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春派》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青春派》的影评10篇

2018-05-11 21:00: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青春派》的影评10篇

  《青春派》是一部由刘杰执导,董子健 / 秦海璐 / 咏梅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派》影评(一):原来这就是我

  总算等到了青春派的高清,也总算赶完了四篇报告一篇财务分析腾出了一晚上时间看,电脑的电量在撒老师车祸前消耗殆尽,于是第二天上完课回来补全了剩下部分。现在想来电脑断电的真是恰到好处,刚好在情绪最难以自己时候戛然而止,留我一个人黑暗中辗转反侧思绪万千

  先评价一下这部电影,确实对的起7.5分的好评,而且上映时机在今年那一大波怀旧青春的末尾,经历了致青春合伙人小时代等等洗刷过的观众们口味想必已经挑剔异常——记得同时上映的还有初恋未满——所以青春派胜在它的淳朴踏实的叙事。当然还有我的共鸣

  为什么会看这部电影呢,本来是抱着一副可看可不看的态度面对的,也是看过一大波怀旧的后遗症,不料新开了一家电影院,与船长一起去逛的时候赫然发现青春派的海报,船长问,这是抄袭美国派?我说怎么会难道你不知道么据说导演是刘杰好出名,船长说快去豆瓣搜一下评分,一搜7.x+船长立刻目瞪口呆说一定要看这个,我却因为突然犯懒一直没看。后来船长看了,再后来他哭着回来对我说:“不行,你一定要看!你造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满脑子想的是什么吗都是你都是你,觉得这完全就是你的写照一定要看啊一定啊!”

  于是……我就在这儿写影评了。

  当然一开始抱着的是一种“喂怎么可能是我啊喂”的态度,电影初始男主角居然(好吧这不算剧透吧人家就叫居然)打断毕业照的拍摄然后跟人家表白、居然为了见日思慕想的女神跳楼摔断了尾骨、居然高考卷子只写了三个字……就算到后来复习时居然也参加足球训练打架等等,哑然失笑“这怎么可能是我”的同时居然心底里泛起了一丝共鸣,然后又变成了苦笑。

  是啊我确实没有打断毕业照给人家表白但是我当初喜欢小何的时候种种傻事又不是没少干,我确实不会冲动到为了女神跳楼但是我放过人家的车胎抠过人家汽车标志背地里捣的鬼也不是没做过,我也没有高考只写三个字也没有打过架但是年少轻狂的时候把考试当做补觉time把作文当做元曲写只因为自己复习了一晚上元曲还倒背过离骚跟高中同学吃饭的时候他们还会提到现在都无法想象了。

  所以看到居然一副冲气怨天到处顶撞说话无理蛮横的时候,虽然在想我当时不是这样吧心底里还是小小的酸了一下。嗯这就是我吧当时的我也确实无理取闹过蛮横态度过所以才会有种这就是我的感觉吧。

  但是这又不是我。

  被家长逼着去上了第二遍高二,高四的时候家长却说你自己走吧从此放松了管我。不急不慢的态度过了一学期还被评价为“大一的态度过高四”第二学期却被班里某个迫害狂妄想症打了一顿后,我不是像主角一样牛气哄哄的去反揍了人家一顿,也不像主角一样鼻血横流然后一帮兄弟们出面把人家骂退,这从来不是我。但当时的事件处理是本着息事宁人而且人家比我还憋屈于是班主任说让他道个歉算了结果到现在人家也没跟我说半个字跟我爸我妈说也没被当回事,所以当时的我哇哇哭了一场外啥都干不了。(所以当时没人会当真的时候一直陪在我身边一直很当真的wy我才会那么看重好嘛并非你们想象的那样我还是不信!这是题外话)所以我从此消沉颓废了很长一段时间也重新开始打起了dota。

  直到……

  直到我爸调动了工作然后某天晚上惯例的说去上自习然后半路跑掉找网吧的时候发现全城的网吧老板都说前几天被查过不能再开了而他们口中的就是我爸的新单位,直到我妈说为了读懂我却又坚信老师说的不对我没有心理疾病所以自学成才了心理咨询师然后跟我感慨其实还是读不懂。

  然后我就瞬间明白了一切。

  其实不只是或者不全能概括为简单的“成熟”一个词吧,就好比最后居然感慨道当初如果的种种,感慨女主角如果是晓然多好,感慨着其实又爱又恨着老师。所以写到现在发现其实浸泡了回忆东西就是好难概括啊,总之我是不会感慨如果的事的。

  那天送了通童鞋很久,他问我从ex中有什么经验教训,现在又有什么态度。我想了半天才回答,其实我觉得不是成熟与否的问题,我就觉得只是心态一直在变,但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心态是朝着一个好方向能量去的,所以我不会哀伤如果如果怎样,做完决定就从来不用后悔,不管是对待ex还是对待如今的生活,毕竟如今的生活多么好。

