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灾难艺术家》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10篇

2018-04-27 20: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10篇

  《灾难艺术家》是一部由詹姆斯·弗兰科执导,詹姆斯·弗兰科 / 戴夫·弗兰科 / 塞斯·罗根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一):The Fear In My Heart

  朴树新近出了一首歌叫《the fear in my heart》我挺喜欢实际上我正听着),他后来没多久出的正式专辑版本里却把同首歌的歌名改成了《no fear in my heart》。我是不太喜欢后者的,因为觉得人内心总有恐惧东西,当然不是指蛇、蜘蛛、鬼怪这些肤浅玩意。the fear in my heart保留了“人”的这一属性,且并未给出答案,能让每个人产生回响。而no fear in my heart则是一副阳光正太的姿态说着“我无所畏惧”,给人一种强行鸡汤和正能量虚伪感。但是后来仔细看歌词,里面确实有一句“with no fear in my heart”。不过,whatever~

  里面有一段颇有感的歌词“只有奄奄一息过,那个真正的我,他才能诞生”,感觉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这部电影的内核。以及前天(周二)一天之内经历了自暴自弃、看片、重拾信心一鼓作气精益求精地画完、作品发布,然后觉得还行的心理过程。然后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发了这期更新的其中两页,还是有好些人点赞的(相比其他期更新发图的点赞量),我心甚慰。

  .对我来说连载期间也只能通过这来看待读者反响是否好了,虽然也会去翻翻看评论吐槽

  以及前段时间自己出了一本画册,再早先几天新漫画还给出了两本《猫狐恼》的笔记本。真正把东西搬出来放到市面上跟消费者身份的读者接触时,才会深切感受到:真的,你得拿出真正足够好的东西,人家才会花钱买。如果是随便敷衍弄两下出来自己都觉得不怎么样的东西,肯定不会有几个人买单的。

  但是,似乎总能看到一些反例,人家轻轻松松放水瞎搞出来的小玩意,也能卖的特别

  总之,关于这部电影的感想,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作品远比作者重要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二):看了这部电影,突然理解《逐梦演艺圈》的导演了呢

  2017-2018北美颁奖季的热门喜剧当之无愧应该授予《灾难艺术家》,好在这部电影不仅让主演詹姆斯·弗兰科获得了包括金球奖的音乐/喜剧片、哥谭独立电影奖等的最佳男主角,还频频被多个奖项题目最佳影片或者最佳导演。虽然第90届奥斯卡的提名具体名单还未出,但《灾难艺术家》无疑即将成为热点

  鲁迅曾经对喜剧的定义是“将无用的东西撕裂给别人看”。无论是话剧还是电影,好的喜剧总是能让人笑着流泪——不仅是对角色的哀其不幸和怒其不争,更是对角色代表的一类人群的可叹可悲

  2003年上映的《房间》是托米·韦素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邪典电影,该片被很多人视作最烂电影之一。不过,影片完全烂出了风格境界,甚至被称为“烂片界的《公民凯恩》”。影片基本上就是围绕着托米·韦素饰演的主人公与他的未婚妻以及最好朋友之间的三角恋情展开,无论是演员的渣演技、剧情的神转折还是毫无美感的运镜都让人印象深刻

  在某种视角下其实《灾难艺术家》是邪典电影《房间》的一次解构。

  电影从托米·韦素与他的好友格雷格相识开始,他们为了电影一起私奔到洛杉矶,在面对各大电影公司拒绝以后,决定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在经过长时间的冥思苦想以后,托米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处女电影剧本《房间》,并且要将这部电影拍成一部好莱坞巨制——摄影器材不用租的,一定要自己买;不用实景拍摄,全部都是自己搭景来完成,包括厕所在内;在电影的首映前,电影的两位主演要坐着超长的林肯到达剧院;为了能够申请奥斯卡,托米甚至自费在北美上映了两周……

  托米真是一个有趣可爱的人。很有钱,在执行导演到银行取两万块钱的时候工作人员人员说他的账户就像一个无底洞。没有人知道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甚至都不知道他出生在什么地方,到底多少岁了,就是这样一个对电影执着但没有任何演技的人在2003年完成了自己的邪典“好莱坞巨制”。

