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血腥的宽恕》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血腥的宽恕》影评10篇

2018-06-16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血腥的宽恕》影评10篇

  《血腥的宽恕》是一部由乔舒华·玛斯顿执导,Tristan Halilaj / Refet Abazi / Refet Abazi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血腥的宽恕》影评(一):对于我,这是一部关于男孩成长困惑挣扎的一段隐喻

  电影前半段看的完全不知所谓,因为诡异社会制度和完全听不懂的语言,直到男主角刮墙的一幕我忽然触动了,那一瞬间恍惚了,似乎在自己曾经的某一刻,做过一样事情,更重要的是那种压抑中无从释放心情,一下回忆起来了。那一下忽然觉得这个导演是好细腻的一个人,细腻到可怕。那之后完全融入剧情,很多瞬间,觉得,那是自己生命中曾经有过的瞬间,让我共鸣

  虽然我知道这种共鸣是完全无厘头的,一个阿尔巴尼亚乡村长大的孩子,一个封建社会一样诡异法律制度小镇家庭纷争,和我没有任何关联之处。我觉得这部电影是有隐喻的,隐喻了每一个男孩在青春期都会遇到的成正的困惑和挣扎。那个年纪男孩子,和父亲关系大多是仇人一般吧,起码我是的,起码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的,又是对于父亲的崇拜已经消耗殆尽,取而代之的甚至是鄙夷,觉得那个男人世界上最令人不屑的人,也许,这就是男孩子要挣脱家庭的庇护束缚,迫不及待的要争取独立心理爆发。对于我,挂墙的那一幕是整部电影的转折,使它隐忍的结束和“觉醒”的开始,直至不择手段的要证明自我。

  还有那个女孩,那个他甚至没有说过几句话的女孩,还有他们那次夜晚的幽会和彼此若有若无的思念,每个男孩成长过程中都有那么一个女孩

  最后男孩提着包离家是阳光斜照在脸上吉他想起,整个人彻底被打动。迫不及待的鼓掌莫名其妙的想哭。

  这部电影泛黄色调干净悠扬的吉他配乐,也都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我会说,也许很多人会不喜欢这部电影,但是对于我,它太打动人心,对这部电影,深深致敬

  《血腥的宽恕》影评(二):《血腥的宽恕》

  在一个西方法观点深植人心的时代,一个《卡努法典》维系下阿尔巴尼亚社会里的普通故事,最为简单普世的故事线,没有特别怪异人物,却剥离出一个关乎社会、人性、家庭、成长的思考

  看惯了如今充斥暴力冲突作品,这样一部完全可以更加外化的题材却被创作者化繁为简,实则难能可贵

  乔舒华·玛斯顿 Joshua Marston作为美国导演身份,如果说处女作《万福玛丽亚》还有着美国一贯的眼光审视弱势群体,这部影片却完全看不到,也许只有阿尔巴尼亚人本身能感觉出其中的视觉出发点

  说到电影本身,对于剧情人物有张力的掌控,虽然类纪录片镜头语言,但却对自然光线利用非常令人记忆深刻,好几次逆光的镜头令人炫目,夜晚的光源又极度克制。

  相关阅读

  在阿尔巴尼亚,人们依然遵循着《卡努法典》(KanuCode)——一部源于土耳其的传统法律。在诞生之初,《卡努法典》不过旨在减少土地纠纷和家庭纠纷。但如今,这部法典依然对阿尔巴尼亚社会拥有绝对统治力。例如在阿尔巴尼亚,作为家族首领的男人会因《卡努法典》所推崇的荣誉感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步。

  《卡努法典》产生于15世纪上半叶,由反抗土耳其统治的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英雄Lek. Dukagjini——阿尔巴尼亚国父Lek制定。不过直到1874年,这部法典才以书面形式由阿尔巴尼亚精神领袖Shtjefen Gjecovi定为国法。这部法典可以被分成12部典籍,之后再细分为具体章节条款,目前仍然被用来规范阿尔巴尼亚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几乎每一个方面宗教、家庭、婚姻、家庭事务、牲畜的分配工作名誉……简而言之,这就是阿尔巴尼亚历史最为悠久的法律,并且依然施行,管辖范围涵盖民法与刑法。

  《血腥的宽恕》影评(三):屋里屋外

  【2015年12月13日 笔记

  电影是有关青春与成长的,同样是残酷青春,国内的电影关注的是男女之间的情事在残酷的现实前被压迫狗血淋漓。而这部来自阿尔巴尼亚的作品,则关注到更深远的有关传统历史和青春最本质向往自由的心。

  每一部关于成长的影片都会给故事里的主人公一个困境,这个困境必须将他牢牢地锁住,只有自己才帮得了自己。而《血腥的原谅》这部影片是基于阿尔巴尼亚当地的传统直接塑造的一个困境——自己的父亲杀死了在自己家曾经的土地上生活的那家人儿子,他躲入深山但自家的男性亲属必须待在屋子里以示哀悼和尊敬不然便会出门被对方杀死。尼克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被关在了自己的家里,来不及向他心爱的女孩告白。本来温暖的家,从此变成了禁锢他的囚笼,而他还不能不接受这个囚笼。

