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重重5》经典影评10篇
《谍影重重5》是一部由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马特·达蒙 / 汤米·李·琼斯 / 艾丽西亚·维坎德主演的一部动作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谍影重重5》影评(一):谍影5中那些熟悉的小桥段和小细节
【---------剧透预警分割线-----------】
首先声明,我是Bourne系列的情怀粉。
讲真,对于这一部新作,之前并没有期望能有多少新东西,毕竟谍影3的结局已经非常完美,当Bourne在纽约东河里开始游动时,留给后来者可发挥的空间其实已经不大了。
不得不承认,新作在情节和利益上是续貂的。没办法呀,前三部已经完美地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Bourne回忆中的细节(比如他爹的死),虽然还有发掘的空间,却依然无法跳出前三部的框架。剧本设定的依然沉溺于过去的Bourne,谈何上一个新高度呢。
不过这些都没关系。作为一个情怀粉,九年后我终于在大银幕上看到呆萌一撅一撅地走路,听到Powell大神焦虑的鼓点和新编曲的Extreme Ways, 我还能吐槽什么呢?纵使坑爹3D毁了拍摄得格外用心的夜戏和绿草叔的招牌帕金森式剪辑,那些小桥段小细节也让我激动呀,这一看就属于谍影重重系列嘛。还有,多国场景切换我看有人说无意义,可是,这就是谍影重重吗。
---------------------------------------------------给呆萌的分割线--------------------------------------
1. 谍影5开始的希腊暴动,Bourne骑着摩托载着Nicky在雅典狭小的台阶上颠颠颠,怎能不让人想到谍影1里Bourne 开着Mini Copper 和 Marie 在巴黎的台阶上颠颠颠?
2.谍影5 Bourne和别人打拳时脱掉上衣,后背有两个弹孔留下的疤痕。此处来自谍影1,Bourne被渔民捞上来时后背中了两枪。
3.谍影2 Bourne穿过的绿背心,在谍影5又出现了。
4. Marie和Nicky的死也有相似之处。她们都死在和Bourne逃亡时的交通工具上(吉普和摩托),一个是Bourne的正牌女友,一个和Bourne有暧昧的情愫。以及,他们死时都差不多是Bourne唯一记得的人。
5.谍影5里Paddington Plaza这一段拍得很好,让人想起谍影3里的Waterloo Station。
6. Bourne又一次得到了CIA内部妹子的帮助,这次是Lee, 上次是Nicky。
7. 谍影5结束时,Bourne拍了Lee和Boss的对话后大踏步消失在人群中,Extreme Ways响起。这里酷似谍影2的结尾。Bourne在电话中告诉Landy:You look tired, 然后大踏步消失在纽约的人流中,音乐响起。就是这种“You are being watched, 一切尽在劳资掌握”的赶脚。(PS. 呆萌的走路走路姿势实在太个性了,Bourne那种一撅一撅的走路姿势也是谍影重重的一部分,哼!)
-------------------------------------我要二刷2D的分割线----------------------------------------------------
只记得这么多了,二刷完再来更新。
情怀粉真的不要求很多啦,有上面那些“熟悉的配方”就够我吃一年的了,233333
呆萌全程面瘫脸苦大仇深,不开心。我需要刷《火星救援》治愈一下。
《谍影重重5》影评(二):特意下载了豆瓣就为谍影
作为 谍影重重 系列的超级忠实粉丝。我今天怀着一颗无比失望甚至于绝望的心要开始说话了:正因为是原创团队,第五部算是彻底终结了谍影系列了。第五部的编剧或者说写小说的,对特工电影没有丝毫的灵感,每个人物都没有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就连伯恩都没有原来接近一亿美金的价值。例如:杀手或者反面特工(文森特卡索 饰)接近脑残啊,杀手特工的性质没有一点体现还不说,一次任务就杀那么多人,都是人啊,不是猪也不是狗,够你这样杀吗?美国总统也保不了你了。这个故事中的人物没有一点真实意味,反而给本片将分不少。特工的任务就是完成最终任务,尽量少暴露,少惹麻烦。哎。 说到前三部拍的这么好,或者正是因为擅长写侦探间谍小说的罗伯特德鲁德姆已经过世多年。碟影重重电影本身就是根据他的小说改编而来。 导演还说没有好的剧本就不拍,那就别拍啊,这次算是彻底毁的一塌糊涂。 最后总结:欧美的大牌导演演员也这样:一切像钱看。[流汗][流汗][流汗][流汗]