  首映礼上,从电影放映开始观众和主创对电影的期待,到主创都看不下去了,再到全场观众都开始“hahahahaha”,包括托米的好朋友格雷格都憋不住的时候,托米一气之下躲到了戏院外面,一个人默默流泪——毕竟这不是他要的效果——那一刻的托米似乎是一个辛苦做了一天的玩偶,自己觉得很好看但被同学嘲笑的孩子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灾难艺术家》的落点是《房间》和托米,但导演在电影中并没有给出《房间》和托米究竟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它只是一次真正的撕裂,这种撕裂的背后引发的就是一种思考。就比如说中国在2017年终于出来了一部史诗级的烂片——《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导演毕志飞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影视学博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史和电影理论硕士,博士毕业论文《艺术与商业融合的不懈探索——马丁·斯科西斯导演研究》被誉为国内关于马丁·斯科塞斯最全的研究,很想下载来看,但是万方没有提供下载源。

  非常傲人的科班学术背景,但是他历时12年创作,耗费5000万元的处女作《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甚至在中国电影报的报道中提到第五代导演、摄影顾长卫看过以后说“真的挺好的”。

  导演毕志飞还为这个电影开了一个座谈会,请来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赵卫防,说它“特别适合当下主流观众看,年轻观众这样一个网络集体”;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说这部电影“可能是一个电影人的指南”;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说“他觉得中学生大学生这个群体对这部电影接受,非常地热烈”;北京大学校友会成员称赞这部电影导演毕志飞是“目前北大将近120年来第一个电影届的人士,又拍那么好的电影,确实很难得”……

想当年考研的时候下面名单还有我报的导师呢~幸亏没考上~

  很难想想毕志飞导演是怎样将这么多国内一线的影视学研究的学者请来并且能说出如此好听的话的。

  就像《灾难艺术家》的托米,与他的财富成反比的是他的才华。而《逐梦演艺圈》的导演毕志飞的才华,与他的资源也成反比。

  托米是可爱的,毕志飞也是固执的。他该是多么优秀的一个人,但却不受理解,坚持要为自己的电影再次配音,SNH48不承认自己唱过主题曲便自己录一遍,豆瓣只有2.1分还是要坚持在大年初一上映,表明了要跟观众死磕。

导演自制海报

  ——蓦然明白,大部分导演知道自己的拍的电影烂,但是毕志飞和托米不知道。不过《房间》还起码有托米拙劣的表演让观众去扔勺子和橄榄球,看《逐梦演艺圈》能扔啥?这是一个问题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三):大災難家,臺北最後一場電影。

  大災難家,臺北最後一場電影。大老闆與小鮮肉,「別人不需要我,我們就自己拍。」,感慨一句,有足夠的錢真好,雖然他很努力地拍出了「最爛的電影」。

  轉誠品電影院FB上的宣傳詞:2003年,一部打破所有電影章法,粉碎所有人電影信念的爛片/神片《房間》(The Room),締造了近代西方電影史上幾乎最重要的次文化。十多年來這部片的熱潮延燒不斷,熱情的觀眾/粉絲在戲院裡咆哮,發瘋,丟塑膠湯匙,把此片捧成了《洛基恐怖秀》之後最具重量級的靠片(Cult Film,一種受到某個特定族群瘋狂擁戴的電影)。如今,因為詹姆斯法蘭科導演的《大災難家》,《房間》的一連串電影文本,終於和台灣電影觀眾勾搭上了。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四):嘿!咱们逗逼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

  真是一部魔性的片子啊,腐兰兰太JB有才哈! 影片剪辑太棒了,前后的Context以及对某些轶闻的留白,画龙点睛 场景还原神同步,虽没看过原版,但看完这片基本明白这就是逗比的极限了,猥琐大神真乃当今电影届 最牛逼傻逼可惜的是戴兰兰这次完全被他哥遮掉了光芒,但说实话看到戴兰兰饰演的角色本尊的样子,还真有点像高司令,怪不得了,确实可惜,呵呵 露屁股梗那段太欢乐了,严肃的搞笑到了一定境界,可以说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一场群戏调度和运镜手法,将剑拔弩张危机氛围烘托得既严肃又荒诞,这也就这群烂仔帮捣鼓得出来,最后还来了个烂仔帮之宗旨升华----兄弟情,服 什么私人厕所、NG两百遍、牛头不对马嘴 等等,这些都不是事儿,看到猥身本尊出现在彩蛋跟腐兰兰演的赝品嘴炮PK的一幕,那暗光打在猥神车祸现场般的脸上,还有那变异般的新奥尔良烤翅口音,很明显,在气质上腐兰兰就已溃败,LOL 许久没有看过这么另类高级喜剧,不三俗,不恶搞,正儿八经真人真事儿,看完你能明白贫穷确实是会限制想象力的,而且逗比的思维更是会超乎你想象

  去尼玛的奥斯卡那帮鸟人的迷之欣赏水平分明就是对喜剧片的歧视,就像当年 楚门的世界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五):“Lisa,why,why u do this for me”

