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6 03:04: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精选10篇

  《三生三世 聂华苓》是一部由陈安琪执导,聂华苓 / 白先勇 / 莫言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一):哈哈哈哈哈的聂华苓

  刊于《上海壹周》(2012/5/14)

  在今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上,有幸得见女导演陈安琪拍摄的纪录片《三生三世聂华苓》。从武汉到台北,从台北到爱荷华,陈安琪追随着聂华苓的离散人生,将一位极具风骨的女作家传奇跌宕的个人史拍得感人至深。陈安琪是聂华苓女儿的同学,曾去爱荷华游学五年,与聂华苓及保罗·安格尔夫妇相熟。她获得安格尔首肯,打算拍摄一部关于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的纪录片,谁料1991年3月,安格尔意外离世,拍摄一事便就此搁置下来。直到她三年前翻寻旧物时偶然发现安格尔的信件,才重起了拍摄的念头。

  聂华苓在电影里说,感觉自己无论到哪里都是一个异乡人:生为一个武汉人,她就读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举家迁往台湾后,在他人眼中她是个来自大陆的外省人;1964年赴美定居之后,她又被视为中国人。或许正是这种到哪里都是异乡人的处境,型塑了她四海为家、对世人怀有无私宽广之爱的性格。《三生三世聂华苓》全片中最经常听见的,是聂华苓一声声明澈的朗笑。在一段段“哈哈哈哈哈”里,她回忆着自己的“三生三世”——台湾《自由中国》出事的那个清晨;多年后返台演讲前与马英九柔情的握手;还有安格尔在机场意外倒下的最后时分——讲到动情处,她笑中有泪,或许正是这种剧烈的反差令观者心生感触,明白了这个心怀宽广的老人何以爽朗、豁达的性格面对颠沛流离的人生。

  《三生三世聂华苓》着力于刻划人,而非局限于文学本身,一如林怀民在片中所言,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最可贵的是,“他们不是在办一个冷冰冰的学术计划,这里面完全是人的来往。”所言极是。也因此,全片采访了众多作家,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及众人之回忆拼贴出一个更鲜活更生动的聂华苓。王安忆在旧照片里还是一个青涩的少女,而毕飞宇指着客厅里的桌子道,“这就是一部文学史。”台湾作家蒋勋则对爱荷华写作计划的自由度印象深刻,“他们其实不管你要做什么。”而最感人是迟子建的回忆:聂华苓拉她去看一套丝绸丧服,“我想让你看看我要走的那一天穿什么样的衣服。”这样坦然面对将死之命运的人,才能笑出那一声声“哈哈哈哈哈”吧。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二):不断成为异乡异客,生命才更加完整

  这个纪录片比较立体地,呈现了不同的层面。

  有人会很自然地把聂华苓的作品和喜福会作比较。这个片子显示的很多基调也表达了一代人,甚至了前后几代人不断地迁徙、不断转换和寻找身份认同的苍凉感。聂华苓在三生三世这个标题里不断强调自己outsider的身份,白先勇也表达了前后时代海外华人是一种受伤的灵魂,看起来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身份认同。

  另一个层面是Iowa的IWP,作为一个组织者,所聚集起来的一段空间,一段历史,充满抽象的令人感念的气味萦绕的讲述。

  这段讲述夹杂在聂与保罗的感情、作家对于Angle夫妇的回忆中穿插呈现,主线其实并不明显。但是出现的众多作家,他们发言的机智、敏锐和文艺,让很多人将注意力转向对于文学组织、对写作、对文学和人文关怀的讨论。IWP是一个自由和开放的所在,正因其开放,给了许多作家难得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关于对话的,关于更高层次的人的关怀和理解。所以才会出现那种在厨房里火药味十足的两个国家的作家争锋相对的场景,显示出本色里的好辩和人性自然的爱憎来。但是正是这种火药味,可以融合到厨房的烤肉香味里,正是这种作为个人和代表集体几种层面的交锋和交流,可以同归于对于爱的理解、对于人性、对于理想和苦难的认同。

  我最喜欢片中稍显年轻的骆以军念出的一段文字:

  我這個無名小卒後生晚輩

  許多發生在暗室內的傷害

  其實早在我的歷史之前即已發生

  那似乎以我貧薄有限的知識教養與經驗

  無論如何也抵達不了那謎霧的核心

  但我又何其有幸,可以有此神秘機緣

  在這曾經諸神輝煌吵嚷的遺跡舊址

  像年輕的流淚漢

  受到聶老師無有差別的溫暖款待

  以及「這才是個完整的人」

  「這才是個完整的創作者」的

  時光之屋全景示現

  那使我之後的創作餘生,多了一點什麼

  我想是一種相信,對人性的相信

  不因孤獨而冰冷憤世

  不因目睹黑暗而虛無頹廢

  这是真正IWP存在的力量吧。一个美好的理想所在,一个真正自由的写作营。

  我没有看过聂华苓的作品,所以没有发言权。如果说纪录片想讲述聂作为作家和作为一个文学组织者的双重身份,那么起码作为一个组织者的这一部分的呈现,是很成功的。作家为时代贡献一株鲜绿饱满的生命,而她则倾尽全力栽培了一片土壤。

  还有一重层面我想纪录片讲述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聂华苓。她的生命轨迹、她的个性和光芒。生命轨迹自然结合了身份追寻的一丝焦虑以及释然。从她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美国的生命旅程来看,我每每想起齐邦媛,两个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台湾自由中国事件之后,聂则走向了政治理想受阻而掉头离去的决绝。所以片子后面记录聂华苓回台湾,马英九代表当年国民党的政治迫害运动向所有人道歉,聂才说:我一下感觉,我回到台湾了。

  放映结束的时候,罗老师讲到曾经和聂的女儿在多伦多碰面,也聊到了他们这一代人,同样存在寻找身份认同的焦虑,所以“何处是吾乡”大概是一个永恒流转的代际传递的问题。旧时代的人大概不会有这样的经验,但是从今而后的中国人多多少少都不能免去这样的追寻和焦虑,因为我们的时代是如此的不同,一代代的追寻又不能抵达相同的终点。我喜欢读老一辈人关于身份认同的作品,有些哀伤也非常丰富的历史。但是此类的作品,我以为可以走向一个新的维度了。我不太同意白先勇关于中国人都是wound soul的说法。(也许是他们那一代的伤痕记忆)没有流离和迁徙记忆的年轻人,我们在土地、语言、文化转换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身份焦虑?我倒是认为身份认同不是终极问题。只有不断地追问故乡何处,我们才能明白个体的存在和时代的衔接。这种上一代的焦虑似乎已经慢慢转化也应该转向多元探寻,更有自信的价值传承。when confronting with identitie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value is to look for things that alienate and complete you and all the human beings.

  最后赞一下雷光夏的配乐,正合长江与爱荷华河流淌的意象,纯粹、流动,没有其他商业电影配乐的那种机灵。

  导演也谈到,纪录片要去剪辑材料是最困难最复杂的工作。这部片子以我看来,包含了不同的层面,但并没有试图用清晰的主线去讲述意图,有些地方试图没有艺术化的处理,一直在历史和现实、艺术和真实之间跳跃转换,所以很难说是成功或不成功,但起码所记录的即是最珍贵的。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三):寻根的旅途

  最触动我的是前面写到她的家人那一段,写到大弟弟出事,写到母亲离世,还有幼年求学的经历。

  而后面与保罗的那段岁月就像她说的是曾经的根与杆的开枝散叶。

  积淀了那么多苦难和悲伤终于在爱德华有了生发的机会。

  纪录片前面是晦涩的苦难的压抑的无能为力的,后面是光亮的明媚的畅快的。

  我感受到的是分裂,和片中一直提到的“外”。而片中也多次提到了“分裂”。

  “我的根在大陆,杆在台湾,枝叶在爱德华”。我感受到的是洒脱之外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人必经是需要根的。好在保罗给了这个饱受摧残的灵魂无尽的慰藉与希望。爱。

  另外丁玲那一段也让人唏嘘不已,尤其是国人。

  毕竟再美好的再耀眼的在台湾在爱德华,可是我们更想看到真实的时间看到那段真实的历史。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四):三生三世 随风而逝

