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误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误读读后感10篇

2018-06-15 21: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误读读后感10篇

  《误读》是一本由[意] 安伯托·艾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误读》读后感(一):《误读》:欢迎来到乌有乡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句话,很多时候是被用来说明,对于一位作家,一个成功人物塑造总要呈现出更多侧面考察的可能,从而使得同一人物会在不同的人眼中产生不同的形象。然而事实上,这句话同样揭示了“阅读”这一行为本质——它并不是一种单向的行为,而是由“书写者”到“阅读者”相联结的过程。哈姆雷特只有一个,但因为他的指向是“一千个读者”,每一个读者都会“制造”出“新的”哈姆雷特——由一个起点开始故事总会分岔出无数可能。

  正是由于书写者的本意,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生更多可能性的生成,安伯托•艾柯才会这样说,“一切阅读,都是误读”。或许误读本身并不意味错误,而更像是一种“延误”——作者所谓的想法,在成为文本被阅读后,他原本意义总会发生“不完全传递”。像是一个“传话游戏”,话语在传递中被消耗成各种模样

  艾柯的这本《误读》,考察的正是这样一种状态。这是本很有趣的书,如果你觉得《傅科摆》、《玫瑰名字》太厚太艰涩,不如先从这本小册子入手——尽管被装帧成精装后出版的它一点也不像小册子。

  《误读》似乎还有个身份——它被看做是“戏仿文学”的开山之作。艾柯一上来便把“伟大的纳博科夫”恶搞了一番,拥有危险青涩的洛丽塔化身“妖冶阿婆”乃丽塔——又是一场情欲的冒险纠葛,一点也不逊色原著

  书中的戏谑元素层出不穷,在一篇“退稿信”的专题文章中,从《圣经》到《追忆似水年华》,无疑能在“腹黑艾柯”笔下逃脱被退稿的厄运。而名为《碎片》的一篇“考古纪实”则是将整个人类文明遗迹毁灭在一场大爆炸之中——愚蠢的“原始人”竟然想不到要建一座“秘密图书馆”来保全自己的文明,实在让人困惑

  当然,如果你以为这本文集只是为了诠释“娱乐精神”而作,显然是对艾柯先生的《误读》的“误读”——如果用他的名言格式,“一切讽刺”,其实“都是批判”。作为一位在普通读者看来神秘莫测的“学者型学者”,艾柯以自己丰富无以复加知识储备,开启的是一幅充满吊诡的“历史-现代画面”。很多文字是着力于解构与重组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篇文字在“年代”上做文章,将现代性话语套用在古代的情境之上。解构让世界变得单调且丰富,自由令人不安。而种种“意想不到”,其实都是来自于“误读”——架空后的情境,是这种行为本身的效果得以放大,但本质却并无差别

  对于读者来说,开启任何一次阅读,显然都会带着某种诉求。而阅读艾柯的这本《误读》,其实是需要这样的读者:他们有趣且坚韧——可以接受无厘头插科打诨,也可以忍受书里没完没了的掉书袋——也许许多典故他们真的了如指掌,或者是对这样的行为已经完全冷感。不管怎样,他会在一个个可能着实有趣,也可能冷到不行的“玩笑”里坚持读完这本书,最后却发现自己身处的,是一片意义不明的“乌有之乡”——或许阅读本身根本没有对象,就像是在一只在一条莫比乌斯带上行走的蚂蚁,根本走不到纸带的另一面

  想起了一句话,说是看起来不合群的人,只是因人家圈子里没有你。这样说来,像艾柯这样的作家也不是不有趣,只不过是他的大多数包袱,都藏在图书馆的角落里。

  图书馆是世界。

  世界是乌有乡。

  ---------------------------------------------------------------------

  定位最新最快最专业,“柒书坊”读者团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图书评论及评测,全面提供读书解决方案

