拉说“没错,有些事不对劲,现在他们是在两个世界中最糟的部分。”

  次日,弥赛亚举行宴会,真把卡拉当作三位贤者的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他治好了我的妻子,他也会治好我们!”在某个赐福环节中,卡拉将一把神秘物质洒进了大家的饮料中。众人认为是神药,更互相庆祝。众人喝了饮料后不久便high翻天,产生类似嗑药的症状,开始发疯,发疯的弥赛亚举起杯子邀请伊万也来一杯,伊万又不傻,婉言谢绝,对弥赛亚说“我不能和上帝之子在同一杯子里饮酒哟。”弥赛亚听了,更加发狂“对~!我是印第安人的救世主~我是上帝之子~我是上帝的羔羊~”然后又对发疯的众人撩起手臂说“吃了我,吃了我~吃啊,这是上帝之躯~!”于是众人真的开始啃食弥赛亚,被奉为上帝化身的人物被众人吃掉,这一幕与《香水》的结局有些相似。多么可怕又疯狂的景象。

  两人离开圣堂,继续坐船,卡拉说,船太沉了,不由分说就扔掉了伊万的一只箱子。伊万着急地说“你干什么!这些箱子招你惹你了?”卡拉道貌岸然地说“你在意的东西只会把你引向疯狂和死亡。”伊万说“你对他们下了毒!”卡拉说“我没有下毒,我只是给了他们能更好思考的东西。”伊万说“你就像个橡胶商人!跟他们一样,你一直在骗我,你还记得所有事情吗?”说完伊万用力划船,到了岸边马上上岸,像躲瘟神一样躲开卡拉。卡拉叫住伊万“不要走,我仍觉得自己像个魂魄,但我开始记起来了,我的任务是告知我的族人,但那些商人和哥伦比亚人来了,而我是独自一人。我一定要想起来,我必须保留科宇诺人的音乐。”伊万问卡拉“你知道方向吗?”卡拉又说“我不知道,你必须自己找。把你的行李扔掉。”伊万无奈地扔掉其他箱子,只剩下一个不愿意扔掉,卡拉说“给我看看”伊万把盒子打开,是一个留声机。夜晚,他们一起享受了这台留声机给他们带来的音乐,卡拉又说了很多让伊万蒙比的奇怪话。

  故事1事件06离开

  西奥病重,卡拉发现西奥似乎在做噩梦,等他醒后问他你做了什么梦,西奥否认自己做梦,卡拉说“你说谎,我看到了做梦者的眼睛。”西奥说“我说了没有就是没有!做梦不会吓到我,我怕的是死在这个鬼地方。你用你的那些梦和狗屁禁忌快把我逼疯了。”说完,西奥就下床叉鱼吃,卡拉严厉斥责道“没有允许你不能抓鱼!”西奥反问“谁的允许?你的?鱼主人的?”

  西奥对丛林不尊敬的行为严重激怒了卡拉,这一次吵架后,卡拉一个人蹲在树边,曼杜卡走过来,卡拉问他“你是怎么做到忘掉他们对你做过的事情的?”曼杜卡说“不是她的错,他帮我还清了种植园的债务。”卡拉气愤地说“所以你就成了他的奴隶?”曼杜卡说“我才不是努力,我需要他,他可以教我白人的知识。”卡拉依旧很气愤“如果他对丛林不尊敬,又怎么从中学习!”曼杜卡说“他吓坏了,但你可以学啊。他是他族人的英雄,所有人崇拜他,倾听他。如果白人不好好学习,那就是我们的末日。世界万物的末日。”

  两人回来时,西奥已经病重得躺在地上抽搐。曼杜卡说“你得再给他一些太阳神的精液(就是之前的缓解药)”卡拉说“不行了,他的身体已经脏了(破坏了丛林的规矩),给他只会害死他。我们得尽快到我族人那里,和亚库纳谈谈,请求宽恕。”西奥说“已经很接近了。”