  奔着正能量去的,原以为电影将展现一个女人多么诚实勇敢正能量、不屈不挠作斗争的一生,看看别人活的多惨,以抚慰自己焦躁的心。

  事实上我的确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尽管十分排斥许多过于夸张的宣传手法,可是思维方式终究是被其影响了,认为“真的勇士,就应该临死前在红旗下交党费”。

  这是一部很平淡的纪录片,平淡如同片中丁玲的那句话“当年我也这样”。聂华苓长于汉口日租界、求学时辗转于保定南京、父死于内战、举家迁台、参与左派报纸被台湾当局维稳、再婚、旅居美国、与丈夫创立“国际协作计划”,让世界各国的作家在爱荷华进行思维的碰撞。如此跌宕一生,却浓缩于平淡之中,只记得老人年轻时一张张着旗袍的旧式女子照片,抑或交流中那一声声大笑,再或耄耋之年不再挺直却仍着鲜艳衣装的背景。

  我之历经,太难真切体会到这种返璞归真,三生三世,却终究会随风而逝,却不妨碍我对其淡淡欣赏并隐隐崇敬。

  于2015.11.7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五):她的爱人和写作

  过去十余年,华语独立电影圈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无论数量和质量,独立纪录片均要好于独立剧情片。而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当剧情片步入谷底,台湾电影在纪录片方面做出了特色,大有所成,一度成为了文化现象。由于社会样本大,内地纪录片偏向热门议题,剑走偏锋的尤其多,而港台纪录片则偏向人文生活类,成熟而稳重。 从题材内容到出现时间,《三生三世聂华苓》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台湾出产的《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在片名里面,聂华苓的名字被有意突显。有人不免要怀疑,影片会不会是歌功颂德,树碑立传,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部纪录片的好坏,有时候往往取决于创作者和拍摄对象的关系,选择一个好的拍摄对象,片子就成就了一大半。 《三生三世聂华苓》的拍摄极其流畅、自然,那显然要归功于陈安琪和聂华苓在现实中的良好关系。导演陈安琪是聂华苓的旧识,说起来认识了三十多年,她在素材积累、关系互动上的优势,那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 再则是聂华苓本人的魅力,她的气质和气场、在语言方面的组织能力以及她所从事的写作和写作计划,这些东西无需陈安琪的抛砖引玉,她自个就能表达自如,讲故事都有自己的节奏。 反之看《他们在岛屿写作》,创作者要以外来者的身份介入,先行阅读、再做观察,最后才是拍摄周期(必然是有预算和明文的时间限定)。他们不一定了解作家的真实状态,甚至不一定了解他们的作品本身,难免要捉襟见肘。 而此类问题,它们在《三生三世聂华苓》是不存在的,陈安琪拥有一个近乎随心所欲的拍摄状态。聂华苓本就是一个生动的、情感充沛的人物,哪怕从人物性格本身,她都是一个喜欢放声大笑的老太太,特点突出,性格鲜明,无需刻意在镜头前呈现出某种高贵姿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三生三世聂华苓》的讲述起于聂华苓的身世讲述,One Tree Three Lives。她是永远的外来者,生命被分成了三段人生。陈安琪(或者说聂华苓)提供了大量的照片文稿,加上一些有趣的编排,令观众会忘掉她是一个作家的身份。在这部分内容,聂华苓并非是一个高高在上、需要被仰望的对象,她只是一个被时势所改变的中国人,没有太过神奇的风云际会。 讲完了聂华苓的人生前半场,电影方才切入聂华苓和丈夫安格尔所从事的“国际写作计划”,那也是他们的写作梦想,事关文学的追求跟理想。莫言、苏童、白先勇等人亮相说法,那是一部纪录片常规意义上的好料,也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最初预判——招来一堆人,大家谈谈对聂华苓的看法。再不然,加入导演本人,她准备好一系列问题,由聂华苓一一对答。这是最简单明了的做法,也是偷懒省事的作法。 好在看得出,《三生三世聂华苓》有意识地减少这部分内容的出现,毕竟对完全不了解聂华苓的观众来说,“大家说法”有助于提升对聂华苓的认知——至少是她所从事的工作的认知。面对一个如此熟悉的拍摄对象,陈安琪也有必要引用一些别人的说法,以免偏听,或者不近人情。 在电影里,聂华苓的人生是多姿多彩的,而并非苦守着文学的牧羊人。她的爱情比她所表现出来的思念还要刻骨铭心,她的爱荷华生活比她的短篇小说还要有故事,她的个人形象也远比她的身份头衔要真实和有趣。 回到国际写作计划,实际上,聂华苓和安格尔组织一批又一批的人出来也非较量比试。文无第一,他们更看重的是作家之间的交流。尽管有人或许会说,作家无需彼此交流,他们只需要就作品进行交流,然而,这显然也剥夺了作家是普通人的一面。作品人人都可以阅读,但作家的其人其事,那还得当面请教。就连《他们在岛屿写作》,纪录片要做的,无非就是还原作家的真实一面,走进他们的文学以及个人生活。 这个层面上,国际写作计划就是一个放松的沙龙聚会,令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变得更为立体,也让作家打开了通往国际的窗口,有利与文学的传播。写作不再是与青灯烛火相伴的苦行煎熬,而更像一种放松的交流形式,一种可以让更多人所感知的快乐。它不是一个厚实的奖项,而是一次珍贵的精神盛宴。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六):三生有你,一世不逝

