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博格曼》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博格曼》影评10篇

2018-06-06 21: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博格曼》影评10篇

  《博格曼》是一部由亚历斯·冯·华麦丹执导,扬·贝弗特 / 哈德维奇·米尼斯 / 杰罗恩·佩瑟瓦尔主演的一部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博格曼》影评(一):不寒而栗

  这是一部高度符号化的电影,导演用几乎没有逻辑故事表达他的思想,很多本来需要演绎情节被他莫民奇妙之直接得表达出来。他应该也没期望所有人都能看懂,有种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就一边凉快的高级文青状。所以偶也没看懂多少,甚至这种直接带来了很强的恐惧感,毛骨悚然。

  这群入侵者可以代表很多,可能是人的某种情绪社会性或道德意义极端反面,可能是某种抵抗阶级,屋主当然是代表主流社会。然后这种入侵流是如何步步为营策划,反间,洗脑,杀害等等全无感情流露方式把貌似强大的主流给干掉了,还把下一代给带走了,好可怕啊。让我恐惧的是我作为真实存在是属于主流社会派,还是那群侵入者,虽然导演用的表达方式是无稽的,但是我深刻感觉到这种过程是无时不刻发生在这个世界中的。关键是无论我属于哪一类,结果都让我不寒而栗。

  《博格曼》影评(二):无需解读,只是细节趣味

  这部电影没有解读的必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因为它是高度的符号化和程式化,就像一本破破烂烂的教科书标题是“社会政治文化定理”,里面却写了一堆物理数学风格公式,你愿意拿它去套什么现实世界里的例子都随你便。正因为这样,虽然从叙事的角度来说根本无逻辑可言,骨子里却充满宿命精确形式逻辑

  随便想了一下可以套进去的东西:二十世纪的共运,当代欧洲的反向被殖民,资产阶级的左派和右派...华麦丹的电影当然不会坐实其中任何一个,只是冷漠地说:事情都是这个样子滴。唯一掩盖不住的情绪是强烈的阶级感。真正有意思的,不是它写了个什么了不得的方程式,而是各种细节的有趣和符号表现力。

  这部电影吸引我从七分钟左右开始。刚才还在冷兵器挥舞的丛林地道战,走出10米就是一个现代都市加油站。华麦丹式不讲道理野蛮叙事登台亮相。

  我觉得好玩的细节如下,按印象深刻程度,不按时间顺序

  1.艺术

  女主人是一个家庭主妇兼业余艺术家平常老公经常谄媚说她“很累”,其实她家里园丁保姆齐全,最累的事就是往帆布上泼蓝色油漆制造“现代抽象艺术”。后面那一段花园里的舞台表演是我最喜欢段落音乐意象气氛诡异到做梦的程度,节目分别是A.小天鹅芭蕾,中间的女的还像话,旁边两只SB男天鹅让人彻底崩溃。B.俩男的各拿一根形式阳具,对着一个蠕动的布口袋表演形式3P。C.胖女人穿着传统荷兰农妇装表演彩带操。D.女人拉出两块大牌子写着“我是”,“我们是”,阶级身份宣言。观众里面,三个熊孩子就像脑瘫一样呆着,主人夫妇却在后面看得发春,男主人就像小时候女朋友看泰坦尼克那样趁着气氛摸摸搞搞。

  这些有关艺术的桥段,单独每一个看都没什么结合在一起就能感到导演对现代“高雅艺术”拙劣空虚造作的彻骨鄙视。尤其是男主人的矫情。OK,华麦丹自己的电影也属此类。

  2.阶级。

  贯穿整个电影的主题。屋主不一定意味着“中产阶级”,可以代表各种各样的高阶层,有产者,原住民。入侵者也不一定就是无产阶级,可以是上面各种概念的对立者。但是阶级摩擦的火星随处可见。伯格曼捶地桩那里,女主人献殷勤说 “You must吃点东西”(我不会荷兰语,但是荷兰语其实就是德语的方言,很容易听出英语对应词),伯格曼马上冒火,反问"must?”女猪赶紧改口用一个商量式的句式。原来保姆对女猪是低眉顺眼的,自从进了贼屋被洗脑,回来跟男朋友闹,跟女猪顶嘴,全是关于“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不用你来给我做决定”“你不要管我”之类。可见阶级斗争洗脑之强大,精髓就在于破坏权威体系

  还有一个我笑得打滚的地方是女猪去找伯格曼,没见人却看见一条眼神温柔的狗,女猪疑惑了半天对它问道:“卡米尔?"就算我愿意让你上我,你在我眼中还是一条狗。

  所以伯格曼不上她。

  3.性与爱。

  一般闯入类电影不可能没有性,不管是跨阶级偷情还是纯粹的性暴力。但这部电影里面,严格地说没有。因为这部电影太严苛,性就是温情与和解,所以不能有。

  锤地桩的时候,女主人追着献媚,那一段对话令人喷饭。

  ---“你说你想玩啊”

  ---“是啊,我做园丁就是玩”

  后面还有,“你是老板老婆,我永远不招惹老板的老婆”

