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10篇

2018-06-15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10篇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是一部由陈传兴执导,周梦蝶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一):孤独

  知道有这部纪录片时就很想找来看,当时没找到资源也就放下了,今年艺穗有放映,很惊喜,豆瓣评分高,误以为T-park 会满场,不料却创下最低上座纪录,幸好导演身体不适没出席映后交流。难得打动马同学头一回看艺穗纪录片。另一个误会是以为这部片讲台湾众多作家,其实是作家系列纪录片,这是其中一部。传主名字意境熟悉,人却是陌生的。

  传主出镜时仙风道骨,起床穿上深蓝色长袍,蠢笨的我看影评明白是纪录片拍摄的是周老一天。那他也太忙碌了,见了旧时摆地摊帮他忙的街坊,重回旧居,进深山温泉,参加了座谈会,跟好友聚餐。惊讶的有,有着深厚旧学教育根底的学者早年却靠摆地摊维生,不是有当军官战友吗,不能进学校杂志出版社之类的工作吗?惊讶的有,他的毛笔字纤弱秀丽很美。惊讶的有,他将鞋放在桌面上,再坐下来一只只穿上,果然后面有长须好友说他不讲卫生,擦脸的毛巾也用来擦皮鞋。惊讶的有,陈玲玲说他爱情全在脑子里,说他要找完美女人,不解为何曾经闹翻。惊讶的有,三毛双手张开如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状拦在门前,双方僵持两三分钟,似乎希望他留下继续长谈,他终离开听到门猛然关上似有深仇大恨,周老描述得很戏剧化。惊讶的有,他也是电影爱好份子,最喜欢看日本鬼片。惊讶的有,他每周坚持跟书迷见面。约了一个女书友,他可提前二小时在公车站打坐等候,时年60岁。惊讶的有,他视写诗为痛苦的事。幸运的是,他找到信仰归宿,听经要求能一字字讲解的,有共鸣啊;幸运的是,他有学生追随,听他讲解诗并整理。

  影片拍得美,节奏慢才配合周老的性情诗词对于想像力匮乏的我如天书,短短一晚上就认识了一位可爱老人,令我怀想仙逝近7年同样90多岁高寿的爷爷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二):武昌街小调变奏之后

  从林清玄散文《武昌街的小调》开始,就开始关注周公,很喜欢周梦蝶的诗文。但是大陆出版的周公作品非常少,周公的影像更是从未见到。据导演说,这是周公很少与媒体圈子接触,说服他拍这部纪录片都花了七八个月,拍摄时期也花了一年多。我在想,陈传兴导演是“他们在岛屿写作”这组纪录片的总监制,相当于发起人的地位,而且也花了不少时间在这部电影上,为何自己执导的这部纪录片却是几部里面技术上最为粗糙的一部?如果说导演着力是编剧,试图深度挖掘周梦蝶的文学价值,或者思想深度,但非常遗憾,我也只看到一盘凌乱线索,很多疑问并没有解答

  职业习惯,首先看到的是纪录片里的硬伤。采访余光夫妇的那一段,完全像是一个学生作品,非常凌乱的背景摄影角度和布光都非常随便,(导演是很不care这个吗)聊的话题也不想一个职业采访者,余光中明显不在状态,话头老断。那一段采访是关于余光中和周梦蝶的相互影响。这种随便的拍摄给人一种非常不好感觉就是生活幸福的余光中只零星记得往事,而周公却对他念念不忘。(也许是个人感觉)

  其实周公坐在那就是一本打开的书,但是导演老是想给这本书包上封皮。周公说余光中告诉他现代诗就是要讲究力与美,然后他衰老的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笑容,说自己写了一句诗,由于用力过猛,都吐了。然后他开始用河南话念这段诗,如此生动表情,导演竟然开始插资料文字图片。。我在影院里那叫一个垂地啊!纪录片的灵魂是人,不是文献资料,导演或许是学者气质太重,以及与去忘了怎么贴近人物本身。