  为了更好地迎接族人,卡拉特地抓了只鸟,做成装饰羽毛帽戴在头上。

  终于,他们到了目的地,卡拉的故乡,科宇诺人部落。

  岸上有水泥台阶,木板小屋,拿着枪作势要防卫的土著小孩,卡拉继续走进去,穿着军装的持枪土著卫兵谨慎地质问“哥伦比亚人?!嗯?”卡拉走进族人的圆顶小屋,里面的科宇诺人一律穿着白人服饰,并且对卡拉的传统土著服饰,以及卡拉特地准备的羽毛帽子表达出了嘲笑之情,所有人都在大笑,其中一个族人走到卡拉面前,说“喝一点亚库纳吧。”在卡拉心中,卡库纳是稀有且神圣的植物,加上重回家园产生的巨大心理落差让卡拉很气愤,甩下一句“你怎么能让他们这么做!”便离开了屋子。

  屋外一棵参天橡胶树下种植着一圈的亚库纳,漂亮的白色花朵风中摇曳,卡拉说“亚库纳不应被栽种。”曼杜卡扶着已经虚脱的西奥,想请求卡拉,却被卡拉甩开,卡拉对着虚弱的西奥说“是我误解了这些迹象,它们如此清晰,你可真棒啊!你简直是蛇!”卡拉撤下西奥脖子上的科宇诺牙项链,大骂“你不配拥有它!你把地狱和死亡带到这片土地上!”说完,卡拉捡起一个火把,走到亚库纳旁边“亚库纳就在这里!但知识比我的族人更重要!我不会让你得到它们!永远不会!”然后用火把点燃所有的亚库纳,还顺便烧死了那棵橡胶树。卡拉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三人小群体。

  村民们此时一边喊着“哥伦比亚人来了!”一边逃亡,很多村民直接跳到河里躲避哥伦比亚人。曼杜卡匆忙把西奥背回小船……

  故事2事件03离开

  留声机的音乐把我们带回第二条故事线。

  卡拉说“接下来的故事呢?”伊万说“上帝是如何创造世界的。”卡拉说“就像这首歌一样,听。”伊万说“很美妙,但终究是故事。这不是故事。”卡拉说“这是一场梦,但你应该跟随他。”伊万说“我是个科学家,讲究事实,不能被我的梦所引导。”卡拉说“但你已经跟随了。这条河有几个河岸?”伊万想了想说“两个。”卡拉说“什么养的?”伊万说“一个和另一个。一加一等于二。”卡拉说“你怎么知道的?伊万一愣“因为就是这样,一加一等于二。”卡拉说“我们在梦境中学习,不过那些都是真的。比你称之为 真实 的更真实。”伊万掏出地图,却被卡拉夺走,揉成一团扔掉“你看到什么了?世界如此之大,但你却选择看一张纸片。这个世界在诉说,我只是知道如何聆听。聆听祖先的音乐,这就是你寻求的道。用真心去聆听,而不仅仅是用耳朵。”

  卡拉坚持要求伊万聆听留声机中的音乐,伊万很无奈,只好陪他听。伊万问“给我一点好吗?”卡拉说“如果你不聆听你的祖先,就别想从我这里得到东西。”伊万说“给我点卡批木吧。”卡拉说“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卡批木也没用。”伊万问“你能帮帮我吗?”卡拉说“我只能做到这样了。”

  伊万在地上醒来,卡拉在伊万的脸上画了一笔,随后两人继续划船。他们终于来到了长有亚库纳的地方,这里是一片贫瘠的丘陵,卡拉说“看。”然后用手捧住亚库纳花朵几秒钟,似乎是一个仪式,仪式结束后摘了一片亚库纳花瓣,伊万着急拦住卡拉“你干什么!这课亚库纳保留完好,我们应该保护它!”卡拉淡然地说“不要。我们需要把它做成卡批。这是世界上仅存的亚库纳了,你应该与他们同行。”伊万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最后一棵?”卡拉说“我毁了其他所有的亚库纳。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这是我送你的礼物。”伊万说“我不是为了这些而过来的i did not come for that.”卡拉说“他来,就是了。he came, yes.”