  一个满脑子闲情逸致,一个满脑子的阶级斗争,两个同谋从来没说到一起过。想想欧洲的multi-culti左派和欧洲的移民,不能不苦笑。

  保姆跟打手二号那一段也很神经诱惑进去了门一关,99%的观众都以为两人干上了,后来才发现只是弄进去洗了脑,跟本没干上,而且打手二号对保姆完全兴趣,自荐枕席的吃了迎面一关灯。

  以往的household阶级斗争,比如《红与黑》或者《gossip girl》,无不以低阶级男人对高阶级女人的性征服作为最终手段最高胜利。这部电影里的女人们都做好了准备积极配合,男人们却疏离到懒得动JJ。最终干掉男主人,占据房子之后,尸体丢在高雅的钢琴下放起了劳动人民的爵士乐,女主人索吻反遭灌药,终于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伯格曼就在失魂落魄的女主人旁边邀请胖女人,两人很默契的跳舞,年轻男女两个打手进入刚才的小房间开搞,把女主人凉在一边,老头在一边给小孩手术。这是全片最冷最冷的地方,完全毛骨悚然。

  我们传统上熟悉的阶级斗争,以及高阶级概念中的阶级斗争,前提假设是低阶级羡慕高阶级的生活,所以要占他们的房子,干他们的女人,最终变成新的高阶级。女主人在老公死后兴高采烈地说你现在可以不做园丁了,玩我吧,就是出于这种假设。但是华麦丹的阶级斗争是不要你的产业不和你杂交,只要埋掉你们的尸体再撒上石灰,夺走你们的孩子变成我们,这已经升华到了非我族类,物种生存之战。

  全片最温情的语言出现在女主人和男主人在园丁房里面拥吻,互相倾诉。但是这恰恰发生在女主人发现伯格曼杀人,正在为他掩盖踪迹配合夺屋行动的时候。完全的欺骗背叛

  真正温情过分的,是最终伯格曼干掉女主人的一幕,仿佛是温柔地哄她入睡,最终还有一吻。这就是欧洲导演骨子里的不恰当审美发作了。参照各种历史事实,比如十月革命后孟什维克的下场,比如天朝建立后知识分子的下场,伯格曼应该用一根火钳慢慢收拾她。这也许是华麦丹心目中伯格曼代表的异类还真是高贵的野蛮人。

  4. 武器升级

  伯格曼干掉园丁用的是吹箭,丛林野蛮人的武器。下一次是下毒。下一次是领带绞杀,而且年轻女笨手笨脚用不好,需要胖女人示范。再下次就是熟练的一枪。这么快的技术升级?请回忆国际新闻关键词手机炸弹”“互联网砍头录像”“脏弹”。

  5.异化

  首先是要讲故事。小孩子你们自己不管,我给他们讲从怪兽腹中拯救小孩的故事。

  其次是喝迷魂汤。你们不送去上学,我们带他到地下喝红药水,举行仪式。所有小孩子都喜欢仪式。

  最后是手术。手术很痛很麻烦,但是最终的孽根切除和控制植入。接受手术的前提,要么是无抵抗能力,要么是甘愿肚皮向下躺倒接受插入。

  所有这些待遇都是针对你们的幼崽和仆人。你们自己已经无可救药了,只能去死,尸体上面还要撒石灰,防止长出什么东西来。

  6.男主人和女主人

  男主人集一切资产阶级右派特征大全。暴力(痛打流浪汉),种族主义(鄙视黑人),迷醉权力(在公司争权夺利甚至把纠纷带回家),以及对自己家里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到睁眼瞎的程度。关键词:虚弱+笨

  女主人集一切资产阶级左派特征之大全。圣母症,肌肤饥渴症,xenophilia,self-rightuous,受迫害妄想,内斗狂热,分不清梦和现实,歇斯底里。关键词:贱+笨

  导演给这对夫妻的各种细节实在是太符号化了,政治意图无可掩藏。

  7.结论

  看似光鲜丰足文明的家庭就这么被攻陷分解了,而且逻辑上无可避免。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抵抗呢?

  其实影片开头就给出了答案。首先是神父,其次是两个粗鄙暴力的男人,三个阴沉的男人没有一点现代社会气息,但是组织严明思想统一决心强大,提着19世纪末级别的武器,像猎杀野兽一样hunt them down,就足够把他们赶走了。他们就是在别的地方被赶走,才到这里来的。

  8.花絮

  伯格曼剃了胡子头发,像极了T-bag。

  扮医生很容易,吃雪糕的时候别扔棒棒,留着做压舌板。

  在盆景湖里面游泳的女杀手老吃雪糕,背后有伤疤,显然也是在别家被发展起来的小孩。

  搬砖砸人的小女孩大人问她要什么生日礼物,她说要个”水族箱",叙事逻辑上她不可能知道有水泥盆栽的那个水族箱,但是这个回答还是很惊悚,毕竟她已经去地下参加过组织活动了。以后一定是组织的栋梁。最后给爸爸送酒的时候,看得出来她是知情的。

  女主人关于玩具熊训女儿那一段,简直是西方左派语言之大全。

  《博格曼》影评(三):玩殘玩謝玩到底 (HKIFF 2014)

  【玩殘玩謝玩到底】的故事圍繞一個表面風光,但內裡腐敗的有錢家庭。一天,一名流浪漢 (自稱 Camiel Borgman ,Jan Bijvoet 飾) 叩上這家的門,要求男主人 Richard 讓他進去洗個澡,Richard 自然是拒絕。於是這名流浪漢開始大話連篇,說認得這家的女主人 Marina,還要是十分熟諗。這些話激怒了Richard,令他出手把流浪漢打至重傷。Marina 見狀於心不忍,趁 Richard 出門後偷偷收留了流浪漢;可她沒想到,一家人的惡夢會由此展開......

