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10篇

2018-06-13 20: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10篇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是一部由冯小宁执导,陆毅 / 夏雨 / 杨立新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一):警示现在中国海军是不是打起来的话,会不会也是哑弹 为什么日本的炮弹怎么就没打完?打半天为什么一个日本军舰都打不沉

  警示现在中国的海军是不是打起来的话,会不会也是哑弹 为什么日本的炮弹怎么就没打完?为什么中国的军舰被打沉那么多,为什么打了半天为什么一个日本军舰都打不沉?拍过去主要是为了警示现在的中国海军看起来规模数量很大,要用数量规模,可要叫世界第二大海军比俄罗斯海军的规模还要大!平时自吹自擂的,什么中华神盾啦,什么不必宙斯盾军舰差就会***的比平时自吹自擂的!差不差要到真正的实践检验,不是中国海军***的比自己吹自己,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都不知道中国现在的海军到底有多大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厉害,是不是能帮傻逼吹的那么厉害,连美国都说教育自己的部队时候都说: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都是个屁!这个片子就是警示现在的中国海军,不要到时候万一打起来都说***比哑弹水货垃圾东西,不要到时候都说你***比的中看不中用的就像国外说的那样的傻逼纸老虎

  拍的非常好,越是把中国的无能垃圾腐败民不聊生拍出来,越是好片子,片子拍的是过去说的是现在!有一些蠢狗杂种不要弄错了什么那是过去,警示是现在的中国海军数量规模很大,说的好听什么中华神盾呀 ,不要到时候万一打起来都是哑弹,水货 假货,尽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就像国外说的那样的傻逼纸老虎!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二):这部电影希望看的人多一些!!!

  提前看了这个名字,就有些不想看,原来看过电影《甲午风云》,也学过历史。知道这个故事耻辱结局。这段时间中日在钓鱼岛问题愈演愈烈。就想看一下这部电影,回顾一下历史。看国产电影之前,先打一下预防针,上豆瓣看一下影评,以免又碰上《无极》《赤壁》《战国》《关云长》等这一类所谓的中国大片浪费时间,侮辱智商摧残心灵结果影评并不怎样,豆瓣和时光网打分都不高,犹豫了一下,还是看了,结果这部电影在特效方面比起好莱坞大片不在一个档次,但给人的心理震撼却是很大。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爱国教育片,从中也看到导演很有诚意,只是技术方面、叙事方法细节方面有待提升。但从本片的整体来看,是挺好的,毕竟这部片子不是看特效,片中有很多让人深思的地方结合现在时局,有很好的警示意义。看后值得回味深思。希望有更多人看到这部片子。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三):甲午大海战

  《甲午大海战》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894年在我国黄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日大海战。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武器装备不够先进原因,中方“经远”、“致远”等5艘战舰全部被击沉,中方惨败。影片中有个片段令我难忘,日本早有侵略中国的野心,买战舰时,日方的明治天皇主动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日元,再从文武百官薪水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而中方的慈禧太后为了准备她的六十寿诞。却把北洋水师买枪炮弹药的费用用来修建颐和园,由此看出,中日两国的最高统治者对比何其鲜明

  甲午海战的失败,致使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3千万两,并把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日本一跃为亚洲强国,而中国更加贫穷落后。《甲午大海战》这部影片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受欺侮的道理

  现在我国已经很强大了,特别是在2012年,神九飞天、蛟龙下海,充分证明了我们国力强盛,随着我国日新月异发展,我们打造出了第一艘国产的航空母舰,它就是《辽宁号》。我们必须要更加强大才能不被外人欺侮。

  看着我们的国力越来越浩大,我的脑海里便情不自禁的浮现出一百多年前梁启超说的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胜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祖国未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祖国的强大依靠我们去建设,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1877年,年轻无为的光绪帝励精图治决定振兴中华,可是由于西太后慈禧的“垂帘听政”,使强盛的大清帝国正式走向衰弱。而此时,在日本,明治天皇开始亲政,他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发动了着名的“明治维新”,使弱小的日本强大起来。1894年9月17日,日本那扩张侵略的野心,再加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是日本发动了黄海大战

