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外交秘闻》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外交秘闻》观后感10篇

2022-04-06 03:01: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外交秘闻》观后感10篇

  《外交秘闻》是一部由福尔克·施隆多夫执导,安德烈·杜索里埃 / 尼尔斯·阿雷斯特吕普 / 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交秘闻》观后感(一):口水保卫巴黎

  看战争电影,不一定非要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千军万马喊杀震天。《外交秘闻》证明看战争停留在唇枪舌战的文斗层面,也是一种享受。1944年二战胜负已成定局,纳粹大厦将倾,国内史陶芬伯格刺杀希特勒,前线盟军已在诺曼底登录。此时,德军驻扎巴黎的总督肖尔铁茨忧心忡忡,给妻子留下遗书,决意与帝国共存亡。

  面对敌军压境、全军覆没的败局,肖尔铁茨也有他自己的筹码。用药物短暂压制重疾后,他便面不改色地部署起一次举世震惊的废墟行动:炸毁巴黎重要建筑和桥梁,利用塞纳河水摧毁整个巴黎的文明,随之杀死上百万人。此举旨在为帝国争取复仇和荣誉,并没有战略上的意义,如此便为肖尔铁茨最后改变心意埋下了引子。

  一切就绪后,短暂的停电黑暗中,瑞典领事偌灵幽灵般登场。偌灵向惊魂未定的肖尔铁茨演示,他是通过一条古老的皇家密道前来,以此举充分表明了谈话的诚意:要干掉你,早就动手了。影片第二幕的唇舌过招由此拉开序幕,这段室内重头戏大幅度修改了史实,充分彰显了编剧峰回路转的编排,细腻无痕的铺垫,肖尔铁茨点滴摇摆到心理大坝决堤,并揭示他秘而不宣的动机。

  得知来意后,肖尔铁茨虽垂头丧气,但面对放弃水淹巴黎的劝说,却并不屈服。他大肆抨击巴黎人民的性格劣根性,质疑偌灵的立场和动机,并对双方兵力的强弱置若罔闻,最后像猛撞南墙的蛮牛一样撕掉了关键的信。第一回合交锋,偌灵没有占到便宜,甚至将要被扫地出门,此刻一通电话改变了局面,诚如偌灵所料,好奇的天性在肖尔铁茨心中激起了涟漪。

  第二回合交锋,偌灵打出亲情牌,劝说肖尔铁茨“为孩子们想想”。但作为一个见惯了血与火的职业军人,肖尔铁茨并不吃这一套,并举出汉堡大轰炸的例子,来阐述战争行为无法评判对错。对于自身将被当作战犯审判的威胁,也不能改变他的决定,导致这一回合又陷入僵局。这里可以看出,作为职业外交官的领事,与征战沙场数十载的军人,思维方式存在着难以统一的矛盾。

  受挫的偌灵喃喃地表达着内疚,哀叹无法拯救苍生,又打了一张普世的同情牌,试图从人道主义者和宗教信徒的角度说服肖尔铁茨。我们后面才得知,肖尔铁茨的决定还出于一个秘而不宣的动机,所以这段较量,偌灵仍徒劳无功。在理智与情感的较量中,还不时插入了德国士兵装载炸弹,与反抗军枪战的画面,制造紧张情绪。窃以为,这些外围情节,还是话剧的留白处理更好。电影把这些具象化了,反而让人有种想看壮观大爆炸和水淹大巴黎的欲望。

  此时,柏林使者来访,谈判短暂中断。元首下达了抢救卢浮宫艺术品的指令,而肖尔铁茨却表达出对施令者的反感。稍后我们获悉,原来他的妻儿遭到胁迫,才被迫将水淹巴黎进行到底。观众陷入了道德两难,肖尔铁茨痛苦的逼问也给外交官出了难题,谈判再度胶着。这种道德选择,在反恐题材、超级英雄电影中,是一个常规套路:为了拯救大多数人,你愿不愿意牺牲你的亲人或一小批无辜者?多少铮铮硬汉被这个难题折磨到发狂。