  而我终于可以像主角一样收回回忆,因为现在,就符合我对未来的所有期待

  《青春派》影评(二):TMD,我的青春

  最近流行青春,从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赵薇的《致青春》,关于青春的电影似乎很火,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讲的是台湾人的青春,赵薇的《致青春》或许在内地80后人那里才有更多共鸣,那么,有关90后青春的电影呢,或许就属《青春派》了,正如它的小成本制作一样,90后的青春从来都是伴随着早恋、高考两个关键词,有些张扬却从来都是不被重视

  说实话,这是一部满分10分能打8分的青春电影,是能感动观众的,因为电影中的点滴都是我们亲历过的真实,虽然他获得的票房无法和大片相比。

  电影开头,高三生居然在高考前拍毕业照时,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大声地用泰戈尔的诗句暗恋了三年的黄晶晶表白,收获甜蜜的初恋。不过,初尝禁果的结局可想而知,很快的,初恋的甜蜜就被闻讯赶来的母亲破坏了,黄晶晶在居然母亲的刺激下傲然离去,居然伤心的想爬墙挽回初恋,却摔伤了尾骨。

  失恋加受伤的他高考失利,看着黄晶晶前往复旦的身影,决定复读追逐爱情,由此也开始了一段疯狂的高三历程

  在每个人青春的回忆中,一个深陷暗恋默默付出女孩儿,一个长相甜美却有些傲气的暗恋对象,几个情感丰富义气的哥们,一群各有故事特色十足的损友,一个趾高气扬每天催促你好好读书的班主任,还一段所有人共有的回忆。

  电影中有句印象很深的台词,居然在复读班自我介绍时说的:“早恋害人,但我不后悔,落榜证明我是真心的。”16岁的居然在高考前5天向18岁的黄晶晶表白,他们的爱情在开始的同时也结束了,如范晓萱在《眼泪》里唱的那般:“许多梦想总编织太美 跟着迎接幻灭 爱上你是最快乐的事 却也换来最痛苦的悲。”

  年少总会痴情于初恋的女孩,会为她做出各种“惊天动地”的举动,比如电影中的居然在半夜妄图翻窗跳楼,只为在那个时刻能见到黄晶晶,那般迫切仿佛是要在时间前行中逆向奔跑;又比如他在南下的列车上突然出现,上演一出十八相送,这不过是少年炙热心跳以及无法通过其他一切行动证明的思念与不舍……我也经历过高中时代的早恋,也为自己的女神心碎过,也像居然一样彷徨无助以为没有了爱情的日子生存便如行尸走肉一般,但最终都无疾而终。

  我一直认为,好的电影都是相似的,烂片各有各的奇葩之处,《青春派》满足了我对好电影的两个定义——娱乐与审美较好的结合。娱乐电影取悦观众,带给人紧张工作繁琐生活间隙轻松欢乐,《青春派》温暖朴实,不浮夸不做作,笑点安排自然和煦

  此外,电影不回避高考存在的问题,积极大方地探讨早恋问题,在观众对青春的追忆中恰到好处升华,算是很好地完成了青春电影高考烙印命题作文,不过看某杂志对导演刘杰的采访,其中提到这部片拍摄的曲折,关于高考的电影,广电总局命令要求不能涉及爱情,就算有,最后也得无疾而终,不能批判当前的教育制度··········不过,诸如此类规定其实还是无法掩饰这部电影的精致之处,anyway,这部电影还映射了“富二代”、“拼爹”、“中石化”等热词,更好的折射了在当前中国,或许只有高考才是寒门学子蜕变之道。

  我不知道应试教育和高考算不算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那部分,但它既然有着深入万户千家影响力,自然是我们的青春电影需要取材并加以糅合的,所以看完这部电影,纵使高考已经过去,纵使青春正在流逝,所有过往都仿佛从前,不由得感叹一句:TMD,我的青春。

  如果在一两年前,我会在看完电影后打电话给那个我无法忘记的人,像电影中的居然打给黄晶晶那样,哪怕只是问一声:“嘿,最近过得怎么样?”,但现在的我不会这样,不是因为我不够勇敢,也不是自己能够释怀了,只是觉得这样的打扰,好像真的没有必要

  来自我的最新博文:http://oyk506.blog.163.com/blog/static/17881836720131116115156338/

  同步更新到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cc42b80101erbo.html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i/2127315640

  《青春派》影评(三):无遗憾,不青春

  这是第三遍看这个电影,却始终没有想起快进键的存在,遂忍不住跑来安利一下。

  的确是个超普通的电影,烂透了的题材,并不酷帅的男主,也没有超凡的演技,但就是那种真实细腻感情在里面,次次都让我不自觉地就流下泪来,甚至尴尬,故来小小分析一下。

  每一代人都要高声呼喊青春无憾,但哪会有无憾的青春呢?青春,本来就是用来遗憾和缅怀的啊,不然怎会让人类一代代的都扼腕讴歌哀叹!!