  片中还是有很多非常不错地方。比如封面上周公沐浴的一段,我觉得非常震撼。一个苍老干瘪身躯里,住着一个如此精深的灵魂。但是随即要吐槽的是,我觉得这个场景应该是片中最美的一幕了,但放在片中的位置却并不是在情绪最高点。并且摄影拍摄也非常业余。

  最业余的拍摄应该是回忆武昌街一段。太遗憾了。我想象中,最美的场景应该是垂垂老矣的周公款款走在如今的武昌街,然后曾经存在如今消失的明星咖啡馆和书摊。一种时空的浩瀚感就这么出來了。可是导演却这么处理的:采访明星咖啡老板内容不痛不痒),以及一曾经租房给周公的女士带着拍摄者到了故地,此时,镜头不仅照度不够,而且还出现了一位拖着三脚架往回撤的穿帮镜头。业界良心啊,这又不是什么突发事件一去不复返。再拍一次又何妨。

  其实片中也颇多令人心头一紧的地方。比如周公回河南省亲的遭遇,以及周公讲对三毛的情愫(多希望爱情这部分能展开一些啊)。以及一位女作家评价:“如果有人说周公清心寡欲,我就是要笑了(大意)。”最后还是禁不住要吐槽,那个看起来美轮美奂很有意境的“渡船”的结尾空镜,(导演也颇为自豪),私以为美不过周公那刚一绽放迅速收拢的羞涩微笑。我甚至以为,周公沐浴的场景可以再来一遍,镜头远远的,默默地凝视他慢慢没入水中,雾气氤氲,这个浓缩了世间苦难与孤独的灵魂,无论它化成牒也好,再为人也好,不过是轮回间的一场尘梦。

  ( ps:岛屿写作系列,最喜欢的一部是《寻找背海的人》。导演林靖杰对于细节的掌控,人物性格的影像捕捉,戏剧节奏的把握都非常精准。让人完全被王文兴自然散发出的“人”的魅力所折服,而不是文学史或者评论家赋予他的魅力。)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三):他是风景

  清晨,穿好旧时蓝色长袍 ,颤颤巍巍弯下腰系鞋带洗漱完毕,清汤寡水解决温饱房间不高档甚至没有像样衣柜 ,镜头换换移动到周梦蝶先生清瘦且布满斑纹的脸庞 。老人张口想说什么,定了很久才开口 :“我从不跟人吵架打架,甚至不高声与人说话。为什么会去当兵呢?或许是大时代吧。” 温柔了一辈子的老先生风雨飘摇的时代辗转逃去台湾, 多年乡音未改鬓毛衰,时髦风潮始终吹不走身上那一袭藏蓝色长袍。沉溺迷恋于古文诗歌的先生却要绑上绑腿扛着长枪,朋友都说周梦蝶杀人连佛都不相信。连佛都不相信的事时代做到了。时代更迭让马车变成单车,单车变成轿车。对速度追求一步步达到顶峰,丝毫不顾那些旧时的人儿,任凭他们被碾压在巨轮下大口喘着粗气。先生用颤抖的手指触碰着自动售票机,在喧嚷的捷运站茫然不知所措。 因时而变 ,时代在发展,人要向前走是无可厚非不能诟病的,只是从民国过来的人让人觉得格外心疼一身才气却因政治上的尔虞我诈难以抒怀,满腹经书却在网络文化冲击下被揶揄为古板,我同你讲之乎者也,你却惶惶然不知为何物。 镜头从车站拉回来,先生说:“我想起来了,我写过一首诗叫第一班车。”这首诗是符合余光中先生的“美加上力”的作品,在一向平和风格中显得很不寻常,老人当时在和平东路租了摊子买书,每天早晨要搭第一班车去买书,老人跟有人讲起这件事很激动,情至深处甚至吐了。有些人只想慢慢走慢慢的怀旧慢慢的思考慢慢的聆听,他若只想坐末班车,去赶那首班车该是怎样的心情? 当时将周梦蝶先生的《我选择》贴在摘抄本的第一页 ,纯粹是被文字间的儒雅与淡然感动 ,细细去品味每一句所描绘的意境,那是从时代穿越过来的人所带来的一阵清风,让我在多少次被模拟考和错题集弄的焦头烂额时候静下心来。诗人一席蓝布马褂的清瘦身影,是一幅叫人难以忘怀的文学风景。让我们好好的慢慢的欣赏,好吗?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四):化城再來人

