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找薇薇安·迈尔》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寻找薇薇安·迈尔》经典影评10篇

2018-05-18 20: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找薇薇安·迈尔》经典影评10篇

  《寻找薇薇安·迈尔》是一部由约翰·马卢夫 / 查理·西斯科尔执导,约翰·马卢夫 / 玛丽·艾伦·马克 / 菲尔·多纳休主演的一部传记 / 悬疑 / 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薇薇安·迈尔》影评(一):拿着相机的梵高 她比梵高少了200法郎

  一切发生在无意间 本以为熟知街头摄影的我 可以轻易分辨当代几位街拍大师作品 马克吕布 森山大道 布列松 布拉塞 塞尔吉奥 拉莱 当看到薇薇安 这份自信戛然而止 时机 构图 叙事 情绪 照片中囊括了完美的一切 相机后面的她无可厚非伟大 而我却在此之前对此一无所知 惭愧开始收集 迷恋的欣赏能找到她所有的作品 我承认她的照片影响到了我 影响到我的手中也多了一台禄来120相机 当然我也从未停止寻找关于她生平的一切

  看完这部纪录片 我才释然 不是我的寡闻 而是她把自己藏得太深太久 在艺术上有太多的人有着他人羡慕而无法逾越的天赋才华 薇薇安在摄影上便是如此 我肤浅片面的认为她深知自己的天赋 爱着这份才华 她低头看着取景器 按下快门时她也许就已经知道拍下的什么 不必公布于众 她也知道那是完美的作品 面世必然可以改变命运 名利双收 也许她会成为马格南社最优秀的女摄影师 也许 她们提前几十年成为20世纪摄影史上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受世人推崇膜拜 但是她没有选择也许 她选择了一成不变 坚守着本真 默默无闻生活没有放弃上帝给予她的天赋 我猜想她曾经想到过将作品公布于世 想到世人所谓的成功 名利 她却在逃避这一切 和她性格格格不入的一切 可能毁掉镜头前她所拥有的才华 失去原有的天赋的一切 所以她一幅幅作品深藏在了胶卷里 深藏在了她有生的岁月里 直到她孤独终老 方终见天日 惊艳后人 我想这就是她想要的最完美的结果

  上帝不会遗漏掉伟大的艺术作品 也不会遗忘掉才华卓越艺术家 就像人们常说的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不管它是做成皇冠戴在王者的头上 还是做成假牙藏在富者的嘴里

  微信公众号轻松

  《寻找薇薇安·迈尔》影评(二):艺术、金钱与薇薇安·迈尔

  译者: 范克里夫大尉 原作者:Jeff Goldstein

  2011年2月14日,身为薇薇安·梅耶(Vivian Maier)作品主要收藏者之一的Jeff Goldstein在团队网站博客栏目发表了一篇题为“Art, money and Vivian Maier”的文章内容与当时即将在Russell Bowman艺术推广空间举办的 “摄影师薇薇安·梅耶”摄影展(2011.4.15-6.18)引出的一个敏感话题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关心问题:收藏者们,你们发掘、整理、展示薇薇安生秘不示人的摄影作品和出售放大的照片,是不是想以此渔利?Jeff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最近我们在网站发帖介绍了即将在Russell Bowman艺术推广空间举办的(Vivian)摄影展,随后便收到了一份有趣评论信件。这条回复来自街头摄影师Robert M. Johnson)。Bob对我们是否在借推广活动“逐利”而提出了疑问。我认为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这和我们的推广事业也是密不可分的。俗话说,那些出名船长之所以出名,不是为了别的,大都是因为他们下令凿沉了自己的船,但我可不想做到这个地步,因此我给他回了一封长信来说明为何现在要举办展览和作品销售活动,在信件的开头我便简单扼要地阐明:我并不是想靠这些活动来捞钱,举办活动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照片收集整理)事业已经入不敷出需要这笔收入补贴。于是他也回了一封更长的信件给我,Bob和我都觉得我们应该和大家分享这些往来信件中的内容。

  我认为,“艺术和金钱”这两者是不可割裂的,经济来源乃是保障艺术事业稳步前行的“滑剂”。为了让事业健康成长,艺术家、艺术相关的活动和收藏界需要经济收入,画廊和博物馆亦不例外。捐赠者和收藏家们为整个事业提供润滑剂—或者说经济支援,以此来促进艺术创作和推广。对艺术家和推广者来说,经济支援是艺术创作必要后盾有益的推动力

  Vivian Maier作品的公众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John Maloof(我们每天都保持着联系)和我负担起了大部分的相关工作。请务必理解,我这不是在抱怨,我们俩对自己的决定无怨无悔,并且深深以能够有幸参与此项事业为荣。实际上,我们俩都曾面对很多报酬丰厚诱惑,但我们都婉拒了。

  您完全理由问一句:你们到底有些什么支出啊?虽然我和John都挺清楚对方为此的经济负担,但我在此不便直接透露他那里的压力情况。(我这里的)花费清单里包括:组建一个公司实体、投保、律师费、会计费、防火装修和温控装置费用、抽湿装置费用、排水设施费用、警报设备和安保费用、雇员佣金、电装设备、文档资料仓储费、还有用于收购抢救Vivian Maier作品的费用。

  最后一项,也就是收购Vivian Maier作品所需的费用远高于前面所有项目的花销。在这里我想提一下John和我最近刚刚购入的一批Vivian作品,虽然我不能说得太细,但我们俩已经关注这批作品有些日子了。这笔生意可不那么好谈,交易地点离芝加哥很远,在一个随机指定的宾馆会议室里,一共有7人参加,包括两名退休返聘的公证代理人以保证“交易自愿公正”。John和我都认为这数千张照片是Vivian Maier杰作中最后一批流散在外的了,能将它们成功带回工作室,让我们深感欣慰。您应该知道,John和我已经达成了共识,我们会分享手中的作品收藏,形成互补的良好机制。当然,由于时间、经济和初期合作复杂程度,我们认为在着手实施合作计划前,该给双方留些时间余地,直到时机成熟