  就像影片的结尾,那些举着A4纸背后的各色各样主人翁一样,他们都是自己青春的主人,但谁的青春能没有遗憾谈恋爱的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刻苦学习的也会后悔自己错过了早恋,热闹而喧哗度过高中三年的人暗暗后悔觉着当初应该安静一点的,安静的人又遗憾自己没有在青春的时候疯狂一把,那些谈了恋爱又学习好的人也会遗憾没有体会到另一种高中生活呀……

  这就是青春,也是人生,总有遗憾,总会有不圆满,谁也不会有赫敏手中的时间转换器,可以不停地回到同一个时间,去把所有事都做一遍,把各种生活都体验一遍。而且就算真的那样,是不是也会觉得那样就没法体会到什么都没做的感受了,所以太完美了也会滋生一种叫缺少缺憾的缺憾啊。

  所以哪怕重来千千万万遍,我们的青春也会留有遗憾。唯有遗憾才是常态。而青春就是人生的第一个缩影,从这一刻你慢慢开始明白,无论日子你如何度过,总会留有缺憾,总会有让你追悔的地方

  影片拍的太真实了,老师喊得口号、居然妈妈的种种表现学生们的状态,每次看都不自觉跟着又重回了一次高三。

  我羡慕居然,但并不喜欢

  我羡慕他选择在拍毕业照的时候表白,比我勇敢、比我机智。我羡慕他背后有晓凡这样优秀漂亮的爱慕者,任他任性,哄他学习。我羡慕他失恋了也可以自己恢复继续复习,我羡慕他最终守住了自己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我羡慕他机智、自信风趣,比青春时的我厉害很多。

  我不喜欢他也有好几点,我不喜欢他喜欢黄晶晶时的懦弱,我不喜欢他面对别人欺负周强时的懦弱,我不喜欢他欺负晓凡时的懦弱,也许是他太小了吧,也是,我高一年龄他就高三了呢,还是个小孩子呢。

  喜欢电影里的那些细节。晓凡看着居然时的眼神,贾迪躺在床上接话时的脸上那种对晓凡的喜欢,周强在水房彻夜背书的场景,大家去周强家里时那种强烈对比突出场面,周强眼里从始至终流露出的那种自尊心极强的敏感,居然对黄晶晶的感情一点点的转变,妈妈哼因为爱情时的那副画面……

  亲情友情、爱情,似乎样样都围着我们转且自带光环,样样都显得美好无限,那就是青春吧。

  那时候的我们好像最富有,我们身边有最好的朋友、有负责任的老师、有操碎了心得父母、有暗恋的小心翼翼的人、有纯粹又简单的梦想;但那时候的我们好像又最贫穷,我们请不起朋友看电影,没有时间和老师聊聊心情,鼓不起勇气告白不好意思对父母讲煽情话语

  但又想想高考前后的我们,好像又确实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外可说英语,内可赏古文,算得了数列,说的出相对论,背得了元素周期表,画的出细胞机构图……也的确算得上是我们这辈子最牛逼哄哄的岁月了吧……

  无论怎样,那时的我们都曾认真过。无论是认真暗恋某个人你,早读时认真背课本的你,还是认真和自己的小宇宙较真的你,今日想来都是美呆了的你。

  无论如何,我们都再也不会经历一段时光了,一大群人各自怀揣着自己的小秘密却聚在一起为了同一个梦想而拼命努力……

  青春怎会不留有遗憾,无遗憾,怎能叫青春!但认真过,执着过,那就是无悔的青春!

  不管那段时光还是未成年的你是如何走过来的,今后的人生还要经历很多很多很多类似这样的“青春期”。只希望以后的那些路程,你能勇敢选你所爱,认真爱你所选,让人生也只有遗憾,没有后悔!

  《青春派》影评(四):失去青春一周年纪念日

  今天据我妈说是四十度,我也没查天气预报也懒得查。傍晚我以一种特别屌丝的组合去看了部听到名字就完全没兴趣的电影,也完全没有考虑天气状况。我穿着小花裙,蹬着小高跟,还试图盘个盘发虽然失败了最终扎起马尾,满头大汗地拦了辆出租还在司机大叔问起上什么大学时吹牛自己是苏大的,和我的姑姑还有她五年级的女儿一起去看电影了。前面这一长段话可能有严重的语病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改你将就看。那片儿的名字叫青春派,对就是在那些年致青春小时代轰炸后烂大街的狗血题材:青春。

  然后我就开始在电影院放声浪笑,在最后咬着上嘴唇手捏得手指关节泛白眨巴眨巴眼睛把眼泪使劲儿憋回去。结束后上厕所的时候擦了把脸,路过电影海报也没拍照怕别人看着矫情。这么内地这么写实的苦逼高三党高考电影怎么会是烂片。

