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游客》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游客》观后感10篇

2018-06-04 20:1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游客》观后感10篇

  《游客》是一部由鲁本·奥斯特伦德执导,约翰内斯·昆科 / 丽莎·洛文·孔斯利 / 克里斯托弗·海维尤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游客》观后感(一):人性经不起考验

  本来一家四口开开心心滑雪度假五天的,一场小规模的雪崩,考验出人性本色了。男主人公居然不顾幼子稚女娇妻落荒而逃,幸好雪崩没有造成人员伤害,雪崩平息后男主坦然回来,继续吃饭,《游客》的故事就此展开。夫妻间如何面对这样的经历丈夫怎样解释自己逃跑的理由妻子能否谅解、对孩子影响?妻子面对丈夫的坦然,寻求了别人的帮助,让别人来判别丈夫的做法对错与否。从而夫妻间矛盾加深。欧洲人是理智的,他们通过私下交流解决,其实男主也讨厌那个出于本能逃跑的“他”,他意识作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是不允许他在家人危难时刻离开的,但他当时就作出了这样的机动,足以懊悔终身,所以人不能说满话,在没有危险的时刻是考验不出人性的,话又说回来,人性也经不起考验。以前看过一个片子,一对恩爱恋人不能抗拒富商的金钱诱惑,一百万换取女朋友的一夜情,这对恋人最终妥协,最后后悔分手的故事。只要足够多的诱惑,人心是会改变的。所以夫妻间以试探考验开玩笑的往往没有好下场影片反复纠结于夫妻能否和好,这里面子女发挥作用,其实子女是观察家长的晴雨表,看看他们在玩手机,不在乎,心里明镜似的,父母一有风吹草动,他们能感受到,因为他们知道,最终会影响到他们,他们最怕的是父母不和睦至尔分离。

  常人说旅游最能考验人的本性能力谈恋爱不妨来场旅游,你就能观察出对方的优缺点,从而知晓和自己的配合度。钱钟书的《围城》大部分描述了一场旅途,把各色人等品性为人刻画入木三分跃然纸上。如果像我这样能力差的人,还是远离夫妻旅游,不让老婆知道自己的能力如此低下,也幸好老婆不喜旅游。我就在电影里旅游吧。

  《游客》观后感(二):人最过不去的坎是自己为自己绑上的俗世枷锁

  我不想在评价上打上力荐,因为这部片细思极恐。对一些比较想象力比较天马行空,或者比较敏感的人来说,观看这部电影或许并不是件好事

  第一次看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的片子,北欧电影人也许生来有那种冷峻夹杂着炽热的人性,现实中又带有童话美好,就像Ondine(水中仙)。大难临头,同林鸟也会各自飞,这是鲁本的现实。在孩子面前,丈夫充实责任,上演一场救妻好戏,这是鲁本的童话。事实上我最喜欢这场救妻的设定,鲁本导演给了很多镜头语言让观众去解读,去参悟,去感受,这一个是我最喜欢的。他没有告诉你,这是妻子是真的遇难,还是这只是设计的一场欺骗孩子的戏。白茫茫的雪山,伸手不见五指。在这样的天气下还带着孩子去滑雪本就是一件不合逻辑的事,整个过程镜头两端刻意的留白,和丈夫去搭救妻子后,镜头却只对着孩子。妻子获救之后表现冷漠。种种都是导演刻意的安排,让人不禁遐想这场救人的真实性

  还有一个地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电影看到一半,我一直以为这是讲丈夫克服自己的本能重塑家庭关系这样的视角,会是侧重于丈夫。但是看完我发现我错了,鲁本导演其实是想展现给我们一个以家庭为主的妻子,有一天发现丈夫的本能行为完全颠覆了她的认知,触及到了她原则底线之后的状态。这部片子的恐怖程度远远超过了,以吓人为主的没有内核的恐怖片。它直触碰到你内心最深处最脆弱的人性。当你的内心本能被发现与世俗准则完全相悖,这时你还能否在这样的准则中立足?当有一天你发现,这种世俗的力量对你的束缚甚至超过了亲情,一件小小的意外就可能毁了所有的一切,你就像走在钢丝上却不自觉的面对自己看似牢不可破婚姻,而你对此无能为力,你会不会害怕?