  眼看偌灵前功尽弃,天赐良机,肖尔铁茨旧疾发作,痛苦不堪,偌灵连忙施救。这也是一个很传统的通俗剧桥段,通过无私甚至是违背常理地拯救敌人,促使对方摒弃敌对的立场。而智慧不凡的偌灵也抓紧时机,提出了一套慈义两全的解决之道,终于换得点头。此时炸弹就绪在即,影片也进入最后一幕紧张的倒数营救,以及表达良心救赎的结局。这里没有费什么笔墨,轻描淡写过渡到了字幕的后话,以及巴黎迄今犹存的美丽风光。

  两个老戏骨的言词争锋,用时髦的概念来说,就是两个三观不同的人如何达成和解。影片表现这一点,是非常符合生活经验的,争吵只会让人更坚持自己的观点,劝服别人改变立场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偌灵所做的不是摆事实讲道理,更多是情感的引导,促使肖尔铁茨进行自己的思考,与有违本性的念头决裂。说到底,人与人之间,并没有那么不同,只是我们经常太急着划分阵营,划清界限,忽视了更多共性存在的可能。(文/方聿南)

  《外交秘闻》观后感(二):绅士和红酒

  地地道道地实力派电影,从头到尾两人在酒店的谈话却一点没有让人感觉乏味。听到很多熟悉的地名Gare du Nord, Les Invalides, La Seine, 看到德军在地图上一个个标记出将要炸毁的宫殿和车站,想到这些美丽的地方差一点就看不到真让人心痛。整部片子随着两个人的谈话,心情忐忑起伏,仿佛跟着谈话内容面向未来看到了这样一座伟大城市的命运。

  巴黎能够完整的保存下真是个奇迹,去过其他的这种历史性城市,很多曾经被炸的面目全非,只能在古老的建筑中间穿插建立起钢筋水泥抹不去的工业化印记。随着政权形势的演变,权利和财富的的集中也渐渐消逝,一些那个时代独有的建筑和生活方式只能成为历史,如果连这些古迹都被抹掉,就像影片中说的,几十年后,你的孩子看到的会是什么。历史面前,是保存节气和名誉重要,还是保存真实的生命和美好重要。

  影片穿插了很多法式幽默:

  french general的妻子在逃离之时还在化精妆,被人催促时反驳:没有眼妆我无法出门。

  黎明时有法国路人甲打电话给德国将军要预定酒店房间。

  德国将军决定撤销销毁巴黎的命令后,两人回到屋子里筋疲力尽的时候说,我们来喝一杯。

  瑞典外交官把真正的绅士表演的淋漓尽致:

  明明可以通过密道把抵抗分子带入酒店暗杀德国将军来保护巴黎,却冒着危险独身来到酒店房间

  在德国将军急症的时候打开抽屉,左边是枪,右边是药瓶,犹豫再三后决定拿药瓶救人

  某种程度上,修养和魅力不是来自于你可以做什么,而在于在你有的选择的时候,宁愿选择去伤害自己的利益也不愿意伤害对方的利益。每次瑞典领事脸上欲言又止,都吸引着人继续看下去。这里又想起来欧洲古代管敌人借钱打仗的事例,这就是所谓的贵族精神吧,热血中带有一丝温柔,而总是这一丝丝的人性,能造就伟大的奇迹。

  有几处也看到了讽刺:

  巴黎人的命运被交到了德国人和瑞典人的手里, 而法国军官匆忙地离开了巴黎 (Vichy, 英法军舰之争)

  两人对巴黎有着不同的情感和目的,都是外国人,整场却都在用法语谈话,很自然地吃法餐喝红酒,用着奢华古老的餐具,透过有故事的窗户谈论这个城市,主题从来没有离开过Paris, Paris, Paris

  巴黎就像这个酒店,每个房间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拿破仑三世偷情的房间),每个装饰都有曾经的用途(偷窥双面镜和暗道),每一秒都能发现惊喜。不管你发现没发现,他们就在那,已经侵入了文化和环境里。这些故事就静静地在那里,没有要刻意引起你的注意,但是在你不经意发现的时候大方坦荡地摊开给你看给你读,带给你感慨或惊喜。它有无数地精巧细节,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去了解,绝对不会重复不会让你乏味。喜欢这种重叠厚重的presenting, 你可以选择细细品味,也可以粗略地路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巴黎,它决不为自己辩护。

