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空间》的观后感10篇
《思维空间》是一部由豪尔赫·多拉多执导,马克·斯特朗 / 泰莎·法米加 / 因迪拉·瓦玛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Anna父母死了沒?
答:沒有,John被抓的時候是涉嫌謀殺Anna,當時警察跟他講說Anna的父母只是吃了安眠藥而已。
二、Anna一直在編制記憶嗎?
三、時鐘代表什麼?
答:在記憶片段中時鐘代表細節,虛假的記憶是轉瞬即逝的,細節通常不會呈現,所以鐘不會動,但從John跟Anna講明之後的幾個記憶片段裡時鐘都有在動,這是Anna故意製造的細節。
四、黑影是誰?
答:片中黑影有兩個,一個是記憶偵探,另一個是幻覺Anna(幻覺是一時不適應捕捉記憶的副作用)。
五、John為什麼能看見記憶偵探?
答:在捕捉記憶時,如果記憶偵探在你(任何人)旁邊,你則完全看不到他,如果記憶偵探在遠處觀察你,你可以看見記憶偵探,只不過你不知道是他是誰罷了(Anna例外)。
六、Anna為什麼要陷害John?
答:Anna並不想呆在這個家,她追求自由不受約束,所以Anna不僅要離開這個家,而且需要製造死亡假象,否則她父母會繼續找她。Anna是個智商破表的女孩,從一開始就在利用John,利用他的弱點,如John因未走出妻子離世的痛苦所以完全不在狀態、同情心和跟他搞曖昧。計劃陷害John的其中幾處細節:拆信刀、安眠藥、房間鑰匙……
七、到底是誰下毒毒害三個學生?
答:Anna。
八、Anna的老師犯什麼罪?
答:引誘未成年人罪和謀殺罪,Anna父母通過賄賂掩護了Anna下藥毒死女學生的事實,老師被冤枉成下毒元兇。
答:讓警察誤以為John有這方面的癖好,跟Anna的老師無關。
十、John有在編制記憶嗎?
答:沒有。
十一、John沒有發現Anna在說謊嗎?
答:有,但Anna智商高於常人,懂得利用他的弱點、同情心和男性荷爾蒙,導致John感情用事陷入太深,因為有太多的懸疑所以John不得不從現實生活中調查,每當John發現並不是Anna所講的那樣時,Anna就利用他的同情心編制更多的謊話和記憶,如他繼父的陰謀、Judith和繼父有染、John的上司曾經傷害過Anna。
十二、John難道沒有看到笑臉符號嗎?
答:當然有,John本身只是幫Anna治療,並不是在調查刑事案,所以這種細節對主角來說並不起眼。另外John被Anna說服現在他是她唯一的希望,潛意識已經站在Anna這邊(留意Judith在摔傷入院后和John的對話,Judith問John站在哪邊,隨後John的表現明顯口是心非)。
十三、Anna是精神病嗎?
十四、John腦中聽到的 It's not your fault. 到底是什麼回事?
答:當John進入Anna記憶時,Anna已經慢慢了解到捕捉記憶中的規則,捕捉記憶過程能操作自如,Anna反過來發現了John的心結,暗中在John記憶留下記號(It's not your fault, John.)幫助John走出來。其中有一段曬照片的記憶,仔細看這一段,Anna已經了解到水能夠勾起John妻子自殺的回憶,所以在記憶中她故意沒有關水,還瞄了John一眼,目的是為了讓John面對事實放下妻子,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在影片結尾,John終於把房子賣掉,放下了心頭大石。
十五、Anna最後為什麼寄照片給John?