  我没打算写成影评所以剧情简介人物介绍直接略过。我这么自我的人当然要写自己。

  我一直是避免谈论高三的,别人问起我也只是用一个苦逼轻轻略过,一是因为确实压力挺大,二是如果讲得特别详实结果也就上了个名不见经传的二本不是显得自己智商真挺低嘛。

  高三的第一感觉是孤独。中等有时还偏下的成绩硬生生把我憋成了一个沉默的人,没有固定走路做操伴侣,没有特别恒定的小团队,没有特别喜欢崇拜推心置腹的老师。我拼贴着其他同学的生活和故事,在往后的回忆中逐渐给自己假设虚构了一段难忘的高中。

  高三的第二感觉是害怕。我是个很怕默写的人,但是身为文科生每天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的默写逃都逃不掉。默写有三种人很自在,提前背好胸有成竹型,背了一半临时猛记型,沉着冷静翻书照抄型。我的属性很奇怪,属于背了一半临时忘了猛背也记不住型。睡觉前我都要寻求心理安慰般把政治书语文书英语书历史书供在枕头旁边佯装认真地翻阅五分钟,有时甚至会定个四点的闹钟爬起来眯着眼睛一句句看下去,收效甚微,困倒是真困。死要面子的我又不愿意重默或濒临及格,在这种反复的挣扎中我也真是可怜见儿的。

  高三的第三感觉是自卑。上文提过,我成绩基本中等还有时偏下,尤以数学出彩,那真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没潜力。不能说成绩差,因为我没有堕落到五六十分,但常年维持在低于平均分十分内控制在八十到九十的分数真的是让人连提起的欲望都没有。

  我妈托了关系把我塞进了一个牛逼中学的牛逼数学老师的家庭补习班,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做题认真听课多多思考麻利儿提问。当你一个普通中学重点班数学成绩拖后腿的平凡姑娘坐在一群牛逼中学重点理科班数学逼近一百六将来考上复旦同济的人中间做题时,那真真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我想起那个过程只记得冬天的板凳特别冷,我妈开着电动车来接我的时候蹲下来给我绑两个护膝,我回家时候趴在我妈背上路过晚上九点半的高铁站直掉眼泪,一面还要绷着在我妈问我的时候吹牛说今儿题做得挺顺。不行了说不下去了,每次说到这段都难过,反正那时候觉得特别对不起家里也特别对不起自己。

  那时候我有个随笔本,经常半夜窝在自己房间里开着小台灯刷刷地往上写,短的时候一行,长的时候两页纸,基本都是不开心的事儿,因为我开心时候只想着闹腾,只有不开心的时候才会把自己关起来写点儿东西。如今那本子依然在我书桌第一层抽屉里,估计应该是手写绝版了,因为毕业后就再也没用笔写过东西了。

  我的高三消极,单调,无趣,没有一帮可以通宵开趴的狐朋狗友,没有让人脸红心跳的男生,没有撕考卷烧书的畅快,甚至连回忆的必要都没有。我自己和自己相互搀扶咬着牙破了皮哭着爬到了高中的山顶,却发现眼前没有海洋,有的依旧是连绵的毫无止境的群山。我坐在被太阳灼得烫人的石头上,伸起疲惫无力的双手,用只有自己听得到的声音说,我胜利啦。

  看完电影走出门被热气瞬间包围,我拒绝了姑姑同行的好意,独自往相反方向走。走到永定桥,往左看看灯火璀璨的运河,前面有一个明显是背包客的男生停下拍照,我打消了停下拿出手机拍照的念头,但心情愉快。

  《青春派》影评(五):我怀念的,是回不去的过去

  好纠结,写短评字数多了,写评论字数貌似又太少

  下班后一个人直接跑去电影院看的,在那个时间段只有几个人,整个放映厅显得空荡荡的。我喜欢这个环境,毕竟怀念青春不是饭局,不需要太多人。

  看的时候不时会被逗乐,为居然,为撒老师,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们,剩余时间基本处于平静,正因为如此,才觉得这部电影好,因为我对于青春的记忆更多的是犹如平静的河流缓缓流过,即便不时有水花。

  我的高三,和很多人一样,是痛并快乐着。那个时候为了能走出去看看于是不停的努力着,从最初的分不清交集并集的符号看不懂英语单词开始。那时候基本天天都会直接在卧室的椅子上睡着。感谢那时候的同桌,她也会像晓凡对居然说“你不能这样”一样对我说,会为我讲解题目,会和我在模拟考的时候聊天……直到现在,我依然感谢这个女孩,如果不是她,我将是另一个我。

  那个时候晚自习结束,大家都会在大街上放肆的吵闹,然后去吃砂锅米线。企鹅最近要来我这里旅游,她说,你一定要带我去吃宵夜呀,你不知道你大学时对我说的你们吃宵夜的情形我憧憬到现在。我要怎么和她说,那是在年少的岁月里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经历的事情,我不知道怎么还原在她面前。