  週六晚看了記錄周夢蝶先生的文學電影「化城再來人」。開頭即是《孤獨國》的詩題:讓、索、禱、雲、霧。揭開。

  記錄電影側拍了老人的生活。

  談青年從軍。大時代的流離,怎樣讓一介體弱從武漢飄盪到台灣。身世的悲歡離合:少年喪母、中年喪妻、老年喪子。周老悠悠吐出「生之惻惻,死之寂寂」。邊以筆細細寫明難辨的河南鄉音。

  於是習佛。師從印順、道源與南懷瑾,先生自陳與《金剛經》頗有殊緣。說結緣,是在時間與空間的無垠中,兩顆微塵的相遇;因此惜緣——珍惜彼此緣分的纏繞,如藤纏樹樹纏藤。

  為一佛弟子,亦為一詩人,遂專情、多情、泛情。詩人病弱退伍,開始擺攤賣書,輾轉多處。每天早起,搭第一班車,閒人之所忙,忙人之所閒。時常閉目靜坐,如入定,實則用力用情於詩。不寫則矣,若寫則嘔心吐血。掏盡。一首好雪寫了四十年。

  那是周老的勤靜和緩。以墨筆細細刻就,每天一二十字練習,微量而恆常的積累。在淨慢之間,是工整不阿,歲月敬意

  九十多歲的老人。唸著「荒涼的自由,溫馨的不自由」。話語中是淡淡解懷。細瘦的身子,佈滿紋斑的皮膚,在滿池清水裡,虔敬。日月逾邁,落日寒姿,卻是行到水窮處青空的初冷。

  「若欲相見,只須於悄無人處呼名,乃至

  只須於心頭一跳一熱,微微

  微微微微一熱一跳一熱」

  「舉世皆笑,我不妨獨哭;舉世皆哭,我何忍獨笑?」

  是為深深深深的慈悲寂空有情。

  ◎周老的幾首詩作

  好雪,片片不落別處

  生於冷養於冷壯於冷而冷於冷的

  山有多高,月就有多小

  雲有多重,愁就有多深

  而夕陽,夕陽只有一寸!

  有金色臂在你臂上扶持你

  有如意足在你足下導引你

  憔悴行人啊!

  合起盂與缽吧!

  且向風之外,幡之外

  認取你的腳印吧!

  善哉十行

  人遠天涯遠?若欲相見

  即得相見。善哉善哉你說

  你心裡有綠色

  出門便是草。乃至你說

  若欲相見,更不勞流螢提燈引路

  不須於蕉窗下久立

  不須於前庭以玉釵敲砌竹……

  若欲相見,只須於悄無人處呼名,乃至

  只須於心頭一跳一熱,微微

  微微微微一熱一跳一熱

  行到水窮處

  行到水窮處

  不見窮,不見水

  卻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你是源泉

  我是泉上的漣漪

  我們在冷冷之初,冷冷之終

  相遇。像風與風眼之

  乍醒。驚喜相窺

  看你在我,我在你

  看你在上,在後在前在左右

  你心裏有花開

  開自第一瓣猶未湧起時

  誰是那第一瓣?

  那初冷,那不凋的漣漪?

  行到水窮處

  不見窮,不見水

  卻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http://polarbear.ycool.com/post.4363930.html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五):如剑上取暖,鼎中避热

  我常常觉得香港是个神奇的地方–人群中愿意读书的人不多,文艺青年比例却高得不可思议记录周梦蝶生活的这部电影,提前一个月买票也只能买到第一排的座位。不过,在听说萨顶顶的老公是待上市公司老板,并在其召集Banker律师开会时向大家分发萨顶顶唱片后,我已经百毒不侵,见怪不怪

