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联盟 第三季》观后感10篇
《废柴联盟 第三季》是一部由Anthony Russo执导,乔尔·麦克哈尔 / 吉莉安·雅各布斯 / 丹尼·朴迪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以前还真没看过这种一集一个样的片子,而且,每集的制作水准及其高明,毕竟,电视文化发展到现在,可借鉴和引用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本剧就可谓是一个“看过的dvd能堆满五辆车”的编剧们疯狂展示才艺的大舞台。
本片基本不碰任何说教和狗血情节,完全就是剧中人通过非日常的日常生活来完成人生的感悟,美国这种社区大学,毕竟不是啥光鲜的学校,本片也没有啥励志的因素,只是告诉大家,要真诚做人,善待朋友。
本剧目前最牛的几集就是彩弹大战,一个拍成经典西部片,一个融合了星球大战和其他科幻,这部剧的各个节日系列也很经典,是其他喜剧所无法带来的冲击力的,目前我对<生活大爆炸>都基本不追了,反而对本剧一直期待更新。就拿刚看了的第三季08和09说起,一个非常精彩的演绎了《启示录》电影纪录片的“废柴版”,一个将桌上足球变成了人生的处事大战,当然,还有宅男和大胸女的智力竞赛。
.s.,一开始喜欢金发美女britta,而现在,完全喜欢上了Anny!
《废柴联盟 第三季》观后感(二):Greendale不是疯人院
第三季中我看的最后一集是e21,学习小组拯救DEAN。e22在之前看过了,觉得作为收尾有点仓促。
community是唯一一部我看完之后可以把故事纲要写在标题里的美剧。它没有狗血的感情线,只有有一搭没一搭的暧昧,好像编剧想起来就写一笔似的,无足轻重。重点是剧情线,充满各种疯狂的想法。
先是学生不愿意暑假上生物课,闹学潮,变成暴动,然后神经病保安主管Mr. Chang趁乱把Dean关起来,以一个赝品取而代之。开除了学习小组7人。
开除之后,abed怀疑现在的dean是个冒牌货,但是没人相信。Chang派出一个心理医生强行给abed治疗,试图说服小组成员,greendale这所社区大学根本不存在,他们前三年是在一家名为greendale的疯人院度过的。
大家先是被骗,然后醒悟,抓到心理医生了解了Chang的阴谋。而Chang正用高压手段统治学校,搞了一大堆小孩做安保和马仔(交换条件是大学学分),而董事会的两个人糊里糊涂,也不问世事。警察称没有证据不愿介入。小组7人只得靠周密部署拯救dean,当然最后失败了。改依靠无所不在的空调学院。(空调学院在其中因严密的组织和章程,颇像一个邪教)
这样复杂的剧情我之前从来没有从20m的情景喜剧里看到。回想friends,我基本上记不得每集都有什么情节了,这样拉拉扯扯以成员关系展现为主的剧集当年竟然还看了好几季!
community当然也有这样的episode,开始的时候为了介绍人员特点和彼此关系,搞了不少现在看来食之无味的鸡肋,但从第二季开始,几乎每一集都有疯狂的故事,和煞有介事的宏大。
这个剧集的特点就是足够疯狂,天马行空。
编导真的把greendale当做了一个疯疯癫癫独一无二的社区大学,进行各种实验。
穿着各种戏装的dean, 总想一统江湖的Chang。所有人物的性格特质都被放大到极致,然后出现各种戏仿影视作品的片段。低俗小说、和安德烈晚餐,死亡诗社;把丢了一支笔,变成互扒衣服的大搜查;把枕头城堡和毯子城堡的争夺,拍成战争纪录片。
这里没有常规。一个正常的学校里没有人会研习假死的科学,然后死给你看!任何常规的故事都可以被放大演绎,在geek和nerd的头中脑补出动画版本、游戏版本、角色扮演版本。所以说community是真正的神剧,一部足够神经病的剧集。
但Greendale不是疯人院,因为有人愿意陪你一起疯。
《废柴联盟 第三季》观后感(三):britta 我的痛
终于把第三季补完,本来在第二季的时候就有些想要放弃,因为第一季简直就是神剧,无与伦比啊,不过细细一想这也是正常的。所有人在认识的最初感觉总是美好的,那种新鲜感会持续很久,第一季我好喜欢britta,可是正如第三季里,jeffry所说,最初见面你要比我聪明一样,我很奇怪怎么britta从一名飒爽御姐变成了一个花痴了。现实就是这样么?