  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

  战中,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无情地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邓世昌命令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坚定地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这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致远”号的鱼雷发射管,使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200多名官兵部分牺牲。邓世昌坠身入海,部下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他的爱犬“太阳”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享年45岁。这一幕惊天泣地,壮烈至极!连日军肃然起敬

  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在甲午战争中,虽然有不少官兵浴血奋战,但仍因为不少官员贪生怕死和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还逼迫清政府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投降主义签订了《马关条约》。

  我悲愤,悲愤政府的无能,悲愤军队腐败;我叹息,叹息日本的改革,叹息戊戌六君子;我仇恨,仇恨钓鱼岛被夺,仇恨日本的肆虐;我哭泣,哭泣慈禧的无能,哭泣失败的变法!

  从清代“甲午事件”,联想到现代的“钓鱼岛事件”,我有些不明白:中国真的这么弱吗?其实,中国也不弱。从1949年以来,在这60多年来,中国各代领导人鞠躬尽瘁,“三弹”的研制成功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澳门香港的顺利回归经济的改革,航母的出现……这些都证明了中国的实力,都证明了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中!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四):建议曾加负分选项 谢谢

  我从来没有在电影院看电影看到中途就离场的经历感谢导演的这部神作成功让我做到了这一点。

  从看到少年邓世昌正气凌然的出场,从无聊透顶仿佛永远都没有停过的垃圾配乐响起,从缺牙小女孩快乐的送来粽子开始,我就不再把这部所谓的电影当成电影来看了。尼玛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拿这么狗血桥段来糊弄人?尼玛拍的是电影,是要卖票的电影,不是小学课堂上免费播放的爱国教育宣传片!!!全篇电视剧拍摄效果,刺瞎我双眼的恐怖特效,打一发炮弹炮杆只抖,两艘粗制滥造简单模型飘来飘去,海鸥贴着镜飞。为了博眼球,还强加上钓鱼岛,尼玛这和钓鱼岛有半毛钱关系吗?画蛇添足伎俩只会让自己显示的更白痴。。。开炮开炮开炮。。看了半个小时实在受不了了,坚决离开不再看了。

  想到导演之前的《超强台风》,所以来看之前是有做过心理准备的,很明显,我还是准备的不够充分,还是上当了。我不是不爱国,高中时学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是感到屈辱气氛,可是当这段屈辱的历史被这样毫无诚意的搬上大银幕的时候,就会更加气氛了。我只看了半个小时,已经被折磨的想哭了,狗血的剧情,垃圾的特效,劣质的画面恶心的配乐,打着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旗号绑架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用这种卑劣手法骗钱,尼玛还有良心吗?不怕被人骂吗?

  以后不要再提冯小宁了,戒了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五):一场改变两国命运的大海战

  在北京飞往伦敦的万米高空上,昏暗的机舱中不想睡觉,于是选择机上视频来看。几次路过这部片子,虽有几个朋友推荐,总因素不喜战争片而犹豫。终于在看了一部杨澜访谈和一部Discovery之后打开了它。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放映过程中,我几次泪流满面说不上有多么震动或者震撼,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观影眼泪总是不由自主地汹涌出来。

  第一次流泪,是播放不到十分钟时,马尾船政学院选出的几十名少年在前往英国留学的大船上,面向祖国方向齐刷刷跪下。那只是一群十来岁的少年啊,积贫祖国对他们赋予深深的厚望和重托,面向祖国的一跪是他们许下的庄严承诺

  第二次流泪,是少年们从英国学成归来,亲手驾驶全世界最先进的军船回到祖国,进入中国海域,他们的内心多么自豪热血在胸中沸腾:我们已经准备好,不惧怕任何敌人有勇气有信心,保卫祖国和民族

  第三次流泪,是北洋海军初建,这一排英姿飒爽风华正茂的铁骨男儿,雪白的军服,笔挺的站姿,闪亮的刺刀,他们昂首挺胸慷慨高声念出自己的名字,接受检阅:我的身后是泱泱中国大国,依然是世界仰望的东方,我为自己的祖国自豪。