  伊万说“我说不是。外面正在打仗,我的人民需要纯净的橡胶才能获胜,我要带走它。(亚库纳只长在橡胶树周围,伊万谎称来找亚库纳,其实是来找橡胶树种)”卡拉说“你又对我说谎了?又要制造武器,带来死亡吗?”伊万说快给我,被卡拉推倒在地后掏出一把刀威胁卡拉,卡拉说“杀了我吧,我无所谓。但亚库纳会和我一同逝去。你也只不过是魂魄而已,永远都只是魂魄。”

  双方冷静后,卡拉依然要给伊万使用卡批,去聆听卡批神的声音。卡拉嘱咐伊万一些见到卡批神的注意事项,然后递给伊万一碗卡批汤说“来吧,孩子。”伊万惭愧地说“我曾想要杀你。我不值得你这么做。”卡拉说“我也杀了你。在之前,昨天,40年前,可能100年前,也或许是百万年以前。但你回来了。我不适合教导我的族人,我应该教导你。”

  最后,卡拉用很久以前给西奥服用缓解药的对鼻吹气方式送伊万上路。

  伊万看见,大地,群山,丛林,河流,和苍茫的时间。星系,银河,宇宙,真理和运行法则。伊万醒来,手里握着卡拉的水晶牙项链。卡拉已经离开了。他坐船回到第一次见到卡拉的地方,蝴蝶环绕着伊万飞舞,就像当初他看见蝴蝶环绕着卡拉飞舞一样。

  后记

  青年时期的卡拉马卡特对白人永远怀着敌意与防备,就像开地图炮一样,对无辜的西奥的白人身份指指点点。他甚至把自己族人自发的文化融合怪罪到西奥的头上,怒火中烧的卡拉拒绝治疗西奥,掐灭了西奥最后的希望。

  卡拉对传统土著文化的有着十分固执的情愫,很多时候体现出一种令正常人难以理解的迂腐,比如在孩子面前谈论精液,比如在西奥偷吃一条鱼后就拒绝给西奥使用缓解药等。但卡拉本性是善良的,他只是不希望族人的传统文化被破坏而已。

  之后的40年中,卡拉浑浑噩噩,良心一直遭到谴责,对于自己曾经不理智的行为害死了无辜的令人崇敬的科学家西奥内疚不已,他不断地麻痹自己,以为自己是徘徊的“魂魄”。直到一个长相、习惯和目的与西奥十分相似的美国探险家出现,勾起了卡拉对西奥的回忆。

  在与伊万的旅行中,卡拉渐渐地回忆起所有事情,同时也更深信伊万就是西奥的化身,他跟着伊万寻找亚库纳,在伊万坦白动机是橡胶战争而不是单纯的治病之后选择原谅伊万,坚持要给伊万使用亚库纳制成的高档卡批汤,让伊万去见“卡批神”,因为卡拉想弥补40年前的西奥结局,如果伊万使用了卡批,那在卡拉心中,也就相当于治好了西奥。

  即使是老年的卡拉,在知道科学并不一定只会带来遭难,科学同样带来美好后,也依旧是丛林文化的坚定守护者。他对科学的偏见已经化解了,但他的丛林三观根深蒂固,他知道自己永远无法像曼杜卡或其他土著一样融入科学,他发现自己最好的归宿就是赎罪后回归丛林怀抱。

  在伊万神游之际,卡拉把自己的水晶牙项链送给了伊万,默默地离开了,如果不是伊万手里的项链,谁都会认为老年光头卡拉真的是一缕徘徊的魂魄。

  《蛇之拥抱》观后感(三):“洗尽铅华,丢掉割舍,重新感悟生命”

  《蛇之拥抱》Embrace.of.the.Serpent2015,孤石影评7.7分,13限制级。

  故事讲述两个“文明世界”的人去亚马逊丛林的探险经历,影片信息量之大、之深刻,就我的知识储备不敢妄谈评论,且作感想。显然作者对现代文明持有怀疑态度。亚马逊流域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各种动物和植物构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可作者偏偏选择了黑白胶片,暗喻去掉现代文明的浮华外衣,重新思考人类文明的真相。电影的男一号是个不了解外面世界的印第安人,作者不断用他的视角去评价所谓的文明人,他几次劝白人同伴丢掉行李,“不知道你们白人为啥把物品看得那么重”,看似要减轻船的重量,实际是要减轻生命的负担,去掉不能割舍之割舍,果然,白人同伴最后被他成功“洗脑”。

  我猜想,现在原始部落的生存状态与我们千万年前是一样的,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残酷,也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就电影中的印第安人来看,人类从未放弃对宇宙、生命以及灵魂的思考:我们从哪来,几十年的生命要做什么,最后要到哪里去,这一切的意义何在?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探索,人类都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答案,乃至今天的物理学、生物学及各派宗教都各执一词,人们依然在迷茫中匆匆赶路。

