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邮差的白夜》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邮差的白夜》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4-27 20: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邮差的白夜》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邮差的白夜》是一部由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执导,Aleksey Tryapitsyn / Timur Bondarenko / Irina Ermo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邮差的白夜》影评(一):时代的后遗症

  电影里首先看到的是平静美丽景色,但是自然之中却是衰败之象。

  一群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乡村的上了年纪的人,生活单调重复状态低落。没有网络,没有电话,没有与外界联系渠道——除了邮差,时代的进步与变化在这里完全体现不出。而作为邮差的主角生活同样单调,每天早上低头看地板,提水,喝茶,还经常出现幻觉——一只黑猫。这里几乎没有年轻,朝阳的那种面孔,总是灰暗衰败,人们都逐渐的搬离偏僻的这里,比如主角的姐姐,主角的喜欢对象等。

  当我们看下去时,便逐渐感受到电影所透露出的回忆,几个主要角色似乎一直处在回忆与怀念之中,絮叨旧事,酗酒,听着音乐,看着电视流泪,明明生活很差,却不离开,看报,听电台,写信,单调重复的生活。还有极具象征意义的幻觉中的黑猫,这黑猫恰与小男孩玩具类似,黑猫与孩子,孩子与主角的过去可以说是替代的,所以我觉得主角频繁出现黑猫的幻觉其实是对过去的怀念,主角也明确描述过过去。而当与外界对比时就可以看出两地生活状态巨大差距特别是当主角身处超市火箭发射场时,这一对比尤其显得突出。所以我们可以说时代在发展,但一群人没有跟上时代,被远远隔绝在了过去。

  但感觉电影说的不止于此。一群人无法融入发展的时代,然后我们就要问为什么?其实我觉得有很多点是可以看出,物价很高,禁止捕鱼,将军,最明显诡异以及象征意义的是电影中频频出现的音乐声,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很有红色宣传歌曲味道,再结合历史的某一刻。似乎我们可以说,是时代玩弄了他们,又把他们抛弃,过去他们过于融于时代,当时代改变,他们就成了时代的后遗症。

  《邮差的白夜》影评(二):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人这样生活,很多人这样生活。

  电影画面很美,有种纯天然的融合感。 也谈不上剧情,大概就是记录了一个邮差的日常生活,他被这块土地禁锢的生活。这种禁锢是双向的,他适应这块土地,忍耐这块土地。 他每天早起,生活圈子里仅有的几个交流对象,他们彼此抱怨,说着对方听不懂的话。 偶尔交流一些深刻却无解的话题,做一些无聊的事,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他们满足又厌烦。 然后有一天,从城市里归来的女同学,点燃了他的欲望。他窥视,他试探,他讨好,他被拒绝。 这个女同学身上带着外面世界沾染的气息,她不讲人情重视工作。即便暂时回归到了这里,她也依然保留着她的骄傲,不肯妥协。 她无时无刻不在渴望回到外面的世界,而最后,她成功了。 她走了,走的时候甚至热情地亲吻了邮差。 邮差满足的笑了,又带着点惆怅。 生活继续回归到无聊当中,而这个时候发生了另一个刺激到他的事情,他赖以为生的工具被人偷走了。 他愤怒不已,他发现生活尽是如此的操蛋。他似乎再也无法忍受,在爆发过后,他带着行李夜色中拜访了他居住在城市里妹妹。 城市里的夜如此嘈杂,妹妹说,离开是对的。 他点点头,却在这城市的夜彻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他又带着行李,回到了这里。 像是从没有离开一样。 跟清晨睡不着的邻居聊聊天。 邻居问:政府每个月给我们钱,商店应有尽有,为什么我们还这么焦虑不安? 为什么? 他们聊天的时候,背后有巨大的航空器飞升。 他们没有回头看,似乎根本不在意。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他们活着,忍耐着。 外面的世界急剧变化着 ,而他们一无所知。也不感兴趣。 电影里,邮差和邻居的讨论,让人思考。而邮差和女同学之间的互动,是电影当中的亮点,也是邮差生活的亮点。 没有剧情。 只是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人这样生活,很多人这样生活。