  我最终最好奇的是,托米到底是来自哪里,几岁了,钱从哪来的。

  总体来说选角很不错,非常细致,格雷格这个人就是个空有好皮囊的二傻,托米则是自负极致最终自暴自弃的空想主义者

  通过这部电影,我觉得《房间》这部电影所想表达的是托米自己抓马又悲惨真实写照,却因为他的毫无目的而促成巨大笑料,可悲但同时充满大量黑色幽默

  电影前期对我来说有些莫名其妙,为何男主会纯纯相信一个身世成谜的男人,就拽着行李跟他一起去往LA。依靠颜值签下的经纪公司也并没有使他有一番作为。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托米烂到发溃的《房间》,格雷这种单纯头脑应该甚至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同时本片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托米的蜜汁口音。我猜测他应该是,Kentucky or some country places出来的爆发富,在LA和SF追逐梦想,随后遭遇balabala等等事情。他骨子里就是个傲慢,肆意妄为,同时又毫无安全感的巨婴。

  房间最后的成功是无可预料的,而本片,个人认为谈不上绝对优秀,有炒冷饭之嫌,但叙事手法与拍摄还是值得肯定的。

  懂得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只能嬉笑作罢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六):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大家都曾有过不切实际的梦想,也都有过性格怪异的朋友,而当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再加上用不完的钱,是不是能成就大事呢?

  今天不叔介绍的这部影片就是一个关于梦想的神秘故事--《灾难艺术家》。

  这是一部让不叔心理觉得莫名的燃到爆炸的片子,看完了满满的都是感动

  这部影片是根据现实中的原型拍出来的,还真有这么个事情,影片最后也把致敬模仿的片段都对照着放映了出来。

  当你有梦想,但是觉得梦想太遥远的时候,正好有个人在梦想的地点有套房,愿意跟你分享,而且他和你拥有一样的梦想,并且看似拥有惊人天赋

  愿意跟你一起拼搏,你会去吗,大概很多人都一样会义无反顾,并且许下诺言。特别是当你知道他有用不完的钱的时候。

  但是当你发现他所谓的天赋其实是他古怪的性格造成的假象,他把你当成了不能分开的对象,而你渐渐发现他的古怪性格不受控制的时候,你会选择背弃你们之间的诺言离开吗。

  这就是影片探讨的内容

  只要是梦想,努力去追求了,哪怕最后成了自己梦想范围里的反面教材,一样是成功的。

  影片的原型人物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花自己的钱拍电影,最后拍出来的东西成了最烂的影片。但是人家能拍出最烂当然也是一种本事,一般人都拍不出这么烂的,这部原型影片就是《the room》。

  提到这里不叔想到了春节期间重映的电影,什么逐梦演艺圈,和这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梦想,就无所谓高低贵贱之分,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他们不追求最好,只追求最差,这同样需要惊人的天分和巨大的努力。

  回到我们的《灾难艺术家》,它还原这个拍出烂片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说的很完美

  讲情怀

  影片从追求梦想的角度出发,讲两个普通人想要成为明星,一路尝试无果,最后自己掏钱拍电影。(当然,前提是有个用不完钱的神秘人)以最烂的姿态留名影史。

  讲友情

  影片从两个男人之间似过界似没过界的友情来立人物,从腐兰兰的一开始的因为物质条件而导致的在两人关系中的被动到最后的主动选择放弃还是不放弃这段关系。

  讲承诺

  影片对于两个男人的承诺给了很重的描绘,遵守承诺,会毁了事业,违背承诺,会毁了友情,影片就在友情和承诺这两个元素中游移,而导演处理的非常到位,拿捏的细腻而精准。

  影片中一边是可以成名的需要胡子的角色,一边是与朋友之间的承诺,拍戏需要不留胡子,如何选择?

  人物

  人物的建立更是令人信服,语言的拿捏,性格怪异的表现,由浅入深,甚至这个神秘的怪人一直到影片结尾也没有丝毫的透露身份,他多大,他从哪来,他的钱从哪来,一直在问,一直没有回答,也将这些问题用在影片“讲友情”的分寸之间,对兄弟俩的信任危机埋下了伏笔。

  而腐兰兰的角色,更是在对方一步步更加逼进和过分表露自己的怪异性格的情况下,对于爱情仕途和友情承诺之间的博弈中建立的十分丰满。

  细节

  影片中细节的刻画也是十分细腻,通过腐兰兰戏中的母亲的询问与关心来凸显对怪人的来历不明的担忧,通过两人几次的说走就走表现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精神,通过用小时候的拉钩钩的方式许下承诺表现两个人的童心和追梦赤子心,通过怪人在镜子面前对即将离开的腐兰兰秀肌肉表现他内心的柔弱,通过两次在公园里打橄榄球形成强烈的对比等等,影片中好的细节太多,不叔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正是这些有趣而真实细腻的细节让影片能产生共鸣。