答:證明John是清白最有力的證據是證明Anna還活著。Anna寄了張自己拿著近期報紙的照片給John,幫John洗脫罪名。既然要陷害John為什麼又幫他洗脫罪名呢?個人有兩個答案:1、Anna後來心軟了。2、Anna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逃去更遠的地方,確保Anna的父母再也找不到她。
:看了各種短評應該很多人都沒完全看懂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相比《催眠大師》,後者除了比較接地氣外其他各方面前者都完勝後者。
(很好奇为什么一篇这个电影的影评都没有呢)不得不说的是,女主角实在是这整部电影的看点之一,几乎每一个出境都让人觉得惊艳,当然作为一部惊悚带着科幻色彩的电影,有这些是远不够的。就整部电影来说,开头的时候交代了当男主角在他人的记忆空间中看到水时,便会想起自己惨死浴缸的妻子;而在刚到安娜家时,两人初次交锋的对话,也说明了女主超凡的洞察力与绝高的智商,由此,看到在洗照片时安娜特意不关水龙头的动作,故意让水漫遍房间以引起可怜大叔痛苦记忆的时候,便可猜测到此时安娜已掌握了两人对抗中的主动权,并能完美的利用自己的记忆来控制男主。结尾她将男主骗去别墅时的电话,这说到一半故意挂掉的手法,基本是此类型片子的共性吧,基本上这样的对话都是个诱骗的陷阱;再加之她帅气老师在被男主探监时所说的话,由此也可大致推想,整部电影便是一个美丽少女利用苦情大叔完成精彩越狱的故事。再说说一些细节吧,一个是玫瑰,我觉得这是否也预示着片中如此花季少女,美丽却又危险,包括最后女主寄花给男主时特意强调要拔去刺,应该也寓意着此时回归自由的她已是朵美丽而无害的花,而这也与影片开头时安娜的母亲不允许安娜房内有任何锋利物品相照应,只不过所囚之人颠倒了过来。影片还有很多小细节,比如那个办公室的算盘之类,总的来说还是部不错的电影吧,剧情欠妥,但创意可赞。
《思维空间》观后感(三):一部不错的高智商电影,外加亮眼的女主
又是一部关于思维的高智商电影,费脑子的程度不如禁闭岛和造梦空间或者思维碎片,但也不错。女主很亮眼,94年的小妹妹。
这个后来解释清楚了,有经验的观众应该在神秘人出现几次后就能猜到了,也就是另一个记忆侦探,这是一个梦中梦。
2、女主和男主的妻子都叫Anna,这是一个小伏笔,使男主更容易相信女主。
3、女主智商爆表,轻易猜出男主要提的前两个问题,给女主之后反影响男主的思维埋下了伏笔。
4、影片开始Anna继父和妈妈握手那,继父没有握住妈妈的手,并不是他们有什么问题,可能只是有一些分歧,夫妻之间哪有不吵架的,但被男主看到,并记在了心里,潜意识里对继父不满(也可能由于自己对妻子的愧疚),所以Anna轻易的用伪造的继父和女仆OOXX、领救济金等,造成男主的思维偏差。
5、第二次记忆时,男主发现了钟没走,事后证明这是女主的小失误,毕竟这是女主第一次这么做,还不熟练,之后的各次记忆中,再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了。
6、坏的摄影老师,这里有些人认为这个老师就是坏的,但他自己说自己并没有什么大错,而男主的老板说了要客观,所以我认为片尾的那些露点的照片可能都是女主干的,坏老师只是照了艺术照而已,所以坏老师说他是被陷害的。
7、坏女生。坏女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Anna也确实报复了她们,但没想杀她们,而且注意坏女生说的话,Anna家有钱有势,出了这种谋杀未遂的事也没有什么问题,只是被开除而已,但坏女生却在脖子下方有个洞(恐怖啊),这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此时男主已经被女主代晕了,完全忽视并认为是mousey干的(坏女生都说没这人了)。
8、男主质问女主没有mousey这人,Anna早有计划,拿出照片+年检,往往越危险就越安全,男主果然上当,没有当场看年检。
9、男主代女主看记忆,却被女主带入了自己的记忆中,这里导演已经暗示,局势已经失控了。
10、男主终于通过新闻察觉了问题,发现了Anna画笑脸的破绽,发现确实没mousey这人,但Anna已经要最后一波流了,所以男主没来及做出应对,就果断被灭。
11、女主在记忆中变出了男主的老板,进一步混淆男主的视听,并假装昏迷,让男主去拿安眠药(这可能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给男主留下罪证,并给了男主那把“钥匙”。
12、最后一波流,女主利用男主做了一个设计,并在林中对男主说“sorry”,不过这里的设计有些太随意了,万一男主没有回头叫警察或者没有松开女主的手怎么办,导演这里有些随意。
13、最后那个神秘人终于出现了,原来就是片中一直说的另一个记忆侦探,这也是唯一一次神秘人漏出正脸,之前都是模模糊糊的。
14、男主只能被保释,洗脱罪名的唯一方法是证明Anna还活着,女主主动帮男主洗脱了罪名,还记得那个照片和花吗?花减掉刺,意思是女主说我不是一个坏人,不反社会等等,而那张照片,为什么女主要拿着报纸呢?很简单,因为报纸有日期,这就说明女主确实还活着,已经得到了自由。
最后说点我没懂的,男主和Anna家的那个护士,是怎么走到一起的???节奏有点快吧?一共也没见几面啊???