  影片里处处表现出德军对巴黎的复杂情怀,“我的妻子想要一张埃菲尔铁塔的明信片,可以后我们可能只剩明信片了”;两个战士从枪林弹雨中赶来就是为了传达命令”炸毁卢浮宫前把几件艺术品包起来装进卡车里';“有吃的吗,没有了,只有诺曼底的红酒,倒上“;”我们有Camembert." 每个人都在这最后一晚表现出对这个城市的恋恋不舍,却只能被历史推着走。德国将军深陷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面是对于希特勒的忠诚和家人的安危,一面是巴黎城市和巴黎人的生命,哪一种都难以放弃又难以完全剥离和背叛。他反复的询问:if you were in my shoes, what will you do. 大概换了别人在这种境遇,也不一定比他做的好。当人想一个机器一样思考和运作的时候,总是最简单的,而一旦注入人性,选择会变的复杂会变的伟大或充满意义,人格魅力也就塑造出来。

  结尾处又看到经历了一夜险境的巴黎又平安无事地在阳光下醒来,看到盟军进入巴黎时人们脸上的笑容,和在诺曼底Arromanches影院看到的笑容一样,阳光升起,德军战败,城市重建,新的婴儿出生,生活重新开始。

  《外交秘闻》观后感(三):伊恩·布鲁玛:二战中挽救了巴黎的那场争论

  在最新电影《外交秘闻》(Diplomacy)里,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觟ndorff)巧妙地营造了一个可怖的、几乎是超现实的氛围:在拿破仑三世曾经幽会情人的屋子里,两个男人,坐在路易十六式样的椅子上,手持一杯精致的红酒,从优雅的窗口向外眺望,黎明即将降临巴黎——而他们正在谈论的,却是这座城市的覆灭。

  《外交秘闻》改编自一部传奇的法国舞台剧(由剧作家西里尔·热利[Cyril Gély]创作)。影片场景就像在舞台剧里一样,1944年8月,巴黎在德国占领下混乱的最后数日,被压缩到了一个夜晚。这一整夜,两位重要历史人物,德国驻巴黎军事长官迪特里希·冯·肖尔蒂茨(Dietrich von Choltitz)将军和瑞典领事拉乌尔·努德灵(Raoul Nordling),在里沃利街(Rue de Rivoli)上的莫里斯酒店(H?觝tel Meurice)里,口舌对弈。

  他们这番博弈所下的赌注不能更高了:他们赌的是巴黎的生死存亡。法国丹麦混血演员尼尔斯·阿莱斯楚普(Niels Arestrup)出色地饰演了肖尔蒂茨。这是一个圆胖的老派普鲁士将军,他在1944年夏天被派往法国,成为最后一任驻巴黎的德国军事长官。他携带着希特勒的命令: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投降,不能将巴黎移交给同盟国。德国人将战斗到只剩最后一人,把这座城市变成废墟。由于德国的战败已然确凿无疑,肖尔蒂茨别无选择,只能着手去准备毁掉法兰西人的首都:摧毁巴黎的每一架桥梁、每一座博物馆、每一所教堂,甚至,摧毁埃菲尔铁塔。另一方面,一位能言善辩的瑞典外交官——由同样是老戏骨的安德烈·杜索里埃(André Dussollier)扮演——企图说服肖尔蒂茨将军放弃这个念头。

  努德灵竭尽所能劝说眼前这位德国高官,后者在电影里说一口优雅的法语。努德灵说道,肖尔蒂茨无法承受沦为炸毁巴黎之人的后果:这一行径不仅是反人类的,更是反文明的罪行,并且,它会致使德法两国在几个世纪里再无机会重修于好。肖尔蒂茨抵制了这一建议,他声称自己不能违抗希特勒的命令,毕竟,他是一名军人。此外,如果他背叛了领袖,他远在德国的家人便会有灭顶之灾。不过,这位已然充分意识到希特勒荒谬性的将军,在得到瑞典外交官保证他家人安全的许诺后——努德灵会亲自确保他们在抵抗武装的帮助下,偷越国境,前往瑞士——便答应挽救巴黎。

  电影的结尾告诉我们,努德灵显然没有帮助肖尔蒂茨的家人。不过,当全世界最美丽的首都得以被保存下来,这样一个小小的谎言又算得了什么?通过酒店窗外的景致,电影暗示了巴黎之美:这些仿佛通过窥视捕捉到的美景,宛如海市蜃楼一般。这样处理,比起简单拍摄几个著名地标镜头来说,更能让人们对于迫近的毁灭将导致的惨状感到痛心疾首。