  《邮差的白夜》影评(三):郵差的白夜

  小艇划过水天一色湖面,木栅门在风中摇曳,湖边大树下升起黄昏的篝火,风过清晨的树丛和芒草……很少有一部电影,光看预告片就令人沉迷。塔可夫斯基式的、日常细节中淡然流露的诗意,但并不就此美化时常压抑乏味千篇一律的生活。这是俄国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电影《邮差的白夜》(2014),关于俄国北部被克洛泽罗湖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村民。他们与外界的几乎唯一联络人是邮差,他驾船从湖那端的小镇带来信件报纸,也有面包和止痛药。村里的老妇人去世了,葬礼上人们说,这是“社会主义浪漫主义时期终结——“集体农庄”记忆?酗酒的老孤儿看到电视里讲一位年轻人回馈孤儿院,老泪纵横——“二战”给苏联留下太多战争孤儿;邮差立在已成废墟的旧时校舍,一帧帧静照间,昔日意气风发爱国歌曲充满瓦砾和记忆。他梦里的灰猫坐在脚下,尾巴偶尔抖一抖——这怀旧与感伤的,神秘见证者。当年轻人奔向都市老人慢慢去世,也便不再需要邮差,村庄存在过的痕迹,只留在电影里。

  康查洛夫斯基是塔可夫斯基电影《压路机与小提琴》、《伊万的童年》与《安德烈·鲁勃廖夫》的编剧,《邮差的白夜》中有些场景令人想到《镜子》。他喜爱契诃夫文学和布莱松电影,微妙的日常场景,克制的轻描淡写影片单纯的剧情片或纪录片(有人称之为“有脚本的纪录片”),使用职业演员,村民们“演”自己的日常生活。康查洛夫斯基在俄国寻找理想中的邮差,在六十名入围者中选中《白夜》中这位有似乎麻木表情、却在蓝眼睛和镶的牙齿中流露俏皮幽默的老好人,然后又在他送信往还的五十位村民中选了有意思的五家人。结尾他们的合影,已然暗示了被将来的观者看到的“过去时”。

  火箭在闲谈的人们身后、湖水树林背后,消无声息地升空,拖着一条火焰,如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中的烂尾楼。极度日常中的魔幻,这魔幻亦是极度日常。邮差愤而出走,住到城里姐姐家,而火车与街市的杂乱喧嚣奢侈商场如外星球。他在清晨蹑手蹑脚离开,姐姐在隔壁醒着,什么也没说。邮差有些厌倦,却发现自己只能生活在这里。康查洛夫斯基对空间地点与人的呈现,或许不无他喜爱的中国古诗影响山水阔大,人物渺小,而山水之间,景语皆情语。对着塑料拖鞋发呆、自湖中汲水、用碟子喝茶、从未出现画面但声音回荡木屋的不合时宜的电视“时装秀”,取信送信,日落日出,风起风静……时间似乎停滞在某一维度,然而一切又只有单一向度:逝去,死亡。景物枯荣依旧,而建筑与人,都日渐成为被遗忘的废墟(如蔡明亮电影《郊游》中一些段落),是社会主义的,更是后工业社会的;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邮差的白夜》影评(四):今日俄罗斯一种错乱的美学体验

  Where this music should be? 群像电影 几乎没有演技可言

  it is the air or the earth, it sounds no more?