  详情关注小站http://site.douban.com/240998/

  《误读》读后感(二):误读,缘于读懂过

  古代的博学家佩服达·芬奇,现代的佩服Eco。原因,因为太博学,且看不懂 ╭︿︿︿╮ {/ @ @ /} ( (oo) ) ︶︶︶ 作为一位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的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和小说家等诸多头衔的大家,在我国的中文名翻译居然有两个,安伯托·艾柯和翁伯托·埃科。 误读,是戏仿文学的开山之作。我先将书中提到的书列举一下,顺便膜拜 洛丽塔 大英百科全书 苏格拉底的书 圣经 奥德修记 神曲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朱斯蒂娜 堂吉诃德 约婚夫妇 追忆逝水年华 判决审判) 为芬尼根守灵 著名哲学家评传 形上学 诡辩者 政治学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远征记 费德拉斯 波斯人 诗学 修辞学 希波克拉底文集 查泰莱夫人情人 等等 这些书,穷其一生我也看不完,更不要说看懂了 牛掰闪闪的人就是这般厉害,他看完了还能用你看不懂的文字来评论吐槽改造戏仿一番。 误读,从去年10月看起。 看完前三篇,洛丽塔的恋童癖仿写成恋老太太癖,苏格拉底看脱衣舞,只想说,您真是口味颇重百无禁忌。第二篇碎片说啥?像是无数把有无数不能用正常逻辑组成的词组形成的小飞刀,一刀一刀将我凌迟,又像是踩在指压板上,前进一步就痛得龇牙咧嘴直往肚子里缩气。 之后这种羞辱的、哀叹的、无奈的、崇敬的、低呼“你伯伯爸爸的!”的复杂情感就一直伴随着读完,读到最后结构《为芬尼根守灵》的一篇,以放弃告终。一个字也没看进去...... Eco用玩游戏的方式,写就了篇篇我不知多云或云里雾里的文章,因为我在珠穆朗玛峰底,他已登临巅峰。然而,他这样调戏每一部经典的构词手法好玩态度,值得借鉴。流传下来的经典里除了有颠扑不破真理也有可以扎针的糟粕。看过,看懂,然后与之平起平坐,“一副我们来唠五块钱的嗑儿呗”的模样, 这样的人,世间少有

  《误读》读后感(三):精彩的在后面

  被哈扎尔词典坑过后,教会某人书得倒着看,此书亦不例外

  小记事是上世纪60年代的刊文,写的是呆梨国当时技术发展市场竞争下的媒体产业,前者降低了制作、发布的成本,后者促使抢占大众消费文化产品与大众教育趋向反智、平庸猪圈式。用户乐意为了累积”知道”而消费和媒体从业者(评论家,作家,节目主持)兜售之间的供需互动,获得智识的要素:独立思考、critics的过程被省却后,creation沦为production、tasting下降到funny。

  作者把这些归结为:”廉价的”民主系统意识形态背后愚民的恶意

  黑天鹅的作者有个观点老头看法相同,唯有纯粹如达尔文此种无心仕途功利贵族人才是样本楷模,其他的人则悟不了那本供在阿尔忒弥斯神殿里的奇书(我同意把它当作一个喻来理解,而不是仅仅字面阶层解释)。

  演化论说过假使条件环境相同下,文化也会演化出相同或将近似的结果,所以呆梨国上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的问题,放在当下仍是槽点依旧。

  另外,翻译真棒!

  《误读》读后感(四):【转载】玄子:击中要害的意义(原载于《信息时报》

  玄子/文

  戏谑的力量

  拥有的第一本安伯托艾柯的书是那本小且不厚的《误读》,开篇《乃莉塔》是对《洛丽塔》的另类解读,它不同于1991年意大利小说家劳拉格里马尔迪的《包法利先生》或者里普利的《乱世佳人续集》,这两本是承了原作的余荫,并因此大赚稿费,当然它们并不是此类写作的开先河者。乃莉塔的确有着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那些布满如火山岩浆般沟沟坎坎的老脸,那些因白内障而变得水汪汪的眼睛,那干枯、抽搐的嘴唇因掉光了牙齿而凹陷进去,一副精致消沉表情,嘴边不时地还有亮晶晶的唾液流淌而显得生气勃勃,那些令人自豪粗糙的手,局促地、颤巍巍地让人产生欲念,富有挑逗意味,因为它们能很慢地捻佛珠!” 伴随着这些画面感极强的文字,一个跟优雅无关, 邋遢有余的老妪形象突兀地出现在眼前,遗憾的是,尽管调动了所有的好奇心包容力,我始终无法和安伯托(文中男主角) 产生强烈共鸣。这只是《误读》的开篇, 在接下来的十三四篇篇幅不算短小的文章中,意大利的流行歌词,"新小说" 和阿兰罗伯格里耶,圣经,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类学,阿多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评等一众相对生僻的学问被他信手拈来,或模仿、或调侃、或解构,或演绎新生成的文本自有它天马行空犀利风格同时,他又让那些晦涩高深的文字多了一件平民化的外衣,我们因此从一个密访天堂被电击致死的记者笔记本中,得知了上帝老人家近况有意思的是,那些美好天使们也会惹事生非,让人想不到的是,由于天堂里的混乱,他们被发配到第十层天的锅炉房里去了……