  该片由哥伦比亚拍摄,获得88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目前评分很高,可脑洞很大,喜欢速食快餐的朋友,这不是你的菜。

  《蛇之拥抱》观后感(四):【转】幸运儿与脱身术影评

  电影改编自两篇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探索日记,第一部来出自于一个德国探险家Theodor Koch-Grunberg在1909年的遭遇,而第二部则来自一个美国植物学家Richard Evan Schultes在1941年的行程。电影将相隔40年的两段探险合并在一起,因为两段旅程相同的目的,寻找圣花。然而第一段可以看作是向导Karamakate为了寻找族人的寻根之旅,而第二段则是向导通过引渡一个白人从而完成文化的传承和散播。第一段描绘了后殖民主义时期亚马逊文化与殖民文化的相互碰撞,向导最终找到族人,却发现部落文化的沦丧。象征神圣的花朵竟然被人工栽培,这不仅仅是工业文明对土著的经济殖民,更加是对土著的文化殖民。而第二段中,企图寻找树脂的美国人,却在向导的指引下,慢慢的融入神秘的亚马逊文化,并最终成为一个继承者。而在秃山上傲然开放的圣花,也象征了亚马逊文化在多文化冲击中倔强的生存。

  影片黑白的影像仿佛是导演为亚马逊文化谱写的一段挽歌。贯穿两段落之间的不仅仅是这个年华老去的向导,对于梦与精神世界的探索,也是对于各个部落民间传说和精神信仰体系的浏览了解。第一段1909年旅途中,那个从牧师皮鞭下拯救下来的男孩,在第二段旅途中却变成了一个神化的“蝇主”。 被扭曲的天主教和野蛮化的本土文明将孩子们的微社会塑造成一个具有启示录形态的盲目崇拜和盲目神化。而这种扭曲的社会形态正是文明冲撞之后,随之留下的文明真空所造成的本土人民的野蛮化。这些被历史遗忘的“去文明”角落,却赤裸裸的拨开人性丑恶的一面,为我们揭露了病态社会结构的形成。

  《蛇之拥抱》观后感(五):我们已经无法回到神主宰的世界

  周日下午去lastarrias街的艺术影院看了影片《蛇之拥抱》。在电影院门口看到海报想起来在哪里读过这个影片的简介,并且给我一个这是一部纪录片的印象。

  影片一开始也的确给人一种纪录片的感觉,黑白影片使这部现代人拍摄的电影看上去更容易让人回到过去。

  在观影过程中,我脑海里不断提醒自己在演员的旁边还有导演和摄影团队。虽然影片很真实,很震撼,很深刻。但是一想到这一切都是表演,无论多么真实。

  这种能够“还原”历史的电影在令人唏嘘感慨之外,我想到的是科技日渐使人类无所不能。

  尼采说,上帝死了。人类创造了上帝,并把一切荣耀归于上帝,并且对上帝(这里泛指不同文明崇拜的一切神)心存敬畏。然而,科学在使人类日渐认识自己的同时,使人类离神越来越远。

  曾几何时,对世界及自身的无知使人类生活在一个神秘的世界。那个人类置身其中的神秘的大自然并不是与人类隔阂的另一个世界,而是一个使人类感觉到自己是其中一分子的世界。正如影片中亚马逊土著人眼中的世界:灵魂和人类和谐共生在同一个由神主宰的世界。然而,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回到那个神主宰的世界,因为,我们人类凭借科学已经几乎主宰了这个世界。

  我们离上帝越来越远,但是似乎也没有离地狱越来越近了。

  宗教仍然在起作用,为了让人类对神心存敬畏。但是,现代人的生活使神不在神秘,连那些敬神的人也在不可避免地使用科技产品,而不是神赐予的大脑。那些以服务神代表神在人间行善的人也住在金碧辉煌的庙宇或者教堂。

  人是非常现实的:在我们无知的时候,我们把命运交给我们自己创造的神。但我们已经渐渐掌握这个世界,我们自己生活的像神一样。

  但是,神(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宇宙)毕竟是神。如果我们人类能够永生,我们一定能够掌控整个宇宙。一定是神使生命从无中来,然后回到无中去。

  也正如影片最后的那些电脑制作的宇宙的画面。人类是无法看透宇宙的,所以,虽然我们离神越来越远,但是科学仍然拯救不了人类!