  看外國影評,一般將電影與米高漢尼卡 (Michael Haneke) 的【瘋殺遊戲】(Funny Games) 相提並論,可栗覺得故事更像奧桑 (Ozon) 的【失魂家族】(Sitcom),不過故事寫得更好玩、電影拍得更扺死。本來進場時累得要死,但電影一開始就已經教栗目不轉睛,心裡不住想:接下來會怎麼樣?好緊張、好緊張!

  【玩殘玩謝玩到底】去年在康城大放異彩,所以網上有不少相關的報導。以下這段摘自台灣「開眼」網站,講述導演創作背後的意念

  「我想呈現的是邪惡在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姿態,體現在平凡普通、謙沖有禮的男男女女身上的樣貌,因為邪惡不只在冬夜寒冷裡才蠢蠢欲動,而是在夏日陽光的溫暖和樂觀中也存在著。這部電影比我以往所有作品都更黑暗,因為我希望走到最極致,讓想像力沉淪到心靈最為晦澀的那一塊未知境地,去一探究竟。」

  看完電影再看這段話,就發現導演今次的創作頗為成功。【瘋殺遊戲】由頭至尾讓人置身於冬夜的寒風中,而【玩殘玩謝玩到底】則好像是某人在暖和的陽光下打盹,所發的一個怪夢。整齣電影沒多少暴力鏡頭,但怪誕場面不少,當中的棄屍方法,絕對是一絕,黑色幽默感爆燈!

  原載:http://chestnut-girl.blogspot.hk/2014/03/borgman.html

  《博格曼》影评(四):《博格曼》:诡异的背后

  (芷宁写于2014年7月5日)

  想要看温情脉脉的人,大抵不会来欣赏荷兰怪才导演亚历斯·冯·华麦丹的作品,影片《博格曼(Borgman)》堪称一部骨子里都透着诡异和冷冽的影片,开片没多久,观众就会被一种强势奇特的叙事方式吸引到这个看似古怪的故事里,片中每个人的行为,按照常规解释似乎有点说不通,但按照他们所代表的符号和意象来看,又似乎都合乎情节和逻辑。

  全片有一股冷漠犀利到骨子里的风格,不时还闪现着鄙夷和戏谑的味道人性中潜在的暴力部分在这部影片中被合乎情理和逻辑地由意识转化为行为,而且来得干脆利落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那种仿佛从底层冒出来的野蛮和暴力,有着推翻一切的摧枯拉朽力量,更有着稀奇古怪的迷得住后来者气质,于是加入闯入者阵营的人越来越多,带着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横行于世。

  其实不论外力如何强悍,看似完美优渥的上层社会家庭其实早已经暗藏危机了,女主人曾忧戚地表示过:“一些东西把我们包围了,一些在我们之外,随时会溜进来的东西,一种温暖宜人的温暖使人陶醉,也令人困惑,温暖之外就意味着伤害”,而且她认为他们目前的生活是幸运的,但“幸运必然会带来惩罚”。她之所以这样认为,大抵和看上去美满幸福的生活其实都有个易碎的壳有关,这样的生活看似恒久远,其实一敲即碎,经不起任何挑逗和试探,更何况蓄意破坏,男主人是个事业成功的傲慢的家伙,但他的高职位可能会在顷刻间化为无有。好像没有什么能够永恒,于是,影片开始没多久,女主人就带着一颗“悲悯”的好心收留了流浪者,其实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而这些虚伪和脆弱,在带有鲜明的目的性的人物前面,就更显得荒唐而可笑。

  片中关于社会和阶级的解析有着冷人惊悚的冷硬风格,博格曼这个流浪汉带着一种原始的覆灭的气势来到这个光鲜富足的家庭,不是为了一餐一饭、一份园丁工作,他有着庞大的计划和目的,他忙于给可以发展的人灌输理念,他忙于激发孩童心中的原始恶,当最小的孩子将杯子递给父亲时,她的眼神已显示出她知道那杯子里有什么,多么令人毛骨悚然的设定。片中关于暴力手段的表现,有种恐惧而冰冷的诗意,如人体水泥盆栽被丢置湖底时,仿佛一株株水草般飘摇,再如老头给小孩后背动手术植入东西时的画面,带着股子彻骨的寒冷,仿佛在做一种基因上的重组,一种切实的洗脑,一种身份上的彻底改造。

  的确,博格曼的目的更大,他要做的并不是占领这座豪宅,当他们蛮狠地扼杀了生命、“改造了”花园离开时,带走了这家的三个小孩,博格曼的队伍又壮大了。片中有段戏表现了在花园里的舞台表演,仿佛各种符号和意象的表述,其中那个有芭蕾功底的女人,观众曾在她游泳时看到过她后背的手术伤疤,大抵她也曾是光鲜文明人家的孩子,如今作为团体死忠份子的她,仿佛是那三个孩子的未来。