《思维空间》观后感(四):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女主要把茱莉亚说成是毛斯?
女主把毛斯这个外号张冠李戴给所谓的投毒犯茱莉,但我们都知道茱莉是真实存在的,毛斯也是真实存在的,她们是两个人,男主正是从这里发现了女主在欺骗他,只不过男主发现的太晚。试想,当女主让男主看年鉴时,如果男主真的看了,那么女主的计划不就泡汤了?这难道不是个非常大的隐患?以女主爆表的智商怎么可能考虑如此欠缺呢?如果直接用茱莉的真名,不是更加天衣无缝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考虑的:女主和朱莉其实并不是很熟或则关系很好,以至于她忘记了毛斯并不是朱莉的外号(我甚至认为女主连朱莉的真名都不记得,所以编了一个梅根斯坎伦)。之所以要在这里设计一个外号,是为了显示女主和朱莉关系非同一般,因为我们和最亲密的朋友往往不会直呼其名对不对?女主原本设计第一段假记忆是想暗示男主,茱莉和她关系亲密,茱莉有可能因为女主和贱人三人组由敌对走向友好并且排除茱莉在外而对三人组进行报复,是为茱莉亚投毒制造动机。第一段假记忆很明白的告诉男主,喝茶的事除了她和三人组外还有第五个人,也就是茱莉知道。
也看到一些人说投毒的就是茱莉,我不敢苟同这种观点。从整个影片来看,除了女主的第一段记忆,其它所有女主记忆中发生的事件或者是她陈述的事件都被证实是假的,比如她说继父推女护士下楼、男老师侵犯她、塞巴斯蒂安猥亵小时候的女主等等,怎么偏偏在下毒事件上女主就是清白无辜的呢?而且以女主的个性应该会惩罚一下三人组,只不过小孩子掌握不好分寸出手重了,事实上三人组并没有死ATTEMPTED TRIPLE HOMICIDE三重谋杀未遂。
最后还想说一点,剧中反复出现的黑影或者说幻影,有人解释为是另一个记忆侦探,我觉得对了一部分,但还有些影子分明是女人,不能用侦探解释。我觉得是这样,电影是由男主查案的过程和伦德格伦查案过程组合而成,所以有些影子是伦德格伦,有些影子应该是男主在侦探女主记忆时出现的幻想,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其实这也暗示男主已经被操控或者说是催眠了。
《思维空间》观后感(五):帅大叔与智商爆棚的小萝莉-------思维空间
写在前面的话:这就是一篇叨叨絮絮的观后感
我是为了小女神泰莎去看的这部电影,泰莎可以算是偶像剧出道,她一开始的任务不是演戏,而只是站在那里摆几个pose为我们提供高清美女桌面而已。但是自从美恐开始,泰莎也开始自己独立接一些需要演技的角色。我本来是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的,只是想着支持一下她,但是影片里那种悬疑+小文艺的那种调调让我十分喜欢。
男主是一个神似杰森•斯坦森的中年大叔,因为家里没钱了所以又出来做记忆侦探赚钱。所谓的记忆侦探,就是可以进入别人的回忆里而不被人察觉的人。他的老板说那好吧,但是你走了两年了,你已经不是头牌了,就给你一个简单点的一个任务:让一个富家小姐吃饭。本来是一个so easy的活,但是遇上我们自带柔光智商爆棚的女主安娜(也就是泰莎)就不一样了。安娜不仅是从见男主第一面开始计划利用男主,有可能是只听说他是记忆侦探之后就开始谋划了。其实仔细想想,安娜一步一步的机关真的是蛮拼的。
第一次见面时,是由安娜的母亲引荐两人,但安娜却头也不回的说了一句:你的戒酒互助协会要迟到了,非常的聪明点出母亲是酗酒的。而且接下来的十几分钟完全是安娜在领导着气氛,然后第一部的测试结束后她就扔下一句话:我不是反社会者,我只是太聪明了。我觉得男主当时的表情应该是:好吧,你赢了!