  除了出资用于收集和推广活动以外,John和我也都自愿放弃原本个人事业。仅靠业余时间是难以维持这些活动的,脱产才能专注。我学的是艺术,但本业是木匠(这是家传手艺,传到我这儿已经是第四代了)以前是专门从事橱柜制造的。开业30年后,我决定放下手里的木工活儿,关闭我那1400平方码的工房,这是去年5月份的事。对干木匠这行的人来说,这意味着将没有回头路可走。但我再说一次,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无怨无悔。为了支撑这项新的事业,John和我曾经不得不紧缩银根,想尽办法稳步向前。这也给我的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我连续八个月没有稳定收入,还得把沙发给锯掉,因为我把家里的起居室改成了Vivian Maier作品事务所,就像当年我为了开始木匠生意而被迫牺牲了家里的餐厅一样。但我依然无怨无悔,为了这项事业,我耗费了数不清的时间去归档和整理编辑幸运的是,我是个失眠患者。至今为止我都未曾得到过一分一厘的资金援助,为了让事业健康顺利地延续下去,我想现在有必要获得一些经济上的补助。如今已经有一个公司实体在着手负责我手中的Vivian作品的整理工作,它急需资金注入。因此,是时候举办一次展览了。

  我问Russell Bowman是否有兴趣举办一次展会,这是因为他在芝加哥很受艺术家和画廊业主的尊敬(里面也包括我)。如果您进入Russell Bowman艺术推广空间的网站并点击“关于我们”的链接,便能看到对Bowman先生深厚造诣的详细介绍。Russell Bowman曾任密尔沃基博物馆主管15年之久,由他来主办,必能为诸位带来一次专业性和高水准的展览。Bowman的艺术空间是一处小小的温暖静谧之所,一直是我心仪之处,也很符合Vivian作品的意境

  为本次展会添砖加瓦的还有印刷界大牛Ron Gordon,他已经退休了,但为了这次展会,他推迟了赶赴纽约的行程。Ron的门生Sandra Steinbrecher也曾协助他多年,在银盐扩放方面造诣颇深。我自己是最幸运的,如果各位看官想再进一步了解了解我,请到谷歌查询“Illinois Wesleyan University”和我的名字“Jeff Goldstein”,可以查到一篇关于我艺术生涯的短文。顺带一提,我自己在芝加哥也举办过那么几次展览,今年秋天就办过一次,前几年我也办过自主展览,但我却连个个人网站都没……

  正如我对Robert Johnson所说的那样—这篇文章也是拜这哥们所赐,除了进行艺术创作以外,我也非常热爱艺术带给我的享受和创作中与他人的交集。我要向对文中提到的诸位人士致谢,他们愿意参与这项事业,令我深感荣幸,能认识他们真是太好了。接下来我还要感谢Paul Natkin,他对我们的事业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和难以磨灭的贡献,他的努力也使得这项事业能够始终不偏离我们向原作者Vivian Maier致敬的初衷,我们始终以她为楷模。也要感谢Anne Zakaras夜以继日的热情工作。接下来要向Frank Jackowiak和他的员工以及志愿者们致谢,正是他们在Dupage学院为我们印放、装裱Vivian生前未及冲洗的底片。

  我也要感谢爱妻Lisa Vogel,电脑方面的工作全都靠她完成,也非常感谢她的包容和理解:包容我和我的事业,为此她还损失了一个起居室

  —Jeff Goldstein

  译者注:

  Vivian Maier(1926.2.1—2009.4.21),一位美国街头摄影师,生于纽约市,但年少时大部分时间却住在法国。Vivian在1951年回国后,做了一辈子的保姆,而业余时间则热衷于街头摄影。她的摄影生涯足有50年,留下了超过15万张负片,其中大多数摄于芝加哥和纽约市区。Vivian以极高的热情记录了她身边的世界,除照片外还运用了家用摄像机、录音机,并佐以私人物品收藏,为世人开启了一扇窥视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风情的窗口。但这也许并非她的本意,她生前从未公开过自己的作品,它们之所以会被发现流传于世实在是纯属巧合。

  2005年,John Maloof盘下他第一栋宅子开始做不动产的生意,打那之后他便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自己街区的社团活动中去了。通过深挖本地的地方史料,他甚至当上了芝加哥北西区地方历史社团的主席。这一地区属于城市生活中常被遗忘的角落,他觉得应该编纂一本叙述地域特质书籍,以此来唤醒本地区的活力魅力,免得它再像往常那样总遭人看轻。于是他决定和别人共同编写一本名为《Portage Park》的地方志,而这个决定将改变他的人生

  出版要求他们为本书提供近220张优秀的老照片,且必须取材于本街区生活。为了找到足够多的图片满足这一要求,John和他的合作者Daniel Pogorzelski不得不四处搜寻古旧照片。这花去了他们将近一年时间,二人费尽心思到处寻图,连最小的线索也不放过。其间John拜访了一间本地的拍卖行(RPN sales)想碰碰运气说不定这儿能拍到些有用的资料呢。事实上他找到的是一箱子六十年代摄于芝加哥的底片。由于无法确认内容详情,他只得冒险花了近400美元买下了整箱底片。

  两位作者研究底片后发现,里面的内容对自己的书毫无用处,因此John把它们塞进了柜子里,直到截稿为止都没再碰过。过了一阵子,他又把底片翻出来查看,并开始扫描它们。照片中那些对过往时光毫无雕琢的真实记录攫住了他的心(之前他完全没接触过摄影,也不明白这些照片的看点究竟在哪儿)。逐渐地,John被这位摄影师感染,他也开始用手里的傻瓜相机记录芝加哥的风貌了。摄影成了他新的热情所在,而他也成为了一个摄影师。