  《游客》观后感(三):一片片白茫茫的两性关系

  一个看似非常和谐美满的家庭,其实如果没有那场雷声大雨点小的雪崩,这个和谐美满可能也会持续下去的吧。一个偶发事件成员心底自己都不知道的小九九给勾了出来,男主在危机时刻孤身跑路在我看来并不是很严重过失人品问题,但他之后一味的掩盖死不承认就有点挫气了。女主打击后的反应我很不能认同,两个人私底下她遮遮掩掩,模棱两可,但每每跟外人在一起就联合外人来开审批大会。我并不是秉持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式理念,但是处在两性关系中极度缺乏安全感地位让我很怒其不争,作为女人,觉得受伤了,要么吵干净了分手要么就忍,跟个祥林嫂一样见人就述说自己的苦楚这是有多讨厌。

  其中穿插了另外几段对话也很有意思,女主和另一位女性友人的对话,此女可以坦然接受固定配偶的婚姻和两性关系,而且很谈定的反问:为什么不可以两者兼得。这种现代感十足的两性关系理念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争议讨论,单单放在这部电影的场景里,起码揭示了关系中的任何一方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和状态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处理好跟其他人的任何一种意义的关系。

  另一对有着不小年龄差距情人,因为年龄时代不同同样对家庭责任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家庭的照顾和责任于男人来说是钱是关怀还是陪伴呢?两位男性好友相处跟女人间的对话截然不同也挺有意思的。- 你吼一个,比两年的心理治疗管用 - 好,我吼~~~男人们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我突然有种世界理应大同才是和谐真谛感悟

  最后这个家庭以一种很冷的方式抹去了表面裂痕,就像这满天白茫茫的雪景搭上维瓦尔第的夏,和谐缺依然冷酷异常,底下那张弓依然紧绷。

  《游客》观后感(四):想要检验ta对你的爱?带ta去旅行!不确定ta是否值得依赖?带ta去旅行!

  如题!

  想要检验ta对你的爱?带ta去旅行!

  不确定ta是否值得依赖?带ta去旅行!

  想要检验ta的人品?带ta去旅行!!

  是的,什么都别说,带ta去旅行!!!单天就往返的绝对不行,至少大于三天三夜!连等于都不可以!也许就因为这阴差阳错的一个小时,你错失了ta现出原型的时刻!

  “认真”看完整部电影的朋友们一定能体会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一直努力克制自己不把白眼翻上天、不对无辜电脑巴掌,可是实在无法管住自己不断冒出“傻逼”两字的嘴!

  白雪皑皑的滑雪场带来的视觉温度夏日观影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但是一家四口甜甜的笑又瞬间把我带入到棉花糖的世界。

  爸爸标准直男,在外也不怎么跟孩子沟通,傻愣愣地跟在一旁。妈妈呢也僵直地跟在一旁,不怎么对话的一家人满屏尴尬…后悔没在bilibili观看,弹幕起码能稍微化解一下。

  一家人开心的出来度假,在雪山脚下一边享受早餐一边欣赏美景其乐融融。快看,多么的应景,雪崩了!好壮观,爸爸拿起手机开始拍摄,“见识短”的妈妈却慌张起来,拉起身边的孩子想要离开。“见多识广”的爸爸嘲笑妈妈,一切都在他们安排中,别怕别怕~妈妈几度站起又坐下,突然崩坍的雪堆冲到了眼前!

  爸爸一个鲤鱼打挺,翻身就走!妈妈呢,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居然伸手去够两个孩子,就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雪块压了下来!peng!世界都白了…

  谁知果然如爸爸所说,虚惊一场,under control!爸爸骄傲地拿着自己的手机和手套安全的地方走回到餐桌旁,看着满身是雪异常狼狈的妻子和孩子,爸爸哈哈大笑,都说了一切都在他们掌控中了,真不知道你们害怕什么!