想起了一个妹子,最开始见的时候,感觉就想britta一样,可是后来对妹子的印象越来越差,britta其实也是一个偏执的人,其实她比annie还要单纯,可是annie在迷失中渐渐前行,而britta却越走越远,我不反对bt恋,只是有些留恋最初的britta
《废柴联盟 第三季》观后感(四):《废柴联盟》第三季完结三联播与在注射室笑到我脸都抽了
一度以为是我打吊针打太嗨,我妈也说整个注射室就我在那笑嘴都歪了。
这两天在干嘛……重感冒专注打针吃药48小时,第一天闷的我直想拔了针头尖叫着往外奔。
因为差点被我妈加大药量放倒,又高烧抽筋,医生特意叮嘱我的点滴要慢慢慢,生生吊了6个小时,第一天比较严重,看着比我后来的都潇洒打完针走了,就我在那睡又睡不着,各种扭曲,也的确是没精神、痛苦,要我看书看电视什么的肯定也看不进去了。(生病真不是好受的,大家要注意健康健康健康将抗……………………)
第二天去打针还是要很慢,但是有精神多了也做好了准备,手提电脑和书都带了,结果书白提,还是没瞄。打吊针全程就看了《废柴联盟》(community)第三季完结三集连播(反复慢慢看)。笑不能自持。隔壁躺椅上小哥面色蜡黄对着他的苹果戳戳戳。
第三季20集有《制毒师》(绝命毒师Breaking Bad)里的炸鸡叔耶(泪飚!!)看到炸鸡叔的那一刻完完全全被治愈了!!完全没有想到在点滴室里看废柴联盟季终会看到炸、鸡、叔耶~~记得制毒师里炸鸡叔被老白炸死(好拗口)那一幕真是超级沮丧的,死老白(老白:我是主角哎)还我炸鸡叔来~~~~~小Jesse要跟着炸鸡叔才幸福啊杏糊~~~~
炸鸡叔在废柴里客串的是老皮的同父异母兄弟,灭杀“嬉皮僵尸”(||||||)风采依旧~~~
而后在20集的红白机游戏中他们进入到村子,混战中奶牛是谁打死的这个我反复看也没看到(不是安妮的乱箭就是炸鸡叔的龟波应该)连奶牛都四脚朝天了哎,然后两只乌蝇绕着飞这样囧~~~~~
21集救公主(咳,是救光头异装癖校长)在恶搞那个电影一眼就看出来的,《11罗汉》(Ocean's Eleven)啊!!
姐夫cos的那个“摇滚魔术师”- -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魔术师,那头型打扮一摸样的(不过姐夫版的更露肉些)记得深圳台还是中央12来着,有译制的,这个街头魔术节目~~~~
《废柴联盟 第三季》观后感(五):人物设定的崩塌和编剧的心灵之旅
最初Jeff可以说是编剧的理想化表现,从第一季的“完美”领导者,到第三季的虚荣花花公子,可以说是从理想走向真实;而编剧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主线“操纵者”的位置变成了Abed,这在第一季黑帮的暗示尤其明显,Abed做的一切是为了接近理想化的Jeff。
而Abed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接住了这个位置,而且有过之无不及。我想编剧最早设置这个形象可以说是潜意识作用的结果,是内心深处对于自己没看到或者不愿接受的角落的外显。而之后Abed的神话,不过是更换了自恋倾向的理想化代言人而已。
和Jeff的完美形象慢慢瓦解相对应,Britta的设定也从第一季的近乎完美的现代女性形象崩坏到脑残愤青,摔得更惨;和很多人因此把眼光转移到Annie身上不同,我觉得Annie的设定因为初期设定的脑残萝莉形象,并没有真的接住女性主线的担子,只是性感化和萌化了。这样的角色虽然在现在的东方也许受欢迎,但显然并不符合现代文化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上说,编剧的中二情结带着人设跑偏的盲目,以至于男性视角明显,女性角色设定从最初进步正向的设定(这其实是最早打动我的地方)褪化为早期影视设定的固化陪衬角色。