  看这部影片时,想起的了布列松的话:“你不能束缚观众,而是要让观众爱上你。你必须让他爱上你表达事情的方式。也就是说,用你喜欢的观察和感知事物的方式去把这些呈现给观众,让他也能感受到这些。”亚历斯·冯·华麦丹做到了这点,他没有束缚自己,更没有束缚观众,虽然他的电影诡异而古怪,但在细思回想时,又不能否认可以接受这份诡异和古怪。

  (杂志约稿)

  《博格曼》影评(五):无需解读,只是细节的趣味

  这部电影没有解读的必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因为它是高度的符号化和程式化,就像一本破破烂烂的教科书,标题是“社会政治文化定理”,里面却写了一堆物理数学风格的公式,你愿意拿它去套什么现实世界里的例子都随你便。正因为这样,虽然从叙事的角度来说根本无逻辑可言,骨子里却充满宿命、精确的形式逻辑。

  随便想了一下可以套进去的东西:二十世纪的共运,当代欧洲的反向被殖民,资产阶级的左派和右派...华麦丹的电影当然不会坐实其中任何一个,只是冷漠地说:事情都是这个样子滴。唯一掩盖不住的情绪是强烈的阶级感。真正有意思的,不是它写了个什么了不得的方程式,而是各种细节的有趣和符号表现力。

  这部电影吸引我从七分钟左右开始。刚才还在冷兵器挥舞的丛林地道战,走出10米就是一个现代都市的加油站。华麦丹式不讲道理的野蛮叙事登台亮相。

  我觉得好玩的细节如下,按印象深刻程度,不按时间顺序。

  1.艺术。

  女主人是一个家庭主妇兼业余艺术家,平常老公经常谄媚说她“很累”,其实她家里园丁保姆齐全,最累的事就是往帆布上泼蓝色油漆,制造“现代抽象艺术”。后面那一段花园里的舞台表演是我最喜欢的段落,音乐意象和气氛都诡异到做梦的程度,节目分别是A.小天鹅芭蕾,中间的女的还像话,旁边两只SB男天鹅让人彻底崩溃。B.俩男的各拿一根形式阳具,对着一个蠕动的布口袋表演形式3P。C.胖女人穿着传统荷兰农妇装表演彩带操。D.女人拉出两块大牌子写着“我是”,“我们是”,阶级身份宣言。观众里面,三个熊孩子就像脑瘫一样呆着,主人两夫妇却在后面看得发春,男主人就像小时候带女朋友看泰坦尼克那样趁着气氛摸摸搞搞。

  这些有关艺术的桥段,单独每一个看都没什么,结合在一起就能感到导演对现代“高雅艺术”拙劣空虚造作的彻骨鄙视。尤其是男主人的矫情。OK,华麦丹自己的电影也属此类。

  2.阶级。

  贯穿整个电影的主题。屋主不一定意味着“中产阶级”,可以代表各种各样的高阶层,有产者,原住民。入侵者也不一定就是无产阶级,可以是上面各种概念的对立者。但是阶级摩擦的火星却随处可见。伯格曼捶地桩那里,女主人献殷勤说 “You must吃点东西”(我不会荷兰语,但是荷兰语其实就是德语的方言,很容易听出英语对应词),伯格曼马上冒火,反问"must?”女猪赶紧改口用一个商量式的句式。原来保姆对女猪是低眉顺眼的,自从进了贼屋被洗脑,回来跟男朋友闹,跟女猪顶嘴,全是关于“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不用你来给我做决定”“你不要管我”之类。可见阶级斗争洗脑之强大,精髓就在于破坏权威体系。

  还有一个我笑得打滚的地方是女猪去找伯格曼,没见人却看见一条眼神温柔的狗,女猪疑惑了半天对它问道:“卡米尔?"就算我愿意让你上我,你在我眼中还是一条狗。

  所以伯格曼不上她。

  3.性与爱。

  一般闯入类电影不可能没有性,不管是跨阶级偷情还是纯粹的性暴力。但这部电影里面,严格地说没有。因为这部电影太严苛,性就是温情与和解,所以不能有。

  锤地桩的时候,女主人追着献媚,那一段对话令人喷饭。

  ---“你说你想玩啊”

  ---“是啊,我做园丁就是玩”

  后面还有,“你是老板的老婆,我永远不招惹老板的老婆”

  一个满脑子的闲情逸致,一个满脑子的阶级斗争,两个同谋从来没说到一起过。想想欧洲的multi-culti左派和欧洲的移民,不能不苦笑。

  保姆跟打手二号那一段也很神经。诱惑进去了门一关,99%的观众都以为两人干上了,后来才发现只是弄进去洗了脑,跟本没干上,而且打手二号对保姆完全没兴趣,自荐枕席的吃了迎面一关灯。