不过男主马上就带着安娜一起进入她的回忆,去看一看是为什么她不愿意吃东西。其中有一点是安娜的继父与女仆在偷情,被安娜发现后,将安娜关进了柜子。个人认为这个时候的回忆应该是真的。因为这是安娜的第一次回忆,她当时还不知道是怎样经行回忆的,所以应该无法经行篡改记忆。
而回忆完成之后安娜就马上对男主说了自已继父的坏处,什么周一就要把她送入疗养院从而继承女主母亲的家产,在这时的男主应该还是不相信安娜的。但是安娜同时开启了支线任务:套话。安娜应该早就得知记忆侦探在进入别人的回忆的同时也可能会因为一些刺激,而进入到自己的回忆中去,安娜就需要男主的弱点,而男主没有疑心,支线任务很快就完成了。第二天发生的事情其实只能算是一个主线的分支,没有什么意义完全是为了引出下面一段回忆。
在第二次回忆的时候,安娜回忆的是在女子学院里自己遭受谋杀未遂的起诉的事情,但也从男主的提示中可以看出安娜这时候开始了第一次编造回忆,时钟和窗户都是破绽。男主对安娜还是怀疑的,他自己也经行了一些调查,但都没有查到点子上。
第三次回忆才是重头戏,安娜开始回忆那个对她经行非礼的摄影老师,时钟也在男主的提醒之下走了起来,甚至安娜还在回忆中看了男主一眼。也就是在这回忆的时候,安娜成功的将男主给催眠了,让他沉浸于对自己亡妻的回忆中,安娜也称这个时候将一些艺术照下载到了男主电脑中(支线任务get√)。但男主大概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会出现这种状况,所以没有丝毫怀疑女主,反而担心的是安娜在接受他的治疗时候有没有对自己产生别样的情感。我觉得在这里,正因为安娜让男主回忆起了亡妻之后,男主的天平已经完全倒向安娜了。后来他去上司的办公室说自己一定会把事情查清楚,上司说让他不要放太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而显然他已经对这个事情有很多的个人情感在里面。
第四次的回忆里面安娜更加大胆,她的回忆与第一次他继父说要和她一起玩时一模一样的场景,衣服,只是由继父换成了男主的上司。而这时男主开始完全相信安娜,所以当泪眼茫茫的安娜说要交给他一间老房子的钥匙,而这把钥匙代表着他对她的一个承诺时,男主马上就收下了。
至此,男主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已经完美解决了,但是他没想到安娜的计划才刚刚开始。结果就是安娜设计了男主,利用他逃出了困住自己许久的房子,完成自己的消失计划后再帮男主洗白。
影片最后安娜寄给男主一束玫瑰,说要剪掉刺的,这里的刺也代表着安娜身上的刺也被一一剪下。她身上穿的那件大红色的裙子,红的正鲜艳。
(对于我来说唯一的败笔就是最后男主出来以后和那个护理在一起!!!!!大叔和小萝莉不是很有爱吗?)
《思维空间》观后感(六):伦理牵强~人人都觉得吧
....内容易懂.剧情勉强连贯~就是与网友们评论一样,只是为了自由根本没必要这样秀操作,以女主的智商装傻没可能做不到!现在这么做一来还没法用正常身份过活二来说的是杀亲生母亲!有这么大仇吗?片头用10分钟说主角能力,15分钟左右开始正式入主线任务...我竟然在18分钟的时候就猜出结局了...一开始见女主就表现得秒天秒地秒空气我就想不会这么俗吧....在33分钟女主哭的那段我就可以肯定这个结局....究竟多不会铺垫。一个聪明的人不该表现得聪明~一部需要铺垫的电影更不可以透漏太多信息,如果要透漏来让观众证明“我牛”的话就应该越不起眼越好~我专心地观察所有场景的细节竟然一个都用不上...包括节拍器~包括玫瑰~包括艺术照...哦~没有~用上了字迹....不过那时我已经确定结局了...除了失落还是失落...说说节拍器~作用是反催眠吧!我觉得这个细节不错不过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提及作用~感觉不是埋没自己好的东西吗?这也是为啥一部构思不错的电影最后只剩女主的相貌可看的原因,不过对于女主的相貌。我个人认为完美过头反而没任何可塑性。出来的感觉就是花瓶。放在维拉 法梅加旁边就看出是气质的差异。这么说吧~我1分给唯美场景,1分给游戏玩法,其他没分...好吧~我再给1分女主无情卖乳沟卖美腿吧....不对!这个应该是扣分的...这么卖不更加透漏信息了....