  很多时光,因为回不去,所以美好。

  喜欢刘杰那种淡淡的叙事的味道,和很多的跌宕起伏惊天地泣鬼神的所谓的“故事”区别开了。我们的青春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岁月,不需需要多么的“神话”。

  董子健的表演挺自然的,一副呆萌的样子,其他的配角们也算把自己的特点给表演出来了,或许只有正处于这一人生期的孩子才能更好的演绎这么一个故事。

  最后说一下,高三之前,我一直留着晓凡最初的发型。。。。。

  《青春派》影评(六):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

  四年前的戏今天才有缘看了一遍,大概是名字不扎眼吧,如果改成/尽管走下去/有点老但点睛且点神,就从尽管走下去说起吧,既是尽了去管走,就是尽了不留余地去管,那是什么状态,是花会自然开放,首先自己内心的花怒放,从自己的世界到全世界,有点小唯心,那是什么状态,是神经病状态(只是疯狂的换个说法,神经病是让人怕的只要不伤害别人那对了),所以要的就是这个神经病.热爱到神经病,执着到神经病,每分每秒每时每刻无处不在,其实比别人更清醒更坚信更乐观自己是对的.而落在地上去执行却要成熟细腻忍隐减少阻力少让不必要的麻烦找上,而作为电影是搏眼球的玩意,不必去模仿,而电影中周强是劳动楷模值得学习,而那些酸爱情见鬼去.

  酸爱情见鬼了,说明了下一句不必逗留着而电影情节中居然去了人大没去复旦,并不是黄晶晶不好有什么大问题,而这就是成长.女生好感出风头的但双撒手低落的那不是错是物性不多说,而确实不能逗留于让自己衰竭不振状态的情感当中,而是要神经病般怒放才对.居然去人大没去复旦也不尽然,选择可以多样的,但奋发图强是必需的.而我们从小进学校为什么从幼儿园到小学至初中到高中到大学,而不是混社会呢.并不是说隔绝社会相反我们教育中有关即时的社会教育及实踏不够,学校的教育是让孩子强大起来,

  人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思想开始的,(时候有点紧无奈作大而空的点结)

  重看了一遍,连自己也不忍睹,太说教了,不想发了......待续

  《青春派》影评(七):《青春派》:青春物语

  青春物语

  紫云英

  青春是令人永远热泪盈眶的花样年华,青春是如水溜走的时光里最美的记忆。

  跟我这些年来写过的短文里永远有“青春”这一关键词一样,导演们也在持之以恒地拍摄着关于青春的电影。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陈可辛《中国合伙人》、李玉《观音山》、张猛《钢的琴》,一部部炙手可热的青春影片,悄然老去的我们,是不是集体走入了怀旧季?

  阳光,纯净,稚嫩,懵懂,叛逆,张扬,残酷,欢笑,泪水,年少轻狂,肆无忌惮……

  青春无悔

  青春是用来挥霍的。

  每个年代都在发生着特别的故事,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物语。

  今天要说的这部影片,是刘杰导演的《青春派》,激发着我深深的追忆和共鸣,关于中学生的学习和爱情,抒写着属于2012年这一群骚年们的青春style!

  刘杰,这位不太熟悉的导演,能拍出这样的作品,让我一气呵成的看完,真是感动。

  刘杰是一位风格化很强的导演,他是2000 年《十七岁的单车》 摄影指导,2006年导演处女作《马背上的法庭》获得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2010年《透析》获得第12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荷花大奖,第47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2010年《碧罗雪山》获得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最佳导演奖、最佳音乐奖、评委会特别嘉奖(汪普则、娜芝叶),2011年第3届悉尼中国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娜芝叶)。

  影片《青春派》带着温暖,真实,清新,启用了本色出演的新演员,影片已获得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影片,男主角董子健获得最佳男主角,成为一名90后新科影帝。

  青春永不褪色

  16岁的高三学生居然(这个常用词语的名字就带着95后起名的潮流),在高考前五天,拍毕业照的那天,从队伍里走出,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吟诵着泰戈尔的诗句“如果沉默是一种美德,但在喜欢的人面前沉默,便是懦弱”,大声地向暗恋了三年的女生黄晶晶表白。

  当他把手伸向心中的女神时,所有人都在鼓掌。同学们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人,但有勇气表白的,才是热血的勇士,虽然还带着稚嫩!青春就应该是恣意的,不羁的,勃发的,不顾一切的。

  老师试图劝阻,可居然已在爱河里完全忘却了一切,他说着“我毕业了!”。母亲的到来,让脆弱的爱情在刚刚开始就已宣告结束。关在家里的居然,在半夜妄图翻窗跳楼,只为在那个时刻能

