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希望之国》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希望之国》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22 03:02: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希望之国》经典观后感10篇

  《希望之国》是一部由园子温执导,夏八木勋 / 大谷直子 / 村上淳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望之国》观后感(一):关于希望,关于国

  311大地震对日本国民的影响有多大?看看最近园子温导演的几部作品便知。

  311大地震对园子温影响有多大?看本片便知。

  园子温这几次真是一反常态,接连拍摄了关于日本震后的电影,抛弃了以往惯用的血腥与变态,并多了几分温情,这次甚至直接将片名定位《希望之国》。

  两个家庭、三个世代,被辐射与政策左右的辛酸与恐惧在本片缓慢的叙事中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地震与核辐射,我无法体会主人公们的心情,也无法理解导演再本片中所说的希望的真正含义。

  对于我的理解,大概希望就是爱吧,有爱就有希望,包括亲情、爱情等等,民族的希望也靠这些爱维系着,对于这个多发地震又被核电站包围着的岛国而言。

  面对天灾,我们虽不能做些什么来阻止,但我们还是要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孩子也是未来希望的延续。

  そいうい生き方しかないではなくて、それだけで生きるともう幸せな日々を満足している。満足だけあって希望を与えられるんだ。

  园子温的日式主旋律。

  关于本片:

  英国 / 日本 / 德国 / 中国台湾 联合制片

  神乐坂惠在拍摄期间入戏太深,即使拍摄结束后也对放射线过度敏感。园子温为此还专门和妻子前往福岛走了一遭,亲眼看看当地的情形。

  在福岛取材期间,园子温曾在除夕夜半夜翻过围栏进入半径20公里的隔离区,只为在南相马的海边看新年日出,而新作的片名《希望之国》也正是在那个早晨诞生的。

  提到受灾地区,导演介绍说"放射能"一词在当地如同禁忌一般令人唯恐避之不及,即便在无话不说的小酒馆里,大家也基本都用"能"这样类似的暗语代替。

  在釜山电影节上,园子温自称喜欢金基德,说彼此的共同点就是都被影迷指摘"恶趣味、变态"在此特别希望园子温导演的下部影片能够回归本职。

  愿今年5月11日病逝的本片主演夏八木勋老先生在天堂得以安息。

  《希望之国》观后感(二):希望是带着爱与绝望坚强的活下去

  好一曲人间哀歌,没有硝烟,没有子弹的杀戮。

  什么是希望,从影片中感觉的到,园子温认为的希望并不是要打到绝望,而是带着爱,与绝望共存,一步,一步走下去。

  这部影片带着园子温一贯的特点。

  将想象具象化,夸张到荒诞的表现手法。

  用敲木桩的梆梆声象征人生避不开的危机。

  借小孩的鬼魂说出日本人应该要一步一步地走,不应该再做核电厂这样冒进的事了。

  媳妇患了辐射恐惧症,把自己裹成保鲜膜人,穿上太空服,也把丈夫打扮成了这样。他们心中的希望,却被当地人认为是一种侮辱。

  影片中最美的场景都在雪地里,并不是什么人间仙境般的雪地里,而是在地震废墟和核辐射隔离区的雪地里。

  有一个场景,我认为太美了。

  那是,老奶奶以为自己才21岁,穿上和服,去曾经的那条商业街参加盂兰盆节。

  那里杳无人迹,满地白雪,到处是破旧的楼房,商业街入口处还挂着废弃的招牌。

  这里现在已经是隔离区了。

  她一个人,像小孩子一样,或者说因为她失智了,她就以为自己是小孩,在一片白色的背景中,自娱自乐地跳着舞。

  她看上去非常快乐。

  长大后的我们,已读不懂那种快乐了。

  那条街曾经一定很热闹,充满了他们年轻时的回忆。

  这条街是不是因为修核电厂才被废弃的呢?

  暴力的枪声和突然窜起的熊熊大火,不符合影片清冷的色调。

  我心中的结尾应该是这样的:老两口在他们种的树上上吊(这棵树要重新做大一点以便上吊)。镜头慢慢拉远,背景是一片茫茫白雪,空旷无人的小镇,透出层层肃穆。这是曲终人罢,也是幸福圆满。

  另外,小两口驾车在蓝天白云下,沿着宽敞的大路驶向远方。

  日本有很多我向往的地方,就连他们常发的地震和海啸我也向往。中国少有天灾人祸,人都忘了死这回事了,所以也便活得糊里糊涂的。

  知道了死,才能好好的活。

  假如,地球陷入了核冬天,我们该往哪儿逃?外太空还是地底?

  《希望之国》观后感(三):是给岁月以文明还是给文明以岁月?

  核泄漏改变了所有人的世界,除了老太太智惠子。她永远活在她22岁的盂兰节那天,核电站还未建起来的时候。新闻对她来说总是新奇的,她有一层心理的保护罩,挡住一切入侵她幸福生活的东西。她忘却核爆炸的灾难,无视城市的断壁残垣,甚至无视老伴指着她的枪。通过对自己的世界的病态信任,她才能像少女那样羞涩、轻快地活着。

  “我们回去吧”,是大多数撤离灾区的民众的心声,但讽刺的是,这句话偏偏出自留在老家的“钉子户”。她所说的“家”,并不如难民们心里所挂念着那存在于过去的家,而是因爱人的存在而有所不同、未知的“家”。那是她封闭世界的唯一“出口”,是她身上永恒欲望的印记。永恒的欲望并非要得到满足,相反它要不断地推迟,把满足的可能性推到无限远的未来之中——老头子所说的“十分钟之后”。在她最后一次回家的请求中,老头终于满足了她的欲望,然而欲望的满足也在十分钟之后被遗忘、重置,她一如既往地又回到了满足欲望的无限推迟之中。