《思维空间》观后感(七):枯萎与盛开的玫瑰
这是一部迷人的电影,有着诸多迷人的因素。
(一)迷人的名字
安娜,称呼16岁的迷人少女Taissa Farmiga。她静静看人的表情,在那苍白如纸的透明肌肤之上,变幻着万种风情;她牵动的嘴角,微微透出的轻蔑,恰如媚惑的毒药,令人欲推还就,欲罢不能。
(二)迷人的大叔
扮演侦探约翰的Mark Strong像极了杰森•斯坦森的硬汉外形,头顶缺失的毛发总是错生在唇角鬓边,浓密而性感。只是他的冷、硬,更加柔和而宽慰,毕竟,他面对的,是与自杀妻子同名的安娜。
(三)迷人的剧情
进入人的记忆,寻找行动轨迹,以此来分析未来的心理、行为走向,这弱于DNA的证据性,却比测谎更可靠。新的办案手法,迷人之处恰恰在于,成为记忆侦探的,绝非智力庸常之人,而当对手智商更高时,记忆却不再只是记忆,而是掺入了智商的思维活动。那么,在思维空间展开的较量,究竟谁牵制谁,谁主导谁?那个以记忆为判断依据的人,则很有可能被记忆所欺骗。
电影开始,约翰进入一个女客人的记忆。他看见劫匪将女人逼进盥洗室。惊慌的女人手握剪刀蜷缩在角落里,放满水的浴缸继续淌水,水在漫溢,终于淹到了约翰的双脚——这是一个值得记取的画面,它在电影里一共出现三次——约翰瞬间被电到了一般,立定不动。他由女人所在的浴室转换来到他自己位于海滨的住所,水从楼梯漫下来,他冲到楼上,抱起在浴缸中割腕自杀的妻子……
约翰与女客人同时被唤醒。约翰的老板声称,约翰的记忆受到侵扰——这里,埋下了剧情的重要伏笔,成为整个故事戏剧化演进过程中可信的推理依据。
记忆侦探原本是侵入他人记忆的,而当场景吻合时,他却可能迷失在自己的记忆中,也就是说,催眠了他人的侦探,极有可能被催眠。那么,在丧失意识的情况下,他看到的记忆,只能是别人要他看到的记忆了——他已经不再具有清醒的思维判断。
至此,电影进入了层层叠叠的悬念设置当中。
安娜在母亲腹中的时候,父亲即已去世。母亲巨富、酗酒;继父是申领救济金一族,身为官员,口碑尚好,却并不尊重母亲。他与女佣乱搞,被幼小的安娜看见,为此,继父将安娜关进衣橱,这成为安娜心理的阴影——她在中学再次被三个同学关进衣橱时,她不动声色地下毒,导致同学气管残疾。安娜的老师占安娜便宜,结果以性侵罪名入狱。老师似乎为安娜拍摄了色情照片,而安娜自己则轻描淡写地说,只是一些艺术照……
以上事件零零碎碎地呈现在约翰面前,因为,有些是在安娜的记忆里,有些是在安娜的录像片段里,有些则是约翰调查安娜同学和老师所得,当然还有安娜对老师、同学证言的矢口否认。老师声称遭诬陷——这可能是真,可能是假,因为对后续的剧情影响不大,电影也并未纠缠不休,而是继续让它保持悬念;下毒一事,安娜声称是另一个同学所为,她在记忆里让约翰看到了那个一闪而过的身影——而最终的事实表明,记忆中的身影是安娜造假,身影只是安娜放在了现场,并且,安娜将身影与名字张冠李戴了,这难不倒约翰,她的目的也许只是增加调查的难度,并且以一个高智商女子炫耀技能的心态,向约翰挑战。
调查中,约翰得到未经证实的某种信息:安娜家里大把扔钱,可以打通任何关节,平息任何罪责。
负责观看监控设备的女雇员,被推下楼梯摔伤。没有人看到事件真相。安娜甚至眼含热泪为自己辩白,声称继父诬陷她,只是想令她被关进医疗机构,从而控制她的财产。约翰将信将疑。
这当中的情感偏向很重要。约翰惊讶于安娜的冰雪聪明,从一开始灵犀相通的对话,他便要刮目相看这个女孩了,何况与妻子同名也让他心生温情——他对妻子因为丧子而沉浸于回忆横加干涉,从而导致妻子抑郁自杀一事一直心生愧疚。当安娜表达了对约翰妻子的赞美,并顺利配合心理治疗开始吃饭的时候,自信且鄙视同僚的约翰自然得意于自己的成就,从而放松了对安娜的警觉,也放任自己以喜爱之情代替严谨判断的疏忽。
侦探思维的逻辑和理性,一旦出现偏颇,产生的后果将可以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来形容。
看似柔弱、无辜的安娜,在约翰心里已经偏重,她继续不动声色地埋下她的草蛇灰线。
最终,高潮来临,安娜在一个夜里向约翰电话求救。当约翰赶到安娜家里时,命案已经发生。约翰双手沾满鲜血,口袋里揣着安娜给他的、他声称打不开的监控室房门钥匙,被警察抓获。所有证据表明,约翰想性侵安娜,并且杀死了安娜的父母。他的电脑里满是与安娜老师类似的少女色情图片。
这个剧情描述起来,只是粗线条的。如果你是喜欢悬疑、推理的观众,那么,你一定会为剧情的精心编排而沉迷。有不少评论者质疑安娜费尽心机的动机,以为要出走即可出走,要杀人即可杀人,更加简单直接,犯不上又绝食、又编造虚假记忆,等等。
我恰恰以为,剧情令观众迷惑,同时令观众产生极大兴趣要一探究竟,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和成功。至于动机,一个心理有过创伤、处于叛逆期、年仅16岁、智商超高的少女,化简单为复杂,就像沉溺网络游戏的高手,只想挑战更高更难的终极极限,这样的心理,哪里需要理由和动机呢?