  某种蠢事总会有人去做

  艾柯的写作另辟蹊径,它们是一种反讽文学,这种文体在艾柯写作的年代,1960年前后,有一个独特名称叫混成模仿体,这种写作传统在法国大行其道大名鼎鼎的普鲁斯特、凯诺和乌利普创作组都在用这种不自然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但在意大利文学界它却没有显赫地位,艾柯是特立的、执着的,他清楚认识到这种写作能够最完满地呈现他的智识和见解,它们有着独属自己的宿命,用艾柯的话说,“它必须绝不害怕夸大其词。如果它击中要害,也只是预示某种蠢事总会有人去做,他带着赳赳武夫的坚定严肃,面无笑容,且毫不脸红。”

  击中要害有什么意义呢?唤醒这个高速发展的“文明社会”中的麻木人们,他们对一切合理不合理的世相都见怪不怪,也因此,社会的流弊竟然只能作为有良知的作家的写作素材以反讽的笔法写出来,读者们在慨叹作家对于当下生活的戏谑调侃时,这些道德寓言究竟能达到何种警世效果,已经非艾柯能独自掌控。《误读》和《带着鲑鱼去旅行》收入的文章是艾柯在卢恰诺安切斯基主编文学杂志 Il Verri上主持的名为“小记事” 的专栏系列文章。 但《误读》无论从其篇幅还是所指都非小记事所能展示的体量,想想那些给予作家灵感或者能够让他生出写作欲念的文本都是庞大深沉的,他们如巨大的磁石吸引了艾柯,博学的他又举重若轻地把它们汇集成了这册小小的书籍。如果把《误读》看作一场旅行,这场旅行想把读者带去那个地方呢?该是艾柯用自己的缜密思维和态度制造的文字天堂吧!

  在阅读《带着鲑鱼去旅行》时,首先你会为他的意式幽默所击中,那些奇怪的、烦琐的、程化式甚至荒诞叙述片断让读者在畅快的笑过之后,能够习惯性联系到自己的遭遇,比如只短短数年时间便快速适应交通拥堵,与各职能部门打交道时遇到的意外扯皮,而我们在应对这些突发事件时,能否如他一般睿智机敏呢?先来看看在电脑入侵和第三世界大肆扩张的现代世界中,出了一趟小差的艾柯遭遇了什么?他在斯德哥尔摩买了条熏鲑鱼,因为听了卖鱼人的建议,他想将鲑鱼放进冰箱。而出版社为他预订的豪华宾馆因为重装电脑系统,故障未排除,死机两小时,原本该井然有序大厅俨然成了难民营。终于入住后,因为鲑鱼他征用了宾馆里的小酒柜,里面原本储备的各种酒和零食被他请进了化妆台的两个大抽屉中,但第二天,他的鲑鱼被请到了桌上,冰柜里则塞满了各种零食,而这看似体贴,实则不人性化的服务在接下来的几天困住了艾柯,因为酒店全部执行电脑指令,他连拒绝此项服务都不能。同样或者更甚的尴尬出现在补办驾照时,好在这些不过是漫长人生中的小小插曲。这个幽默的老头偶尔也会露出些许无奈,在《二加二是等于四吗?》一文的结尾,作家写道,“老式道德标准把我们每个人都造就成斯巴达人,而今天的道德标准却要我们都变成锡巴里斯人。”

  所有作品都是“未完成”的状态

  在《开放的作品》中,艾柯提出一个观点,即当读者在读一部作品时,他的阅读过程是一种再创作过程,在读者的头脑反馈的,实际上是经过你自己加工过的虚幻场景,其中的人物、场景、情节并不与作品完全重合。这与西方哲学中的解释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的解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认为,接受过程即视觉融合的过程,就是在你读文本是,接触作者提供的视界时,你并非一片空白,而是以有你自己的既定的观点和见解,而你的阅读,实际上是两者的交融,结果是经由阅读,你进行了二次创作。经由这创作,欣赏者和接受者被艾柯放置于极其重要位置,而作品就达到了作家所说的“开放性”。当然,这开放性不是作品的原初属性,任你是再著名的作家、画家电影人也都不能让这开放的作品一次成型。艾柯说,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以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不是说作者功力不够,故事没写完,而是作者将脑子里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想法进行排列组合,然后拿到人们面前,至于你对这个作品的看法,还有你阅读的时候产生的一些“幻觉”那都是你的事儿了,与作者没什么关系了。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磨合,开放性的作品诞生了。它有着什么样的职责呢?,在艾柯看来,就是一种认识论的隐喻:在现象的不连续性使统一的、确定的形象的可能性处于危机的世界中,开放的艺术启示一种看待生存的世界的方式,在看待它的同时接受它,将它同自己的感觉结合起来。