  见到黄晶晶,那般迫切,迎着时光奔跑。

  黄晶晶考上了复旦大学,居然成为了唯一的落榜生。居然在南下的列车上突然出现,十八相送,少年最炙热的心跳,表达着思念与不舍……

  居然走进了复读班,他誓要考入复旦大学,去找他最爱的女孩。面对的依然是铺天盖地的试卷,起早贪黑的高三生涯。而思念一直没有中断,他只为心爱的女孩。可成为大学生的黄晶晶,每次打电话,他总是在外面嘈杂的环境里,甚至欺骗居然,这段爱情里,居然在痛苦中迷失了。

  面对高考过独木桥的经历,同龄人开始了青春的探索——富二代、贫困生、艺术生,形形色色的同学让观众直面高速生涯,也直面他们与生活间的矛盾。一直暗恋居然,默默付出的晓凡,也许这样的爱才更伟大。

  一年中,居然也忘记了当初执着的爱情,到底是为了什么。居然看到了母亲默默的哭泣,看到了她期待的眼神,居然选择了北京。如果故事能够再来一次,居然会选择在身边的晓凡。从青春到成熟,是那些闪光簇拥着的经历。

  片中的男女主角干净,纯粹,明眸善睐,即使他们伪装为成人,白衣飘飘的气息,依然只属于他们的花样年华,美好而易碎。

  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早恋害人,但我不后悔,落榜证明我是真心的。

  站在青春的跑道,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拼尽全力去冲刺。

  一千级台阶都写上“生日快乐”,用蜡烛摆成♡ 的形状,这都是青春韶华里的浪漫。

  青春稚嫩的脸庞,写着认真,写着坚强。

  我们呐喊着毕业了,我们呐喊着长大了。我们以为从此可以自己为自己代言,光明正大的恋爱,决定自己的行为,做自己的主宰。可事与愿违的是,我们娇纵的时光也将故去,背负起责任,不再恣意,不再彷徨,但青春是不会褪色的,永远定格在了那些充满欢笑与泪水的日子里!

  青春共鸣

  午夜看完,深深回忆,共鸣地心潮澎湃,让我记起自己的青春故事——

  一样的16岁,一样是暗恋比自己大的女生,一样喜欢穿着白衬衫,一样喜欢她飘着长发的回眸一笑。一样是被老师压迫下的伏案苦读,一样是被高考压迫下的场场考试。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考上大学。一帮苦中作乐的同窗,踢球,弹吉他,追逐打闹。一帮谋划着蠢蠢欲动爱情的同窗,只是我从来都不是主角,总是围观那些向女生表白的“勇士“,不屑却也艳羡。

  那时,我坐在她的前排,每天朝夕相伴。她学习特别认真,谈论几句,就埋头进入学习。我教他解数学题,她教我英语知识点。我和她的学习节奏几近一致,只要看到她的轮廓,我就非常安心。

  几乎所有的男生都喜欢她,我只是其中角落的一个,她却永远落落大方的,对每个喜欢她的人都只是一笑。

  枯燥的高三,做不完的题,背不完的书。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晚自习时,我就飞快跑去食堂,买来我们都最爱的夜宵,只要五毛钱却无比可口的炒粉丝(我再也没吃过那么好吃的夜宵了)。看着她抿口满足的样子,我的心都已跳出了肋骨。在那段备战高考最紧张的日子里,有她的陪伴,我很勇敢也很坚定。

  毕业时,我们终于合了影,我依然是白衬衫,她依然是含羞的微笑,我极力地靠近她,几乎搂着她。我送了她一本《红楼梦》,她送了我一本《最美的诗句》。

  直到高考时,我俩的总分只差一分。不知填报志愿的兴奋还是冲动,我却选择了和她不一样的城市,从此咫尺天涯。毕业是人间悲剧,是一道宽广的鸿沟。大学四年,我们从无所不谈,到落入了不同时空。书信渐少,相见尤难。我和她,失散在了流年飞逝的时光里。

  转眼十年。如今她已为人妻、为人母,逐渐沦陷在家庭主妇的琐事之中,抱怨着被生活折腾的细碎。而我走入了剩男的行列,爱情变得陌生而苍白。想起曾经同窗三年,你甜美的微笑,谁还曾记得?

  青春残酷

  “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当年那个整天苦逼着脸、凶我们的班主任丁老师,肥嘟嘟的样子还隐约记得,却再也没回去看望过他。父母们满满的都是期待的眼神,渴望我们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我们却曾偷过懒,顶过嘴。那时不懂事的我们,曾多少次叛逆过他,让他生气。恨铁不成钢,他曾多少次苦口婆心,而又严峻怒骂。伴随我们成长的历程,如今我们已经懂得他们的良苦用心。不知道老师现在还好吗?是不是又徒增了几番青丝?

  只愿在此,向所有爱护和教育过我们的老师们致敬!向操碎了心的家长们致敬!祝愿老师们和家长们永远青春,康健!