  《蛇之拥抱》观后感(六):醉生梦死亚马逊

  必须承认看了《佳片有约》的影评解读,才稍微明白了《蛇之拥抱》这部电影的一丝皮毛。对于亚马逊文化不甚了解的观众看起来,应该是有些吃力的。以前小飞说看电影是一场情感思绪的旅行,但是这部黑白片更适合用来梦游,理性、逻辑在观影时最好暂停运行。

  亚马逊河是一条大蛇,分支小河就是电影片头大蛇生下的诸多小蛇。蛇之拥抱,拥抱的不仅是以白人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也拥抱以原住民为代表的本土文明。巫师说亚马逊的儿童都知道河岸有千个,也预示着这片原始的土地上的多元生活形态:现存或萧条的原始部落、传教士为首的修道院、充斥着剥削的橡树园。巫师和白人寻找亚库那的旅途中,与这些多元形态交织碰撞出一段段插曲,相比较下貌似是旅程终极目标的神秘植物亚库那却不那么重要了。

  故事情节采取双线叙事手法,个人认为没有所谓主次之分,应该是平行的。原住民信奉灵魂说,两个白人来自西方文明都为了亚库那而来,可以视之为同一个灵魂。时间在其中不是简单的线轴,而是交错甚至轮回的,造成一种晕眩感。影片中除了亚库那,给我印象更深刻的词汇是“楚拉查克”,我的理解是没有灵魂的人体躯壳,老巫师说自己没记忆了所以是楚拉查克,同行的白人在巫师眼里是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因此也是一个楚拉查克。借助两个楚拉查克的眼睛,看到亚马逊丛林变化中的多元形态,当然豹子咬住蛇也是预示着印第安文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渐渐褪色。

  亚马逊是多姿多彩的,据说仅仅是绿色就由50多种,更不用说其他的动植物了。在大自然的丰裕馈赠面前,最终影片用黑白影像呈现,我认为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其一,黑白影像具有年代感,正好与影片的时间段落契合。其二,影片的内涵不是非常清晰且单一的,用纯粹的黑白影像降低一点复杂度,顺大便玩个文艺。

  《蛇之拥抱》观后感(七):一曲神圣而浪漫的亚马逊挽歌

  戛纳电影节除了大家都特别关注的主竞赛单元、一种关注单元以及特别展映和午夜展映等单元之外,还有一个是平行戛纳影展举行的独立影展,称之为导演双周单元。该单元又被称为导演专业单元,是电影节最纯粹、最具创新及探索精神的一个单元。

  2015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获奖影片《蛇之拥抱》,就是这样一部非常纯粹而具有探索精神的电影。换句话来说,这是一部非常神奇而具有魔性的电影。影片根据两本探险日记改编而来:第一本是德国人种学家Theodor Koch-Grunberg在1909年的日记,另一本是被称为现代植物学之父的美国人Richard Evan Schultes在1941年的日记。

  电影通过时空交错把两个伟大的探险家在亚马逊这片原始丛林中的所见所得用同一个当地土著祭司联系起来,向全世界的观众展示这片丛林里的美丽和罪恶,以及丛林里那些未被人知的文明的生存状况。

  其神奇而魔性之处在于电影中只剩下黑灰白的画面,亮色的天空,黑灰的大地和丛林,流淌不息的亚马逊河流。除了亚马逊雨林诗性的黑白影像之外,导演还意图进行人神对话。在反应亚马逊文明被现代文明腐蚀侵袭的过程中,哀叹人类的悲哀和渺小,寻求精神世界的上限。

  整部电影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影片最后男主在岸边站定后身边飞舞起一群白蝶的“神迹”场景更是把影片宣扬并推崇的自然主义推至顶点,使整部影片犹如一首亚马逊挽歌,充满野性的神圣,迷情而又浪漫。

  对于我个人的观影体验而言,这部电影还有一种独特的神秘感。因为电影中出现了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以及拉丁语等多种语言,而我看的版本字幕是通过英文字幕翻译所得,似乎很多处翻译得并不理想。晦涩难懂的对白更是给这部电影带来神秘的色彩,有大量的文字需要自己去领悟或者根本理解不了。因此黑白质感的画面、长镜头的冲击力来得更加猛烈。