  关于梦想,谁都了不起

  喜欢文章就扫一下二维码关注一下啦。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烨烨影乐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七):影像的层次

  一、影像的层次:镜中像的构建

  灾难艺术家除了是一部解构式的喜剧之外,也探寻了影像的丰富层次,起码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汤米和格雷格的叙事影像

  影片在汤米与格雷格对演员梦的追逐之上展开,当叙事进入低谷之时,便以两人的拉钩约定为转折,再次进入高潮,如此叙事,影片有着成为影迷吸食的精神性兴奋剂的潜质。

  第二层:镜中像(重构影像),对《the room》的还原(依照《the room》,简直神还原)

  但是整个镜中像的构建,是汤米的沉湎式的狂欢,这种狂欢又依托于他的神秘资金。

  在时间-影像中德勒兹曾经提到,到资金断裂那一天,就将是电影死亡那一天。影像就像是一个无知的孩子,成长在与资金的博弈之中,这种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博弈在汤米这里以“不差钱”给化解了。如果他是一个平凡的人,那么他很有可能折翼在对洛杉矶的追寻之中。

  正是他的“不差钱”,使得整部《the room》的构建,成了他私人的空间,影像成为他缅怀过去的工具,被他禁锢在回忆之中,因此《the room》是封闭的,整部影片便是汤米对过去的片段式的重构,是他的梦境,是镜中之像,整个银幕变成了巨大的镜子,照镜子的人正是汤米。

  电影与镜的理论显示出观众在欣赏电影之时对自身回忆的调动以产生与影像的共鸣,但是影像的产生也无法摆脱创作者意识的投射。正如费里尼的《梦书》中所记录的他对大屁股女人的热爱,在他的《阿玛柯德》、《甜蜜的生活》等影片之中便有着一个在他梦境中降临的丰乳肥臀的女性形象。

  影像,在某一种程度上,有可能是创作者的镜中像折射出其内心的潜在回忆,又或是对遥远梦境的还原与重构。

  第三层:镜中镜,汤米所请的摄影师对《the room》的摄制过程的纪录影像

  此处三层影像在层层递进之后又并列排开,同时进行并且互相套嵌。摄影师的纪录影像夹杂在叙事影像与重构影像之中,成了汤米的监视器,是镜中像的折射。汤米正是通过这一面镜中镜了解他人对于自己行为的评判。

  叙事影像、重构影像、纪录影像的重叠与构建,搭建起了整部电影的时间与空间,低声诉说着影像的秘密。

  二、电影的边界:私人化与公众化

  这部电影实际上在探寻一个问题,电影艺术的边界在哪里?普遍被认可的电影艺术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是经过精细调度与构建的故事,如希区柯克,如霍华德·霍克斯;另一方面是返璞归真的自然与真实,如戈达尔,如阿涅斯;但是《房间》的原版,故事讲得支离破碎,影像语言又与真实相去甚远,这样的电影有没有艺术性可言?

  我说,是有的,只是这部电影是作者一个人的狂欢,电影的艺术性被其想象性的颠覆所湮灭。但是其中还有具有一些独一无二的元素,在这片土壤上才能再次长出《灾难艺术家》这颗大树。

  正如《带摄影机的人》以一种私密的记录方式颠覆了《持摄影机的人》带来的街头纪实感;《房间》也用常人所根本不认可的方式颠覆了故事片的叙事艺术,《灾难艺术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疑问,到底应该怎样将故事?什么是烂片?什么是好电影?这是一个创作者和观众应该终身思考的事情。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八):迷之自信,总比自卑好啊

  作为一个穷酸学生,选了下午场去看。电影开始后我环视一周,发现观众寥寥,很多是中年大叔。看的时候,大家安安静静,没有一点笑声。影片结束,我久久的坐着,不能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在烂番茄和豆瓣上都会打出那么高的分数。

  伟大的喜剧都有一个悲剧内核。这部喜剧有笑点,但是有的笑点需要知道《房间》(2003)这部片才能会心。作为一个未看过《房间》的人,有些地方无法完全get到。悲剧的地方在于,Be yourself, be funny and be the best,此事古难全。也许有时候,做自己和成为最好的就是矛盾的;而且那个自己也许本来就不招人喜欢,本来也不是最优秀的那个。