  然而,现实残酷的,战争是惨烈的。中国12艘军舰与日本12艘军舰展开的海战中,中国的军舰陆续被击沉,邓世昌死了,他恪守了自己与舰共存亡的誓言,当年留学西洋的一批同学都战死了,他们践行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承诺。燃着熊熊大火的致远号全速驶向日军指挥舰松岛号,欲拼死撞沉敌舰,邓世昌在火焰前决然举着大旗,雕塑一般,歌声中他散开的头发迎风飘散,致远号终在离松岛号不到一百米处沉没,我已泣不成声

  第五次流泪,是李鸿章在马关因为不同意日本的条件愤然离席,在街头被子弹射入颅骨后,却在病床上接到朝廷同意将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赔款两亿五千万两白银的电报。这个一心期盼中国复兴,却上未获朝廷支持无法购买足够武器、下送炮死令被贪生怕死官吏未执行苦心打造几十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老人涕泪横流。朝廷如此让人心寒,半生功业毁于一役,志在报国然国将不复存!

  为影片最后一次流泪,是颐和园的大雪中,光绪坐在为慈禧寿辰修建的石船前,仰天长叹撕心裂肺,一千八百里江山啊!“大清祖上有训,丢失国土不能进皇家宗祠。一千八百里江山,丢的不仅是国土,更是全国百姓民心、巍巍中华的荣耀

  慈禧敛全国之财修建颐和园时,日本天皇为了支持前方战事一天只吃一顿饭;日本的国库已经耗尽,首都都因抢粮出现骚乱时,广东尚有几十只军舰未投入战斗;日本海军深入中国威海,拼尽最后的力量,甚至不惜对先登陆的日本士兵开炮时,清朝送炮弹的军队却在离前线只有二十海里时因逃兵的几句话调转了前进的方向。中国不出所料地输掉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铁甲舰队的海战,输掉了几千年积累财富、国格和世界的尊重

  “历史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将改变两个国家的命运”。

  这条东方巨龙、睡狮像一棵被蛀空的大树腐朽期待重生,必须承受的,却是极其惨重代价

  我深爱自己的祖国,这里是我的根,通过DNA我继承到的,不仅仅是黄皮肤黑头发黑色眼睛,更是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所有的荣耀和耻辱。

  文笔不好,但我希望尽可能记录下我看完这部片子《1894甲午大海战》后真实感动。谢谢冯小宁导演,带给我这样一部三十年来流泪最多的电影。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六):甲午大海战和坂上之云

  经常混迹于坂上之云的贴吧。今天看到里面有个转铁血论坛的一个贴,大致指出了甲午大海战中,关于海军设定上的BUG,大概指出了有七处吧。并且和坂上之云进行了一个比较自然少不了一些过激的言论

  与其是听别人说,不如自己看。对于黄海海战,看过一些资料,最近也正好在看坂上之云的小说,也正好看到日清战争这一章。所以正好有一个比较吧。

  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甲午大海战。说实话,很能鼓舞人心。但是,我认为甲午大海战这部电影和坂上之云的可比性还是有待商榷的。无可厚非,在甲午大海战中存在着许多BUG,其中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英国人读日本人东乡平八郎的名字的时候直接用了拼音的读法,关于这个读法,稍微查一下资料就会明白正确的读法,既然影片中已经有这么多日本人参与,何不确认下正确读法呢。第二处是在这部号称海战主题电影中,对于战舰发炮过程的及一切所能得简化。一般来说,在海上,特别是还是大舰大炮时代,打一发炮弹起码是要对准角度,改变航速和行进方向之类的,这些命令在当时传递下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不可能像电影中舰长一声令下,一发炮弹就这么打出去的。这太神速了。具体可以参照最后打像吉野号的那发榴弹炮的发炮过程,才算是勉强合格吧。另外,除了时间上,还有就是一般打第一炮的时候只是一个预射,并不是直接瞄准的,而是为了以后瞄准,了解对方航速之类的数据而发的预射炮,第二发,第三发是来真的。

  撇去上面这些比较明显的BUG,其实其他还是有一些BUG的,此处不一一列举。

  简单说下看完甲午大海战的感受吧。感觉这部电影是一本教科书里的内容加上一些感情戏组成的混合物。说到底,还是一部以教育国民为第一目的的电影吧。特别是其中反复提到的钓鱼岛和黄岩岛,恐怕也是政治所需吧。