  让我们把时光快进一年,这时John的傻瓜相机早已成为历史,现在他捧着一台禄莱福来相机走街串巷,一如当年的Vivian Maier。他的摄魂已然爆发,对摄影历史和那些摄影大家也是兴趣盎然。John在自己家的阁楼布置了暗房,学习底片的显影和放大技术。起先,Maloof对此还羞于启齿,但Vivian的作品鼓舞了他,他决定重现她的人生轨迹,并以此为己任。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John在各类拍卖会上从其他竞购者手中拿下了她作品的90%,共10万至15万张负片底片,超过3千张照片,数百卷(未显影)的底片,还有家庭摄录机拍摄影片,访谈录音带和各类其他物品。另一位收藏者Jeff Goldstein收集了1万5千张底片、1千张照片、30卷家庭录像带和一些幻灯片,这差不多是她作品的剩余10%。

  2009年,Maloof开设了一个博客并上传了大约100张她的作品,可几个月过去却无人回复。于是他便到Flickr上的HCSP小组(Hardcore Street Photography)开了一个相关的话题,反响异常热烈。自此他便马不停蹄地负责起Vivian Maier作品的保存、研究和推广工作。

  Vivian曾在芝加哥的Gensburg一家担任保姆达十七年之久,多亏了这家人的帮助,John才得到了Vivian的大量私人物品,这些东西原本被储存在租用的储物柜里。要不是他前来询问,它们就要被送到垃圾场去了。两个橱里的物品大都是Vivian收集的杂物,如破烂的油漆罐子、铁路道钉或者各类小饰品,但在这些杂物中间却夹着好几百卷彩色负片和珍贵的个人资料,这些线索将John的研究领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大多数有价值的资料是剪报,都是她的珍藏。Vivian收集报纸上的文章并将它们收进塑料文件夹中,然后整理成册收到纸盒里。在她的遗物中,这样的剪报有好几百册。此外还有很多信笺,在寄给她的信笺中,有一些是来自各位雇主的。John和他的搭档Anthony Rydzon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研究整理,在旁枝末节中终于获取了足够多的资讯,现在他们可以大致构筑出她的人生轨迹了。

  很多雇佣过Vivian的家庭会向你提起她强烈的自由主义倾向,而遗物中的一封信笺可作为佐证—那是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寄给她的一个前雇主的。Vivian Maier的身世就是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讯息中被重新构筑起来的,如这封信就是联系她与Baylaender一家的唯一线索。遗物中大量的购物小票、信件(私人的或公务类的)、笔记和其他讯息都有助于后人研究她的生活。尽管她生前几乎没有熟人,我们现在却能联系到几乎每一个她曾供职的家庭。若没有她这两柜子遗物,后世的研究者便毫无线索可循。仿佛她在自己身后留下了一堆拼图给我们一样。

  Vivian Maier的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奥地利人,她出生在纽约市北部的布朗克斯自治区,通过调查户籍记录,Maloof发现Vivian在四岁时和她母亲一起离开了美国,同行的还有一位小有成就的人像摄影师Jeanne Bertrand,而她的父亲Charles此时已淡出了这一家子的生活图景。之后的记录显示,Vivian曾和她母亲Marie Maier在1939年回过美国。而在1951年Vivian第二次离开法国返美时,她母亲并未同行。

  1949年,当Vivian还在法国时便开始把玩相机,当时她的设备是一台简陋的柯达Brownie箱式相机,这种业余相机只有一种快门速度,没有测距也没有光圈可调。取景器非常狭小,在专业的风光或人像摄影师看来,这种极不可靠的设备很可能会毁了Vivian对摄影的兴趣,使用这种简陋的相机简直是在给她的热情泼冷水。

  1951年,Vivian Maier搭乘汽船De-Grass回到纽约,并在纽约长岛的一户人家找了份保姆的差事,身为一名犹太难民,她通过观看舞台剧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1952年她买了一台禄莱福来相机,鸟枪换了炮。她在这户人家工作了很久,直到1956年搬到芝加哥北区为止。芝加哥的Gensburg一家雇佣了Vivian照顾家里的三个男孩,他们也成了她一生中关系最为密切的雇主家庭。

  1956年Vivian搬到芝加哥后,Gensburg家借给她一个浴室,于是这里便成了她的私人暗房,她在这里冲洗和放大黑白底片。虽说经济条件不宽裕,但她在1951年、1955年去过加拿大,1957年去过南非,1959年重回欧洲又去了中东,1956年来过中国。很可能她变卖了法国阿尔萨斯的一处家族农场才筹措到旅费,在旅途中也留下了很多摄影作品。

  十几年过去,孩子们都已长大成人,因此Vivian在70年代初结束了在芝加哥的第一份保姆工作。工作地点的变换让她失去了自己的暗房,雇主换了一家又一家,她手上的黑白底片也堆积起来无法冲洗。此时她决定改拍彩色35mm负片,使用的大都是柯达的Ektachrome,器材也换成了徕卡IIIc相机,也使用过包括康泰时在内的数种德国单反相机。

  这些彩色摄影作品风格与她之前的作品迥异,并且愈发抽象。人物逐渐淡出了她的影像,取而代之的则是静物、报纸和涂鸦。

  80年代,Vivian的创作遇到了新的困难。经济压力和生活的不安定让她再次难以为继,于是柯达彩卷也无法冲洗而堆积了起来。90年代晚期至新千年到来之际,Vivian不得不放下了相机,租借了两个储物柜来存放她的珍藏。一直居无定所的她搬进了一间有浴室的单间公寓,而房租则是由善良的Gensburg一家支付的。而她甚至无法维持储物柜的租金,2007年,因Vivian无力支付租金,储物柜租赁公司便将柜中的底片卖给RPN拍卖行抵债。RPN又转手将它们放到自己的拍卖会上出售,这才被John Maloof等收藏者发现。