除了女性主线很完善的剧(比如老甜甜)以外,我也喜欢看一些本来就没有女性主线的剧(比如L&O前四季),作为异性恋倾向的肤浅欲女,各种有魅力的男性绝对喜闻乐见。但半路丢掉女性主线就让人不舒服了。
这部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编剧的自我发现的心灵之旅,而到第二三季,编剧已经从对内心深处的创伤人格Abed的回避,成长的到直面,而开始回避自己多年经营追求的社会化人格Jeff,不知道将来能不能接受再成熟的整合。
实际上最初每个人都是编剧人格的拆分,而当编剧开始关注创伤人格否认其他人格的时候,就开始了灵魂上的流动,以至于人格集中到了Abed身上,其他人物则变成了僵化架空的傀儡。
作为同样的电视儿童和自闭倾向者,可以说是能理解编剧的人,或者说有相当高共鸣的人;Abed剧荒时崩溃的状况,我想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而把虚拟人物作为感情寄托的人,往往对人设比情节更加看重。所以这样的几乎是换血式变动,顶着同样躯壳的不同灵魂,确实影响了我看剧的感受,即使神级的剧情和架构也难以掩饰这个硬伤了。
《废柴联盟 第三季》观后感(六):You're just wrinkling my brain!
负责任的说,community绝对是这些年来我看过最好看也最好笑的sitcom。悠久的喜剧观剧经验把我的笑点早就磨出老茧,但community整部剧仍然可以无时不刻的blow my mind。没有才华的喜剧无非就是实验室变咖啡馆,小雇员变恶老板,实在不行搅搅基,但总也不脱离那套routine。community不屑于routine,community没有routine,community bites routine(Chang: you bite!),于是community的每个段子都可以很新鲜,有嚼劲,聪明得我一阵痉挛。
新颖有弱点,一开始看会很爽,但越来越怕点子不够,越走越偏,但看到第三季我懂了,community没有路线。所以你只管看,别揣测。
这一季的亮点竟然可以比第一季多比第一季亮,Dean的基佬气质散发到了极点。变装癖终于被100%发掘,身段儿也挺适合穿女装(我觉得Dean扮蒙眼女神真的优美极了好吗!)。Dean对Jeff的爱真的是好真挚啊,被抓的时候还要做一个小玩偶做Jeff陪他。我真的觉得Dean对Jeff才是真爱。Dean娘泡的时候可以很貌美,要man的时候也很man,关键时刻还非常有担当,真是当爹又当妈!
Chang在第三季里一直没什么爆点,远不及第一季坏得那么出神入化,直到他被迫当了先遣大反派。为什么说是被迫呢?Chang在自从不做老师之后一直很没有归属感,在格林戴尔大家庭里漂泊无依,好不容易做了警长,又没什么施展空间。可是El China Tiger怎么能甘心平平淡淡(相对他之前的表现)的就这么剧终呢!于是Chang终于黑化成了军阀,带着童子军们,最后辉煌了一把!
A&T大战虽然有个圆满结局,但是仍然让我难以想象和接受。A&T的关系在我的印象中就应该是T-bone迁就并照顾Abed兼料理日常大小事务,紧要关头,一直任性的Abed就会牺牲一切,像天神下凡一样拯救世界。但在枕头大战之中,Abed显得非常不友爱不体谅Troy,还要写邮件攻击T-bone的软肋(但是多谢Abed因为我真的好喜欢看T哥哭啊!萌爆!)。这一战役让我从一直喜欢Abed多过Troy变成了喜欢Troy多过Abed。
tarburn的死(大雾)实在让我很shock,他最后原地满血复活让我更shock,因为他的新发型发色真的好帅啊!!!期待他在第四季里的精彩贩毒!!!