  另外,这部电影自称是正统的海战电影,但是至少在我眼中却并非如此。海战电影不是讲究场面多么大,用了多少特技效果。而是追求再现历史真实,我看甲午大海战的海战,光看见相互射炮,也不知道谁是谁,就听着演员们声嘶力竭地说着台词,说着说着,射着射着,海战就结束了。个人觉得,就算弄个示意图之类的也会让观影者比较易懂一些吧。

  比如在黄海海战的时候,北洋舰队用的是燕字型阵型,也就是V字型,那之后关于战法上的说明就直接没有了。关于敌方日本联合舰队的纵型阵型也没有说到,这些时间都用在他们老同学的招呼上了,汗。

  这样,就很容易让我们观影者产生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坏的都是慈禧太后,弄什么六十大寿,弄得北洋舰队的主炮榴弹炮也只有三发,说出去都笑死人了。但是实际上,北洋舰队的失败其实在很早就已经埋下伏笔了。就是在日本长崎“友邻互访”的归途上,德国(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舰长离职一事就是一个大伏笔了。其实那位舰长是个聪明人,他已经预感到之后发生在中日之间的战争,所以希望先声夺人,打响第一炮。但是毕竟不宣而战是德日的拿手把戏,清国是永远不会想到的。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战争。

  接着说坂上之云里关于日清战争的描写吧。这就完全是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发出的声音。对于战法,细节的描写体现了他们对待这部连续剧的严谨态度。当然之中也不乏美化战争的地方。比如秋山好古在旅顺保护中国小孩的镜头,这个镜头在小说中没有写到,就可以理解成是编剧加进去的东西。理由什么的也很容易理解,美化战争,掩盖旅顺屠杀的真实。

  总的来说,甲午大海战和坂上之云都是以教育为主的,但是相对于后者来说,前者的说教性可能更加明显和露骨,甚至有种赤裸裸的感觉,对笔者的个人感受来说,有种读教科书的感觉。而坂上之云,则比较巧妙得描绘了日本人引以为自豪的明治初期(这里想吐个槽,两个片子里的明治天皇完全是判若两人啊!),从发激发日本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吧。所以说,从达成目的的手法上来说,后者还是略胜一筹。而前者则是秉持了一贯的宏观叙事手法,恐怕这也是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吧。

  第一次在豆瓣上写东西。轻拍。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七):评电影甲午战争

  本来想写布拉德皮特和诺顿演的搏击俱乐部的这是一部我七遍都没忍住看完第八遍看完被震撼的出乎意料好的电影虽然很多朋友介绍好我仍看了八遍,但是最近看了一部甲午战争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毕竟是中国人所以还是挺下国货虽然我对国货中一些胡编乱造的也是生恶痛绝可是有时也想批判到底是因爱还是因恨估计对这部爱多点,所以就算我们的电影再烂我想说的是电影有几个事是真的可是甲午海战这个剧本永远是我心中的最好之一。

  是很多人说冯小宁的新甲午海战制造粗糙台词雷人剧情做作但我想说的是这么好的剧本距离林农导的甲午风云50年后得到重拍至少我们应该对仅有一人没忘曾今的经典而克制的鼓励。因为我觉得它本身是个非常好的剧本而更巧的是它是真的我真不希望这部翻拍后因票房不好而再也没有导演敢去触碰。我要克制的鼓励因为我希望将来有导演拉够足够的资金做好充分的统筹用心去做把它制作的更精良肯定会超过日本的大和号,虎虎虎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等片的因为它具备成为一个伟大电影的一切要素。

  好的故事都有个强大的历史背景就算虚构扯也会扯个出来比如阿甘正传,霸王别姬其次戏剧矛盾要够比如王牌对王牌,国家公敌,卡廷惨案再次有一个或几个足够强悍的人物撑起整个剧情比如勇敢的心美国往事其中再加点小情色比如鬼子来了,辛德勒的名单最后有个令人动容的主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斯巴达克斯。