  妈妈和孩子惊魂未定,可是闪动的眼神里为什么流露出一种陌生失望感觉

  爸爸丝毫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带着老婆孩子开始了滑雪之旅。可是老婆滑了两圈脾气上来了,扭头就走,两个小朋友想要跟着妈妈于是紧随其后,无辜的爸爸也只好结束无奈

  为什么这一家人的氛围怪怪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感觉随着合照结束一去不复回?一切都是在别人面前装的吗?

  果然,在和朋友聚会中,爸爸漏出了马脚!妈妈入住宾馆时候满脸幸福地对爸爸说,我们一家人终于能一起出来度假了,再也不用管你那该死的手机了!可是在跟友人的对话中,爸爸居然大言不惭地说,平时没怎么度过假,大部分时间给了家人~卧槽,什么鬼!看你长得那么老实没想到是个装逼鬼!

  妈妈也看不下去了,于是把今天一直埋藏在心中的愤怒发泄了出来,妈的雪崩的时候你说没事不让我和孩子走,结果雪逼近了你却拿起手机跑掉了!你有没有想过我和孩子!?我们在你心中有没有地位!?

  爸爸好无辜,妈妈你瞎说什么?我跑了吗?我没有,你记错了,我一直在你们身边!卧槽,爸爸是失忆了还是在装?他是怕被指责吗?

  当然啦,当着外人的面确实有点没面子,那咱们私下解决好了!谁知,回到宾馆,妈妈也不说了,爸爸却在此强调了他的观点

  妈妈很压抑,于是决定自己玩。阴差阳错认识一对情侣,妈妈邀请他们一起用餐。谁知妈妈再次旧事重提,而且还是当着刚刚认识的人的面!!!oh my god!!!我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爸爸的尴尬,这回妈妈坚信自己的观点,死咬不放,甚至拿出爸爸的手机录像证明自己的观点!

  是的,没错,爸爸跑走了!他不顾一切地跑走了,哦不,他记得拿着自己的手机和手套,却不知道拉与他一拳之隔的孩子。

  爸爸觉得丢人丢大发了,客人一走嗷嗷哭。孩子们也哭,还要拉着妈妈一起哭。别看妈妈是家庭主妇,妈妈可狠着呢,回宾馆就算提这件事总是表现得被爸爸说服,可只要见到外人,妈妈就一盆浇上来,杀你个措手不及!你搁谁身上能受的了?

  最后,哭一哭闹一闹,一家人貌似重归于好,who knows?而且也没人在意!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遇到这样又不敢承担责任又爱哭的男人千万不要在一起!已经在一起了就分手!已经结婚了那就离婚!指不定哪天就被这挨千刀的害死了!

  检验一个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带ta去旅游,一切状况都是未知的,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那个人的第一反应才是真正的ta!

  :想要结婚的朋友更是要看清。有一个朋友全家自驾游出去玩耍,全程她开车,而她有经验老公却坐在一旁不管不问。当时没有太在意,回来没多久就发现老公出轨了…男人对这个家庭没有责任心的时候,真的是要小心了!

  《游客》观后感(五):男女有别,结婚要谨慎

  在探讨夫妻关系的电影里,这位北欧导演选取的角度相当新颖。不过说到底依然是男女两性的思维方式不同,才导致剧中出现了那个要命的婚姻危机。这确实跟道德问题无关,在不可抗力面前,人类的本能反应永远占据着最高位置。在影片结尾的场景中,导演已给出了最公平理性答案。这位戛纳嫡系的瑞典导演连续三次入围一种注目单元,在风格上似乎继承了两位北欧前辈大师考里斯马基和Roy Andersson的冷峻和幽默,而他的优点是更平易近人,符合大众口味,从入围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后五强便可知其底细。固定长镜头和古典配乐的运用相当精准老到。尽管剧本方面有设计的痕迹,但依然无损这个话题引发的多重思考空间。如无意外,他下次可以直接入围竞赛单元竞逐金棕榈大奖