  2008年,年事已高的Vivian在芝加哥市中心的冰面上滑倒而伤及头部。虽然医生判断她会顺利康复,但她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不得不搬进养老院接受看护。2009年4月21日,Vivian Maier去世,享年83岁。

  在John Maloof和Jeff Goldstein等收藏者的努力下,Vivian的作品从2010年起在欧美巡展不断,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2011年11月16日,她的第一部作品集《Vivian Maier – Street Photographer》由Powerhouse出版社发行,其身后留下的大量未冲印底片仍有待显影整理,越来越多的作品也会陆续出现在公众视野。然而这位目光独到的街头摄影师,孤身终老,也无子女,甚至没有几个熟人。在她服务过的家庭眼中,当保姆的Vivian Maier就像“欢乐满人间”里的仙女一样可敬,而当她换下围裙抱起笨重的相机走上街头,便是城市风貌的记录者,快门咔嚓一声就将半个世纪汲入小小底片,直到去世,都从未向他人展示过分毫。她自己则在一卷录音带中引用了一条《传道书》中的箴言:“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寻找薇薇安·迈尔》影评(三):当我们在谈论艺术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2007年,一位叫做约翰·鲁夫的美国人为了研究关于芝加哥历史的课题,在跳蚤市场用300多美金买了一箱老胶卷。因为这个奇妙的偶遇,这箱差点就会被历史遗忘,尘封于历史尘埃的胶卷,被这个美国人发现、欣赏、且公之于众,世人才认识了一位改写了20世纪摄影史的街头摄影师——薇薇安·迈尔。

  薇薇安·迈尔身上有太多太多的谜团,她到底是从哪里来?为何一生没有伴侣没有结婚?为何她连续四十年多年都在不同的家庭里当女佣?为何她一直保持着神秘(不让身边的人知道她的全名)?而且为何拍了那么多的照片,却不愿意分享出来?而是等到自己的胶卷差点被人当废品卖掉的时候,才被人发现了她的作品,她的才华。

  庆幸薇薇安·迈尔生前是个储物癖,约翰·鲁夫因为对意外得来的照片;对拍摄者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通过薇薇安留下的一箱箱东西(火车票、收据、信件等)开始去拼凑出薇薇安的一生。整个寻找过程都被记录在这部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2013)。

  在这里,小白并不想过多探讨薇薇安·迈尔的个人历史背景,更多的细微末节大家可以去看这部关于薇薇安·迈尔的纪录片。小白更想探讨的是,为何薇薇安的作品可以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当你在拍照片的时候?你在拍什么?

  安德烈·巴赞曾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提过,人类天生有木乃伊情节。无论是古老的壁画还是中世纪的油画,人类都在尝试用一种图形记录的方式来保留他们所看到的景象。文字虽然也是一种记录工具,但是文字的记录本身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不是使用者在使用文字表达水平上的缺陷,而是文字本身的缺陷。毕竟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的间接表达,一种人与人之间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所以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内容并不是文字所能完全表达。想象一下你用文字给你的好友推荐一部电影,和你直接让对方去看那部电影的区别。

  而摄影机的发明,可以说是极大满足了人类的木乃伊情节,照片的客观性(这里不探讨修图和后期等技术的使用)是完全毋庸置疑的。一幅油画或者素描,无论它多么的逼真,都无法完全抹去它是画家的主观性创作。在观赏者眼里,它最多只能达到“逼真”,但无法做到“真实”。但无论随便一张简单的照片,观察者一看便知道这是真实的,历史存在过的一刹那。这一刹那是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的、不可改变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何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绘画会越来越抽象“难懂”。因为摄影技术已经取代了绘画的纪实功能,这也让绘画领域可以完全在主观臆想上天马行空,继续去表达着语言表达不了的情绪与价值。

  小白有幸曾在上海看了夏永康“越轨”摄影展。当时夏永康摄影作品所给予的震撼与感动,和看到薇薇安·迈尔的作品时的程度是一样的。当摄影技术成为人人唾手可得的技术时,能拍摄到好的作品着实不易。他们的作品之所以受人追捧,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中都带着“疯狂”的气质。

  罗兰·巴特在《明室:摄影纵横谈》的最后一章“被驯服了的摄影”中提到,摄影的真谛正在逐渐被遗忘。现如今的大多纪实摄影师,不断地在追求技术(灯光、机器、模特、造型等等)上的提高。大多数摄影师似乎认为,只要在技艺遵守约定俗成的摄影规则(三分之一构图、黄金切割线、伦勃朗式用光等)然后在照型上设计出一种或唯美或诡异或妩媚的造型,拍出的作品就是好的。但是,这种作品实际上不过只是反映了摄影师本身审美品位随波逐流,或是掩盖自身其实根本没有独特的审美观。

  不单单是摄影艺术的审美,甚至在音乐、服装、甚至美食上,我们大多数的审美评判价值依旧只是简单的复制传媒上宣扬的“品位”。回到摄影艺术本身,大多数摄影师似乎还没意识到,摄影师本身并不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而是一个引导和发现的工作。刻意去展现一个被拍摄者所不具备的特征或者气质,往往只是金絮其外,甚至还会弄巧成拙。

  而回到薇薇安和夏永康,他们的作品基本都是站在一个发现者的角度。路人在薇薇安的镜头里诧异生气的,张曼玉在夏永康的镜头里是粗糙随意的。我们总能通过他们的镜头感受到被拍摄者的情绪,恰恰是因为这些情绪都是真实的,是摄影师捕捉到的。他们的作品不是模特在镜头面前矫揉造作的摆出不属于真实自己的照型,那些照片只不过是冷冰冰的塑料花,没有任何花香。真实性恰恰是他们作品之所以“疯狂”的一面——敢于直面生活中的面孔,并不加修饰地曝光它。