  谁说花季雨季的少年中的爱情是早恋?谁说年少时的爱情是无知的冲动?他们的爱情,一样是发自肺腑,一样是悉心呵护!比成年的爱情,更纯粹,更甜美。

  现实的残酷,让贫穷家庭的孩子过早地熟知。他们不能拼爹,拼家底,不能任性,不能枉为,他们必须加倍努力,只为未来拼一次。所以,那些幼稚的青春冲动,也许大部分孩子都不会有。爱情也埋在了青春的回忆里,虽未绽放,依然美丽。

  关于落榜,关于没能考好的故事,有人愈挫愈勇,也有自暴自弃。现实里太多的残酷,最后是我们如今生活的轨迹。

  我不后悔,因为青春里懵懂的爱;我不遗憾,因为青春里有你。

  泰戈尔同样说过——尽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

  青春是用来怀念的。

  《青春派》影评(八):谁的青春

  几天下来,《青春派》收获了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多的笑声和掌声,不少人看好这部片子,想当然地认为它会要到青春片的票房接力棒,收获好成绩。 实际上,票房并不是我关注的对象,但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老朋友,刘杰和他的作品确实有变化。在官方意志的基础上,他继续进行改良调整,寻找另一种个人表达。当然,就跟从未失手的断论一样,《青春派》在制作上已经比绝大多数市面上的院线片要纯熟,张弛有度,看下来一点都不累。在一篇命题作文的前提下,在教育部对中学生题材严防死守的情况下,刘杰已经做得足够好。 相比《碧罗雪山》等前作,无论从类型选择还是桥段设置上,《青春派》都更有卖相,这点不假。影片主打走向大学的高中岁月,光是合影告白和火车送别几段,想必就会让很多人感怀。可实际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主人公的青春,而是自己的青春。 但与赵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样,《青春派》的问题也出在脱离现实(真实)。有说,《致青春》是一帮大学生在完成中学生该做的事情,里头绝对没有赵薇自己的青春,我对这点深信不疑。尽管也没有人说:青春片一定要拍自己,然而,真挚的青春片往往会有热烈充沛的个人情感,是否发乎内心肺腑,一眼便知。 《青春派》与刘杰有关,但又和他无关。他制造了一份高龄产品,从中你看不出他自己的青春,而是编织的他人青春。如果要忠于自我,他的青春应该是在理想主义的80年代。这部电影里的学生交流用IPHONE,看《失恋33天》还会结伴去网吧打DOTA。他们恨高考,又在结尾投射说,那是一种“又恨又爱”的复杂情感。结尾字幕的张榜分数当然更像打过招呼,可惜,它还是让电影坠入一种尴尬的命运,令其对高考的意见变得软弱无力。 又正如朋友说,与九把刀现象级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相比就知道,除了婚礼上的狂吻,九把刀的经历大抵都是真的。猥琐的朋友、错过的女神,即便也掺杂了偶像剧的打造模式,然而,《那些年》胜在真挚,不在技术。而《青春派》恰好与其相反,有技术,但输在了真实的个人情感上。或许,这是命题作文的先天不利,不然也是创作者的命中缺陷,毕竟也不是每个人都要来拍一部青春片的。 其次,即便有种种的限制考量,但《青春片》脱离了当下的中学生活。在北京那样一个有着整齐制服的学校,一帮高中生在完成初中生要做的事情,而且还小心翼翼,描摹台湾纯爱片的形态——光这点就让人有些怀疑。再者,在那样一所学校,一个小团体里面居然有高富帅又有屌丝,委实太像编的了,一应俱全。至于娘娘腔的学生角色,他收获了最多的笑声。看到他,不知为何,我总会想到《泰囧》的王宝强。有人就吃这一套,而且从头吃到尾,但我并不喜欢。 可能太多人的青春过于平淡,《青春派》又想着去夸张表现,做浪漫化处理,但这些细节综合起来就像是东拼西凑的,很难窥视出主人公的真实心境。哪怕是相比《九降风》,如果从剧作写作和人物性格上,《青春派》的难度显然远远不及,围绕在主人公身边的朋友,多少显得脸谱化,缺乏应有的复杂性。电影把太多时间浪费在了与高考有关的事情上,老师的讲台训话、宿舍的冷水泼身,可实际上,绝大多数过来人都知道,高考只是很平常的一道门槛。屌丝逆袭高富帅,那也不过是精神麻醉。 太真实的青春片会让人觉得残忍,太梦幻的青春片又让人觉得轻浮。《青春派》一度有想从学生身上转移到家长,但仓促收了。事实上,尤其是在内地,只需看看家长模样,我们方能更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内心,因为上一辈总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孩子。在男追女的进程中,《青春派》又变成了“五个参加高考的少年”(其中一个还是混日子)。只是,按照人之常情,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想看关于老师和高考的爱恨吧,他们要的是真实的青春,还有那份青涩懵懂的爱情。