  即便《外交秘闻》并没有完全摆脱舞台剧的影子,它依然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既有充足的戏剧冲突,也不乏精彩的演绎。电影没有把这位德国将军塑造成一位英雄,他更像是一个有着深度缺陷的人,尽管这个人在最后一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肖尔蒂茨本人名为《巴黎烧了吗》(Is Paris Burning,1951)的回忆录里,他极力宣称:他这么做是出于对巴黎的热爱,他违抗希特勒是因为他知道后者疯了。这本书激发了更早一部关于这个故事的电影,雷内·克莱芒(René Clément)的《巴黎战火》(1966)。其中,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扮演努德灵(他演的努德灵比杜索里埃像得多),杰特·弗罗比(Gert Fr?觟be)扮演肖尔蒂茨——这是位典型的好莱坞式德国演员,他肥头大耳的样子,也比尼尔斯·阿莱斯楚普更像肖尔蒂茨。

  不同于之前的电影,《外交秘闻》的编剧施隆多夫和热利,并没有完全被将军那些自我吹嘘的记述牵着鼻子走,所以这部电影便呈现为一个渴望拯救家人的故事。但是,要说肖尔蒂茨会将他妻儿的命运托付给一个瑞典的外交官,尤其是,要将他们的性命系于一支地下抵抗力量的匹夫之勇,这同样也令人难以置信。真实的历史是,肖尔蒂茨的家人因为德国国内的动乱而得救,混乱之中,他们保持低调,不被人注意。将军本人在1944年8月底向法国抵抗武装投降后,便被移交给了盟军。他先在伦敦市外的一个高级军官战俘营,后在密西西比的克林顿战俘营(Camp Clinton)度过了一段相对舒适的囚禁生涯,于1947年获释。

  传奇是这两部电影共同的问题。《外交秘闻》很大一部分是虚构的。没有德国人和瑞典人的彻夜长谈。肖尔蒂茨家人的命运也从未成为问题。希特勒更没有像《巴黎战火》暗示的那样,在电话那头对肖尔蒂茨咆哮:“巴黎烧了吗?”(他倒有可能对另一位阿尔弗雷德·约德尔[Alfred Jodl]将军吼出这句话。)无论如何,不管希特勒本人的意愿怎样,1944年8月德军并没有摧毁巴黎的必要手段,就像他们将在那年的稍晚时候炸毁华沙那样。

  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是:努德灵的确同肖尔蒂茨有过几次会面,主要是为了安排释放法国政治犯,以及商议一份停战协定(停战同时遭到了共产党抵抗者和德国纳粹极端分子的威胁)。我们还知道,不论肖尔蒂茨的言谈举止如何显示出贵族气派,他却一度是个异常残酷之人。他要为1940年摧毁鹿特丹市中心负责。更有甚者,他的兵团在1942年夷平了苏联的塞瓦斯托波尔市,肖尔蒂茨还忠实地执行了“清算”犹太人的命令。他的所作所为完美地诠释了东部前线的德军军官是如何同纳粹种族屠杀沆瀣一气的——这一可耻的事实直到最近才在德国被承认。

  对于肖尔蒂茨在巴黎的投降,最为合理的解释是:他很清楚自己的绝望处境,为了免遭失败,他避免了这自杀性的最后一战,并认为借此能在战后博取好名声。使巴黎免于战火将是掩盖自己不堪过去最为有效的办法。通过让人们误认为是他勇敢的决定使这座城市幸免于难,肖尔蒂茨便以一个英雄而非战犯的形象被载入史册。

  当然,在舞台或银幕上把历史戏剧化,本无可厚非。在战争的大环境里,努德灵和肖尔蒂茨的真实动机也无足轻重。只是,历史虚构,尤其电影里的历史虚构,唯一的风险是,它到头来会在公众记忆中,把实际发生的一切统统抹去。不过,施隆多夫不是一名历史学家。这部电影最好的观看方式,是将它视作一个爱慕巴黎的故事。人们可以对电影再现的历史事件有不同的阐释,但是,施隆多夫巴黎之爱的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

  (俊卿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