  以往的household阶级斗争,比如《红与黑》或者《gossip girl》,无不以低阶级男人对高阶级女人的性征服作为最终手段和最高胜利。这部电影里的女人们都做好了准备积极配合,男人们却疏离到懒得动JJ。最终干掉男主人,占据房子之后,尸体丢在高雅的钢琴下放起了劳动人民的爵士乐,女主人索吻反遭灌药,终于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伯格曼就在失魂落魄的女主人旁边邀请胖女人,两人很默契的跳舞,年轻男女两个打手进入刚才的小房间开搞,把女主人凉在一边,老头在一边给小孩动手术。这是全片最冷最冷的地方,完全毛骨悚然。

  我们传统上熟悉的阶级斗争,以及高阶级概念中的阶级斗争,前提假设是低阶级羡慕高阶级的生活,所以要占他们的房子,干他们的女人,最终变成新的高阶级。女主人在老公死后兴高采烈地说你现在可以不做园丁了,玩我吧,就是出于这种假设。但是华麦丹的阶级斗争是不要你的产业也不和你杂交,只要埋掉你们的尸体再撒上石灰,夺走你们的孩子变成我们,这已经升华到了非我族类,物种生存之战。

  全片最温情的语言出现在女主人和男主人在园丁房里面拥吻,互相倾诉。但是这恰恰发生在女主人发现伯格曼杀人,正在为他掩盖踪迹配合夺屋行动的时候。完全的欺骗和背叛。

  真正温情过分的,是最终伯格曼干掉女主人的一幕,仿佛是温柔地哄她入睡,最终还有一吻。这就是欧洲导演骨子里的不恰当审美发作了。参照各种历史事实,比如十月革命后孟什维克的下场,比如天朝建立后知识分子的下场,伯格曼应该用一根火钳慢慢收拾她。这也许是华麦丹心目中伯格曼代表的异类还真是高贵的野蛮人。

  4. 武器的升级

  伯格曼干掉园丁用的是吹箭,丛林野蛮人的武器。下一次是下毒。下一次是领带绞杀,而且年轻女笨手笨脚用不好,需要胖女人示范。再下次就是熟练的一枪。这么快的技术升级?请回忆国际新闻关键词“手机炸弹”“互联网砍头录像”“脏弹”。

  5.异化

  首先是要讲故事。小孩子你们自己不管,我给他们讲从怪兽腹中拯救小孩的故事。

  其次是喝迷魂汤。你们不送去上学,我们带他到地下喝红药水,举行仪式。所有小孩子都喜欢仪式。

  最后是手术。手术很痛很麻烦,但是最终的孽根切除和控制植入。接受手术的前提,要么是无抵抗能力,要么是甘愿肚皮向下躺倒接受插入。

  所有这些待遇都是针对你们的幼崽和仆人。你们自己已经无可救药了,只能去死,尸体上面还要撒石灰,防止长出什么东西来。

  6.男主人和女主人

  男主人集一切资产阶级右派特征之大全。暴力(痛打流浪汉),种族主义(鄙视黑人),迷醉权力(在公司争权夺利甚至把纠纷带回家),以及对自己家里发生的一切漠不关心到睁眼瞎的程度。关键词:虚弱+笨

  女主人集一切资产阶级左派特征之大全。圣母症,肌肤饥渴症,xenophilia,self-rightuous,受迫害妄想,内斗狂热,分不清梦和现实,歇斯底里。关键词:贱+笨

  导演给这对夫妻的各种细节实在是太符号化了,政治意图无可掩藏。

  7.结论

  看似光鲜丰足文明的家庭就这么被攻陷分解了,而且逻辑上无可避免。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抵抗呢?

  其实影片开头就给出了答案。首先是神父,其次是两个粗鄙暴力的男人,三个阴沉的男人没有一点现代社会气息,但是组织严明思想统一决心强大,提着19世纪末级别的武器,像猎杀野兽一样hunt them down,就足够把他们赶走了。他们就是在别的地方被赶走,才到这里来的。

  8.花絮

  伯格曼剃了胡子头发,像极了T-bag。

  扮医生很容易,吃雪糕的时候别扔棒棒,留着做压舌板。

  在盆景湖里面游泳的女杀手老吃雪糕,背后有伤疤,显然也是在别家被发展起来的小孩。

  搬砖砸人的小女孩,大人问她要什么生日礼物,她说要个”水族箱",叙事逻辑上她不可能知道有水泥盆栽的那个水族箱,但是这个回答还是很惊悚,毕竟她已经去地下参加过组织活动了。以后一定是组织的栋梁。最后给爸爸送酒的时候,看得出来她是知情的。

  女主人关于玩具熊训女儿那一段,简直是西方左派语言之大全。

  《博格曼》影评(六):女主角好像德国总统默克尔大妈

  这部电影旨在映射穆斯林移民对西方社会的侵蚀,看完这部片子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女主角好像德国总统默克尔大妈。这是一个鸠占鹊巢的故事,电影的结局是悲惨的,由于女主人的愚蠢的善良加之一味的绥靖政策,这样一个幸福的中产阶级家庭最终家破人亡,男女主角分别被害死,小孩和保姆信仰了人家的宗教。如果电影的情节并未让你联想到西欧国家的现状的话,看到反一号那张阿拉伯脸,难道还不明白吗?警世味道十足!这部电影拍自2013年正值欧洲穆斯林移民问题初露端倪之时,可谓别有一番深意。阿拉伯脸博取女主人同情得收留,随后赖着不走,吃人家的喝人家的,继而通过应聘园丁把自己的身份洗白,在把同伙引进来,给这