  电影的第一段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一位科瓦诺族的巫医绝望地认为他的族人已经被白人屠杀殆尽,而他是该族的最后一位幸存者。所以,他便孤身一人隐居在亚马逊丛林的深处,与世隔绝。

  直到有一天,一位德国探险家的到来,告诉他河流的另一边还有很多他的族人。而这位探险家到来的原因是因为他罹患怪病,无数巫医都束手无策,表示只有科瓦诺族传说中的神秘草药才能治愈。

  虽然,身为土著巫医的他并不愿意相信白人,也不愿意帮助他们,但是却希望通过德国探险家找到自己的族人,所以他答应带着德国探险家前去寻找那种传说中神秘草药。电影的第一个故事也由此开始。

  电影的另一个故事则是在将近半个世纪之后的1941年,此时的巫医已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依旧独居在丛林深处。他说自己好久都没有听到石头对他说话了,也不再能够听到万物的声音,而且他的记忆还越来越不好,甚至忘记了日常的生活技能。

  而此时,另一位美国探险家再次踏上丛林,再一次前来寻找那种神秘的草药。犹豫再三地他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带着他一起上路。巫医再一次踏上半个世纪前,年轻的自己曾走过的那条道。多年以前,遗留在这片丛林中的记忆和灾难再一次被唤醒。

  电影中的两个故事都是以寻找这种神秘的草药为目标,但其实这种草药并没有真实存在,而是科瓦诺族虚构出来的一种带有致幻效果的植物,能够减轻他们的痛苦。两段故事交错进行,波澜壮阔的亚马逊河、神秘莫测的亚马逊丛林,便伴随着这两段旅程缓缓展现在我们面前。

  随着电影的深入,我们慢慢发现这并不一部简单轻松的探险题材电影,电影故事的背后是这片原始丛林上最残忍的一段灾难史,而灾难的关键词便是橡胶战争和基督传教。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于当时工业发展急需橡胶,特别是汽车工业。亚马逊河流域的天然橡胶一下子成为“黑金”,价格飙升。那时世界各地的“淘黑金”者大批涌入亚马逊河流域开发橡胶园,人人都想因此变成大富翁。所以,当时亚马逊河流域腹地的城市马瑙斯竟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在橡胶热的时代背景下,大量工业文明的机械和武器涌入亚马逊这片原始的森林,对当地土著居民的迫害是不言而喻的。而以当地居民落后的文明和武器,完全没有能力抵抗工业革命之后的火枪火炮。巫医的族群也正是被前来寻找橡胶的白人所杀害的。

  在他们上岸补给的过程中,他们甚至见到了白人残杀当地土著之后留下来的一片狼藉。仅存的最后一个人身患重伤,苦苦哀求他们杀了自己。

  随着橡胶热涌入亚马逊的白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残忍的屠杀,还有对本土文明的迫害。众所周知,伴随着工业革命之后,基督徒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他们的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统治者和奴隶主对其统治的固化,而其传教的手段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温柔。

  电影中,1909年的他们遇到一个在丛林中的基督传教士,他以暴力的方式强迫着当地的孩子学习西班牙语、信奉上帝,称当地的文化信仰为邪灵魔鬼,并残忍地鞭打稍有不如意的孩子。而这些孩子正是父母死于橡胶战争中的孤儿。

  而在1940年,同样的这个地方却被一个残暴的统治者所统治。他原本应该是基督传教团的一员,但进入这蛮荒之地后欲望的野心持续膨胀,不但奴役原住民,最后疯癫到宣称自己就是弥赛亚救世主。

  随着他们旅程的道路越走越远,整片亚马逊丛林里自古以来的野性与文明世界带来的暴力发生的所有冲突和融合被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文明世界为他们带来血腥的灾难,也同样对当地的文化带来不可逆转的改变。

  电影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德国探险家在自己的指南针被土族酋长拿走之后,态度坚决的要求拿回来。因为他觉得,当地人的文化应该是以星辰和太阳来判断方向的,而指南针只会让尚未具备保留历史能力的当地土著丧失自己的历史。

  但是整部电影并没有倾向性,而是类似于纪录片的形式把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至于,文明世界与这片野性的世界之间的碰撞和相互影响最终产生的结果是好是坏,电影并没有给出答案。