  首先甲午海战处在晚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边缘时期中国刚进行了洋务运动而甲午海战的主线道具北洋水师恰好是洋务运动的产物而他承载的历史使命也足够厚重,可以说李鸿章当时建它就是为了正兴大清,但是它承载的不光是厚重还有深深的隐忧因为洋务运动并不算严格意义的改革运动的本身和希望它承担的责任并不匹配,当时大清上下腐败,民不聊生。洋务运动不过是一病衰老头用自己的棺材本镶了颗金牙罢了而在这种情势下北洋水师将何去何从,他的结局又会怎样呢。比如阿甘经历了总统活上死下,越战二战战后等哥哥经历了文革。

  在那种复杂的背景下其实剧本已不可避免的具备了非常多的矛盾冲突想躲都躲不掉当时中国实际掌权人慈禧这一死老太婆引领着主角内部的最大矛盾李鸿章求了半天才建起的舰队后期军费首先被慈禧做寿宴耗掉大半然后层层剥削层层贪渎最后主炮的炮弹连每艘一发都分不到而军舰的最大功用竟是给慈禧运新鲜食品,慈禧说了海上无战事拨那么多钱买弹药或保养更新干嘛不就一小日本在旁吗,这就是这么一个傻逼老太可惜了舰队上一干爱国将士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强悍的主角肯定要有个更强悍的反角陪衬结局才令人动容而这一反角正是慈禧说的那个日本小国当大清还在苟延残喘时日本举国之力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脱亚入欧当慈禧不断挥霍军费时日本上下自天皇起省吃俭用疯狂扩军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吃掉中国而当时日本本身也矛盾重重最重要的是改革后新老势力的较量和较量下资源的匮乏要知道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没多少东西静的起消耗所以他们要掠夺别的国家转移国内矛盾补充消耗而他们的目标竟是大他几十倍的中国我也不得不佩服天皇的勇气和胆识。一个果决一个自大享乐,北洋舰队则是这些矛盾的最终受害人他要怎样的壮烈我们才能悲痛欲绝呢。比如塞缪尔和史派西的双雄对决,威尔史密斯和国家的斗志斗勇。

  接下来要说人物了好的电影一定有一个或多个足够实力的人物给它注入足够的感情和魅力比如梅尔吉布深,罗伯特•德尼罗詹姆斯 • 伍兹 等而甲午有太多人让我感动了、撞吉野的邓世昌,重伤拒入内舱坚持指挥的丁汝昌,实践苟丧舰,必自裁"自杀殉国的刘步蟾,林泰曾,至死奋战的林永升巧还有邱宝仁方伯谦李和黄建勋林履中吴敬荣程璧光叶祖珪是的这么多英雄将领竟都在壮年那一刻的海战绽放了他们最美的生命而英雄中的英雄邓世昌不但自己了得还有个红颜知己和一条至死不离的爱犬太阳我想这么多个性鲜明激荡履历的每舰之长导演更本就不需为人物刻画伤脑筋而人物的好坏往往也决定了一部电影的好坏。比如姜文和她老婆的争执纳粹军官和犹太姑娘的悲情我是传奇中史密斯和他的爱犬生死离别

  最后中国历史上就是海军弱国而对于电影本身也是因海军不行结局悲惨所以不论现实和电影我们都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甲午让我们以史为鉴我也希望以后能看到中国舰队自卫反击最后胜利的剧本还有的是甲午是最早的大规模现代海战而唯一一次航母大战日本也是主角我们要警惕。

  甲午真的可以做成一部伟大的作品抛开伟大的因素不谈单制作的基础就很丰富二三十条战舰啊大型军港还有陆战啊别什么星球大战超级战舰珍珠港我敢说那都是浮云我想说就是把那230条战舰特效做的再好点都足够震撼的而看看木马屠城的镜头和取景和调色我觉得只要够重视甲午能做得比他更好而他是值得的因为他是真实的不但真实还如此精彩

  最后的最后不要忘记 1894917甲午海战爆发1895马关条约签订希望大家不要忘记

  也希望能有好导演把它拍好强烈建议中国有只舰队里面的军舰也叫济远,经远,致远,来远,定远,镇远,超勇,扬威…… 缅怀英雄就是如此制造的看惯了欧美大片好片的我还是哭得内流满面尤其是看到邓世昌把来救他的太阳一并按入水中自杀的场面哎。。。。。。。。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八):中国要拍好甲午海战,还要在等十年