  《博格曼》影评(七):魔鬼的邀请书

  听说过“死亡音乐”吗?被称之为魔鬼的邀请书。“它的旋律是人类不能承受的巨大的悲哀,它能把你的心脏推向死亡...那种旋律就像一个死人在唱歌,一个死魂在弹奏。”很多人因此患上精神分裂、抑郁症,甚至自杀,所以被查禁长达13年之久。这部电影就是一封魔鬼邀请书。 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它所谓“深刻”的隐喻、对阶级本质的挖掘、对人性的揭露(全都是替作者找一个正常人可以接受的支点),也暂且不去研究故事逻辑上的硬伤、情节符号式的僵化、人性处理的极端偏执,单从整部片子的氛围,就可以感受到作者骨子里深深的恶意,这已不能用“恶趣味”来简单概括了。这种深深的恶意所建构起来的巨大的负面能量是一曲“死亡之歌”,通过影像辐射下来,蔓延之广、覆盖之强、影响之大是观影前所不能预料的。。 1分的分数完全不是从“电影”艺术水准的角度,就其反人类的程度应该给负分,严重不推荐此片。

  《博格曼》影评(八):这部电影让我震惊,各种荒诞搭建起来的另类恐怖

  起初我以为是驱魔题材(牧师和信徒去消灭魔鬼)

  后来又以为是劫案题材(对普通家庭的特别关注让人以为一定是不怀好意别有目的,对杀人的自然和种种规矩)

  之后又以为是魔幻题材(那两条狗的出现让我以为这是德鲁伊的变形生活方式)

  然后不得不改变初衷以为是卖器官的犯罪题材(诱拐小孩到地洞,喝药水,手术刀)

  然后就是恶魔题材(类似鬼影实录的鬼方版)

  最后就是我满头的雾水,然后恍然大悟,这就是邪典电影啊,各种诡异各种象征性,充满着真实和荒诞。

  让人感觉不到一丝的温暖并且带着深深的寒意,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竟然以此为生。

  就行我们办养鸡场最后时为了吃鸡肉,班养猪场最后是为了吃猪肉,办养牛场是为了牛奶和牛肉,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融入到我们的生活。

  片中的邪恶是那么的理所当然,给人感觉这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个族群。

  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不是人类,或者我们不是。

  《博格曼》影评(九):差点错过这部浓黑的好片

  给电影起名,是个技术活,又含金十足。

  甚至可以说,片名就是全部。

  片名好坏,能决定一个电影的票房,以及世俗功名。

  比如,最近上映的《八月》,导演原名《昙花》。

  但片方觉得昙花太具体了,没有想象空间,遂决定改名《八月》。

  这一改,后面的事大伙都知道了,一部成本几十万的作品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

  譬如说,《无间道》的名字,就取自《涅盘经》第十九卷“佛曰: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说白了就是十八层地狱中最底层。

  但你要叫十八层地狱,或者阿鼻地狱,是不是就有点low,且没内涵。

  “无间”呢,一听就高大上,文化气也足。

  比如一些杀手类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杀手没有假期》,这些名字听了之后,容易有感,进而愿意去看。

  但有些电影,起名就像开玩笑一样。

  这部《施耐德对决巴克斯》,英文原名叫“Schneider vs. Bax”。

  中译直接音译过来,特么省事。

  这么没有特色的名字,很容易被人认为是烂片,被漏过去。

  如果不是番叔看到了导演是荷兰人亚历斯·冯·华麦丹,就极可能和这个片子失之交臂了。

  此人的标准照,长着一张艺术范的鬼才脸。

  电影如其人,向来语不惊人死不休,总让观众抓狂烧脑。

  2013年戛纳电影节上,有一部很奇葩的影片《博格曼》(人名就是片名,就是这么个性,就是这么不功利),就是他的作品。

  影片中的主人公博格曼是一个住在地下洞穴的流浪汉,被人追杀。

  他跑到了一对夫妻的别墅里,一系列奇葩怪异惊悚的事情陆续发生了……

  晚上,博格曼趁夫妻二人睡着时,全裸地趴在玛丽娜身上……

  他在理查德家砍树,挖池塘,控制保姆,给孩子们灌药,纹身,让玛丽娜做怪梦……

  影片朝着越来越奇葩的方向前进,结尾更是让人目瞪口呆。

  影片在当年没有获奖,却让全世界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荷兰导演印象深刻。

  在中国,网易娱乐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树立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好莱坞电影世界的电影空间,这是属于欧洲电影的贵族气质和原创精神。

  豆瓣的评价则是一片凌乱。

  之所以说上部电影的评论,是为了给读者一个心理准备,下面我们将坐上心灵过山车。

  番叔开扒。

  施耐德一名公司职员,但真实身份是杀手。

  老板梅尔斯滕是个杀手中间人,他让施耐德去杀一个叫巴克斯的作家。

  每个人都有家庭。

  施耐德有个幸福的家庭,漂亮的妻子,两个可爱的女儿,宽敞的公寓。

  在众人眼中,他就是个很成功的中产阶级。

  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如果不是一个杀手的话,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