  他在《误读》和《带着鲑鱼去旅行》中向读者展示的是他的机智和幽默,看起来包含着许多畅销书的必备元素,其实他选择的话题都是严肃的,是世人所关心的,无能为力而又不愿苟同的。《开放的作品》则是专业的,针对当代艺术进行了中肯而犀利的评论,在书中他拿出了百分百的诚意,对各类作品给予了全方位的解读,并且提供了很超前的思维模式。艾柯是博学的,他将所有的信息展示出来,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厘清这混乱的现实。

  原载于《信息时报》2015-03-26

  http://epaper.xxsb.com/showColumn/2015-03-26/76995.html

  《误读》读后感(五):一场误读之旅

  艾柯有太多的标签:哲学家、美学家、符号学家、诠释学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艾柯,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词是“渊博”。有评论说他“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可谓是最为贴切不过。

  艾柯的小说,《玫瑰之名》、《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和《洛安娜女王的神秘火焰》无一不是鸿篇巨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往往涵盖太多的内容,他甚至将跨越时代的各种知识,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从信仰到科学、从宗教到政治、从历史到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哲学、法律无所不包。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表达,还是在对知识的广泛涉猎,亦或是在意义的多重性、矛盾性、对立性方面,无不体现出其高超的技巧,让人叹为观止。

  读艾柯是艰难的,小说如是,随笔亦如是。

  《误读》读了半月,被艾柯处处炫技所折服的同时,也不得不直面自己知识浅薄,理解能力甚弱等等各种鲜血淋漓的短处。几次拿起又放下,被艾柯的戏仿之作逗弄得忍俊不禁的同时又不得不一再停下来思考。因我读艾柯的书甚少,一时还无法理解他的怪异,理解他的天马行空,所以这本《误读》,很大程度上怕是要被我“误读”了。他太博学了,而我这种阳春白雪的,显然还远不够资格去评论,所以也只好写一写读这本书的最真实的感受了。

  《误读》开篇就以《洛莉塔》开刀,仿讽了伟大的纳博科夫之余还顺便炫耀了一下自己广博的知识。希腊小镇的美少年迷恋上了老妇人乃莉塔,“多少个年年月月,我欲壑难填,始终在自欺欺人地寻找着那些可爱的小妖婆,卷入了一场坚不可摧的追求,我相信,这在我出生那一刻早就注定”。少年安伯托·安伯托形容,第一次见到乃莉塔时的情形:“我看见了她,那面孔是我经受出生之冲击时所看到遥远的娜恩女生的脸,那缕缕白得撩人情欲的头发倾泻着一腔热情,僵硬的身体把身上磨得发白的黑色小裙装弄出许多锐角来,瘦骨嶙峋的双腿完成对应的弓形,在令人肃然起敬的古朴的裙子下,依稀可见纤弱的大腿的轮廓。”

  如同《洛莉塔》一般,故事的发展依旧是你追我赶,情欲纠葛不死不休。

  但是让可爱动人的洛莉塔化身为年过八旬的老妖婆,始终让我感觉艾柯的脑洞开得有点大,不知道纳博科夫会不会从坟墓中跳出来跟艾柯掰扯一番。

  估摸着想来要从坟墓中跳出来找艾柯单挑的不止纳博科夫,还有很多伟大著作的作者们。艾柯把那些被时光洗涤之后遗留下来的伟大作品放置在现代出版的环境下面,以现代出版人的眼光来评论这些作品,最后还似模似样得写让人遗憾的退稿信。

  《圣经》是个大杂烩,“它看上去想要满足所有的读者,可结果呢,却是谁都不爱看。而且,要向所有这些各不相同的作家索取版权,很让人头痛,除非原书的编辑亲自出马打理此事。”甚至还吐槽书名不够好听,建议改成《亡命红海》。当然他还认为《圣经》很多章节无病呻吟,十分乏味,甚至很多悲观哀诉是毫无道理的。而荷马的《奥德修纪》虽然故事好情节好,艾柯大赞之余却在怀疑这本书的作者到底是不是荷马,实在没法搞清楚本书的版权,为避免纠纷,也只好无奈退稿了。《神曲》的作者除了太过于自我,最大的问题是采用了当地的方言来写作。《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又实在那么不合时宜,受众群太窄因而也被无情pass掉了。而狄德罗,艾柯认为他就是个搞百科全书的,他在小说领域实在是没法写出什么有趣的玩意儿。而萨德的《朱斯蒂娜》“这种阳春白雪的东西还是留给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去吧”。《堂吉诃德》、《约婚夫妇》、《追忆逝水年华》、《实践理性批判》、《判决》、《为芬尼根守灵》这些也当然也难逃被退稿的厄运了。