  《青春派》影评(九):谁的青春还没有爱情

  “高三,都给我努力的拼搏,往死了拼”!!!高中,说起来真的是一段非常忙碌的时期,成堆成堆的作业,一天又一天的考试,有的时候,你请了一下午的假,等你回来,就发现桌子上已经有了一摞试卷,在数学课上,你低头的一瞬间,黑板上的内容早已换了。

  “不疯狂,怎么叫青春”!!!在每个青春的回忆中,一个深陷暗恋默默付出的女孩儿,几个情感丰富讲义气的哥们,一群各有故事特色十足的损友,一段所有人共有的回忆。这就是青春派——生活里总在闪烁,永不褪色的一段岁月。

  那时候,我们都带着向往,都带着希望,走进了高三的生活。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只是为了上大学,愿意做出任何的牺牲。

  看完《青春派》,除了觉得剧情不错,演员很好,剧情也很好,更多的是勾起了自己的那段高中过往。居然为了爱情,一直在努力着,我又何尝不是呢?

  高中啊,谁还没个爱情?

  或是明恋,或是暗恋,那时候就只知道要好好学习,和自己喜欢的人考一所大学,这样就可以在大学里正大光明的在一起。

  刚开始,挺不理解居然的母亲,就算是不想让两个孩子在一起,也不能这么做啊,这样子对女孩子多残忍,后来仔细一想,大概是母亲太想让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了吧。

  不过,还好,就算没有在一起,高中的那份爱情依旧美好。

  《青春派》影评(十):高考的滋味

  这电影其实也就是一部励志电影,关于高考与成长,其中掺入了爱情与亲情的元素,特别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情节就是一个为了追求爱情的复读生在复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奇葩和青春的悸动成长。其实情节方面有的地方是交代不清的,连接不太连贯,比如小凡突然的短头发比较突兀,比如在后面回忆的画面有很多画面都是之前没有的就突然放映出来了,比如居然父母为什么分开住到为什么后来谈到离婚到为什么又好上了这个讲得有点凌乱,比如小凡为什么一开始在买居然书的时候就喜欢居然了这个有点突兀。不过,总体来说,在居然追黄晶晶成功又被甩之后遇到喜欢自己的小凡并且和她一起奋斗跨过高考这道坎这个故事方面,还是讲得挺清楚的。

  在人物塑造方面,还是挺喜欢居然的,一个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可以奋不顾身去追求,并且化悲愤为动力的励志青年。然后,撒老师给人的印象也很深,就是一个典型的严厉型老师,为了学生的前途和未来,不惜每天都严厉的对待学生,其实是有爱的。似乎每个班都有一两个娘炮,可是这里的娘炮太夸张了,太浮夸了,无力吐槽。

  总之,看完之后的感悟就是,高考与青春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一样的。 对于他,高考是从失恋中走出来的成长与家庭的分离到团聚。 对于她,高考是与喜欢的人的奋斗回忆。 对于他,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道门槛。 对于他,高考什么也不是。

  而高考对我而言也是不一样的经历。

  对曾经的我来说,是通往美好的未来,证明自己,改变自己的一个入口。曾经的我,为了考上能证明自己的名牌大学,把励志的话语满满地贴在墙上,“仰望天空,脚踏实地”的大字现在还清晰地在墙上躺着;曾经的我,努力奋斗,一心栽在学习上,把自己隔离于爱情与娱乐之外,节假日,空荡荡的教室只有我一个人安静地坐着,午休时间,空荡荡的教室只有我一个人还留着问老师问题,晚自习时间,空荡荡的自习室还有我一个人埋头于今天的作业,早晨时刻,空荡荡的操场依然有我一个人早读的身影;曾经的我,尽管努力有过辉煌,但也经历彷徨,考试后看到成绩不如自身预期,情不自禁地在偌大的办公室好多的老师同学面前留下眼泪怎么止也止不住;曾经的我,是如此地盼望着高考后的日子我能微笑着走出考场迎接新的自己。

  而如今的我,时不时还会回忆起知道高考成绩后的落寞模样;时不时会感叹为何天意弄人勤奋的人却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时不时也会安慰虽然考不上自己满意的学校努力过了就应该满足了我现在到这个学校也是不容易呢;时不时也会嘲笑一下之前太理想化的自己渐渐感觉自己变现实长大了知道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

  高考,对我来说,并没有电影中那么丰富,有爱情,有叛逆,有搞怪,但是也并没有那么惨白,起码有理想,有奋斗,虽然也有崩溃,失望。

  高考对我而言,是追求梦想而后破灭的过程,是学会接受现实的过程;是单纯的自己的成长,学会面对挫折面对失败再重新站起;是单纯学习生活的一个终结,是新的丰富生活的开始,尽管不知道“丰富”是好是坏。

  无论如何,高考总是人生历程中重要的一站,无论对你的含义如何,无论你如何面对他,你总会从中学会成长,并且在跨过高考的一道坎后继续前行。

  最后,引用电影最后的一段话,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