  冯导拍的北洋水师连续剧,还是很不错的。他始终有一种海军情结,所以终于等了近20年,又拍了电影版的北洋水师,不知道他一共筹到了多少投资,不过从电影效果看,大部分钱恐怕都花到演员报酬上了。

  ——冯导说拿剧本给戚成章老师看,戚老师说这是他看过的最好的关于甲午海战的剧本,我不知道戚老师看过多少剧本,但从这个评价和实际情形来看,也许找戚老师看剧本的人并不多。我都可以写出比这个好一倍以上的本子。。。

  ——模型做的比以前要好,但特效还是原来电视剧时代的水平。

  ——用的是什么机器拍的?感觉像是电视电影。

  ——考证还是不够精细,连我这种外行都能看出来一些漏洞,比如日本战前开御前会议的时候,用的地图上把朝鲜标注为korea,众所周知,原来朝鲜的英文名字是corea, 这是日本吞并朝鲜后,不愿意让Corea 排在 Japan之前,所以就把C换成了K。

  ——里面除了清廷外交密码被日本人破译这一桥段是新的之外,其他所有的桥段都是北洋水师电视剧里已经用过的,比如邓世昌携爱犬太阳与致远同沉。比如负责购买炮弹的官员贪污腐败。比如新炮弹与大炮口径不合,需要炮手现场用钢锉重新加工。等等。当然还有个美女对邓投怀送抱。

  ——我原来希望看到一部对那段往事仔细思考、再现关键的历史大片,结果看到了一部时事政治宣传片,尽管最后的导向是正确的,就是败在政治制度上。

  ——总之,选这个题材,让我们不敢给他较差的评价,但我想,要拍好这段历史,不是这个水平的片子能完成的任务,过二十年,再拍,一定比这个会更好。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九):精神远比技术重要

  折腾了很久,总算把这部遭受网友各种唾弃的电影看完。单纯就特效方面来说个人觉得还勉强过得起,毕竟我是坐上床上看的,不是在电影院,感觉不那么好。

  我喜欢在看完一部电影后再去豆瓣上游览大伙的影评,很多人对这部历史片的真实性与技术性进行了批评。可是我觉得单纯从电影角度上来讲,在历史基础上进行适当修改以求进一步提高影片质量,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历史题材的电影与纪录片是有区别的,如果历史片全部以历史真实度来作为影片好坏的评价标准,那么电影就是一本历史书,而非艺术。将主角与日本人作为英国皇家海军的同学,这是虚构的。可是正是因为这个虚构的情节才使硝烟弥漫的战争背后蕴藏着私人友情与国家忠义的矛盾,而电影就是因为矛盾才精彩。戏剧是矛盾的集合体,电影亦如此。在戏剧上,戏剧的真实性包含两个层面,虚构的真实性与社会矛盾的真实性。虚构的真实性即为剧作家创作时及其自身的一切与之戏剧相关联的,包括戏剧之内和戏剧之外的多种因素集合体的应用。社会矛盾的真实性即为剧作中向观众直白或暗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某方面的矛盾。其实这两种真实性都是剧作家自身的主观思想意识,通过戏剧的手段展现给观众的。而电影是作为戏剧的一种延伸体,它表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导演或者编剧他们想给观众表达的一种东西、一种精神。每次看电影,我会问自己:导演想告诉我们什么?

  电影的精神内涵是电影的灵魂所在,华丽的特效无非是当今商业化市场下的电影生存的一种包装。当然这个包装在某些时候可以让制片厂、电影院获得不错的票房,赢得经济效益,但是作为艺术它要赚取的不仅仅只是金钱,更应该是观众的心。 我固然不去否认特效在有些时候给电影带来更好的效果,让他内涵传递更为真实,更为形象。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去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不能舍本逐末。

  很多年前,中国拍摄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在世界舞台上获取了很多奖项,如今我们的技术先进了,但是我们的奖项呢?