  艺术家的追求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但当今娱乐社会最大的问题便是争名夺利的欲望大于对艺术的追求。金钱与名气成为艺术创造的最大动力,甚至已经处于一种本末倒置的状态。艺术不再是探索精神世界和创造美学价值的技艺,而是变成了为商业谋求更大利益的工具。艺术家不再是艺术家,歌手不再只是歌手,演员不再只是演员。“文艺工作者”摈弃了提高大众审美价值的使命,反其道而行地去迎合大众审美。去创造只有简单肤浅的视觉享受的美。无奈的是,艺术作品的审美难度,与其传播速度成反比,但真正的艺术家,从来都不是冲着扬名四海大红大紫的目的。

  再次回到薇薇安·迈尔。她的一生是孤独的,而且是一种极致的孤独。摄影之于她便像是呼吸,她会每天拿着相机游荡在大街上,拍着各式各样的人与景。之所以选择做家庭女佣这份工作,就是因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拍照。从她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出,照片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与摄影师有过"接触"。他们或是好奇微笑地看着镜头,或是生气的盯着摄影师。但无论是何种动作或情绪,我们都可以看到那难能可贵的一点——被摄者展露出最真实的反应,真实的自己。

  设想一下你现在拿起手中的相机对着身边任何一个人,当对方意识到自己正在被相机拍摄,他们便会立刻摆出另一个“自己”,一个他们想要展现在别人眼中的自己。而这也正是薇薇安作为摄影师神秘且伟大的一面,她可以轻易在街头取得陌生人在潜意识上的某种“信任”,从而捕捉到那些动人的时刻。

  当然,正如所有艺术家都有偏执甚至无法被人理解的一面,薇薇安一生排斥陌生男性、有严重的储物癖、不住没带锁的房间、不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全名、带小孩去看动物屠宰场、甚至还有用武力强迫孩子进食的过往。据说有一次,她照顾的孩子在家门口玩乐时被车撞倒躺在地上,等父母和警察到了后,看到薇薇安在一旁拿着相机各种拍,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as always.

  她一辈子都与所有人保持距离,但又一直生活在人群中,记录着人群中的一切。许多学者甚至评价薇薇安是一位犀利的生活观察家。到底是何种动力和情绪,可以造就她那种观察世事的犀利和极致孤独的态度并存?我们或许永远不知道,如果不是约翰·鲁夫的发现,我们甚至连她的存在都不得而知。

  同样在几年前,一名叫做Antti Seppänen的导演,也是在跳蚤市场找到一箱拍摄于世界各地的8毫米胶片。发现胶片后,导演用了6年时间去寻找这个人过去一生的踪迹,最后拼凑出了一个曾经当过水手、周游列国、但一辈子都是一个人过的芬兰男人孤独的一生。(他去世时,已经没有任何直系亲属在世了。)这位导演后来把这些8毫米短片(大约300卷、每卷4分钟)拼凑成一部纪录片——《冰山的阴影》。

  对于薇薇安和这个芬兰男人,他们是幸运的。起码他们生前的足迹被其他人发现、欣赏、且公诸于众、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但在历史滚滚浓烟的车轮下,又有多少艺术家被埋没、被尘封?我们一辈子不断的挣扎、努力,只不过是为了能在这个世界留下一点痕迹,证明自己存在过。那为何他们可以做到如此的绝对隐世?难道薇薇安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有多好?难道她真的甘愿明明创造出了可以改变历史的作品,却任其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消失殆尽?

  答案是否定的。薇薇安不但知道自己的作品如果曝光出来将震撼许多人的眼光,而且在她的家乡法国,人们找到了一些她的信件,证明了她有想把自己作品洗印出来的计划。或许对于薇薇安,在她去世之后作品才公诸于众,才被世人赞美,是一个更好的决定。毕竟像她这样一位喜欢茕茕孑立,反感任何关注度的人,出名或被众人熟知或许是种折磨。但还是要感谢那个发现这些胶片且没有直接扔在衣柜然后不管的人,让我们知道里这样一位伟大的摄影师。

  黑泽明在自己的自传《蛤蟆的油》中写到,他不曾想过写自传,但最后之所以下笔是因为他在另一个导演让·雷诺阿的自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

  “不少人劝我写自传。 (中略)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一个艺术家仅仅借助于摄影机和麦克风自由地表现他自己了,他们希望知道这个艺术家是个什么样的人。”

  要求好的艺术家写自传从而使世人可以去剖析他的一生似乎是一个过分的要求,但能看到每一位伟大艺术家背后的生活点滴却总是让人感动的。

  说回艺术本身,不可否认,只要人类还保持着追逐欲望的本性,那么那些迎合大众口味的商业文化就会一直存在下去。但如果这个社会没有那么一群纯粹追求艺术的人,那这个世界将十分无趣。

  谨以此文,致这位改写了世界摄影史的水瓶座女人——薇薇安·迈尔,还有其他以创造艺术为源动力的艺术家。

  《寻找薇薇安·迈尔》影评(四):作为优秀摄影师的薇薇安的特质

  重要的不是教条,不是三段论、九宫格、曝光组合,而是洞察力,是对人性之光辉和落寞瞬间的敏感。

  我们谈论薇薇安,谈的不是她曝光准确、构图漂亮、用光完美。好的照片应该具有以上,但只具这些会沦为刻意、空洞、徒有其表。即摄影本体代替生活与人性,成为本位性的存在并被神化。薇薇安没上过摄影课,可看她捕获了怎样惊人的内容!