《谍影重重5》影评(三):你的手机不过是监控你的工具
上映之前把前3部都补看了一遍,虽然觉得套路满满,虽然已经熟悉影片的剪辑风格,但前三十分钟的希腊追杀,快速剪辑毫无喘息,手持拍摄目不暇接,Nicky随时被爆头的达摩克利斯剑一直悬在头上,依然能成功地让我紧张地透不过气来。
我可以理解那些看3D晕吐的观众了,这是不但是视觉冲击导致的生理不适,还有部分是来自心理冲击。所以作为商业片的《谍影重重》依然能下奥斯卡最佳剪辑奖,可见其卓尔不群。甚至有些时候给我一种看王家卫影片的错觉。
这种快速剪辑和手持跟拍的风格,成功营造了紧颇感,并透过电影荧幕给观众传递一种不安感。这种不安感恰恰是来自以保卫国家安全名义的中情局,无孔不入的监控和悄无声息的解决方式。我们是否还有隐私?我们是否会有一天无缘无故莫名其妙地为国捐躯了?这种政治惊悚带来的不安是多么切身,斯诺登的梗虽然有些过时,希腊骚乱也时不时发生,但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冲突永远不会过时,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的钟摆永远在摇晃。
随着时代的改变,好莱坞影片的背景设定,从之前《X-MEN》的古巴危机,到《谍影重重》的希腊骚乱,商业片的关注点也逐渐从国家地区之间矛盾过度到国家与个人的矛盾,从热兵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也体现商业片的与时俱进。
但也正是《谍影重重5》含有太多的现代信息技术,导致看起来更像是《碟中谍》,而不是之前不靠高科技,单凭个人体脑斗智斗勇的JasonBourne。像第一部如何逃出狙击手并反守为攻的行动策略简直是教科书,当自己失忆如何通过有限信息快速确认自己身份,如何毫无痕迹地从服务台套出有效信息;像第三部如何反跟踪/反监听,这些普遍适用性的生存格斗技能和逻辑思维策略,在5就很少见了。没有了普遍适用性的技能对于观众来说就是开外挂和主角光环,却少了说服力。
可能也是导演的意图,为了表现现代人的不安感,都是来自高科技信息技术设备,随时可见的低头族,断水断电都不能断Wi-Fi。比如影片中中情局黑掉一台iPhone,就可以利用iPhone作为热点,控制周围电脑,删掉电脑的私密文件,同时植入追踪定位的木马病毒。我们在惊叹hacker牛逼的同时,又感到深深的隐忧。我们身边无时不刻不存在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只要中情局有需要,都会成为他们维护信息安全的工具,我们这些公民如有需要也同样会沦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还记得《王牌特工》的手机植入芯片吗?全民爆头如同烟花一般绚烂。
我非常记得《谍影重重5》中的一个场景,Jason在地铁站,拿着Nicky给他的实体钥匙,打开寄存柜,看着本子手写的文字信息,反而是那么的踏实,都是实物,都非智能,都是offline。与一打手机就会被监听,一联网就会被追踪定位,一刷卡证就会触发系统警报等情景形成强烈对比.从创作者来说,体现着导演的反科技情绪和复古情怀。也正是这个场景,让我在这快节奏影片中感受到宝贵的安稳和踏实。
《谍影重重5》影评(四):不会打没关系,我们可以后期剪辑——谈《谍影重重》的碎片化剪辑
《谍影重重5》还未下线,《星际迷航3》又来骗钱了。外国电影似乎找到了中国观众的痛点,一定要看3D,一定要大场面;就像中国无耻的电影人们找到的卖点一样,要鲜肉,要IP。没办法,观众就吃这一套。
但是这次好像有点例外,影评人抵制《谍影重重》的3D版,正气凛然酒酣耳热之余得意洋洋,似乎挫败了一个辱我中华的大阴谋。
好啦,散吧,其实影评人什么都抵制不了。我们还是干点正事,好好研究电影吧。
《谍影重重》这个电影系列本身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前3集。那飘忽的运镜,碎片化的剪辑,5分钟一个高潮的节奏,干净利落的打斗,值得我们反复学习。今天我们就来看一小段打斗,选自第3集。
视频链接http://v.qq.com/x/page/f0326rx8esq.html
这段发生在摩洛哥。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式的精彩的房顶三角追踪——杀手追尼基,伯恩追他俩。三个人终于在一间屋子相遇相杀。这段视频是尼基看到伯恩被杀手打倒之后冲上前去助拳,然后瞬间被打翻在地的戏。
要是成龙看到这里,肯定会指责他们不懂打戏。成龙的打戏,喜欢一个全景或者大全景拍完整个打斗的过程,打和被打都在同一个画框里。成龙说过,凡是把镜头切得很碎的,演员都是不会打的。大哥说得非常非常的有道理,但真正跟他一样会打的演员能有几个?