  《游客》观后感(六):房间里的幽灵

  在电影《游客》(Turist,2014)的第56分钟,伴随着乍起的嗡嗡噪音摄影忽然逼近全无防备的客人,打翻了红酒杯。这一模拟遥控飞行器主观视点的插入镜头,在这部多半采取固定机位的影片中显得分外突兀。

  导演显然是戏仿恐怖片手法在和观众开个小玩笑,这次突如其来的惊吓和片中每次一样只是虚惊一场,也一如它们带来了狼狈和沉默沙发上的谈话继续,但刚刚横飞而出的镜头却仿佛在提醒:是谁在看这一切?

  鲁本·奥斯特伦德导演的《游客》在刚过去的第87届奥斯卡中代表瑞典角逐外语片奖项,虽然最终抱憾未能提名获奖,但也一度杀进9部入围名单。影片获得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大量媒体好评,“它以最完美的方式让观众感到扭曲不适。”安·霍纳迪如是评价。

  同样瞄准家庭纠纷,暴露婚姻关系中的尴尬无解,《游客》不难让人想到近期由大卫·芬奇执导的《消失的爱人》(Gone Girl,2014)。后者令人崩溃的除了女主角艾米的决绝果断,其背后依托的媒体和信众其实力量更甚;而置身阿尔卑斯自然屏障看似脱离社会道德批判的《游客》,则以更为直接的仪式化事件与场景,向夫妻双方提出正面质疑。

  和睦温馨的一家四口来到雪山度假,在一次用餐时遭遇雪崩,父亲不顾妻儿落荒而逃,事故平息后各人反思所为,原本祥和假日气氛开始变得凝重不安

  和山雪一起坍塌的自然是父亲在家中的权力和位置,在试图修复它的过程中,夫妻面临家庭内部和社会他者的里外夹击:如何向年幼的孩子解释?如何相互沟通达成共识?是否应该将“家丑”说予外人调解?

  ——在最后的问题上妻子选择了肯定,这或许是情绪的排解途径、症结的切除方案,岂不知造成了对男人尊严的凶狠鞭挞。自尊于婚姻中的男性无疑是最致命的软肋,虽然餐厅一幕男主角托马斯被雪雾笼罩,他却依旧保有维持其完美家庭形象的可能。“太阳出来了。”当他回身落座后,若无其事地说。然而妻子三番五次将事情始末陈述给他人,托马斯难以圆谎丢尽了面子,才是他最终导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难以责怪妻子的冲动表达,正如无法推倒求生本能在道德责任面前的存在必要。问题也就出在这里,一时的身体反应能够证明情感的一贯真伪吗?丈夫不承认,但敏感的妻子却无法停止怀疑。一旦信任链条断掉,婚姻的裂缝就再难弥合。

  影片对叙事节奏的把握张弛有度,五天四夜的游戏时间,除了一家四口人的对垒,还被分配给与家庭产生交集的不同游客和朋友。在相似反复的言行中,他们始终围绕雪山事件旁敲侧击。妻子和丈夫各自独立的戏份亦颇具意味,女人在林间排泄时远望家人流下眼泪,男人置身酒吧与赤身大汉们怒嚎狂舞。通过这样一系列细微而传神的行动刻画,人物形象与性别差异愈发清晰。

  在性别方面《游客》并未给出一个鲜明的价值偏向,它更着重于通过表达男女思维的错位,呈现出婚姻的荒诞感。初看来它似乎在讽刺虚伪无聊的中产家庭,结果那对婚外情客人仅仅在听闻事后就坐卧难安,甚至于尾声一车游客同样惊惶不知所措。一群迷惘的男男女女无奈地走路下山,让《游客》的讽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雪崩的发生和父亲的落跑既是全剧的关键情节点,用以表现这一情节的那个近四分钟的镜头也成为本片的视听精髓。大景别,长镜头,没有蒙太奇给人物特写反应,竟也不在动作完成后转场切走。它保持固定,注视着雪崩降下到雪雾散尽,直至男主人公回到座位和家人再次坐定谈话,这一场才结束。