  ------------------------The Tempest, Shakespear

  然后 地下的火车 嘈杂的音乐 天上飞的火箭 驶向远方的小船

  原来都在无法确知的静谧之中了

  邮差作为一个outsider 却被这种静谧吞噬了

  人就是人民

  境遇是我们的生活被包裹在层层的关注中 层层的视觉

  电影是一种暴力的屠杀行为

  导演带着观众

  最终杀害了所有人

  包括邮差

  声音在落幕时响起

  原来这是电影

  完美的疏离和对观众的拯救

  嘿 这不过是电影呢

  他们不过是表演呢 嘿嘿

  -------本来是一场真人配合着落幕后嘈杂的娱乐节目和电视声道

  - - - - -

  但是最后一幕 所有人坐在船上 心照不宣的 数落着自己的焦虑

  也许导演 隐晦着说 今日俄罗斯的混乱 迷茫 和焦虑

  在后苏联时代蔓延

  依旧

  亦或是Emily Dickison的那种隐士情怀宇宙空旷接近中

  所产生的焦虑

  《邮差的白夜》影评(五):《邮差的白夜》:不逝的白夜,多么苍凉

  不逝的白夜,多么苍凉 看见“邮差”两个字,我们已大致明白剧情了。 俄罗斯的极地风光,一个邮差的日常,他与几个老邻里琐碎、与一对母子暗生的情愫,有一天,为了孩子能够上学,女人离开了。有些事物终将离去,有些事物却从未来临。 一部让人由漫不经心开始渐入佳境,不得不从头再看的电影。它让我想到木心的《从前慢》,想到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另一部电影《邮差》The Postman (1997),你几乎不能相信,“邮差”的诞生——一个伟大“美国梦”的诞生,源于一个流浪汉的灵光一闪,而在《邮差的白夜》中,“邮差”式微了,除了时间,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一个特定的群落,一座孤岛,必然有着特定的属性。 电影为那些终将没落和消亡的事物唱响挽歌,美而哀伤——既然无力挽留,让风景停驻心间吧,像那不逝的白夜,无奈、苍凉…… 生活充满色彩,你却不能深入,它的本质是灰暗,就像一只蓝眼灰猫。 你的灵魂会为那些一闪而逝的类似灵感东西疼痛,也许,只有麻木能带来内心的平静。 女人的情欲属于女人,你窥视,却不能分享;孩子是新生时光,如此鲜活,飞驰而去是它的使命。 忍耐中,时间会隐藏、淡化、湮灭生命的热情。美好不可企及,是时代遗弃下的宿命。美好自有它的去处——那些别处,那些够不到的距离。 当所有的人都不再写信,你可以在网上投递面包吗? 火箭升空之际,恰是背道而驰的一切陨落之时。 “这音乐源自何方? 是空气还是大地?让乐声不再。” ——威廉·莎士比亚《暴风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7fa25b010305h6.html

  《邮差的白夜》影评(六):康查洛夫斯基作品《邮差的白夜》观后座谈会纪要

  康查洛夫斯基作品《邮差的白夜》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6年1月29日(星期五)下午15:10—15:45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康查洛夫斯基作品《邮差的白夜》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金爱武、马以乐、周洪泽、傅佩影、陆晓俐、陈华、郝玉霞、孙凤凤、顾隽、陆忠佩、陈婉、池云飞、邱华奋、刘海庆(观影者:万邦炎、翁锡良、王月芳、章毓苏、范大茵、朱剑云、姜希珍、朱松法、姜天鸿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刘海庆

  康查洛夫斯基作品《邮差的白夜》观看现场:屏幕镜头

  《邮差的白夜》影评(七):死亡阴影下的旧制度人性

  所谓“死亡阴影”,不仅指那正在消亡的村庄,也指本片中处处迷漫着的“死”的信息:邮差里欧卡一开始就展示他过世的邻居,酗酒溺亡伙伴,与他分道扬镳妻子;那代表一个时代终结的离世老人安娜,总想着灵魂痛苦只靠宿醉来缓解、时刻想着要捅死人的尤拉和他时刻想着去照顾、相信他们死亡就意味村庄消亡的阿邦;还有那唯一新生代提姆卡的母亲也只是想着如何逃离。不过有点吊诡的是,这些“死”信息是在一片和平美好静谧安详世外桃源般的背景下展开的。

  最能让人产生“死亡”印象的是里欧卡幻觉中的“灰猫”。这应当是旧制度的隐寓,寓示前苏联那已失败计划经济体制和那时刻萦绕人们心头的共产主义幽灵。显然,里欧卡对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怀念的,他希望大家都固守乡土,甚至希望小男孩提姆卡毕业后能继承他的衣钵便是明证。所以,他总是看到那只“灰猫”,因为在这只“猫”的监视下,人们就没了迁徙自由,没了脱离农村逃往城市的路途,如果还有这只灰猫,村庄一定还在,校舍也不会荒废,他儿时的歌声也不会消失,更重要的是,他的幸福有了可生长土壤。然而,世事巨变,小村庄再也不是与世隔绝的飞地,他也不是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桥梁失落感是可想而知的。这就是他为何时常被灰猫困扰原因所在

  村庄虽美,但绝对称不上与世“隔绝”,这点影片有充分展示:波澜不惊的湖面是谈不上“壮阔”的,而且电视、电话、邮路尚通,渡轮仍在,普通民事纠纷很快能引来公权力介入,人们定阅报纸也对时事津津乐道,这种状况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我们对这个村庄产生“隔绝”之感。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谈谈旧制度影响下的人性问题