  桑青谁采?桃红易过

  采桑子

  纳兰性德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桑叶在诗经中是一个伤感的意向,《豳风·七月》曾经提到“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大意是少女在春日欢乐的采桑,忽然悲从中来,想到自己注定离开父母,嫁给他人的命运。就算嫁给他人,也说不定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一样,落下一个“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结局。而桃花虽然美丽,在中国诗中往往是爱情悲剧的幕景,无论是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还是上面所引纳兰性德的采桑子,桃花都是一种悲凉的意向,是一种展现人生无常的道具。

  坚守的金铃子

  金铃子是一种能发光,有点像蟋蟀的小虫子。聂华苓老师在台湾苦闷的时期曾近写过一本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在这部小说这种,金铃子这象征着一种理想。主人公一直渴盼得到,可最终失去了。聂华苓老师通过抗战期间一个小村落甚至有点温吞的悲欢离合,揭露了整个。中国社会二十世纪的价值观迷茫。但是,即便是在迷茫的年代,也总有坚守的先知,如同不被人信的卡珊德拉,他们也有怀疑的痛苦。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恰恰与上节所说的“逃离”是相对的,正是所谓“坚守”。

  在影片的后半截,讲述了威权时代过后的作家群像。在革命洪流的年代,有一些人被冲垮,更多的人被倾覆,只有小部分能够倔强的残存下来。当阳光再次升起,他们就是文化的孤岛。历史是一种厚度,蕴含着巨大的信息。影片在这一段并没有太多的煽情片段,但对于看懂的人来说,泪水会不住的打转。

  萧乾,中国大陆第一个参加国际写作计划的人。这个在聂华苓口中“觉得责任重大,不能随便说话,本人也比较谨慎”的老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唯一中国记者。这样一个硬汉在文革中几乎自杀,却求死不能被救活继续批判,他的夫人伏在他的耳边对他说:“We must outlive them all!”三十年后,夫妇二人合译的尤利西斯出版。

  艾青,聂华苓老师曾近在三生影像中说他们在北京相见时,艾青的第一句话是:“怎么到现在才来?”然而到了影片当中,聂华苓却说艾青在美国:“根本不太爱说话,没有说过什么特别的话。”这只对土地爱得深沉的鸟儿,文革期间只能在古尔班通沙漠嘶哑的歌唱。

  陈映真,台湾的左派,亲近共产主义的人。在台湾的白色恐怖时期一次次坐牢。经过聂华苓夫妇的活动,终于来到美国,看到大陆来到作家,激动不已,认为自己找到了祖国来的亲人。