  她关切常人忽视的,并以最俭省而直接的方式收集下来。这种特质使她成伟大的艺术家,相机只是工具之一。换成蘸水笔或者炭条水彩,她还是她。诚实,不假遮掩,无限逼近真实。

  创作者是冷酷超然的,唯此她才能撕去虚假的微笑、烂俗的套语,与平庸拉开足够远的距离,抵达生活最本源的层面。

  这时常被误认为是刻薄。但你喊正在专心对死马拍照的薇薇安,她会扭头:“嘘,别对人说起我正在关心这个世界”。这时就会明白,每双冷酷与超然的眼睛后面,都深深隐藏着一颗极易体察人类温情的心。

  16.8.1

  《寻找薇薇安·迈尔》影评(五):孤绝的女子

  薇薇安的存在让人思考生命到底该怎样被看待呢?自然她的艺术造诣非常厉害,但更动人的还有她的人生。她的阴暗她的明媚,她的古怪她的偏执,她的孤独她的盛宴,让她看上去不像世界上任何一位人。她就是独特的,个性张扬的。但是在世俗里,她简直让人不知说什么好。所以她选择了一种完全隐匿和封闭的生活,她的强烈情感,对生活本身的仪式感的沉浸,又让她拼命留存一切。我想她是自私的,但是她本身意识不到自己的自私。有时她又是愚钝的,她很难看到别人把她视为怪人的眼光,或者她根本不觉得那会是一种应该感到难堪的情形。又或者她并不是钝感,只是她轻视那些目光,她忙于捕捉生活瞬间而不是一两个鄙夷的目光。如果你瞪着双眼对着她露出这类强烈的感情,她还会心中一快,“又是一张有灵魂的照片呢”而暗自开心。寻求美,在她眼中的世界美的章程完全是颠覆的。或是说异于常人的。刨除技艺上的技巧,更多是捕捉到魂灵的照片。

  她晚年喜欢坐在一张长凳上,望向远方的海。吃罐头食品,住在狭窄的出租屋内,堆满了她一生都在她身旁的行李、报纸和物件。她十五万张重未示人的照片堆在储存柜箱里,无力负担存储费的薇薇安只能看到她如松鼠一般贮藏起来的一生的秘密和珍宝,将被视为旧货、违约品被拍卖掉。她多么地强势,可是这次她却像小绵羊一样,白白软软懦懦弱弱。因为她摔了一跤,很严重,她住进了医院,直到生命终点。她的讣告上写着“died peaceful”,或许是吧。至少她没有像《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一样,被一群无害的小屁孩拿石头砸死。

  做一件事到极致既是美。薇薇安如此,比尔也是如此。(注:比尔于2016年6月26日离世,静静地走了。)

  不过她真是一个酷到底的女人啊,真的爱她。

  《寻找薇薇安·迈尔》影评(六):她比烟花寂寞,所以她成功叻。

  Hi,另一个 Vivian。 我的英文名也叫 Vivian。之所以给自己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很喜欢好莱坞女星Vivian Leigh. 但是进入一家外企公司工作后,就后悔自己叫了 Vivian。因为一家店居然有5个叫 Vivian 的女生。原本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的名字,一时间变得很庸俗。就像是村镇洗剪吹一般。很长时间一直想换个英文名,给自己改一个特别的法语名。直到某一天之知道原来有位平凡而又杰出的 nanny 摄影师也叫 Vivian。原来一切看似无关联,其实都是有着相互的吸引。

  Vivian Maier 够独特。做着最卑微的工作但却用相机拍摄出大师级的摄影作品。这些让人回味无穷的摄影创作来自于 Vivian Maier 对于生命、生活,人类情绪的细微体察。

  记得影片中,她对语言学家说 “ I am a spy." 或许是她真的是一名间谍。当你毫无察觉的在街头流露出你的迷惘、愤怒、冷漠、痛苦、悲伤、快乐、仇恨、高傲、坚定、渴望等等情绪时。咔嚓,Vivian Maier 已经瞬间将你冲印进永恒。

  现在的我们,在 Vivian Maier 逝去后,去回看她纪录的点滴时刻。我们大多数人对她的摄影作品入迷,更对她的神秘产生好奇。毕竟,无数个平凡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没有做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只因为我们一点也享受不了孤独和寂寞。我们有太多的方式去向外展现自己的生活。微信、微博、Facebook,等等。你可以从早上吃早餐就开始24小时直播你的一切。今天吃了个肉馅儿烧饼,中午和美女一起午餐,晚上下班去了健身房。回家后秀秀新买的原汁机。所有的一切都像作秀般潇潇洒洒的展现给世人,最后获得些点赞。j就这样的一种生活,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感触自己想要投入的东西。即使做了点儿事情,也要翻出来晒晒。就好像我现在写了一份东西,原本可以只自己看看。现在也得发表后大家共享了。这样就少了份神秘,谁叫我耐不住寂寞叻。所以,享受不了寂寞的人,是无法遵从内心成为像 Vivian Maier 那样的人。

  《寻找薇薇安·迈尔》影评(七):致薇薇安,也致那些无意却在世上留下独特痕迹,以“另一种活法”度过生命的人们

  情结

  《打扰伯格曼》《冰山的阴影》还没看的《寻找小糖人》,对我都有致命的吸引力,对神秘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对他们这些人的活法由衷的羡慕和向往以及尊崇,生而在世,将个体的独特性以伟大的方式走到极致,心生神往。更是通过光影的形式使缺席成为在场,利用声像建构“现实” ,我无法客观也不想客观,只要不是太难看,痴迷于这种寻找的过程,冲故事和情怀都会给5星

  电影

  配乐摄影剪辑都好,摄影不算糟糕也对得起薇薇安了,揭开她的身份的过程让我着迷

  她的艺术成就终于在死后获得肯定,她生前不知何故没有展示的照片也在死后流传到全世界,她的摄影天赋及水平受到肯定,你不知道看到最后这些和她的作品被全世界承认我有多感动,而最深的隐私有关童年或者伤害也没有被曝光,保持神秘及其隐私,又留下自己的痕迹,这也是幸运吧