  畅快淋漓读了这些退稿信以后,感觉艾柯的教鞭不光是抽在那些作品身上,也让我这种凡夫俗子感受到一阵一阵的疼痛啊。

  艾柯知识的广博不光体现在阅读了卷帙浩繁的文学著作上,他甚至熟知各种各样的武器,在《给儿子的信》里,他对武器的认知程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让我一读怀疑这家伙的本职工作到底是不是仅仅是一个讲符号学的大学教授这么简单。你确定你不是个特工么?或者你还兼职枪械制造?

  就像本书的翻译在译后记之中所言:“为了那些生造的字,那些从典故、名著、历史人物中变形出来的句子,你常常不知何时才能弄完眼前短短的一页。翻译成为了一场不情愿的战争,你被卷入艾柯设计的一个个圈套,完全被动,而且这圈套没完没了。”我想这种痛苦,身为读者的我们也是能够感同身受的。连读起来都这么的酸涩,翻译的辛苦可想而知了。但不得不说,我们需要更多《误读》这样的作品,将戏仿、恶搞、解构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让读者不得不去随着艾柯去质疑,去解答。也更需要艾柯这样伟大的知识分子,但伟大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情。

  这一次误读之旅,还只是管中窥豹,这冰山一角却已然让我显得疲惫不堪,追究起来,大概还是读书太少的缘故。

  2015年4月2日

  《误读》读后感(六):“误读”的意义

  误读之意义

  看到这本由吴燕莛翻译、安伯托•艾柯所著的《误读》,使我一下子回想到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

  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包罗万象,足以构成一个全新的体系。针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封闭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这对阅读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结构主义、新批评、形式主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接受现象学、阐释学、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心理分析主义、原型理论等构建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大厦,也成为我解读文学、社会和世界的一种新方法、新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像《误读》这本书在封腰上所说的那样:“一切阅读都是误读”。在我看来误读其实更是对文本的一种有机补充,从而能更好的理解文本之意义。解构主义学者德•曼认为,尽管本文一般总有一个主要结构确定本文的意义,但是本文中一定含有一个亚结构,对此进行颠覆,也就是说,本文是自我解构的。从形而上学传统中借用的逻辑、方法与理论来解构来看,解构主义不过是一种典型的权宜之计,或是一种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对抗策略。但对于阅读而言,不妨是一种很好的视角和解读。西方有俗语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起那个哈姆雷特”,讲的就是阅读欣赏的效果和目的,作者不就是这个意思,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作者也因为文本的多义而发表声明自己原本要表达的意义。这也是阅读的趣味之一吧,你想想,没有争议的阅读,或者阅读过程没有趣味可言,谁还愿意浪费时间在上面?

  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仅是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

  回到《误读》这本书来,解构正是《误读》这本书的主旋律,时时处处透漏着阅读的奥秘和诱惑。“误读”,可能是一种个体的差别——趣味、气质、性格、阅读口味因人而异;“误读”,也可能是时代造成的反差——古代的经典著作,荷马著的《奥德修纪》、无名氏的《圣经》、但丁的《神曲》、塔索的《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狄德罗的《泄露隐情的宝石》《修女》、塞万提斯的《唐吉可德》、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卡夫卡的《判决》、乔伊斯的《为芬尼根守灵》,这些经典名著如果放在今天的出版环境下会是什么样子,调侃也罢,戏仿也罢,恶搞也罢,结构也罢,最后的尴尬也是难以想象的,这正是“误读”的效果,也是“误读”的角度。

  可不可以这样说,“误读”就是解读世界的另一种格调、另一种方式,或者说是对文本的重新阐释,这是从阐释学意义上讲的。中国古代有就有诠释学,比如对儒学经典 《论语》等的解读注释,像注、疏之类,和西方的诠释学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总觉得不管西方文化或者国学,总是相同的,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对西学而言,国学是对其的解构;对国学而言,西学是对国学的解构。文本和翻译之间是一种解构;历史和现实之间,未尝不是另一种解构;人和人之间也是一种补充和解构关系;文化与文化之间也是一种不补充和解构;不同的习惯和习俗相互消解,不也是一种解构吗?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究对立统一、矛盾规律、否定规律,其实质不是一种解构吗?