  这部电影沉重迟缓,疏离,虽然到了后面不断的讲禅宗,还是让人郁结于心。它的好处坏处全都在此。有一度我觉得电影院里非常冷,不得不把腿来回折转着取暖。九十岁的周公学了五十年佛法,纵然能够明白人世间因缘寂灭的道理,仍然在想到早逝的母亲时会想要流泪。金刚经里说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如雾中仙山,海市蜃楼,可望而遥不可及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六):周公解梦蝶

  《化城再来人》是台湾出品的文学大师系列纪录片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之一,传主周梦蝶,诗人,曾经的国军士兵小学教员、旧书摊,儒释道践行者。1950年代末期退伍之后,在台北武昌街摆一旧书摊为生二十余年。书最多不过四五百本,每日但求有三十新台币收入便可。《化城再来人》借用佛经典故,以周梦蝶的一天隐喻其一生中的风景,从日常中穿插映射其思维、修行、写作,试图重现昔年台北武昌街气氛、书摊的孤独国,追索病痛带来的改变启发、几次生命里的流徙与意义,最后具现为那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悟与情。

  周梦蝶与现代诗,无可奈何缘分。庄周梦蝶,无有虚实。诗人在红尘中梦想脱俗,于露电里捕捉永恒。出生于1921年周梦蝶,本名周起述,毕业于开封师范学校,后从军,于1948年12月自上海渡海来台。毕生只出版几本薄薄现代派诗集,1957年的《孤独国》和1965年《还魂草》之后,2002年《约会》之外,便是各种选本或类全集,在内地周梦蝶也是边缘存在,从来便没有在诗坛繁盛过。业内公认苦行僧,周梦蝶宁肯鬻旧书维持,也不愿逢迎诗坛攀附文艺圈,和痖弦、洛夫、三毛、席慕容、余光中、郑愁予、杨牧、林海音、王文兴等人或有时洛阳纸贵相比,从来不曾有鼎鼎大名,也几乎未有从诗歌活动中收获多少物质回报,余光中、郑愁予、杨牧、林海音、王文兴是《他们在岛屿写作》另外五位传主,而三毛也曾经与他有过情怨。“他们在岛屿写作”缘起于一场大火,有识者便开始抢救文人影像,而周梦蝶便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罕有的影像。

  周梦蝶有的便是硬气的恬淡、倔强的自由,在痴狂里打滚(南怀瑾评价周),似一颗孤绝的树,斜阳下凄凉中,看一叶扁舟,去去独自向远方。又或如,大雪之后,鸿爪不以踪迹显,亘空中的镜花水月,白茫茫白凤凰,即便涅槃也不许火来。九十岁的老诗人,用民国正宗河南话诵读新诗、喟叹人生,几乎是一人一笔便渡劫了三生三世。周梦蝶可以拒绝,剞劂是对待自己的人生,却不在迷津处彳亍,都市闹喧都与他绝灭缘分,他的本意是向孤独寻求对话,山水、自然、静物、佛道经典,都已经极化为莽原寂寥般的极化文辞,很有T.S.艾略特和李商隐在斑驳婆娑的幻影里对面相逢时打谜语时的语言碎片。

  他的选择,便是不选择。他只想做一只紫色的蝴蝶,甚至只是生命的影子,逆风而飞,贴水,低低的,低低低低的,追着希冀。“我不敢哭,也不敢笑,生怕化成江河,成为风雨夜”,周梦蝶的诗有美有力。对于周梦蝶,我最早的印象便是知道他是一个摆书摊的。199年代中期,我曾经邀请在台的叔祖帮我找一些书,也直接向尔雅出版社的隐地先生索书,于是得到齐邦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选集》等书,简单认识了这个名字优美的诗人。多年之后,网络时代终于知悉了周梦蝶的悲凉俗世生活,以及丰盈的精神历练。周梦蝶越来越长寿,对于生命与他人的感悟也愈发向着道经和佛偈,“诗,越写越浅;信,越写越短”,正如王家卫在《东邪西毒》借用金庸小说人物来说穿时间的讽喻。繁华处看到荒原,荒唐处别有幽默,禅意荡然。周梦蝶的闲生活和别致的慈悲,以至于很多码字民工心有所属,比如影评人和小说家暗地妖娆就像老来过摆书摊的生活。