《谍影重重》不用全景,但是依然打得很好看,归功于独特的剪辑方式。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将播放的速度降到原来的10%。
视频链接ttp://v.qq.com/x/page/n0326kly45u.html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尼基冲上来扣住杀手的嘴,到她最后倒地,一共切了9次。
其中尼基抠嘴的镜头,就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三遍。
《谍影重重5》影评(五):这么长时间没算白等
作为原著党 你真的在读书的时候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故事的主角似乎就是马特达蒙一样 我个人博客有四篇文章 三篇都是关于伯恩原著的 姑且称自己脑残粉吧
其实第四部并不算差 Jeremy Renner演得也不错 但是之所以差评如潮只是因为它叫“谍影重重” 观众自然期待会高 然而当你拍成了其他间谍电影的风格 观众和粉丝自然不买账
第五部和三部曲衔接丝毫没有困难 情节依旧精彩 Extreme Ways响起来的时候 整个人都要激动炸了
伪3D这个话题老生常谈了 也不是第一部内地这么坑钱的 但是不要被媒体带节奏 无论2D/3D 丝毫不影响它的剧情(当然有2D还是看2D 为了身心健康 我看的4DX 出来都找不着北了)
我敢说这是2016年我看过的唯一一部丝毫不带失望的作品 某头条App上有些作者为了黑而黑那就没意思了
《谍影重重5》影评(六):一个自我追寻的前失忆特工
作为特工电影的代表系列,在经历了意外的第四部之后,杰森伯恩又回归了。
时间间隔太长,前三部的有些情节我已经记不太清了,有时间,要完整的再刷一遍回顾一下。
单就第五部而言,杰森伯恩的回归略显生硬,但也还算在情理之中。
第五部里,杰森为了躲避CIA的追查,遁世而行,摆脱一切现代网络社会。如若不是当年的特工伙伴的寻找,伯恩可能就会如此简单的活下去,当然,未发生的情节,我们也不能妄加揣测。
我个人认为,这一集解释的伯恩的主线为:伯恩的父亲。
这是伯恩故事的开始,也是伯恩故事的结束。如果说伯恩失忆之前行动的目的是在寻找我是谁的答案,那第五部就是升华为伯恩寻找我为什么是我了。
杜威在影片中对伯恩说过,你一直是一个爱国的人,爱国的心,你一直存在。
我想,这才是伯恩的初心。
本集也增添一些比较时下的元素,最近很多美剧和电影中都会提到关于社交平台会否涉嫌侵犯隐私权这一问题。其实想想本剧中的情节,如果真的CIA入侵了社交平台的后门,也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吧。
美国的故事总是很擅长于开放式的结局,本片也不例外。
从剧情上来讲,是给观众一个自己想想的空间。
从电影制作工业来讲,是为续集留一个可能。
影片最后,伯恩离去的背影,还是让我无限期待,这一个自我追寻的前失忆特工的全新旅程的。
《谍影重重5》影评(七):去你丫的神盾局,哦不,是中情局
看电影的前半段差点看不下去,中情局的特工可以肆无忌惮地杀害平民,不用负任何责任!每个人都没有隐私,不管你在哪儿,他们都能黑进你身边的摄像头!所以说主角怎么玩,完全被吊打!!追踪上一部那个女特工连公交系统都能监控,通过人脸识别就能快速匹配到被监控拍下的女特工,然后拿到她的定位。然后男主去机场,怎么没有被人脸识别系统检测到,男主的脸他们可是再熟不过了。强行让上一部的女主领盒饭也是无语。。 然后是中情局的种种监控监听计划,这他么人还有隐私吗,这样的世道下还能活吗,光是看电影里这计划就让我感到十分压抑了。 中情局局长一口一个保卫国民的安全,可是却纵容特工肆意杀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有何安全感?!
中情局完全没有别的机构或者其他什么力量来制衡它,局长仿佛是上帝,举手投足间就能决定任何人的生死。刚开始我想,这样的局长太可怕了,一定要除掉。可是,除掉了又又怎样呢?死了一个局长,就会来一个新局长。局长是谁根本无所谓,问题在于中情局这架权力机构或者说暴力机器一直在运转,谁来停下这台机器呢?