  影片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励志拍出影史最壮观的雪崩场面,在设计时他与他的团队曾尝试使用CGI特效制造雪崩效果,后来决定实拍。镜头后景的雪崩来自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前景是搭景餐厅与人工烟雾,经由绿幕合成,就有了这一家瑞典人在法国的餐厅目击加拿大雪崩的经典镜头。

  在危险扑面而来,直直指向拍摄角度时,并非监控录像效果的摄影机不动如山,完全架空了摄影师角色,已经出离客观真实。类似,譬如平稳尾随一家四口滑雪下山的跟拍;又如山头爆破、缆绳摇动、红色灯管急促闪烁的空镜头;以及在大巴车上对着窗子,在行驶中与窗外景观形成相对运动的固定摄影……它们构成了本片特殊的影像质感,一种几乎不可能在场的多余者的观察角度,冷漠而疏离。

  正如那打翻红酒杯的镜头所问,是谁在看这一切?

  影片中有许多反复出现的场面,其中每晚家人在盥洗室中对着镜子洗漱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它是一个多人腰上中景,正对镜子中央,却寻觅不到摄影机的影子,隐藏的视线仿佛悬在真空中偷窥。

  盥洗室本身是极其私密的场景,人们对于身体的调理被这个镜头暴露无疑。它在影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雪崩前夜一家四口和睦安详,夫妻互吻晚安;第二次雪崩当晚,丈夫方便,妻子提前离开;第三次是最后一夜,妻子裸露上身方便,之后丈夫欲亲近,妻子转身离开,留下尴尬愤怒的丈夫。同样的构图渐进的情绪,恰如乐章的复现与变奏。

  片中还出现了一个“神秘”的酒店服务生,他在雪崩一家归来时刚好在打扫房间,后来在楼道两次听到夫妻争吵,又闯入婚外情客人交谈的电梯间。这个有趣的角色始终没有一句台词,但却几乎完整目睹耳闻了事件全过程。它正如整部电影的视点,是对看似和美的家庭的侵入,同旨《博格曼》(Borgman,2013)只是没有具体的形体。

  在接受采访时,导演奥斯特伦德说到自己喜欢《奇异小子》(Gummo,1997)、《双面劳伦斯》(Laurence Anyways,2012)、《神圣车行》(Holy Motors,2012)等影片,而80年代在瑞典长大,对他影响最深的是罗伊·安德森的作品。

  奥斯特伦德从日常生活中敏感地捕捉到了细微的不安全感,他本人就是个资深的滑雪爱好者,本片剧本来自朋友的相似经历,而尾声的巴士戏则参考了youtube上的视频。“巴士比轨道和地铁都有趣,因为独自掌权司机可能搞死所有人。”他说。

  与冰冷雪山形成对照,影片使用维瓦尔第的《夏》作为主题音乐,颇具讽刺意味。《夏》第三章急促的旋律,本似炎热天气将临的酣畅暴雨,此刻却成为不安的谶语。这段音乐在影片中反复出现六次,最后发生在父亲在山间找到母亲,一家四口团聚。本应令人感动的高潮营救,却在之后母亲轻松地掸掸身上雪花,自己走路离开后,变成了另一个笑话。

  雾散去了,积雪之下深深浅浅的沟壑,像人们为回想起恐惧而感到的恐惧。它是湖心中没有一丝波纹的寂静,是午夜时分睁着的沉默双眼。即使雪崩的秘密从此尘封,然而房间里的幽灵已经看见了一切。