  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人能够给出。从历史进程上而言,文明世界的进入确实让充满野性的世界杯融入全球的文化之中,也为当地土族带来工业化的进程;但另一方面,这种进步道路上的无数血泪也是对当地土著的一种迫害。

  《蛇之拥抱》观后感(八):雨林中的寻找与迷失

  嫌少会有影片为观众们描述热带雨林中原始土著的生活状态与习俗,即使是专门描述土著生活的纪录片也并没有过深的挖掘土著们的生活细节,土著的思想哲学就更不会有所涉及了。而《蛇之拥抱El Abrazo de la Serpiente》这部影片便难能可贵的为观众们展现了亚马孙雨林内土著们的精神世界,可以作为了解土著文化思想的一扇窗口。影片继承了富有拉丁美洲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并用黑白的诗意影像风格讲述了一段雨林中的往事,为我们奉献了一次充满神秘感的雨林旅程。

  影片的剧情十分简单,无非是一位探险家在寻找神药的过程发生的遭遇,剧情虽然十分简单,但影片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却令人着魔。在我们的印象里,拉丁美洲是一片陌生的区域,我们对在那里发生的很多事件都一无所知。而拉丁美洲长期的落后、战乱、迷信也让我们更难以看清拉丁美洲的真实面目。我们越试图了解拉丁美洲,我们便越无法看清。《蛇之拥抱》就是这样的一部影片,讲述着拉丁美洲的故事,体现着拉丁美洲的内涵,散发着拉丁美洲的神秘气息。导演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将拉丁美洲的神秘与现实中的战乱结合,创造了影片中这个富有魅力的世界。

  从导演最原始的目的来看,可能影片的拍摄制作只是为了宣传土著的文化,以此来号召人们加大对土著文化、热带雨林的关注与保护,来保证土著习俗、技艺的传承和热带雨林的环境保护。影片中指南针等事物的争论便代表了影片的这个目的。土著是应该随社会快速发展还是要丢下自己悠久的传统文化。无论土著做出哪种选择,结果都将是重大的损失。不随时代发展就只能遭受外来殖民,随时代发展便会丢失自己弥足珍贵的技术与自己民族的价值观。

  影片的确有号召大家保护雨林的目的,但如果仅仅从这个高度来观赏这部影片,那是远远不够的,影片的艺术高度与思想高度远高于此。在德国探险家的旅途中,便充满了人类对这个世界与自身本体的思考与探究,这使影片的节奏慢而不闷。观众时刻跟随影片中的人物,通过他们的观点重新审视这个因我们过分熟悉而变得陌生的世界。

  土著们的思想似乎与乔达摩悉达多、王阳明的思想不谋而和。影片中的土著多次希望探险家扔掉作为“身外之物”的行李,转而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审视自己的内心,排除内心中的嘈杂与浑浊。与这种思想相呼应的是那群自称“弥赛亚”的邪教组织,这个邪教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式的疯狂行径使我们不由得通过对两者的对比来对我们作为人的内心进行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两者心理的巨大差异。

  如果说上文中所描述的土著的思想、习俗与影片对邪教的描写充满魔幻感的话,那影片中充满现实感的场景也不少,例如橡胶树的隐喻与橡胶引发的奴隶制度便充满了沉重的现实感,揭示了拉丁美洲存在的社会问题。影片由这些现实主义场景与魔幻主义场景交织而成,令我们既产生对现实沉痛的同情,又发出对神性的疑惑。黑白的摄影画面也加大了观众对影片中世界的想象力,使那个远离我们的世界更加迷离、空幻。

  土著的思想是唯心主义的,他们多次劝告探险家听从内心的启发启示,辨别虚幻与现实。探险家只知看地图却忽视身边现实的雨林,土著服用过LSD后产生的幻觉等段落都对我们充满启发。另外,探险家寻找的药物的意象也值得我们思考,原本可以治疗百病的神奇植物最后却给土著引来了战乱与死亡。《蛇之拥抱》所提出的众多疑问都与《2001太空漫游》拥有异曲同工之妙。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如同迷途的羔羊,丝毫不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也不知道自己要寻找些什么。

  《蛇之拥抱》带给人的思考与感触是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与形容的,影片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细细体会并思考这些充满启发性问题。影片的艺术与思想也并非一篇影评所能完全概括的,这便是《蛇之拥抱》的迷人之处。