  智惠子对世界无防备的热爱是种彻头彻尾的绝望,因为她不再期盼真实世界给她的任何东西,只活在自己封闭自足的世界里。不意外她会和老头子一起寻死,生与死的世界对她来说是一样地封闭的,最后烧树的镜头没有出现他们的尸体,仿佛她们未存在过那般。而泉对世界的极度恐慌是种彻头彻尾的希望,她怀下的孩子正是希望的象征。

  《三体》里面给人类出了一道选择题:是给岁月以文明还是给文明以岁月?这部电影通过这两个母亲的形象(一个象征着死亡、过去、绝望,极端的给岁月以文明,另一个象征着重生、未来,希望,极端的给文明以岁月),似乎说的是,两个选择都只是“症状”的一种。重建废墟的重任就落到了出镜最少的一对年轻恋人身上,他们践行着从两个听披头四的智叟(不死的民族精神?)那里得到启示——一步,一步,一步...

  算是部中规中矩的主旋律电影吧!

  《希望之国》观后感(四):以爱之名 向死而生

  从B站上一个关于园子温的纪录片而关注的他。之后发现,有看过许多的片子都是他所导演的,不禁有点崇拜。所以有了想刷他的电影的想法,那么今天,就是第一部。忘记哪天列过一个表单——现在却已经不知道存在哪里——从里头随便找了部名字好听的来看,就是这部希望之国了。真是十分随性地下载了下来,没有做过什么了解,看过之后真有颇多感触。

  是一部关于日本311事件的影片,看有评价说是一部温情片。一开始其实不是很认同,为了写东西认真梳理过之后,才发觉温情二字确实担的上。开始可能与我所处的时间有关,12年的影片和12年的评价,角度不同也说的过去。

  直指核心的话,“爱”一字即可。

  灾难前,人与人间的爱显的愈发显眼,尤为可贵。园子温对此做了深刻而又细腻的描写。

  本片叙事大致可分三条线路,洋一的父亲泰彦和妻子智惠子成一线;他的儿子洋一和儿媳泉成一线以及铃木满和其女友阳子一线。我想他们大致代表着灾难里的三类人,不愿离开的;被迫逃离的和亲人离散的。

  铃木满对阳子的感情真挚,在危难来临时立马是一副负责任的样子。被驱离到小学避难所之后,并未找到阳子的父母,阳子找过一面又一面墙的寻人启事,也不曾见到自己相关的名字,父母突然离自己而去,无论在谁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她抱坐在地上小声啜泣。明智没有什么希望,铃木第二天仍带着阳子驱车直驶灾区,在找寻无果,阳子濒临崩溃之际,铃木向阳子求婚。在一开始的剧情里,铃木为出去玩与父亲顶撞,到此时,作出这般举动,也是难能可贵的。

  洋一和泉这对小夫妻,所表现的则全然不是如火的浪漫了,两人的爱围绕着孩子展开。洋一被父亲驱离后,来到邻近的一个县,生活多有不易,但两人相扶持总是过得下去,很快,他们有了孩子。对夫妻而言,这便是件大喜事了。泉检查途中,听一母亲曾查出放射元素艳,深感不安。此后对辐射极度恐慌,到了上街要裹上防化服的地步。社会上的闲言碎语自不用说,洋一在工作中也受到很大压力。洋一一直在一个懵懂的少年状态,不愿离开父母,不愿作出改变,在妻子的变化中自己也深感迷茫。孩子自然未曾露面,但始终是一个核心角色。洋一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最终做出抉择,离开,再离开。灾难前每个为了爱做出的抉择,都凝聚着千万分的感情。

  本片最感人至深便是在此,洋一父母泰彦和智惠子。片中最喜欢的角色便是父亲泰彦了。有着一个饱经沧桑老者应有的决断力,一个深爱妻子丈夫的呵护和温情和一个合格父亲的责任感。智惠子患有失智症,言语动作像个小孩子,泰彦一直耐心地哄着,照顾着,听闻妻子有时像少女般满怀爱意言语,仍会露出开心的笑容。片中的点滴我们可知当时二人满溢着幸福的恋爱往事,老去失智的智惠子对此仍是恋恋不忘。当智惠子走失,一人穿着21岁浴衣去参加不存在的孟兰盆祭,泰彦心急如焚,开着卡车一路撞开护栏,一路找寻。找到时,发现智惠子一人在跳舞,没有半点责怪,又重新露出笑容,只是一句“智惠子,你走的好远哦”。和妻子一同唱着跳着,如同年轻时候把妻子背在背上。我觉的世上最美的爱情莫过于此,缠绵,眷恋,在最年迈,最苦痛的时候,也能因爱情的美好而开心地笑起来。

  最令人痛心的就是结尾的一幕,残酷的世事将一切美好打的支离破碎,而老人最终选择亲手了结这一切。当枪口对准智惠子的头时,这股愤怒,痛苦,无奈,不舍,想宣泄却无处抒发的感情闷在胸膛,仿佛感同身受一般,复杂的感情像潮水一样袭向你的心头。最后老人与妻子拥吻,倒在花圃,燃起大火,让人不管顾是否合理,只是为这凄美落泪,轻轻舒了口气。

  在核灾后一年就上映的电影,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不过,导演高明之处在于,传达的电影并非直白炽烈,让人觉得虚假,而是用一种平淡的叙事方式,细腻柔和,告诉人们,世间总是有许多美好,何必沮丧恐慌?什么都失去了的话,那就以“爱”的名义,努力活下去吧。

  真是再合格不过的温情片啊。。

  《希望之国》观后感(五):那裡才是真正的《希望之國》?

  文/Dorothy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