  经典再好,难免都有瑕疵之病。《追忆似水年华》就是现在读懂的读者又有多少呢?《圣经》和作者本意是否相差很远呢?这我们已经难以考究了,神曲的方言究竟是长处还是短处,各民族的读者还是自有自己的判断,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

  艾柯的学术造诣真的不同寻常,一本书纵横古今,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睿智幽默,别具一格,虽然从跨文化角度来看,阅读有些困难,但是能领略到伟大思想的与众不同,还是欣欣然心向往之。

  《误读》,就是这种与众不同的让人心仪的作品,你准备看了吗?

  《误读》读后感(七):安伯托•艾柯:一切阅读都是误读

  今天和大家共同阅读的书

  艾柯的小记事系列作品之一《误读》

  艾柯尽管难懂,欧洲知识分子却以书架上放一本艾柯的书为荣。

  我读的这本《误读》是中信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书里的插图很有趣,但整本书都没有介绍插图的出处。小记事系列都是艾柯一些小文章的合集,我挑几篇有趣的和大家讲讲。

  有一篇《苏格拉底式的脱衣舞》,文中艾柯这样写道:脱衣舞的关系是施虐与受虐的关系,脱衣舞引导观众把他能信手拈来的快乐和他绝不可能获得的快乐进行对比。脱衣舞观众知道自己不是现实生活的支配者,他所做出的决定是一些他无法变更的想法决定的,在宣泄之后,明白自己阶层属性,他就会安心的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接受日常的责任。

  读到这,想起在俄罗斯旅行的时候也看过脱衣舞、钢管舞。真的是被震撼到,抛开色情的部分,演员的技术、身体,服装、道具、舞美,真的称得上是艺术。观众深知在这短短两小时的演出里,观众对舞者进行了柏拉图式的纯精神单恋,看完后回到现实中,满足于顾影自怜,深知身边人才是社会准许他所拥有的。恩,这就是现实。

  还有一篇有趣的小文章,《迈克邦焦尔诺现象学》迈克·邦焦尔诺,美国出生的意大利电视节目主持人,被认为是意大利电视台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他的主持风格大约可以类比成国内的窦文涛。为什么这么比较呢,我们看看艾柯在文中是怎么写的。

  迈克·邦焦尔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无不透出他的绝对平庸,直接天然,这是他拥有的唯一高级的美德。他不会让无知的观众产生自卑感,相反,观众能看到自己的局限被知名主持人美化,内心宽慰。他小心翼翼,不使观众自叹不如,不仅展示他缺乏知识,而且一意孤行,不求上进。

  真正对文化产生仰慕,唯有在通过文化赚到钱的时候,文化方能被证明是有用的。平庸的人拒绝学习,却决定要逼着儿子读书。

  迈克·邦焦尔诺用他自己活生生的范例让观众相信平庸之辈的价值,他是一个人们不需要为之奋斗的偶像,因为观众的水平和他旗鼓相当。现实和理想的张力完全消失。他对他的粉丝说:“你就是上帝,保持你的现状。”

  最后送艾柯在本书里的金句给大家。

  今天的读者要的是性、性、更多的性。

  人,一个屈从于群体行为的奴隶。

  你声明放弃自己的人性,你就明白了事事皆美的文明。

  过去,人们要求文化提供拯救灵魂的工具,如今,拯救灵魂已降格为文字游戏。

  有时候心一软,我甚至可能会教你把老师给炖了。

  个人公众号:MRSUN735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误读》读后感(八):戏仿大师,看安伯托•艾柯装疯卖傻

  戏仿大师,看安伯托•艾柯装疯卖傻

  ——读安伯托•艾柯《误读》

  赵青新

  最近有一部好玩的作品出了新版,书名曰《误读》,是意大利作家安伯托•艾柯于1959年在《I1 verri》杂志上的“小记事”专栏合集。

  既为小记事,文章当然不长,几千字而已,话题也不大,展现了艾柯“蓄意插科打诨,装疯卖傻”的本事,更深层次的理由,艾柯接着解释:“如果新先锋派的作品在于把日常生活和文学语言颠覆得面目全非,那么,插科打诨、装疯卖傻也应该属于那个活动的一部分。”