隐私即是自由!
《谍影重重5》影评(八):伯恩虽老,情怀未少
兴冲冲地去看了《谍影重重5》,整体满意,但也有些瑕疵。看得是3D版,看完头晕,国内影院的制作,不吐槽了。
喜欢马特达蒙是从谍影重重开始的,后来又看了《心灵捕手》,路人转粉,去年的火星救援也让人非常惊艳。谍影重重前三部从剧情,剪辑,画面,动作设计,拍摄手法上让大家对第五部的回归充满了期待,预告也确实符合大家的期望值,虽然马特达蒙的抬头纹让我意识到这已经是距离第三部10年的时间了。马特达蒙已经46岁了,在这一部里可以看到他奔跑时的费力喘息,打斗时透露出的疲惫,但却依然能够最终胜利,就像成龙大哥近期的片子,会让人产生一点恻隐之心,怀念当年,回看现下,他们已经不是当年徒手单挑壮汉的人了。
前三部的剧情非常流畅,步步引人入胜,从归隐,复仇到寻找真相,再到现在的再次复仇,这部的编剧不知是不是为了引出剧情生搬硬凑出了这样的一个开头。十年的时间里世事万物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编剧也有与时俱进的加入了近期的国际时事,配角也发生变化,当年并肩的女生也开始功利,游走在正邪两端。《谍影重重5》的动作戏没有丢掉之前的精华部分,依旧带来惊喜。电影里的几场动作戏部分十分让人难忘。尤其是片尾拉斯维加斯赌场追逐一场,不禁让人惊奇是如何拍摄出来的。
种种综合,马特达蒙虽然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但带来的伯恩依然是我心中那个伯恩,伯恩虽老,情怀未少。
《谍影重重5》影评(九):求别再消费Jason Bourne了
1. 剧情上严重照搬前作的设定。
开场颓废的男主。逃跑过程中被狙杀的前作妹子。为了某行动不被曝光而疯狂追杀Bourne的CIA。为了搞清楚尼玛为啥还追我并顺道回忆自己过去而去找CIA的Bourne。为了自己目的暗中帮助Bourne的年轻女上司。固执偏激的老年男上司。厉害的刺客杀别人,Bourne救别人。最后Bourne单独找上大boss,同时刺客也赶来。感觉就跟抄袭一样。
2. 人物设置上严重照搬前作设定。
如上所述。
3. 动作场景设计并无新意。
游行集会,利用车厢调度敌人,先一步进入视线死角突然杀一个回马枪干翻对手,追车时将自己横在对方前面迫停,随手物品对小刀,被勒反勒死对手。感觉都是前面用过的招术。不过考虑到是同一个人的惯用招术,这动作设计无新意就不如剧情无新意那么严重。
4. 手持摄影调度并不如前作清晰。经常搞不清楚周围环境与人物的关系,人物追逐的路线。搏斗场景有点混乱。难道是我老了,感觉有时晃得想吐。总之觉得不如前作发挥好。
5. 人物心理发展被颠覆。
Jason Bourne,是一个被女友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知道自己还可能存在找到peace并活下去的可能性的人。是一个在第三部结尾说着“look at us. What they did to us“,没有开枪,纵身跳下大楼的人。他根本完全不想理CIA。然而这一部一开始被强行颓废,被强行安了一个爹,被强行安排继续寻找过去甚至心怀复仇的想法,被强行patriot。我觉得这实在是颠覆了之前Bourne的心理发展路线。
icky Parsons,我觉得她是最理解Tread Stone成员never找到peace,而且Bourne多么渴望peace的人。最重要的是她会希望Bourne活下去。很难理解她会强行把Bourne拉进来趟混水。而且她强行要expose CIA的计划就已经很难理解了好吗。
就觉得强行爹,强行nicky送人头就是为了开始新故事而已。唉。还我Nicky >_<
6. 纵然如此。还是比碟中谍007之流高多了。
《谍影重重5》影评(十):这是隐藏时代呼声的动作片
2.前几部的动作集中于特勤人员的较量,而本部最突出的是旺财(asset)这类人物的冷血和对秩序的破坏,滥杀无辜的表现也是本作对国家强力单位行使权力的不信任,为了统治者和权利者的需求已经到了无不可杀之人的地步。
3.lee这部分还是说的新生代的能力和野心,结尾的交代其实就是说细节决定一切,能力再强,野心再大,也要细心的去做好每一步,做错了大门不一定会关,但是你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4.这么漂亮的一个动作片有包涵了好多东西,难为导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