  即便周梦蝶是第一届国家文艺奖获得者,也难以改变基本落魄的生活面貌,特别是同余光中等人相比,余光中和妻子范我存在《桥跨黄金城》中给十七岁的我之印象,便是周游天下的“逍遥客”,虽然说他们都是庄子的门徒,毕竟生活态度和人生规划和结果截然不同,余光中的灿烂映衬着周梦蝶的落拓,大历史造就的流民之行踪浮沉的逻辑,是否便是周梦蝶念念不忘的因果。以《逍遥游》为题,周梦蝶有诗歌和余光中有散文,余光中打量的中外之别、现代与古典之分,周梦蝶则以超越刘伶的豪迈,将自我夸饰铺展为宇宙之外的大存在:“世界在我翅上/一如历历星河之在我胆边? 浩浩天籁之在我肋下……”

  《他们在岛屿写作》项目缘起:2008年2月,台湾云门舞集排练场遭遇火灾,历年的演出道具、服装、乐器、灯光、资料等付之一炬,如何保存与传承文化资产一时为台湾文艺界热议。华硕创始人童子贤由此给台湾诚品书店创始人之一、电影制片人廖美立打了个电话,提议拍摄台湾文学家的影像记录。2009年到2011年,台湾目宿媒体以两年之力,拍出第一季。第二季有小说家白先勇、黄春明,诗人洛夫、痖弦,翻译家林文月以及香港作家西西,其中西西的纪录片由香港导演陈果执导。

  三毛与周梦蝶:在大陆曾有婚姻且有子女的周梦蝶,在台始终独自一人,当然也并非就是尘缘从未有。据他回忆,三毛未成名前,某次与三毛深聊至夜半,三毛之母下逐客令,三毛关门,伸臂张开,撑住房门,呆呆迟迟的看着周梦蝶,周梦蝶不知所措,后夺门而去,三毛怒撞关门。

  暗地妖娆看完本片的留言:希望老来过周梦蝶的生活,忙他人之所闲,闲他人之所忙。每天早起,坐车去一个茶庄门口摆旧书摊,卖没有人看的诗集。只希翼每天能赚足三十块,尝尝对面明星咖啡馆新鲜出炉的法式长面包。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七):在台湾遇见最美的中国

  观影的同时完全被一种诗歌的美好包围,尤其是周老先生在现代诗中运用古诗词的力与美,可惜的是我们现代人过不久怕要将这些古词古句都要丢光了。同时怀疑古人飞檐走壁并非遐想,定是后来的不肖后生都丢了技艺。

  成就于精神世界的人,你看他的一言一行都让人自然而然的敬畏,此时人就大大区别于一个只会吃喝行走的动物,无论这人皮囊如何,自有一股力量震撼到你。周梦蝶便是这一种人,纵然九十有余,行动缓慢迟钝,读起字来也慢慢悠悠,但这都并不影响他抑扬顿挫的声音中诠释出的文化底蕴给人一种伟大力量。将来他们在死神面前就不怕了,因为逝去的是皮囊,思想将永留在人世。而我们这些没有大思想与大创作的普通人之所以怕死,就是怕轻飘飘来人世走一遭,一死百了了吧。想到这里不仅为自己也为芸芸众生悲从中来。

  中国文化精髓包括文化的传扬几乎都在台湾,在台湾遇见最美的中国。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八):化作紫蝴蝶,影影卓卓映他人

  他说,假如要想获得人世的幸福,不要写诗。写诗太痛苦了。

  年过九旬,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独自一人,头上一顶帽,手中一把伞,居无定所。何谓生之恻恻,死之寂寂?

  抱歉,我并没有因此觉得清冷悲凉。羸弱的周起述选择离家参军,选择成为”周梦蝶“时是否就该考虑到有一日便是这样的结果?