  《蛇之拥抱》观后感(九):重生 救赎 轮回 拥抱

  两段因果交缠的亚马逊丛林探险,关于重生和救赎的轮回拥抱。这是80后哥伦比亚导演写给所有失落文明的黑白影像诗,是文学魔幻现实在镜头里的延伸。无论天主教、殖民主义还是种植园经济,都无法夺走属于这片大陆的野性。没有对自然的敬畏,我们都只是虚影。 以亚马逊里的奥德赛之旅,在两段互相交叠的轮回圆圈重合(相似轨迹联系)之下,借由文化撞击(蛇与虎)在精神信仰和群体演化两个方向陷入虚无,又在回归原始之际(众神的工坊)与蛇拥抱共舞,发现自我、荒夷的梦境、宇宙尘埃的起源,在懵懂中抛却一切。可惜了这个主题,剧本太设计,人造的神性影像。 立意非常高,两种世界观的碰撞。白人用理性看待世界,这种方法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明。而当地人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体,时空不存在,所以要去聆听世界的律动,去理解生命的含义。随着最后一朵亚库纳的消失,那个土著人也消失了,只留蝴蝶翩翩起舞,仿佛过去一样,时空的虚幻再次得到了重申。

  《蛇之拥抱》观后感(十):蛇之拥抱

  酒桌上,常常是聚会的场所,也是说话的场所。有的人,是外面大老远,五湖四海游玩了回来的。有的人,是一辈子常在这里的。但不管是属于哪一方。都找到了各自的立足点。对于生活,乃至生命的理解。这里很杂,来自同一个村落,却不像一个部落那样,崇拜,信仰着一种东西。没错,在我们,这些是一些所谓的精神胜利法。一些道理,一些产生争论,探讨,继而发现的东西。是灵魂,空洞,迷茫,时光,无形之类的说法。大家各有一套理论,也说得出神入化。按照祁克果把人生分为三种阶段的说法:美感、道德、宗教而言。那些人,你往往能发现这三类混杂并存于一体的现象。但,他们不是这种现象的造就者了,那是聆听者的原因。

  没错,这个酒桌上,还有像我一样,永远只是个孩童那般,只长着耳朵、眼睛、四肢。头脑空空的生物。有人讲起战争,国家。往往激起一片鹤唳风声。聆听者虽然不懂,却拥有马上学习,并快速站到那一方的本能行为。“哎!”随着这一声突然的,像是钉子扎入手掌、脚踝的内心呼喊。他们仿佛在刹那中学到了万般的本领。各个如留起了大胡髭的先知,身子一紧,侧耳倾听。不论对方说出哪一句话。都准备着提出越来越混沌的反驳。另一位,又说起了股票、经融。他又“哎!”的一声。顺势不知从哪张过期的报纸杂志得来的消息,一颗导弹“嗖”的一下划破天际,放出悲鸣。哪里的房子毁了,所以人民动荡不安,经济也肯定会下降,随后怨声载道。如果有人要提出对某本书的见解,随便是哪种主题的。他亦能够就人们的需求或某些屁都不是的冷门消息里插入。

  这一类人是最可怜的,也是最令人厌恶的。其实只要留心想一想,那离你有多遥远,就知道这有多可悲。换种比喻好了,这又跟我们听一场辩论相似。摇摆在正反两方的听众们到底追求什么?如果,他也成为了一个想要说自己光阴长短过来所把持的立足点。他又会怎么诠释呢?或许,这倒成了最好不过的宿命。追求一种永远在变化,未知的东西。贪欲本身,贪欲这种新鲜血液流进躯体的活力。他向新的一批聆听者发言,他这回,也说战争,说历史,说革命。问:你们支持革命,支持一个伟大的理想吗?再问:你们支持杀人,流血成河,死亡,盗窃,强奸等一系列短暂暴力的发生吗?

  寻找问题的学生,便重新回到出发点。导师不过是帮助他理清了事实罢了!永远不要听别人的,他们说,你如果真爱某种东西,就死皮赖脸地追求吧!那时候,你听得热血沸腾,什么都只会说好。但,静下来思考,仅跨出一步之后,你可能就反悔了。或者哪天,你又想,其实这么做又有何不可。

  正当大家各自把话题引入高峰时。开胃小菜终于告馨。前菜端了上来,有人已经开始大快朵颐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