  那一段影像闪过很多照片,即使仔细辨认,也未必认识所有的作家。默默的去查询了他们的资料,发现这些作家不仅仅是在书写文字,而是在承担着历史的重量。

  他们就是自己民族的金铃子,在漆黑的长夜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三生影像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电影与纪录片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拍摄手法,而是拍摄目的。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而纪录片的目的是传递出创作者选择的真实。即使这种真实性具有一定的限度,也限制了创作者的信息表达。所以观众接受的信息量可能就相对单调,这也是纪录片常常在各种影视门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

  传记类纪录片是一种常规的纪录片,目前大致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比较传统,是利用传主的音频视频等资源,利用字幕或者旁白推动剧情发展。另一种则是还原式的拍摄,使用演员拍摄出传主的所做作为,大量使用蒙太奇等电影手段推动纪录片的进行。而这部三生三世聂华苓属于相对传统的前者,却在叙事完整的同时带给观众一种散文诗一样的感觉。与其独特的细节描写有关系。

  《三生三世聂华苓》以传主聂华苓老师的人生轨迹为主线,穿插传主的现实生活丰满细节,一条中国近代史的大暗线增添了历史维度的思考。运用主人公著作中的文字转场,准确而贴切。大量名人的访谈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视角,从最现实的角度思考也吸引了观众。然而这一切对于塑造一个丰满的人还不够。这部影片在细腻层面和取舍的角度也很到位。

  在细腻层次上前面举聂华苓老师回台湾碰到保安大叔询问可以作为一个案例,除此之外我想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影片在讲到“外乡人”概念的时候,影片插入了一段聂华苓老师和杂务工因为工资而纠纷的片段,最后那个杂务工走的时候说“I am sorry.”聂华苓老师回了一句“I am sorry,too.”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片段,首先是最直观的作用,表现出了保罗安格尔走后聂华苓老师生活的落寞,另外一方面他也在开中英文化差异的玩笑。Sorry在英文中有遗憾和对不起两种含义。这段话有两种翻译,一是翻译成杂务工说自己很对不起,而聂华苓老师很遗憾。而是翻译成杂务工很遗憾,聂华苓老师也很遗憾。我看的字幕版翻译的是后者,显然把主人公设定的是聂华苓,如果这个影片的主人公设定是杂务工,我想我们应该更加倾向于翻译成对不起,因为我们打扰了对方。这种语言上细微的差别,虽然有些观众未必能体会,但感受到的观众一定默默较好。另外最重要的是这段影片还做了铺垫,与后面余华说聂华苓老师请客吃饭很大发方,却十分节省换电脑,节约用钱的段落形成前后照应,对观众进行信息的反复传输,加深观众的印象,从而推动观众对于聂华苓老师性格的理解。

  另外一个成功要素就是取舍得当,因为聂华苓老师的传奇一生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影片的制作者并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讲下去,相反,作者故意在关键节点进行飞跃,粗略的跳过。比如童年父亲的死,去台湾的经过,逃离台湾的过程,在美国离婚结婚的具体过程。同时,在这写断点之间的模块进行细致的描写。这种特意的断裂同聂华苓老师的小说消失的金铃子有相同的结构。因为大部分中国观众对于这些断裂点背后的历史信息,时代背景并不陌生,省去这些生离死别的场面,用平静的日常生活代替反倒给观众一种冲击感。而考虑到整个世界范围二战后的分裂局面,西方观众也未必不能理解这种背井离乡的惨痛。

  聂华苓帮助过许多中国著名作家,有很多在这部片子里有展现。这些人物都是有丰富故事的人,从聂华苓老师的自传三生影像中来看,聂老师和他们的交往也是十分有内容的。但是影片在这里做了剪法,除了陈映真和萧乾,几乎没有介绍这些作家在威权统治之下的境遇。如果观众不了解这些作家,根本无法看明白这些台词的精妙之处,比如说艾青的不爱说话,丁玲的“有意思”。但这也是这部影片的巧妙之处,对于那些能够看懂的观众来说,这种省略有一种沉痛的力量,对于那些不太熟悉文学作家的观众,这些台词和照片都有可能促使他们对这些并不熟悉的作家产生兴趣。就像里面那些看起来不重要的闪过图片,大部分观众可能一闪而过,但小部分观众说不定会产生兴趣,在线下查资料,感受到这些作家生活经历带给人的震撼力。然后回想影片,体悟到制作者的独特匠心。这种观后思索带来的情感冲击,有时候甚至可能强于影片观看过程中直接的情感冲击。当然,这种冲击发生作用的前提是,这种大量的可解读信息没有打断叙事核心。这部影片中的这类信息保持了比较适当的比例,在叙事顺利的同时带给影片以某种程度上的互动性。