  我们一直提倡的做自己,一直挂在嘴上记在心里的梦想,真的够撑起我们的人生了吗?Jimmy 和 Greg 相遇在一堂表演课上。两个人分处在表演的两个极端, Greg藏起全部的自己,无法体会人物,更无法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演绎人物,紧张到挤出干瘪的台词;而Jimmy 则只有情感,且是那种开闸洪水毫无克制的情感爆发。他可以在观众面前完全不顾形象,不顾故事,当然更不顾及人物。好莱坞,这个热爱电影热爱表演的人心中金光闪烁的名词使他们成了朋友,也促成了他们的好莱坞之行。

  永不放弃梦想支撑着他们在好莱坞挣扎的日子。长发披肩,浓重的口音,怪异的打扮使Jimmy处处碰壁。当面试者要求他不带口音讲台词的时候,他反而如孩童般恶作剧,带着更浓重的口音挑衅般的念出台词。梦想不应该是踏踏实实的去学习表演,磨练演技,纠正口音 (关于口音问题,很多好莱坞演员能够根据人物背景使用相应的口音,这是专业的态度和能力),争取机会吗?然而片中的表演课上,老师除了不满意,就是被惊吓。在好莱坞这个名利场,并非所有有实力的人都能够获得了成功,但是没有实力的人一定走不远。Jimmy其实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当Greg说着好莱坞可望不可及,成功需要运气的时候,Jimmy告诉他,be the best! 然而,他心目中的best难道就是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即使他说他读过莎士比亚,似乎他也只知道 to be or not to be!他说他热爱电影,热爱表演,他却不知道什么样的表演可以称之为好;最后当他豪情万丈要拍电影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制作或者执导电影的经验,与此同时他还顽固不化,刚愎自用,完全听不进意见。所以这个片子,也许是用来嘲笑那些只有梦想,却从来不为梦想努力的人。

  Jimmy 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拍出来,全仰仗他丰厚的资本。然而,谁都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他多大年纪,还有他用之不竭的钱来自何处。他并非没有为梦想努力,他努力了。他去试镜过,去找过知名制作人,努力表演自己,然而没有人能够欣赏。所以,当全世界都不认可你的时候,你还会坚持自己的梦想吗? Jimmy 退缩了。但是在稍微有点行业经验的人看来,他拍电影就是胡闹。找了一群演技着急的演员,写了一本毫无逻辑的剧本,还雇了一群乐于嘲笑他的工作人员,最后完成了一部惊世骇俗的烂片之王。但是荒谬的是,因为烂的自成一体,烂的出类拔萃,反而成就了他。好莱坞像个神秘的女子,你永远都不知道你的作品在她那里会得到什么反馈。即使是烂片,也要烂处境界。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九):有梦想,真好

  我24岁了,没有梦想。

  我崇拜能为梦想付出一切的人。心里有个电影梦,就倾其所有的实现,真好。我自认为是享乐主义者,但是我认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更高级的快乐。我猜,托米韦素是快乐的,他完成了自己的杰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实现了自我。

  嘲笑别人的梦想是可耻的。托米韦素的电影情感少有人懂,它的“成功”靠的是嘲笑。我觉得嘛,电影传递的就是一种情感,要感同身受的,电影没有意义,没有必要强加一些苦大仇深。托米的电影想呈现出一个美国英雄的陨落,遭受妻子背叛后的痛苦和折磨,这本来是比较容易产生共鸣的,但是托米失败了,竟然失败到以滑稽喜剧的方式让人记住,这简直是灾难。

  灾难艺术家 则不同了,它让我感同身受,感受到了一个不及格艺术家的艺术追求,让人热血澎湃。

  这部片子让我想到了 艾德伍德,另一部讲述糟糕导演的电影,展示的都是对梦想的追求。我爱电影,但是我没有天赋,我还能怎么办呢?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灾难艺术家》观后感(十):影片奇葩是因为导演愚蠢

  90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从开始拍摄《房间》,我就笑个不停,腐兰兰的演技真是绝了!但仅此而已!

  影片的原型汤米花费六百万拍摄了一部烂片,有人赞扬他执着梦想,有人说他分外努力,这部电影名字甚至将其赞美为“艺术家”,呵呵哒!

  我看到的是一个自恋狂一掷千金自导自演了一场闹剧,一不小心成了网红而已。因为有钱,所以片场一众人员陪着他玩过家家,他可以花钱买全套设备,花钱自己搭建摄影棚,花钱给自己修一个片场自己专用的厕所。拍摄的奇葩效果不是因为投入不足,而是因为导演愚蠢。难道这也算执着梦想,也算艺术家,那这个世界是不是只要有钱人随便玩点什么,都值得被赞颂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