ritta的主要任务早就在第一季完成,再往后人物形象也好难定位。论聪明和Jeff撞,论美貌和Annie撞,所以就是现在这样愤青蠢萌的blond。但她依然是我最喜欢的女角色,并且我希望既然这场格林七侠奇遇记由她开始,那也要以她结局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Vitamin P向来是一个无下限的hardcore贱人,要知道我在之前尤其是看到第二季蹦床那里,实在是恨死他了。真希望赶快踢他出去。但P爷在这一季里真的非常非常的和谐,让我对他的态度转变很多,我觉得P爷就是老龄化的纨绔子弟而已,这种形象在喜剧里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一季我甚至开始喜欢他并且承认他对小组确实是必不可少的维他命P。
现实中的P爷和剧组的种种纷争暂且按下不表,我觉得如果P爷接着以这种精神面貌出现在小组里,完全可以出演第四季。他要走了很可惜。
雪梨不错,但是没什么让我记住的,我唯一记不住名字拼写的就是她..........
我真的很烦Annie,其实她也没那么美,也没什么笑点,还总和我的女神Britta抢风头嗷嗷嗷!
而Jeff Winger,他和他的身材他的speech他奇怪的鼻头完全改变了我心目中男神贯有的形象。Jeff就是我的新男神!!!我甚至昨天晚上还梦见拍他屁股拍的起劲!
但是为什么他的体型尤其是腰那里很奇怪。。。胸肌也大的像下垂的boobies.......Anyway他真的是美喜剧中我见过的coolest guy
今晚和毒药玩三国杀之后,看看我没舍得一下看完的community,结果不小心一下就看完了最后一集,Jeff手刃仇人(我就知道终极boss不是chang而是另有其人!),发表了竟然能感化P爷的speech,空调学院的事情解决了,Abed也终于肯跟T-bone过正常日子了,所有人都过上了他们weirdo的生活,信息量太大。最牛逼的是Jeff诱导P爷讲笑话的段子,乐得我已经不能使用看一般喜剧的一般笑声来表达我的欢乐了。
虽说第四季就要经过末日洗礼回到我们的生活中,但还是有些惆怅。本来看完想写一句话做短评就好,但不知不觉写了这些,写成了正经儿的影评,却还是没写出它的十分之一精彩来。
《废柴联盟 第三季》观后感(七):关于废柴的停播
呃,其实这是一个老套的"理想与现实"的问题。
废柴的导演说过,他们从第二季开始就没做过任何商业上的努力,也就是说他们做的就是自己喜欢的剧,他们不想迎合大众的口味,不想去管收视率,而是坚持做自己理想中的电视剧。
然而现实是没了收视率编剧们又哪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呢?对我们观众来说当然希望废柴能够收视常青,永远拍下去,但是废柴单从各类电影包袱上就丧失了一大部分观众群。当然这只是废柴收视不佳的一部分原因,客观上最主要的是nbc高层想用废柴与tbbt硬碰硬,导致废柴流失了一大部分潜在收视群,这是最致命的,因为我相信以废柴的功力,像我等看不懂电影讽刺包袱的人一样能看得乐呵乐呵的。
综上所述,废柴是一部无可辩驳的神剧,但是因为编剧主观上的理想坚持,高层的决策失误,客观上竞争对手的收视强劲,造成了它的停播。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这些nerd对它的喜爱。它停播不停播,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静静的完成作为一部神剧的使命。
《废柴联盟 第三季》观后感(八):我为什么看废柴?
Why do I watch Community?
The writing is genius!
To meet funny people!
With three kids at home you better believe every funny moment counts!
I love my time here I laughed like crazy!
o why should you... why should you... why should you watch Community?
Community is the best show in the entire world!
Go Community Go Community Go!!!!
——引用豆瓣里某位网友的话,改编自S03E08的台词
废柴之所以“神”,“神”在与普通喜剧保持着一段神秘、遥远又美好的距离。我不想再提废柴每一集的搞笑包袱,每一集的电影致敬,每一集的拍摄手法,这些东西有多么多么给力。这些东西都是表面的形式。真正让我们称之为“神剧”的,是那搞笑背后的精彩创意,是那致敬背后的对电影的深切热爱,是那手法背后编剧们对这部剧的严谨认真,良苦用心。这才是让废柴真正成为“神剧”的原因。
其实作为三年的废柴迷,我一路见证了废柴的成长。从第一季开始,废柴带给我的就不仅是欢乐,还有那笑过之后的些许无奈和感动。这些珍贵的感情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已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印记,挥之不去。
从第三季停播后,一直到现在季终等待第四季的间隔,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废柴,越来越多的人为废柴冒泡,打分,宣传six seasons and a movie,我的内心真的有说不出来的感动和骄傲。这也是我写这篇评论的原动力。
也许将来不会再有废柴,也许我们永远也看不到six seasons and a movie,但是那些废柴带给我们的欢乐、泪水与感动,永远都不会离我们而去。一切都不会过去。废柴永远都在那里,静静地完成它作为一部神剧的使命。
《废柴联盟 第三季》观后感(九):第三季什么时候出啊!!好期待~~
第三季什么时候出啊????