  外人看来孤僻,她有阴暗面不完美,不礼貌不易相处,但她也以自己的方式热爱并关心她人以及回应这个世界,晚年穷困潦倒,但至少她还有孩子与长椅风景做伴,吃罐头豆子都吃得开心,不进医院,选择自然死去并埋葬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对其生平有更多了解后我更喜欢她了,我觉得她很可爱,无论保姆或者摄影,她一辈子都真正的在干着自己喜欢的事儿,她是自由的

  现实,延展

  小伙子我并不喜欢,他太聪明了,处理的过程也让过程变得不曲折,太过人为自然,扑面而来一股浓浓的商业气息,寻觅的过程挺多都在展示他自己,不够客观和完整,立意也不明确

  尽管如此我还是看得津津有味,深受触动,不然我怎么会大半夜不睡觉在这打这些字?

  《冰山的阴影》一般她也一个人环游列国,比《冰》幸运的是她的照片流传了下来,她的形象和故事也相对完整

  总之她生平的故事就这样在过了几十年以纪录片这样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让我跟着回忆她的人发笑或者伤感,虽然对她的一起还是知之甚少 ,她受过的伤害我也无从得知,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缘分和幸运,我也由衷羡慕她身处人群又孤独以及这样的活法,这种无意在世上留下痕迹,旅人的身份走完生命全程的方式真是酷毙了!

  不过如她这么“刻薄”的人,知道在遥远的异国被被薇薇安薇薇安的称呼,应该会炸毛吧:)

  上述这些文字有些单薄,但她拍的照片的画面感和人物气质等等,我喜欢也非常欣赏,遥祝薇薇安老奶奶地下安眠

  《寻找薇薇安·迈尔》影评(八):孤灯夜明

  余华在《活着》中展现了一种为了活着而活着的生存状态,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孤独是为了孤独本身,冷漠是为了冷漠本身,而记录,只是为了记录本身呢。

  这种可能便是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里的薇薇安。

  父母双亡,没有丈夫和子嗣,哥哥不知身在何方,姑姑死去后遗产由他人继承,仅有的几个朋友提起她惊人的摄影作品,仍然感到疑惑不解而哑口无言。中年开始集中大量地摄影,死后留下总共十五万张底片,一些被冲洗后公之于众的照片透露出“一种温煦,对人类悲情的即时警觉以及雍容、甜美的瞬间”。

  她究竟是谁?是一众主顾眼中常常戴着毡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保姆?是杂货店老板娘心中神秘古怪的客人,还是偶然和你擦肩而过,却将这个街角保存进胶片的路人?

  影片中没有人能够自信地下一个定义,正如薇薇安本身的性格一样游移不定。

  这样的游移不定,何尝不是一种爱,对世间每一个独立个体的挚爱,进而到对人事物精确又深沉的画面定格,它随着时间地点的改变而相异,却保留着爱与好奇的核心——看得见一匹马瘫倒在霓虹闪烁的摩登大楼间,看得见两个成年人的手在身后隐秘又甜蜜地相握,看得见三个小孩在田间的风里仓皇又迷茫地站立…

  这样的记录,实质是是一种自我表达,当表达的欲望找到了出口,长久的时间里无人接收,会有什么后果?或者,换一个问题,薇薇安,她渴求过理解吗?

  我不知道。作为一个记录者,她实在是对自己太严苛了些,一直住在狭窄的房间,门要加锁,过道只允许单个人微微侧身通行,其它活动的空间堆满高高的报纸与书,箱子里则是视如珍宝的底片与收藏物品。有人不小心用报纸砌墙,她发现后会咆哮着让人还回来,有孩子的笨拙行为令她烦躁,她会将小孩的头往书架上撞,直到孩子长大后甩掉她的手,在她的眼里,“所有的男人都是为了毁掉你”,她害怕被触碰,因此,有男人以为坐在树桩上拍照的她要掉落,试图伸手帮助她,却被她打出了脑震荡。

  矛盾便是,她害怕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又无时无刻不在与这个世界发生着关系。她外表刚硬,常穿男人的衬衫,走路时甩手像“纳粹一样”,内心却有着对外物变化的恐惧。她深知记录者并不仅仅限于旁观者,那些面对镜子,冷静自持又气质卓绝的自拍,那部自编自导的影片,那些在闹市区里活泼大方的采访,还有那样掷地有声的话语“你应该有自己的意见的,女人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我觉得。”

  让我们回到影片本身,回到被强调的保姆身份本身——薇薇安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赖以生存的工作,许许多多见过她的人都在想,如果她早早地把照片通过各种渠道刊登发表出来,早早地过上独立自由的生活,不用依靠一点卑微的薪水度日,会不会更好?薇薇安曾向她照顾过的一对夫妇这样表示,她不看医生,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更不会担心这些,因为“穷人太穷了不能死”。

  也许她早已了然于胸,星光总是繁多,细碎又闪烁的,它们范围太广,不如留一盏孤灯,在不起眼的角落,只要有人需要,就会长久照亮,一个又一个晚上。

  《寻找薇薇安·迈尔》影评(九):从《FindingVivianMaier》里找自己

  从《FindingVivianMaier》里找自己

  文/予之

  没人能否认她是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谨以此文向“默默无名”的Vivian Maier致敬!