  写作有悠久的戏仿历史

  来看看该书开篇的《乃莉塔》。小正太迷上老妇人,感情如此奔放热烈:“乃莉塔。我青春年少时的鲜花,夜晚的煎熬。我还会再见到你吗?乃莉塔。乃—莉—塔。三个音节,第二和第三个音节构成昵称,仿佛跟第一个音节相矛盾。乃——莉塔。乃莉塔,愿我能记住你,直到你的容颜化成泡影,你的居所成为坟墓。”

  感觉眼熟?没错,来看看纳博科夫的原文吧:“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哈哈,这就是艾柯对纳博科夫名著《洛丽塔》的戏仿,颠覆原著大叔爱上小萝莉的情节。

  《误读》一书处处都是颠覆和戏仿。全书阅读完毕,你会发现,虽是戏仿之作,却并非随意恶搞,艾柯知识渊博而且酷爱炫技,译者吴燕莛就说“必须格外小心”。相对于艾柯令人目眩的小说《玫瑰的名字》,或者深奥的符号学著作《开放的作品》等,《误读》是我们较为容易了解艾柯及其文学研讨对象的途径。

  说到戏仿,在文学界不算新鲜。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副题为“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 男主人公取名为让-雅克•亨伯特,显而易见,《洛丽塔》原本就是对让-雅克•卢梭《忏悔录》的戏仿。事实上,戏仿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论及“首创戏拟诗的塔索斯人赫革蒙”,评价赫革蒙对庄严史诗的滑稽模仿与改造。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的出版序言中声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他用戏谑玩笑的笔法、夸张荒谬的情节,轻松达到了反骑士文学的目的。

  好的戏仿是语言创新

  中国文学的戏仿同样并非少见。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里的许多故事都可以看成是“五四”新文学时期的戏仿代表作。当代作家余华也是戏仿高手,《古典爱情》脱胎于明代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还有《夏季台风》中的迷宫与含混技术,《现实一种》中的荒诞技术,《世事如烟》里的碎片与拼贴技术,在穷尽了大量的先锋技术之后,戏仿成为余华文学突围的有效手段,以及实验创新的文学技巧。

  我们的生活其实也处处可见戏仿。《大话西游》是戏仿,《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戏仿,“我去上学校,背着炸药包”是戏仿,相声小品来打趣,微博段子凑热闹……戏仿通常受众面广,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鸣。很明显,戏仿在化解权威、反对崇高上特别给力,容易达到对经典文本调侃、嘲讽、游戏包括致敬的目的。在当今“娱乐至上”的时代,戏仿也很容易成为全民狂欢的消遣方式。“梨花体”诗歌走红,蒙娜丽莎和凤姐同台争艳……一时间泥沙俱下,恍惚中面目全非。

  戏仿,究竟是简单的模仿、拙劣的改造、装疯卖傻的本事,还是在娱乐大众的表象背后隐藏深层的思考?究竟是让生活变得更加庸俗和空虚,还是让我们逃离主流秩序、获得个性的解放和自由?或者是一把双刃剑?阅读《误读》,有所了悟,解构容易建构难,好的戏仿并不是停留于语言文字游戏,而是解构基础上的创新和再出发,艾柯应该是做到了。

  安伯托•艾柯

  (1932- )

  一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其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并盛赞他那“贯穿于职业生涯的‘调停者’和‘综合者’意识”。艾柯的世界辽阔而多重,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还有大量论文、论著和编著,研究者将其粗略分为8大类52种 ,包含中世纪神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研究和阐释学研究等。

  转载请联系本人。联系方式见豆瓣主页。

  《误读》读后感(九):诙谐风趣、抖机灵与贫嘴

  要在受众面前表现出自己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不啻于经历一场面试。普遍的认知是,幽默往往和机灵、聪明、令人愉悦等等正面特质联系在一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乐于展示自己幽默感的人多多少少总有那么一点虚荣心夹杂在里面。但这又不像面试那样有着很强的目的性与应对套路。而正因为如此,单看一个人如何展现自己的这一特点,就能从中窥探出他的部分性格、品味与教养,比面试时展现出来的真实多了。

  高级的幽默不仅需要发言人的知识底蕴,也需要受众们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感应能力。正如《误读》序言中所说的,“俄狄浦斯和安提戈涅的悲剧故事依然令我们感动,但是,如果我们对古雅典一无所知,就会对阿里斯托芬的许多典故摸不着头脑。”“笑话若需要解释必然会扼杀它的效果。”所谓高山流水,曲高和寡,如同艾柯本人的许多文章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层次不同品味的人看到不同的风景,但真正能全部了解背景知识,读懂幽默之处的人肯定少之又少。