  《游客》观后感(七):年度最佳荒诞喜剧

  首先我觉得这是一出喜剧。最直接的原因是从后半段开始我就笑得没停下来过。

  我不是很同意豆瓣其他几篇影评所说的此片是“严肃探讨”,“人性高度”云云。导演的态度大概就像那几门长得像烟筒般的大炮一样荒谬。

  荒谬是看完本片之后我的最深感受。

  与其说婚姻的本质是荒谬的,不如直接说人生就是一出荒谬喜剧。一场意外暴露的根本不是什么婚姻问题,暴露的是人的本质。你的,我的,大家的,谁都逃不掉。从来没有消失过,一直都在每个人头上悬着。看你怎么掩盖或者怎么对待。

  荒谬还存在于滑雪场中人与人之间的“尴尬”感。一家人在一起度假,丝毫没有什么轻松快乐的氛围。夫妻之间的谈话——尴尬,以至于在外人面前才能破罐破摔般的撕逼;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争吵——尴尬;一家三口在影片前半段说的话少的就像雪地里的脚印——尴尬。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整个雪场的气氛尴尬到任何人大概都宁愿呆在山顶冻死吧。

  不过导演的喜感直到影片后半段才完全发挥出来。当剧中的人开始频繁说话的时候,“尴尬”就卸下了伪装,露出了“荒谬”的真身。妻子和丈夫分别和逗逼闺蜜们(那个大胡子逗逼演的真好)hang out的戏份功能性太过明显暂且不提(但依然没少荒谬成分)。神来之笔就从丈夫坐在门口撒泼大哭开始。我愿意相信之前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是真哭,也勉强同意他坐在地上的时候刚开始也是真哭。可是这厮真是个实打实的演技派,这场哭戏被他演的肝肠寸断,缠绵悱恻。

  好戏没完,如此婊气十足的妻子自然不甘示弱。雪地里再次给两位小观众奉献了一场意图明显,演技蹩脚但态度强硬的年度大戏。不过妻子可能自己也觉得荒谬,最后从丈夫怀里站起来的时候连屁股上的雪都懒得拍。

  机智的导演在最后一场下山戏当中给自己升了一手好华。他收起了自己全片都洋溢着的喜感,拍了唯一一场不那么魔幻主义的戏。当最后镜头从丈夫的中景慢慢拉开,直到整个下山团队的全景的时候,大概我们已经意识到这雪地里的荒谬已经蔓延全球了。

  真实生活里没那么多抓马,这部影片也一样。别说离婚了,我觉得片中的夫妻回去还是依然可以白头偕老。旅行可以分手是说给小年轻听的,人家都老夫老妻了,分手没那么容易。其实这事本来也就是妻子无聊嘴上说说,老公道个歉就完了的事。但是导演硬是用《四季》和那几门大炮装出一副仪式感来吓唬人。论事件的本质,这部片子在《美国丽人》或者《革命之路》面前就是纯逗你玩。但多亏了导演,把这个简单的搞笑故事拍成了高大上的荒谬喜剧,还让那么多人严肃了好一阵子。昆汀大概都要甘拜下风了。

  我一直觉得最后一个镜头里,丈夫在对着镜头冷笑。或者说我要是导演我一定会这么做。看着妻子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我觉得到头来丈夫才更牛逼。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貌似在对着镜头前所有的观众说:看什么看,mind your own bussiness,好像你的人生不荒谬似的?!

  最后,这里是揭示了人生终极意义的一段话,出自电影《时时刻刻》。祝大家都能继续好好活。

  “Dear Leonard.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时时刻刻》真乃神の影片)

  《游客》观后感(八):nuofu成长记

  故事很简单,滑雪第二天用餐时发生雪崩,爸爸抛弃妻女独自逃跑,事后证明虚惊一场,但这件事对家庭产生的巨大影响。其实是能看到人性的,记得高中看过的文章,说地震后丈夫赶紧逃跑,跑出十多米才想起妻子还在家,连忙回去救,妻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觉得这第一反应逃跑就是本能,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而置危险不顾返回去救就是感情了,很难说哪一面是人性,两面都是吧。

  影片第一场景是很能说明这个家庭关系的。摄影师给一家人拍照,教父、母、子、女一人搭另一人的肩膀,那疏离感真的太明显,哪像共同生活过这么多年的家人。不过也交代了爸爸是个工作狂。