  我始终觉得,片子里采用的叙事方式似曾相识。

  前半段完全被各种细碎的线索牵着走,脑中也在不断想象Vivian Maier究竟是何许人,一直在尝试做某方面假设,试图把其他人的事迹套在她身上,但拼凑出的永远是观者希望看到的人,而不是完整的她。直到响起片尾的音乐,我从影片里了解的关于她的生平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她是谁?她为何而拍照?她故意隐瞒自己的初衷是什么?这些也许只有她自己拥有完整的答案,而她,把这一切都带进了棺木,只留下“一大堆”等待被冲印出来的好照片。

  “一大堆”,确实可以用这个量词来形容她的底片。10万余张照片,无法想象单是底片就需要占据多大面积的空间,也无法想象她对于拍摄,是不是早已成了人对于呼吸一样自然。

  身故后,人们称她为天才,街头摄影界的艺术家之一,享有盛誉,作品在多国展示,吸引了无数爱好者前来欣赏,人们惊诧如此卓越的摄影师竟然被埋没。

  自从2007年以后,有了John Maloof的出现,声名大噪的除了那些优秀的作品,还有VivianMaier这个名字。

  我不太想提及她的职业,保姆,是她为自己选择的避风港,可以拥有更多自由的创作时间,也可以有最基础的保障,最起码可以不用考虑住房和吃饭问题。

  她选择自己的工作,选择生活方式,终生未婚无子女,同样也选择自己的作品是否曝光于世人面前。片子里几位叙述者的描述中一致认同的一点是,她在经济上很窘困,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对这些追求自我的艺术家来说,也许经济问题确实是不能不去面对的,梵高运气好,有他的兄弟每月提供生活费。Vivian Maier孑然一身,除了她的禄来双反相机,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那“一大堆”底片。

  不同的旁观者用回忆逐渐拼凑出一个鲜活的生命,这种描述方式很像巴西作家Paulo Coelho笔下的《波多贝罗的女巫》。很遗憾,她在世时,无数人与她擦肩而过,没有人想了解她的故事,也没有人主动想看到她镜头里的影像。有一天,当她不再属于这个世界,整个世界都对她充满了好奇心,希望能得到关于她的全部,籍贯、出生地、家庭成员、社会背景、口音以及等等其他各种细枝末节。

  这一切,不像是上帝安排好了的吗?

  他们和她,或者说我们和她,只能通过她的作品相遇,也仅限于此,她自私地带走了关于她自己的所有。

  她很清楚自己拍的照片都是“好作品”,不需要通过暗房,也无需扫描,从她透过取景器看这世界的那一刹那,她已经知道了。她对于世界的看法,特有的幽默,全部真真切切写在了照片上。

  叙述者说后来她的精神似乎有些恍惚,不得不辞去她的工作。

  她在与整个世界为敌?她内向是为了封闭自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吗?

  她用了另一种方式去谈论“爱”,正是她自己最舒服的,也是最擅长的方式,她爱自己选择的生活,还有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及摄影带来的全部乐趣和成就。她的照片里偶尔会出现牲畜的尸体、屠宰场和很多看后会让人觉得不适的图像,这些就能说明她内心阴暗?抑郁?

  我不那么看,谁的内心里没有一个永远拒绝长大的孩子,用看似凶狠的图像来对抗复杂的社会,排解难以直抒胸怀的苦闷,我甚至能够想象她按下快门前的样子。

  认认真真构图,拍摄,抬起头对着被摄对象露出小孩子做坏事一般的笑,然后大步流星,用她固有的走路方式,用力挥动着双臂大踏步般寻找下一个可以吸引眼球的东西。

  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是什么坏事,她不需要被了解,也不希望引起过多关注,就只让我安心做我自己的就好,你们如何看是你们的事,照片拍完是上一刻的事。我眼里的Vivian Maier活在当下,她只关注怎样做好她自己,这就已经足够了。

  于是在影片的末尾,有人说在她过世后将作品公众于世,其实是对她来说最好的方式,我再一次能够感觉到,上帝一直在帮助她。帮她躲过流言纷争,这世上的争端几乎无不因财、权、名而起,不敢说她是否争取过,但在她生前,这些全部与她无关。死后,也不过是一些随风就散的话语罢了,无足轻重也无须挂齿。她,无所谓这些有或者没有。

  John Maloof的任务是让她的名字记载在摄影史上,这或许也是上帝的安排,他着手安排了一切,所有的事情进展皆在他的掌握之中。

  John Maloof不遗余力地搜集作品,扫描底片,推广宣传,在各地举办展览,他唯一的任务是让世界认识Vivian Maier,因为天才是不容许被忘记的。于是,整个摄影界为之震动。如今在互联网上已经可以轻易找到她的作品,她变得家喻户晓,成为“被追认的”艺术家。

  我羡慕她的自得其乐,同样钦佩她敢于做自己的勇气,纪录片名为《Finding Vivian Maier》,他们最后找到的是他们自己希望看到的那个人,每个人从这片子里能够得到的讯息也大不相同。

  我知道我从中感受到了Vivian Maier的力量,不断尝试去寻找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直到身体和灵魂都能得到愉悦。

  《寻找薇薇安·迈尔》影评(十):关于影片感想

  寻找薇薇安·迈尔是一部十分优秀的记录片,它的特殊可以通过获得了2015年第87届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片提名窥知一二。作品脉络清晰,细节考究,可以让我们从中深刻体会到主角平凡的一生和孤寂运命。薇薇安·迈尔宛如大画家梵高,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在她活着的时候不被人发觉才能和智慧,终生靠打工和保姆工作谋生、下场凄凉,始终没有自己的归宿,就像梵高需要朋友接济生活,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她死了后留下10万多张芝加哥街景和街头人像底片,直到2007年一场拍卖会上被电影制片人John Maloof拍得后重见天日,她遂成为了当代最具传奇色彩,美国五六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街头摄影大师,作品的价值终于不再被埋没,她的作品虽然大多为黑白,但清晰、简洁,极其真实的记录下环境特点和人物形象,加之街头摄影需要练就敏锐,每份作品都浸透汗水和时间,极为珍贵,大部分的感动仅在一瞬间绽放显示。影片重组了薇薇安·迈尔,让其真实的站立在我们视野中,让我们感叹她的命运和才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