  三生有你,所以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哪怕迷路仍然不孤独。

  一世不逝,所以在漆黑的时间大海上不会迷航因为你就是不灭的明灯。

  谨以此文奉献给那些聂华苓老师。以及那些即使在我们整个民族都在逃亡,仍然寻找着方向的人们。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七):無恨無悔無怨

  「無恨、無悔、無怨,我說。時候到了,說聲再見,招招手,隨風而去。」- 聶華苓

  _____________

  喜歡文學/ 文字的朋友,相信都會喜歡這一套記錄片,儘管你不知道聶華苓是誰。

  導演陳安琪以平實中見纖細的角度,紀錄了這一位文學家的三生三世。經歷了中國的戰亂、朝代的變更,聶華苓由中國走到台灣再流徙到愛荷華,三個地方三種生活三世人生。縱使她努力在每一個城方建立自己的根,縱使她在每一個地方都找到愛自己和自己愛的人和事,但流徙的感覺還是在她心中植了根,讓她感到自己一生也是一個「外人」。

  有別於一般的紀錄片,電影沒有刻意重現聶華苓所經歷的時代,亦沒有史詩式地回顧她一生對文學界的貢獻。反而平淡地記錄了多個當代文學家如蔣勳、白先勇、董啟章等對她的回憶以及他們之間互動的小平段,以這些文學家的口,娓娓道來這一位總愛哈哈大笑的文學家所背負的故事,感受這位小女子對文學、對生活、對世界的情。

  _____________

  無恨、無悔、無怨,我說。時候到了,說聲再見,招招手,隨風而去。

  聶華苓值得敬佩的,不止是她對生活、對文學的熱誠和不妥協,更是她面對這些不妥協時候的氣度。在那個權力傾側的年代,被迫捨棄自己的根、離開自己所愛的人,怎樣還能夠做到「無恨、無悔、無怨」呢? 怎麼才能成就出這樣的氣度呢? 人的一生中,總有太多遺憾的時刻,應該怎樣才能放下這些愛恨情仇,揮揮手,讓雲煙隨風如去?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八):和人的幸福感相关的

  看这部片子实在西平坝的中间剧场,同行的女伴在一旁说,“第一次和片子导演一起看片子诶。”

  穿梭于两岸三地和美国,历时三年,一百多小时最终剪辑成一部98分钟的片子,让人看得不断大笑,不断流泪。

  很真实。

  聂华苓的长相,老实说称不上多漂亮,小眼睛,单眼皮,眼皮略耷拉,身形瘦。穿着旗袍,有旧时女子的端庄。越到老年,越觉得这是个美丽非凡的女人,大概和性格和内在修养都有关系。

  有人说聂华苓女士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整个年代的缩影。经历了二战和国共战争,经历了台湾政权的变动,也经历了中美的敌对到建交。很佩服聂华苓,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还可以有爽朗包容的性格;也很羡慕那个年代的人,可以经历那么多。局外人感受不到那时的恐慌,只觉得那是个十分有意思的时代。

  最感动到我的,是聂华苓写到母亲的离世,写到母亲最后一次看到自己时拉着自己的手说自己梦到了父亲,母亲埋怨父亲,“你终于回来啦?我辛辛苦苦终于把几个孩子拉扯大了,你回来享福了”……后面的话不记得,但就是这种老年夫妻间的互损、思念,引得人想哭。

  片子中描述hualing和paul二人的内容很多。华苓女士对这段感情分外铭记,大概就是心意相投一见钟情又勇敢表白的故事。谈到最幸福的时光是在某个不太出名的海滩,一人阅读,一人游泳度过的蜜月。谈到两人的相处方式,是“打乒乓球”的方式,一个球抛过去,又一个球抛过来,大概俩人都是较为硬的人,却在不断的磨合中找到了适合的相处方式。比如写到international writing plan的成立,是hualing抱怨paul邀请了那么多作家来爱荷华,却都没有中国的作家能来交流。paul说这是obviously impossible,hualing回都没试过,paul说那要不试试?