  人们能感受到普遍的社会压力,这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也是这个村庄并不“隔绝”的一个人视角证明。比如居民尤拉跟邮差里欧卡交谈时就说:“他们是有发年金给我们,店里也有很多东西可以买,但大家还是压力很大。”而邮差也完全同意这个观点:“现在就是这样”。压力会带来同样痛苦,说明这个村庄跟外部世界并无不同,它也不是逃避压力的避难所。所以,尤拉才感叹:“我的灵魂痛苦不已,只有喝醉时才能平静……”虽然他也怀疑是否“在地平线之外的某处,有五彩缤纷的美好人生”,但他一靠近就发现“没什么两样,一样灰濛濛的……”而邮差也有相同的感觉:“有时候只要躺在那儿,你就会感觉到痛苦。”这种痛苦的感觉可能是战争的后遗症,也可能是社会制度变迁的结果。但无论什么原因,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养育他们的村庄并非他们惬意的乐土。他们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只是找不到出路,宛如那在玻璃上乱撞的苍蝇。年轻人都逃往城市了,只留下一些孤独如邮差般的人们。

  普遍人性还表现在村庄人们的风情上。邮差里欧卡到邮局就敢跟那里工作人员调情,阿邦喝得醉醺醺也要去找那有着惹火身材的梦中情人,他们听到“孤男寡女”就能想到是“色情”,可见,这个村庄的人情可并不那么淳朴。能够典型反映这一特征的是邮差的同学伊莉娜,她为了能够带孩子逃离这个小村庄,不惜以性交易来达到目的。

  当然,上述人情充分说明了村庄居民的人性需要,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的堕落。道德本能似乎仍扎根在他们的本性当中。那位并不被大家待见的阿邦,有着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最有可能是偷窃邮差马达的人吧,因为在大家都还不知道马达被盗的前提下,他却第一个告诉了小男孩提姆卡,他还自言自语地说了这么一句话:“有些人说他们知道,其实他们什么也不知道,事实是没人知道真相。”即使他不是盗窃者,他也一定是盗窃知情者,因为他点着香烟却不知香烟多少钱,香烟是不是他的封口费?他的那段读白似乎是为他的不道德行为辩护。但从后面居民同看的电视节目——讲述的是育幼院男孩的梦想的故事——来看,当他听到男孩回育幼院的目的是希望那里的孩子能成为“堂堂正正的人”时,他老泪纵横。这说明他人性当中仍有不灭的道德感。重要的是,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堂堂正正了:他只要有烟抽,他就可以对关照他的邮差隐瞒真相,只要有酒喝有人陪他跳舞他就可以置身他挑起的事端之外。然而,他毕竟流泪了,他的泪水无疑是对戕害他童年的旧制度的无声谴责,因为他现在再也做不了什么了,他只能是一个牺牲者,靠着所谓的“年金”孤独终老。

  阿邦的故事显然可作为旧制度扭曲人性的一个证明,但也正好说明人性中的道德感是要从属于他的社会性的。制度对人性影响的另一证明是邮差里欧卡在片尾的行为。邮差可以说是社会制度变迁的受害者,他穿着迷彩,显然有战争创伤,他奔向大城市结果又逃了回来,说明他已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他怀念旧制度,他应当也痛恨新制度,因为正是猫来猫去的制度使他的生活没了自由选择的可能。当他被迫固守乡土时,他背后冉冉升起的火箭似乎应包含新制度的喻义。(文/石板栽花 2015年11月18日星期三)

  《邮差的白夜》影评(八):满腹的心头话儿没法讲出来

  短暂的夏天即将结束,新学年开始前,单身妈妈Irina在俄国北方大港口城市阿尔汉格尔斯克找到了一份工作,她兴奋的拖着儿子Timur赶上大巴,迫不及待着离开美丽却又乏味的故乡克洛泽罗湖。暗恋她的老邮差Lyokha只得在收获了一个礼节性的嘴对嘴亲吻后,目送着她的远去。红梅花儿在田野小河边开了整个盛夏,水草也都忙着结婚生子,可老邮差那满腹的心头话儿最终没有讲出来。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这部新作《邮差的白夜》,与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本《白夜》毫无关联,如若非要联想,大抵也就是文学和电影共同传达的等待、错过以及失望之情吧。