  接下来,第二天早起,妈妈问爸爸看没看手机,爸爸拿着手机说没看,妈妈走出来抓个正着。又是一个被现代科技控制的家庭。

  第二天就发生了雪崩,爸爸不仅逃跑,而且在朋友面前两次否认逃跑的事实,直到妈妈拿出爸爸当时拍下的视频为证。妈妈在经历整件事之后一直无法接受老公在危难时刻抛弃妻子的行为,她说“我住在这么好的房子里可是我并不开心”。妈妈从震惊到难过到失望的过程从他们在413门外谈话的变化还有在厕所刷牙的行为变化能看出来,雪崩后的门外谈话印象中有4次,2次被516的人观望,前几次都是妈妈先出来,到最后一次,妈妈已经被爸爸催了好几次才出来了。而刷牙的场景,从四人一起刷到父夫妻两人刷一开始还亲吻,后来毫无交流,都能看出妈妈对关系的失望和拒绝继续付出。

  最后爸爸承认他讨厌那个自己,痛哭流涕。姐弟抱爸爸,同时要求妈妈也来抱爸爸。

  到影片结尾,旅行结束,路上司机乱开车,仍然是妈妈挺身而出,要求下车,大家一起下车后走着,爸爸抽根烟,总算这次他说了i do。怎么看怎么觉得是懦夫成长记了。

  孩子对父母关系的感觉是很敏锐的。雪崩后回家姐弟用沉默和愤怒表达他们的内在恐惧,愤怒不仅指向逃跑的爸爸,还有保护他们的妈妈,后来弟弟在上缆车前才说害怕离婚。

  《游客》观后感(九):北欧已经摇摇领先,继续探讨人性。

  跟去年的丹麦影片《狩猎》有一拼,北欧已然进入共产主义美好社会了,社会问题已经探讨的差不太多了,已经进入细微的人性层次,虽然他们一向有此传统,大师博格曼就一辈子探讨人性问题。这个片子关注的是男人的本性,和他们被社会赋予的角色之间的冲突。男人不可能都是勇敢、无畏,不怕死的,他们也控制不住他们的本性在什么时候爆发。

  他们用谎言,荒诞来掩饰自己懦弱的时候,其实是最无助的。

  有趣的一个段落是夫妻二人在洗手间,妻子上身赤裸的如厕,然后穿上上衣,扎起辫子,看看男人的表情,他的动物本性已然启动,可是妻子在他承认事实之前,是无法走出那个心结的。这是男女的大不同。

  大雾,大雪中得那场丈夫营救妻子的桥段真是救了这个家庭,不知道是天意还是妻子有意为之,来挽救男人承担家庭责任这个社会给男女设定的角色。

  看到一家四口神气的朝我们走来,多希望片子就此结束,一家人跟从未发生过雪崩前一样,心无芥蒂的生活下去。

  盘山道上,汽车司机技术可能低于期待,但妻子还是崩溃了......

  伤口真的不是你想它好,就可以好的,伤过了,是会留下印记的。

  《游客》观后感(十):长春有哪几家白癜风医院

  ◆长春华山◆白癜风疾病在初期患者的皮肤就会出现一些白斑,这个时候的白斑多为指甲至钱币大,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也有起病时为点状减色斑,境界多明显,在白斑的周边,会出现一层扩散环,它的颜色较白斑是比较深的,较正常肤色浅淡,此扩散环边缘可清楚,也可模糊不清,可是完整的环形,也可在白斑周边某一部分出现此种色素脱失带。

  白癜风是一种皮肤性疾病,据专家介绍白癜风是一种对光比较敏感的疾病,一般白癜风患者在日光照射后皮肤会发红,暴晒后会出现会红斑、水泡及灼痛感。同时,白癜风有同形反应,即皮肤炎症或是外伤后局部会开始出现白斑或是让白斑扩大。**长春有哪几家白癜风医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游客》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