  华苓女士还特别强调与前夫的故事是两人本不相投到最后心意越来越远,对这段感情似乎完全否定。

  我开始想,到底是什么对人的幸福感比较重要。好的爱情给人带来的人格上的成长和生活中无尽的幸福感。而如今人与人的结合许多都并不考虑精神层面的东西,用来衡量爱情婚姻的主要是财富,其次可能会有性生活的和谐程度。

  那到底什么才是两性关系中最重要的呢?

  我羡慕paul and hualing的关系。

  还有记得比较深的,原来作家的长相也会影响其作品的销量。

  女伴一直感慨蒋勋好帅声音也好听,表示回去一定要多买些他的书来看。

  余华长得和想象里好不一样。。。

  作家的性格也真是有好多种,有奔放型也有内敛型。比如华苓女士说艾青就没见他讲过一句特别的话,而丁玲会对友人说你知道吗三十年前我也是着皮毛大衣的俏丽女郎。

  聂华苓还提到作家都是在外面的人,在外面才会有要表达的欲望和对事物的清晰认识。白先勇对此点也表示赞同。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九):《三生三世聂华苓》:大时代下的漂泊与皈依

  她的纪录片蜷曲于文化版的角落里,正如她的一生,从不刻意追求自己的名望。

  世人知晓聂华苓已够少,知道的也只定位于“当代中国文学之母”,但她们夫妻远远超越左右、现代与乡土、大陆与台湾……她是台湾文学的巨人,是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

  《三生三世聂华苓》远远不止一部作家纪录片,它既呈现一个传奇女性八十多年人生的故事,同时侧写了八十多年来中国人的命运,两岸华人在政治夹缝中的流离与抵抗,这才是真真正正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聂华苓将自己的人生分为三生三世,一生一世在大陆,一生一世在台湾,一生一世于美国爱荷华。38岁她巧遇一生的爱人保罗•安格尔,这是聂华苓的第二场婚礼,却是人生惟一的挚爱。

  对聂华苓来说,她的人生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民国初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岸对立……在这些大历史的风云变幻之下,是生离死别,颠沛流离。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集中于综述性的“三生三世”的漂泊命运,后半部分则是她的“最好的时光”及她与台湾文化界的关系

  作家苏童说:“聂华苓拥有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她真挚从容的书写疏离了传奇,重在倾诉。聂华苓经历了苦难,但她坚韧的性情使她与苦难达成了和解,只留一份备忘录。”

  作为一部文学传记,《三生三世》写活了许多人物,倾注了一腔的情和爱。作者说自己在长江边长大,“三生三世,几乎都是在水上度过的”。这本自传以优美的文笔,水一般流畅的文字,洁净、透明,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心路历程,透着历尽苦难后的宁静与平和。

  喜欢《三生三世聂华苓》纪录片的英文名称“One Tree Three Lives”,她是一棵挺立笔直的树,当喧嚣的人都走后,历史该留下她的名字。

  《三生三世 聂华苓》观后感(十):致那些沉默的绝少数

  倘若键入“聂华苓”三字,网络多半会弹出“国际写作计划”“世界文学之母”的之类的标签,诚然,这也正是日后聂华苓获得诸多荣誉授予的主要原因。但在成为广交游的沙龙女主人之前,聂华苓前二世的人生却是一个不得已与多数人离散的经过。像她说的:“总是外外外!”明明生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却长在中国人控制之外的日租界;革命浪潮下党派之争,她不站队,又成了左右不讨好的外;后来她离乡,去了台湾,再到美国,辗转三地,地景的变化划归出时间的断代,就像过了三生三世,这么说,聂华苓算是投了三次胎,可是她这三代身份的认定却始终是一个相对于多数人集体的反证:对于台湾我是大陆人,对于美国我是中国人,对于中国我是华裔美国人。