  77岁的康查洛夫斯基,在好几十年的拍摄生涯中,制造了太多良莠不齐的作品,也因此他在影史上的声誉和地位,比弟弟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差了一个量级。幸运的是,这部回归广袤俄罗斯乡村土壤,却将情怀深藏起来的新作品,算得上是继1979年那部讴歌国家工业建设的《西伯利亚颂》后的又一艺术高峰。时代跃迁,国已不国,如果说前者展现蓬勃时代中的大我,后者则温情抚摸被苏东剧变抛于荒野的小我。

  “如今的退休金真实不错,商店也琳琅满目,可人们压力却这么大。”

  “这就是今天的样子。”

  落日时分,两个老人在清秀的克洛泽罗湖畔对话着。

  此片里全采用了非职业演员,以一种有剧本的纪录片方式拍摄完成。这是康查洛夫斯基早已熟谙的手段,在1966年的《阿霞·克里亚契娜故事》、1984年的《花斑母鸡》和2002年的《愚人屋》中,他都这么做过。北方湖区的居民,有着亘古不变的生活,在惬意的夏天纵情玩乐狂饮,接着在漫长的严冬安睡以及继续买醉。与他们相伴的大自然,成了长途游客歇息的风景名胜,木屋建筑、东正教圣像画和手工艺成了文化遗产。邮差的角色,也就是这些“遗产”与文明外界沟通的桥梁。“纵使人们都用互联网了,可总有人需要收到面包和报纸吧”,老邮差对孩子说到。

  可事实上,在近五年内,俄罗斯的乡村数目已经从5万1千个,缩减至3万4千个,有的村子里居民甚至不超过10户。历史学家列夫.鲁尔耶相信,“欧洲是石头建的,俄罗斯是木头建的”,于是但欧洲发展成以城邦为核心的一个个国家时,俄罗斯还注定是一个以乡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乡村才真正是俄罗斯这辽阔大地的灵魂,而非20世纪急速的工业化进程。来源于祖上,口口相传的农作知识延续着乡村文化的命脉,劳于此就该死于此,他们遵守祖训,如同电影里北方湖区的居民,在夏末时节,为过冬的土地翻滚着土豆。

  本来,斯大林式的专制模式理应适应农业社会,集体农庄、集体劳作,这体制也适合一切农业国家。当上世纪末苏维埃政治体制土崩瓦解后,乡村也就跟着消亡。某种意义上,在《邮差的白夜》中,康查洛夫斯基就在忧虑这种消亡,因此,以跟随村民生活并观察塑形第一剧本,并找寻平静日子里有着些许涟漪的个人故事,也称得上是对抗消亡的一种努力。

  水上快艇,是邮差为村民送达邮件的必备交通工具。一天,快艇的马达却被人偷了。老邮差带着暗恋女人的孩子,来到镇上换新马达,走进老战友担任指挥官的军区,一个巨大的运载火箭站在组装待射。影片结尾,当也想离开乏味村落的邮差又回到湖畔时,在与老友关于现代性失落的对话中,火箭在湖对岸升上了天空,那只总出现在他梦境里的猫儿,也爬上了岸边小舟。这只猫儿,或许正是从普希金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那里爬过来的,或许它也准备一边绕着树转悠,一边建树民族史诗呢。

  这一次在电影里,康查洛夫斯基用上了老爸谱写的著名歌曲——曾经苏联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也是在联盟最终破产后、应普京之邀改换歌词而成的俄罗斯国歌《我们神圣的祖国》。而贯穿全片的最迷人音乐,则出自苏俄配乐大师爱德华·阿尔捷米耶夫。为塔可夫斯基的《索拉里星》、《镜子》和《潜行者》配乐经历,让他声名大振,后来他也为康查洛夫斯基和米哈尔科夫兄弟俩,分别撰写过《西伯利亚颂》和《毒太阳》的原声。在年初的索契冬奥会上,我们又听到他美妙而又冲击力的音乐,在开闭幕上回响。开幕式直接用了《西伯利亚颂》里的英雄之死主题,闭幕式则用上了米哈尔科夫早期作品《敌我难辨》里的主题。因此,为有着隐约大国情怀之《邮差的白夜》再撰写音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可贵任务。这乐声轻轻拂过湖面,红梅花儿已经开败,邮差那满腹的心头话儿没法讲出来。