《废柴联盟 第三季》观后感(十):一句话引发的血案--论废柴联盟的主题
导火索:最近废柴联盟的主题的讨论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盖因众多影评都引用了“人生苦短,莫负了好韶华”作为废柴联盟的主题,就连百度百科也频繁出现这句话。对于“人生苦短,莫负了好韶华”作为《废柴联盟》的主题是否合适,众网友产生巨大理解分歧,进而引发了数回合交锋。
部分网友认为,人生苦短,莫负了好韶华这句话不适合。原因有四:
其一无趣:他们认为,这句话被各类废柴的简介频繁引用,和他们了解的《废柴》相比显得无趣多。
其二以偏概全:这句话只是第三集的一句台词,被引用成主题,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其三烂俗:这句话完全是白搭句子,用在无数部作品身上都合适,所以把这样的白搭无特色的句子安插在废柴这么一个不走常规想象无限的剧上,显然是定了一个很俗的主题。
其四无关联:某网友还仔细分析了这句话,认为此话与剧中角色并不无多大关联。他认为:jeff没有珍惜时间,而且从自私变成关心他人和不荒废年华的关系不大。
对于主题的解读,反对派有两种回答。一种认为《废柴》是部天马行空的电视剧,很难界定一个主题,或许留白可以给大家无限遐想才是上策。另一种则给出了自己认为更好的主题。比如:“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废柴联盟》包罗万象,又不被万象所包罗。”;或者是“《废柴》主题难道不是陈老师征服世界么?!”;再例如“人生如戏,这是我觉得《废柴》要说的。”诸如此类充满新意的回答。
另一部分网友认为,人生苦短,莫负了好韶华这句话挺适合废柴这部剧。
其一价值导向:虽然这句话带有说教的性质,但是确实是废柴联盟价值导向。
其二有深度:人生苦短,莫负了好韶华不是指认真做某事,而是指应当认真生活。只把所谓的成功者例子称为莫废好年华,那叫成功学。皮尔斯母亲死的那一集皮尔斯母亲的留言,就是莫废好年华的最好解释。仅仅把句话理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悔意之情是片面的,还表达了“人生得意须尽欢”“出名要趁早”的进取之心。这样有深度的话是可以作为主题的。
其三有关联:引用某网友的原话“在进绿苑之前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算是有包袱有压力活的不像自己的人,而在绿苑里他们还是有压力,但是他们更活的像自己了。J可以做他自己惬意循环而不需要费劲力气靠欺骗来获得利益。A找到的自己与世人沟通之路自己不再是怪物。S懂得了自立不再只是依靠男人酒精或者信仰。TROY放下的是成名压力可以继续无忧无虑。 ANNIE得到的是不再为成就,家人而忽视自身。P得到的则是乐趣和父外之地。B也渐渐不再尖锐的将世人(甚至自己)视作敌人。他们都是在享受人生,这就是莫负好年华。”
尽管双方辩论激烈,也有些网友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部剧受众只是少数人,说的再激烈也不过是少数人的行为,“有没有这句话都没关系,反正也没人看。”相比前一位网友的消极言论,某网友肯定了这次辩论的积极作用,“辩论真正的意义不是在于胜负的形式,而在于过程中的所得。不是两个观点的对立加深,而是促进其辩证统一。”相信这次辩论会让双方得到对《废柴》新的认识。对冷门美剧的小问题,小细节做大张旗鼓的讨论,这就和《废柴》中无关痛痒的事却整整演了一集道理是一样的。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废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