  再看作家巴克斯(饰演者是导演本人,真正的自编自导自演)。

  巴克斯年过六旬,是一个瘾君子,每天沉浸在酒精、毒品,滥用药品。

  也少不了女人。情人娜丁和他女儿弗兰西斯卡的年龄相仿。

  弗兰西斯卡成人多年,却一事无成,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和精神抑郁。

  巴克斯却向她推荐印度大麻,各种治疗睡眠的精神类药物,让她睡觉。

  导演怪咖,不按常理出牌。他把重点,放在了“人性”上。

  哪怕是杀手,也不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也会有家庭,也会因为家庭的琐事而苦恼。

  而家庭戏,就代表着居家过日子的写实风格。

  因此,本片的风格,真是——

  迥异靓丽的风格。

  阅片过千的老司机,提起警匪题材,或者杀手电影的类型片,一定会涌出很多画面。

  譬如说《枪火》,夜色中五个人摆出的pose。

  《无间道》天台上的对峙。

  杀手形象或者是《这个杀手不太冷》这样憨厚霸气的大叔。

  或者是《机械师2》这样的冷酷硬汉。

  如果你用这种经验看这部电影,就大错特错了。

  不光杀手形象不同,连画面风格上,都是迥异的。

  你看,施耐德整洁的,充满了温馨的家,整个中产阶级的既视感。

  白色基调,配上浅色的家具,好像进错了宜家商场。

  梅尔斯滕的办公室,米黄色的墙色,还种着仙人掌。

  再看外景,水天一色,巴克斯的湖边度假屋。

  芳草萋萋,茂密的湖边芦苇。

  每一帧画面,都没有类型片那种阴郁,而是天人合一的环保画风。

  看这些剧照,告诉你这是一部爱情电影,你也会信。

  《博格曼》中,导演不用音效,不用特效,靠写实的手法,创造了寓言体的魔幻故事。

  这次,依然是没有特效,用大量的风景画般质感的画面,来反衬出杀手的血腥故事。

  而故事的复杂程度,超乎了你的想象,让你被迫不断说脏话。

  奇葩错落的关系。

  作家巴克斯是个儿童杀手。

  施耐德到了湖边,撞见了巴克斯的女儿弗兰西斯卡,开始面对一系列的难题。

  难题1:杀手“心地好”,怎么让弗兰西斯卡离开。

  难题2:这里是保护地区,护林员出现了,把施耐德赶走了。施耐德因为被发现,只能再回去易容。

  难题3:皮条客带着老妓女吉娜到了这个城市。因纠纷,吉娜逃跑到施耐德易容的地方。施耐德救了她,打昏了皮条客,又易容成皮条客的样子,还借用了他们的车。麻烦事是得带着这两个倒霉蛋去执行任务。

  难题4:弗兰西斯卡出走,又回家,巴克斯家陆陆续续又来了很多人。

  难题5:老板把他卖了,原来这次任务是要杀他……

  在剧情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会发现,巴克斯也是杀手,作家是掩饰的身份。

  原本的计划是这样的,梅尔斯滕把施耐德调到度假屋附近,然后通知巴克斯狙杀对方。

  理由是,施耐德是个罪大恶极的儿童杀手。

  可巴克斯被酒精、毒品给烧坏了脑袋,却忘记了这项工作。

  女儿的事情够他操心了。女儿抑郁,自卑,快发展到精神病状态了,他却只能给她推荐毒品。

  他接到梅尔斯滕的电话,结果,他也有了一堆难题。

  难题1:女儿处于危险之中。

  难题2:他的爸爸老巴克斯带着小蜜来了。

  难题3:女儿一生气,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难题4:他早晨赶走的情人,带着个小白脸回来报仇。

  难题5:傻老板把发给他的短信发给了对方,已经不存在“伏击”的可能性了。

  难题6:他的脑子被酒精,毒品,药品烧出了问题。

  和施耐德的难题一样,巴克斯也需要一个个的解决。

  这么多人物碰撞在一起,却毫不让人眼花缭乱,每一个都是自然而然的加入,又集体性的搅局。

  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作用,像蝴蝶效应一样,用无意中的小概率事件来改变剧情。

  这样类型的电影番叔顺嘴清点一下,像盖·里奇1988年的《两杆大烟枪》、科恩兄弟2008年的《阅后即焚》、罗伯·明可夫2011年的《捕蝇纸》、以及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无人区》都是此类。