(四)感悟
约翰遭遇了真正的诬陷,他是一步一步陷入的,却在最后一刻才恍然。一个著名侦探,失手于一个花季少女,恰恰被他自诩擅长的记忆重现所欺骗,虽然过程中有过怀疑,也有过质问,但都被他轻易放过。而最终,他倒是被他瞧不起的同僚重新走了一遍他的记忆(与约翰的记忆同时演进,这也就是电影中常常出现神秘莫测的另一身影的原因),从而为他洗刷了罪名。
1、放下最重要
约翰妻子的自杀,始终是他放不下的记忆,成为他心理的一个阴影。可以说,他是一个心理有病灶的人,病灶很容易成为被入侵的洞口。当然,放下,又谈何容易。
2、记忆的真相哪怕痛苦,却是不可逃避的唯一
正如约翰在电影结尾的内心独白:
“关于记忆,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你不能完全相信它。最终,记忆却是我们仅有的真相,不管多么痛苦,你都会去回忆真相,因为有时候,这是唯一可以拯救你的东西,是唯一可以让你自由的东西。”
在这里,约翰谈到拯救、自由,那么,他所谓的记忆真相,应该更偏重于安娜谋杀的真相。无邪少女的邪恶谋杀才是最残忍的,他没能制止,反而成为牺牲品,这无疑是痛苦的记忆,然而他必须去回忆,必须向走进他记忆的侦探展示真相,他才能得到拯救,得到自由。
今天,当侵入记忆还只是空谈,也就是说,记忆并不真的作为办案依据被采信的时候,正视记忆,不避痛苦,也只能作为一种人生哲理,慰藉一下有需要的人吧。只有正视过,痛苦过,才能真正放下,才能获得精神层面的真正自由。
3、玫瑰的启示
电影画面唯美,地毯、铁门、安娜的画,处处点缀着玫瑰花。当约翰重获自由时,安娜手持刊载着这则新闻的报纸,拍了一张相片,连同拔了刺的玫瑰花一起,寄给约翰,写着:“谢谢你。”
电影结尾,字幕的背景依然是大片的玫瑰花,它们由茂盛而枯萎,由枯萎而茂盛,变幻出绚丽的色彩。
看的时候,不能不为所动,并产生没有好恶的联想——
玫瑰花一样的安娜,她几乎被囚禁的童年、少年,不正是枯萎而凋谢的吗?她犯下了罪行,她没有留下痕迹,她正在世界的某一处悄悄盛开……玫瑰太美,令人沉醉——她的衰败,虽有着被遏制的残忍,倒也安全无害;她的盛开,虽芬芳妩媚,却有着伤人的尖刺……
在花开的娇媚里,让我们存一份美好的期冀吧——
期冀安娜玫瑰一样绽放的自由里,不会再有罪恶,正如她自己拔去了那些刺一样。
让我们一起祈祷。
看更多影评,欢迎访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7fa25b0101inzu.html
《思维空间》观后感(八):安娜与艾米
电影《思维空间》中的女主角安娜有点像小说《消失的爱人》中的女主角艾米,2人都出身优越并且极其聪明,精于设计,懂得操纵别人的思想,都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别人的信任和喜欢,再通过精确的设计来陷害自己不满的人或利用别人的信任和喜爱设计陷阱来替罪自己犯下的罪行。安娜在记忆侦探(男主角)探索她的记忆时,制造假记忆误导男主角深信她不是别人眼中的神经病,而是受过众多创伤的受害者,周围没有她可以信任依赖的人。再通过不断表达自己对男主角的信任,表明他是她唯一可以依赖信任的人,只有他可以帮助她……终于得到男主角的彻底信任……在男主角记忆探索之间,她居然可以知道并利用男主的心理创伤,然后在男主陷入心理创伤记忆时脱离探索,转而对他的电脑做手脚……一石二鸟啊,既加深了男主对她的信任和同情,又为自己赢得时间来制造陷害男主替罪自己的又一份证据。还好男主不是安娜讨厌的人,最后通过发一张能证明自己活着的照片来为男主开罪,不然像安娜以前的高中老师就惨了,没有强奸安娜,却硬是被安娜设计成让所有人都相信他强奸了她,然后他就被指控强奸罪失去了一切而进入了监狱。安娜也因为家里有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嘛,所以她家人也会花钱买通媒体或检察院什么的消除或掩盖安娜的罪行。