  这是一个很典型手法,将主人公限定在一个固定空间内,这个空间就代表了对他自由的封锁——最基础人身自由被封锁了。主人公一开始并不对传统法则有所敬畏,三番五次试图离家,不过在真正的枪声响起和爷爷的奋力阻拦他才明白了他离开家是真的会有死亡来临。编剧明显地用几次试图逃离营造了一种这个空间封锁是绝对不能打破的,出去可以获得自由但同时可能迅速死亡。那么很必然的,这个情况会被尼克所确认,并且会让他陷入一种精神上的封锁——这是由物理空间的封锁引发的精神上的封锁。说实话,这个手法并不高明,却十分有效。一个人在封闭的空间内,只有大脑才能达到无限的遨游,但事实上一个正在成长的年轻人,只会将自己的大脑也困在这里面,思考自己的未来。而一旦思考成功,破除了精神上的藩篱,那么外部物理空间上的封锁其实也就形同虚设了。

  作为对比的是他的妹妹露迪娜。作为家中的女性成员她受到传统的保护,对方不能够对她进行威胁伤害。所以她和她的妈妈肩负起了这个家庭的重任。露迪娜自由穿梭于对于他哥哥来说是囚笼的家,她在屋里屋外都渐渐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强大

  但其实我们能看到,由于这种被强迫性的承担家中的重任,其实露迪娜也是被困住了。她被困在了无形的家庭阴影中。她看似自由,实际上在精神上面还不如哥哥自由。她不得不放弃自己本来骄傲学业,去卖面包香烟来维持家里的生计

  而她打破自己的困境比她哥哥更为不易。但事实上她也在成长,在困境内部的成长或许比打破困境来得更为艰辛和不易。

  最后他们在面临选择时候,她告诉他哥哥必须走,而她只能留下。她目送着哥哥远去,她的哥哥终于离开了屋子走到了屋外,而她必须回到屋子里,承担起这个家庭的重任。

  屋子里的人往屋外去了,他成长了。

  屋子外的人进屋里去了,她也成长了。

  《血腥的宽恕》影评(四):阿尔巴尼亚马萨拉

  我相信本片的存在会带给碉堡之国阿尔巴尼亚一些向外展示机会。不过最重要的是——这是一部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算得上是优秀的电影。它有着仿佛拉丁美洲的拍摄镜头,法式的分镜,既有西方式的、又有中东式的背景音乐。说起故事里关于法典与“贝萨”的名词,以及人的困境,又会让人觉得颇有卡夫卡的味道。除此外,影片里环境整体气氛、或者说意识上的状态与西方世界相比,更接近我们。同样弥漫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背景下的矛盾之影。

  关于叙事上,最卡夫卡的地方在于——杀了人的父亲流亡他地,于是家里的男丁不准外出(这时外出法律赋予仇家杀害他们的权利),除了有劳动能力的女性,法律保护她们不被骚扰或杀害。男主角为了家人的自由,获得名为“贝萨”的自由外出的权利,先期盼家人找寻调解员依据法典了结此事,并规劝偶尔回家的父亲自首,却频频受阻。最后的结局是——父亲终于被捕入狱,但突然而然又被保释,于是一家人又再次失去“贝萨”,不准从家里出去。男主角鼓起勇气来到仇家那边要求一个死亡,而仇家则应许了他的自由,但永远不准他回到家乡

  当然,因为阿尔巴尼亚是社会主义国家(或者曾是),所以关于人与土地、以及在旧与新的身份中对抗以及不和谐话题,会无比拉近我们与本片所在国度的人们生活的距离

  欣赏本片或许是一次照镜子般的尝试。让我们看到生活中那些依然不清晰的点与线。

  《血腥的宽恕》影评(五):20121221今天没有世界末日

  阿尔巴尼亚斯库台地区一个现代普通人家的故事。以送面包为生意的父亲,因为和世代为邻的人在过路的问题发生争执,造成血案,父亲逃跑,这个时候被杀者的家人就有义务杀死凶手家的男人,如果不想死,就必须把自己关在家里,女人安全的,所以爱学习的妹妹为了家庭离开了学校,送起了面包。哥哥作为一个不理解传统卡农法典的青年,对自己面对的禁闭十分不理解,而禁闭的日子是那么的难熬,他知道自己一辈子不能就这样畏缩在屋子里。于是决定请求被杀者人家的原谅,让他爸爸回家,代价是他永远离开自己的家园。为了自由,为了家庭,他只能接受这个条件

  如果男孩不勇敢请求原谅,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更别提他和影片中姑娘初开的情窦,抑或和朋友见面,一切都不将属于他。

  阿尔巴尼亚人是一个热血的民族,他们是正直的,又是卑鄙的,他们是阳光的,又是阴暗的,他们是友好的,却又充满敌意,得到他们的信任好像特别容易,其实他只是在利用你,他们是忠诚的,却又不耻背叛,他们是勇敢的,却又那么懦弱,他们骄傲,却又自卑,他们自大,却又无知,他们善良,却又毒辣。他们可以让你觉得他们是那么的愿意交朋结友,而表象下含有的利益目的甚至能让你觉得他们是那么的面目可憎,同时他们身上携带的巴尔干山民淳朴沧桑感,又让你狠不下心弃之不理。

  如果男孩儿接受自己的命运,他将面对的是死亡或者永远的禁锢,他的家庭将永远受到卡农法典的诅咒,互相残杀不会停止,勇敢的心,换来了新生

  什么时候我才能找到这种勇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