  《邮差的白夜》影评(九):他人即地狱

  《邮差的白夜》为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赢得了第七十一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本片更为誉为该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意外惊喜,顶着如此耀眼光芒的电影于4月17日在台北上映,在联系起北京电影节的参展观影票动辄秒光的状况,根本冇不去看的理由!但事实上本片相较前日《金橘》更为质朴收敛的气质给予我的观影体验可谓“昏昏欲睡”,导演不厌其烦的展示身为邮差的男主角在给岛上居民送物品时的琐碎对话和生活碎片,几乎构不成戏剧冲突的联系,但随着日复一日的展示,邮差及岛上居民们的性格、单调乏味生活、某种与世隔绝的被放逐被抛弃的荒凉气氛逐渐浮现眼前,他们毫无作为,只想自给自足,即便要求如此之低,却也慢慢遭受到政策的欺压和外来者的入侵,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更击碎了彼此的心,孤岛代表着人们出世的渴望,但在这个世界,即使已毫无用处,只要你想活下去,就必然逃不开互相伤害,出世的愿望便永不可能达成。本片大量启用素人演员,却在导演的调教下个个交出影帝级的表演,导演的控制与启发能力令人佩服,虽稍显沉闷,但几处情节的设计,仍引人发笑,在临近片尾处,火箭升空的激动荣耀与岛上居民死水一滩的睡前镜头组接,传达出浓浓的无所适从感。在心上人离去、与居民朋友发生冲突、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等问题之下,邮差面无表情的与岛上居民坐在船上,不知道前往什么地方茫然的看着远方,回忆已然荒凉的校园传来昔日的嬉笑声,戛然而止。城市化进程加快、科技文明发达、交通工具的便利究竟给人的心灵上带来更体贴的关怀,还是越发冷漠的疏离呢?

  《邮差的白夜》影评(十):“真人秀”的启示

  尝试让人物演现实中的自己,已经不算是多大的创新了。伊朗天才女导演萨米娜18岁时执导的第一部作品《苹果》,就大胆地启用了现实中一对智障姐妹,来探讨伊朗家庭教育之现状。所不同的是,《苹果》虽然让现实人物进入影像,在虚构中保留真实,但整个故事却是经过戏剧化的设计,看起来,它与一部普通的剧情片无甚差异。《邮差的白夜》反映了这一创作方式的新倾向——影像质感向纪录片的靠近。

  反过来,《邮差的白夜》同样可以看成是纪录片向剧情片靠近的一种尝试,只要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加入虚构,以及有痕迹的戏剧变化。由此可见,纪录片与剧情片这两者原本十分分明的影像介质,正在慢慢地相互交融。摆荡在两者之间的是一片巨大的空间(虚实-影像),庆幸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开始在这块领域探索,而最令人瞩目,同时也是取得最大成绩的是伊朗电影,这里不再详细展开。

  在此,我想谈了是“真人秀”节目对电影创作的影响,或者也可以说,电影正自觉不自觉地吸收“真人秀”的精华。从这一视角再去回看《邮差的白夜》,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同样可以看成是一出“真人秀”的表演。只是观看空间不再是家居,而是电影院;只是电影的设计痕迹显得更重。

  “真人秀”只是美其名曰,我已经不止一次听闻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真人秀”节目并不是看到的那么“真实”。拿相亲节目来说,嘉宾们登台都有前期剧本,而不是临场发挥。既然连感情这回事都可以拿来作假,也无怪乎像野外探险、亲子互动之类的节目被观众指责“做作”。

  电视放布了更大的假象,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观众仍然愿意受骗。一如电影的机制,在虚构中感动观众。

  《邮差的白夜》至少让我们看到了,制作一部电影的时候,“真人秀”节目有何可取之处。

  首先,是摆放在各户人家里的摄影机,往往被置于墙角,以俯视的角度“窥视”着人物。这也是为何《邮差的白夜》在某些时刻把我们跳到了《爸爸去哪儿》,实则这一镜头已经成为后者的象征标志。

  其次,是无规则的构图。无论是将人物居于一偶,还是让人物在远景中所称一个小点,都在瓦解规则构图的美学成分,从而获致真实的粗糙质感。

  再次,是那远离学院的剪辑。不遵循时间与空间的同一法则,前一个镜头还在艰难的起床,后一个镜头已经飞奔在路上;前一个镜头里的人物远处大全景,后一个仅是特写。这一让人琢磨不透的蒙太奇规则从一开始就进入影像,直到结尾。

  导演并不想带我们进入Image之中,如果可以仅把观众隔绝于Video,他也许会对自己的处理感到喜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