  此类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跌沓起伏的反转。

  像前面介绍的这些,每一个出场角色,都在推动着影片的逆转。

  剧情不是常规性的用主人公的行动来推动,而是给主人公加上了一系列的枷锁性难题,让这个局越来越难。

  一些突如其来的细节,既很搞笑,又让剧情逆转。

  梅尔斯滕用电话指挥着双方,无意中把本来发给巴克斯的短信,发给了施耐德,让施耐德知道自己被骗了。

  在这紧要关头,巴克斯崩溃了。

  每一处的逆转,都把剧情带到了不可思议的方向。

  如果你觉得《惊天大逆转》这样的电影已经是很逆转的话,那本片就是N倍的逆转。

  与那种烧脑剧不同的是,本片一点也不烧脑,都是合情合理,又完全在意料之外的转折。

  这就好像是一个人在讲一个很惊悚的故事,在故事的千折百转中又加了一堆糗百的段子。

  可在这密集的段子中,又有着人文气息和情感戏。

  因为责任,因为爱。

  施耐德急于完成任务,想早点回家和妻子女儿一起庆祝生日。

  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节操,有道德的杀手。他不想杀害无辜的弗兰西斯卡。

  巴克斯也是有家庭责任感的人,这可以从影片中的一些留白处理看出来。

  巴克斯的老爹,年过80了还酗酒,吸毒,泡小女孩。

  甚至对自己的亲孙女下手。

  巴克斯想要从颓废和绝望中醒过来。

  他不能让女儿死在这里,所以他要绝地反击。

  两个有“道德”的杀手,凑一块相杀是啥结果?

  他们拿起枪,仅仅是为了“工作”,或者涉及自身安全的人。

  影片就是在这种赋予了“杀手”多面性和道德感上,徐徐展开。

  应该说,这是一部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反杀手”电影。

  黑色幽默,反杀手类型,反氛围,这些本来不搭边的元素,构成了这部精彩纷呈,难以归类的电影。

  但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倒霉的下午,两个杀手只能活一个。

  被卷进事件的其他人,弗兰西斯卡、妓女吉娜和皮条客、老巴克斯和小蜜、娜丁和小白脸、以及老板梅尔斯滕,大家都性命堪忧。

  你来猜猜,在这一锅粥的乱局之下,最后谁死了,谁活了下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OTI0MjA3NQ==&tempkey=8SOXHkmXEVpJ3Ah9g5XrG0sew4SQWw4hs8Do%2F9brtBlHf6I2DAOksNpjQV79iRTubjFZyna9QrDGcjFc3VPkLqZVqvBh%2B9JQlJ%2FvtFVBcAhatp0ziv2J%2BaLzOk%2F%2F2XevZXfn1v5%2BotiHxsguB%2BXarQ%3D%3D&chksm=0c8f567c3bf8df6ac66f90c121479f4772724556624a8b95e14bc994f02ce548b19b1ddc0b9f#rd

  《博格曼》影评(十):让人压抑的Borgman

  刚开始没有明白为什么归类于惊悚,看完确实觉得惊悚,这并不是缘于某些镜头和拍摄手法,而是归于内心的恐惧。

  影片开始对Borgman一伙的追捕共有三个人,有两个我没想角色设定的原因,印象深刻的是另一位神父,为什么会有神父?神父出发前做了祷告,后拿着枪(应该是枪吧?没记错的话,我也不想马上看第二遍,无所谓什么,反正就是个武器)出门,一般来说神职人员对待有罪的人都是以引导的方式,即便这个人罪大恶极,何况手中拿着武器,明摆着下了决心去消灭他们的。到了树林,找到Borgman藏身点,其中一个人用铁棍穿刺地面,神父觉得这样太慢而取了斧头猛砸,比另外两人更加显示了对Borgman的愤恨,这实在是有悖于神父该有的行为。

  orgman为什么没有对敲开的第一户死磨硬赖?和第二户的区别在哪里?这是我的疑问。

  瓦解了第二家人的是Borgman还是他们自己?

  如果Borgman没有出现在他们的门口,他们的生活会如何?

  orgman仅仅说了认识女主人,但是把名字和之前的职业都说错了,这么明显的错误,男主人还是质疑了女主人的忠诚度。这是因为男主人的个人经历?还是因为他们之前的共同经历?还是他的个性问题?

  整部看起来好像是由于女主人对Borgman一步步的妥协造成了家庭最终得瓦解,但开门的是男主人,最开始产生质疑的也是男主人。

  女主人接纳Borgman是出于善良吗?我没想明白,也许开始确实是吧。一个自以为正确的决定,导致了无法弥补的后果。那之后整个剧的发展变得原来越荒诞,但细想又在情理之中。说这是情理之中,也是让我惊恐的地方,因为戳中了我的邪恶面。有时候一个微小的质疑、偏见、不信任等等,会在自己不断浇灌下生长,长到自己也无法控制的地步,变得狂躁,变得歇斯底里。片中,这种负面情绪在Borgman、女主人和男主人的精心呵护下变得越来越庞大,最后伤害别人,然后自我毁灭,伤害的人如片中无辜死去的园丁夫妇、应聘者还有医生那样,随后都被栽在湖底,一个远离那所大房子的地方,我把它理解成种在了记忆最偏远的那个分区里,自我毁灭就如男女主人一样。

  孩子们。最小的女儿从小就展现了冷酷邪恶的一面,被撕裂的Teddy,面无表情的杀了受伤的应聘者。暗示这些情绪滋长都是从幼年开始的吗?人之初,性本恶吗?

  其实Borgman自始至终都没有过多地去左右这所房子里住着的人的想法和行为,只是任由他们发展下去。

  不想回忆片子,也不想写了。整部片子看的很压抑,让我看到了狂躁、焦虑、多疑……的那些自己讨厌的自己。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祷告,如果把Borgman看作是这些负面情绪狡猾伪装的话,那就很好理解影片开始神父的行为了。

  阿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博格曼》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