  你说,”我选择,不选择。“

  不选择就是你的选择,一只紫蝴蝶,一个狂狷者,多情、专情、泛情却不住一切众生相。否则,人生这么苦,瘦骨如柴的你如何淌过一场又一场的惊涛风浪?武昌街上,明星咖啡馆旁,你和你的四百二十本书,有多少人路过?一天只需新台币三十元,你便满足。自诩孤独国国主,自种自熬还魂草。”荒凉的自由,温馨的不自由。“你是早已看穿,还是日后明白?

  朋友问你,为什么比树叶还要无力轻薄的你,还不走?为什么痴迷佛法的你不出家?你没有回答。大世界理发店的老板娘说你吃得很甜。人生这般苦,甜食可抵得过?

  朋友说你生活方式太差,也是。片头同一条毛巾,擦桌又抹脸还顺带擦皮鞋。我妄自猜想,便是这样的平等观,这样的不在乎,佑护你老来仍是眼神如炬,所以,走与不走,成不成佛有何差别,自在自然。

  可一写诗,便要呕心吐血,所以人间喜乐无常你不愿不忍放下。

  当我一闪地震栗于

  我是在爱着什么时

  我觉得我的心

  如垂天的鹏翼

  在向外猛力地扩张又扩张……

  永恒——

  刹那间凝驻于「现在」的一点;

  地球小如鸽卵,我轻轻地将它拾起

  纳入胸怀。

  ——《刹那》

  周梦蝶,如何能说得完了?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九):约会

  约会

  ──谨以此诗持赠

  每日徬晚

  与我促膝密谈的

  桥墩

  总是先我一步

  到达

  约会的地点

  总是我的思念尚未成熟为语言

  他已及时将我的语言

  还原为他的思念

  总是从“泉从几时冷起”聊起

  总是从锦葵的徐徐转向

  一直聊到落日衔半规

  稻香与虫呜斉耳

  对面山腰丛树间

  嫋嫋

  生起如篆的寒炊

  约会的地点

  到达

  总是迟他一步

  以结尾为话头

  或此答或彼答或一时答

  转到会心不远处

  竟浩然忘却眼前的这一切

  是租来的:

  一粒松子粗于十滴枫血

  高山流水欲闻此生能得几回?

  明日

  我将重来;明日

  不及待的明日

  我将拈着话头拈着我的未磨圆的诗句

  重来?且飙愿:至少至少也要先他一步

  到达

  约会的地点

  《他们在岛屿写作:化城再来人》观后感(十):枯山水·斑斓色

  化城非实境,法华经中言为归墟前站。周公梦蝶一生看似凄寒,孤苦趺坐武昌街廿载,而考其一生实则内心五色斑斓,傲娇朋辈同侪,纵横化城妙境,比想象精彩许多。

  他友情似恋爱,恋爱如作诗。友徐进夫之妻陈玲玲谈起当年龌龊,不敬想象彷如炮灰女大战基情并完胜之。陈进而说,「他的情欲都在这里」——指指脑袋。周说他对女人要求完美,完美的女人只有观世音。现实中三毛意图推倒他,他倒似白兔女惊惶逃窜。有女学生说他雌雄同体,大概孤独国诗人是勿论性与性别的,虽然他在老家早有结婚生子。

  友朋老了,均有大房子,周公则食素面居陋室,长衫大褂,去世界理发厅理发,喜甜咖啡,坐公交地铁,磨冷砚,用竹节毛笔颤颤巍巍写瘦金小字。他口音别人难懂,总随身一片纸,信手涂抹言辞,「结缘」、「劫余人」等字兀兀横在草纸上,印下就忘不了。

  年轻时他就瘦小窈窕,弱不禁风,与人兴奋谈诗,「越讲越激动,后来就吐了」。老了,枯成木乃伊,沐浴中赤裸裸躯体似归罗汉相。他一路活过若干黑发人,丧父丧母丧妻丧友丧子,今已九十二高寿。开口前必沉吟一分钟,耳朵背了但思路明晰,记忆也算上佳了。人老而孩童附体,童年记忆最动人,他忆及年少背书,奶奶说,「这孩子尝到书味了」。

  全片穿插周公读诗叙事声音,河南音,90老翁声音干涩铿锵,似磨掉诗中靡靡柔音,只剩「一团浑浑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比片中配的画面,好一百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