艾米因为深谙人心,也非常擅长扮演不同性格的人来获取不同人们的喜爱,让别人认为她是完美的,她不能忍受身边的人忽视她或者有人比她更受欢迎(在她高中时就曾因此设计过一个女同学)。另外,报复心、计划性、自控力都很强,她为了完美报复他老公外遇的计划,不惜自残(拿刀给自己的手臂划出完美的伤口,让血滴十分钟,然后再给自己预备好救急箱包扎伤口,再清理干净血滩,砸碎花瓶等制造犯罪现场)……为报复计划筹备了2年,筹备实施完美计划只为了让丈夫身败名裂,致他于死地……故事的结局是艾米和丈夫又生活在了一起,可怜的德西被艾米设计成了替罪羊……真的蛮为德西报不平的,他只是喜欢被感激、被崇拜,喜欢充当救女子于危难中的英雄罢了,结果却被艾米利用他的这一性格特点,用谎言迷惑德西,获取德西深切的同情心、爱意和强烈的保护欲望,进而操控、设计甚至杀死德西……
安娜和艾米最终都没有因为自己的罪行而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计划精密,找不到犯罪证据)……
ut just because the lies are shocking and they attract a lot of attention……It doesn’t necessarily make them true. It wa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check the facts and to question the facts until I was evident that I was innocent. And at once we’ve proven my innocence. We went back to that proof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looked at it with a fresh set of eyes. Because only then, were we able to actually see the truth.
《思维空间》观后感(九):就看看颜吧
最近觉得马强好帅,所以找了他的电影来看,只可惜,他在这部电影里面太弱了,一直被牵着鼻子走,如果对手很强也就算了,但是女主从一开始就疑点多多,我根本就没有相信过她,更不要说整个过程中,她也是漏洞百出,男主分明有好几次可以戳穿的机会,但他就是自欺欺人,所以,我认为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高智商犯罪,只不过是典型的美人计罢了。
最重要的是,如果女主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高智商,也不会把自己弄到要被送去精神病院的地步,整部电影几乎没什么悬疑性,唯一没有想到的是,所有的剧情其实都是男主在回忆,那个总是在远处的黑影,是另一个记忆侦探。
我喜欢电影里有关于记忆侦探的设定,但是,这个剧本没能好好地展现设定的魅力,太浪费了。
《思维空间》观后感(十):个人的一点浅见
实话说,这部电影立意不是很新颖,相关题材的电影数不胜数。在悬疑惊悚方面的标杆有伊恩·索夫特雷导演的《万能钥匙》(豆瓣几万的影评足以证明,推荐之!),还有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追随》,故事手法并无二致,结局都是主角被套。不过,女主在转过头来的一瞬间我就知道我会把电影看完的!