  所谓“圈里人”,提到内,往往总是与一个聚合的圈子联系的,而外的意象,则往往以圈外孤独个体的方式呈现。纪录片里有许多难得一见的聂华苓年轻时的照片,穿旧旗袍,眉眼清秀,温婉安静,并不是常见的那种挑头做先锋的样子。但我觉得,她却比她同时代著名的先锋和革命者走的更远。身为作家,她写的比说的多,静静观察,静静思考,最终写就了她写作生涯里很重要的一本书:《桑青与桃红》。主角同样历经战争,逃亡颠簸,几乎像是聂先生的自传。她写桑青由此而发的精神分裂,绝非个人情绪倾吐,而是映照了整个20世纪人类的共同的困境:两次大战所致的世界撕裂之后,我们应该如何认定自己的身份;我们会否还有可能找到一种普适人类的共通性?

  到了第三世,聂华苓终于从丈夫Paul那里找到了答案。他们合办“国际写作计划”,林怀民说“那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学术计划”。在香港的答记者问里,聂华苓自己也没说清他们到底在做什么。我们从银幕看到的也只是吃饭,舞蹈,自由自在漫无目的的谈话甚或争吵。叙述在聂华苓与丈夫的感情和国际写作计划的事业中摇来摆去,倒不是因为两件事时间同一。当你看到Paul去世近二十年后,聂华苓捧着水杯的无名指上那枚发亮戒指的特写一闪而过,你会明白“国际写作计划”所做的并不囿于文学本身,能够容纳和超越种族,语言,性别,身份,时空的只会是爱与包容。包容让所有人无论主流与否都可以被看见。

  这大概也能够解释缘何曾经声名显赫的华人女导演第一人伍锦霞差点就被隐匿在历史里沉默失语。拍摄《金门银光梦》的女导演魏时煜接受访问时说道:“世界和平以后父权那一套又回来了,而且还自我巩固,变得更强势了。你看,“霞哥”一个T(tomboy),放那时候啥问题都没有,放现在就是个事儿,可笑不可笑?”那些曾与伍锦霞共事的男人们,在多年后的传记或访谈里都对其避而不谈。

  《金门银光梦》在伍锦霞个人时间纵轴之上添加了与同时代的电影从业女性黄柳霜、Dorothy Arzner横向的比较。前者是早期在好莱坞闯荡的女演员,后者是美国电影史第一位女导演。也在这种比较中强化了他们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和身为局外人之处境艰难。遗憾的是,这种横向比较也在分散着伍锦霞自身经历的叙述,并使得对伍锦霞的表现局限于一种刻意营造的“他者”符号形象之下。她特立独行的抗争,在纪录片里反复强调的“白衬衫黑西裤”的男性装扮和引入的花木兰形象的关联之下,都像陷入一个以认同男性形象为前提的“怎么翻也翻不出五指山”的诡异困境。

  与《三生三世聂华苓》那种温情式的娓娓道来不同,《金门银光梦》是一段奇妙探险,一场拼图游戏,也可以说,《金门银光梦》并不愿止步于记叙伍锦霞个人,而是要记录追寻伍锦霞的行为本身。导演魏时煜所掌握的资料不过是那六百张散落垃圾车里的照片和当时报章的一些报道,而对女导演的研究也总不是什么惹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她仍然决定拍,因为如果不拍,就没有人看到,而不被看到常常在历史中被书写为“从未存在”。

  这种不被书写所致的人为消失总是在上演。每每中国电影史课堂,早期中国电影影像比之欧美主流更大胆前卫的某些实践总令我惊奇;而近日资料馆所放映的女性影展,无论是张暖忻或者刘苗苗,更大众的归纳法常是把他们放在女性导演这个更特别更有对立意味的群体中,而非以男性为主体的第四代、第五代这样的代际之中。

  当然,比偏见更可怕的是不被看见。所以无论多么疲惫,我都不怠于一次次走进艺术影院,去见识那些我不曾去过甚至少有耳闻的世界,去和那些沉默的绝少数说一声你好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