  当然,一般来说,高级幽默不是我等各方面平平的人所能真心欣赏得来的,除非恶补多少年的古典文学、典故、艺术等等富四五代才有时间有财力去培养的东西。那么,退而求其次,诙谐风趣显得更加平民化,更加亲民。除去了高级幽默所需的知识背景,它真正能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说起来,幽默和讽刺联系在一起所产生的效果比较明显。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小品相声比当下带着一股子新闻联播味儿有趣味得多的缘故。

  但有一点很重要,也是区分幽默高低的重要标准,那便是尊重他人人格,不让作为一个个体的人觉得被人格被冒犯而不舒服。所以如何拿捏好分寸,是一门相当难的艺术,也是区分诙谐风趣、抖机灵与贫嘴的重要指标。大家都知道,好的幽默不至于让人产生“就你了不起”的反感,就像优秀的仆人难以让人觉察到他的存在一样,作为其主人是不会不分场合、情景来秀自己的机智和才情的。等而下之的抖机灵主要就败在了这一点上。幽默仿佛是一剂调味料,洒在菜肴上为其增味的,而抖机灵就像是只有调味料,拨开一看,里面空洞无物。尤其可恶的是,在别人讨论某个正经话题时,用抖机灵来打岔,但又提不出什么实质见解来,简直像是为吸引别人注意而嗷嗷乱叫的熊孩子。

  但一般来说,单纯的抖机灵还不至于格调太过低下。贫嘴大多时候就显得可厌了。老实说我看不出它和油嘴滑舌有什么区别,当然也许这是因为我是南方人。好好的讨论能被它弄到败兴,正常的事情也能被它搅得看上去像黄色笑话。而它所体现出的发言人的认知基本上都是“老子比你们都聪明,老子在俯视着你们这群渣渣。”而这种贫嘴王还特别多,豆瓣微博等等的很多红人都是靠这个起家的。他们往往喜欢恶意嘲笑非他们团体的人,不论对他们来说是弱势还是强势群体。当然,如果对方反击,戳中了他们的痛处,他们便会纠结起来,疯狂报复。最最典型的便是今年针对女性的一些春晚小品和随之而来的各种“新儒教”宣传,在乡豚和凤X代各种贫嘴或喷粪的支持下,真正形成了一出幽默荒诞的超现实主义大戏,尽管身在其中的人们无法体会其中的幽默元素,而这在置身事外者看来,岂不又是一出黑色幽默?

  《误读》读后感(十):误读亦是解读

  相比于原有的名字《小记事》,英译本将其改为《误读》或许更加得到安博托的认可。这是一本已经有些年龄的书了,即便中信出版社才刚刚将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作为一位集大成的学者,安博托有着令人惊艳的学识和能力,无论是考究亦或是小说创作,他的文字里都充满着独特的安博托意味。这本小书不能算上是安博托的经典之作,类似于巴特的《神话学》的专栏著作也给了他思考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出于对前辈的尊重与自我的谦卑,他最终形成了关于思索社会的仿讽体。在当代人人都为作家的和研究僧的年代,越来越少能够见到一位创作者能够站社会的潮流中观看这个社会的变化,等待这个社会的进化,思索这个社会的来与去,生与死。

  这些原本载于专栏的文字,经过时间的流失,并没有失去其吸引力。《很遗憾,退还你的……》一文中,对世界古今经典巨著的调侃和嘲讽展示了自己的学识,也同时道出当前出版社在市场的情况下,这样的东西只能称谓退稿的可能性。阅读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安博托一直都是在意的,他不觉得书店和实体书会消失,那是一种植物的记忆,可是又不能不说,在一种新潮流冲击之下,原有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反抗。

  对于安博托的文字,也许我们需要通过其本身对文字的解读才能够深入了解其中的真谛。多篇小文组成的书籍,却形成了他日后独具一格的创作风格,这不仅让其本身成为了一种传奇,也让我们作为读者享受另一种的阅读方式。创作者是一种文字风格的代表,创作者的文字则代表着创作者本身。相互之间的牵制,让文字变得难以解读。往往就出现了所谓的误读。误读有时候却是一种解毒,一种对高深的另一种视角,也许能够挖掘出别样的精彩。

  也许我们没有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安博托的其他的大部头,诸如《玫瑰的名字》,《傅科摆》,但是这本小书也能够让我们看到安博托的水平。作为当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作品难以被误读,即便如此,即便阅读本身就是误读,误读大家的过程中依然能够感受到大家的风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误读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