来捋一捋影片情节吧:
开头是主角华盛顿在帮客户追寻记忆时,因水而想起自己死去的妻子安娜(和女主同名),产生了记忆共鸣导致轻微中风,后来因经济问题复出,由此接手女主安娜的案子。这里交代了妻子死后华盛顿生活不如意,还影响了事业,不得不在网站上卖房子(特写镜头),但房地产公司的一通电话告诉我们男主依然放不下和妻子的回忆,决定不卖房子。
接下来是女主的爸妈和华盛顿的交谈,可以看出安娜父母意见不一致(手部特写,片尾的两人相握形成了对比)。
华盛顿和安娜对话,这期间华盛顿的一句话:“你可以在远处看到我,但不知道那是我,如果我在你旁边,你压根就看不见我”点明了其实跟踪华盛顿的那远处的影子是另一个记忆侦探。
第一段回忆:安娜看到母亲在吐:也许是因为酗酒在抠喉(安娜提醒母亲去戒酒协会);父亲和保姆通奸,之后安娜被锁柜(阴影);母亲找拆封刀,安娜想拿给她却造成了父母的误解;
华盛顿和护士朱迪丝回家,在门口看见安娜的身影(有人说这是幻觉,其实不是,请往下看);
朱迪丝被安娜推下楼,但安娜辩驳说没有;
华盛顿从老板那里拿到文件(遭老师性侵案的审查资料),里面还写了关于三个被老师毒害的受害者:安娜的同学,安娜说想要自由(伏笔);
第二段回忆:安娜在记忆中虚构了毛斯这样一个人物,还帮同学隐瞒偷酒的事实;
华盛顿表达怀疑安娜记忆的真实性,因为钟不会走,此时表明安娜已经掌握回忆的编织技能,然后华盛顿看到了安娜的一幅画着朱迪丝门口的画,还问起安娜,安娜看起来意外而且紧张,所幸行迹没败露。
:很多人到这里都觉得奇怪,安娜又不能下楼,怎么会出现在朱迪丝门口,还知道门口长啥样?其实仔细想一下就能知道是安娜自己学会了记忆侦探的技能(这也就是父母说的才华吧),她大概在华盛顿第二次给她做回忆的时候闯进了华盛顿的记忆里(包括朱迪丝门口的记忆、妻子死在浴缸的记忆还有在家里看到鬼影的记忆),并说了:it is not your fault.让华盛顿的记忆里有了安娜的身影,只是在伦德格伦(另一个侦探)在帮华盛顿做回忆时按华盛顿的回忆顺序来排列,所以和安娜的回忆探寻时间错位了,以致于很多人想不明白!因为安娜可以闯进华盛顿的记忆,所以她知道了朱迪丝门口的样子,画了幅画;知道了华盛顿妻子的死因,以此还制造了梦境中的水;(在每次回忆安娜都要求要开节拍器,这或许就是安娜的催眠杀手锏,我们可以在回忆中听到始终走的声音很慢,节奏跟节拍器一样慢)
华盛顿探访监狱中的奥特加,奥特加说了实情:奥特加因为艺术照事件入狱,而安娜在权势庇护下安然无恙,就连她投毒杀人的受害者苏珊(估计很有钱)也告不了她,安娜还把罪名怪罪给毛斯;
找苏珊;
华盛顿看到了门外的鬼影;
第三段回忆:冲印房:安娜成功制造使华盛顿产生记忆共鸣的水,然后退出回忆,在华盛顿电脑里下了很多未成年少女的艺术照;
华盛顿回老房子,并把出售的牌子扔了;
第四段回忆:安娜制造被华盛顿老板猥亵的假记忆,让其显得更加可怜,这时安娜晕倒,华盛顿在安眠药瓶上留下了指纹;
安娜给华盛顿监控室的钥匙;
华盛顿发现毛斯和安娜笔迹一样,毛斯也并非其人,还发现了很多艺术照;
当一切真相呼之欲出的时候安娜让华盛顿手足无措地步入陷阱。。。
最终,安娜获得自由,在最后的时间逃出生天,没有被送进精神病院;华盛顿因为安娜证明自己还活在世上而获得保释,最后把房子卖了,房子又住上新的主人(与之前对房子的不舍形成了对比),而华盛顿去了朱迪丝家,这些都表明华盛顿已然释怀,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开始新的生活!
写写感受:
这电影挺悬疑惊悚的,凌晨看有点不敢上厕所。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网友说华盛顿是傻X,我觉得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我们不也是后知后觉乃至于浑然不知吗?
华盛顿最后的话挺有意思的,“记忆有时候不能完全相信”,就像安娜的记忆;“但最终记忆使我们仅有的真相,它是唯一可以让你自由的东西”,安娜因为制造记忆而自由,华盛顿因为回忆真相而自由。我想那些回忆真真假假,真的很难让我确定电影中每个人的动机是什么,特别是安娜和她爸,但是关于记忆这电影确实给我们以启发,你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