  电影永远少不了女性,作为历史战争片,就一个简单的女性,出场次数也不算多,然而就是这简单的几次出场,让我们真实感受到国与家的关系。

  作为众多观影者的一员,我认为这部影片的音乐方面有所欠缺。音乐,这个东西可以更好的调动观众的情绪,引发观众的共鸣。但是这部影片中,插入的音乐并不多。通俗的讲,就是煽情画面少。作为一部历史战争片,穿插激昂的音乐或者在痛心的时候插入感伤音乐,或许会为电影带来更好的效果。

  总体上来说,我觉得《甲午》还可以称上一部好电影,虽然比我理想中差了一点。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影评(十):“他们冲不出去”

  从没在豆瓣写过影评,这部片是无意在中六看到推荐的,当导演冯小宁说为这部片准备了二十年时,还是触动了。每个人心里总有一个梦,为了梦想一直坚持着的人,值得敬佩,为此决定去看看。尽管当时并不知道冯小宁是那方神圣,度娘后得知,原来还拍过《红河谷》、《黄河绝恋》,心里有底了,这票肯定不会白买。

  到了影院,一打听,一天只有安排二场,天啊,《大武当》这种烂片都不下十场,唯有一声叹息。现在没有炒作,没有明星,没有宣传,那会有人关注。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老话到现在都过时了,现在俗语应该是——狗屎只要会炒作包装都会成金子。

  或许《画皮2》里面的一句话能揭开谜底:被妖迷了心,纵使我心里再多不情愿,也无法自已,只有瞎了,让心做主。现在我们有多少是让心去看世界,去聆听心底的声音,现在全是花了眼,迷了心,乱了性。哎,没有看过电影的能给一星,这这个会很雷?你看吗?哎~说远了,说说电影吧。

  不剧透了,说说感受吧。哭着看完,哭得是稀泣哗啦(《南京、南京》《十三钗》没哭)哭得花容乱颤,走出影院引来众人侧目,回家路上眼泪忍不住往下掉,在这写影评时,眼眶里还是含着泪。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难受,说不出,也咽不下。

  我知道这不是一部受众人喜爱的电影,因为他的讲述方式和讲述的故事注定了不会讨到各方面的好。导演不会利用现在对日的仇恨让愤青来观看,也没有利用当红的影星来招揽追星一族,抛开这些,还有多少人愿意来看这种类型的片子了,再加上没宣传,没炒作,再减少一些。原以为今天我会包场,没想到今天还有9个人。高兴?悲哀?

  导演用比较公正的态度讲述了这场战争,看完后没有对于日本人的憎恨,只能感叹清政府的无能。国家弱只有等着挨打,少了对外扩张的能力,注定只能防守,而防守一定只会让自己被动。影片里外国舰长有一句话:你们中国人总是延误时机,错过机会。他是对的,当时北海水军动手了,赢了再没有后来的大海战,输了,赔偿也会比后来好很多,不过这些都是设想。而机会只有一个,稍纵即逝。

  导演讲故事的方式,我前段时总有时不时的被抽离的感受,但这不影响导演对这部片的用心,电影刚开始就能看出导演的诚意,后来想想了,可能是因为钱太少了,导演用了这种述事方法去弥补。

  说到钱少,就说说这部片的硬伤吧。海舰明显感觉假,在有些场景里面更是感觉整个比例不对,对于舰船,我不懂,想来有喜欢这些的更是对这些有很大意见。没有钱那能还原历史场景啊,更何况那艘舰就是放到现在来看也应该是我国最重的一艘吧。对于没有钱的导演,只有凑和了,那个闪闪发光的船,近景一过去太廉价了。哎~~

  再说说演员吧,夏雨,很出彩真的象日本人,杨立新,确有丁汝昌的神,道光帝的演员不错很出彩,孙海英,导演算是给了李鸿章公正的评价,吕立萍这些不愧是戏骨,很出彩,陆毅尽量让自己老诚,可惜没有那些阅历,总感觉还是奶油了点。还有一个,那条狗,感人啊。

  很多很多感受,不知道怎么说,因为我想到这部片,依然想哭。标题用的是电影里伊东右亨的一句话,当时日本参谋问他“为什么致远舰不冲出去?”,伊东右亨回答“他们不会冲出去,因为他们怕了。”——怕了,是啊,仅有的希望都被摧毁,剩下的还有什么呢?

  推荐!强烈推荐!!去看看这部有诚意的影片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